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材分析《歷史課程標準》要求:通過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本課是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到1689年的《權利法案》的頒布,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斗爭,英國才最終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政體,這個過程說明,任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也是歷經艱難曲折才成功的。教學目標1.了解議會與王權的斗爭,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原因、經過、結果,準確簡述《權利法案》頒布的目的、基本內容、作用。2.正確看待英國的“光榮革命”,了解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教學難點】理解君主立憲制的政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展示圖片:教師: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紀英國的一位手工工場主,你有著大片的牧場和農場,雇傭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國家獨特的地理位置(島國),開拓了廣闊的海外市場,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迅速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國王卻收取繁重的稅收,還常說“君權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讓你把你的商品交給國王專賣。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辦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設計意圖)通過對17世紀英國手工工場情況的展示,引出英國封建統治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阻礙,引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新課講授】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議會制度的建立出示情景一:快樂的一家約翰是個快樂的英國男孩,他的家住在利物浦。爸爸年輕時是名出色的水手,隨著船隊到過許多地方,在美洲,他們從印第安人手中搶來黃金,在印度,換取香料,幾年后,爸爸成了富人,約翰出生后,爸爸不再跑船,他雇傭了80多人,開了間制呢手工工場,他們生產的呢絨不僅在利物浦暢銷,還遠銷海外,幾年后,約翰的姐姐結婚了,嫁給了爸爸生意伙伴的兒子,聽說雖然住在鄉(xiāng)村,卻是個貴族,有大片的農場,姐夫家看到羊毛有著豐厚的利潤,于是把農場全部改成了牧場,放養(yǎng)成群的綿羊,爸爸和姐夫甚至還進入了議會。教師:材料中提到的英國議會是怎么確立的?議會是什么機構?學生回答略展示材料和圖片:12世紀初,英格蘭出現了一位好戰(zhàn)卻又屢戰(zhàn)屢敗的國王約翰。為了維持戰(zhàn)事,約翰王加緊了對市民和貴族的盤剝。到了1215年春天,憤怒的貴族們集結起來,武裝討伐國王。貴族代表與國王進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鋒,最后,終于簽署協議《大憲章》。教師總結:(1)1215年頒布《大憲章》,維護貴族的特權,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原則。(2) 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由上下兩院構成。上院主要由貴族和高級教士組成,又稱貴族院。下院主要由騎士和平民組成,又稱平民院。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展示圖片:【知識拓展】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臺。上議院又稱貴族院,議員不由選舉產生,部分是世襲貴族。下議院又稱平民院或眾議院,主要職權是立法、監(jiān)督財政和政府。議員由每個郡從年滿21歲、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選舉產生,任期5年。很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成為下議院的議員。2.議會與王權的對立教師:議會與王權為什么會出現斗爭呢?展示圖片和材料:“國王創(chuàng)造法律,而非法律創(chuàng)造國王,國王是上帝派到世間的最高權威,有無限的權力。”——詹姆士一世教師:1603年,詹姆士·斯圖亞特繼承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的統治。而詹姆士一世卻主張君權神授。所以國王詹姆士一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使議會和王權處于對立狀態(tài)。(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史料的展示,使學生對英國議會產生、議會與王權的對立有清晰的認識,為下文英國議會與王權斗爭的做鋪墊。教師此處可帶領學生觀看“【知識解析】詹姆士一世與議會的稅收沖突”視頻,直觀了解詹姆士一世與議會的稅收沖突的知識點。過渡:面對詹姆斯一世的行為,議會該怎樣做呢?二、革命的發(fā)生1.革命的原因出示情景二:約翰一家的不幸詹姆士一世去世,新國王查理一世上臺后,增加了很多苛捐雜稅。約翰的爸爸和姐夫拼命地賺錢,但拿到手的卻寥寥無幾,到后來,爸爸每賣掉1000英鎊的呢絨,就要繳納1200英鎊的捐稅,不僅如此,鹽、酒、煤,甚至肥皂也越來越貴,因為我們只能到查理特許的店里買到它們,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爸爸和姐夫及其他議員通過議會向國王提出抗議,可國王毫不在乎,還當眾宣布:我不允許議論我的政權,君主制是世界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帝派來統治人民的總督,甚至一度關閉了議會。教師:面對這種情形,約翰的爸爸和姐夫是如何維護自身權利的?展示圖片:學生回答: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了一份《權利請愿書》,重申查理一世在沒有得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征稅;不經法院判決不能隨意逮捕人;和平時期不能隨意在居民家中駐軍。這份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教師: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2.革命的過程出示情景三:議員的抗爭1639年,蘇格蘭爆發(fā)了人民起義,1640年,國王查理一世為了籌集軍費,召集約翰的爸爸和姐夫及其他議員開會,會上,約翰的爸爸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查理一世惱羞成怒,派兵去抓捕約翰的爸爸,戰(zhàn)爭打響了。展示圖片:教師:1640年,內戰(zhàn)爆發(fā)。經過幾年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英國宣布為共和國。3.克倫威爾的統治教師:共和國的權力落入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克倫威爾開始實行軍事獨裁,議會有名無實。1653年,議會再次被解散,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護國主克倫威爾成為一個沒有國王名號的“國王”。直到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軍官們爭權奪勢,政局動蕩不安。為了維護和鞏固統治秩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決定恢復斯圖亞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認議會的權力為條件。展示圖片:【想一想】展示材料:“暴政的樹梢砍掉了,寄生在這一個人身上的王權推倒了,但是天啊,壓迫的大樹依然存在,自由的陽光仍然照不到窮苦的老百姓身上。”教師:材料中“暴政的樹梢砍掉了”、“壓迫的大樹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學生回答: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共和國時期,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設計意圖)通過約翰一家的經歷這個小情景來闡述英國資產階級的過程,既能夠讓學生有代入感,又可以清晰明了的展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便于學生掌握理解。過渡: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以后,英國又要走向何方呢?三、《權利法案》1.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教師:1660年,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即位。即位后,不僅恢復封建專制統治,還進行血腥報復,連克倫威爾的尸體也被掘出來施以絞刑。展示圖片:教師:查理二世的繼任者——詹姆士二世更是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展示圖片:2.光榮革命展示圖片:教師:詹姆斯二世倒行逆施,引得英國國內大亂,最終導致光榮革命。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其他不滿國王專制統治的人士發(fā)動宮廷政變,廢黜國王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共同為英國國王。資產階級保留了國王,以妥協的方式確立民主制,這場不流血的政變被稱為“光榮革命”。展示圖片:教師:1640—1688,整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時間長、曲折性和反復性的特點。3.《權利法案》的頒布教師:光榮革命后,英國迎來了新的國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經歷這么多磨難確立的統治秩序靠什么來維護呢?學生回答:通過法律手段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展示材料: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得執(zhí)行。未經議會準許,國王不得隨意征稅。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議員在議會內有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權利。……教師:從材料中,我們看出《權利法案》是如何限制國王的權力的?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限制國王對議會的控制權、國王的立法權、財政權、軍事權和王位的繼承權。教師:那么《權利法案》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展示材料:從某種角度看,《權利法案》的意義并不在于使議會獲得多少新的權力,而在于明確劃分了議會和王權的權力界限,使雙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權限模糊而發(fā)生嚴重的權力沖突,英國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長期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為其經濟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 ——張新寧:《從<權利法案〉看英國革命》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以《權利法案》為基礎,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設計意圖)本目主要簡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和《權利法案》的頒布。通過相關圖片和史料進行闡述,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運用史料的能力,進一步認識到革命的艱難曲折性。【本課小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生是社會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經過長期的曲折的斗爭,特別是“光榮革命”的勝利結束,英國通過了《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確立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君主立憲制。從此,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類歷史的進步,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