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五講 中世紀的歐亞國家(日本大化改新+馬鐙)1.從西歐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來看,形成途徑不同于其他國家( )A.法蘭西 B.德意志 C.意大利 D.英吉利2.下列對西歐封建莊園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莊園的大部分土地租給領主耕種 B. 莊園中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出口C. 農奴有人身自由,比如自由通婚 D. 農奴要向領主繳納租稅和服勞役3.《阿拉伯文學史》中記載,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猶如蜜蜂一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給發奮的學生們,并且孜孜不倦地編輯許多典籍。材料說明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是 ( )A. 哈里發重視知識和人才 B. 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礎C. 阿拉伯人重視吸收東西方文化 D. 國家與社會發展繁榮4.右側這幅漫畫的主題應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交融C.習俗差異 D.國家沖突一、課前檢測DDCA二、核心識記重點:1.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和影響2.馬鐙的傳播以及其對中世紀歐洲歷史的影響三、舊知復盤材料一:6、7世紀之交┄┄隋唐兩朝相繼崛起。唐朝┄┄成了法制完備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高度發達的中國封建文化對周邊國家和東亞世界產生了強列的影響┄┄(日本)統治階級在國內的爭奪加劇起來,他們“各置己民。姿情驅使,又割國縣山海林野田池,以為己財,爭戰不已。或者兼并萬頃田,成者全無立錐之地”。——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大化改新的背景。材科二:646年(大化二年)元旦,孝德天皇領布詔書,開始國制改革。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完善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2)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結合上述歷史事件,從土地政策方面說明改革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背景:國際:中國先進文化的巨大影響;國內:日本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大化改新:將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影響:提高了日本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發展,為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3)結合材料二說明大化改新的性質。(4)這次改革,日本取得了成功,對此你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 材科二:646年(大化二年)元旦,孝德天皇領布詔書,開始國制改革。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完善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孝德天皇頒布詔書,開始國制改革說明大化改新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質的改革。改革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杰出人物對社會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要善于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使國家得到發展和進步。大化改新時推行的由國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壞,很多豪強貴族紛紛建立起自己的莊園。莊園主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爭相蓄養武士,武士階層形成并不斷壯大,在此后的日本歷史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莊園和武士階層武士道精神的內容有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等。武士腰間常佩利刃,作為勇武的象征。觀察兩幅圖片,它們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圖片更符合史實呢?戰國時期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結合上述文物分析哪一幅圖片更符合史實呢?請大家結合馬鐙傳播路線圖,說說馬鐙傳播的過程?結合材料分析馬鐙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馬鐙將騎手與馬融為一體,這些騎手手持長矛或重的長槍,越來越普遍地披掛金屬盔甲,它們成為縱橫歐洲中世紀近1000年的封建騎士。對中世紀軍事貴族封建主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圖1:西歐封建制度;圖2:阿拉伯數字;圖3:馬鐙(2)圖4:阿拉伯帝國圖5:蒙古帝國共同點:都地跨亞歐兩州(3)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通過對外戰爭的方式日本“遣唐使”來唐朝學習,雙方通過和平交往的方式四、作業講評A①增強文化自信;②堅持平等交流;③堅持互鑒共生;④堅持文化創新,與時俱進等等。(任選2點即可,2分)DCCBACCDDBBAA今日作業:《學習手冊》p366-367頁政治:平城京平面圖唐長安城平面圖建筑:佛教:日本唐招提寺國清寺日本書法(空海《風信帖》)中國書法(唐·歐陽詢《張翰帖》)文學藝術:貞觀四年1.下列有關史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督教是中世紀西歐占統治地位的神學思想B.《荷馬史詩》是阿拉伯文學的不朽之作C.日本通過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D.成熟馬鐙的使用標志騎兵的發展進入新時期2.下列關于馬鐙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最早使用金屬馬鐙的是中國人②突厥人將馬鐙技術傳給阿拉伯人③馬鐙為騎兵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④阿拉伯帝國騎兵普遍使用馬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日本歷史上“大化改新 ”和明治維新的相同點是( )A.發生在民族危亡之際 B.旨在加強中央集權C.致力于學習西方文化 D.促進了對外擴張4.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正式開始,對這一變革解讀正確的是( )A.嚴重削弱了天皇的權利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進程C.加強了世襲貴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統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