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課標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聯合國家宣官》和雅爾塔會議等國際會議,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原因。教學目標1.通過識讀地圖、閱讀課本,概括二戰主要進程等活動,了解第二次世界的主要戰場和重要戰事。2.通過研讀史料,了解《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意義,進而探究二戰勝利的原因,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通過研讀史料,觀看視頻,初步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正義性,樹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精神。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聯合國家宣官》和雅爾塔會議等國際會議。2.教學難點初步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正義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 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通過展示,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所需要掌握的內容點在哪里。出示中央電視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節目片頭截圖。 展示圖片,并提出問題:從這幅圖中大家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學生看圖找出重要信息。 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入手,培養學生從身邊事物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問過渡: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開始全面抗日,這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部爆發。那么這次戰爭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全面爆發的呢?最終又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呢?知識講解一、第二次涉及大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 1.第二次世界的全面爆發 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勢圖,要求學生閱讀課本,找出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教材,并與地圖相對照,培養時空觀念素養。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 (1)在二戰全圖上指出主要戰場; (2)歐洲戰場:主要結合地圖和照片講解西線德國猛烈攻勢和英國的抗爭,東線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3)亞洲及太平洋戰場:結合史料主要講解日軍偷襲珍珠港二戰最大規模和中國的貢獻。 學生對照地圖,閱讀史料,并聆聽教師的講解。 主要戰場涉及內容較多,且瑣碎,采用在同一張地圖上按時空順序展現幾大戰場,便于學生識記,并初步理解法西斯的侵略性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其時空觀念素養。提問和敘述過渡:找出地圖上軸心國控制的區域。法西斯氣勢洶洶,在世界各地點燃戰火,法西斯國家的肆意侵略,也使得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逐步走向聯合。知識講解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 1.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展示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圖片及宣言內容,提問:反法西斯聯盟建立會對戰爭產生什么影響? 學生聽講,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培養閱讀材料的能力。2. 戰爭形勢的轉折 (1)通過視頻、史料重點講述斯大林格勒戰役; (2)利用歷史照片簡單介紹阿拉曼戰役和中途島戰役。 學生閱讀史料,觀看視頻,體會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 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這里用具體史料和視頻,突出顯示戰爭的艱巨性。3. 戰爭走向勝利——意大利投降和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展示地圖和歷史照片,講解意大利投降以及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學生看地圖,了解第二戰場開辟的作用。 提高學生通過地圖解釋歷史的能力。敘述過渡:在經過了數年艱苦斗爭后,反法西斯戰爭終于迎來了勝利。知識講解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 1. 雅爾塔會議 提出系列問題 (1)閱讀課本,說一說雅爾塔會議召開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2)雅爾塔會議的目的達到了嗎?在這個目的達成過程中,中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閱讀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時在材料中發現關鍵點并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 此外,通過此處教學,使學生體會到大國強權的危害,為下面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2. 波茨坦會議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結合相關史事欄目,對二戰中的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進行比較。 學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 通過列表,掌握三次主要會議的內容;通過對三次會議的比較,初步理解二戰使各國趨向于用國際會議和平解決問題,但也有大國強權的表現。3. 戰爭的結束 教師在地圖上指出德國投降和日本投降的時間。 學生看圖,識記二戰結束的時間。 關于戰爭勝利的原因,本課前面一直有所滲透,故此處主要鍛煉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教師可適當提醒相關史實,幫助概括。4. 勝利的原因 教師提問:根據本課總結戰爭勝利的原因。 學生回答問題。提問過渡: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隔不過20年,規模更大,它對整個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知識講解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 戰爭規模空前,損失巨大 出示二戰損失的數據,結合二戰形勢圖。 學生可根據一戰學習經驗概括影響。 這一部分內容相對較難,故盡量聯系一戰內容以及本課所學內容,引導學生將新知識建立在原有知識網絡的基礎上。2. 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稱霸世界的野心 聯系法西斯極盛時期控制區域,講解其野心被粉碎。 學生聽講。3. 結束列強殖民爭霸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世界殖民體系瓦解 比較二戰前后殖民形勢圖,提問:可以得出什么結論?這一結論和二戰有何關系? 學生回答問題。(可以聯系一戰學習內容和經驗)4. 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再次展示二戰中主要會議圖片,并展示聯合國圖片及聯合國宗旨;聯系前面比較三次會議的結果,指出二戰的影響。 學生聽講。隨堂練習1. “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后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鑒。”此則材料應出自( D )A.三國協約 B.《聯合國家宣言》 C.《開羅宣言》 D.《波茨坦公告》2. “二戰期間,美國研制了原子彈并用于實戰;1946年,美國投入使用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最初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的;德國研制成功遠程液體燃料火箭,最初是用于空襲英國的武器。”上述材料說明了( B )A.科技進步加速了戰爭的爆發 B.戰爭的需要推動了科技發展C.軍事與民用科技能相互轉化 D.科技水平決定了戰爭的勝負3. 下列圖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其共同主題是( C )A.德國逞兇——戰爭全面爆發 B.日本偷襲——太平洋戰爭爆發C.同盟反攻——戰爭出現轉機 D.德日投降——戰爭的最終勝利4. 小明同學制作了有關二戰的知識卡片,其中內容違背史實的是( D )A.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 B.攜手聯盟:簽署《聯合國家宣言》C.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 D.二戰結束:德國投降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整個世界在二十世紀后半期的發展乃至于今天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搜集資料,寫一篇小作文,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社會等各方面說一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要求:史論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