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為了培養一年級小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從小懂得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熱愛勞動果實等優良品質,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特制定一年級上學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九月勞動技能教育】:一、體會勞動“愛的味道”來給小朋友們猜個謎語吧!“我有一個好幫手,書本文具幫我拿,每天跟我上學校。”猜一猜這個謎底是什么?對啦,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小書包。開學第一天,小朋友們臉上掛著笑容,小書包里載著爸爸媽媽滿滿的愛來到了校園,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就要和小書包朝夕相處啦!終于盼到自由活動時間了,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如何整理小書包了。1.教學生認識書包的功能書包的“大肚子”里面裝書本、作業本、文具盒;帶拉鏈的小包里面裝小東西;側兜里面可以裝水杯。2.如何整理書包先把書本排好隊,大書放在下,小書放在上,然后放上作業本,最后再放文具盒。不要忘記小水杯,把它放在側兜里。(1)先看老師做一遍(2)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3)請幾個小榜樣來到講臺上給大家示范做(4)比比誰整理的又快又好本月第四周學校評比,選出整理小能手。建議家長朋友們也來做個有心人,每天檢查孩子的書包是否整理好,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如果有孩子做得不好,可以指導一下,讓孩子重新練習一遍,堅持一段時間以后孩子一定會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體會勞動“溫馨的味道”放學回到家,小朋友一定特別期待媽媽做了什么美味的飯菜吧?最幸福的事莫過于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飯,一邊聊一聊一天中發生的事情。有沒有小朋友會在吃完晚飯后幫媽媽擦一擦桌子呢?1.交流2.學習擦桌子的方法(1)拿一塊干凈的抹布(2)兩邊對折,再對折(3)擦的時候從上往下擦(4)最后擦邊框注意:在擦的過程中,如果抹布擦臟了,就換干凈的一面擦。一塊小小的抹布,折射出了孩子勤勞認真的一面。讓孩子們從擦桌子開始,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吧!家長也可以拍下孩子學習擦桌子的照片,分享在班級群里,記錄孩子的成點滴,和我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三、體會勞動“有趣的味道”小朋友們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不久,身體和心理上難免會不太適應,為了避免小朋友生病,多喝水就成了我們一年級的“頂頭大事”。每節課下課以后,都會讓孩子們去喝水,那么如何擺放水杯,我們今天就來學一學。1.給水杯起個有趣的名字——“小水兵”(負責守護孩子們的身體健康)2.尋找“小水兵”們的“小陣地”(一般集中選在飲水機旁的桌子或者窗臺上)3.“小水兵”們排排站,他們之間有一個手指的距離4.“小水兵”們有位置,哪里來的,哪里回這樣的設計讓喝水這件變得有趣起來,無形中孩子不僅愛上了喝水還學會了擺放物品。第四周學校評選出優秀班級。四、體會勞動“自由的味道”自律即自由,校外安全很重要,我們一定要給剛入學的孩子們上好交通安全教育課。1.交流交通安全需注意什么2.學習兒歌交通安全兒歌走路要走人行道,過路要走橫行道,紅燈停,綠燈行,來往車輛仔細瞧,車行道上不玩耍,人行護欄不跨越。上下車輛不爭搶,乘車文明要做到,身體不向窗外探,上車扶手抓抓牢,身背書包不閑逛,輕易別理陌生人,流浪小狗有疾病,不要和它來玩耍。3.安全兒歌記心間“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讓我們抓緊這養成習慣的黃金時間,行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受益終身。【十月勞動技能教育】: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鞋帶在校園里經常看到有些同學甚至是中高年級同學鞋帶松了,但孩子不會系鞋帶,要么拖著往前走,要么請別人幫忙。面對這一現象,我覺得在一年級教會孩子系鞋帶不僅是教給他們一種勞動技能,更是讓他們掌握了一種生活技能。1.學習,看視頻,聽兒歌小鞋帶,手中拿,一左一右先交叉。一根彎腰鉆過門,兩手拉住系緊它,折成兩只小耳朵,再交叉,鉆下門,開出一朵蝴蝶花。2.實操,邊讀兒歌邊操作3.檢測①放學回到家后,用學會的方法幫家人系鞋帶,并拍照片發班級群。②月底會組織全班同學系鞋帶大賽,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系得又快又緊。并評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勞動小能手”。二、校內的事情積極做——擦課桌我們教育學生要愛護桌椅,那愛護桌椅最基本要求就是保持桌椅干凈,整潔。所以教會學生擦課桌顯得尤為重要。第一步:洗抹布工作前,洗個澡,按摩揉搓好舒服。拎起角,折一折,握緊兩頭反向擰,水滴聽話不亂流。第二步:擦桌子一折二,二折四,巴掌大,剛合適。擦桌子,有順序,擦臟一面,翻一面。第三步:清洗抹布監測:同學們每天都要洗臉,洗干凈啦才會舒服漂亮。桌椅每天也需要洗臉,每天下午自由活動時間,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桌子擦干凈。三、家里的事情主動做——洗碗洗碗,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勞動的不易,更讓大家體會到父母為家庭的付出。第一步:收拾碗筷,放進洗碗池。第二步:在洗碗布上擠上洗潔精,把每一個碗的里里外外都擦一遍。第三步:用清水把泡沫沖洗干凈。第四步:把碗放回原位。監測:每天晚飯后主動洗碗,并將視頻發在班級群內。四、校外的事情熱心做——垃圾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是處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決方法和最佳的出路。進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路徑。垃圾分類能夠使得民眾學會節約資源、利用資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最終的素質素養。一個人能夠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那么他也就會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在生活中注意資源的珍貴性,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1.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2.認識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圖標。3.知道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并能按類投放。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會勞動,還要教會他們把勞動當成一種習慣,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喜歡上勞動。主動參與到勞動中來,這樣他們才會獲得勞動帶給他們的快樂。總之,勞動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手段,一切知識起源于勞動。讓我們從小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在勞動中健康快樂成長吧!【十一月勞動技能教育】: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給自己整備學習用品一年級的小可愛們每次上課都會出現沒有橡皮、鉛筆等現象,這樣會讓自己的課堂效率大打折扣,怎樣才能避免呢?在一年級第一個月勞動技能大賽上,孩子們已經成功學會快速地整理書包。這次,我們只需要在整理書包前一步去完成這件事。具體方法:1.先檢查自己的練習本是不是即將用完,快用完了就趕緊再準備一個新的練習本。2.檢查筆袋里面的鉛筆、橡皮、尺子等學習用品是否齊全。消耗最大的就是鉛筆了,鉛筆頭不尖了可以提前削尖,如果太短了就重新準備兩支新的。橡皮消耗慢,只要有一塊一般就夠自己用很長一段時間了,尺子有一把也就夠了。具體實踐:利用本月第一周班會課來教方法,每天放學前讓學生口頭復述一遍步驟,教師及時進行指導。每周末回家實踐,并把整備過程拍小視頻發到群里,小組評比。教師對整備認真的同學進行獎勵。二、校內的事情積極做——掃地教室是我們學習、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保持教室衛生不僅有利于同學們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掃地:1.值日生等所有的同學都走光了后開始掃。2.先把凳子放到桌上再掃地,能打掃得干凈徹底。3.從教室前面往后掃,掃到最后掃成一堆后用簸箕盛到垃圾桶內。4.掃地要仔細,尤其要注意墻角等不好清掃的地方可重復幾次,才能保證教室的整潔。具體實踐:第一周每天利用自由支配時間,由正副班主任組織練習掃地,先讓學生自己練習,再輪流練習并進行指導。接下來的三周時間抽查評比。 三、家里的事情主動做——擇菜讓孩子們知道,可口的飯菜在吃到嘴里前還有很多繁瑣的步驟,學會體會家長的辛勞。以油菜為例:1.切掉菜根;2.把黃的,有蟲眼的,壞的菜葉扔掉;3.取大盆,放水,放入油菜,洗凈,以沒有泥為準。洗幾遍根據具體情況而定。4.把菜撈出,控凈水分。同樣的綠葉蔬菜都可以依照此法操作。具體實踐:在學校里,班主任老師會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課,和孩子們一起來展開討論,學習。學生回家實踐操作,可以把自己勞動過程拍照在群里分享。地,先讓學生自己練習,再輪流練習并進行指導。接下來的三周時間抽查評比。 四、校外的事情熱心做——安全過馬路一年級的孩子還小,對于社會責任意識還不是很清楚。我們首先要保證孩子們在這個社會上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所以安全過馬路至關重要。1.橫穿馬路時一定看清紅綠燈,一定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斑馬線,一定要先看看左面再看看右面,確定沒有車輛或者車輛的距離遠到足夠你走到對面的時候,才可以快步走過馬路。注意不要跑,如果不小心絆倒了,也要先起身,走過馬路再查看傷口,不要因為疼痛就停止不前了。2.在路上不要追逐打鬧,可以聊天,但是絕對不可以你追我趕,甚至在馬路上玩“老鷹捉小雞”這樣的游戲。3.如果看到對面有同學正在橫穿馬路,千萬不要叫他的名字,因為他很有可能因為突然聽到名字而東張西望尋找究竟是誰在叫他,而忘記了自己正在橫穿馬路,這樣是很危險的。4.如果是幾個同學相約一起上學,最好不要同時并排,盡量走成縱路,避免走在靠近機動車道一側的孩子被車輛碰到。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同時加強了孩子們的勞動觀念。當他們通過勞動做好一件事受到了別人的贊賞,心里一定比蜜還甜,這時才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