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課標要求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教學目標1.通過觀看視頻和地圖,了解淝水之戰的基本情況;通過研讀史料,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意義。2.通過分析圖片,了解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表現;通過研讀史料,了解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意義。3.通過學習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理解民族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感。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歷史意義。2.教學難點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詩詞導入 教師展示《晉書》的三段史料,讓學生說說這些指的是哪些成語。教師進一步設問這些成語都跟一場戰爭有關。你們知道是什么戰爭嗎?這場戰爭的結果又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問題。 以學生熟知的成語出處為導入,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知識講解一、淝水之戰 1.背景 教師展示“東晉十六國形勢圖”說明前秦統一黃河流域后與東晉形成對峙的局面。此時,苻堅企圖統一中國。 學生通過形勢圖了解前秦與東晉對峙情況。 通過地圖和教師講解,了解前秦與東晉對峙和苻堅企圖統一中國的情況。以此說明淝水之戰的背景。2.概況 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說說淝水之戰的概況。 學生看完視頻后進行回答。 通過視頻和地圖,學生了解淝水之戰的概況。再由教師進行總結,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加深印象。教師展示“淝水之戰示意圖”,并對淝水之戰的相關內容進行總結。過渡: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戰狀態后,一支游牧民族在迅速崛起。這支少數民族又對北方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知識講解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教師展示“嘎仙洞遺址”和“北魏統一北方示意圖”,說明北魏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的局面。 學生了解北魏統一北方及統一后,北魏改革的困境。 通過地圖和材料,說明北魏改革的迫在眉睫。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和材料來提取關鍵信息,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展示一段材料,說明當時北魏面臨的局面,即鮮卑族由于內遷較晚,保留舊俗,致使改革困難重重。2.內容 教師講述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而提問為什么孝文帝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 學生根據材料和地圖回答。 學生依據圖片和材料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意思,提升分析運用史料的能力。教師展示三段材料,讓學生閱讀材料和教材,說說孝文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行漢化。 學生根據材料和教材進行回答。3.意義 教師展示材料說明孝文帝改革的意義。 用材料說明孝文帝改革的意義,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過渡: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其實,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地漢人就開始相互學習借鑒,關系趨于緩和。知識講解三、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1.表現 教師從生產生活、政治制度、文化交流和民族交流方面逐一用圖片和材料進行說明。最后教師再用表格進行總結,進而說明這一時期的民族關系主體趨于和緩。 學生通過圖片和材料了解這一時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現。 通過圖片、材料和教師講解,學生從不同方面了解北方民族的交融表現,加深對民族交融的理解。2.意義 教師展示一段材料,讓學生閱讀材料,說說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義。 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回答。 學生通過材料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意義,培養材料分析的能力。隨堂練習1.當你回到498年的北魏的時候,下列現象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B )A.在洛陽的街頭,人們都穿著漢族的服裝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鮮卑語向皇帝匯報C.一家人正在舉辦婚禮,新郎是鮮卑人,新娘是漢族人 D.一個老師正在提問一個姓元的學生2.下列朝代或歷史階段排列中,其關系與其他三項明顯不同的是 ( D )A.西周、東周 B.西漢、東漢 C.西晉、東晉 D.南朝、北朝3.北魏孝文帝改革規定,國家以漢語為正音,三十歲以下的在朝官員,強令改說漢語,禁說鮮卑語。如有違反,將受到降職或者撤職的處理。孝文帝推行的這類措施( A )A.促進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實力C.沿襲了鮮卑習俗 D.實現了南北統一4.《魏書 任城王傳》記載:“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據材料可知,下列說法不屬于孝文帝遷都的原因是( B )A.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強C.平城中守舊勢力強大 D.洛陽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有人認為,孝文帝改革客觀上促進了北方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但也有人認為,孝文帝缺乏民族自豪感,拋棄本民族的特色,加速了北魏政權和鮮卑族的衰亡。你是如何看待孝文帝改革的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