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五四運動教材分析《歷史課程標準》要求: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本課是部編教材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第2課,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轉(zhuǎn)折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中無產(chǎn)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使先進的中國人看到了真正徹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下節(jié)課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奠定基礎(chǔ)。本課內(nèi)容分為三目: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這三目明顯是按時序安排的,即歷史本身的發(fā)展脈絡(luò)。五四運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近代反侵略斗爭和近代化探索的繼續(xù),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是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教學目標1.了解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導(dǎo)火線、時間、地點、口號、領(lǐng)導(dǎo)者、主力、結(jié)果及意義。2.認識五四運動是一次以愛國為宗旨的救亡運動。3.弘揚五四精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教學難點】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教學過程【新課導(dǎo)入】播放音樂:《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教師: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嗎?對了,這就是《光榮啊,中國共青團》,這首歌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guān)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學習今天的新課。(設(shè)計意圖)通過播放歌曲《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的播放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時這首歌也與五四運動相關(guān),進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講授新課】一、五四運動的爆發(fā)1.背景教師: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1919年英美法日等戰(zhàn)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談會議”,中國以戰(zhàn)勝國的身份參加了這次會議,“公理戰(zhàn)勝強權(quán)”是中國人對巴黎和會的期許,也是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在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哪些要求?展示圖片: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jié):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quán),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quán)等。但是這些正當要求都被置若罔聞,甚至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quán)全部轉(zhuǎn)讓給日本。教師:這一消息傳入國內(nèi),積壓在中國人民心頭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展示材料:材料一: “關(guān)于索還膠州租借之對日外交戰(zhàn)爭,業(yè)已失敗。”——5月1日,上海《大陸報》材料二:“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5月2日《辰報》《外交警報敬告國人》2.爆發(fā)展示圖片:教師: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游行示威,次日舉行總罷課,五四運動爆發(fā)。展示圖片:教師:這些學生們的訴求是什么呢?學生回答:“外爭主權(quán),內(nèi)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還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展示圖片:教師:運動開始后,學生們不顧反動軍警的阻攔,舉行了浩浩蕩蕩的示威游行活動。北洋政府出警鎮(zhèn)壓,逮捕了30多名愛國學生。第二天,北京學生舉行總罷課。展示圖片:(設(shè)計意圖)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和開始,同時也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過渡:北洋政府逮捕愛國學生后,五四運動又會走向何方呢?二、五四運動的擴大1.經(jīng)過教師: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愛國不僅僅是學生的事,隨之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zhuǎn)移到上海,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 展示課件:教師:愛國學生被捕的消息傳來,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與學生罷課并稱為“三罷浪潮”,隨即席卷全國,五四運動的地點和主力發(fā)生變化,進入第二階段。展示材料和圖片:“忍痛停業(yè),冀救被捕學生,不除國賊,誓不開市!”——上海商人罷市標語教師: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jié):五四運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并且起到相當大的作用。2.結(jié)果展示材料:“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理不睬,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到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獲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上海學聯(lián)告同胞書》教師:看到這份報紙后,你們獲取了哪些信息?學生回答:北洋政府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陸章三人職務(wù),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展示圖片:教師: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xiàn),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設(shè)計意圖)通過圖片和史料展示五四運動的過程,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五四運動的概況,同時使學生直觀的展示學生、商人和勞工的奮起斗爭,感受五四精神,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情懷。過渡:五四運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它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呢?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歷史意義教師:我們緬懷五四運動、紀念五四運動、感懷五四運動,因為五四運動給我們的歷史帶來了太多的轉(zhuǎn)折。從五四運動的口號中,我們可以看出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展示材料:“五四運動杰出的偉大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不曾有的新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教師:材料中說五四運動有著不一樣的“新姿態(tài)”,請同學們想一想有哪些“新姿態(tài)”?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jié):這次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五四精神教師:5月4日被定為青年節(jié)不單是為了紀念五四運動偉大的歷史意義,還在于紀念五四運動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展示材料:材料一: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材料二:八十年前的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的徹底反封建的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孕含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五四運動所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百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在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教師:五四精神是戰(zhàn)爭年代的產(chǎn)物,它的核心內(nèi)容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那么處于和平年代的我們應(yīng)該如何踐行五四精神?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jié):展示材料: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lǐng),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設(shè)計意圖)本目主要講解了五四運動的偉大意義。通過對材料的分析來解讀本目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分析運用史料的能力。最后再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引導(dǎo)學生感悟五四精神、踐行五四精神。【本課小結(jié)】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偉大的愛國運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zhuǎn)折點。五四運動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五四運動所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