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練習(期末)班級 姓名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進行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 ;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 ;5.生物能生長和 ;6.生物能遺傳和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構成的。生物的分類:依據形態結構分為植物. . ;依據生活環境分為 生物和 生物;依據用途分為作物,家禽. . 等;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因素分為兩類:1.非生物因素陽光. 等。2.生物因素:(吃于被吃) 關系;(爭奪食物.配偶.空間.水.營養物質.群居生物有時要爭奪地位。如:獅群。) 關系;(群居生物中最常見,如:蜜蜂.螞蟻的分工合作,不同種生物之間。如:豆類作物和根瘤菌) 關系等。3.生物能 環境。如:保護色(變色龍體表的顏色等);擬態(竹節蟲的體態與竹子相似);警戒色(體表有艷麗的色彩警告對方);4.生物能影響和 環境。如植被豐富的地方,空氣濕潤.雨水充足。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 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備注:判斷是不是生態系統時我們要看是不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構成)。 動物—— 者 生物因素 植物—— 者 2.生態系統 —— 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陽光. 等備注:判斷是不是生產者看生物能否合成有機物(營養物質)。3.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 。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 交錯連接形成了 。物質和能量的傳遞是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傳遞的,有害物質是在食物鏈中會富集。即消費級別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在狐吃兔,兔吃草這條食物鏈中,狐貍滅絕后兔子的數量的變化是先 后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 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1.以海平面來劃分向上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的深處。2.范圍:包括大氣圈的 .水圈的 和巖石圈的 。3. 圈是所有陸生生物的“立足點”。4.生物圈為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5.生態系統的多樣性:(1) 生態系統:特點植物種類繁多,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2) 生態系統,降雨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動植物種類少。(3) 生態系統:生物圈最大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多,大多能在水中游動。(4) 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飲用灌溉水源。。(5) 生態系統:,凈化水源,蓄水抗洪;有“地球之腎”的美稱。(6) 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體。(7) 生態系統:人類起主要支配作用。 6生物圈是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 練習使用顯微鏡:1.取鏡: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 ;2.安放:距桌邊緣 厘米左右,略偏左;3.對光:先轉動轉換器,調至最低倍鏡,再轉動遮光器調至最大光圈,然后轉動反光鏡,看到 視野。4.觀察:調動粗準焦螺旋看清物象后,略微轉動 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 倍鏡觀察。5. 和 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一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從目鏡中看到的物象是 像,而且上下 ,左右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物象越 ,看到的個體數量越 。玻片標本的移動方向和看到的物象的移動方向是 。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往哪移。6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 7.玻片上寫了“上”,在顯微鏡的目鏡內看到的是 。視野內看的圖像在左上方,應該將玻片標本向 移動,圖像就會移動到視野中央。植物細胞: 1.常見玻片標本的類型:(1) 片---叢生物體上切取的玻片標本;如:根尖切片 (2) 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如:血涂片。(3) 片---叢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如:口腔上皮細胞.洋蔥內表皮細胞的觀察所制的裝片。 2.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觀察步驟:(1)準備干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2)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3)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洋蔥內表皮置于水中,然后用鑷子 ;(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一側先與清水接觸, 然后 放下(目的是避免出現 ,影響觀察)。(5)染色:將 滴到一側,在另一側用 吸引。動物細胞: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步驟和洋蔥表皮細胞的一樣,所不同的是滴在載玻片上的是 水。(目的是保持細胞的形態,避免細胞因吸水或失水而改變形態)5.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不同點與共同點: (1)動植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 .、液泡、 , 而動物細胞沒有; (2)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動植物細胞都有細胞 、細胞 .、細胞 ;細胞的生活:1.細胞中的物質分為: 有機物:糖類.脂類. 和 無機物:水、. .氧等。 2.一般細胞中的帶酸味和帶甜味的物質存在于細胞中的 中 3.細胞膜控制 進出,細胞核是 中心。4.克隆羊多莉長的像 ,因為 5.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是由DNA和 組成;被稱為遺傳物質的是 6.細胞是物質. .、 變化的統一。7.植物細胞中能量轉換器是 和 。動物細胞中能量轉換器是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1.生物體由小到大(生長),與細胞的 和細胞的 有關。2.細胞分裂的原因:細胞越大,它的表面積相對越 。3.細胞分裂的過程:先是 一分為二,然后 一份分成兩份。最后形成細胞 ,植物細胞再形成細胞 。4.細胞分裂最明顯的是 的變化,即細胞核分裂開始時,染色體先 后 。所以新細胞和原來的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和原來的細胞中的 是一樣的。動物體的結構層次:1.細胞 → → 器官 → → 動物體 2.組織的類型: a 組織:保護與分泌功能;如:皮膚.口腔上皮.胃和小腸等器官的表皮。b 組織: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如:心肌.身體的肌肉。c 組織:產生和傳導興奮。d 組織:支持.連接.營養等功能。如:骨(支持).血液(營養)。 3.人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 系統、呼吸系統、 系統、泌尿系統、 系統、內分泌系統、 系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 → 器官 → 植物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沒有 植物體的五大組織:a 組織: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b 組織:木質部有導管用來輸送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有篩管用來輸送養料。C 組織:內部有較大的液泡用來貯存營養物質。d 組織:細胞質具有分裂能力。植物的六大器官:根、 、葉、 、果實、 。(前三個器官叫 器官,后三個器官叫 器官)單細胞生物 觀察草履蟲的實驗中,在培養液的 取一滴培養液,在載玻片上放棉花纖維的目的是 。草履蟲雖然是 細胞生物,但能對外界刺激 。它在水中靠 的擺動 前進。草履蟲能凈化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1.魚缸長期不換水,缸的內壁會長出綠膜,這些綠膜可能是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2.火力發電廠附近找不到苔蘚植物是因為 植物類群生活環境主要特征代表植物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單細胞或者多細胞,結構簡單,沒有 分化衣藻、海帶、馬尾藻、衣藻等P79頁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植株矮小,有莖葉,,根為 且莖葉中沒有 組織,是監測 的指示植物葫蘆蘚、地錢、墻蘚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有根、莖、葉,體內有 組織,葉片背面有產生孢子的孢子囊石松、蕨、桫欏、種子植物裸子植物適合于各種環境根莖葉很發達,種子 ,外面沒有 包被。松、柏、杉、銀杏、蘇鐵被子植物適合于各種環境具有 、 、 、 、 、 、六種器官,且種子外面有 的包被;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的一個類群玉米、水稻、白菜、花卉和水果。種子植物:種子的結構: ______:保護胚 _____:發育成莖、葉 菜豆種子 _____:發育成連接根、莖的部位 的結構 ______ _____:發育成根 _____:提供營養物質 果皮和種皮 ________:提供營養 玉米種子 _____:發育成莖、葉 的結構 ________ _____:發育成連接根、莖的部位 _____:發育成根 _____:種子萌發時將營養物質轉運給____________比較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玉米種子被子植物具有 的特點,使它成為陸地上分布最廣泛的類群。種子的萌發:1、萌發的條件:(1)外界條件:a適宜的 ;b一定的 ;c充足的 ,即空氣中的氧氣;(2)自身條件:a干癟的種子;b胚被 的種子;c儲存時間過長, 已近死亡;d種子處于 狀態;都不能萌發2、種子萌發的過程:首先吸收 ,使種皮軟化,有利于氧氣的進入,進行呼吸作用,使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運給胚。胚根先發育,突破種皮,形成 。胚軸 。胚芽發育為 。3.在華北地區,大麥和豌豆的播種時間比棉早說明 4.有些作物的種子在播種前要浸種說明 5.土壤在播種前要耕和耙是因為 。6.要保存種子,不讓其萌發,需要滿足 的環境條件。植株的生長:幼根的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靠 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 ;另一方面要靠 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 增大。枝條是 發育成的。芽的結構:幼葉發育為成 ;芽軸發育為 ;芽原基發育成 ;3、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水、 、 ; 其中___________由根從土壤中吸收,_______由葉光合作用制造。無機鹽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 的,缺氮:葉片 ,植株矮小;缺磷:植株矮小,葉片 ;缺鉀:植株的莖稈 容易 。開花和結果:1.花的主要結構是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植物由開花到結出果實必須經過________和_______兩個過程。3.補全花的結構,并寫明發育的去向:(注:橫線上填結構,括號內填發育去向) 其中有 其中有精子 雄蕊 花絲 (凋落) 花蕊 柱頭(凋落) ( ) 雌蕊 子房壁( ) ( ) 子房 胚珠 ( )花 ( ) ( ) 4.受精的過程:(1)成熟的花粉離開花藥;(2)花粉落在 上;(3)柱頭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4)花粉萌發長出 ,伸到子房基部;(5)花粉管末端破裂,釋放精子;(6)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 并發育為種子的 。5.黃瓜。南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會結果是因為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1)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區;因為有大量的根毛;(2)水分在莖內的運輸:木質部有 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無機鹽只能溶解在水中),水能由根部向 運輸。4、葉片的結構:葉的上表皮氣孔少, 表皮氣孔多。氣孔是水分散失的 也是氣體交換的 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的 細胞組成。 5、蒸騰作用的意義:(1)拉動了 和 的向上運輸 ;(2)降低 ;(3)參與了生物圈的 循環;(4)能夠提高大氣的 ,增加 量。6.移栽植物時,根部總帶著一個土坨,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莖中有 , 所以能逐年長粗。草本植物莖中 ,所以不能長粗。春季植樹時,常剪去大量的枝葉是為了 7、植物葉片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屬于保護組織的是________;屬于輸導組織的是__________;屬于營養組織的是_________。葉片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的是_______。8、葉片上表皮的氣孔比下表皮________。9.植物需要大量的水,是因為葉的_________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1、綠葉在光照的條件下合成有機物;(1)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原來的淀粉 。(2)葉片遮光:對比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能否合成 (3)碘液:用來檢驗有機物是不是淀粉;(4)實驗結果是:見光部分___________;遮光部分____________。結論: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之一,合成的有機物是 ;合成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身的消耗,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 。故稱為生物圈中的生產者。光合作用的場所在細胞的 體中,因此葉綠體是能量的轉換器。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成 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光合作用。植物體儲藏有機物的主要組織是 ,這種組織的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1.金魚藻在光下會釋放出 ,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都會排出 ,消耗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釋放 ,消耗 。2.光合作用實質上是綠色植物通過 ,利用 ,把 和 轉化成儲存能量的 ,并且釋放出 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3.塑料大棚中常給植物增加氣體肥料,這種氣體是 ,作用是使植物的 作用更加充足,制造更多的 ,達到增產的效應。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 ,也不能 ,應該 。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種子萌發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水、二氧化碳、能量。能量一部分用于種子的 ;一部分以 的形式散失。細胞利用 ,將有機物分解成 ,并將儲存在有機物種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 ;呼吸作用主要發生在 體中進行的,線粒體也是能量轉換器。呼吸作用是 共同特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 的特性,2.呼吸作用的公式 3、綠色植物的 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要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 ;充分發揮 另一方面,要開展 4.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中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 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 ,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收獲的糧食要曬干入倉是為了___________呼吸作用。水果、蔬菜放入冰箱是為了_______________。4、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經調查,在甜瓜生長季節,甲乙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溫度條件差別較大,見下表: 平均溫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間 12 22請分析甲地的瓜比乙地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養大量的花卉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么?___________。6.臥室里養大量的花卉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7.一天中,氧氣含量最高的時候是_________________(填“黎明”或“傍晚”)。7.栽花或種莊稼都要經常松土是因為 8.儲藏甘薯、白菜的地窖必須留有通風孔是因為 9.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生理活動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場所 條件 原料 產物 能量轉化二者的聯系愛護植被,綠化祖國:1.一個地區內生長的所有植物叫做這個地區的 。我國植被的類型: 、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 、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1)森林覆蓋率 ,人均森林面積 ;(2)亂砍濫伐,使森林生態系統呈現 的趨勢。(3)過度放牧使許多草場 。(4)為了愛護植被,綠化祖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每年 月 日為植樹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