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國古代以金屬貨幣為主,開始為銅幣,明清時期以銀元為主要貨幣。宋元時期曾發行紙幣和鈔幣。民國時期,以銀元為法定貨幣。南京國民政府曾進行法幣改革,但后來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新中國成立后,以人民幣為主要流通貨幣。世界貨幣最初形成金本位制,二戰后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衰弱,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但美元仍然是國際主要貨幣,但歐元、人民幣等地位也在上升。知識梳理(一) 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1.先秦時期原始社會 二里頭遺址出土了海貝,還有用骨頭、石頭做成的仿制貝商朝 開始岀現銅鑄幣春秋戰國吋期 各國分別使用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等多種樣式的銅鑄幣2.秦朝:在圜錢基礎上將貨幣統一為圓形方孔錢,這種樣式在此后被長期沿用。3.宋元時期(1)宋代出現交子原因 銅錢流通量不足,無法滿足商業貿易發展的需要,出現“錢荒”概況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它與宋朝后來發行的其他紙幣,都是作為輔幣,與銅錢兼行(2)元朝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行,稱為“鈔”。元末濫印紙鈔,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財政崩潰。4.明清時期(1)明朝恢復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價也多以銀兩計算。(2)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白銀貨幣化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推動了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晚清吋,清政府開始鑄造銀元。5.民國時期(1)中華民國建立后,以銀元為法定貨幣。(2)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并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3)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法幣急劇貶值,最終徹底崩潰。(4)1948年國民政府再次進行幣制改革,最終失敗。(5)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6.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長期以來,人民幣地位始終穩定,對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梳理(二) 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金本位制背景 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間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復雜形成 1816年,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此后,形成了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的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特點 在這一制度下,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根據規定自由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影響 金本位制的實行,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崩潰 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由于存款人大量擠兌,銀行倒閉,黃金儲備銳減,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導致金本位制崩潰2.布雷頓森林體系(1)背景: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形成:1944年7月,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3)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值,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實際上等同于黃金,取得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4)影響: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同時也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5)瓦解: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此后,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取代。3.21世紀以后的國際貨幣形勢:進入21世紀,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籃子中占據最大權重,是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但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等的影響也在上升。主題一 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析史料實證] 在我國貨幣史上,唐代可以稱為一個“錢帛兼行時期”。在這個時期里,絹帛“當作流通手段發生機能”,成了“貨幣商品”,和銅錢同時流通,唐人叫做“錢帛兼行”。唐代絹帛所擁有的廣闊市場,是維持其貨幣職能的主要原因。唐代絹帛是唐朝與四周各民族交往的主要手段,還通過陸路、海路貿易運銷到中亞、南亞、日本、朝鮮等國家和地區。正因為絹帛有如此廣闊的市場,所以受到商人的青睞,商人對絹帛的積極索求,是維持其貨幣職能的主要動力。中唐以后茶葉市場的興起,沖擊了絹帛作為唯一國際大宗商品的地位,又構成絹帛逐漸退出流通領域的一大因素。——摘編自李埏《略論唐代的“錢帛兼行”》[探究]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錢帛并行”制對商品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提示] 使用帛作為貨幣,攜帶較為不便,不利于交易活動的開展;以物易物違反了市場發展的規律,阻礙了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貨幣體系混亂,影響市場秩序的穩定。 伴隨白銀在賦役改革中滲透到整個社會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市場前所未有地更加活躍起來。明后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商幫的形成、市鎮的興起,特別是大量外銷絲綢和青花瓷,由此帶來了一系列制度變遷、社會變遷,直至國家財政體系乃至國家的轉型。中國白銀貨幣化直接或間接推動了日本、美洲白銀礦產的大開發。伴隨白銀貨幣的極大發展,市場超越了國界,形成了市場網絡的全球性鏈接。明代白銀貨幣化首先是中國社會內部蘊藏著國家與社會轉型趨向的產物,也是中國與全球互動關系的產物。明代中國曾積極參與了全球經濟體系的初步建構,為全球新時代的出現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摘編自萬明《中國的“白銀時代”與國家轉型》[探究]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白銀貨幣化的影響。[提示] 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世界白銀礦產的開發;推動了世界市場的發展;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接軌。[明歷史解釋]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趨勢(1)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銅仿制海貝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2)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春秋戰國時期,幣制混亂,秦統一后,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3)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劉邦建漢后,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對穩定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4)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唐代制“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5)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北宋時,銅料緊缺,商品貿易發展,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鑄造大量鐵錢。鐵錢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6)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開始購買國外造幣機器。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大演變。[練經典小題]1.“在貨幣機能上,金屬貨幣可以由別種材料造成的記號或象征來代替。”紙在北宋最早成為金屬幣的“記號或象征”,是因為( )A.紙價昂貴,與金屬幣價值相當B.交通便捷,紙幣更便于流通C.經濟繁榮,票證信用得以發展D.政局動蕩,政府進行貨幣改革解析:選C 紙在北宋最早成為金屬幣的“記號或象征”是指紙質貨幣交子出現,原因不是紙價昂貴,故A項錯誤;交通便捷不是紙幣出現的原因,故B項錯誤;紙幣出現是由于金屬貨幣沉重不利于大宗貿易,故是商品經濟繁榮,票證制度發展的結果,故C項正確;D項不是紙幣出現的原因,排除。2.自秦朝至宋元,中國民間貿易多用谷物與錢,無用銀之例;但從明朝起,白銀逐漸代替其它貨幣,廣為流通。促使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萌芽的推動B.政府放寬對外貿易限制C.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D.區域間長途販運的發展解析:選C 資本主義萌芽只限于部分地區,不具有廣泛性,故A項錯誤;明朝實行“海禁”政策,故B項錯誤;材料中“無用銀之例”“白銀逐漸代替其它貨幣”說明銀幣成為新的貨幣,反映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故C項正確;區域間長途販運的發展屬于商業發展內涵,故D項錯誤。主題二 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析史料實證] 在美國參加二戰之前,由英國和美國推動的世界秩序重建就開始了。1941年,雙方簽署了《大西洋憲章》。1942年的《租借法》重申了其中一些原則。1944年,金融專家,包括英國的凱恩斯和美國的懷特在美國會晤。這些事件的細節在理查德·加德納的《英幣—美元外交》和羅伊·哈羅德爵士的《凱恩斯的一生》中均有描述。秩序重建需要實現三個目標:(1)設定固定匯率,方便短缺資本流動。(2)提供一種方法,釋放和擴大1931~1945年的時代被限制的長期資本的流動。(3)設定降低關稅和消除直接貿易壁壘的框架。——摘編自[美]修斯·凱恩《美國經濟史》[探究] 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臨近二戰結束及戰后初期美、英等國是如何實現“三個目標”的。[提示] 實現:1944年,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1945年,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短期貸款緩解成員國國際收支的不平衡;成員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各國貨幣與美元匯率基本固定,美元與黃金比價固定。成立世界銀行,提供長期貸款,促進成員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1947年,簽署《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削減關稅,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貿易的自由化。 戰后初期的國際貨幣體系基本上維持了“經濟利益與經濟實力的均衡”和“責、權配位”的關系。……美國單方面宣布美元停止兌換黃金迫使世界進入了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匯率的大幅度波動不斷沖擊著世界經濟,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遭到破壞。……歐洲各國貨幣“蛇形浮動”聯合抵制美元失敗之后,創建了歐元,一方面減小了美元沖擊對歐洲的損害,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美元獨大的局面,開啟了“美元—歐元雙主導貨幣”的國際貨幣體系。——摘編自成思危、劉駿民《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邏輯》[探究] 結合史實說明,戰后初期的國際貨幣體系基本上維持了“經濟利益與經濟實力的均衡”和“責、權配位”的關系,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國際貨幣體系兩次較大變化的原因。[提示] 說明:二戰后,國際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英、法、德、意、日等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實力膨脹,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居于中心地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美國認繳資金最多,美國在戰后國際貨幣體系中承擔了較多責任,同時美國也掌握了較多的決定權。所以說,戰后初期的國際貨幣體系維持了“經濟利益與經濟實力的均衡”和“責、權配位”的關系。原因:第一個變化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是由于日本、西歐的崛起,形成對美國地位的挑戰,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降,無力繼續穩定美元匯率。第二個變化是由于歐洲的一體化程度加深,歐盟經濟力量日益強大,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地位越來越重要。[明歷史解釋]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點和影響(1)原因必要性 經濟大危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契機 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的變化——歐衰日破,美國獨霸動力 美國企圖確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趨勢 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主要特點:美元等同黃金,美元“唯我獨尊”。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保持可調整的固定匯率關系。(3)影響①積極影響:暫時結束了金融領域的混亂局面,維持了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有利于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②消極影響: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美國由此建立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加強了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控制。[練經典小題]1.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后,為了提高本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減少本國貨幣的含金量,貶低本國貨幣與外幣的比價,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貨幣戰。在整個危機期間,宣布貨幣貶值的國家一共達到56個。針對上述問題,在美國的主導下( )A.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B.實施馬歇爾計劃C.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 D.建立關貿總協定解析:選A 為了建立國際經濟秩序,1944年美國等44國在布雷頓森林舉行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故選A項。2.1961年10月,美國聯合英國、瑞士、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等七個國家建立了黃金總庫,八國央行共拿出2.7億美元的黃金,由英格蘭銀行為黃金總庫的代理機關,負責維持倫敦黃金價格,并采取各種手段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外匯向美國兌換黃金。這表明( )A.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危機B.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C.國際金融中心由紐約轉移到倫敦D.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解析:選A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與黃金掛鉤,因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前提是美國要有足夠的黃金儲量。美國聯合七個國家建立黃金總庫目的是為了抑制金價上漲,保持美元匯率,減少黃金儲備流失,這說明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危機,故A項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是在20世紀70年代,且從材料“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外匯向美國兌換黃金”說明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還沒有名存實亡,故B項錯誤;國際金融中心仍在紐約,故C項錯誤;資本主義世界三足鼎立是指美國、日本、西歐,材料沒有涉及日本,故D項錯誤。關于漢代的貨幣改革與五銖錢制材料一 在西漢初期官方與民間的相互關系和不斷摸索的過程中誕生了“五銖錢”。戰國秦漢時期存在著“固定官價”“平賈”“實際價格”三個層次的物價結構。國家當時只允許具有同一種錢文的錢幣流通,試圖維持通過累加其枚數來計算商品價值的體系,并且試圖進一步減輕錢的重量,直至其低于錢文的“名義重量”或“規定重量”。不過民間傾向于將錢當作是稱量貨幣,民眾沒有完全遵行錢文。這樣,官府不得不順從民間意志,轉而采用接近“實際重量”的、作為一定的價值物恰好能為民間所接受的錢文。——摘編自[日]柿沼陽平《戰國秦漢時期的物價和貨幣經濟的基本結構》材料二 西漢初期,自由私鑄、幣制不一的貨幣政策,產生了很多問題。首先,貨幣輕重不一、真假難辨,貨幣流通市場紊亂。其次,私鑄破壞農業生產,導致商賈勢力膨脹。由于鑄錢利厚,吸引了大量勞動力投入鑄錢,影響了農業生產這一根本大計。最后,諸侯王掌握貨幣鑄造發行權,威脅大一統的中央政府。西漢前期中央集權的加強,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管子“執其通施”的集中貨幣鑄造權和發行權思想、賈誼的由國家壟斷幣材和控制鑄幣權以收“七福”之利的思想、晁錯在《論貴粟疏》提出的貨幣國定論思想構成了漢武帝幣制改革的政治、經濟和理論基礎。——摘編自黃孚倫《漢武帝時期幣制改革研究》材料三 總的來說,西漢初期銅幣鑄造權之爭還沒有給漢初的社會經濟恢復與發展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難。這是因為:第一,鑄幣權之爭對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業恢復與發展影響不是很大。第二,漢初鑄幣事實上常常以重量流通,部分抵消了鑄幣權爭奪帶來的消極影響。第三,漢初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不斷要求增加通貨供應量,減小了濫鑄輕幣對市場的沖擊。漢武帝時期土地兼并、流民、奴婢等三大社會問題并非純粹由私鑄權所引起,但毫無疑問私鑄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摘編自張南《略論西漢初年鑄幣權的斗爭》材料四 漢武帝進行了6次幣制改革,上林三官所鑄的新式五銖錢,式樣精整,標準化程度高,便于行用,標志著漢武帝幣制改革的完成和五銖錢制的確立。五銖錢制確立的歷史意義包括:第一,這次改革使漢代錢幣體制獲得長期穩定;第二,這次改革使中國的銅幣體制規范化,解決了銅錢本身的體制問題;第三,實現了由朝廷統一鑄造銅錢,標志著朝廷集中貨幣鑄造權的成功;第四,遏制了盜鑄,實現了全國的貨幣統一;第五,幣值穩定,使用廣泛,成為事實上的本位貨幣;第六,最終完成了銅錢從稱量貨幣、實物鑄幣到鑄幣的過渡。漢代五銖錢制的建立,在我國貨幣史占有重要地位。從西漢武帝元狩元年,歷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代和唐初,沿用七八百年,在世界貨幣史上堪稱奇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摘編自戴建斌《中國貨幣文化史》[隨堂基礎鞏固]1.紙幣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皮幣,后來是唐代類似匯票的飛錢,宋初紙幣“交子”便漸漸地應運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兩張券合得起來就交錢。“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根據材料可知,紙幣的發展( )A.源于封建政權的強大推動力B.促進了古代經濟的發展C.滿足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D.注重其“防偽”功能解析:選D 由材料“兩張券合得起來就交錢”可以分析出當時紙幣是十分注重防偽的,故選D項。紙幣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但從材料中看不出紙幣的出現滿足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與封建政權的強大無關,排除A、B、C三項。2.“大明寶鈔”貨幣制度標示著國家權力對社會經濟過程的控制,而海外白銀的大量流入和普遍使用,對朝廷所長期堅守的錢鈔貨幣體系構成致命沖擊。“夫銀產于地,人得而私之”。相對于寶鈔和鑄幣,白銀是封建統治者們所不能控制的。材料反映了白銀貨幣化( )A.打破了專制政府的貨幣壟斷權B.切斷了貨幣惡性通貨膨脹C.是民間私有資本迅速發展的產物D.促進了社會商品經濟發展解析:選A 由材料“對朝廷所長期堅守的錢鈔貨幣體系構成致命沖擊”可知,白銀貨幣化會對“大明寶鈔”貨幣制度造成沖擊,進而打破專制政府對貨幣的壟斷權,故選A項。白銀貨幣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濫發貨幣的做法,但由于專制政府的權力過大,這種效能必然也是有限的,故“切斷”的說法不切合實際,排除B項;白銀貨幣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大量的白銀是通過對外貿易開始流入中國的,不是民間私有資本發展的產物,排除C項;材料并未提及明代商業的發展狀況,無法得出D項結論,排除。3.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在戰后相當一段時間內,帶來了國際貿易空前發展和全球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的時代。這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A.消除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B.推動了戰后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C.建立了永久性的國際經濟組織D.反映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解析:選B “消除了”說法過于絕對,故A項錯誤;據材料中“帶來了國際貿易空前發展和全球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的時代”可知推動了戰后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故B項正確;永久性的國際經濟組織不是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故C項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與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無關,故D項錯誤。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國古代貨幣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和紙幣時期。紙幣的出現和發展是貨幣發展歷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中國古代紙幣由雛形發展到成熟,紙幣本身的型制、大小、輕重、顏色都體現出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領域的風貌和影響。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對商業發展起了較大作用。——摘編自徐玲《論中國古代紙幣的設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的相關史實,例證所提觀點。(要求:觀點明確,論述符合史實依據,史實運用準確。)解析:根據材料“中國古代貨幣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和紙幣時期”“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對商業發展起了較大作用”得出觀點:中國古代貨幣的進步與商品經濟的發展互相推動。觀點論證:根據材料中“中國古代貨幣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和紙幣時期”結合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歷程進行論述即可。最后綜述,提煉升華。答案:觀點:中國古代貨幣的進步與商品經濟的發展互相推動。例證:早期的商業發展較為落后,只能是物物交換;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到戰國時期,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金屬貨幣,各地商品交換有了進一步發展;唐代政治開明、商品流通加快,一種便于交易的貨幣形式飛錢出現,它使大規模、跨區域交易更加方便;宋朝出現的紙幣“交子”又進一步加速了商品流通,使兩宋商業經濟空前繁榮。據此,貨幣使用的進步可推動經濟交流,商品經濟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貨幣的不斷更新換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