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二課時 變革與爭霸一:春秋爭霸教材分析本課時是講述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些諸侯國逐漸強大起來,王室衰微、周天子威望大減,各路諸侯為稱霸爭雄而紛紛改革、變法,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經過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諸侯國的數量越來越少。知識目標:知道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春秋五霸的兩種說法和齊桓公稱霸;了解春秋時期主要諸侯國地理位置。情感目標:了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培養發奮學習的精神;學習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賢能之士管仲為相的廣闊胸懷;培養學生尊重歷史、關注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熱情。能力目標:認識和分析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技術的使用,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進步,又引起了社會其他方面的變化,諸侯爭霸就是其在政治上的反映。認識和分析諸侯爭霸一方面給當時勞動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統一的步伐,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教學重難點:重點:春秋五霸及齊桓公稱霸,認識到順應歷史發展的改革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使學生更為關注今天的改革。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與講授法相結合課時 1節課教學過程新課的導入:鄭莊公“射王中肩”的故事導入【提問】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國什么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變革與爭霸東周的建立——又稱春秋戰國時期 ①建立者:周平王 ②時間:公元前770年 ③都城:洛陽【敘述】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當時魯國的編年史《春秋》而得名?!?。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統一六國。【承轉】那么,春秋戰國時期為什么會出現上面故事的情形出現呢?一、諸侯之陽春【展示】分封制和鐵農具、牛耕圖片展示【活動】從材料總結諸侯能夠出現“陽春”的原因經濟上:鐵農具尖銳、便于翻土;種類增多,適宜各種條件的土地,牛力與人相比巨大,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個體生產成為可能,促使生產關系發生變革。政治上:分封制的影響二:天子之暮秋于此同時,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反而依附于諸侯。三:五霸之紛爭【展示】春秋五霸形勢圖,學生代表在圖上找出春秋五霸的位置,并能夠說出他們今天所處的位置。四:桓公之首霸【情景設置】齊國記者招待會問:1、齊國的地理條件如何?2、齊桓公同管仲的關系怎樣?3、齊國是如何強大起來的?4、齊國是通過什么方法提高聲望的?(融入齊桓公同管仲的故事,說明齊桓公的心胸寬廣,滲透德育)【歸納】1、自然條件——背山面海,資源豐富2、重視人才——心胸寬廣,不計前嫌3、實力雄厚——管仲改革,富國強兵4、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標志:“葵丘會盟”確立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大會諸侯,這是他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周天子也派人參加。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峰,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使學生認識改革是齊國富強和桓公稱霸的最重要原因。【討論】齊桓公稱霸之后,先后又有晉文公、楚莊王等諸侯成為霸主,諸侯為了爭霸,不斷的發動戰爭,在春秋295年的歷史中,僅有38年沒有戰爭,所以有人說,“春秋無義戰”,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春秋爭霸呢【歸納】首先,戰爭給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同時,戰爭也加快了統一的步伐、促進民族融合、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小結與板書諸侯猛如虎 陽春天子hold不住 暮秋五霸先后起 紛爭桓公脫穎出 首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7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1、猜猜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2、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稱為東周。東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世紀)(取自于魯國編年史《春秋》)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取自《戰國策》)變革與爭霸之春秋爭霸圖一:鐵犁鏵圖二:牛耕技術材料二:材料一:周滅商后,為了有效地統治被其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派王世子弟或其他貴族去建立諸侯國,代表周天子行使對地方的統治權,以拱衛王室。 諸侯在自己的統治范圍內,擁有相對的政治、經濟權利,并有自己的軍隊。諸侯之陽春政治上:分封制的影響:使得諸侯擁有相對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利,給了他們的壯大提供了空間。經濟上: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使得諸侯日益強大。天子之暮秋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反而依附于強大的的諸侯。周秦穆公(今陜西)齊桓公(今山東)楚莊王(今湖北)晉文公(今山西)宋襄公(今河南)五霸之紛爭(今江蘇)(今浙江)桓公之首霸齊國記者招待會1、齊國的自然條件怎么樣?2、齊桓公和管仲的關系怎樣?3、齊國是怎樣強盛起來的?4、齊桓公的聲望是怎樣提高的?齊桓公首先稱霸的原因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自然條件———背山面海,資源豐富雄厚實力———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人才———胸懷寬廣,不計前嫌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許多諸侯在葵丘會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了他的霸主地位。齊桓公稱霸的標志在春秋295年的歷史中,僅有38年沒有戰爭,諸侯為了爭霸,不斷的發動戰爭,所以有人說,春秋無義戰,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春秋爭霸呢?春秋初年的一百多個小國逐步歸并成幾個大國,實現了區域性的局部統一,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戰爭給人民深重災難,同時:在少數民族襲擾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爭中,出現了民族大遷徙、大交流,華夏族與少數民族雜居共處,打破了各族間原來的地域界限。各國為了戰爭的勝利,不得不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進行某些改革,從而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1、加快了統一的步伐。3、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2、促進了民族融合。諸侯猛如虎天子hold不住五霸先后起桓公脫穎出陽春暮秋紛爭首霸爭霸的影響所處時間段填空題1、春秋時期,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是 工具和 技術的使用。2、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中,與今天的陜西省和山西省有關的是 , 。二:齊桓公和管仲本來有一箭之仇,桓公立志要報此仇,但是他的臣下極力推薦管仲,碩齊國要稱霸,非用管仲不可?;腹挥浨跋樱斡霉苤贋橄?,并尊其為“仲父”。一:司馬遷說:“既用管仲,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三:齊桓公在管仲的建議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義下,團結其他諸侯,抗擊威脅中原的其他少數民族,還出兵阻擋北上的南方強國楚,在諸侯中確立了威信。四:齊材料題:根據材料總結齊桓公能夠首先稱霸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變革與爭霸之春秋爭霸》.ppt 七年級歷史優質課展示《變革與爭霸之春秋爭霸》人教版_喬老師.flv 變革與爭霸之春秋爭霸.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