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教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隨著工廠制度的確立,現代工廠的管理制度也逐漸形成。工廠主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并且通過罰款、體罰和解雇等強制措施迫使工人服從,從而保證了工廠的紀律。工業革命后,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交通的發展拉近了世界不同區域之間的距離,加強了聯系。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農村生產力,進而改變了農村的面貌,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別。但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因此在認識工業革命的影響時,應站在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
知識梳理(一) 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
1.組織形式變化:分散的手工工場——集中的手工工場——工廠。
2.變化條件:工業革命,實行機器大生產。
3.勞作方式變革
生產模式 大規模集中生產,采用生產流水線形式
勞作方式 工人采用倒班制,各生產環節協同勞作
管理方式 工廠主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強化工人的紀律意識。生產、原料和銷售各個環節由工廠統一集中管理
4.意義
工廠制度帶來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挖掘工人的勞動潛質,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5.發展
19世紀中后期,清朝洋務派創辦了一系列近代企業,引進了西方的工廠制度,進行機器大生產;民族資本家主張實業救國,也開辦工廠并借鑒西方工廠的管理經驗,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起來。
知識梳理(二) 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
1.積極影響
(1)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
(2)交通運輸業的進步,便利了人們的出行。歐美國家形成了水陸運輸網,促進了城際間、國際間的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大大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
(3)工業革命也促進了鄉村的改變。西方國家農業機械化日益普及,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
(4)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更為增強。
(5)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的文化素質逐漸提升。機器生產、城市化這些現實因素,對廣大民眾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國家不斷通過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對教育的經費支持。自20世紀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學制”以來,中國出現大量小學堂和中學堂,這對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6)19世紀,歐洲社會主義運動風起云涌,標志著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消極影響
(1)生活環境: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
(2)身心健康:傳染病與職業病嚴重危害產業工人健康。
主題一 生產的社會化——工業革命與機器大生產的影響
[析史料實證]
材料一 18世紀60年代,英國各主要工作部門開始先后出現從手工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工業化帶來了經濟的騰飛,同時也破壞了舊的社會秩序。工業化首先表現就是生產模式的轉換,工業生產從手工工場向工廠制度轉變,這是工業革命的必然。而隨著工廠制的確立,財富逐漸集中到工業資本家手中。同時由于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以及工業資產階級自身的特點,極大地影響了英國政治發展趨勢。
——摘編自鄒冠秀《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生產模式的轉換及影響》
[探究]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機器大生產的影響及其實質。
[提示] 影響:推動了工業化發展和經濟騰飛;破壞了舊的社會秩序;推動生產模式從手工工場到工廠制度的轉變;階級結構變化,產生了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尖銳;推動了英國民主政治的完善。
實質: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推動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
材料二 隨著機器大生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占據主導地位,勞動分工獲得極大發展,每個工人只完成生產過程中的一道工序或一個環節,勞動對象經過工藝流程的各道工序,最終生產出成品。每個工人的勞動只是這個結合勞動中的一部分,通過分工協作完成產品的生產,勞動者的分工合作創作了一種生產力——勞動合力。這種生產力是單個勞動者無法形成的力,極大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
——摘編自陳文龍《機器大生產對勞動者的影響》
[探究]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機器大生產對勞動者和勞作方式的影響。
[提示] 影響:勞動分工與分工協作極大發展;勞動者變成機器的一部分;標準化和流程化生產;勞動者的紀律意識和時間觀念增強。
[明歷史解釋]
工業革命對勞動婦女的影響
(1)工業革命前,英國下層女性的勞動以家務為主,她們的勞動卻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其社會地位自然被邊緣化。雖然在家務勞動之余,在農忙季節到附近的農場充當幫工,也在家庭手工作坊幫助自己的丈夫分擔一些工作,但家庭式婦女的屬性依舊。
(2)工業革命的到來則使上述情形逐步發生了變化。工業革命初期,一方面是外作制的普遍推行,另一方面則出現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紡織廠。外作制使得家庭不再成為一個孤立的經濟單位,而是社會生產體系中的一個環節,這就為婦女成為工廠工人創造了條件。而工廠的出現則讓婦女第一次真正地走出家門成為現實。
(3)工業革命中期,蒸汽機的出現使得廠址的選擇不再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棉紡織廠隨后在英國雨后春筍般出現。婦女以其特有的優勢很快成為該行業的主要勞動力。她們的傳統意義上的家庭婦女屬性在減少,而社會勞動者屬性卻相應地得到增加。
(4)工業革命后期,婦女的工作崗位不再局限于紡織業,在其他被認為是男子的行業也能看到女性的身影。面對受到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婦女們不再選擇沉默,而是通過各種方式來保護自身的權益。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英國的廣大下層婦女逐步完成了由家庭式主婦向社會勞動者的基本轉變。
[練經典小題]
1.1861年,英國還沒有一個女護士,也沒有一個女職員;到1891年,女護士已達53 000多名,女職員也有17 000多名。這體現工業革命(  )
A.導致生活方式的變化   B.沖擊了原有的社會關系
C.促使醫療水平的提高 D.使女性地位得到根本改善
解析:選B 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和完成,出現大量使用女工的現象,說明工業革命的開展沖擊了原有的社會關系,故B項正確;材料論述女子參與社會工作,不能說明生活方式的變化,故A項錯誤;材料未涉及醫療水平,排除C項;此時期,女性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排除D項。
2.19世紀中期以后,隨著工業革命和民權運動的開展,1870年英國通過《已婚婦女財產法》,規定:“已婚婦女因從事任何職業、工作或手工藝,或者因獨自經營而得到的工資收入都應被視為和確認是她獨自擁有和處理的財產。”1875年,議會正式批準《婚姻及離婚法》,使離婚合法化,婦女也有權提出離婚。材料主要表明(  )
A.婦女經濟上獲得獨立
B.工業革命激發了婦女的參政意識
C.工業革命促進了婦女地位的提高
D.英國民主法制意識的健全
解析:選C 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隨著工業革命和民權運動的開展”“《已婚婦女財產法》”“議會正式批準《婚姻及離婚法》”等,表明工業革命促進了婦女地位的提高,故C項正確。A、D兩項的表述不夠全面和準確,排除;題干內容未體現激發婦女參政意識,排除B項。
主題二 生活的節奏化——工業革命與生活方式的變革
[析史料實證]
材料一 工業化以前,家庭體系以擴展型家庭為主。擴展型家庭體積龐大,成員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業革命以后,經濟逐漸發展,傳統大家庭的優勢逐漸消失,個人需要越發受到重視。在此基礎上,核心家庭數量進一步增加。工業的興起要求工人隨著勞動市場的需求流動,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經常遷移,沒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節奏逐漸向工廠的勞動時間靠攏。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家庭觀念也逐漸改變,開始傾向于在婚后從大家庭搬出來,自立門戶。
——摘編自唐思為《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家庭生活方式觀念轉變及其原因》
[探究]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家庭生活方式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
[提示] 變化:家庭規模逐漸縮小;核心家庭數量增多;家庭經常遷移;家庭觀念變化。
原因:工業革命對家庭關系的沖擊;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影響;自由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工人工作崗位的變動;城市化的影響。
材料二 工廠制度產生了工人階級,但是絕大部分工人在最初并沒有分享到工業革命帶來的福利,相反他們的生活異常艱辛。在這些人中,生活最為悲慘的是童工。童工離開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加入到產業大軍中,從事非人的超強度的體力勞動,遭受著身心的極大摧殘。醫生們的調查表明,工廠里的環境和衛生狀況令人擔憂。為了增加產量,資本家強迫工人夜以繼日的連續工作。
——摘編自陳日華《19世紀英國對工廠制的規制》
[探究] 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工廠制度給工人階級生活帶來的惡果。
[提示] 貧富分化嚴重,工人生活貧困;大量童工被卷入產業大軍;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不斷增加;工作和生活環境惡劣。
[明歷史解釋]
工業革命與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
(1)工業革命和機器生產降低了對人力的要求,但使工人的勞動日益單一化。
(2)物質產品的豐富,社會條件的改良與生產力發展的巨大要求使英國人口呈現出了爆炸性的增長。
(3)英國社會的流動性也隨著工業化特別是交通運輸業的發達而大大加速了,導致英國工業經濟中心的擴散和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城市化浪潮。
(4)工業革命使家庭規模逐漸縮小。在工業革命以后,經濟逐漸發展,傳統大家庭的優勢逐漸消失,個人需要越發受到重視,子女很早就獨立出去謀生,形成了獨特的“空巢”老人現象。
(5)工業革命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變化,獨身主義者增加。人們開始對婚姻變得謹慎,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婚姻的前提,婚姻觀發生變化。
(6)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勞動強度大、生活與生產環境惡劣、貧富分化嚴重、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練經典小題]
1.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在自傳中說:“生產福特T型車需要7 882個獨立工序,其中949個需要‘強壯而訓練有素的體格健壯的人’;其余工序‘670個可由失去雙腿的人,2 367個由一條腿的人,715個可由獨手的人,10個由盲人來做’。”這反映出(  )
A.福特不僅是實業家也是慈善家
B.現代化機器生產對身體損傷大
C.流水線生產降低了對人力要求
D.機器完全取代人類成為主導者
解析:選C 據材料“949個需要‘強壯而訓練有素的體格健壯的人’;其余工序‘670個可由失去雙腿的人,2 367個由一條腿的人,715個可由獨手的人,10個由盲人來做’”可知,流水線生產降低了對人力要求,故C項正確。
2.“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工廠,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由此可見,工業革命的實質是(  )
A.生產組織形式的革命  B.生產技術的革命
C.生產方式的革命 D.社會關系的革命
解析:選C 抓住題干信息“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這表明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即生產方式的革命,故C項正確;生產方式的變革導致了生產組織形式的革命,故A項不是實質,排除;B、D兩項在題干信息中沒有體現,排除。
一、工業化初期的生產組織形式
材料一 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的技術條件下,家庭作為一種工業組織形式與較大規模的其他組織形式相比,轉換成本方面的劣勢尚不明顯。而在當時的社會、文化條件下,以家庭為工業組織可以相對節約組織的組建和運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家庭作為最基本、最普遍的既存組織,便成為工業生產組織的主要形式。
——摘編自王詢《歐洲前現代化時期的家庭與工廠制度的形成》
材料二 馬克思說,只要機械動力(蒸汽機或水)代替人的肌肉來推動機器,工廠生產通常就會出現。也就是說,工業化在以家庭工業為主體的早期階段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已有的前工業企業生產的機械化(手工企業機械化)。顯然,馬克思論斷從轉化成本的角度來強調集中的組織形式能夠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摘編自鄒冠秀《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生產模式的轉換》
二、工業化的歷史功過
工業化的歷史功績大概如下:第一,工業化創造了生產力;第二,工業化促進了社會發展;第三,工業化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就生活水平而言,工業化國家高于非工業化國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前世界上“南北半球”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工業化國家與非工業化國家之間的經濟差異。但是,工業化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工業化造成了人的異化勞動。高度專業的任務使人們覺得他們的工作是無聊的、單調的、乏味的,可以讓人變得焦慮,其結果是勞動者的不滿和異化。其次,工業化破壞了生態平衡。技術作用于自然環境的性質的結果已經產生了對人類未來的憂慮,生態危機的嚴重性分別來自人口的密度、自然環境的不斷消耗和過去對環境的毀滅性開發之結果的忽視。
——摘編自馮憑《工業化社會與新技術革命》
三、工廠立法
1802年的《工廠法》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英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工廠立法。1802年《工廠法》的頒布對英國法律史而言意義重大,英國議會以此為開端陸續制定了一系列規制工作時長和工作環境的成文法案,后世將其稱之為“工廠立法”。法案的主體部分大致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是關于衛生的規定。明確規定了工作環境的衛生和保障學徒童工的個人衛生標準。如在每個學徒童工學藝期間,工廠主必須固定向每人提供兩套完好的衣服及合身的內衣、鞋帽和長襪;每年至少發給每個學徒童工一套新衣服。第二部分是關于工作時長的規定。工廠主不得雇用或強迫任何學徒童工在任何一天之內完成超過12個小時的工作,必不可少的用餐所占時間不計入內。第三部分是關于視察制度的規定。地區的治安法官須在每年仲夏治安年會上指派兩名與此類工廠無利害關系或無其他任何關系的人員作為此類工廠的視察員,其中一人須為此郡的治安法官,另一人須為英格蘭或蘇格蘭國教的牧師,視具體情況而定。此類視察員須就此類工廠及其學徒童工的狀況和條件,經常向季度治安會議做書面報告,看其是否按照本法令及國法的規定進行經營管理;上述兩名視察員或其中一名,如發現任何工廠出現任何傳染性疾病,兩人或其中一人,有權責成該工廠主立即請醫生或者其他合格的醫務人員,對該疾病的性質及可能引起的后果進行調查,并實施該醫生或者其他合格的醫務人員認為最為妥當的補救措施及規章制度,以防止傳染病蔓延,恢復病人健康,提供上述醫療措施所需一切費用均由該工廠主負擔。第四部分是關于處罰的規定。工廠主如果故意違反本法令的規定,須由司法官員審判此類人員有罪,按其情節判處5英鎊以下40先令以上的罰款。
作者認為,1802年的《工廠法》是整個后工業革命時代社會立法的開端。它開啟了國家以立法形式緩和工廠主與工人之間矛盾的新時期。法案制定之后,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為工人階級爭取自身的權利,獲得其所應有的法律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法案中的多項內容均被后世立法所繼承,比如限制工作時長的規定被世界各國的勞動立法所采納;工廠視察制度也在英國后世的工廠立法中得到了體現。盡管我們并不能以此界定,在1802年《工廠法》頒布之后,英國的國家政策已經由自由放任轉向國家干預;但是,這部法案的頒布延續了英國政府在經濟領域內承擔其所應有的社會責任的傳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其國家控制調控政策的延續。
——摘編自侯磊《1802年〈工廠法〉研究》
[隨堂基礎鞏固] 
1.有學者認為,與工業化一起到來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長、大規模移民與迅速的城市化,“勞動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區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費這些原材料,從而增加了世界貿易的總量……大船、巨大的碼頭、深水運河加速了貿易和運輸的發展。這一新體系所帶來的利潤主要流向歐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說明(  )
A.資本開始自由開放地流動
B.國際經濟交流基本準則得到確立
C.人類社會的橫向交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D.人類朝著世界一體化進程邁出關鍵性一步
解析:選D 材料中談到了勞動力、原材料、資本、交通等方面,A項僅僅談到資本,無法全面概括,排除;B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所確立的自由主義原則,材料并未體現相關內容;C項“根本”的表述過于絕對;材料體現了世界一體化在工業化的促進下加速形成,體現了工業化對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作用,邁出了關鍵性一步,D項正確。
2.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環境極其惡化   B.化學工業污染嚴重
C.人口膨脹食物短缺 D.醫療技術水平下降
解析:選A 材料關鍵信息:19世紀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這是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的時期,反映了工業革命對環境的破壞,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故選A項。B項“化學工業”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故排除。C項與工業革命時期農業也獲得快速發展矛盾,排除。D項與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整體進步矛盾,故排除。
3.18世紀英國的手工工場中,做出一根大頭針大約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個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頭針。如果他們彼此無關獨立工作,一個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頭針。這對工業革命發生所起的作用是(  )
A.可以省時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將秩序和規律帶到生產實踐
C.對生鐵的需求量有較大的增加
D.專業分工有利于技術的創新
解析:選D 根據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這有利于工人進行技術創新,推動工業革命的發生,故D項正確,A、B、C三項在材料中均未體現。
4.據統計,18世紀末,英國棉紡廠中,約300家是雇傭人數在50人以上、使用動力機器的工廠,600家是雇傭人數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機或騾機的工廠。這客觀上反映出(  )
A.機器生產擺脫地理環境限制
B.技術變革推動生產規模擴大
C.工業化造成分工越來越細密
D.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集中
解析:選B 由材料“使用珍妮機或騾機的工廠”可知工業依然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故A項錯誤;由材料“約300家是雇傭人數在50人以上、使用動力機器的工廠”可知工業革命促使生產規模擴大,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生產規模而非工業分工,故C項錯誤;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的高度集中,故D項錯誤。
5.工業革命前,美國家庭的經濟重擔一般由男性承擔,女性鮮有在外謀求職業者。工業革命興起后,女性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增長,1800年就業女性僅占女性總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長至10%。這說明工業化(  )
A.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B.引起了大規模人口流動
C.改變了家庭的經濟結構 D.改變了女性的婚姻觀念
解析:選C 據材料“美國家庭的經濟重擔一般由男性承擔”和“工業革命興起后,女性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增長”說明傳統的家庭經濟結構發生了改變,故C項正確。
6.有學者認為:“到19世紀中葉……大量數字說明工業革命造成的貧富距離在拉大,財富的分配極不合理。社會的人文紐帶被工業化完全擰斷。英國人花了好長時間才意識到,貧困不是客觀規律,而是工業革命的失誤。”對材料最準確的理解是(  )
A.工業革命的全部目標在于發展現代經濟
B.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貧富差距擴大
C.工業革命使西方國家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D.社會文明進步應注重社會整體均衡發展
解析:選D 材料認為工業革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富分化的問題,并逐漸得到英國的認識和反思,故選D項;工業革命不僅要發展現代經濟還要關注社會公平,排除A項;B項是材料反映的現象,排除;材料認為工業革命引發了社會矛盾、貧富分化,排除C項。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子洲县| 南木林县| 太康县| 通州区| 承德市| 张家川| 乐东| 南雄市| 上思县| 保德县| 高州市| 永康市| 大竹县| 收藏| 左云县| 浦东新区| 湘潭市| 普格县| 麻江县| 麦盖提县| 晋州市| 磐石市| 天祝| 股票| 南溪县| 正安县| 定南县| 抚松县| 庄浪县| 乐陵市| 元朗区| 确山县| 乌鲁木齐市| 辛集市| 西华县| 咸宁市| 乐陵市| 神农架林区| 尼勒克县|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