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教材版本課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勞動 教育維護保養自行車(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為保持自行車的使用壽命、安全性能和騎行效率,我們需要對自行車進行保養維護。課前準備工具材料維護保養自行車主要作用是松解生銹緊固件,潤滑不能拆卸的緊固件,便于拆卸生銹的緊固件。它能在裸露的金屬表面形成持久的防腐蝕保護,防止新的銹蝕形成。除銹劑也是理想的潤滑冷卻液,適用于不銹鋼、鋁板表面攻螺紋。還能有效清潔干燥電子設備,改善傳導性能,望采納,謝謝。 1 評論 分享 能強力滲入鐵銹、腐蝕物、油污內從而輕松地清除掉螺絲、螺拴上的銹跡和腐蝕物,具有滲透除銹、松動潤滑能有效清潔設備,抵制腐蝕、保護金屬,改善傳導性能用于鏈條的清潔養護,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能滲入鐵銹、腐蝕物、油污和泥污等物的內部,使之緩解剝離而易于清除抗氧化、抗磨損、防銹蝕可滲入零件需要潤滑而一般機油無法滲入的縫隙中,起到潤滑作用,能防止機器吱吱作響。防銹劑對金屬表面的保護,從而停止或延遲水分、氧氣和其它雜質的入侵。保護表面不受水分、化學品、空氣及其他腐蝕品侵害。它能在裸露的金屬表面形成持久的防腐蝕保護,防止新的銹蝕形成。鏈條油不僅能起到潤滑作用,還能提高鏈條的運轉效率,減少砂石附著磨損鏈條,保持傳動系統長久高效,最大化延長鏈條使用壽命維護保養自行車轉動刷子就可以徹底清潔鏈條的雜質清潔過程中的清洗、除塵、拋光等用來擦洗有污垢的地方,并把水漬擦干課前準備勞動過程課前準備勞動過程維護保養自行車維護保養自行車三、維護保養自行車維護保養自行車課前準備勞動過程拓展延伸自行車發展史自行車的起源1790年法國人西夫拉克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自行車,該車是木制的,結構簡單,既沒驅動裝置又沒轉向裝置,靠雙腳蹬地前行,改變方向只能下車搬動車。即使如此,當他騎著這輛在公園兜風也引起在場人的驚異和贊嘆。米肖—踏板驅動181718391861186918741886德萊斯“小馬駒”斯塔利—車型定形麥克米倫—驅動模式1888雷諾—鋼絲輻條勞森— 鏈條自行車發展史鄧祿普—充氣輪胎自行車發展史自行車的發展歷程未來發明中的設想和實踐自行車發展史課前準備勞動過程拓展延伸課前準備勞動過程拓展延伸課堂小結考考你1.按照系統功能的不同,我們可以將自行車部件分為哪三大系統?2.自行車的維護和保養分為哪三個過程?3.圖片中正在進行的是自行車維護與保養的哪一步?4.圖片中使用的是什么材料?5.圖中是自行車的哪個部件?第3題圖第4題圖第5題圖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 多少 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 多少 周歲。1216作 業1、根據所學對自行車進行維護保養,書寫勞動日記,邀請同伴及老師進行勞動評價。2、撰寫一份汽車維護保養的調查報告。3、思考未來自行車還可以具備那些功能?如何進行改造?畫出結構示意圖。以上三項作業任選一項完成謝謝大家【教材版本】 北師大版本【課題名稱】 維護保養自行車(2)【一、教材分析】本節課圍繞維護保養自行車展開,從學生生活中的技能出發,貼近生活,關注學生發展,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教材設計與項目重視勞動技術和勞動情感的要求,不僅滿足學生個性需求,又拓展學生的思維需求。【二、學情分析】初一學生處于行為規范階段,學習時精力不夠集中,但仍對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學習很有興趣,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同時初一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有所欠缺,這也是本節課重點解決的問題。【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自行車的發展歷史,在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的基礎上,能對自行車各部位進行清洗、潤滑和調試。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行車發展歷史的學習,知道自行車的發展與科學技術一樣,是好多人通過不懈的努力逐漸完善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批判創新精神。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和展示評價,加強生與生的合作學習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學生養成勤于動手,樂于探索,積極思考的習慣,增進學生的創新和發展意識【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去親自動手進行自行車的維護保養。教學難點:自行車維護和保養過程中材料和工具的正確使用【五、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件、自行車模具、相關材料和工具、教學視頻。2、學生準備課本、自行車模具、相關材料和工具,筆記本和筆記錄。【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學手段 教學目的活動一 導入:自行車使用后出現的問題 1、視頻展現問題 2、學生討論如何解決 引發學生對自行車維護保養的重視和興趣活動二 學習:1.自行車維護保養的基本知識:三大步驟—清洗、潤滑和檢查。了解自行車維護和保養的基本步驟。 2.維護保養自行車的材料與工具。 3.進行維護保養自行車:清洗、潤滑、檢查 1、視頻展現問題 2、學生討論 掌握自行車維護和保養的原理和過程活動三 拓展:通過了解自行車發展史,以及自行車和汽車的比較,思考和討論自行車還有發展的必要和空間嗎? 視頻展示 學生討論 引發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的思考,以及對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的提倡活動四 練習:1.設疑,引導學生思考。 2.引入德育教育,未滿12周歲不得駕駛自行車,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1、自主思考 2、小組討論 對學生學習進行反饋和評價,引入公民和德育教育活動五 總結:通過思維導圖,總結已學內容。對本次勞動進行多種評價方式,記錄心得感悟,撰寫調查報告,并在小組和班級中展示和匯報。 記錄 小組合作 教會學生進行新事物探索的過程和方式,學會總結和反思,并進行改進【七、課后活動超市】(三選一)1. 根據所學對自行車進行維護保養,書寫勞動日記,邀請同伴及老師進行勞動評價;2. 撰寫一份汽車維護保養的調查報告;3. 思考未來自行車還可以具備那些功能?如何進行改造?畫出結構示意圖【八、板書設計】【九、教學反思】這節課,我引領孩子們通過對自行車的觀察、探究了解自行車的發展史,發現和探究自行車的科學知識,知道在自行車中的綜合運用,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行車的維護和保養的實踐,讓學生在“真槍實彈”式的探索研究過程中經歷、感悟、體驗,培養了學生全面、科學地認識事物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升。反思這個教學過程,我有深刻的體會: 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是“教”給的,不是“灌輸”的,而是在成長中,在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的。最根本的和最有效的途徑是使其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經歷科學探究,形成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動手操作的時間,引導他們去探索、討論,通過學生親身的體會,學生在課堂上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知識信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活動7《維護保養自行車》第二課時.docx 活動7《維護保養自行車》第二課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