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信息技術必修一第一單元《初識數據與計算》單元檢測知識點回顧認識身邊的數據數據是描述事物狀態的原始記錄,是信息的載體,是計算工具識別、存儲和加工的對象。單純的數據不能表達具體的含義,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或賦予其具體的情境后,這些數據就成了有意義的信息。信息是數據所表示的意義,數據是信息的符號表示。信息的特征:載體依附性、價值性、時效性、共享性等。☆知識是信息接收者通過對信息的提煉和推理而獲得的結論,是人的大腦通過思維重新組合的、系統化的信息集合,是人對世界的認識與掌握。知識是人類求知活動的結晶、人類對客觀事物感知的三個階段:數據—信息—知識。數據是對事務屬性的客觀記錄,信息是經過組織的有結構的數據。知識是經過人的思維整理過的信息、數據、形象、價值標準以及社會的其他符號化產物。數據的來源分為兩類:直接數據和間接數據。數據的收據方法: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等。數據的計算數據計算的幾種方式:人工計算、電子表格、軟件計算、編程計算等。電子表格軟件(WPS)計算常用函數:☆函數 SUM AVERAGE COUNT MAX MIN功能 求和 平均值 計數 最大值 最小值電子表格軟件計算常用的計算操作:數據的求和、求平均值、排序、篩選、統計、最值、分類匯總等。解決“雞兔同籠”可采用的方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列表法和方程法。公式法:兔的只數=總腳數÷2-總頭數;雞的只數=總只數一兔的只數。章節練習一、填空題古人將文字、符號等內容寫在竹簡上,主要體現了信息特征中的_____。A. 可加工性C. 時效性B. 真偽性D. 載體依附性2.學校把運動會舉辦的通知發布到微信公眾號上,要求運動員自行查看,這體現了信息的___________。A. 載體依附性C. 時效性B. 共享性D. 價值性3.人類對客觀事物感知的三個階段__________(多選)。A. 數據C. 學問B. 信息D. 知識按照獲取數據的渠道,可以將數據分為兩類:直接數據和間接數據,以下方法獲取的是直接數據的是_________。寫論文查閱資料B. 瀏覽教育局網站C. 完成科學實驗D. 觀看自媒體短視頻在WPS中,用Excel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利用圖表呈現分析結果能夠更加直觀清楚。比如在分析一年12個月份中每個月的降水量隨時間變化規律時用_______最為恰當。柱狀圖 B.折線圖 C.餅圖 D.雷達圖有以下電子表格,需要求出學生總分的平均分用到的公式是___________A. =AVERAGE (F2: F11)B. =AVERAGE (F2, F11)C. =AVERAGE (F1:F11)D. =AVERAGE (F1, F11)7.分析一年12個月內每個月降水量在全年所占百分比時用________最為恰當。A.柱狀圖 B.折線圖 C.餅圖 D.雷達圖8.小T編寫了Python程序,根據輸入的體重和身高計算BM值并顯示是否超標。王明體重90kg,身高180cm。其中“體重90kg”“身高180cm”是對王明體重身高的符號記錄屬于________A.數據 B.信息 C.知識 D.智慧9.以下關于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的說法正確的是( )A.單純的數據是沒有意義的。B.數據經過解釋產生的意義可以稱為信息。C.信息可以消除不確定性。D.不同的人對于同樣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識也是相同的。10.關于數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字、文字、音頻、視頻都屬于數據B.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屬于間接數據C.有的數據是固定不變的D.空氣中的濕度數據可以通過傳感器收集二、判斷題11.數據也會過時,過時了的數據沒有任何價值。(____)12.數據是現實世界原始事物現象的運動過程,是信息的載體。(_____)13.人們用數據記錄自然現象與社會發展,數據可以用來描述不同事物的特征。(_____)14.數據是現實世界客觀事物的符號記錄,是信息的載體,不能用計算機進行加工。(_____)參考答案:1.D 2.B 3.ABD 4.C 5.C 6.A 7.C 8.A 9.B 10.B11.F 12.F 13.T 14.F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