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液體壓強》知識歸納:1、液體壓強的特點:⑴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⑵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2、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推導來源P=F/S)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3、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考點歸納:考點一:液體壓強的特點:同一液體:同一深度相等,隨深度而增加;不同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1、 如圖13-5所示,瓶中水從小孔A、B處流出,說明液體對容器的 有壓強,從B孔射出的水噴得更急些,說明液體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增大。2、如圖13-6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靜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點的壓強PA、PB、PC的大小關系是: 。3、如圖13-7所示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個部分,隔板上有一個圓孔用橡皮膜封住。若容器左右兩部分分別注入密度相同的液體,右側的液面比左側的液面高,橡皮膜向左凸起,由此說明液體的壓強與 因素有關;若容器左右兩部分注入密度不同的液體,右側的液面與左側的液面高度相等,橡皮膜發生了形變,由此說明液體壓強與 有關。4、如圖13-15所示,容器內a,b,c,d,四處所受液體壓強相比較( ) A. B. C. D. 5、.試管內裝有一定量的水,當試管豎直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1;當管傾斜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2,比較p1、p2的大小,則 ( )A.p1>p2 B.p1<p2 C.p1=p2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考點二:液體壓強來源P=F/S6、 有四種不同年代的潛水裝置,它們潛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圖13-8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壓強最大的是 ( ) 7、如圖13-9)?是幾種不同渠堤的截面圖,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設計是 ( 8、將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一塊橡皮膜,倒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橡皮膜向外凸出.然后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玻璃管下端距水面高為h1,此時酒精柱高為h2,橡皮膜恰好變平.若水和酒精對橡皮膜的壓力分別為F1、F2)?,則 ( ??A.F1=F2,h1<h2 B.F1=F2,h1=h2?C.F1<F2,h1<h2 D.F1>F2,h2<h29、如圖1-5所示,小華同學在盛有涼開水的杯子里面放入一塊冰做冷飲,當冰融化后,發生變化的是A.杯中水面的高度 B.杯子對桌面的壓力 C.水對杯底的壓強 D.水的質量 考點三:液體壓強計算p=ρgh10、某容器內裝有10cm高的某種液體,已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800Pa,則該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若把容器里的液體倒去3/5高度,則剩余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kg/m3,剩余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___________PaA.Pa < Pc B.Pa = Pd C.Pb > Pc D.Pb = Pd11、如圖14-18所示為一粗細均勻的圓桶,橫截面積為0.2m2,桶自身重為100N,容器內壁的A點距液面20cm,A點所受液體的壓強為1800pa,圓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求:①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②圓桶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圖14-1812、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內裝150的水,杯子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0,如圖13-34所示.求:(1)水對杯底的壓強;(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壓強是,求玻璃杯的質量.(取)考點四:液體壓強實驗13、 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過程中,一些同學作了如下猜想: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猜想B 在深度相同時,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它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猜想C 同一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某同學進行了圖13-14中各圖所示的操作:(1)比較圖中代號為_________的三個圖,可以說明猜想A是否正確;(2)比較代號為_____________的兩個圖,可以說明猜想B是否正確;(3)比較代號為_____________的三個圖,可以說明猜想C是否正確.14、實驗桌上有兩只大燒杯,其中一杯盛有純凈水,另一杯盛有鹽水。老師告訴小敏鹽水的密度大于純凈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壓強計將它們區別開。如圖14-14所示,小敏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探頭)先后浸沒到甲、乙兩杯液體中,分別記下壓強計U形管兩側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發現h甲小于h乙,于是認為乙杯子中盛的是鹽水。老師指出小敏的實驗過程是不正確的。小敏認真思考 圖14-14后發現自己在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變量,并提出了新的實驗思路如下: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探頭)先后浸沒到甲、乙兩杯液體中,壓強計U形管 兩側的液柱高度差分別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與hˊ乙 ,比較 , 則 的一定是鹽水。請你將小敏的實驗思路補充完整。考點五:連通器(非重點)15. 小組同學用水、鹽水、兩種不同形狀的容器和指針式壓強計驗證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壓強計指針順時針偏轉的角度越大,表示壓強越大。他們的研究情況如圖13-10(a)、(b)、(c)、(d)所示。(各容器內均裝滿液體,且ρ鹽水>ρ水) (1)根據圖_____________可驗證:當深度相同時,同種液體內部壓強與容器形狀無關。 (2)根據圖b、c可驗證:_________ ____,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據圖b、d可驗證:當深度相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圖_____________中的容器內輕輕放人—木塊,壓強計指針偏轉的角度會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