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課標要求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第一國際。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圖文材料,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2.通過研讀《共產黨宣言》的節選以及相關材料,初步理解《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3.通過學習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跡,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為人類幸福而奮斗的偉大理想,感悟其勇于為人類進步事業獻身的高尚情操。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2.教學難點初步理解《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展示圖片《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 聯系中國史,簡單概括:《共產黨宣言》傳入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指出了一條光明之路。并隨之提出問題,進行過渡。 學生聽講。 中國史關于馬克思主義提到過多次,但是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更多的是概念,通過導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問題過渡:馬克思、恩格斯是怎樣的人?他們又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共產黨宣言》的呢?知識講解一、馬克思和恩格斯 1.普魯士青年的偉大志向 (1)展示圖片,簡單介紹馬克思出生的時間和地點。 (2)展示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論文的內容,要求學生談一談看法。并通過視頻介紹他所生活的時代進而展現馬克思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學生聆聽講解,閱讀材料、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 培養閱讀歷史材料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 通過介紹馬恩的革命活動,尤其是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努力及其去世的情況,幫助學生感悟其勇于為人類進步事業獻身的高尚情操。2.志同道合的終生戰友 (1)展示恩格斯相關圖片,對其進行簡單介紹。 (2)展示馬恩會面的咖啡館及兩人的話,突出兩人志同道合的合作。 學生通過圖文資料,直觀感受馬恩志同道合且為了共同理想進行奮斗。3.為人類幸福而奮斗 通過一系列圖片介紹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而做出的努力以及最后在工作中去世的基本情況。 簡單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部分。 學生聽講。敘述過渡: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科學社會主義正是指導中國革命的重要思想理論。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著作就是我們剛剛提到過的《共產黨宣言》。知識講解二、《共產黨宣言》 1.《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展示圖片,簡單講述宣言發表的背景。 學生聽講。 聯系其他學科知識,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共產黨宣言》的主要理論 (1)通過圖示,聯系中國歷史發展,介紹馬克思關于階級社會階級斗爭的主要理論。 (2)用圖示法介紹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從而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社會主義社會取代的原因。 (3)通過研讀宣言的內容,了解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學生聽講,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歷史解釋能力。 (2)聯系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3.《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 以文字材料聯系中國革命,講述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 學生聽講。敘述過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讓全世界的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他們建立了新的工人運動組織,并進行了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知識講解三、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1.第一國際 展示圖文材料。 分析材料指出工人運動得到科學理論指導后的進步之處。 學生閱讀材料,聽講。 鍛煉學生提取圖片以及文本中關鍵信息,并聯系所學對之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2.巴黎公社 (1)出示圖片,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簡單敘述巴黎公社建立的過程。 (2)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巴黎公社的舉措,得出無產階級政權的結論。 (3)出示圖片,簡單講解巴黎公社的失敗。 學生閱讀課本,敘述巴黎公社建立的過程。 學生閱讀材料,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質。隨堂練習1. 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確的是( D )①巴黎公社成立 ②第一國際成立 ③馬克思主義誕生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2. 在《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下,1864年,歐洲各國工人建立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隨后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相繼展開。這表明馬克思主義誕生( A )A. 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B. 是中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經驗的總結C. 只適合中俄兩國的暴力革命D. 只適合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3. 某學校九年級八班準備進行一次專題探究,他們搜集到如下資料:《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畫像、“第一國際”、《國際歌》歌詞。由此可看出,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C )A. 思想解放運動 B. 資產階級革命C.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D. 近代文學藝術4. 文藝復興和馬克思主義誕生作為近代歐洲思想界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其共同點有( B )A. 都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B. 都適應了歷史發展的要求C. 都是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 D. 都把斗爭矛頭對準了教會課堂小結布置作業距離馬克思誕生已經兩百多年了,時代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馬克思主義在今天還能應對時代的巨大變化嗎?在中國,傳統文化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力量,今天為什么還要信仰馬克思主義?查閱資料,認真思考,說一說你的看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