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教學內容 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過程與方法 1、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2、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和初步研究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難點: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確結論。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教學準備 橡皮筋、塑料尺、笛子、氣球、鬧鐘、投影儀。教學過程 主要內容 備注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從我們出生那天起,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和聲音打交道,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二、進行新課1、[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請每組同學使音叉、鼓等物體發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總結概括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征。[師生共同活動]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想想議議]物體振動發聲的現象非常多,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聲現象嗎?(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適當引導)同學們剛才列舉了豐富多彩的聲音,而且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這很好。2、[探究]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一下,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并設計一個實驗證實你的猜想。(學生自由討論發言。)剛才的討論,有力地說明了聲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演示:把一只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罩內空氣的抽出,請注意聲音有什么變化?(鈴聲逐漸變小,最后直到聽不到鈴聲。)啟發學生思考,由上面的實驗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真空不能傳聲。)請同學們再注意觀察: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聲音又有什么變化?(鈴聲逐漸加強。)經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同學們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正確結論。實際上,我們平常能聽到彼此講話的聲音,就是依靠了空氣這種介質。假想云層和我們之間是真空,大家就聽不到雷聲了。我們周圍充滿了空氣,空氣為人類、動物傳遞聲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問題:月球沒有空氣,宇航員怎么交談呢?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員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呢?以擊鼓為例說明。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想想議議]同學們已經知道固體和氣體都可以傳聲。那么,聲能在液體中傳播嗎?請同學們找出事實或實驗來支持你的想法。(學生討論發言)(如: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潛入水底時仍能聽到岸邊人的談話聲。釣魚時要保持周邊環境的安靜。把正在響鈴的鬧鐘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聽到鈴聲。等等……)3、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我們已經知道了: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做媒介將聲音傳播出去,那么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5頁圖表:幾種物質中的聲速,并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聲音在15 ℃和25 ℃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分別是多大?說明聲速跟什么因素有關?問題2:聲音在25 ℃的空氣和蒸餾水中傳播的速度分別是多大?說明聲速跟什么因素有關?問題3:對比表中的數據,你可以發現什么?4.小結同學們,這堂課我們通過學習,有什么心得體會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3.聲在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課堂練習 《學習輔導》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達標檢測題1.2.3.4.5板書設計 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二、聲音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三、聲速 聲音的傳播速度跟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固體中的聲速比液體中聲速大,而液體中的聲速比氣體中聲速大。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物理第一課,重點是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精神品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初中物理的第一節,又是初二學生剛剛進入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本節課總體教學難度不是很大,在教材處理中,我采用先請每組同學使音叉、鼓等物體發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當然各種各樣的答案都有,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演示:把一只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罩內空氣的抽出,請注意聲音有什么變化?鈴聲逐漸變小,最后直到聽不到鈴聲。啟發學生思考,由上面的實驗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學會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同時一些學生自己動手的簡易實驗、低成本實驗也可以加以體現,從本質上說,這都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本節課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的教學方式,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反思如下1.成功的做法: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學習用品進行探究實驗,并靈活設計簡單的實驗來探究物理規律,讓學生知道物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既拉進了物理與我們生活的距離,同時啟發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覺的利用身邊簡單器材在課下進行小發明、小創作。2.不足之處: 沒有講清楚科學探究的環節,不能讓所有學生都放開來做實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練習題1、圖1—1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紙盆上的紙屑上下跳動。這個現象說明嗽叭發聲時,紙盆在不停地_________。2.如圖1—2,笛子發出的聲音是_________振動引起的。圖1—1 圖1—23、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_______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___。4、人們交談時的聲音是通過 進行傳播的;伏在鐵軌上聽遠處火車行駛的聲音,這時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人們在岸上行走會嚇跑靠近岸邊的水中的魚.魚聽到的聲音是由 介質進行傳播的。真空中 傳播聲音.5、在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每秒傳播的距離大約是 m.在氣體中,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 6、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消失了,這是因為_________.7、我國古代科學名著《夢溪筆談》中有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時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車和機汽車和機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絲刀等)的一端頂在運轉的機械外殼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聽到機械內部的異常雜音;間諜把鐵塊按在墻壁上,再將自己的耳朵貼在鐵塊上,就可以聽到隔墻的談話聲.這些都是因為_________也能傳聲。8、海豚能隨馴獸員的哨聲在水中表演節目;花樣游泳運動員能隨音樂起舞;掌聲會嚇跑魚塘中的魚.這是因為__________。9、通常人稱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間,它的意思是“無聲”,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沒有_________________。10、聲音在以下幾種介質中傳播時,傳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氣 B.水 C.酒精 D.鋼管11、下列關于聲音的發生,正確的說法是A.正在發聲的物體在振動B.物體振動停止后還會發出很弱的聲音C.振動停止,物體的發聲也停止了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12、吹笛子發聲主要是(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動發聲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氣柱振動發聲 C.吹笛子的演員本身發出的聲音 13、打雷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 ). A. 閃電在先,打雷在后 B. 閃電處近,打雷處遠 C.閃電處遠,打雷處近 D.光的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 14、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有聲音就一定有物質在振動 B.聲音的傳播必須要有物質作為介質 C.聲音的傳播速度取決于介質的種類 D.真空也能傳播聲音15、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聲音在下面的物質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鋼鐵 B.水 C.空氣 D.真空16、在一根長鐵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鐵管的另一端能聽到聲音的次數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7、小明為了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做了如下實驗(圖1.1—5): (1)從廣口玻璃瓶的蓋子中穿進一根細鐵絲,鐵絲在瓶內的部分彎成一個小圈,上面拴上兩個小鈴鐺,然后用手搖一搖瓶子.看能否聽到鈴鐺的響聲. (2)把一些小紙片放到瓶子里,點燃這些小紙片,并趁著火還沒有熄滅時趕快把蓋子蓋緊,注意別讓鈴鐺和瓶子相接觸.等火完全熄滅以后,再搖一搖瓶子,并仔細聽.請你幫助小明分析一下,并寫出實驗現象和分析結果: 是否聽到聲音 得到什么結論第一次 第二次 分析結果:聲音是靠 傳播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2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課本插圖1.1—1的四種發聲現象中,各是什么物體在振動發聲?工件與砂輪相互摩擦,引起工件和砂輪的振動發出聲音;人是通過聲帶振動發聲;瀑布主要是水撞擊石頭或下面的水,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青蛙是通過氣囊的振動發聲;鋼琴是通過琴弦振動發聲的笛子是通過空氣柱振動發聲的。聲音的傳播土電話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這些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空氣中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呢?聲音在所有介質中都以聲波形式傳播。1.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而發生的,發聲物體的振動停止,發聲也______.蘇東坡有詩曰:“若言聲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問君何不指上聽?” 蘇東坡的詩句揭示的物理規律是 .2.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聽到對方的講話,必須靠無線電話交談,這是因為______3.在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鐘聲的回聲B.大鐘還在振動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生“延長”4.小孩用嘴巴把一個氣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氣球被吹破了,發出“嘭”的響聲,這響聲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時振動發出的響聲B.吹氣時球內空氣振動發出的響聲C.破裂時球皮振動發出的響聲D.球皮破裂時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的響聲5.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聽到對方的講話,必須靠無線電話交談,這是因為______.6.關于聲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聲波是靠介質傳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正常人耳能聽到振動頻率范圍約為20赫茲到2×104赫茲C.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約是340m/s,比水中傳播快D.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頻率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doc 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doc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doc 八年級物理優質課展示上冊《聲音的產生和傳播》_人教版.flv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參考視頻 打擊樂器響板.手鼓.wmv 軍號聲之謎 .wmv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課件.ppt 夜半“鬼”聲.wmv 打擊音叉傳播聲波實景加動畫.mpg 打雷.wav 摩擦.wav 瀑布.wav 看得見的聲波.wmv 蛙叫聲.wav 鋼琴.wav 音叉的共鳴箱傳播出的聲波.mpg 音叉的發聲用聲波傳播mpeg4.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