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粵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第四單元《風箏飄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風箏飄飄 單元 四 學科 綜合實踐活動 年級 三年級學習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的風箏的特點,根據風箏的特點設計自己的風箏方案。2、設計與制作符合自己個性的風箏,并能成功放飛自己制作的風箏,在放飛的基礎上改進自己的風箏。3、激發學生對風箏的興趣,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重點 設計與制作符合自己個性的風箏,并能成功放飛自己制作的風箏。難點 激發學生對風箏的興趣,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風箏的制作技藝水平十分高超。2006年5月20日,風箏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交流:你喜歡風箏嗎?你會制作風箏嗎?生1:我們國家的風箏制作技藝真厲害!我也想學做風箏。生2:想要制作風箏,要先了解風箏的基本知識,以及設計與制作的方法和技巧。3、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了風箏的一些知識,你想自己制作風箏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風箏飄飄》。4、出示課題:《風箏飄飄》 交流集體交流齊讀 本節課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導入,激發學生對風箏制作的熱情,進而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一、觀察與發現1、在一個天氣晴朗又有風的日子,到你家或學校附近人們最喜歡放風箏的地方,觀察一下,人們放飛的風箏都是怎樣的,它們在造型上又有什么特點?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通過觀察,我發現:(1)許多風箏的造型都是對稱的。(2)風箏和紙鳶不完全是一回事。(3)風箏的造型都是不一樣的。……3、出示不同造型的風箏。4、交流:風箏的造型真不少,動物、人物、文字、立體圖形……這些造型有什么寓意嗎?風箏的造型主要由設計者根據喜好而定,一般是通過借喻、象征及諧音等手法,選擇有吉祥寓意的造型,寄托人們幸福、長壽等的美好祝愿。5、在報紙雜志、郵票或網上搜集一些你喜歡的風箏圖案,粘貼在下面的展示框中,或者剪貼成一張風箏小報,和同學們一起分享。6、展示風箏小報。二、創意與設計1、自己設計、制作風箏,除了需要了解常見的風箏造型外,還需要知道風箏的結構特點。2、傳統風箏多采用細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系上長線,利用風力升上天空。不同種類的傳統風箏結構各不相同,查找資料,和同學們一起探究。3、交流不同種類的風箏及其特點(1)出示:軟翅風箏(禽鳥風箏)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翅條構成,翅的下部是軟性的,沒有主翅條依附,主體身架多做成浮雕式。(2)出示:板式風箏(平面形風箏)板式風箏較多見,扎制容易,飛升性能好。升力片就是風箏主體,升力片邊緣有骨架支撐,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形成板狀結構,因此被稱為“板式風箏”。主體是單層或雙層的平面升力片,多為軸對稱的幾何形狀,也可以是接近對稱的不規則形狀。(3)出示:立體風箏一般采用折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4、看了這么多漂亮的風箏,了解了不同風箏的結構特點,你是否早已躍躍欲試,準備好設計自己的風箏了呢?想一想,哪種造型和結構更適合你的創意?5、小貼士在現代,風箏被賦予嶄新的含義,成為和平的使者、自由的象征,寄托了人類的美好愿望。6、設計自己的風箏。我的風箏設計方案風箏種類板式風箏風箏題材造型和圖案想法和寓意風箏設計圖三、行動與操作(一)制作技藝1、中國傳統風箏的制作技藝概括起來是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2、這“四藝”是指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和放風箏。3、小鏈接“扎”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風、線、放、調、收。4、下面我們就來嘗試著制作風箏吧!(二)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1、所需材料與工具:細棍、膠水、線和剪刀2、第一步:扎架子找幾根細棍子,用繩子搭建輪廓,幫主連接的地方。可在細棍上包一層薄薄的紙,方便之后粘貼風箏的封面。小鏈接骨架材料有竹篾、木材及膠棒。現在還有人設計出一種無骨風箏,它的制作原理是空氣進入用尼龍綢制作的風箏“氣囊”中,令風箏形成輕飄飄的氣枕,然后乘風而上。3、第二步:粘貼封面為風箏貼好封面,能看見棍子的是朝地下的一面,棍子上還要綁風箏線。小鏈接風箏的封面材料除了用絲絹、紙張外,還可以用塑膠材料。4、第三步:綁線在風箏上綁線,綁線的位置如果高了,就要往下調整,否則風箏起飛會有困難。繩子最好用結實一些的,否則風箏飛高了有可能出現斷線等問題。5、第四步:試飛用三條紙條貼成風箏的尾巴,并嘗試試飛風箏。有了尾巴,風箏就飛得更平穩了。(三)活動二:放飛風箏1、第一步:學習放飛機巧(1)做好的風箏終于可以放飛了,可是讓風箏飛上天空需要哪些條件呢?想成功放飛風箏,除了看風箏做得好不好,還應該考慮場地、天氣等環境因素。(2)想讓風箏飛起來,在放飛風箏的過程中也需要一些技巧。放飛風箏的四個過程:提線、起飛、調整和收線。(3)查閱相關資料,整理后填寫這四個過程的步驟和技巧。提線:拿出風箏后,將風箏線拉出約20厘米長,一手拿穩線軸,一手捏住風箏頂段確定風向,將風箏放于地上,將風箏線放出2米。起飛:抓住風箏線,開始逆風跑動,感覺風的拉力,慢慢放長風箏線,并且注意査看風箏的放飛情況,根據風向改変自己的站位。調整:當風箏飛到適當高度時,交替的放出和拉回風箏線上風箏保持平穩飛行狀態。收線:最后在收風箏時,注意查看周圍情況,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2、第二步:風箏試飛(1)學習了放飛的技巧,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一下。試飛時,或許不能一次成功,我們需要根據遇到的問題調整放飛方法,或對風箏作出調整和修改。(2)試飛時,請詳細記錄風箏放飛的過程,特別是遇到的問題、針對問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3)風箏方法問題的解決方法:A、問題:風箏在飛行中突然倒轉,頭下尾上,一跌到底調整的方法:把風箏的尾部適當加重,使其中心下移。也可把尾部向后彎曲,或把提線稍向上移。B、問題:風箏像醉酒一樣,忽左忽右調整的方法:將下提線縮短一點,逐漸調小,不要一次過多。把風箏的尾部適當減輕,也有利于改善搖擺的現象。有多根提線的風箏,若把提線間的距離加大,也有好處。(4)小鏈接:《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危害電力線路設施的行為,其中就包括“在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兩側各300米的區域內放風箏”。此外,放風箏時還需注意以下事項:(1)應選擇空曠處放風箏,如公園、海灘,避開障礙物。(2)切勿在有高壓線電塔、有電線桿架設施處放風箏。(3)留意氣候變化,如有臺風、雷擊現象,應馬上停止施放并遠離空曠處。四、交流與分享1、組織一場風箏大賽,同學們分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放飛風箏。展示時請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向大家介紹清楚。2、評一評制作最精美的風箏最有創意的風箏飛得最高的風箏3、在風箏設計制作與放飛的過程中,你一定收獲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或是需要注意的小技巧,請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五、反思與改進1、參考了風箏大賽,聽了同學們介紹自己的風箏設計意圖后,你覺得你的風箏還可以怎么修改? 2、思考一下,嶺南地區放風箏的最好季節真的是春天嗎?最好是在秋天放風箏,因為那時風好而且不像春天那樣多雨。3、交流:活動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與建議?六、拓展延伸出示風箏節精彩圖片七、布置作業和父母共同制作風箏,并進行戶外放飛活動。 提出觀察任務交流發現觀察交流風箏的寓意剪輯風箏小報展示交流明確任務交流觀察了解風箏的特點觀察了解風箏的特點觀察了解風箏的特點交流了解風箏的象征設計自己的風箏方案了解了解四藝的內容準備材料扎架子了解架子的種類粘貼封面了解封面材料綁線試飛了解放飛的條件學習放飛技巧學習提線技巧學習起飛技巧學習調整技巧學習收線技巧試飛記錄問題解決放飛的問題解決放飛的問題了解放飛的注意事項組織風箏大賽評選交流修改自己的風箏交流交流收獲觀看 觀察與發現環節,學生通過交流自己的發現,認識各種造型的風箏,了解不同造型的風箏的特點,為下面制作風箏的環節做準備。創意與設計環節是讓學生在了解不同風箏的特點的基礎上,設計自己的風箏制作方案。行動與操作環節,第一部分首先學習風箏的制作技藝,了解風箏制作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制作簡單的風箏,學生能夠根據步驟進行風箏的制作。第三部分是放飛風箏,首先學習風箏的放飛技巧,從提線、起飛、調整、收線四個環節掌握放飛的技巧,然后進行放飛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并能解決放飛過程中的問題。交流與分享環節,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技巧。反思與改進自己的風箏。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風箏的熱情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風箏的制作和放飛的技巧,希望同學們在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作思路,制作符合自己個性的風箏。 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梳理。板書 風箏飄飄不同類型風箏特點制作技藝:四藝——扎、糊、繪、放放飛技巧:提線、起飛、調整、收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風箏飄飄粵教版 三年級下新知導入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風箏的制作技藝水平十分高超。2006年5月20日,風箏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知導入想要制作風箏,要先了解風箏的基本知識,以及設計與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們國家的風箏制作技藝真厲害!我也想學做風箏。新知講解觀察與發現觀察一下,人們放飛的風箏都是怎樣的,它們在造型上又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觀察與發現1 許多風箏的造型都是對稱的。2 風箏和紙鳶不完全是一回事。3 風箏的造型都是不一樣的。新知講解觀察與發現寓 意 ?新知講解觀察與發現風箏的造型主要由設計者根據喜好而定,一般是通過借喻、象征及諧音等手法,選擇有吉祥寓意的造型,寄托人們幸福、長壽等的美好祝愿。新知講解觀察與發現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傳統風箏多采用細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系上長線,利用風力升上天空。不同種類的傳統風箏結構各不相同,查找資料,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翅條構成,翅的下部是軟性的,沒有主翅條依附,主體身架多做成浮雕式。軟翅風箏(禽鳥風箏)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升力片就是風箏主體,升力片邊緣有骨架支撐,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形成板狀結構。主體是單層或雙層的平面升力片,多為軸對稱的幾何形狀,也可以是接近對稱的不規則形狀。板式風箏(平面形風箏)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一般采用折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立體風箏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在現代,風箏被賦予嶄新的含義,成為和平的使者、自由的象征,寄托了人類的美好愿望。新知講解創意與設計我的風箏設計方案風箏種類 板式風箏風箏題材造型和圖案想法和寓意風箏設計圖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放風箏制作技藝繪花彩糊紙面扎架子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扎糊繪放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所需材料與工具:細棍、膠水、線和剪刀等。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找幾根細棍子,用繩子搭建輪廓,幫主連接的地方。可在細棍上包一層薄薄的紙,方便之后粘貼風箏的封面。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第一步:扎架子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骨架材料有竹篾、木材及膠棒。現在還有人設計出一種無骨風箏,它的制作原理是空氣進入用尼龍綢制作的風箏“氣囊”中,令風箏形成輕飄飄的氣枕,然后乘風而上。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為風箏貼好封面,能看見棍子的是朝地下的一面,棍子上還要綁風箏線。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第二步:粘貼封面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風箏的封面材料除了用絲絹、紙張外,還可以用塑膠材料。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在風箏上綁線,綁線的位置如果高了,就要往下調整,否則風箏起飛會有困難。繩子最好用結實一些的,否則風箏飛高了有可能出現斷線等問題。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第三步:綁線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用三條紙條貼成風箏的尾巴,并嘗試試飛風箏。有了尾巴,風箏就飛得更平穩了。活動一:制作簡單的風箏第四步:試飛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想成功放飛風箏,除了看風箏做得好不好,還應該考慮場地、天氣等環境因素。活動二:放飛風箏做好的風箏終于可以放飛了,可是讓風箏飛上天空需要哪些條件呢?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活動二:放飛風箏提線起飛調整收線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拿出風箏后,將風箏線拉出約20厘米長,一手拿穩線軸,一手捏住風箏頂段確定風向,將風箏放于地上,將風箏線放出2米。提線起飛調整收線抓住風箏線,開始逆風跑動,感覺風的拉力,慢慢放長風箏線,并且注意査看風箏的放飛情況,根據風向改変自己的站位。當風箏飛到適當高度時,交替的放出和拉回風箏線上風箏保持平穩飛行狀態。最后在收風箏時,注意查看周圍情況,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學習了放飛的技巧,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一下。試飛時,或許不能一次成功,我們需要根據遇到的問題調整放飛方法,或對風箏作出調整和修改。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問題:風箏在飛行中突然倒轉,頭下尾上,一跌到底把風箏的尾部適當加重,使其中心下移。也可把尾部向后彎曲,或把提線稍向上移。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將下提線縮短一點,逐漸調小,不要一次過多。把風箏的尾部適當減輕,也有利于改善搖擺的現象。有多根提線的風箏,若把提線間的距離加大,也有好處。問題:風箏像醉酒一樣,忽左忽右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危害電力線路設施的行為,其中就包括“在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兩側各300米的區域內放風箏”。新知講解行動與操作放風箏時還需注意以下事項:1、應選擇空曠處放風箏,如公園、海灘,避開障礙物。2、切勿在有高壓線電塔、有電線桿架設施處放風箏。3、留意氣候變化,如有臺風、雷擊現象,應馬上停止施放并遠離空曠處。新知講解交流與分享評一評制作最精美的風箏最有創意的風箏飛得最高的風箏新知講解反思與改進思考一下,嶺南地區放風箏的最好季節真的是春天嗎?最好是在秋天放風箏,因為那時風好而且不像春天那樣多雨。拓展延伸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風箏的制作和放飛的技巧,希望同學們在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作思路,制作符合自己個性的風箏。作業布置和父母共同制作風箏,并進行戶外放飛活動。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教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第四單元《風箏飄飄》第二課時 教案.doc 粵教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第四單元《風箏飄飄》第二課時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