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世俗的時代(3)情趣無限的世俗生活班級: 姓名: 小組:主備人: 審核: 授課時間:一、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宋元時期城市、鄉村居民以及歲時節日普通大眾的社會生活;了解宋元時期大型娛樂場所——瓦子勾欄;了解雜劇“說話”的發展和繁榮;了解宋朝時期中國的傳統節日里豐富多彩的活動。2、過程與方法:閱讀、搜集文字圖片材料,描述宋元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況,體會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變化。認識到我們的生活其實是歷史的延續,養成關注普通民眾社會生活的意識和態度。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宋元時期老百姓的生活、城鎮鄉村的娛樂活動、節日習俗的了解等,初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從歷史傳統中體驗民族精神,并初步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協調。學習重點與難點:重點:分析探究宋元時期人們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與經濟發展的聯系。難點:引導學生開始關注身邊的現實生活,并促進他們養成關注普通民眾生活的意識和態度。(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自主完成:傳統生活方式的形成與變化(1)中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于何時?( )(2)這一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城市居民的活動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逢年過節吃 、燃放 ,使用 等高起高坐的家具。2、瓦子(1)什么叫瓦子?它最早出現在什么朝代?瓦子也叫 、 ,是一種大型的綜合 場所。朝代: (2)瓦子的出現,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 。(3)在“勾欄”里上演的豐富多彩的節目中,最吸引觀眾的節目是什么?( )。這種藝術源于什么時代?( )。到什么朝代成為一種成熟的戲曲藝術?( )。(4)課本圖4-79《宋墓石刻》、圖4-80《元雜居陶俑》反映當時什么樣的現象? 3、元雜劇(1)課本圖4-82《元代鄉村戲臺》說明了什么? (2)完成課本112頁活動題4、傳統節日(1)傳統節日有 等(2)課本閱讀卡《元宵節》和古詩《元日》的學習①元宵節起源于什么朝代?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哪些娛樂活動?②《元日》這首詩反映了北宋過新年的哪些習俗?二、課堂助學:(一)預習交流展示:(二)師生共同探討:1、宋元時期的瓦子之多、生意之火,你認為與哪些因素有關?2、眾說紛紜:——“年味兒”淡了,你感到了嗎?有些地方不允許放鞭炮,電話、電子郵件拜年代替了登門問候等等,對于這些你怎么看?——現在中國流行一些“洋節”,比如圣誕節、情人節等,你對此有何看法?三、課后鞏固:1、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于( )A、漢代 B、三國 C、隋唐之際 D、唐宋之際2、宋元時期上演的豐富多彩的節目中,最吸引觀眾的是( ) A、雜劇 B、京劇 C、越劇 D、黃梅戲3、雜劇起源于( )A、隋唐之際 B、唐宋之際 C、宋金時期 D、明清時期4、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起源于(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夏朝5、下列對唐朝都城長安和南宋都城臨安相同點敘述,正確的是( )A、過年放煙火,趕廟會 B、都有“市”有“坊”,界限分明C、可觀看勾欄里上演的雜劇 D、是擁有眾多人口的大都會6、王安石的《元日》中寫到“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反映了( )①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 ②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③宋朝百姓在過年時有貼桃符的習俗④宋朝文化的繁榮景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