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西歐莊園課標要求了解西歐莊園生活;知道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材料和觀察圖片,了解莊園的領主和佃戶及其生活狀況,知道莊園是在領主統治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2.閱讀教科書和材料,知道莊園法庭是領主通過行使司法權管理莊園的主要機構,理解莊園法庭的運作情況和作用,提高歷史解釋能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莊園的領主與佃戶。2.教學難點莊園法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所需要掌握的內容。由《傲慢與偏見》對莊園的描寫導入。 教師出示材料讓學生閱讀,問:通過這段文字的描述,莊園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然后再出示中世紀莊園圖片。 學生閱讀文字進行思考、想象,觀察圖片,對莊園有直觀的感受。 由學生比較熟悉的文學作品入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問過渡:那么,莊園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知識講解一、莊園的出現與發展 1.莊園的出現 教師出示時間軸和9世界莊園分布圖,介紹莊園的由來和9世紀時莊園的分布情況。 學生對照9世紀和11世紀莊園分布圖,了解莊園發展的歷程。 幫助學生豐富歷史見聞,建立時空觀念。2.莊園的發展 教師出示莊園流行區域圖,向學生介紹: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自那時起,歐洲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莊園里。提問過渡:什么人住在莊園里呢?知識講解二、莊園的構成 1.莊園的居民 教師出示莊園示意圖,讓學生觀察。提問:同學們觀察一下,看看這個莊園里都住著什么人呢?學生根據圖示回答:城堡里可能住著領主,教堂里住著教士,村舍里可能住著農民。接著再讓學生觀察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給出“有磨坊、鐵匠鋪、面包房、倉庫等”的答案。教師再接著問:這些是由誰來創造的呢?引出莊園的居民并進行介紹。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閱讀材料進行思考,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最后給出自己的答案。 培養學生的觀察、提取信息和概括能力。課內容輔助以豐富的圖片,讓課堂教學變的生動有趣。2.莊園的土地 教師介紹完莊園的居民,由此引入莊園的土地。讓學生閱讀教材,知道佃戶取得份地的條件是提供勞役。接下來向學生展示佃戶勞作的圖片和材料,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介紹完份地,再出示一張莊園示意圖,介紹除了領主的直領地,佃戶的份地外還有公共的牧場和林地。3. 領主與佃戶的權利與義務 教師出示材一,讓學生閱讀,問:領主可以隨意收回佃戶的土地嗎?學生根據提取的信息給出答案。教師出示材料二,問領主與佃戶的權利與義務,學生根據材料的內容給出答案。接著再出示兩段材料,讓學生閱讀,通過材料閱讀讓學生知道,佃戶除了勞役地租還有其他的稅,如使用費、繼承捐等。除此之外還要交納實物。通過“知識拓展 中世紀佃戶的生活”。讓學生了解中世紀佃戶的生活。提問過渡:如果佃戶沒有完成繳納的租稅,或是沒有給領主的自營地提供勞役,這時候領主該怎么處理呢?(引入下一頁)知識講解三、莊園法庭 1.莊園法庭的概況 教師出示莊園法庭示意圖并讓學生閱讀教材,提示著提問,學生根據關鍵信息回答莊園法庭的主持者、開庭時間、開庭地點、審判內容等。 學生在引導和提問下,找到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答案。 教師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啟發學生,讓他們在閱讀材料的同時,提高歷史解釋能力。2.莊園法庭的運行情況 教師出示材料,讓學生閱讀,提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莊園法庭審理的范圍有哪些?讓學生根據關鍵信息給出答案。教師接著問:懲罰的手段是什么呢?學生給出:“懲罰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的答案。接著再從其他材料中得出莊園法庭的審判依據是習慣法,無故缺席出庭會被罰款。3.莊園法庭的作用 教師出示三則材料,讓學生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引導和提問,學生根據材料的關鍵信息,知道莊園法庭的作用:維護莊園的公共秩序、維護領主的利益、一定程度維護佃戶的利益。知識講解四、莊園的特征 1.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教師出示材料,問:莊園是自己自足的經濟單位,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呢?學生從材料中找關鍵詞進行回答。接著學生根據材料,給出莊園是擁有獨立司法權的政治單位的原因。 學生在引導和提問下,找到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答案。 培養學生歷史解釋能力。2.有獨立司法權的政治單位隨堂練習1.《歐洲史》記載“莊園主很久以來就對奴隸擁有一切權力,而且他們也對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廣泛的權力。”莊園主行使司法權的機構是( C )A.公民大會 B.元老院C.莊園法庭 D.人民法院2. “莊園規定莊園中的男子不能娶莊園外的女子,同樣莊園中的女子不能嫁到莊園之外,除非得到莊園主的特別恩準。”材料表明( A )A.莊園主具有一定的權威 B.莊園主完全決定農奴的婚姻C.莊園是西歐社會的基礎 D.莊園法庭限制莊園主的特權3.中世紀西歐莊園內“有住房、冶鐵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該材料反映出中國東漢與中世紀西歐莊園的共同點是( C )A.實行土地公有制 B.出現資本主義萌芽C.經濟自給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農民4.“佃戶取得份地的條件是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一般每周要在自營地上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已。”這種生產組織形式遍布歐洲各地大約是在( D )A.1世紀 B.5世紀C.8世紀 D.11世紀課堂小結布置作業課下查閱資料,找一些中世紀的莊園法庭案件審理的事例,課堂上進行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