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課標要求英國革命的發生;《權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進步性。教學目標1. 通過閱讀《大憲章》,了解英國“王在法下”“王權有限”的政治傳統。2. 通過閱讀課本,建立時間軸,了解英國革命發生及過程等基本史實。3. 通過研讀《權利法案》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材料,綜合分析本課所學,初步理解英國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具有其歷史進步性。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英國革命的基本事實,理解《權利法案》的意義。2.教學難點理解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歷史進步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視頻查理一世被處死 教師播放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 視頻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其好奇心。提問過渡:教師提問“英國究竟發生了什么才使得一位國王被公開處死?”導入新課。知識講解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 1. 《大憲章》的傳統 教師展示《大憲章》簽署的圖片,簡單敘述其來源。重點使用《大憲章》節選材料,并提出問題,分析其展現的原則。 學生觀察圖片,閱讀文字材料,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從歷史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歷史解釋能力。2. 英國的議會 教師展示圖片,并用圖表的方式簡單敘述英國議會產生及其構成,強調,英國人一直遵守著《大憲章》的傳統。 學生閱讀課本,聆聽教師講述。3. 議會與王權矛盾的激化 教師展示圖片,簡單講述斯圖亞特王朝開始后英國議會與王權矛盾激化的基本情況。 學生閱讀課本,聆聽教師講述。提問過渡:王權與議會矛盾激化之后,國王和議會又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呢?知識講解二、革命的發生 1. 查理一世時期議會與王權矛盾進一步激化 教師展示兩段文字材料,一為查理一世違背傳統的行為;一為英國議會的變化。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分析材料,了解王權與議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的原因。 學生分析文字材料,提高閱讀能力和歷史解釋素養。2. 革命的發生及共和國的成立 教師展示《權利請愿書》的內容,利用時間軸按照時序講述革命爆發和查理一世被處死等內容。 學生聆聽講解。 學生通過文字、圖片等多種材料,迅速了解英國革命的發生 。3. 曲折的革命 教師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展示克倫威爾專制和查理二世復辟的情景,并提出問題:這次復辟,英國是退回了革命前的狀態嗎?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材料,思考問題。 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素養。敘述過渡: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最終引來了又一場革命。知識講解三、《權利法案》 1. 光榮革命——革命的勝利 教師簡述光榮革命的情況,提問:為什么叫做光榮革命? 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并回答問題。 時間軸的形式展現,讓學生對英國革命有一個整體認知。2. 《權利法案》的頒布 教師展示課本上威廉和瑪麗登基彩圖,提出問題,圖中交給威廉和瑪麗的除了王冠,那份文件是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充分挖掘課本的材料,激發學生求知欲。3. 《權利法案》的內容 教師展示《權利法案》內容,帶領學生分析其中的關鍵條款。 學生對關鍵條款進行解讀。 本部分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知識拓展 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君主立憲制?”帶領學生閱讀課本知識拓展內容。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這個概念在本課至關重要,因此進行拓展學習。4. 英國革命的意義 教師總結本課英國革命的過程,分析其中的矛盾的結果,結合材料概括講述英國革命的意義。 學生跟隨教師一起總結,回顧本課內容。 鍛煉學生綜合分析一課內容。隨堂練習1. 1603年,詹姆士一世在英格蘭即位時宣稱:“既然對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質疑是無神論和褻瀆的行為,那么臣民對國王所做的事提出質疑也是膽大妄為和對上帝的大不敬”是( A )A. 倡導“君權神授” B. 大力倡導無神論思想C. 尊重臣民宗教信仰的自由 D. 葡萄牙、英國2. “國王只是擺設,如同冰淇淋上的一坨奶油。”對英國這一現象產生關鍵影響的法律文獻是( B )A. 《大憲章》 B. 《權利法案》 C. 《權利請愿書》 D. 《人權宣言》3. 下列與“17世紀80年代”“社會上層政變”“不流血”等關鍵詞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是( B )A.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B. 英國“光榮革命”C. 戊戌變法 D. 熱月政變4. 如圖反映了近代某一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狀況。這一革命使該國( D )A. 成為亞洲強國 B. 取得民主獨立C. 走上殖民道路 D. 確立君主立憲制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光榮革命”之所以光榮,就是因為它用不流血的手段完成政治制度的變革,這是英國人妥協的智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理各種矛盾時,有沒有可以借鑒這種“妥協的智慧”的地方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