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教材分析《歷史課程標準》要求: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本課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最后一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新的契機,使中國開始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教學目標1.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等基本事實。2.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經過和偉大歷史意義。【教學難點】對中國共產黨“二大”民主革命綱領的理解。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圖片:教師:2018年有一部紀錄片在院線熱映,首日票房超四千萬,叫做《厲害了,我的國》。該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論述,以紀錄片的形式首次呈現在大銀幕上。那么,中國共產黨在什么時候在什么樣的境況下成立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學習今天的內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設計意圖)通過《厲害了,我的國》這部影片的相關介紹展示新中國的強大,引發學生的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進而引發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講授新課】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教師:請同學們結合材料,思考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背景。展示圖片和材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使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曙光。展示圖片:教師:在中國第一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是誰?學生回答:李大釗。教師:1919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展示材料: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2.建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教師:隨后,知識分子開始著書成立團體宣傳馬克思主義。展示圖片:3.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教師:不少知識分子開始走向工人群眾。他們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開辦運動實習學校和工人識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展示圖片:教師:五四運動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馬克思主義開始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說工人階級隊伍逐漸壯大。展示圖片:(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史料的展示,圖文并茂的展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使學生明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背景和影響。過渡:伴隨馬克思主義的到來,中國將走向何方?又是誰能領導中國走向勝利?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共產黨早期組織展示圖片:教師:1920年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接著,北京、長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組織基礎。那么,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客觀條件就具備了。2.中共一大召開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請同學們歸納一下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1)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壯大;(3)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4)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指導。教師: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階級基礎、組織基礎和外部條件都具備了,那么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成立的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完成下方表格。展示表格:教師: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被迫于8月初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游船上繼續舉行,最終圓滿落幕。展示圖片:【想一想】陳獨秀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是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者之一。教師:中共一大確立了第一個奮斗目標,這是黨的遠期奮斗目標,但是不符合國情。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由于中國革命的敵人是強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階段,民族資產階級是團結的對象而不是革命的對象,因此中共一大的規定是有局限性的。同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如果不解決農民問題,革命就不會成功。因此,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固然重要,但決不能忽視農民問題。展示表格:【合作探究】教師: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那么,哪些地方體現了煥然一“新”?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1)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歷史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2)中國革命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指導思想。由于中國共產黨掌握著馬列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因此它能夠為中國人民指明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3)中國革命的性質雖然仍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已不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舊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以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且由于這種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于俄國十月革命所開創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因此它已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4)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前進方向。3.中共二大召開展示材料:這種半獨立的封建國家,執政的軍閥與國際帝國主義互相勾結……無產階級在目前的工作……對封建式的軍閥革命。——1922年6月《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教師:雖然中共一大成立了,但是還是一定的局限,而中共二大的召開就部分解決了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從教材中找出中共二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學生回答略。展示圖片:教師總結:(1)時間:1922年7月(2)地點:上海(3)主要內容: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黨的最低綱領,即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教師: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設計意圖)本目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掌握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背景、過程和歷史意義。同時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分析中共一大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中國一大的理解。過渡: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此后中國革命有哪些改變呢?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工人運動的高漲教師: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為了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做出了哪些努力?展示圖片:教師: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設立了專門的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從1922—1923年春,領導了大小工人罷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漢大罷工最為著名。展示圖片:2.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展示圖片:教師: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號召工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在運動中,工人們組織了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階級和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政治威信。展示圖片和材料:吳佩孚調動兩萬多軍警鎮壓罷工工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工人52人犧牲,350余人受傷。教師:這場氣壯山河的工人運動最終遭到殘酷鎮壓,全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戰勝強大的敵人。(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材料的展示,呈現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工人運動,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革命面貌的轉變。【本課小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國革命歷史上重大里程碑”;它的成立使“中國大地出現了新曙光”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從此,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走向了一條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莊大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