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人教版統編版必修 第三冊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導學案【學習目標】必備知識: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內涵、主要形式;發展基層民主及基層民主實踐途徑;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地位。關鍵能力:1.結合生活實例分析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職能及優勢。2.運用現實事例,分析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了解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認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科學精神:能夠區分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四種途徑。3、法治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行使民主權利。4、公共參與:對照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關制度和法規,理解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和方式。【基礎梳理】1、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職能是辦理本村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村民委員會成員由________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2、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3、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任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_____________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居民委員會成員由_________選舉產生,向居民會以負責并報告工作。4、_____________居民選,_____________居民定,_____________居民管。這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5、_____________,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6、民主選舉: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農村的_____________和城市的_____________,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和居民選舉產生,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_____________的辦法,實行_____________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在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_____________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7、民主協商: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_____________的原則,讓居民和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_____________,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成基層社會的和諧,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和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8、民主決策: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按民主決策要求,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有村民以______或__________參與的方式集體作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_____________進行。9、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_____________和本區的_____________,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進行,依法制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10、民主監督: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利,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_____________,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和村民了解,還應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1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_____________工程加以推進。答案:1、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公共事務 公益事業 村民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人民政府 調解民間糾紛2、自治章程 村規民約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3、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 人民政府 居民4、居委會成員 社區大事 日常事務5、發展基層民主6、村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 直接選舉 無記名 選舉程序7、有序參與 求同存異8、直接 間接 居民會議9、全體村民 全體居民 自治章程 議事規則10、民主監督 基層群體自治組織11、基本政治制度 擴大基層民主 基礎性【易錯提示】1.居民委員會等于街道辦事處。答案:×解析: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而街道辦事處是地方基層政府在城鎮的派出機構,受地方政府領導和委派,從事相關行政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可以對居民委員會的工作進行指導、支持、幫助,但不能干預依法屬于居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2.村(居)民委員會是基層政權組織。答案:×解析: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而我國的基層政權組織是指鄉、鎮、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以及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3.農村村委會選舉是我國公民通過直接選舉參與國家事務的表現。( )答案:×解析:村民選舉村干部是管理村里事務,不是國家事務。我國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是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4.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答案:√5.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答案:√解析: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有利于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參與度。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6.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答案:×解析: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公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深化探究】1.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分別有什么職能 2.發展基層民主主要有哪些基本形式 3.發展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案1.(1)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2)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任務是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2.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民主管理。3.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鞏固練習】1.山東省平原縣在全縣878個村全面推行陽光報告會,實行“干群面對面”的雙向互動交流。對村民提出的問題,按照“村莊自行解決”“鄉鎮協調解決”“縣級處理解決”三種類型,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這一做法( )①豐富和完善了基層社會治理方式②為村民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協商渠道③拓寬了村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途徑④保障了村民通過信訪制度行使監督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某村探索實行“片長議事會”制度。“片長議事會”由村兩委成員和5名片長組成,片長由村民推選,每名片長包10~15戶村民,代表村民參加議事會。村里的村務財務公開,議事決策以及重大事項商討都通過議事會來完成。實行“片長議事會”制度以來,村里的各項事務得到了有序推進。由此可見,實行“片長議事會”制度( )①夯實了村民自治的基礎,保障了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②發揚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有利于凝聚起基層治理的合力③增強了行政事務決策的透明度和參與度,推動了民主決策④豐富了村民自治的實踐形式,能夠調動村民自治的積極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當前,在基層民主協商實踐中,民主懇談會、民情通報會、社會議事會等蓬勃開展,成為基層民主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基層民主協商( )①拓寬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②有利于保障基層人民群眾當家作主③有利于基層群眾直接表達利益訴求④發揮了民主協商在基層的主導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首次提出:“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要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據此,公民要( )①直接參與環保標準制定、相關立法等決策②加強環保監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③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參與生態監督④履行環保義務,踐行綠色低碳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某市政府在“空心房”整治中,形成了村民做主人、村委會自我管理的整治機制。充分調動村委會和村民的積極性,廣泛聽取村民建議,把“空心房”整治與綠色生活方式、田園建設相結合,既利用好了農村閑置農房資源,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廣受村民贊譽。上述材料佐證了( )① 村委會作為村民自治的基礎,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② 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集中村民智慧,有利于推動決策實施 ③ 賦予村委會一定的行政權力,有利于村民參與民主管理 ④ 政府、村委會、村民關系的合理定位,能促進農村社會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某地在社區治理中采用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方式,讓所有居民共同參與,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曾經“堵、亂、擠”的社區搖身一變成“白、凈、美”的社區。該社區生活環境的改善得益于( )①完善基層民主自治組織形式②多方主體參與社區共同治理③擴大社區居民民主管理權利④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某村兩委換屆選舉過程中,做到了先承諾后選舉。組織候選人作出競職、創業、辭職承諾,給黨員群眾講清當選后怎么干,承諾不兌現怎么辦,給村“兩委”班子成員帶上“緊箍咒”,讓黨員群眾吃上“定心丸”。先承諾后選舉的做法可以( )①杜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貪污腐敗②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民主選舉③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高自治水平④保障村民有效開展民主決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農村村民自治經歷了自治組織體系化、基層民主規范化、民主建設縱深化、鄉村治理現代化等發展階段,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和法律體系,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道路。中國特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特色表現在始終堅持( )①法治建設,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②政府引導,發揮政府在農村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③創新管理,為村民自治提供經濟基礎④黨的領導,為村民自治提供正確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某村村委會成員年富力強,想干事,也能干成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帶領村民把—個股份制村辦企業辦得紅紅火火,效益大增。在換屆選舉之際,廣大村民積極投票選舉,選舉結果顯示上屆村委會成員繼續連任。連任的村委會鑒于“村村通”道路長久失修,及時召開了村民會議,村民同意從每位村民的企業分紅中拿出600元作為維修道路的資金,事后村委會將資金的使用情況做了全面認真的公示。目前,道路基本修繕完成。結合材料,運用村民自治的相關知識,說明該村是怎樣推進村民自治的。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基層民主自治的知識,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基層治理現象的能力。村民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①與材料無關。“片長議事會”制度保障了村里的村務、財務公開,議事決策以及重大事項商討都通過議事會來完成,發揚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有利于凝聚起基層治理的合力,②正確。基層民主自治不涉及行政事務的問題,排除③。該制度豐富了村民自治的實踐形式,使村里的各項事務得到了有序推進,說明這一制度能夠充分調動村民自治的積極性,④正確。3.答案:B解析:在基層民主協商實踐中,民主懇談會、民情通報會、社會議事會等蓬勃開展,推動基層民主建設,這說明基層民主協商拓寬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有利于基層群眾直接表達利益訴求,①③符合題意。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基層人民群眾當家作主,而基層民主協商是基層群眾直接表達利益訴求的重要渠道,②排除。民主協商在基層群眾直接表達利益訴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不是主導作用,④錯誤。故本題選B。4.答案:D解析:①:在我國,公民不能直接參與環保標準制定、相關立法等決策,①錯誤。②:“加強環保監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公民,②排除。③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建設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公民可以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參與生態監督,公民要履行環保義務,踐行綠色低碳生活,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答案:C解析:某市政府在“空心房”整治中,充分調動村委會和村民的積極性,廣泛聽取村民建議,既利用好了農村閑置農房資源,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廣受村民贊譽,這說明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集中村民智慧,有利于推動決策實施,也體現了政府、村委會、村民關系的合理定位,能促進農村社會發展,②④正確。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①排除。村委會是基層自治組織,不是國家行政機關,因此,賦予村委會一定的行政權力的說法錯誤,③排除。6.答案:C解析:基層民主自治的組織形式依然是村(居)民委員會,①排除。公民的民主權利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擴大,③錯誤。7.答案:C解析:“村兩委換屆選舉”不屬于國家機關的選舉,“杜絕”也夸大了“先承諾后選舉的做法”的作用,①表述錯誤。“先承諾后選舉的做法”可以增強村民對選舉的信心和監督,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民主選舉,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高自治水平,②③正確切題。“先承諾后選舉的做法”不能體現“保障村民有效開展民主決策”,排除④。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民主管理的相關知識。農村村民自治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和法律體系,①符合題意。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基層民主建設的特色,④符合題意。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工作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②說法錯誤。創新管理并不能為村民自治提供經濟基礎,③排除。9.答案:①村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發揮村委會在村民自治中的引領作用。②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村民積極參與投票選舉,選出了新一屆村委會成員。③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由村民會議決定。村委會召開村民會議,通過議論決定維修公路的資金由村民負擔。④堅持村務公開。村委會公示資金使用情況,主動接受村民的監督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