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教材分析:《歷史課程標準》要求:知道《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等,初步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本節課是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課《文藝復興運動》。自從14、15世紀以來,西歐封建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教會對人們精神控制減弱,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興起,封建社會逐漸衰落,西歐資本主義工商業萌芽并逐步發展,歐洲正在發生極大的變化。隨著西歐城市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推動,手工工場在西歐開始出現,同時在農業領域出現了租地農莊,資本主義的萌芽產生并發展,之后在思想領域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同時還介紹了其代表人物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以此來呈現人文主義這一核心思想。發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旨在打破封建神學束縛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同時本節課為下節課《探尋新航路》提供精神支持。教學目標1.知道文藝復興的背景與內容和人文主義者與其代表作;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內容與影響,培養分析與概括能力。2.通過自主學習、史料研習的過程,初步掌握分析歷史材料的方法。3.結合文藝復興優秀作品介紹,增強發現美、鑒賞美的意識; 通過感受文藝復興運動對于歐洲社會思想解放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增強人文主義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教學難點】認識文藝復興的實質;人文主義的理解。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圖片和材料:1600年2月17日的羅馬,布魯諾因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被視為異端活活燒死。教師:中世紀的教會利用至高無上的地位,控制科學,政治,經濟,壟斷文化。但教會的專制并沒有阻擋人們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信念,更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腳步。隨著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的出現,他們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沖破封建勢力的束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是如何思想束縛的。(設計意圖)運用史事來表明中世紀教會的黑暗,由此引出為打破黑暗,新興的資產階級是如何做的,這既簡單交代了文藝復興的背景,又順利的導入本課內容。【講授新課】一、文藝復興1.文藝復興興起的背景展示圖片:教師:為什么文藝復興運動會首先發生在意大利?展示材料:在14、15世紀,意大利北部就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如佛羅倫薩、威尼斯等。佛羅倫薩當時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城市。是當時的一個手工業中心,作為一個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2萬多,擁有200多家呢絨手工工場,極盛時期工人多達3萬。而威尼斯的絲織業和造船業也極為著名,它的商業貿易活動遍及西歐和東方。這時意大利的經濟和社會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教師:經濟基礎: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展示圖片:教師:階級基礎:從手工工場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間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新興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直接原因)展示材料:意大利是古代羅馬、希臘文化的中心地帶,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遺存,容易使當地的人們回憶起古代的輝煌。拜占庭帝國保留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許多學者逃到意大利。他們帶來了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這其中有許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們還在意大利各地講學,促進了意大利人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教師:文化:意大利較多的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擁有豐厚的文化遺產。2.文藝復興的內容展示圖片:展示材料:人是能夠從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作家亞爾伯蒂我創造了我自己。 ——作家彭塔諾教師: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展示表格:展示圖片: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上面兩幅圖,說一說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中世紀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藝復興的圣母面部柔和,充滿慈愛和人性。3.文藝復興的實質展示材料:文藝復興,從表面上看來,是歐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運動。在他們心目中,古代希臘、羅馬是歐洲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因此他們懷著一種復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遺產,力圖恢復古典文化藝術,使之“再生”。但是,文藝復興并非對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編》教師: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文藝復興是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史料的展示和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文藝復興的背景、內容和實質。以史料解讀的方式著重分析文藝復興的背景,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解,又培養學生分析運用史料的能力和素養。過渡: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產生了大量的文藝巨匠。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其中的幾位代表人物。二、但丁1.但丁其人展示圖片::教師:1265年但丁出生于意大利最大的手工業商業城市佛羅倫薩。但丁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博覽群書,終成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詩人。他特別推崇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把維吉爾當做自己的精神導師。1300年,他身為佛羅倫薩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內政,遭到迫害,被判終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最后客死他鄉。2.但丁代表作教師:但丁的長篇詩作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作者借夢游三界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展示圖片:展示材料: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的刑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人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人的高貴超過天使的高貴。——但丁《神曲》教師: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與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設計意圖)首先通過教師介紹,使學生對但丁其人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著重對但丁的代表作《神曲》進行講解和分析,使學生對《神曲》這個作品有個大概的了解,進而進一步理解文藝復興的主題。過渡:但丁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文學成就,那么在藝術領域有哪些成就呢?二、達·芬奇1. 達·芬奇其人教師:達·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著名畫家和科學家。14歲時拜師學畫,后來同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他廣泛涉獵數學、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軍事等各個學科領域,是世界科學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學者。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展示圖片:2. 達·芬奇代表作教師:《蒙娜麗莎》是達 芬奇為佛羅倫薩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畫的肖像畫,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展示圖片和材料:任何想要看一看藝術究竟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模仿自然的人,或許看一看這一頭像就可以了,她的所有微妙細節都得到了忠實的再現。她的雙眸明亮而又溫潤……睫毛和眉毛再現得一絲不茍,而梳向兩邊的頭發仿佛是從皮膚里長出來的……這是藝術的奇跡。——瓦薩里《名藝術家傳》展示圖片:教師:該畫取材于《圣經新約》的故事,大意是耶穌的門徒猶大貪生怕死而叛變,接受羅馬祭司長30枚銀幣,答應做內應幫助逮捕耶穌。在猶太民族的主要節日逾越節的晚上,耶穌已預知自己死期將至,和12個門徒共進晚餐,故名《最后的晚餐》。(設計意圖)通過講解使學生掌握達·芬奇的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品。同時,對達·芬奇作品的講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過渡:隨著歷史的發展,文藝復興開始向歐洲其他地區擴展,在英國也產生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教師此處可帶領學生觀看“【知識解析】英國的文藝復興”視頻,直觀了解英國文藝復興的知識點。四、莎士比亞1.莎士比亞其人教師: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最杰出的作家,詩人和劇作家。1564年出生于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掌握了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較豐富的知識。14歲時,家道中落,莎士比亞不得不中途輟學,幫父親打點生意。1586或1587年他到了倫敦,當時戲劇正迅速地流行起來。他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并最終成為劇院股東,英國的戲劇之父。1616年,在自己家鄉病逝。展示圖片:2.莎士比亞作品教師:莎士比亞一生共寫了2部長篇敘事詩、37個劇本、154首十四行詩和一些雜詩。他的創作按照其思想和藝術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590年到1600年,主要創作歷史劇和戲劇,這一時期莎士比亞創作了兩首長詩和十四行詩中的大多數,還寫了9部以英國歷史味題材的歷史劇,如《約翰王》還有10部喜劇和3部悲劇。《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1601年—1607年是莎士比亞創作成就最大的時期,寫出11出戲劇,絕大多數是悲劇。其中就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佩斯》。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1608年—1621年創作神話劇傳奇劇時期。主要劇作有《冬天的故事》《暴風雨》等。展示圖片展示材料:《哈姆雷特》臺詞: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教師:莎士比亞的作品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設計意圖)本目主要講解了文藝復興運動從意大利擴展到其他國家,其中英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莎士比亞。教師通過講授,使學生對莎士比亞其人和他的作品有個整體的掌握。【本課小結】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群星燦爛、佳作輩出,它提倡人文主義,倡導人性解放,開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大門。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成為那個時代的先鋒,以他們非凡的才華印證了那個時代的輝煌,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