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世俗的時代(2)傳統城市的新氣象班級: 姓名: 小組:主備人: 審核: 授課時間:一、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學習目標:1、使學生體驗我國宋元時期在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領先于世界水平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分析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過程及原因;了解當時南方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比較唐宋時期城市格局、城市生活的發展情況,體會當時城市生活的繁榮。學習重點與難點:重點:城市出現新氣象的具體表現。難點: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自主完成:1、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遷移到了_________流域。太湖流域是南宋的糧倉,當時流傳著“ ”的諺語。2、宋代陶瓷業發達,北宋興起的 后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3、唐代中期以前,中國城市是 格局,之后這種界限被逐步打破。4、北宋東京建立了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____________。宋代在城市中按一定距離設置 ,負責夜間巡邏、防火等事務。5、北宋前期,我國 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稱“ ”。 朝在世界上最早推行了純紙幣的流通。6、宋元時期,北宋的 ,南宋的 、元朝的 ,都是擁有百萬人口的大都會。二、課堂助學:(一)預習交流展示:(二)師生共同探討:1、閱讀材料:材料一:《史記》中描述西漢時:“南方地廣人稀,人們沒有積蓄,大多很貧困。”材料二:(南朝時)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充饑……絲錦布帛之饒,衣覆天下。材料三: (南宋時) 語曰:“蘇湖熟,天下足。”(1)三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析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及原因?2、瀏覽課文P108-110內容,說說兩宋時期,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具體表現有哪些?3、讀課本P109圖4-73《唐長安城平面圖》、圖4-74《北宋東京城平面圖》和P110圖4-75《清明上河圖》,回答問題: (1)結合圖4-75,描述當時東京的城市風貌。(2)與唐代長安城相比,北宋東京城格局有哪些新特征?(提示:可從商業布局、營業時間、行業等方面考慮)(3)發生以上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4、讀圖,回答問題: (1)左圖所示是 ,它出現 (朝代)的 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 。 (2)它出現前,人們使用什么貨幣進行流通?有什么缺點? (3)紙幣的出現有什么實際意義?三、課后鞏固:1、今天的江南被人稱為“魚米之鄉”,其實早在南宋就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那么這一諺語反映的是( )① 當時北方勞動人民創造了大量財富?② 南方經濟取得了重大成就③ 當時江南地區出現了農業高產區? ④ 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轉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宋朝時從國外引進的農作物在中國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這個新品種是( )A.胡蘿卜 B.占城稻 C.粟 D.葡萄3、在北宋時期,生活在京城東京的人們可享受( )A.普遍穿上了棉布衣服 B.到瓦子去娛樂 C.住宅區與商業區分開 D.到 東市、西市進行商業活動4、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枚商標是出現在( )A.唐朝 B.五代 C.宋代 D.元代5、宋代城市商業繁榮的最主要特征是( )A.城市有“市”和“坊 ” B.有娛樂場所-----瓦肆C.商業活動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區域 D.商品繁多,琳瑯滿目6、概括傳統城市新氣象的表現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