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課標要求知道歐洲聯合的趨勢和日本經濟的發展;知道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制作大事年表,知道歐洲聯合的基本史實;通過閱讀相關史料、討論,了解二戰后美國的發展和日本的崛起。2.通過研讀相關史料、合作探究,知道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并能初步運用唯物史觀對其進行客觀評價。3.通過綜合概括本課所學知識,初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知道歐洲聯合的趨勢、美國和日本戰后的發展;知道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2.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展示歐元不同面值正反面的圖片。 提出問題:觀察歐元的正反面圖案,其中的共同要素是什么呢? 學生看圖找出重要信息并回答問題。 圖片引入,鍛煉學生從圖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好奇心。提問過渡:門、窗、橋,代表著歐盟開放、合作與溝通的精神。歐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讓我們從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歐洲開始,了解二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吧。知識講解一、歐洲的聯合 1.背景 (1)展示歐洲戰爭中和戰后恢復的照片,提問:為什么歐洲能迅速恢復? (2)引用文字材料,學生分析“二戰后歐洲聯合的原因”。 學生閱讀課本和材料,提取關鍵信息。 培養學生充分發掘材料信息的能力,初步理解歐洲聯合的原因。2.過程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列出歐洲走向聯合的大事年表。”在學生完成后,指出問題,并出示最早歐盟聯合的六國。 學生閱讀課本,列出大事年表。 通過大事年表,鍛煉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培養時空素養。知識拓展:歐盟 展示歐盟旗幟、歐洲日、口號、盟歌、貨幣等小知識。 學生閱讀。 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歐盟這個現代世界重要組織。3.作用 展示文字材料,要求學生提取關鍵信息。 學生閱讀資料,提取關鍵信息。 提高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提問過渡:歐洲在二戰后走向聯合,那么資本主義世界最為強大的美國在二戰后又有什么發展呢?知識講解二、美國的發展與日本的崛起 1.美國的發展 展示數據、道-瓊斯指數發展趨勢以及文字材料,引導學生分析美國在二戰后發展情況。 學生閱讀相關材料,分析圖表并運用課本進行解釋。 培養學生閱讀數據、圖表等多種史料的能力,提升其提取有效信息,運用所學進行歷史解釋的素養。2. 日本的崛起 (1)展示“20世紀50—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簡表”和相關史料,提問:日本在戰后發展情況如何?為什么會這樣呢?講解日本崛起的情況及原因。 (2)列舉日本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重要活動,講解其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 學生閱讀材料和課本,回答問題。敘述過渡:二十世紀的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使資本主義國家反思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并設法進行自我調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就是其中重要的調節手段。知識講解三、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1. 建立 通過圖片展示,引導學生回顧羅斯福新政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要求學生按照課本,概括社保制度建立的基本過程,之后展示時間軸。 學生閱讀課本,概括社保制度建立的過程。 主要培養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2. 目的 展示撒切爾和肯尼迪的話,提出問題“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呢?” 學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3. 問題 展示三則史料,向學生提問“社會保障制度存在哪些問題?”由此分析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問題。 學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合作探究 按照時間,用列表的方式總結概括二戰后,西歐、美國、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情況,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強調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發展的共同點。隨堂練習1. 下圖所示時間軸承載的史實反映出( A )A.西歐走向聯合的歷程 B.西歐各國經濟水平一致C.西歐國家間矛盾消失 D.西歐的一體化水平最高2. 日本國內市場狹窄,工業產品依靠大量出口,為此政府提出“貿易立國”的口號,出口貿易增長很快,1960—1970年,日本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13.6%,而出口貿易平均每年增長16.9%。材料表明日本經濟的發展得益于( C )A.受到美國大力支持 B.積極引進先進技術C.制定適當經濟政策 D.高度重視發展教育3. 3.20世紀90年代末,在電腦的關鍵部件和軟件方面,美國在世界上占絕對優勢。到1999年底,網絡經濟產值達5239億美元,成為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突出特點是( B )A.全球化 B.信息化 C.工業化 D.單一化4. 社會保障制度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下列關于西方“福利國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B.涉及醫療、養老、住房、失業保險和教育等方面C.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D.英國、法國、聯邦德國等國都在二戰后不久宣布成為“福利國家”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也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它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也助力了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查閱資料,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對今天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