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環保生活小聯盟——垃圾減量研究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綜合實踐活動設計參考)(10)粵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冊第 14-25 頁(活動準備)重點通過觀察與發現,了解垃圾污染形勢,進行垃圾減量探究。學會垃圾分類,掌握垃圾變廢為寶的方法。 3.通過社會服務實踐,在社區宣傳環保理念,帶動身邊的人加入垃圾減量行動。難點垃圾分類法的學習和垃圾變廢為寶的應用。《家庭環保公約》《垃圾減量指南》的制定。課前準備了解垃圾污染形勢,思考垃圾減量方法。準備活動所需材料與表格工具。問題解決通過觀察、發現、探究、實驗、游戲、制作、社區服務等多種活動形式,了解垃圾減量的必要性,提高認知能力和服務意識。責任擔當圍繞垃圾減量主題開展服務活動,在社區宣傳環保,為環?;顒颖M一份力,形成環保從我做起的責任感。價值體認理解并遵守環保規則,為 “環保宣傳員” 的身份感到自豪,初步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培養節能環保、熱愛生活的態度。創意物化通過擬寫有創意的環保廣告標語,助力環保活動宣傳,充分發揮創意,培養創新思維。(活動過程)一、活動引入教師以“你印象中的廣東是怎樣的”問題導入,首先展示“美麗廣東”系列圖片,再展示“垃圾圍城”系列圖片,以及廣東積極推出垃圾分類等舉措破解“垃圾圍城”問題的新聞,讓學生在“同是廣東,為什么會這么不一樣”的對比中形成對垃圾污染問題及其如何解決的思考。二、活動過程(一)第一課時:“垃圾污染”與“垃圾減量”【說一說】教師用提出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回想生活情境。學生可自由發言或小組討論、交流。哪里來這么多垃圾?活動提示:根據學生回答,穿插《2015—2017 各?。▍^、市)城市生活垃圾產生情況統計圖》,了解廣東垃圾圍城困境。誰把垃圾清走了?活動提示:根據學生回答,穿插“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采訪視頻,了解亂扔垃圾給別人帶來的麻煩和負擔。垃圾污染了什么?活動提示:根據學生回答,穿插垃圾污染圖片,直觀感受垃圾給土地、海洋和大氣帶來的污染。給誰帶來了傷害?活動提示:根據學生回答,穿插海洋生物因垃圾亂投放而危及生命的圖片、人類扔掉的垃圾最終以微粒的形式回到體內的視頻,感受垃圾亂投放給生物帶來的危害。【頭腦風暴】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回答以及小組討論,圍繞“垃圾圍城”這一(示例:)主題形成思維導圖,思考這一主題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對這一主題有更豐富、立體的思考,同時也培養學生復雜化思維的能力。在對垃圾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教師提出活動主題:垃圾污染的形勢如此嚴峻,解決這一問題刻不容緩。解決垃圾污染,要從垃圾減量開始。怎樣做到垃圾減量?我們一起來探究吧!【觀察與發現】觀察社區居民(家庭)的垃圾投放情況。學生在課下分組開展調查活動,并完成《垃圾投放情況觀察發現表》。小組成員觀察對象 觀察時間段每天投放次數 次 第 1 次 克第 2 次 克我的發現【實驗探究】按教材 P22-23 頁內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污水排放量對比實驗”。完成實驗后,學生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提出結論解釋,并提出節源減排的(污水排放量對比實驗結論(示例)結論解釋: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不同的用水習慣對水量的影響大(大/不大),因此所產生的污水排放量也不同。通過上面實驗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生活習慣能有效地節約能源,減少垃圾的排放量。使用香皂洗手可以節省用水,減少污水排放。搓手時關閉水龍頭可以節省用水,減少污水排放。使用香皂洗手、搓手時關閉水龍頭,最節省用水。使用洗手液洗手、搓手時不關閉水龍頭,最浪費用水。)生活小妙招,從而體驗良好生活習慣對節約能源、減少垃圾排放量的幫助。以“污水排放量對比實驗”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從衣食住行多方面探討垃圾減量的方法。學生初步完成教材第 17 頁的《垃圾減量方法探究表》。課后請教爸爸媽媽或查閱資料,進一步補充表格。垃圾減量方法探究表(示例)生活領域 減少垃圾的方法衣 購買商品時,盡量選擇簡單包裝; 避免購買不必要的衣物; 不穿的衣物捐贈或回收。食 外出就餐適量點餐,合理搭配; 剩菜打包帶走,避免浪費; 盡量不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買菜多用環保袋,少用塑料袋。住 可回收物單獨存放回收; 使用可重復利用或可回收的物品; 厲行節約,不浪費生活用品。行 旅行自帶杯子、洗漱用品等; 旅行中各類垃圾分類收集、投放,不隨意丟棄。(二)第二課時:“變廢為寶”與“垃圾分類”【調查匯報會】學生匯報課下調查成果。【問題與假設】(示例:問題一:餐廚垃圾是每天都產生的,怎樣減少餐廚垃圾? 問題二:在生活中如何減少污水的排放?問題三:塑料包裝產生大量無法降解的垃圾,如何防止生活中過度使用塑料?問題四:垃圾可以變資源嗎?假設一:餐廚垃圾可以進行分類利用。假設二:洗手時不一直開著水龍頭可以節省很多水,減少污水的排放。假設三:防止生活中過度使用塑料,可以認真執行“限塑令”。假設四: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可以“變廢為寶”。)學生根據搜集到的和調查匯報會得知的垃圾減量方法,針對生活中的問題, 提出問題與假設,并完成教材第 18 頁的填寫。教師提出活動主題:垃圾減量的方法有很多,從身邊小事就能做起,而其中兩個垃圾減量的重要途徑是——“變廢為寶”和“垃圾分類”。播放“變廢為寶”的相關視頻,并引出餐廚垃圾的變廢為寶活動。【行動與探究】活動:餐廚垃圾再利用引入:教師呈現數據,“一般而言,餐廚垃圾產生量可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 30%至 60%”。教師播放關于餐廚垃圾的相關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餐廚垃圾所造成的浪費,以及給地球帶來的負擔。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餐廚垃圾能變廢為寶,那就好了”。(示例:結論解釋: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餐廚垃圾可以(可以/不可以)制作成肥料。)進行餐廚垃圾再利用實驗:以“餐廚垃圾可以變廢為寶”為假設,參考教材第 20 至 21 頁的內容,進行雞蛋殼變廢為寶實驗,觀察植物長勢、記錄, 并得出結論。活動提示: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比如實驗還可以選用果皮、蔬菜葉等不同的餐廚垃圾做堆肥,進行實驗。這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并驗證餐廚垃圾做肥料的可行性。【綜合應用】(示例:我們每人一天大約會制造1千克的垃圾。我們學校共有師生2000人,每天大約會產生2000千克的垃圾。如果每人每天能減少10 的垃圾(即100克,約與2個雞蛋等重),每天全校師生可以減少200千克垃圾的產生,一年可以減少73000千克垃圾,相當于20 頭大象的重量。)學生對教材第 23 頁“綜合應用”部分進行計算,并得出自己的結論。(三)第三課時:垃圾減量主題宣傳進社區【說一說】(示例:大氣污染、水污染、生物性污染、侵占大量土地、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學生討論:如果不注意垃圾減量,不斷增多的垃圾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社區服務】“環保公約”進家庭: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份家庭“垃圾減量環保公約”。活動提示:三年級的學生如何制定家庭公約?教師可以提供這三個“錦囊”給學生支招。錦囊妙計一:每個成員都不落。第一步,召開家庭會議;第二步,規則寫得具體;第三步,選出“小法官”。錦囊妙計二:分出具體方面來。第一方面,生活習慣;第二方面,精神家園;第三方面,休閑娛樂。錦囊妙計三:附加部分不能少。(垃圾減量家庭環保公約(示例)家庭成員職責:把別人的垃圾撿起來。提醒別人不要做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的事情。以身作則,節能環保。我們要營造一個干凈、環保的家。要做的事情:垃圾分類。認識垃圾如何分類,并踐行分類。使用充電電池。購買充電電池及充電器,不僅可減少有害垃圾、節約原材料,長期下來還能省錢。捐贈閑置物品。把家中保存較好的閑置物品送到二手店、舊貨市場或是慈善機構。雙面打印。在必要的時候才打印,并選擇雙面打印。廚余垃圾堆肥。別把食物殘渣全倒掉,可以用它們來堆制肥料,給花草施肥。不要做的事情:1.不用塑料袋。城市填埋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袋。所以,購物時要自帶可重復使用的布袋。)第一計,合理獎勵;第二計,適當懲罰;第三計,簽上大名。(2.不用一次性餐具。為滿足中國對一次性筷子的需求,每24小時就要砍掉607 畝森林。所以,出門就餐要自帶餐具,杜絕使用一次性餐具。3.不買瓶裝水。在家配備飲用水過濾器,并使用可重復使用的水杯,減少購買瓶裝水,從而可以減少城市垃圾填埋量。獎罰:每周能做到3點以上,獎勵新書一本。違反以上規定1次,罰打掃衛生1次。家庭成員簽名:年月日)(垃圾減量指南(示例)垃圾減量的總原則:對自己身邊的物品負責,它們也有自己的“生命”,隨意丟棄既是浪費,又污染環境。一、衣衣服夠用就行,按需購買,不攀比,減少購買。衣物破了或者鞋子脫膠了,優先修補。實在不行了,再考慮改造成其它可用物品。最后才選擇丟棄。戶外鞋子盡可能買質量比較好的。日常鞋子交替著穿,這樣鞋子可以穿的更久。積極參加舊衣捐贈公益活動,不太舊但是不適合自己的衣服可以換給其他人,或者捐出(尋找捐衣渠道,或投入社區捐衣箱);舊的衣服再做改造,如做成背包、沙包等。愛自己的衣服,不喜新厭舊。二、食尊重食物,盡量光盤,不浪費。餐館吃飯盡量少點菜,有剩余時盡量打包。)“垃圾減量指南”大放送:“宣傳小組”制定垃圾減量指南宣傳頁或小冊子,在學校、周邊社區派發并講解,當個小小環保宣傳員。餐館吃飯、吃面時吃多少要多少,吃不完就主動少要點,不因為自己少要點,就覺得自己虧了。火鍋吃不完的、還沒有下鍋的菜,先考慮退,不行就考慮帶走,或者直接和店家說一聲,讓他們處理。不要隨便倒進鍋里浪費掉。出門自帶飯盒和餐具,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碗筷,打包時避免用一次性打包盒。盡量吃本地的、吃當季的食物。減少點外賣,減少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的使用。對食物負責,新鮮的、易壞的食物優先吃,切莫讓食物變質腐爛。三、住時時注意節約,節約用水、節約用電。莫嫌麻煩。收集生活廢水,屯起來,沖廁所。廚房洗菜、淘米水等不含油的水攢起來用于澆花。用毛巾和手絹擦手、擦嘴,用廢舊毛巾擦桌子等,減少衛生紙的使用。在家進行垃圾分類。四、行出遠門時,盡量自帶生活用品,不隨意使用酒店里面的一次性用品。特別是拖鞋、毛巾、一次性洗發露和沐浴露等。酒店大堂一般都有桶裝水,或視水質情況直接燒水喝,減少使用酒店提供的小瓶礦泉水。出門時自帶水杯,少用一次性杯子,買各類飲料時主動用自己的杯子。日常出門自帶水杯及水,減少瓶裝礦泉水的購買。出遠門帶飯盒、勺子或筷子,不用一次性碗筷。在飛機上使用自己的餐具,盡量用熱餐,不用餐盒;自帶小口杯喝飲料或茶水,或者只使用自己的水杯喝水。在酒店時盡量只使用衛生間的垃圾桶,以避免房間的垃圾袋在只有很少垃圾的情況下被更換。在景區游玩時,不亂丟垃圾。出行提前安排好時間,盡量選擇公共交通。“環保廣告語”我來說:“廣告小組”進行頭腦風暴,想出簡潔有力的垃圾減量廣告語,從我說起,從我做起,小手拉大手,影響家庭、影響身邊的人。活動提示:學生制訂廣告語時,教師應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廣告語要求:語言整潔、句式整齊、音韻和諧。(環保廣告語(示例)改變,做更好的自己。多一個動作,少一份污染。隨手分一分,廣東美十分!每“拾”每分,美時美分!)廣告語編擬方法:修辭法(對偶、雙關、對比、引用化用名句、比喻、設問);運用質樸的語言;恰當使用押韻;字詞巧妙排列。評選“環保小衛士”,看看誰在活動中,表現最好、最突出。3.【反思與改進】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最后是怎樣解決的?填寫在教材第 25 頁上。三、展示與評價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和活動成果進行回顧和記錄。學生分組展示小組活動成果,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評一評: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評價。(以下為參考表格)項目 自評 小組評 師評通過活動,知道 了一些垃圾減量的知識通過活動,提高了自己的動手 能力能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認真傾聽隊友的 意見和隊友團結合作,完成活動積極參與活動, 完成自己分擔 的任務四、學生自主活動示例以上為教材推薦活動示例。教師可根據實際條件和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自主生成或參與新活動,以下為學生自主活動提供示例參考:活動一:垃圾分類我也會除了餐廚垃圾,還有很多種類的垃圾。針對“垃圾分類有助于垃圾減量”的問題與假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信息搜集,了解實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閱讀垃圾分類相關文件)、實行垃圾分類的必然性(觀看垃圾分類好處的相關視頻) 和實行垃圾分類的可操作性(觀看垃圾分配的科普視頻),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形成垃圾分類意識。活動二:垃圾分類快樂游戲(垃圾分類游戲規則(示例)每個乒乓球上印有一種垃圾,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2 分鐘內對“垃圾” 進行分類,正確率最高的成為“環保大王組”。)進行垃圾分類快樂游戲,用干凈的垃圾桶、紙箱、乒乓球等,自制垃圾分類游戲道具,設立游戲規則,學生在游戲中邊小組討論邊分析,有利于加深對垃圾分類的印象,從而將分類常識更好地運用到生活當中。活動提示:游戲中會出現垃圾分錯類的情況,教師針對容易分錯類的垃圾,如“樹葉也是餐廚垃圾嗎”進行講解釋疑(可腐蝕的垃圾都是餐廚垃圾),讓學生真正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垃圾分類快樂游戲”進小區:“游戲小組”制作垃圾分類游戲道具,經小區管理方同意,在小區發動居民參加垃圾分類游戲,以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減少環境污染。活動三:環保英語角播放“垃圾分類”的相關英語視頻,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規則和技巧,掌握“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英語表達。(共35張PPT)粵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上冊考察探究你印象中的廣東是怎樣的?活動引入廣州:廣東省會,國際商貿中心深圳:中國經濟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大都市這也是廣東的另一面……活動引入南粵某城市珠三角某城市廣東中部某城市城市不斷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但城市繁華發展的背后,也有著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垃圾圍城”。越繁華的城市,就越容易受到“垃圾圍城”的困擾。活動引入同是廣東,為什么這么不一樣呢?活動引入破解垃圾圍城,廣東在行動“垃圾污染”與“垃圾減量”哪里來那么多垃圾?說一說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廣東省在2015、2016、2017這三年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都是第一。活動過程比較上面三個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和小組同學討論一下。誰把垃圾清走了?說一說活動過程環衛工人、清潔工人“吸收”了很多人對于生活當中太多的“不在乎”。垃圾污染了什么?說一說土壤大氣海洋活動過程垃圾給誰帶來了傷害?說一說被漁網困住的海龜被塑料袋弄得快窒息了的海鷗被鋼絲勒住,眼含淚水的海豹活動過程垃圾給誰帶來了傷害?說一說人體內的塑料微粒活動過程頭腦風暴垃圾圍城垃圾來源誰清垃圾垃圾污染土地環衛工人各種住宅小區對海洋生物的傷害垃圾傷害琳瑯滿目的商場嘈雜的菜市場建筑工地熱鬧的小吃店……志愿者海洋大氣對人類的傷害對植物的傷害活動過程1. 觀察小區居民垃圾投放情況。觀察與發現活動過程垃圾投放情況 觀察發現表 小組 觀察時間每天 投放 次數 次 第1次 克 第2次 克 我的 發現 2. 課下分組開展調查活動,并完成《觀察發現表》。實驗探究活動過程污水排放量對比實驗洗手方案 用水量/克 實驗一: 搓手時不關閉水龍頭 實驗二:搓手時關閉水龍頭方案A 洗手液方案B 香皂實驗探究活動過程污水排放量對比實驗【結論解釋】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不同的用水習慣對水量的影響 (大/不大),因此所產生的污水 。通過上面實驗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生活習慣能有效地節約能源,減少垃圾的排放量。1. 使用香皂洗手可以節省用水,減少污水排放。2.3.4.活動過程垃圾減量方法探究表 生活領域 減少垃圾的方法衣食住行“變廢為寶”與“垃圾分類”活動過程通過查閱資料或者請教爸爸媽媽,你了解到的垃圾減量方法有哪些呢?在班上和大家說一說。我查到的垃圾減量方法有這些……問題與假設活動過程小鏈接一般而言,餐廚垃圾產生量可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30%~60%。活動過程行動與探究活動過程活動:餐廚垃圾再利用1. 提出假設:餐廚垃圾可以變廢為寶。2. 實驗探究:上網查資料。3. 實驗過程:雞蛋殼的廢物利用。4. 實驗分析。5.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餐廚垃圾(可以/不可以)制成肥料。行動與探究活動過程活動:餐廚垃圾再利用小貼士實驗還可以選用果皮、蔬菜葉等不同的餐廚垃圾做堆肥。綜合應用我們每人一天大約會制造1千克的垃圾。我們學校共有師生______ 人,每天大約會產生 ______千克的垃圾。如果每人每天能減少10%的垃圾(即100克,約與2個雞蛋等重),每天全校師生可以減少_______千克垃圾的產生,一年可以減少 千克垃圾,相當于 _________的重量。活動過程垃圾減量主題宣傳進社區說一說如果不注意垃圾減量,垃圾不斷增多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垃圾減量指南”大放送垃圾減量主題宣傳進社區“環保公約”進家庭“環保廣告語”我來說……評一評,誰是“環保小衛士”!反思與改進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最后是怎樣解決的?我們遇到的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法:我還收獲了:反思與改進1.提出假設:垃圾分類可實現垃圾減量。2.分析探究:上網查資料。3.分析過程:4.實驗結論: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垃圾分類 可以 (可以/不可以)實現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垃圾分類的必然性。垃圾分類的可操作性。垃圾分類我也會學生自主活動學生自主活動該進哪個桶?垃圾分類快樂游戲學生自主活動學生自主活動不同垃圾的英語表達可回收垃圾:___________餐廚垃圾:_____________有害垃圾:_____________其他垃圾:_____________環保英語角學生自主活動學生自主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上環保生活小聯盟 教案.docx 環保生活小聯盟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