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案

資源簡介

 《鴉片戰爭》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外形勢、林則徐禁煙運動,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知道《南京條約》的內容,簡單分析其影響,進而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2.觀看影片《林則徐》的片段,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引導學生利用地圖講述鴉片戰爭的過程;理解《南京條約》的危害。
3.學習林則徐敢于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讓學生認識到“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鴉片戰爭的過程;中英《南京條約》。
教學難點: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鏈接圖片——亞歐大陸上的中國和英國)中英兩國遠隔重洋,一個在亞歐大陸東端,一個在亞歐大陸西端。相距如此遙遠的兩個國家,為什么會在19世紀中期爆發戰爭呢?這場戰爭能否避免?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課:鴉片戰爭。
二、新課講授
師生探究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
(一)鴉片走私
1.材料和圖片展示:
英國工業革命始于18世紀60年代,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為始,以瓦特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為樞紐,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制造業機械化的實現為基本完成的標志。
資料圖:1851年世博會展示了英國工業革命的成績。
2.問題思考:結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圖片了解英國工業革命,試著比較這一時期的中外形勢?并思考英國為什么會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3.教師歸納:鴉片戰爭前中外形勢的比較。
中國 英國
總體狀況 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危機四伏 迅速崛起
具體表現 經濟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 率先完成工業革命,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廉價原材料
政治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確立了先進的資本本主義制度
外交 閉關自守 對外擴張,加緊殖民侵略
中英貿易狀況 (正當貿易) 貿易順差(出超) 貿易順差(入超)
4.教師過渡:在正常貿易中,中國處于明顯的出超地位,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5.材料引入:
材料一:(鴉片)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民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于洪水猛獸。  
 ——魏源
材料二:現金直屬地方,俱有食鴉片煙之人,而各衙門為尤甚,約計督撫以下,文武衙門上下人等,絕無食鴉片者,甚屬寥寥。
6.教師歸納:鴉片危害——大量白銀外流,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摧殘吸食者的體質;導致政治腐敗,軍隊戰斗力削弱。
(二)林則徐禁煙
1.教師介紹:林則徐禁煙期間為了了解西方情況,派人翻譯外文書報,親自主持編寫《四洲志》。大力整頓海防,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1840年10月,因投降派誣害,被革職。次年,被派往浙江,協辦海防,不久充軍伊犁。
2.展示材料:“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指出林則徐禁煙的決心)
3.視頻鏈接:多媒體鏈接視頻——虎門銷煙
4.教師小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5.問題探究: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戰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提示:不對。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這場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不可
師生探究二:英國發動侵略戰爭
1.圖片展示:“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2.學生發言:根據教材示意圖,講述鴉片戰爭的過程。(方法點撥:注意關鍵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提示:鴉片戰爭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至1841年8月;
第二階段從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
3.視頻鏈接:多媒體鏈接視頻——鴉片戰爭。
4.引導學生思考:鴉片戰爭以大清王朝的失敗而結束,其實當時英國派往中國作戰的士兵前后不過萬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戰的兵力超過10萬人,但卻打了敗仗,其原因有哪些?(學生討論)
5.教師歸納:從英國和清政府兩方面作答。
(1)英國綜合國力強大。鴉片戰爭時英國完成工業革命,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政治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戰爭準備充分。
(2)清政府腐朽落后。鴉片戰爭時,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弛,戰爭領導者清朝統治集團站和不定,作戰組織指揮不力。
師生探究三:《南京條約》的簽訂。
1.教師講述: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廷代表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英國代表璞鼎查在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的場景(繪畫)
2.學生歸納思考:根據《南京條約》及附件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危害?
提示:
《南京條約》及附件
時間 1843年 危害
內容 五口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使東南沿海門戶大開,損害了中國的貿易主權
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嚴重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
賠款:2100萬銀元 不但加劇了清政府的財政困難,也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關稅協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雙方協議 這表明關稅規則中國自己不能做主決定,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同時,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以“利益均沾”為借口,紛紛效尤
附件 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破壞司法權
性質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3.教師強調:《南京條約》的危害應明確兩點,一是《南京條約》本身給中國在政治、經濟領域造成的危害,二是《南京條約》開創了列強通過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蠶食中國的惡例,此后又出現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4.教師講述:1844年簽訂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美法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5.問題思考:有人說,如果沒有鴉片戰爭砸開我們這個封閉的鐵罐頭,中國不知道還要經歷幾百年,幾千年才能進化到現代文明社會。也有人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
6.教師歸納: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7.教學補充:
封建社會: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
三、課堂總結
號稱“世界工場”和“日不落帝國”的資本主義“老大”的英國與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絕對的優勢,“落后就要挨打”是鴉片戰爭留給國人最深刻的歷史教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东兴市| 沙雅县| 绥芬河市| 宝兴县| 盖州市| 福清市| 象山县| 扎赉特旗| 介休市| 越西县| 枣强县| 马关县| 石台县| 桑日县| 密云县| 崇仁县| 米易县| 裕民县| 内丘县| 新疆| 大新县| 尚志市| 秭归县| 淅川县| 永春县| 湛江市| 浦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尉犁县| 景宁| 宜阳县| 沙湾县| 嘉禾县| 卓尼县| 灵川县| 贵定县| 天祝| 文安县| 凉山|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