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小組: 評價: 課題3.1訂立合同學問大教學目標政治認同:提高合同意識與契約精神,依法誠信參與社會生活。 科學精神:學習訂立合同的技巧,在協商的過程中合理確定雙方利益 法治意識:用法律思維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中各類合同糾紛,善于用法律規范雙方權利義務。 公共參與:做一個有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現代公民。 課型新授課時1重難點重點: 合同在市場經濟中的價值;合同的含義和內容;合同的訂立過程和合同有效性。 難點:合同在市場經濟中的價值;合同的無效性。學法與教法:自主——合作——探究,啟發與點撥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P22-28,自主梳理以下知識。 1. 合同的含義、種類;訂立合同應遵循怎樣的原則,為什么? 2. 合同的訂立及步驟;哪些情形會導致合同無效?有效合同的訂立要求有哪些? 3. 合同的形式有哪些?分別適用哪些情形?具有怎樣的優缺點? 議題一:生活離不開合同 提到合同,我們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幅幅莊重的合同簽字儀式的畫面。其實,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都會與合同打交道,乘坐公交車、買文具、點外賣,都是在與他人訂立合同。以下圖片體現哪些合同關系? 【特別提示一】P23-2 訂立合同的原則——自愿原則。合同自愿原則是合同法最基本的原則。 無論哪種合同,必須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即就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實現各自的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依法成立的合同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否則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思考:是否所有的合同都是當事人雙方事先約定好的?為什么? (格式條款(自由意志的限制)(1)含義: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如火車站背面關于“乘車須知”的規定。(2)作用與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對方當事人的合同自由。(3)民法典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議題二:要約承諾訂合同 鏡頭一: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發送電子郵件:“愿以每件59元的價格購買貴公司新款雙鉆陀螺玩具1萬件,貴公司負責運輸,貨到付款,30天內答復有效。”3月3日,乙公司以電子郵件回復:“如果價格為每件65元,可以賣給貴公司1萬件。”甲公司收信后當日以電子郵件回復:“如果價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購買8000件。”乙公司在3月5日回復:“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須購買1萬件。”甲公司沒有回復。 思考:根據你的理解,上述場景如何體現要約與承諾?合同訂立是否完成? 鏡頭二:小華去超市購物,從貨架上拿了兩個水杯, 然后在收銀臺結賬走人。小華和收銀員全程未發一言。 思考:根據你的理解,上述場景如何體現要約與承諾?合同訂立是否完成? 【自主學習】自學課本24-25頁,學習合同的訂立過程 P24-1 1.要約 P24-2 2.承諾P25-1、2 【特別提示二】 (有效承諾的條件: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承諾必須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作出。要約的構成條件:①必須具有締約目的并表明經承諾即受此意思表示的約束;②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具體;③要約一般向特定的相對人發出。) 【易混易錯】:要約與要約邀請 (1)要約: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約邀請: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 區別:①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性質不同) ②要約包括了合同的主要條款,要約邀請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條款。(內容不同) (2)一般情況下,公告、商業廣告、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屬于要約邀請。但是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 【小試牛刀】 探究:以下案例中訂立的合同有效嗎?為什么? 合同甲和乙簽訂協議,由乙幫忙買一只槍,報酬1000元。 甲為了轉移走私貨物和乙訂立貨物運輸合同,乙知道是走私貨物后堅決拒絕。甲威脅說:你如果拒絕運輸,小心你的小命!乙在甲的脅迫下簽訂了合同。 3.甲想在股市中發大財,但手頭沒有資金,就想以建大棚為幌子向銀行貸款100萬進入股市。在借款合同中寫道:甲借款的目的是修建三個冬暖式大棚。銀行了解到甲的企圖后,仍然和甲簽訂合同發放貸款。甲和銀行惡意串通騙取了乙的擔保。最后甲虧的一塌糊涂,銀行要求乙承擔保證責任。甲和銀行合伙欺詐乙做擔保,無效。 【特別提示三】無效合同與有效合同P25-3 (訂立合同無效情形:P25-3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②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導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無效。③合同的主體不適格(eg: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④因欺詐、脅迫導致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 (有效合同情形:P26-1①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實③內容合法)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一般必須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才有效(效力待定合同)。 但是,他們可以訂立純獲利益的合同,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還可以訂立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這會構成有效合同。 議題三:立字有據更可靠 合同的形式:口頭合同、書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為 一、口頭合同 P27-2相關鏈接2 含義: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適用范圍:在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 優點: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缺點:口頭合同的問題在于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長,當事人忘記約定內容或者條件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當事人對合同的理解和執行就越容易產生爭議。 二、書面合同 P27-3&相關鏈接1 (1)含義:書面合同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視為書面形式。 (2)適用對象: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3)優點: ①書面合同內容清晰:利于督促各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利于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約責任。 ②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的證據,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決。 (【特別提示四】:(1)由直接履行的行為產生的電子合同在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網購)(2)除了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合同還可以以其他形式訂立。如默示合同等。此類合同是指當事人未用語言或者文字明確表示合同成立,而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推定合同成立的合同。(3)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小試牛刀】 李大爺經熟人介紹請了一家裝修公司裝修新居,礙于情面沒有與之簽訂書面合同,只是口頭約定了裝修的項目、材料、價格、質量等內容。裝修結束驗收時,李大爺發現裝修公司漏了好幾個項目,要求重做,但裝修公司認為李大爺空口無憑,因而拒絕重做。 你認為李大爺與裝修公司的口頭協議有無法律效力?為什么? [課堂小結] 李某在某書店的網站上購買了兩本書,由于書的價格稍貴,李某通過QQ與書店客服討價還價,最后以68元的價格成交,并承諾10天內送貨,于是李某當即付款。半個月后,李某仍沒有收到購買的書,和書店聯系后,書店以沒有書面合同為由予以推辭,從而引起糾紛。根據上述事實,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訂立合同的過程角度,分析說明李某與書店的合同是否成立。 (2)從訂立合同的形式角度,分析說明書店的理由是否合理。 反思 糾錯[課堂小結][課后作業] 整理筆記 練習冊題答案議題一議題二1.答案:(1)合同的訂立,是當事人通過平等協商,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要約與承諾。本案中書店以68元價格成交,10天內送貨等交易事項是要約,李某在該網上付款購書的行為是承諾。本案已完成要約與承諾這個過程,所以該合同成立。(2)不合理。書面合同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李某與書店客服的QQ聊天記錄就是一種數據電文,是書面合同的一種形式,所以書店的理由不合理。解析:第(1)問,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本問的知識范圍是訂立合同的過程,問題指向是根據上述事實,分析說明李某與書店的合同是否成立。具體解答本問考生可根據教材知識,合同的訂立是當事人通過平等協商,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要約與承諾。由材料可知李某與書店的合同是成立的。第(2)問,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具體解答本問考生可根據教材知識,書面合同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由此可知書店的理由不合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