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人教版統編版必修 第一冊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案【學習目標】1.空想社會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2.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理論基石和標志;3.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歷史意義;4.《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5.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6.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7.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了解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及其局限性,探究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樹立政治認同。2、科學精神通過馬克思恩格斯從事科學研究和革命活動的故事顯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明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樹立科學精神。【基礎梳理】1. 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背景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一些先進分子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2. 空想社會主義的積極作用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3. 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4. 三大工人運動19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5. 工人運動的歷史意義①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②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6. 唯物史觀的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7. 唯物史觀的重要意義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8. 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及意義: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意義: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9. 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的重要意義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10. 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的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1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①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③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12. 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①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②剩余價值理論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關系,揭示了兩大階級之間的對立,對工人認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階級覺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3.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顯示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易錯提示】1.三大工人運動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答案:×解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2.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答案:√3. 181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答案:×解析:《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時間是1848年2月。4. 社會主義必然戰勝資本主義,所以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答案:×解析:社會主義必然戰勝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但是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著各種困難和挫折。【深化探究】1.恩格斯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過程, 指出唯物辯證法使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而兩大發現又使社會主義學說從空想變成了科學。文中指出:這種歷史情況也決定了社會主義創始人的觀點。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反杜林論》(1)材料中“不成熟的理論”指什么 并說明這一理論為什么是不成熟的理論 (2)分析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2. 1999年,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評選,結果馬克思位居第一。1999年9月, 英國廣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題評選“千年第一思想家”,仍然是馬克思位居第一。2002年.英國路透社邀請政界、商界、藝術和學術領域的名人評選“千年偉人”,結果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遜于愛因斯坦。但這并不影響馬克思作為“千年偉人”的地位。2005年7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又以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為題,調查了 3萬名聽眾,結果馬克思以27. 93%的得票率榮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是蘇格蘭哲學家休謨,得票率僅為12.6%。西方其他著名思想家如柏拉圖、康德、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塵莫及,黑格爾甚至沒有進入前20名。在西方社會的知識界、政界、商界、藝術和學術領域,不是一次,而是四次,得出這樣的結論:馬克思是公認的“千年第一思想家”。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這時的馬克思只有30 歲!如此年輕的他編寫出了這一偉大的思想結晶!問題1: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是什么 問題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是什么 問題3:《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是什么 3.有的學者在描述中國“近代”與“現代”這兩個歷史開端時,提出了“兩炮論”:第一炮——1840年,英國依仗“堅船利炮”將中國由“古代”打入“近代”。第二炮——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將中國由“近代”引向“現代”。在持“兩炮論”的學者看來,中國不是自行走向近代和現代的,而是被外國“轟入”了近現代。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對“兩炮論”進行分析評價。【鞏固練習】1.以下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它可以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自發產生②只有在工人階級奪取政權后,才能建立和發展起來③區別于資本主義分配,實質是剩余產品歸于公有④它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表現在( )①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銳的批判②揭示了資本主義終將滅亡、社會主義終將勝利的客觀規律③對未來人類理想社會作出了天才構想④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思想材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170年前誕生的《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通過閱讀該宣言,我們可以了解到( )①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②世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③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④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理論,并不是為了解決人類社會發展的局部規定性問題,而是為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定性問題;它要回答的也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某一階段的問題,而是要揭示整個資本主義歷史時代發展規律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理論是( )①唯物史觀②階級斗爭學說③經濟危機理論④剩余價值學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人類社會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屬于用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的是( )①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②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③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④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 )A.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C.列寧主義的誕生 D.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7.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進而導致全球性經濟危機。很多西方人感嘆這一次經濟危機從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判斷和精辟分析。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科學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現為( )①指明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②指出經濟危機的深層根源是生產力的發展③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④揭示造成相對過剩的制度原因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后,曾多次發生局部性經濟危機,1825年爆發了第一次全國性經濟危機。從此之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每隔一定期間就會發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繼爆發了波及歐洲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波及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二戰后,危機爆發變得更加頻繁。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蕭條。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世界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遭受重創。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并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①錯誤,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自發產生;②④正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只有在工人階級奪取政權后,才能建立和發展起來,它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③錯誤,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生產資料的共有,而不是剩余產品歸于公有。故選:C。2.答案:D解析:①②錯誤,科學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揭示出資本主義終將滅亡、社會主義終將勝利的客觀規律;③④正確,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了各種天才設想,這些設想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思想材料,推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故選:D。3.答案:A解析:《共產黨宣言》發表于1848年2月,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我們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可以了解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和世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①②符合題意;巴黎公社發生在1871年,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所以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我們不可以了解到③④。4.答案:B解析:①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這一科學理論,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定性問題,揭示整個資本主義歷史時代發展規律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這一科學理論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故①④入選。②③:階級斗爭學說和經濟危機理論并不能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定性問題,揭示整個資本主義歷史時代發展規律的問題,故②③不選。故本題選B。5.答案:B解析:②③都是用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符合題意。原始社會不存在剝削制度,①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剝削制度,④不符合題意。6.答案:A解析:A正確,《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BCD不合題意,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得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列寧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故選:A。7.答案:B解析:①: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以生產過剩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①正確。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深層根源是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還能適應社會化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②錯誤。③: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③錯誤。④:經濟危機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④正確。故本題選B。8.答案: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過剩,但這種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原因:①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當矛盾尖銳化時,社會生產結構會嚴重失衡,一方面社會生產大規模增長,另一個方面工人階級因資本家的剝削日益貧困化,從而造成社會生產嚴重過剩。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