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課標要求列舉正面戰場的抗日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地圖,了解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次長沙會戰等基本史實。2.通過學習正面戰場抗戰的史實,體會抗日將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激發愛國之情。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2.教學難點正面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視頻導入 展示一段視頻,視頻中描述的是哪場戰役?這場戰役的指揮者是誰?最終結果又是怎樣的? 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 以視頻為導入,吸引學生興趣,通過問題引發思考,從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正面戰場的含義 教師解釋何為正面戰場。然后用地圖說明正面戰場進行了那幾次重大戰役。 學生對正面戰場有個初步認知。 通過教師講解和地圖,學生初步了解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知識講解一、臺兒莊戰役 1.背景 教師展示“臺兒莊戰役示意圖”,講述臺兒莊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日軍對臺兒莊的進攻計劃。 學生通過地圖了解臺兒莊的戰略位置。 通過地圖了解臺兒莊的重要位置,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2.概況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結合示意圖,說說臺兒莊戰役的概況。 學生閱讀教材和地圖后回答。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3.意義 教師展示相關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說說臺兒莊戰役的意義。 學生根據材料回答。 用材料來理解臺兒莊戰役的意義,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又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過渡:臺兒莊戰役使日軍被迫撤退。此后,他們將目標對準了武漢。知識講解二、武漢會戰 1.背景 教師展示兩段材料,通過材料說明武漢重要戰略位置。 學生通過材料了解武漢重要位置。 通過材料了解武漢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2.概況 教師講解1938年6月,中國軍隊在武漢部署約100萬人,利用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人。并展示相應圖片和材料。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了解武漢會戰的情況。 通過材料和圖片來說明武漢會戰的相關情況,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講解萬家嶺戰役,展示材料說明萬家嶺戰役擊斃日軍3000余人,提振了抗日軍民的士氣。教師拓展“花園口決堤”的相關情況。 通過教師的拓展,豐富知識面,拓寬視野。教師展示“武漢會戰形勢圖”,通過地圖說明武漢陷入包圍之中,中國軍隊撤出。歷史4個多月,破滅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 學生通過地圖和圖片,了解武漢會戰的形勢。 通過地圖和圖片了解武漢會戰的最終結果及其意義,培養學生時空觀念。3.后續 教師講述日軍占領廣州后又占領華北、華中和華南大片領土。但同時消耗日軍大量兵力、物力和財禮,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這部分知識以教師講解為主,了解武漢會戰后的情況,戰爭從防御階段進入相持階段。過渡: 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又開始企圖占領長沙。知識講解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1.概況 教師展示“第三次長沙會戰”地圖,讓學生根據地圖和教材說說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情況。 學生依據地圖和教材回答問題。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概況,再以材料分析的方式讓學生感知中國軍民身上偉大的抗戰精神和這場會戰在國內外的意義。教師展示一段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說說感受到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學生依據材料回答。2.意義 教師展示一段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說說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意義。過渡: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是否還是如以前一樣積極抗日呢?知識講解四、豫湘桂戰役 教師通過“豫湘桂戰役形勢圖”和材料,簡要說明豫湘桂戰役的情況和抗戰后期,國民黨的消極抗日。 學生通過地圖和材料了解豫湘桂戰役。 通過地圖和材料簡要說明豫湘桂戰役情況,學生進一步了解國民黨的消極抗日。隨堂練習1. 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著)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 D )A.敵后戰場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B.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C.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 D.正面戰場有力地打擊了侵華日軍2.費正清、費維愷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一書中寫道:“整個1938年,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贏得了美國和英國的敬佩。”下列屬于1938年“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的是( C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C.臺兒莊戰役 D.第三次長沙會戰3.有學者指出:“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初期抗戰,雖然有許多失誤……造成了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但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仍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下各項中,不能夠證明“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的是( D )A.臺兒莊戰役 B.武漢會戰C.第三次長沙會戰 D.豫湘桂戰役4.下面是武漢會戰前后中日之間攻防數據表。材料說明( D )A.日本侵占中國大片領土B.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破碎C.中國持久抗戰成效顯著D.敵后抗日根據地牽制了大批日軍課堂小結布置作業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家鄉人民的抗日事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