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教學理念本課采取的是“問題式教學法”,通過一個個問題鏈,將“知識問題化,問題情景化”。 這樣能夠有效地利用歷史課學習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因素,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了解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二、教科書教學內容分析(一)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二)教材分析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首先,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大大擴展,認識世界的能力不斷提高。環球航行的實現,也使人們相信地圓學說,擺脫了神學的偏見,自然科學也隨之獲得更大的發展。其次,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全球性物種的交流,即所謂的“哥倫布大交換”。這個時期的物種交流主要是指動植物、人口的交流,以及病原體的跨區域傳播。特別是人口和動物的遷移導致了傳染病大流行,這些傳染病給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再次,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主要商道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流通商品的種類增多,不同程度地推動和改變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變化。西歐通過殖民掠奪獲取了原始積累的財富,經濟快速發展,但西歐國家開展的殖民擴張活動卻給那些被殖民地區帶來了災難和痛苦。這些災難包括美洲的古老文明被消滅、非洲黑人被販賣等,從而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最后,全球海路大通還促進了國際勞動分工的出現。西歐出口手工藝品,美洲等地生產原料,非洲提供勞動力,亞洲提供奢侈消費品和一些日用品……這種國際分工以殘酷的剝削為代價,西歐不僅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而且引起了西歐社會結構的變化。一個重要的現象是: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三、學情分析初中對這些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學習還不夠深入,所以高中階段在學習這課時,重點要求學生理解全球航路聯系帶來的歷史影響,不僅要盡可能全面地、立體地挖掘和闡述其具體影響,更要理解大航海時代到來的重要性,人類歷史在這一階段開始了從分散向整體發展的過程。全球海路大通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的階段,使全球各地從相對封閉走向聯系,世界各國、各民族和地區開始逐漸聯成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通過大航海時代歷史的學習,學生要著重培養世界聯系的全局眼光和國際視野。四、教學目標依據課標要求、本課邏輯及學情分析,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目標1:通過史料實證,認識到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又會引發全球聯系的密切交流與世界格局的演變。目標2:通過時空定位,描述 “三角貿易”的內容和過程。目標3:學會用唯物史觀指導歷史分析,人類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全球聯系正是通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殖民體系的建立而逐步成熟和發展。目標4:通過了解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傳統,拓寬國際視野,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五、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的重點:開辟新航路的影響教學的難點:開辟新航路的影響六、教學設計思路通過“白銀”的流通來了解新航路開辟對全球聯系的作用。七、教學過程導入:據估計,1521年到1544年間,西班牙從拉丁美洲運回的黃金,每年平均為2900公斤 , 30700公斤,1545年到1560年間數量激增,黃金每年平均為5500公斤, 達246000公斤。在入侵拉丁美洲的300年殖民統治中,共運走黃金250萬公斤, 1億公斤。[1] -----唐晉《大國崛起》【設計意圖】通過填空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西方國家主要掠奪的是黃金和白銀,于是引出白銀這個話題,從“白銀”引出它對于全球聯系的作用。導入學習任務一:殖民者從哪里獲得如此多的白銀,還給美洲帶來了影響。教師活動:引導分析材料一:皮薩羅(西班牙殖民者)向印加帝國勒索贖金,要求裝滿相當于關押阿塔瓦爾帕(印加皇帝)的那間房子,也就是長22英尺,寬17英尺,高7英尺那么多的金銀。兩個月后,金銀裝滿了屋子,共計有金13265磅,銀26000磅,但皮薩羅背信棄義地殺害了皇帝。印加帝國馬上陷入了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1533年11月15日,皮薩羅沒遇任何抵抗地進入了庫斯科。他們把這座20萬人口的城市洗劫了一遍,并在此設立了殖民政府。到1535年,秘魯全境基本上被征服。 [2] -----唐晉《大國崛起》材料二:到1650年,中美洲阿茲特克和瑪雅文明的人口從原來的大約2500萬減少到150萬。安第斯山的印加文明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人口從原來的大約900萬減少到60萬。[3]---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材料三:關于病菌的歷史作用的最令人生畏的例子,來自隨同哥倫布1492年的航行而開始的歐洲人對美洲的征服。雖然被那些殺人不眨眼的西班牙征服者殺死的印第安人不計其數,但兇惡的西班牙病菌殺死的印第安人卻要多得多。[4]---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學生活動:通過材料分析,了解白銀的獲得方式以及給美洲帶來的影響。通過材料一和二.得出白銀獲得是通過掠奪和屠戮。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給這些原始的美洲土著人帶來了滅頂之災,但是我們會發現美洲人口的劇減并不太尋常,幾乎是斷崖式的。通過材料三,認識人口劇減的原因除了屠戮之外還有可能是歐洲人隨身帶來的病菌。歐洲殖民者在新世界橫掃一切,因為當地居民對歐洲人帶來的病菌毫無免疫力。但是歐洲殖民者對它們卻是免疫的,這就讓美洲土著居民對歐洲人形成了恐懼的心理。【教學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對于白銀的三種獲得方式,野蠻掠奪、屠戮和不平等貿易,以及病菌對于新大陸帶來的影響。承前啟后,得出美洲人口劇減而后帶來“三角貿易”。從而對資本原始積累和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導入學習任務二:歐洲殖民者在獲得大量的白銀時,給非洲和歐洲帶來了影響。教師活動:引導分析材料四:新航路開辟后,在長達四百多年的奴隸貿易,非洲減少了近一億精壯勞動力,使非洲人民不僅在政治上失去了獨立,而且在經濟上畸形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民族之間的相互爭斗。 [5] -----高照明《奴隸貿易對非洲和美洲的影響》伏爾泰小說《老實人》(1759年初版)中的一幅插圖圖片中一名殘疾的奴隸神情疲憊地躺倒在樹叢中,一手還握著勞動的工具,而法國人威風凜凜地站在他的面前,一手執杖。奴隸對法國人說:“這就是你們歐洲人吃糖的代價。”材料五:1647-1650年,英國人理查德·里根( Richard Ligon)在巴巴多斯生活考察了早期加勒比地區的制糖業。因為船務公司每日都運來新旅客,所以統計島上的準確人口有點難,但有人推測過……除了黑人,這里至少有5萬人,其中一些來時財產很少,現在則已暴富。[6]------美·麗莎.A.琳賽.《海上囚徒:奴隸貿易四百年》材料六:隨著西方殖民時代的到來,美洲的農作物,如煙草、玉米、馬鈴薯,甜菊、花生、西紅柿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歐洲的家畜,如馬、牛、山羊則影響和改變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煙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習慣。 [7] -----周一良、吳于廑《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七: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歐亞非美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初步形成了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隨之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業壟斷地位逐漸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英國所取代。……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物價上漲使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實際工資下降,日趨貧困。按傳統方式征收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收入減少了。新興的資產階級靠使用廉價的勞動力和高價出售產品而得到好處。[8]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第4版)》學生活動:通過材料分析了解歐洲殖民者在獲得大量白銀的同時,給非洲和歐洲帶來的影響。通過材料四、圖片和材料五,學生認識到為獲取大量白銀,給非洲帶來的巨大影響。面對美洲人口驟減,歐洲殖民者為了掠奪更多的財富,采取了從歐洲引進勞動力和從非洲掠奪黑奴來補充勞動力。顯然相當于昂貴而又有契約精神的白人勞動力,廉價而又老實的黑人勞動力更符合歐洲殖民者的需要。據統計,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個月,做三次買賣,獲利100%-300%。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當資本的利潤達到100%的時候可以為所欲為,而達到300%的時候,可以踐踏一切法律和道德。通過材料六和七,了解“哥倫布大交換”的內容以及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教師結合書本知識和框架圖,進行講解價格革命也是商業革命的內容之一。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奪,大量的貴金屬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美洲的白銀首先流入西班牙,再從西班牙流向熱那亞,最后流向歐洲其他地區。由于白銀供給數量的增加,西歐貨幣充足,從而使金銀價格下降,貨幣貶值,物價上升,投機活躍。價格革命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卻大發橫財,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教學設計意圖】通過材料閱讀與思考,同時讓學生結合地圖,畫出商品的交流和商業中心的轉移。讓學生了解全球聯系的加強和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是通過“哥倫布大交換”來進行溝通,而后給歐洲帶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導入學習任務三:白銀的最終歸宿,給全球的聯系帶來了影響。教師活動:引導分析材料八:這個全球市場的輪子是用白銀的世界性流動來潤滑的… …我們會看到,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銀礦后,才能加入這個不斷擴大的世界市場。 … …這些貨幣在非洲—歐亞內部和周邊已經流通了千年之久。但是從16世紀起,美洲新世界被納入這個就世界經濟以及美洲對世界貨幣總量和流動的貢獻,卻是給了經濟活動與貿易一個新的推動力。[9] -------美·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材料九:“它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進程。它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變化。”[10]——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世界史綱》學生活動:通過圖片解讀和材料分析,了解白銀在世界的流通給全球帶來的影響。通過圖片“1400-1800主要的環球貿易路線”,以及書本上的“馬尼拉大帆船”,能得知白銀貿易的最終歸宿是亞洲。從白銀的獲得和流通,可以看出世界市場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被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材料八中學生也可以看到西方殖民者想要納入以“白銀”為中心的世界體系所作出的努力,再結合材料九能體會到,當他們從積極追隨者成為世界市場的主導者之后,給全球的聯系和世界格局的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使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歐洲在世界中起支配地位,而亞洲非洲和美洲則淪為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使得東方從屬于西方。【教學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于白銀的輸送線路的了解,一方面樹立學生的時空觀念以及相應的貿易之間的關聯。從而帶動了整個世界的經濟聯系,把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史料的解讀,充實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形成對于本課知識體系框架的構建。教師總結,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割裂的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經由地理大發現而引發的國家競爭,拉開了不同文明間相互聯系、相互注視,同時也相互對抗和爭斗的歷史大幕。翻開史冊,拂去歲月塵埃,我們發現,人類歷史不僅是一部不斷探索自然并在探索中不斷發現和認識人類自身的歷史,而且更是一部主流文明不斷向外拓展的歷史。八、教學評價設計在本課的教學示例中,強調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突出時空觀念的落實,通過大量的史料論證,對歷史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以下是筆者對本課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的水平劃分:水平1:能夠了解“哥倫布大交換”、“三角貿易”在世界地圖上的地理位置和交流的物品。水平2:能夠將“哥倫布大交換”、“三角貿易”等事件放在特定的時空下,能夠認識其發生的來龍去脈,理解空間和環境因素對認識歷史與現實的重要性。水平3:能夠把握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在歐亞大陸的時空聯系,可以描述在商業革命影響之下貿易中心轉移以及價格革命影響下的世界之間的聯系。水平4:在特定的時間下對新航路開辟期間的歐亞美非各大洲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在此基礎上認識到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全球聯系的建立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九、板書設計十、教學反思在整個教學設計方面感覺材料還算豐富、選取也比較嚴謹;教學環節較為緊湊,邏輯性強;對核心素養的滲透,態度上重視,方法上得當。但在實施過程中宏觀上,應進一步關心新航路開辟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地位,即瞻前顧后,看前面,看后面。需關心中國史與世界史的關系,關心世界巨變下的中國命運,亦關心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同時可運用文明史觀,更多用人類文明一體化、文明交流與碰撞的視角看早期殖民擴張,淡化用侵略與反侵略的視角。十一、推薦閱讀資料[1]英·卡麗·吉布森.帝國的十字路口:從哥倫布到今天的加勒比史 [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2]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響和文化沖擊 [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3]美·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8[4]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6]唐晉.大國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波音.航海、財富與帝國---從經濟學角度看世界歷史 [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7[1]唐晉.大國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2]唐晉.大國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3]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響和文化沖擊 [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4]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5]高照明. 奴隸貿易對非洲和美洲的影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 美·麗莎.A.琳賽. ,海上囚徒:奴隸貿易四百年.[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7] 周一良、吳于廑.世界通史資料選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8]孔祥民.世界中古史(第4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9] 美·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60[10]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世界史綱[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