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課標要求列舉敵后戰場的抗日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學目標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基本情況;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毛澤東《論持久戰》的主要內容和作用。2.通過研讀地圖、史料和圖片,了解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情況。3.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配合對抗戰的重要意義,認識中國軍民抵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優良傳統。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知道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史實及意義,體會中國軍民在敵后戰場堅持抗戰、不怕犧牲的精神。2.教學難點掌握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的措施和作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歌曲導入 展示歌曲《到敵人后方去》,聽完歌曲設問誰到敵人后方去。在敵人后方,取得了哪些戰績。 學生聽歌曲后回答。 以歌曲為導入,吸引學生興趣,通過問題引發思考,從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敵后戰場的含義 教師解釋何為敵后戰場。然后用地圖說明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游擊戰的形勢。 學生對敵后戰場有個初步認知。 通過教師講解和地圖,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戰場的基本情況。知識講解一、平型關大捷 1.背景 教師展示“1937—1940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示意圖”,講述淞滬會戰期間,日軍入侵山西,企圖占領太原。同時通過地圖講述平型關的重要戰略位置。 學生通過地圖了解平型關的戰略位置。 通過地圖了解平型關的重要位置,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2.概況 教師讓學生觀看視頻結合示意圖,說說平型關大捷的概況。 學生看完視頻和地圖后回答。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3.意義 教師直接講述平型關大捷的意義,并通過兩則材料加以說明。 學生通過材料加深印象。 用材料來理解平型關大捷的意義,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又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過渡: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配合正面戰爭作戰。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在不斷的深入敵占區開展抵抗活動。知識講解二、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 1.毛澤東《論持久戰》 教師講述當時國民黨內的錯誤觀點“亡國論”和“速勝論”,并展示兩段材料加以說明。 學生通過材料了解“亡國論”和“速勝論”。 通過材料了解“亡國論”和“速勝論”,再以自主閱讀方式了解《論持久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說說《論持久戰》的內容和作用。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進行回答。2. 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 教師展示“抗日根據地形勢圖”,講解到1940年,在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創建了有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 學生通過地圖了解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情況。 通過地圖來說明武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相關情況,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講解為了發展抗日根據地,共產黨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采取的措施,并配以相關圖片和材料說明。 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情況。 從不同方面了解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情況,以此加深學生對敵后抗戰力量的了解。教師通過四組數據圖表說明敵后抗戰力量的壯大。在展示一段材料,讓學生說說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關系。 學生閱讀完材料后進行回答。 以數據形式說明敵后力量的壯大,更具說服力。再通過材料分析說明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相互配合,培養史料實證能力。過渡:伴隨著敵后抗戰力量的壯大,一場大規模的對日進攻也在蓄勢待發。知識講解三、百團大戰 1.背景 教師講述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本實行“囚籠政策”,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與蠶食。同時展示“日軍封鎖根據地的碉堡和封鎖溝”“日軍在華北設置的封鎖線”的圖片。 學生了解百團大戰的背景。 通過教師講解,了解百團大戰的背景,為后面百團大戰的概況做鋪墊。2.概況 教師展示一段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說說百團大戰的概況。然后再展示圖片和材料來說明百團大戰戰果輝煌。 學生看完視頻說說百團大戰的概況。 通過視頻播放,既吸引學生興趣,又能掌握這部分知識點,寓教于樂。3.意義 教師展示兩段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說說百團大戰的意義。 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回答。 通過材料分析百團大戰的意義,提升學生史料分析運用的能力。隨堂練習1.對如圖所示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 )A.敵后戰場抗日力量壯大B.正面戰場地位遭到削弱C.全民抗戰取得重大成果D.日本“囚籠”政策破產2.“鐵流兩萬五千里,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上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這首軍歌應當屬于 ( B )A.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B.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C.國民革命軍新編新四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3.根據下列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斷這一歷史事件是( D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3.有學者指出:“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初期抗戰,雖然有許多失誤……造成了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但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仍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下各項中,不能夠證明“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的是( D )A.臺兒莊戰役 B.武漢會戰C.第三次長沙會戰 D.豫湘桂戰役4.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指出:“在他們(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戰斗力,這就是給以殲滅戰的打擊。在作戰上講,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十個月的經驗證明殲滅是可能的”史實依據是( D )①平型關大捷 ②西安事變 ③百團大戰 ④臺兒莊戰役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彭德懷在百團大戰中取得輝煌戰果,沉重打擊日軍囂張氣焰。毛澤東曾評價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 唯我彭大將軍” 。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說說彭德懷都有哪些顯赫戰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