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艱辛探索和建設成就課標要求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及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認識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時期取得的成就及其所具有的開創(chuàng)性、奠基性意義。了解以王進喜、雷鋒、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事跡。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教學目標1.通過研讀材料和圖片,了解中共八大、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通過教師講解和閱讀教材,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史實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3.通過本課的學習,體會英雄模范人物身上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偉大精神,感悟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而漫長。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幾次失誤和成就,了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xiàn)的先進人物。2.教學難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失誤的原因和教訓。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圖片導入 教師展示兩張圖片,設問這兩幅圖與什么歷史事件有關? 反映了當時社會怎樣的風氣? 學生思考回答。 以圖片為導入,吸引學生興趣,通過問題引發(fā)思考,從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知識講解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1.良好開端——中共八大的召開 教師展示圖片,直接講述中共八大的召開。 學生了解中共八大的召開。 用材料和圖片說明中共八大的背景和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一知識點,培養(yǎng)史料實證的意識。教師展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的部分內容,說明中共八大的內容和意義。 學生了解當時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2.重大失誤 教師講述,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總路線。并結合材料和圖片分析總路線的利弊。 學生了解總路線的相關知識。 通過對總路線的評價,學會辯證的分析歷史事件。教師從農業(yè)上的浮夸風和工業(yè)上的大煉鋼鐵來講述“大躍進”,并展示從相關圖片。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和圖片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通過圖片展示和教師講解了解該知識點,有利于學生形成直觀感受,更清晰的了解,同時輔以材料,加深理解。教師展示材料和相關圖片,說明人民公社化運動這一知識點。教師展示“建國初期平均旱災災情統(tǒng)計指標比較”和一段史料,說明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fā)生嚴重困難。 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和材料知道三年經濟的困難。 通過數(shù)據(jù)表格和材料,了解三年經濟嚴重困難。為后面調整經濟做鋪墊。3.調整恢復 教師用時間軸展示八字方針的提出、實施和取得的成效。 學生根據(jù)時間軸了解。 用時間軸展示這部分知識,樹立時空觀念。知識拓展 教師拓展八字方針的具體內容。 學生簡單了解。 以知識拓展的方式了解,豐富學生知識面。過渡:1966年,正當國民經濟調整取得顯著效果時,一場浩劫即將到來。知識講解二、“文化大革命” 1.背景 教師展示兩則材料,說明 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fā)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學生依據(jù)材料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背景。 通過材料,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意識。2.概況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文化大革命”的概況,并進行講解和展示圖片。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理解這部分涉及的概念。 通過閱讀教材和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煉信息能力。3.危害 教師展示“1956、1966、1976年人均消費量表”和“1965年和1968年圖書、報刊、雜志數(shù)量變化圖”,說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從“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到教訓,層層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事業(yè)雖有曲折,但前途光明。4.教訓 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啟示,然后教師進行總結。 學生思考后回答。過渡: 我們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雖然歷經坎坷,但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建設成就。知識講解三、建設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設成就 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說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建設成就。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回答。 通過閱讀教材了解這一時期的成就和模范人物,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感悟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偉大的精神,升華學生的情感。2.模范人物 教師展示“王進喜、焦裕祿、雷鋒”三人圖像,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故事,然后在說說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精神。 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隨堂練習1.作家莫言的小說《蛙》有以下情節(jié):一九六二年秋季,高密東北鄉(xiāng)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跟我們鬧了三年別扭、幾乎是顆粒無收的土地,又恢復了它寬厚仁慈、慷慨奉獻的本性。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 D )A.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C.“大躍進”運動使糧食產量有了極大提高D.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生產2.20世紀60年代,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等先進人物作出的共同貢獻是( D )A.推進了工業(yè)化的實現(xiàn) B.改變了農業(yè)落后的面貌C.實現(xiàn)了科教興國的夢想 D.弘揚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3.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這次會議( A )A.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C.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4.下右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狀況,出現(xiàn)圖中B點到C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C )A.經濟建設沒有計劃性 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C.“左”傾錯誤嚴重泛濫D.“文革”擴展到經濟領域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xiàn)出了許多的英雄模范人物。請同學們查閱資料,選擇一位你感興趣的模范人物,說說他的故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