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科必修三(知識網絡和典型例題)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一.本章知識內容在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程度知 識 內 容要 求穩態的生理意義ⅡⅠ:對所列知識點要知道其含義,能夠在試題所給予的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識別和使用。Ⅱ: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較復雜的情景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二.構建知識網絡【本章總系統】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細胞生活的環境:單細胞生物:如 , 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多細胞生物:如人,體內的細胞生活在 中。細胞內液(約占2/3):存在于細胞 ,如 存在于細胞 (血細胞的生活環境)體液 主要組成 (組織細胞的生活環境) (內環境) (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的生活環境) 特例:毛細血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 細胞外液 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 (約占1/3) 三者的基本成分 ,最主要差別是:血漿中含有 三者的關系(圖解): 作用:是細胞生活的 ,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 ,在這過程中,需要 、 、 、 等系統的參與。 :大小主要與 和 的含量有關理化性質 :正常人的血漿近中性,pH為7.35-7.45,能保持穩定,與含有 等離子有關。 第2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1、內環境的動態變化:內環境的 和 處于動態平衡中2、穩態: 正常機體通過 作用,使各個 、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 狀態。3、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 的。4、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是機體進行 生命活動的 。三、典型例題例1下列過程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是: ( )A.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B.葡萄糖脫氫分解產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例2 下列各組化合物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一組是: ( ) A.CO2、血紅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體、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漿蛋白 D.Ca2+、載體、氨基酸例3. 人體內對內環境穩態起調節作用的系統是: ( ) A.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 B.循環系統和運動系統 C.排泄系統和生殖系統 D.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例4右圖是人體內組織細胞和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內環境包括 (用標號表示),其穩態是指 等方面的相對穩定。(2)正常人血漿的pH為 ,能夠保持相對穩定與它含有 等離子有關。(3)組織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是如何從毛細血管到達細胞的?(用圖中的標號表示) 。(4)組織細胞所需的營養等物質通過 、 等系統才能到達各種組織細胞。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引起__ ___處的液體增多,從而引起組織水腫。第二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一.本章知識內容在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程度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1)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2)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3)人腦的高級功能(4)脊椎動物激素的調節(5)脊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ⅡⅡⅠⅡⅡ(6)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7)體溫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8)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9)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ⅡⅡⅡⅠ二.構建知識網絡(一)神經調節1、結構基礎:__________,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方式:_____________3、興奮的傳導a興奮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靜息時膜內外的電位是______________ 興奮時膜內外的電位是______________ 傳遞方向:______________c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突觸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5、人腦的高級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激素調節1、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2、血糖平衡的調節:(1)血糖三種來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糖三種去向: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激素調節:___________(激素)降低血糖,________________升高血糖,兩者作用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 3、體溫調節:產熱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熱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節中樞:_______________4、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P28 5、激素調節的特點:(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三)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比較項目神經調節體液調節作用途徑作用范圍作用時間反應速度傳遞的信號(四)免疫調節(特異性免疫)1、體液免疫過程:2、細胞免疫過程3、免疫失調癥:(舉3個以上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典型例題例1.在下列關于酶及激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激素的作用與神經系統的作用密切聯系 B.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酶C.激素產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細胞???????? D.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例2.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主要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效應器由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體組成 ( ) B.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 C.條件反射的建立與脊髓等低級中樞無關 D.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是單方向的 例3.下圖表示人體內化學物質傳輸信息的3種方式。神經遞質和胰島素的傳輸方式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 ) 例4.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如果淡水魚不排卵,可將同種性成熟的垂體提取液注射到雌魚體內,促進其排卵。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體細胞合成的 ( )A.甲狀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狀腺素 D、促性腺激素例5.當人們參加強體力勞動大量出汗時,為了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機體必須進行多項調 節,其中包括 ①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②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6.下列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受刺激時,刺激點膜電位由靜息電位轉為動作電位的過程是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 )例7.某些麻醉劑是一種神經遞質的阻斷劑,當人體使用這些麻醉劑后,痛覺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經的傳遞功能正常,這一事實說明: ( ) A.不同的神經纖維是以不同的遞質傳遞 B.不同的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經元之間的遞質可能相同 D.麻醉劑作用于大腦皮層,使痛覺中樞失去功能例8.右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B.①中內容物釋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觸前膜的主動運輸C.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傳遞興奮時含有能被③特異性識別的物質 D.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處膜外為負電位例9、析下圖,有關糖代謝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胰島素促進④、⑤、⑥、⑦過程 B.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③過程C.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④過程 D.在肌肉、肝臟細胞中,②過程均可發生 例10、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聯系,不正確的分析是 ( ) A、腦是內分泌的樞紐,又是神經中樞,但受大腦皮層控制。 B、圖中下丘腦、垂體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腦分泌多種促激素。 C、若圖中內分泌是甲狀腺,當它的分泌物增多時,可抑制垂體和下丘腦的活動。 D、當人體飲水不足或食物過咸時,抗利尿激素增多。例11、示,神經纖維MB段距離長于MC段,在M處給以電刺激,在B,C處用電流計測其電位變化,電流計指針 ( )A.不動 B.向左擺 C.向右擺 D.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擺動例12、關人腦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B.大腦皮層V區受損患者不能寫字。C.腦中高級中樞可對脊髓中相應低級中樞進行調控。D.由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例13.人體內激素分泌量過多或不足都會對機體有害,體內有一系列機制維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對穩定。下圖表示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細胞及它們分泌的激素之間的關系。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體內缺乏_____元素時,將導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該元素進人甲狀腺細胞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險而情緒緊張時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將會______,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所致。這種生理過程是由_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過多時,激素A、B含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調節機制。例14.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一種球形的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體時,人的免疫系統可以摧毀大多數病毒,接著少數HIV在體內潛伏下來,經過2~10年的潛伏期,發展為艾滋病(如圖所示)。請回答:(1)HIV識別并侵染宿主細胞時,與細胞膜的組成物質________有關。(2)在曲線AB段,此過程中效應T細胞作用于________細胞,經過一系列變化,最終導致該細胞裂解死亡,這一過程稱為________免疫。HIV無藏身之處后再與_______作用,使HIV形成沉淀,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3)由圖可知,HIV進入人體后,主要攻擊人體的_________細胞。(4)關于艾滋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可通過握手傳播B.艾滋病患者死于病毒感染或死于癌癥,它可以通過母嬰間遺傳C.HIV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特別是攻擊B細胞和T細胞,導致患者喪失一切免疫功能D.人體感染HIV后潛伏期可達2~10年第三章 植物激素調節一、考綱內容:1、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應用Ⅱ實驗: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二、本章節知識網絡: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發現: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相關結論:產生生長素部位:____________。感受光刺激的敏感部位:____________。向光彎曲部位:_________。生長素的成分、合成及主要分布部位、運輸方式:成分:_________。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輸方式:生理 作用生產應用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 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 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典型例題例1右圖所示,用燕麥胚芽鞘作實驗,可使其發生向右彎曲生長的是( )例2右圖中,A、B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轉速的勻速旋轉的轉盤上。A放在開小窗的暗箱內,暗箱放在轉盤正中;B放在轉盤正中,外套上開小窗的暗室。回答下列各問題:(1)若A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轉,A花盆中的小苗生長情況如何? (2)若A花盆不轉,暗箱隨轉盤旋轉,A花盆中的小苗生長情況如何? (3)若B花盆旋轉,暗箱不隨轉盤轉,B花盆中的小苗生長情況如何? 例3右圖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關系。請據圖回答:(1)促進芽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是 mol·L-1。(2)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的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 。(3)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索萘乙酸促進某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首先設計了以下三組:組 別ABC濃 度(mol·L-1)10-1210-910-6根據上表可知:該實驗是在正式實驗前先做的一個 。為進一步精確測定最適濃度,還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長的現象。有人發現,在根生長彎曲部位的近地側除有較多的生長素外,還有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由__________作用的結果。例4根據下圖所示實驗過程回答:(1)甲圖中,供應塊是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接受塊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實驗結果,胚芽鞘C發生的現象_________。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 ____。(2)乙圖中胚芽鞘D不能發生C的現象,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實驗說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細胞中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知識網絡參考答案:(第一章)草履蟲、細菌;直接;內環境;內;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基質;外;血漿;組織液;淋巴(液);血漿和組織液;淋巴和組織液;相近;較多的蛋白質;圖略;直接環境;媒介;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滲透壓;蛋白質;無機鹽;酸堿度;HCO3ˉ,HPO4ˉ;溫度;成分;理化性質;調節;器官;系統;相對穩定;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限度;正常;必要條件;典型例題:A;C;D; (1)②③④ 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2)7.35--7.45 HCO3-和HPO42-(3)⑤→②→③→①(4)消化系統 循環系統 ③ (第二章)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反射;課本P16;內負外正;內正外負;沿神經纖維雙向傳導;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興奮只能由突觸前膜單向的傳遞到突觸后膜;語言、學習、記憶、思維;促胰液素;食物中的糖類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釋放能量;合成肌糖原和肝糖原;轉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細胞中有機物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臟產熱為多;通過汗液的蒸發和皮膚內毛細血管的散熱;下丘腦;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表格見課本P31(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化學信號);免疫失調癥:自身免疫、過敏、免疫缺陷;典型例題:1-5BCDDA 6-10DDBAB 11--12DB。例13(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2)碘;主動運輸(3)增加;增加;神經和體液(4)下降;(負)反饋。例14(1)糖蛋白 (2)靶;細胞;抗體 (3)T淋巴細胞(4)D(第三章)胚芽鞘尖端受單測光刺激后,就像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由生長素引起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長區;吲哚乙酸(IAA);根尖、莖尖、發育中的種子;生長旺盛的部位;極性運輸;橫向運輸;非極性運輸;成熟;兩重性;頂端優勢;去除頂芽(打頂、摘心);>;>;<;>;α-萘乙酸;2,4-D;除草劑;生產無籽果實;促進插條生根;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種子萌發;打破休眠、促進蘆葦生長;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芽分化;延長蔬菜保鮮期;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無子果實,促進插條生根;乙烯;促進果實成熟;催熟果實;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衰老器官脫落;除去脫落酸可以促進種子萌發;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細胞生長;高濃度的除草劑;典型例題:B例2(1)彎向小窗生長;(2)彎向單側光生長(3)直立生長;例3(1)10-8(2)對生長無影響(既不促進也不抑制)(3)預實驗;降低濃度梯度并增加實驗組別;(4)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例4(1)向左生長彎曲;生長素能由胚芽鞘的上端運輸到下端;促進生長 (2)生長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運輸到上部 (3)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下端;主動運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