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資源簡介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化學試題
原子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Al-27 Cl-35.5 Mn-55
第Ⅰ卷(45分)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應物的濃度 B、反應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反應物的性質
純水在10℃和100℃時的pH,前者和后者的關系是: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確定
中和滴定開始后應注視:①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②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③滴定管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只有②
改變下列哪個條件,一定會引起平衡的移動
A、溫度 B、濃度 C、壓強 D、催化劑
下列式子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H2O+H2O H3O++OH― B、HCO3—+OH― H2O+CO32―
C、CO2+H2O H2CO3 D、CO32―+H2O HCO3―+OH―
在2A+B=3C+4D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s—1 B、v(B)=0.3mol·L—1·s—1
C、v(C)=0.8mol·L—1·s—1 D、v(D)=1mol·L—1·s—1
在一定條件下,反應A(g)+2B(g) 3C(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A、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B、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A同時生成2nmolB
C、A、B、C濃度不再變化
D、A、B、C的分子數之比為1:2:3
8、高溫下,反應 2HBr(g) H2(g) + Br2(g)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達到化學平衡時,要使混合氣體的顏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減小壓強 B、縮小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大氫氣的濃度
9、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用做酸、堿指示劑:
HIn(紅色溶液) H+(溶液)+In—(黃色溶液)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A、鹽酸 B、NaHCO3溶液
C、NaHSO4溶液 D、Na2O2固體
10.下列過程中需要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 鋼鐵腐蝕 B.食物腐敗 C.煉鋼 D.塑料老化
11、把0.05molNaOH固體分別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是
A、自來水 B、0.5mol·L—1KOH溶液
C、0.5mol·L—1醋酸 D、0.5mol·L—1NH4Cl溶液
12、下列事實能說明亞硝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①亞硝酸鈉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導電試驗,燈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與Na2SO4溶液反應 ④0.1mol·L—1HNO2溶液的PH=2.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13、0.02mol·L—1的HCN溶液與0.02mol·L—1的NaCN溶液等體積混合,已知混合溶液中C(CN—) A、C(Na+)>C(CN—)>C( H+)>C(OH―)
B、C(HCN)+C (CN—)=0.04mol·L—1
C、C(Na+)+C(H+)= C(CN—)+C(OH―)
D、C(CN—)>C(HCN)
14、用水稀釋0.5mol·L—1的醋酸(CH3COOH)溶液,其中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①H+的物質的量 ②C(H+) ③C(H+)/C( CH3COO—)
④C(CH3COOH)/ C(CH3COO—) ⑤C(OH―)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低溫處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以防止變質
C、生產硝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氨氣的利用率
D、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Cl2
16. 下列物質中,屬于兩性氧化物的是:
A. Al B. Al(OH)3 C. Al2O3 D. SO2

17、將0.1mol下列物質置于1L水中,充分攪拌后,溶液中陰離子數最多的是: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18、在合成氨時,可以提高H2轉化率的措施:
A、延長反應時間 B、充入過量H2
C、充入過量N2 D、升高溫度
19.容積相同的四個集氣瓶,分別裝滿下列氣體,將其倒放在水槽中,充分作用后,集氣瓶中進水最多的是
A.NO B.等體積NO2與O2的混合氣
C.NO2 D.等體積NO與O2的混合氣
20.NO因污染空氣而“臭名昭著”,而其奇妙作用也使其成為“明星分子”。如制HNO3肥料、炸藥、促進血管擴張、促進免疫功能、增強記憶等。其工業主要來源可能是
A.Cu+HNO3→ B.N2+O2→
C.NH3+O2→ D.NO2+H2O→
21. 實驗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適的試劑是
A. NaOH B. H2SO4 C. NH3?H2O D. KOH
22.實驗室里可按圖1所示的裝置干燥.儲存
氣體R,多余的氣體可用水吸收,則R是
A、NO2 
B、HCl   
C、CH4  
D、NH3
23. 過量的鐵粉與稀硫酸反應后,溶液中存在較多的陽離子是
A. Fe3+ B. Fe2+ C. H+ D. Fe3+ 和Fe2+
24.下列各組離子,在強堿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 、Fe3+、NO3- 、Cl- B.Ba2+ 、Na+ 、Cl- 、NO3-
C.NH4+、K+、NO3-、Cl- D.Na+ 、Al3+ 、Cl- 、SO42-
25.常溫下,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 含H+的溶液 B.加酚酞顯無色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
26、酸和堿恰好完全中和時,它們起反應的 一定相等:
A、質量 B、物質的量
C、物質的量濃度 D、H+和OH―的物質的量
27、鹽酸與鐵釘反應中HCl是:
A、還原劑 B、氧化劑
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
2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的飽和溶液導電能力一定強
B.凡是能導電的物質都是電解質
C.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過程是不可逆的
D.強酸溶液的酸性一定強于弱酸溶液的酸性

29.在鹽類水解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鹽的電離平衡被破壞 B.水的電離程度一定會增大
C.溶液的pH一定會增大 D.(H+)與c(OH-)的乘積一定會增大
30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時,與實驗室取氨氣的氣體發生裝置相同的是
A、CO2 B、H2 C、Cl2 D、O2

第Ⅱ卷(共55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30分)
31.(6分)(1)Mg(OH)2中混有的Al(OH)3的雜質可以用NaOH除去,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 Fe3+的檢驗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常常加入鐵粉,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 硫化鈉水溶液顯_____性(填酸、堿、中),原因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 寫出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在密閉容器中,通入xmolH2和ymolI2(g),存在H2+I2(g) 2HI(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改變下列條件,反應速率將如何改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平衡將如何改變(填向左、向右或不)
①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將 ,平衡將 移動。
②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將 ,平衡將 移動。
③充入更多的H2,反應速率將 ,平衡將 移動。
④擴大容器的體積,反應速率將 ,平衡將 移動。
⑤容器容積不變,通入氖氣,反應速率將 ,平衡將 移動。

33、(4分)在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
aA(g)+bB(g) cC(g)+dD(g) P1
試據圖回答: P2
(1)壓強P1 P2,a+b c+d
(填<、>、=) t(時間)
(2)溫度t1℃比t2℃ (填高或低), A%
正方向為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t1℃
t2℃
t
34、(4分)亞硝酸鈉(NaNO2)又稱工業鹽,其外觀類似食鹽,但有劇毒。近年來,建筑工地多次發生民工誤食工業鹽而中毒的事件。利用如下反應可鑒別NaNO2和NaCl。
___KMnO4+___NaNO2+___H2SO4=___MnSO4+___K2SO4+___NaNO3+___H2O
(1)配平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指出該反應的氧化劑 ;
(3)當有2mol氧化劑被還原時,則轉移的電子是 mol。
35、(3分)牙齒的損壞實際是牙釉質[Ca5(PO4)3OH]溶解的結果,在口腔中存在如下平衡:Ca5(PO4)3OH 5Ca2+ +3PO43― +OH― 當糖附在牙齒上發酵時會產生H+,試運用化學平衡理論說明經常吃糖對牙齒的影響。
36、(3分)請自行設計實驗,用至少兩種方法證明鹽酸的酸性比醋酸的酸性強?
可供選者選擇的試劑:0.1mol/L的HCl 0.1mol/L的CH3COOH 0.1mol/L 的NaOH 0.1mol/L的CH3COONa CaCO3粉末 PH試紙 蒸餾水 酚酞試液 石蕊試液
玻璃儀器自行選擇。
三、推斷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7分)
37.(7分)下圖中所涉及的A、B、C、D、E、F和G等都是中學化學教材中常見的物質。 反應①②是置換反應,反應①②③均在高溫下進行。A在常溫下為液態,C有磁性,F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HCl。
⑴A的電子式
⑵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⑶寫出F與濃強堿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⑷C、E的混合物在工業上用于鋼軌焊接,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38、(8分)為了測定草酸晶體(H2C2O4·xH2O)中的x值,進行如下實驗
(1)稱取Wg草酸晶體,配成100.00mL溶液
(2)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錐形瓶內,加入適量稀H2SO4后,用濃度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KMnO4不再褪色為止,所發生的反應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試回答:
①實驗中,需要的儀器有(填序號) ,還缺少的儀器有(填名稱)
A、托盤天平(帶砝碼、鑷子) B、滴定管 C、100mL的量筒 D、100mL的容量瓶 E、燒杯 F、漏斗 G、錐形瓶 H、玻璃棒 I、藥匙 J、燒瓶
②實驗中,標準液KMnO4溶液應裝在 式滴定管中,因為

③若在接近滴定終點時,用少量蒸餾水將錐形瓶內壁沖洗一下,再繼續滴至終點,則所測得的x的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④在滴定過程中若用去amol·L—1的KMnO4溶液VmL,則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由此,x= 。
⑤若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刻度,則計算的x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五、(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39、(4分)把足量的鐵粉投入到100 mL 1.0 mol/L的鹽酸中,充分反應后能得到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是多少?(要求有計算過程)
40、(6分)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40molN2和120molH2,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2s后達到平衡狀態,此時N2的濃度是2mol/L,試求:
用H2的濃度變化表示的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多少?
N2的轉化率為多少?
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為多少?(要求有計算過程)
附加題(10分)
現有等物質的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a g與100 ml鹽酸反應,(氣體體積均以標準狀況計算)
(1)、該混合物中Mg和Al的質量比為
(2)、如果金屬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鹽酸的濃度為
(3)、如果反應后金屬有剩余,鹽酸不足,要計算生成H2的體積,還需要知道
(4)、如鹽酸過量,生成H2的體積為 L
(5)、若Mg和Al不是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則a g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完全反應時生成H2體積(V)的范圍是
化學答題紙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1.(6分)(1)
(2)
(3)
(4)
(5)
32.(10分)
, , , , , , ,
, , ,
33、(4分)
, , , ,
34、(4分)
(2)指出該反應的氧化劑
(3)當有2mol氧化劑被還原時,則轉移的電子是 mol
35、(3分)
36、(3分)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A
D
B
C
B
B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B
C
C
C
D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B
C
D
B
C
B
D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30分)
31.(6分)(1) Al(OH)3+OH-=AlO2-+2H2O 1'
(2)Fe3+ +3SCN- Fe(SCN)3 或者Fe3+ + 3OH- =Fe(OH)3 1'
(3) 2Fe3+ +Fe=3Fe2+                                  1' 
(4)堿性  1' S2-+H2O   HS-+OH-          1' 
(5)             1'
32.(10分) 增大 左 增大 不 增大 右
減小 不 不 不 (每空1分)
33、(4分)(1)壓強P1< P2,  a+b < c+d
(2)_低__     正方向為吸熱反應  (每空1分)
34、(4分)(1)配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KMnO4+ 5 NaNO2+ 3 H2SO4= 2 MnSO4+1 K2SO4+ 5 NaNO3+ 3 H2O   2' 
(2)指出該反應的氧化劑 KMnO4;              1'
(3)當有2mol氧化劑被還原時,則轉移的電子是 10 mol。 1'
35、(3分)①糖附在牙齒上發酵時會產生H+   1'
②H+與牙釉質溶解得到的OH― 結合成水 1'
③使該平衡右移,牙釉質溶解,經常吃糖會損壞牙齒 1'
36、(3分)方法一:分別取兩張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分別蘸取0.1mol/L的HCl 和0.1mol/L的CH3COOH 測PH,用標準比色卡對照。PH小的為強酸,PH大的為弱酸。
方法二:取等量CaCO3粉末于兩只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的0.1mol/L的HCl 和0.1mol/L的CH3COOH,反應較劇烈的為強酸,反應不太劇烈的為弱酸。 (任寫出一種方法給3分)
三、推斷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7分)
37.(7分)⑴A的電子式  1'
⑵4H2O(g)+3FeFe3O4+4H2  2'
⑶Al2O3+2OH-=2AlO2-+H2O 2'
⑷3Fe3O4+8Al4 Al2O3+9Fe 2'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38、(8分)①ABDEGHI ,膠頭滴管、鐵架臺帶滴定管夾
②酸 ,KMnO4溶液有腐蝕性,會腐蝕橡膠
③無影響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④mol·L—1, x=或者
⑤ 偏大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每空1分)
五、(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39、(4分)解:設反應后得到標況下H2的體積為xL
Fe + 2HCl = FeCl2 + H2
2 22.4
100×10-3×1.0 mol X L
X=1.12 L
答:得到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1.12 L
40、(6分)解:2秒后N2 的物質的量為2mol/L×10L=20mol
N2 + 3H2 = 2NH3
40 120 0
20 60 40
20 60 40
(1)()===3mol ?L-1 ?s-1 2'
(2)N2的轉化率:N2%=×100%=50% 2'
(3) NH3的體積分數:NH3%==33.3% 2'

附加題:(10分,每空2分)
(1)、質量比為 8:9 (2)、鹽酸的濃度
(3)、還需要知道鹽酸的濃度或者鹽酸的體積
(4)、H2的體積
(5)、范圍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歷史試卷
2012-12-28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和答題紙交回。注意保存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地方。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   3.第Ⅱ卷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答題紙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有一則寓言故事叫“塞翁失馬”。故事出自《淮南子》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的結論。它所表達的觀點最接近于:( )
A.老子 B.莊子 C.孔子 D.孟子
2、西漢時,一大夫隨武帝外出打獵,武帝獵得一頭小鹿,交大夫帶回,路遇母鹿,兩鹿互相哀鳴,引起大夫的惻隱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斷曰:“中感母恩,雖廢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懷母愛之情,雖然有違君命,但也應減輕處罰。董仲舒的斷案體現的思想是
A.“兼愛”?? ????? B.“以仁入法” ? C.“心即理也”??? ?? ? D.“致良知”
3、宋明理學家普遍倡導“存理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齊家平天下”的功名論,其根本出發點是
A.修身養性,提高個人修養??? B.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
C.規范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 D.樹立理學的統治地位
4、王陽明說:“智者不以無過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過,作一新人。”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
A.勉勵人謹言慎行,避免犯錯     B.說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C.指出智者以有過為喜,以重生為榮 D.強調知過改過,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5、“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這一思想的深遠影響在于
A.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 B.激發了中華民族社會責任感
C.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D.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6、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還要求富民大賈成為“國之司命”。這些思想主張
A.反映了農民階級建立平等社會的愿望 B.反映專制主義制度逐漸動搖
C.是早期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反映 D.反映工商業發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7.宋朝時一次宮廷畫院考試,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為題。應試畫作多為岸邊泊著一條空船,船邊蜷著一只鷺鷥,或船篷上棲著一只烏鴉。而獲得第一名的畫卷上,畫的是一個船夫悠閑地躺在船尾,獨自吹笛。這反映了宋代繪畫注重( )
A.山水景物 B.真實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
8.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詞是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句子有長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雜劇,是一種在詩、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包括說唱、音樂、舞蹈和完整故事情節的歌劇藝術。推動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城市經濟的發展?????????????????? B.社會環境的變化
C.統治政策的調整?????????????????? D.主流思想的演變
9、《中國科學與文明》一書中寫道“現代研究顯示,中國早期的官僚政治組織對于科學藝術的發展有強大的推動力。”下列各項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A.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 B.章回體裁小說成為明清文學的主流
C.郭守敬編成《授時歷》??????? ?????????? D.黃道婆推廣棉紡織技術
10、“萬物的存在與否,全在于人的感覺。一陣風吹過,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涼爽。難受與愜意,全在于人的感覺。”提出上述觀點的哲學家是
A.泰勒斯 B.普羅塔哥拉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11、馬克思在評論歐洲的某一事實時說:“它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卻又恢復了信仰的權威,它把僧侶變成俗人,卻又把俗人變成僧侶。”相關的史實應是?(??? )
A.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和地位
B.資產階級強調宗教改革運動
C.文藝復興突出人性,發對宗教對人的束縛
D.歐洲啟蒙運動推崇理性主義,構建理性王國的藍圖
12、加爾文指出“一個人之所以發財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這句話反映出的觀點是
A.人類要不斷贖罪 B.因行稱義說 C.因信稱義說 D.先定論說
13、達爾文被譽為“生物學領域的牛頓”。這主要是因為()
A牛頓的理論為生物學研究奠定基礎
B達爾文將經典力學理論應用于生物學研究
C兩人的理論都顛覆了宗教神學的某些觀點
D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超過了牛頓經典力學
14、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地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則”這表明康德?
A.反對暴力革命?? ? B.主張自由和理性 ?C.反對財產平等?? D.主張實行法治
15、恩格斯曾這樣評價一位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小說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包羅萬象的社會史”。恩格斯評價的這位作家是
A.雨果 B.狄更斯 C.巴爾扎克 D.莫泊桑
16、1969年,有一部作品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使現代人從貧困境地中得到振奮”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作品的作者是
A.托爾斯泰 B.巴爾扎克 C.貝克特 D.高爾基
17.有一天,陽光明媚,某畫家背著畫夾到野外寫生,在同一個地點,同一處景物,同一個角度,畫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卻不一樣,你認為他的畫應屬于何種流派?(??? )
A、寫意畫派 B、印象畫派 C、現代畫派 D、風俗畫派
18、下圖創作于20世紀上半期,這幅畫在創作時運用了變形和抽象的表現手法。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該作品創作者應該屬于
A.印象派畫家 B.新印象派畫家
C.后期印象派畫家 D.現代派畫家
19、魯迅先生曾對中國近代某一時期的主流思想給以這樣的概括:“西哲的本領雖然要學,‘子曰詩云’也要昌明,換句話說,便是學習了外國本領,保存中國舊習,本領要更新,思想要舊。”魯迅先生所說的這一思想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D.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20. 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若從洋務派所創辦的近代企業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的本質含義是( )
A.瓦解自然經濟,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B.有利于西學在中國的迅速傳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21.1916年,一位學者說:“晚清思想文化史的進程展示了一種特殊的現象:先進思想家從西方引進,并以微弱的資產階級經濟關系和職能集團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化觀念與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樣漂浮在廣闊的鄉土文化帶的上空。……”這則材料實質? (?? ) A.批判近代洋務派的中體西用???????? B.反對宣傳西方啟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傳西方啟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資產階級宣傳啟蒙思想的作用
22. 右下圖是1917年魯迅受蔡元培之邀設計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注:瓦當指屋檐最前端的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對北大校徽理解正確的有:?(??? ) ①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②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③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張?④受到了五四運動的影響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下列著作、報刊反映了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歷史過程。其中對中國民眾的求學、婚姻等社會觀念的影響最大、最深的是(??? )
.
24、有學者認為,近代中國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屬近代反封建的進步力量后又被時代進步潮流迅速“新陳代謝”的有()
①地主階級抵抗派 ② 洋務派 ③ 維新派 ④資產階級革命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③④    D ①②
25、東方衛視《壹周立波秀》欄目在2011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別節目《國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紀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標語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共黨史。下列標語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④ C 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7分,第27題17分,第28題16分,共50分。)
26.(17分)中西思想文化存在很大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西方歷史的發展方向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儒家思想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課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孟德斯鳩、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
一一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1)17世紀的中國和18世紀的法國,都產生了啟蒙思想。據材料一分析中法啟蒙思想的主張有什么相同點?(2分)有什么不同?(4分)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為什么沒能成為“近代社會的宣言書”?(8分)
材料二 魯迅對孔子及儒學的評論
評論
出 典



“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滿于現狀,要加以改革。”
《三閑集·流氓的變遷》
“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所捧起來的,是那路權勢者和想做權勢者們的圣人”。
《且介亭雜文·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儒學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
《且介亭雜文·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儒學)“是著眼于歷代封建帝王賴以維護其統治的儒家的傳統一一精神‘麻痹術'”
《墳·春末閑談》
(2)根據材料二,指出魯迅對孔子與儒學的態度有何不同?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魯迅
對儒學所持態度原因?(3分)
27、(17分)西方人文精神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一體現的人文精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2分)指出這一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4分)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為,而是單因信才能領受愛慕的。因此,既然靈魂為它的生命和義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靈魂稱義顯然單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為。
----------馬丁路德《論基督徒的自由》
在靈魂得救的途徑問題上,材料二持什么觀點?(2分)此觀點在當時有什么積極意義?(2分)
材料三 人們應自由訂立社會契約,組成國家。社會中應有“共同意志”,共同遵守。社會契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代表所有人的權利和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人民主權,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為維護這一主權,必須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護和受法律制裁等各方面的平等。
--------盧梭
(3)概括材料三中的盧梭的主張。(3分)這些主張對歐洲的思想和政治有何積極影響(4分)
28.(16分)20世紀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把人類先進政治思想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形成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精神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孫中山手書
材料一圖l孫中山所寫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據材料一圖2指出,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和發展分別對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有什么歷史作用?(4分)
材料二 “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來分作兩次去做。講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
一一孫中山在《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上的演說
(2)結合材料指出孫中山的民權思想的內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孫中山的民權思
想有怎樣的發展?(4分)
材料三 “五四以前的歷史表明,中國走西方國家老路的嘗試沒有成功,此后,中國人民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前赴后繼,實現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探索。”
一一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
(3)結合所學,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
新時期形成的理論名稱和取得的實踐成就。(4分)
(4)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產生于歐洲的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和形式上都來一番變化,使它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為中國人民特有的革命建國理論。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井岡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源地”。你是否贊同這個結論,說出你的理由。(4分)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試題
考生請注意: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選擇題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非選擇題答案必須用黑色水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寫答案時字跡要清晰,不要超過裝訂線.
第Ⅰ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下圖為緯度20°—35°大陸東部某島嶼的地質剖面圖,完成1——2題。
1.若該島嶼位于亞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島位于板塊生長邊界附近,受巖漿活動和巖層拉張形成
B.位于板塊消亡邊界附近,陸殼相互擠壓形成
C.影響沿岸的洋流為暖流
D.影響沿岸的洋流為寒流
2.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約為1720mm,冬雨比例為22%,其冬季降水較多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溫增濕作用
B.西北季風受海洋增溫增濕后遇地形阻擋
C.位于中央山脈的背風坡
D.來自海洋盛行西風受地形阻擋多地形雨
右圖中a、b 為太陽高度日變化曲線。回答第3~4題。
3.若m為北京時間8:40,且a、b兩條曲線分別為Q、P兩地某日太陽高度日變化情況。則
A.Q地晝長小于12小時
B.P地該日正午旗桿影長為零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
4.若此日太陽直射5°N ,則
A.Q、P兩地與赤道的緯度差相等     B.Q地位于五帶中的北溫
C.圖中H的值為85°            D.Q、P兩地地方時差2小時40分
“釣魚島是中國的”。讀我國釣魚島等高線分布圖(單位:米),回答5—6題。
5.釣魚島的環境特征是
A.山脈南北走向 B.夏季低溫少雨 C.南部陡北部緩 D.南側河流較多
6.釣魚島南北距離大約是
A. 3.7千米 B. 2.5千米   C. 1.85千米   D. 0.7千米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7—8題。
7.在地球由D向A運動的過程之中,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天山雪線降低
B.河北種植小麥
C.赤道低壓北移
D.黃河汛期到來
8.在地球由B向C運動的過程之中
A.北半球白晝變長,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晝變長,并長于夜
C.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D.地球公轉速度變慢
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右圖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9—10 題。
9. 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A. 從南向北逐漸升高
B. 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C. 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
D. 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10. 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區,雪線高度4000 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B. 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C. 距海遠,降水比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地—氣系統(大氣和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能量收入),又向外發射長波輻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稱為輻射差額。下圖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輻射差額的月份分配。讀圖結合材料完成第11-12題.
11.地—氣系統內存在著能量傳遞與轉換,傳遞與轉換形式多樣,其中能促使溫室效應增強的大氣過程是大氣
A.對太陽輻射的散射增強 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
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
12.若只考慮輻射差額對氣溫的影響,該地氣溫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 8月 D.12月
讀下面區域圖,已知圖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補給為主,回答13~15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為地中海氣候
C.S地為熱帶沙漠氣候 D.圖示區域為北半球
14.關于P地河谷剖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河谷地質構造為向斜 ②河谷地質構造為背斜 ③A地為河谷東岸 ④B地為河谷東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關于圖中等溫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為七月份等溫線 ②為一月份等溫線 ③此時湖泊水位為a ④此時湖泊水位為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右圖是中亞地區某咸水湖地質剖面圖,湖底的基巖為玄武巖,在玄武巖之上為各類沉積巖。近幾年,該湖泊面積逐漸萎縮。回答16-17題。
16.據圖推測M、N兩地經歷的地質運動過程
A.N地缺少含煤巖層⑤,說明該地古氣候不適合森林的生長
B.從構造上看,在該地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
C.①至⑥巖層的新老順序是由老到新
D.N地缺失③⑤巖層,可能該沉積時代,N地處于上升過程
17.該湖區面積萎縮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全球氣候變暖,湖水蒸發增大 B.大氣降水減少
C.引水灌溉導致河流匯入減少 D.圍湖造田
讀“某海域等深線和表層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完成18-20題。
18.根據等深線和等溫線所示信息,圖示海域位于
①.南半球大陸的西岸 ②.北半球大陸的西岸
③.南半球大洋的東岸 ④.北半球大洋的東岸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9.流經該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①.巴西暖流 ②.東澳大利暖流
③.秘魯寒流 ④.本格拉寒流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0.與同緯度海域相比,該海域
①.鹽度更高 ②.漁業資源更多
③.對大氣的減濕效用更強 ④.石油污染更重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水平衡(年降水量減去年蒸發量)反映某地區水分的盈虧。右圖為世界某區域地圖。讀圖,完成第21-22題。
21.以下四地蒸發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影響圖中①、②兩地水平衡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
C.季風 D.洋流
23.自然帶的分布與水分的盈余狀況關系密切,最可能出現熱帶雨林帶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西北通道是指從北大西洋經加拿大北極群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響,航運有限,但依2007年的觀測,西北通道有望未來實現通航。結合下圖回答24~25題。
24.如果西北通道進入大規模商業運營階段,下列國家經濟受沖擊最大的是
A.巴拿馬 B.日本 C.加拿大 D.丹麥
25.根據北冰洋海冰的變化趨勢預測,阿拉斯加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A.森林火險等級上升
B.落葉灌木林的北緣向北推移
C.近期小麥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
D.土地開發利用價值下降
讀“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產業轉移線路示意圖”回答26——27題
26.對我國產業轉移線路敘述正確的是
A.海外產業轉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區域
B.珠三角與環渤海經濟區、長三角相互之間也有產業轉移
C.20世紀90年代海外產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
D.20世紀90年代我國東部地區產業開始向西部地區轉移
27.對產業轉移及其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①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資源型產業 ②中西部主要具有土地、勞動力、能源等方面的優勢③會加快遷入地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④遷出區會出現經濟衰退,失業率升高⑤可能給遷入地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新華網2009年10月31日電 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上海長江大橋經過嚴格動靜荷載試驗,各項指標良好,正式通車,回答28~30題。
28.上海浦東新區至崇明島之間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其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社會政治因素
C.社會經濟因素 D.科學技術因素
29.長興島與浦東之間修建隧道而非大橋的原因可能是
A.隧道技術難度低
B.避免阻礙航道通航,節省長興島有限的土地資源
C.隧道線路比大橋短
D.隧道建設成本更低
3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B航道與A航道相比,B航道更深
B.隧橋工程能夠緩解上海城市內部的交通壓力
C.工程可以帶動崇明、長興島經濟的發展
D.三峽大壩會使長興島面積加速擴展
二、非選擇題(40分)
31.讀我國某區域河流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回答問題。(10分)
⑴ 該區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冬季氣溫較高的地方之一,是冬季理想的避寒河谷。分析該地河谷地帶冬季氣溫偏高的原因。(6分)
⑵ 說明圖示地區地勢特征,并描述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征。(4分)
32.讀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其附近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額爾齊斯河的汛期在 ___ 季,其主要補給水源為 __ 、    。(4分)
(2)分析額爾齊斯河流域春末多融雪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準噶爾盆地南緣和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大片內陸地區是世界上最適宜種植番茄的區域,其種植的番茄成色好,營養豐富,品質優良。
(3)從氣候因素簡析新疆番茄品質優良的原因。(4分)
33、(18分)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安徽省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安徽省是全國主要產棉省份之一,目前全省棉花年平均種植面積為550萬畝,年均生產棉花35萬噸,形成了皖北、沿江和江淮之間三大棉區,其中淮北棉區種植面積逐漸萎縮。
材料三: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緣煤而建,因煤而興的能源城市。不識淮北的人,腦海里會簡單地聯想褐黑色的煤炭、灰色的工業建筑,構筑起“天上布滿塵埃,地上流淌泥水”的黑煤城圖景。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區的主要差異及主要地貌類型,并說出原因。(6分)
(2)根據所學知識,簡述皖北地區商品棉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6分)
(3)“緣煤而建、因煤而興”的淮北市正面臨經濟轉型的問題。請你為淮北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6分)
高三地理月考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C
C
C
B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B
D
D
A
D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A
B
A
D
C
B
C
31.⑴緯度低;離冬季風源地遠;北部因高原、山地阻擋,冷空氣影響小;河谷地勢低。
(任意答出其中三點,可得6分,其他可酌情給分)
⑵地勢特征:總體西北高、東南低(2分)
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總體南多北少。(或自西南向東北減少)(2分)
32.(1)夏(或夏和春)(2分) 冰雪融水 (1分) 雨水(1分)
(2)冬春季節,盛行西風帶來的大西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形成深厚的積雪(2分);氣溫回升快,積雪大量融化,形成融雪性洪水。(2分)
(3)夏季高溫,光照充足(2分);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紅色素和營養物質的積累(2分);氣候干燥,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2分)(任意答出其中兩點,可得4分)
33.
(1) ① 皖南地區流水作用以侵蝕、搬運作用為主(1分)
主要形成溝谷等流水侵蝕地貌(1分);
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1分)
② 皖北地區流水作用以堆積作用為主,(1分)
主要形成沖積平原等流水沉積地貌;(1分)
原因:地形以平原為主(1分)
(2) ①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②易受寒潮影響,產生低溫凍害;
③低洼地,易產生土壤鹽堿化等。 (答3,合理即可,6分)
(3) ①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②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
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④改善投資環境,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等。(答3點,合理即可,6分)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政治試題
編制:政治組一部 審核:政治組 2012-12-28 分數:100 時間:90分鐘
第一卷(50分)
一、選擇題(共50分,每題2分)
1.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B.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學習哲學
C.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D.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哲學
2.朱熹小時候就問其父親“天上有何物”;陸九淵三四步時就問父親“天地有沒有盡頭”,并為此廢寢忘食;波普爾八歲時就在思考“空間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這些人后來成為大思想家與他們從小善于思考不無關系。這說明(  )
A.哲學源于人們對自然萬物的驚訝
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哲學的任務就是對現存的東西提出質疑。
3.下列說法與漫畫《草包學者》所反映的哲學思想一致的是(  )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B.物是觀念的集合
C.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4.從下面漫畫可以看出(  )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甲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
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賀歲片《非誠勿擾2》捧紅一首小詩《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與這句詩所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古今異俗,新故異備 B.我在故我思
C.理在事先,理生萬物 D.心外無物
6.“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幸福,強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這是命。此觀點屬于(  )
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7.“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生活上,這首詩對很多人有借鑒意義——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雜事的困擾。在哲學上,“心遠地自偏”的說法屬于(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8.重慶一衛生院院長涉嫌受賄出庭受審,取保候審期間竟把自己的“小錯誤”歸因于風水不好,擅自叫人將醫院里的柏樹、小葉榕一挖了之。這種做法是________主義的表現。(  )
A.古代樸素唯物 B.近代機械唯物 C.主觀唯心 D.客觀唯心
9.馬克思主義哲學同舊哲學的區別是(  )
①舊哲學是唯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論
②舊哲學是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法
③舊哲學只是說明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舊哲學一般代表剝削階級利益,馬克思主義哲學代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科學發展觀極大地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了重大理論創新。這表明科學發展觀(  )
①是對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③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
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②一元論和二元論 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2.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負責人在2012年6月13日召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2012年年底之前,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三館一站”)將全部實現向公眾免費開放,中央已將“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列入制度性預算當中。國有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是
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手段
②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積極舉措
③對某些文化產品經濟價值的否定和社會價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產業從市場中分離出來加以發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一切受人民歡迎、對人們有深刻影響的藝術作品,從根本上說,都必須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須在人民的偉大中獲得藝術的偉大。可見,優秀的文化
A.彰顯時代的精神,創造時代的未來 B.反映時代的潮流,決定時代的走向
C.源于時代的實踐,引導時代的發展 D.源于時代的智慧,推動時代的前進
14.“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間,某班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宣傳委員讓同學們多方查找素材。你認為適合使用的素材有( )
A.搶救保存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啟動
B.反對日本侵占我國釣島游行中出現的打砸日系小車行為
C.李光前克勤克儉、愛國愛鄉、捐資辦學
D.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圓滿落幕
15.下列命題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
A.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物是感覺的集合 D.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16.“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這一說法是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它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B.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它認為有一個主宰萬物的天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它堅持規律客觀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D.形而上學觀點,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關系
17.在某些校園里,星座運程已成為一些中學生的行動指南,被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在這些同學眼中,考試、情感、工作、財富都可以和星座、運氣掛鉤。從哲學上看,這是
①用形而上學的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②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的實際表現
③主觀臆造的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 ④用虛構的主觀聯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實聯系
A.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③④
18.下列圖片(或漫畫)反映的社會現象與下列說法體現的世界觀一致的是
①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②物是觀念的集合
③氣者,理之依也 ④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②④
19.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當中我們總在不停地贊美和審美。羅丹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主要是強調[山東21世紀教育網
A.美是客觀存在 B.意識決定物質
C.美是主觀感受 D.認識受到主體和客體因素的制約
20.當今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會違法違紀,經受不住考驗,走上蛻化變質的道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放松或拒絕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在世界觀上出了問題。這說明
A.自發產生的世界觀會把人引入歧途B.世界觀是影響人生道路選擇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觀能給人智慧、使人聰明 D.世界觀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1.影片《唐山大地震》以藝術的手法,將一個普通家庭大災難后32年的生活與情感展現,在銀幕上,突出人性和親情這一主線,讓觀眾得到心靈的洗禮,感受人性的光輝,增強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可見
A.優秀文化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 B.優秀文化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C.優秀文化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優秀文化就是對人性真善美的反
22. 2012年“尋找最美鄉村教師” 大型公益活動展現了鄉村教師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這一活動有利于( )
A.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B.提高科學文化修養
C.灌輸各種思想和價值觀 D.對文化市場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23.2012年7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奧運會期間,很多商家都適時地推出了各類展現英國傳統文化的體育紀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愛,這同時也讓英國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國體育紀念品的熱賣說明( )
①商品交換可以推動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②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文化促進經濟的發展 ④文化傳承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 “無論您的五官會跳舞還是脖子會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絕活,就有機會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臺。只要您身懷絕技,富有創意,擁有夢想,您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這則“開門辦春晚”的廣告內容,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強調了( )
A.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B. 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C.文化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D. 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和引導
25.馬來西亞的一位華僑曾對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陳鋼說,凡是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你認為下列觀點,最貼近這句話寓意的是( )
A.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B.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持久
C.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D.中華文化能兼容并蓄
第二卷(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產業發展機遇,發掘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市場運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晉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時,浙江寧海創辦的“開游節”巧用徐霞客游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參與,呼和浩特舉辦的“昭君文化節”因高揚民族團結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睞。
隨著文化市場不斷發展,歷史名人、“名人故里”之爭日益激烈,一些地方無視歷史事實憑空臆造“歷史人物”搞旅游開發,把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作為“文化名人”來開發,甚至利用文學作品中的負面人物形象舉辦主題文化活動。但是,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沒有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會出現各地競相爭奪歷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現象。(6分)
(2)從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角度,就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文化產業提出兩條建議。(3分)
27. (13分)材料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這是我國文化產業實現為支柱產業的基本立足點,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內在要求。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與生活》的知識,說明為什么要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8分)
材料二:文化資源大省如何加快建設成文化強省?山東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省文化產業增速連續多年達20%以上;2011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跨人“兩干億元俱樂部”,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山東省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快步邁進。巨大的發展變化給人這樣的啟示:文化發展惟有依靠源泉才能存在,文化體制惟有改革才有出路,文化產業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文化事業惟有惠民才有活力。
(2)閱讀材料二,回答下列問題:從文化創新的角度,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5分)
28. (14分)材料一: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愈來愈凸顯,這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競爭。文化軟實力對內要解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對外要解決闡釋力參與力問題。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身份證:一個社會如何才能有活力?從最基礎來看,物質利益是一個社會往前走的動力。但是當物質利益滿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質利益,而是價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來產生。對外要解決闡釋力。要對目際社會解釋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當性,靠什么解釋?意識形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屬性發揮出來,多層面、全方位去“風雨化人”。其次是解決參與力問題。現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不僅要成為世界文化百花齊放中爭奇斗艷的一枝奇葩,更要成為世界文化演進中大有作為的參與者。為世界文化注入“中國元素”,提供“中國理念”。
(1)、結合材料一,運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如何提高中華文化闡釋力和參與力?(8分)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在“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過程中,當代中學生應從哪些方面去努力?(6分)
29. (14分)材料一 繼2003年深圳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后,2012年,深圳又提出深入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建設文化強市。深圳打造文化強市的措施主要有: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爭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先進市”;提供優質文化產品、保障市民文化權利,爭當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示范區”;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當好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扎根特區創新實踐、服務基層群眾,打造文化精品力作的“高產田”;增強文化傳播能力、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打造—流現代傳媒的“新高地”.深圳文化強市戰略初見成效,今天的深圳,文化事業空前繁榮,文化產業成就輝煌。
(1)結合材料一,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知識,分析深圳市發展文化強市戰略取得成功的道理。(8分)
材料二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于20ll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材料一:《決定》中根據我國現實國情對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做出新部署,并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強調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著力點,以重點工程為抓手,以文化設施為載體,以文化服務為核心,加大建設力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蓬勃發展。
(2)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就我國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過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提幾點建議。(6分)
政治月考答案參考
1---5.ACBCB 6---10.ABDBD 11---15BACCD 16---20CDDDB 21---25BACBB
26.【答案】(1)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文化產業,有利于發展文化生產力,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2分) 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加劇了對文化資源的爭奪;(2分)一些地方文化創新力弱,發展文化產業的辦法不多。(2分)
(2)發掘歷史文化資源蘊含的民族精神,打造優秀旅游文化產品;(1分)堅持保護優先,防止破壞性開發。(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7.(1)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經濟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以及民主政治的不斷進步。
②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有利于培育文明風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的發展。③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越來越來重要。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有利于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④文化影響人,又塑造人。充分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有利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①文化發展的實質是文化創新,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注重文化創新。(1分)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于立足社會實踐。(2分)
③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1分)
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文化創新必須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到文化事業“惠民”。(1分)
28.(1)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用獨特的文化魅力來提高闡釋力和參與力。(2分)
②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要堅持求同存異、兼容并蓄,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用開放的文化心態來提高闡釋力和參與力。(2分)
③中華民族精神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之魂。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用我們的精神風貌去贏得理解與尊重。(2分)
④中華民族精神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要立足世情國情,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時代內涵,用與時俱進的文化品質來增強認同,擴大影響。(2分)
(2)①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做貢獻,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②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處理好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關系。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④正確區分先進文化與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提高文化鑒別能力。
⑤正確處理好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29.(1)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圳著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建設了城市核心價值體系。(1分)
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深圳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權益。(2分)
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深圳市當好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能夠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深圳文化軟實力。(1分)
④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不斷創新,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圳扎根特區創新實踐、服務基層群眾等,充分體現了立足實踐不斷創新,滿足群眾文化需求。(2分)
⑤要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增強文化影響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深圳打造一流現代傳媒的“新高地”有利于提升深圳文化的影響力。(2分)
(2)①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把握好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健康發展;(1分)
②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1分)
③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的多樣性,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1分)
④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不斷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分)
⑤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1分)
⑥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實踐,要大力培育文明風尚,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1分)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文科數學試題 2012-12-2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 0分。
1.若直線的傾斜角為,則等于 ( )
A.0 B. C. D.不存在
2. 拋物線y=4x2的準線方程是 ( )
A.x=1 B. C.y=-1 D.
3,不論m為何實數,直線(m-1)x-y+2m+1=0 恒過定點 ( )
(A)(1, -) (B)(-2, 0) (C)(2, 3) (D)(-2, 3)
4,圓C1: x 2 + y 2 -4x + 6y = 0 與圓C2: x 2 + y 2 -6x = 0 的交點為A、B,則AB的垂直平分線方程為 ( )
A. x + y + 3 = 0 B. 2x -5y -5= 0 C. 3x -y -9 = 0 D. 4x -3y + 7 = 0
5.方程表示圓心為C(2,2),半徑為2的圓,則的值
依次為 ( )
A.2、4、4; B.、4、4; C.2、、4; D.2、、
6.已知橢圓的焦點, ,是橢圓上一點,且是,的等差中項,則橢圓的方程是 (? ? )
  A. ???? B.  
C.????? D.
7.若直線∥平面,直線,則與的位置關系是 (  )
A.∥ B.與異面 C.與相交 D.與沒有公共點
8.,,是空間三條不同的直線,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
A.,
B.,
C. ,,共面
D.,,共點,,共面
9在空間,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平行直線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10.以A(1,3)和B(-5,1)為端點的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方程是
A. B. C. D.
11.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2,A A1=1,則點A到平面A1BC的距離為( )
A. B. C. D.
12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過點 F1作傾斜角為30(的直線l,l與雙曲線的右支交于點P,若線段PF1的中點M落在y軸上,則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為 ( )
A. B.
C. D.
二.填空題。
13.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C的中心為原點,焦點F1,F2在x軸上,離心率為.過F1的直線l交C于A,B兩點,且△ABF2的周長為16,那么C的方程為__________.
14.若為圓的弦AB的中點, 則直線AB的方程為 。
15.若雙曲線的離心率為e,則e= 。
16.如圖,正方體中,,點為的
中點,點在上,若平面,則________.
三.解答題。(寫出必要的步驟與文字說明)
17. 已知直線和的相交于點P。
求:(Ⅰ)過點P且平行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Ⅱ)過點P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18.已知圓,直線.
(Ⅰ)若與相切,求的值;
(Ⅱ)是否存在值,使得與相交于兩點,且(其中為坐標原點),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9.已知橢圓E:的焦點坐標為(),點M(,)在橢圓E上.
(Ⅰ)求橢圓E的方程;
(Ⅱ)設Q(1,0),過Q點引直線與橢圓E交于兩點,求線段中點的軌跡方程;
20.已知拋物線頂點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又知此拋物線上一點A(4,m)到焦點的距離為6.
(1)求此拋物線的方程;
(2)若此拋物線方程與直線相交于不同的兩點A、B,且AB中點橫坐標為2,求k的值.
21.已知某幾何體的俯視圖是如圖所示的矩形,正視圖(或稱主視圖)是一個底邊長為8、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側視圖(或稱左視圖)是一個底邊長為6、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該幾何體的體積V;
(2)求該幾何體的側面積S.

22、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側棱底面ABCD,,E是PC的中點,作交PB于點F.
(I) 證明: PA∥平面EDB;
(II) 證明:PB⊥平面EFD;
高三月考文科數學答案
一.C D D C B C D B C A B C
二.13 橢圓方程為+=1. 14. 15. 4 16.
三.17解、由解得,即點P坐標為,直線的斜率為2
(Ⅰ)過點P且平行于直線的直線方程為即;
(Ⅱ)過點P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為即。
18.解:(Ⅰ)由圓方程配方得(x+1)2+(y-3)2=9,
圓心為C(-1,3),半徑為 r = 3, ……2分
若 l與C相切,則得=3,
∴(3m-4)2=9(1+m2),∴m =. ……5分
(Ⅱ)假設存在m滿足題意。
由 x2+y2+2x-6y+1=0 ,消去x得
x=3-my
(m2+1)y2-(8m+6)y+16=0,
由△=(8m+6)2-4(m2+1)·16>0,得m>, ……8分
設A(x1,y1),B(x2,y2),則y1+y2=,y1y2=.
OA·OB=x1x2+y1y2
=(3-my1)(3-my2)+y1y2
=9-3m(y1+y2)+(m2+1)y1y2
=9-3m·+(m2+1)·
=25-=0 ……10分
24m2+18m=25m2+25,m2-18m+25=0,
∴m=9±2,適合m>,
∴存在m=9±2符合要求. ……12分
19.解: (Ⅰ)∵橢圓E: (a,b>0)經過M(-2,) ,一個焦點坐標為(),
∴ ,橢圓E的方程為; ………………………………………5分
(Ⅱ)當直線的斜率存在時,設直線與橢圓E的兩個交點為A(),B(),相交所得弦的中點,∴ ,
①-②得,,
∴弦的斜率,
∵四點共線,∴,即,
經檢驗(0,0),(1,0)符合條件,
∴線段中點的軌跡方程是.……………………………12分
20.解:(1)由題意設拋物線方程為,其準線方程為,…………2分
∵A(4,m)到焦點的距離等于A到其準線的距離
∴此拋物線的方程為…………6分
(2)由消去………………8分
∵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不同兩點A、B,則有…………10分
解得解得(舍去)
∴所求k的值為2………………12分
21.由題設可知,幾何體是一個高為4的四棱錐,其底面是長、寬分別為8和6的矩形,正側面及其相對側面均為底邊長為8,高為的等腰三角形,左、右側面均為底邊長為6,高為的等腰三角形.
(1)幾何體的體積為為.
(2)正側面及相對側面底邊上的高為:,
左、右側面的底邊上的高為:.
故幾何體的側面面積為:S = 2×(×8×5+×6×4).
22.略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物理試題
2012.12.29(3—1全部、3—2電磁感應)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5分,每小題給出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電荷e的數值最早是由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的,這是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要原因。B.物理學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C.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由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電磁感應定律
D.物理學家庫侖利用扭秤實驗發現了庫侖定律,洛倫茲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的值  
2.圖中虛線為一組間距相等的同心圓,圓心處固定一帶負電的點電荷。一帶電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電場,實線為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a、b、c三點是實線與虛線的交點。則該粒子
A.帶負電
B.在c點受力最大
C.在b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
D.由a點到b點的動能變化小于有b點到c點的動能變化
3.圖中實線是一簇未標明方向的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線,虛線是某一帶正電的粒子通過該電場區域時的運動軌跡,a、b是軌跡上的兩點。若帶電粒子在運動中只受電場力作用,根據此圖下列正確是
A.該點電荷是負電荷
B.帶電粒子一定從a點運動到b點
C.帶電粒子在a的速度小于b點的速度
D.帶電粒子在a的電勢能小于b點的電勢能
4. 如圖所示,在等量異種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畫一正方形ABCD,對角線AC與兩點電荷連線重合,兩對角線交點O恰為電荷連線的中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且兩點電場強度方向不同
B.B、D兩點的電場強度及電勢均相同
C.一電子由B點沿B→C→D路徑移至D點,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一質子由C點沿C→O→A路徑移至A點,電場力對其先做負功后做正功
5.邊長為L的正方形金屬框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運動,穿過方向如圖的有界勻強磁場區域,磁場區域的寬度為d(d>L).已知ab邊進入磁場時,線框的加速度恰好為零.則線框進入磁場和穿出磁場的過程相比較,有
A.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相反
B.受的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進入磁場過程的時間等于穿出磁場過程的時間
D.進入磁場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少于穿出磁場過程產生的熱量
6.阻值為R的電阻和不計電阻的導線組成如圖所示的滑軌,滑軌與水平面成α角,勻強磁場垂直滑軌所在的面,寬窄滑軌的寬度是二倍關系,一質量為m電阻不計的導體棒ab垂直滑軌放置,彼此接觸良好。不計導體棒與滑軌間的摩擦,導體棒從靠近電阻R處由靜止釋放,在滑至窄滑軌之前已達勻速,其速度為v,窄滑軌足夠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棒進入窄滑軌后,先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后作勻速運動
B.導體棒在窄滑軌上勻速運動的速度為2v
C.導體棒在寬窄兩滑軌上勻速運動時導體棒產生的電動勢相同
D.導體棒在窄滑軌上勻速運動時電阻R上產生的熱功率是在寬滑軌上勻速運動時電阻R上產生的熱功率4倍
7.如圖所示,質子和氦核從靜止在加速電壓為U1的加速電場加速后垂直進入電壓為U2的偏轉電場,射出后打到垂直偏轉電場的屏幕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子和氦核從加速電場射出后的速度相同
B.質子在加速電場中獲得的動能是e U1
C.氦核在偏轉電場中獲得的動能為2e U2
D.質子和氦核在不同時刻打到屏幕的同一點上
8.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等邊三角形ABC為兩有界勻強磁
場的理想邊界,三角形內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磁感應強
度大小為B,三角形外的磁場(足夠大)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磁感應強度大小也為B.把粒子源放在頂點A處,它將沿∠A的
角平分線發射質量為m、電荷量為q、初速度為v0的帶負電的
粒子(粒子重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v0=,則粒子第一次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為
B.若v0=,則粒子第一次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為
C.若v0=,則粒子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
D.若v0=,則粒子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
二.實驗題(第9小題每空2分,共8分;第10小題⑴問5分,⑵問6分共11分;共19分)
9、讀出下列測量儀器的示數
10.欲用伏安法測定一段阻值約為5Ω左右的電阻,要求通過待測金屬導線的電流強度能在0—0.5A范圍內改變,現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V,內阻1Ω)     
B、電流表(0—3A,內 阻約0.0125Ω)
C、電流表(0—0.6A,內 阻約0.125Ω)
D、電壓表(0—3V,內 阻約3KΩ)
電壓表(0—15V,內 阻約15KΩ)  
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0—2000Ω,額定電流0.3A)
H、電鍵、導線
⑴ 上述器材中應選用 (填各器材前字母序號)
⑵請按要求畫出測量待測金屬導線電阻Rx的電路圖
三.計算題(11題13分、12題13分、13題15分,共41分。書寫認真,作答規范。)
11.帶電量為Q,質量為m的原子核由靜止開始經電壓為U1的電場加速后進入一個平行板電容器,進入時速度和電容器中的場強方向垂直。已知:電容器的極板長為L,極板間距為d,兩極板的電壓為U2,重力不計,求:
(1)經過加速電場后的速度;
(2)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側移量和偏轉角的正切值。
12.如圖為回旋加速器的裝置圖,D型盒的兩底邊分別為a、b,且相距很近,忽略粒子在其間的運動時間,設D型盒中的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D型盒的半徑為R,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正電荷在a的中點從靜止釋放,求:
(1)帶電粒子出回旋加速器時的動能
(2)從帶電粒子開始運動開始計時,畫出Uab一個周期內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橫軸用已知量標出)
(3)如果ab間的電壓值始終保持為U,帶電粒子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出加速器所用的時間
13.在甲圖中,帶正電粒子從靜止開始經過電勢差為U的電場加速后,從G點垂直于MN進入偏轉磁場。該偏轉磁場是一個以直線MN為上邊界、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帶電粒子經偏轉磁場后,最終到達照相底片上的H點,如圖甲所示,測得G、H間的距離為d,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計。
(1)設粒子的電荷量為q,質量為m。求該粒子的比荷;
(2)若偏轉磁場的區域為圓形,且與MN相切于G點,如圖乙所示,其它條件不變,要保證上述粒子從G點垂直于MN進入偏轉磁場后不能打到MN邊界上(MN足夠長),求磁場區域的半徑應滿足的條件。
高三月考物理試題答案
2012.12.29(33—1全部、3—2電磁感應)
1
2
3
4
5
6
7
8
AB
AC
AD
B
AD
AD
BD
BC
9. 3.04cm 2.4436cm 1.62v 0.38A
10.(1)A、C、D、F、H
11. 解:
(1)粒子在加速電場加速后,由動能定理得
速度為
(2)進入偏轉電場,粒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勻速運動

在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因此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偏轉

tgθ==或tgθ=
12.解:
(1)由: 得:
(2)
(3) 得:
13.解:
(1)帶電粒子經過電場加速,進入偏轉磁場時速度為v,由動能定理
qU=mv
進入磁場后帶電粒子做勻帶圓周運動,軌道半徑r,qvB=m
打到H點有r=
由①②③得=
(2)要保證所有帶電粒子都不能打到MN邊界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偏角要小于或等于90°,臨界狀態為90°如圖所示,磁場區半徑R=r=
所以磁場區域半徑滿足R≤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數學試題(理)2012-12-28
一.選擇題
1.如果等差數列中,,那么( )
(A)14 (B)21 (C)28 (D)35
2.已知等差數列中,前項和為,若,則等于 ( )?
A.12 B.33? C.66? D.11?
3.等比數列{an}中,a2=9,a5=243,則{an}的前4項和為( ).
A.81 B.120 C.168 D.192
4.設Sn是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若=,則=( ).
A.1 B.-1 C.2 D.
5.已知數列-1,a1,a2,-4成等差數列,-1,b1,b2,b3,-4成等比數列,則的值是( ).
A. B.- C.-或 D.
6.以A(1,3)和B(-5,1)為端點的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方程是
A. B. C. D.
7.直線過點P(0,2),且截圓所得的弦長為2,則直線的斜率為
  A. B. C. D.
8.雙曲線2x2-y2=8的實軸長是(  )
A.2           B.2
C.4 D.4
9.已知橢圓上的一點到橢圓一個焦點的距離為,則到另一焦點距離為 ( )
A. B. C. D.
10.若拋物線上一點到其焦點的距離為,則點的坐標為 ( )
A. B. C. D.
11. 橢圓上有n個不同的點:P1,P2,…,Pn,橢圓的右焦點為F,數列{|PnF|}是公差大于的等差數列,則n的最大值是 ( )
A.198 B.199
C.200 D.201
已知 ,分別是雙曲線 ()的左右焦點,P為雙曲線右支上一點,且滿足,若直線與圓相切,則雙曲線的離心率e的值為
A. 2 B. C. D.
二.填空題。
13.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C的中心為原點,焦點F1,F2在x軸上,離心率為.過F1的直線l交C于A,B兩點,且△ABF2的周長為16,那么C的方程為__________.
14.若為圓的弦AB的中點, 則直線AB的方程為 。
15.在和之間插入三個數,使這五個數成等比數列,則插入的三個數的乘積為 .
16.以下四個關于圓錐曲線的命題中:
①設A、B為兩個定點,k為非零常數,,則動點P的軌跡為雙曲線;
②過定圓C上一定點A作圓的動點弦AB,O為坐標原點,若則動點P
的軌跡為橢圓;
③方程的兩根可分別作為橢圓和雙曲線的離心率;
④雙曲線和橢圓有相同的焦點.
其中真命題的序號為 (寫出所有真命題的序號)
解答題:(寫出必要的步驟和文字說明)
17、已知等差數列滿足:,,的前n項和為.
(Ⅰ)求及;
(Ⅱ)令bn=(nN*),求數列的前n項和.
18.數列的前項和記為
(Ⅰ)求的通項公式;
(Ⅱ)等差數列的各項為正,其前項和為,且,又成等比數列,求
19.已知圓,直線.
(Ⅰ)若與相切,求的值;
(Ⅱ)是否存在值,使得與相交于兩點,且(其中為坐標原點),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0.動圓M過定點A(-,0),且與定圓A′:(x-)2+y2=12相切.
(1)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C的方程;
(2)過點P(0,2)的直線l與軌跡C交于不同的兩點E、F,求的取值范圍.
21.(本小題13分)已知橢圓,橢圓以的長軸為短軸,且與有相同的離心率.
(1)求橢圓的方程;
(2)設O為坐標原點,點A,B分別在橢圓和上,,求直線的方程.
22.(本小題13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是拋物線的焦點,是拋物線上位于第一象限內的任意一點,過三點的圓的圓心為,點到拋物線的準線的距離為.
(Ⅰ)求拋物線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點,使得直線與拋物線相切于點?若存在,求出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高三理科數學答案
一.C B B A A B C C D D C B
二.13 橢圓方程為+=1. 14. 15. 216 16. ③
三. 解答題
17【解析】(Ⅰ)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d,因為,,所以有
,解得,
所以;==。 ……6分
(Ⅱ)由(Ⅰ)知,所以bn===,
所以==,
即數列的前n項和=。 ……12分
18.解:(Ⅰ)由可得,兩式相減得 ……3分
又 ∴
故是首項為,公比為得等比數列
∴ ……6分
(Ⅱ)設的公差為
由得,可得,可得
故可設

由題意可得
解得
∵等差數列的各項為正,∴
∴ ……10分
∴ ……12分
19.解:(Ⅰ)由圓方程配方得(x+1)2+(y-3)2=9,
圓心為C(-1,3),半徑為 r = 3, ……2分
若 l與C相切,則得=3,
∴(3m-4)2=9(1+m2),∴m =. ……5分
(Ⅱ)假設存在m滿足題意。
由 x2+y2+2x-6y+1=0 ,消去x得
x=3-my
(m2+1)y2-(8m+6)y+16=0,
由△=(8m+6)2-4(m2+1)·16>0,得m>, ……8分
設A(x1,y1),B(x2,y2),則y1+y2=,y1y2=.
OA·OB=x1x2+y1y2
=(3-my1)(3-my2)+y1y2
=9-3m(y1+y2)+(m2+1)y1y2
=9-3m·+(m2+1)·
=25-=0 ……10分
24m2+18m=25m2+25,m2-18m+25=0,
∴m=9±2,適合m>,
∴存在m=9±2符合要求. ……12分
20.解:(1)A′(,0),依題意有|MA′|+=2
|MA′|+|MA|
=2 >2 ……3分
∴點M的軌跡是以A′、A為焦點,2為長軸上的橢圓,∵a=,c= ∴b2=1.因此點M的軌跡方程為 ……5分
(2) 解:設l的方程為x=k(y-2)代入,消去x得:(k2+3)y2-4k2y+4k2-3=0
由△>0得16k4-(4k2-3)(k2+3)>0 0≤k2<1 ……7分
設E(x1,y1),F(x2,y2),
則y1+y2=,y1y2=
又=(x1,y1-2),=(x2,y2-2)
∴·=x1x2+(y1-2)(y2-2)
=k(y1-2)·k (y2-2) +(y1-2)(y2-2)
=(1+k2)
= ……10分
∵0≤k2<1 ∴3≤k2+3<4 ∴·∈ ……12分
21.解析:(1)由已知可設橢圓的方程為
其離心率為,故,則
故橢圓的方程為 ……5分
(2)解法一 兩點的坐標分別記為
由及(1)知,三點共線且點,不在軸上,
因此可以設直線的方程為
將代入中,得,所以
將代入中,則,所以
由,得,即
解得,故直線的方程為或 ……13分
解法二 兩點的坐標分別記為
由及(1)知,三點共線且點,不在軸上,
因此可以設直線的方程為
將代入中,得,所以
由,得,
將代入中,得,即
解得,故直線的方程為或.
22.解析:(Ⅰ)F拋物線C:x2=2py(p>0)的焦點F,設M,,由題意可知,則點Q到拋物線C的準線的距離為,解得,于是拋物線C的方程為. ……5分
(Ⅱ)假設存在點M,使得直線MQ與拋物線C相切于點M,
而,,,
,,
由可得,,則,
即,而,解得,點M的坐標為. ……13分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生物試卷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每小題2分,共35小題,總分70分)
1.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親代的突變基因一定能傳遞給子代 B.子代獲得突變基因一定能改變性狀
C.突變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誘發 D.突變基因一定有基因結構上的改變
2.下面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B.基因重組產生原來沒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重要來源 D.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基因
3.用四倍體西瓜植株作母本,二倍體西瓜作父本,進行雜交,能得到有種子的西瓜。則此果實的果肉、種皮、胚和胚乳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分別為
A.4、4、3、3 B.4、3、2、3 C.4、4、3、5 D.4、3、3、5
4.下列關于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B.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個體,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叫二倍體
C.單倍體不一定含一個染色體組
D.人工誘導多倍體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5.單倍體植株矮小,育種工作者獲得單倍體植株常用的方法是
A.用花粉進行離體培養 B.用葉肉細胞進行離體培養
C.用X射線照射萌發的種子 D.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6.秋水仙素誘導產生多倍體的重要作用是
①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時形成紡錘體 ②加速細胞染色體復制 
③使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成熟的性細胞?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7.用雜合子種子,盡快獲得純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種植→F2自交→選不分離者→純合子?
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子
8.如圖為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的染色體是Ⅱ、Ⅲ、Ⅳ、X、Y
B.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均表現為性別差異
C.果蠅體內的細胞,除生殖細胞外都只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D.Ⅱ、Ⅲ、Ⅳ、X(或Y)四條染色體互相協調,共同控制果蠅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
9.下列變異中,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A.果蠅第Ⅱ號染色體上的片段與Ⅲ號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交換
B.整個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
C.高莖豌豆因缺水缺肥而生長矮小
D.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10.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使基因發生定向改變,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B.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生物進化,但并不一定出現新的物種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D.所有的變異類型都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的選擇材料
11.根據生物進化理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如果一個種群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頻率增加,表明該性狀對環境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
B.目前基因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C.使用農藥后,某種農業害蟲種群的抗藥性增強,而越冬后存活的大多是對農藥敏感的個體,原因可能是具有抗藥性的個體不耐低溫
D.若某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強,則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就越來越弱
12.荷蘭遺傳學家研究一種月見草的遺傳時,發現一株月見草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由原來的2n=24條變成4n=48條,成為四倍體植株。該四倍體植株與二倍體植株
A.屬于兩個物種,因為二者之間雜交不能產生可育的后代
B.屬于兩個物種,因為二者之間不能雜交產生后代
C.屬于同一物種,因為二者的染色體是同源的
D.屬于同一物種,因為二者之間可以雜交產生后代
13.在果蠅中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某果蠅種群雌雄個體相等,位于隨機交配的培養瓶中,每100只果蠅中只有1只是黑身的,則該瓶內灰身攜帶黑身基因的個體應占的比例為
A.10% B.18% C.81% D.90%
14.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間?
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對血液中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C.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
D.內環境的穩態是體液調節的結果?
15.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A.酶促反應的速度加快? B.兒童患佝僂病?
C.細胞代謝紊亂? D.成年人患肌無力病?
16.在維持內環境穩態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根據體內需要增加或減少釋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據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
C.腎把代謝終產物不斷排出體外?
D.紅骨髓源源不斷地造出新的血細胞??
17.幼年哺乳動物的垂體損傷后不會引起
A.水鹽調節紊亂 B.性腺發育停止
C.血糖濃度逐漸降低 D.體溫調節紊亂
18.下列情況下尿液會相對增加的是
① 劇烈運動時 ② 天氣轉冷時 ③ 患糖尿病時
④ 靜脈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時 攝取過多過咸的食物時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9.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甲圖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有三種類型,興奮傳導方向可能依次為①③⑥⑤②
B.若乙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a、c為興奮部位
C.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因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形成局部電流
D.甲圖的⑥結構中,信號的轉換模式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20.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二次免疫時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細胞周期變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當結核桿菌再次入侵人體時,漿細胞可識別結核桿菌并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D.HIV侵入人體后,主要破壞B細胞,最終使人體免疫功能全部喪失
21.下圖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一種方式,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分泌細胞 分泌物 靶細胞
A.在某些情況下,靶細胞也可能是分泌細胞
B.這種調節方式與神經調節相比作用范圍廣
C.一種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種細胞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22.神經元細胞膜上有鈉、鉀等離子的“離子通道”。在神經沖動的傳導中,“離子通道”是“局部電流”產生的重要結構基礎,蝎毒的神經毒素能夠將該通道阻塞,導致中毒者因興奮傳導和傳遞障礙而造成麻痹。在神經元之間結構的示意圖(右圖)中,蝎毒作用的部位應該在
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
23.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A.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B.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體液大量損失 D.營養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24. 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前者隨后者變化的情況與下圖走勢不相符的是
A.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與飲水量
B. 胰高血糖素濃度與血糖濃度
C. 胰島素濃度與血糖濃度
D.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與甲狀腺激素濃度
25.下圖是描述生命現象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甲代表種群,a為能量輸入,則b、c可分別代表散失的熱量和儲存在ATP中的能量
B.若甲代表人體下丘腦,a為血漿滲透壓下降,則b、c可分別代表產生渴覺和尿液減少
C.若甲代表人體B淋巴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和記憶細胞的形成
D.若甲代表棉鈴蟲種群,a為誘捕雄蟲,則b、c可分別代表性別比例失調和種群密度提高
26.如圖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質、抗體四者關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1、2、3分別表示激素、酶、蛋白質?
B.能產生4的細胞一定能產生3?
C.能產生3的細胞一定能產生1?
D.物質1都是由專門器官產生的
27.植物扦插繁殖時,需要對插枝進行去除成熟葉片、保留芽和幼葉等處理,這樣可以促進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葉生長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葉儲存較多的營養物質
③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 ④去除成熟葉片可降低蒸騰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將一株正在生長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飛行的航天飛機的暗室內,暗室朝向地心的一側開一個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圖),一段時間后,該植物莖的生長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長 B.向水平方向生長
C.向光生長 D.無法確定
29.將一盆栽植物橫放于地,則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變化的曲線為(圖中虛線表示對根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的生長素濃度)
30.圖4表示植物生長單位長度所需時間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那么
A.在單側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長素濃度向光側為a,則背光為b
B.將植物體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c,則遠地側為b
C.若曲線1表示生長素對植物莖的作用,則曲線II表示對根的作用
D.若曲線1表示生長素對雙子葉雜草的作用,則曲線II表示對單子
葉植物的作用
31.下圖甲表示對燕麥胚芽鞘所做的處理,乙表示將處理后的瓊脂塊分別放在去除尖端胚芽鞘上的三種處理方式,一段時間后①、②、③的生長情況依次是
A.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向A側彎曲
B.向B側彎曲、直立生長、向A側彎曲
C.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
D.向B側彎曲、直立生長、向B側彎曲
32.右圖表示接種到一定容積培養液中的酵母菌生長曲線圖,曲線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間資源的限制使種內斗爭增加
A.CD段(增長速度慢)
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速度加快)
D.FG段(速度逐漸變慢)
33.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2 hm2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50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2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1只
34.2006年夏天,我國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壽螺而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從生態學角度看,廣州管圓線蟲與上述患者之間的關系是
A.競爭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35.下列有關種群呈S型曲線增長方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S型曲線表示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
B.各階段的種群增長率相同
C.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與時間無關
D.種群數量的增長不受種群密度的制約
二、簡答題(本題共三個大題,共30分)
36.下圖表示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質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A.神經遞質 B.載體蛋白 C.性激素 D.血紅蛋白 E.呼吸酶 F.抗體
(2)若⑧表示促甲狀腺激素,對⑧的分泌具有調節作用的物質有 。
(3)外界環境溫度下降刺激皮膚上冷覺感受器,感受器產生興奮時,此過程中神經纖維膜內電位變化是 __ 。神經沖動傳導到位于 ___________ 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調節維持體溫的恒定。
(4)血糖升高后,參與機體調節血糖平衡的系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⑥過程表示某種病毒第一次侵入人體, 則參與該過程的免疫細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第一次侵入一定會導致免疫能力增強嗎?請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閱讀以下關于人和動物體生命活動的現象和規律,回答問題
Ⅰ.某人在持續幾天咳嗽后發熱,經診斷是細菌感染引發了肺炎。用藥后得以康復。請回答問題:
(1)侵入人體的細菌是一種發熱激活物,通過一系列反應引起人體發熱。體溫過高時,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細胞內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__,耗氧量____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組織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會感覺肌肉酸痛。
(2)人的體溫是由位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樞調控的。
(3)從發熱到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人體的________和_______系統參與了調節,最終實現穩態。
Ⅱ.春天日照逐漸延長時,鳥類大多進入繁殖季節。調節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
光→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A→垂體→B→性腺→C
請回答:
(1)鳥類的繁殖活動是通過機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調節方式完成的。機體中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位于________(下丘腦、垂體、性腺)。
(2)據圖判斷,若要驗證B的生理作用_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鳥作為實驗動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8.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相關問題。請回答:
(1)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植物向光性現象解釋有三種觀點。
觀點一:單側光導致了生長素由向光側轉移到了背光側;
觀點二:單側光導致向光側生長素分解;
觀點三:單側光導致向光側產生了抑制生長的物質。
某生物小組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機理,設計了如右圖所示裝置,通過對A、B、C、D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支持觀點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支持觀點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支持觀點三。
(2)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器材:一定濃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經消毒的辣椒種子200粒、蒸餾水、脫脂棉、培養皿、恒溫箱等。
實驗目的:驗證赤霉素具有促進種子萌發的作用。
實驗程序:種子消毒→浸種→分組→恒溫培養→觀察記錄。 根據某次實驗的觀察得到以下記錄: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實驗組
10%
50%
90%
97%
97%
97%
97%
對照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問題:
①本實驗設計方案中自變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實驗設計方案應記錄什么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據表格中數據記錄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月考 生物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5小題,共70分)
1-5 DBCDA 6-10 ACDAB 11-15 DABDC
16-20 DCCBA 21-25 CDBCC 26-30 BDCAD
31-35 CDDDA
二、非選擇題(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3個大題,總分30分)
36、(每空1分,共11分)
(1)A、F
(2)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甲狀腺激素 (寫兩種,寫一種不得分)
(3)由負變正 下丘腦 (4)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5)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效應B細胞)、效應T細胞
不一定,艾滋病毒感染使人的特異性免疫下降
37. (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Ⅰ.(1)增多 增大 乳酸(2)下丘腦 體溫調節(3)神經 免疫
Ⅱ.(1)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下丘腦
不能 鳥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無法驗證該激素的生理作用
38.(每空1分,共6分)
(1)D>A=B>C A=B=D>C A=B=C=D
(2)①是否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種
②辣椒種子的發芽率(或辣椒種子發芽率的高低)
③赤霉素具有促進種子萌發的作用(或赤霉素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英語試題
第Ⅰ卷 2012-12-28
第一部分:聽力
1.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doing?
A. Buying a new bookshelf. B. Selling their old table. C. Making room for a bookshelf.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man s sister. B. A film. C. An actor.
3. How much would the rent be for two weeks?
A. 150 dollars. B. 300 dollars. C. 400 dollars.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It might rain the next day. B. The speakers have to buy food. C. The woman will not go on a picnic.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 A. In a plane. B. At the airport. C. At the railway station.
6.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Help him in pronunciation. b.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C. 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
7. What is the man's problem?
a. He needs more listening and reading. b. He needs to correct his pronunciation. t
C. He always translates everything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or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8.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a. To read more and to write more. b. To listen more and to speak more.
C. To do more 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laundry (洗衣房) B. Irt a shop. C. In the street.
10. What machines are there? A. Washing machines. B. Dryers. C. Both A and B.
11. Where can the man buy some soap?
A. In the shop nearby. B. From the vending machine. C. In the laundry.
12. Why does the man hunt for a job?
A. To support his family. B. To make a living by himself. C. To make money for his further education.
13.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job-hunting?
A. Easy enough for him to get a job. B. Neither easy nor difficult for him to get one.
C. Not too easy for him to get a favorite job.
1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A. Writing a resume. B. Writing a letter for a job in detail. C. Preparing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15. How much is the TV set the man mentioned?
A. 800 dollars. B. 1,800 dollars C. 1,200 dollars.
16. What will be done if the TV set doesn't work well at home?
A. The man will exchange it. B. The woman will help to repair it. C. The woman will pay back the money.
17. How does the man want to pay for it?
A. Pay it off once. B. Pay half of the price first time. C. By installments.
18. Why did Mr. Finch buy the old house near the sea?
A. He wanted to spend his summer holidays there. B. He wanted to lead a quiet life.
C. He wanted to earn money by showing tourists around the house.
19. Why did Mr. Finch put the notice in the window?
A. To make money. B. To attract more visitors. C. To stop the visitors
20. What did Mr. Finch do after feeling bothered?
A. He bought another old house. B. He bought a modern house.
C. He moved to another interesting place.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We are planning to have a casual get-together this Saturday or Sunday. Are you coming?
— ________. I’ve got rather a busy day this weekend.
A. I hope so B. Sounds great C. You’d better not D. I’m afraid not
22. —Have you heard of ________ death of Steven Jobs?
— Yes. It must be________ shock to Apple fans.
A. the; a B. a; the C. the; the D. a; /
23. — Let's give up. It's too late. I don't think any bus will come.
— I don't care. I'll get there ________ I have to walk all the way.
A. as if B. so that C. even if D. now that
24. —Mary’s got crazy and has been sent to the mental hospital. Did you tell her boss about that?
—Yes, but I _______her husband first.
A. can have told B. should have told C. need have told D. must have told
25 The girl got nothing in ______ for her kindness, which made her very sad.
A. prize    B. award   C. reward    D. medal
26. Some passers-by witnessed the car accident____ five passengers were killed, a baby included.
A. that B. which C. in which D. in that
27 —Ken, why do you look so tired?
—I _______ myself to the climate since I came here.
A. didn’t adapt B. haven’t adapted C. don’t adapt D. hadn’t adapted
28 With all the audience ________, the speech began.
A. sat B. seating C. seated D. having seated
29.No one can avoid ______ by advertising; it is everywhere.
A. being influenced B. influenced C. influencing D. to be influenced
30. It was in the lab _____ was taken charge by Professor Wang ______ they did the experiment.
A. where, that B. that, which C. that, where D. which, that
31. My daughter, _________ all kinds of meat, would not like to eat any vegetable,
which worries me a lot.
A. devoted to B. addicted to C. accustomed to D. exposed to
32. I fell asleep while working on this paper _______ the computer on.
A. as B. for C. over D. with
33     such heavy loss in the hurricane, the farmer didn’t expect to have a good harvest.
A. Suffered   B. Having suffered C. Suffering   D. To suffer
34. — I got fired last week. I’m looking in the newspaper for a job. — ______.
A. Don’t mention it B. Good luck C. Never mind D. Take care
35. He used to be _____ shy but now he can talk freely to anyone he meets.
A. extremely B. nearly C. actually D. briefly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 21~40 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選項標號涂黑。
I found out one time that doing a favor for someone could get you into a lot of trouble. I was 36 the eighth grade at the time, and we were having a final 37 . During the test,the girl 38 next to me whispered something,but I didn’t understand. So I leaned(傾斜) over her way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 trying to ask me 39 I had an extra pen. She showed me that 40 was out of ink and would not write.I happened to have an extra one,so I took it out of my pocket and put it on her desk.
Later, after the test papers had been 41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42 in the room w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43 . As soon as we were alone, she began to talk to me about 44 it meant to grow up;she mentioned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stand 45 your own two feet and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own acts. For a long time, she talked about __46 _and emphasized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do something dishonest,they really 47 themselves.She made me promise that I would think 48 about all the things she had said. Then she told me I could 49 . I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ondering 40 she had chosen to talk to me about all those things.
Later on,I found out that she though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When she saw me lean over to talk to the gir1 next to me, it looked 51 I was copying answers 52 the girl’s test paper. So I came to find her and tried to explain about the pen, but all she could say was it seemed very strange to her that I hadn’t 53 anything about the pen the day she talked to me right after the test. 54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I was just doing the girl a favor 55 letting her use my pen, I was sure she continued to believe tha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36.A.from B.on C.in D.at
37.A.lesson B.test C.class D.papers
38.A.seat B.seating C.sitting D.sit
39.A.whether B.why C.where D.that
40.A.one B.that C.it D.hers
41.A.handed B.turned in C.given out D.marked
42.A.work B.read C.stay D.study
43.A.gone out B.were studying C.were there D.were dismissed
44.A.how B.why C.what D.which
45.A.by B.on C.to D.with
46.A.honesty B.faith C.confidence D.reliability
47.A.improve B.punish C.cheat D.help
48.A.well B.highly C.honestly D.seriously
49.A.leave B.go on C.sit down D.refuse
50.A.if B.whether C.why D.how
51.A.like B.as though C.as D.that
52.A.for B.by C.from D.at
53.A.mentioned B.asked C.answered D.realized
54.A.Long before B.As long as C.Just as D.Even though
55.A.with B.by C.in D.through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Long bus rides are like television shows. They have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with commercials thrown in every three or four minutes. The commercials are unavoidable. They happen whether you want them or not. Every couple of minutes a billboard glides by outside the bus window. "Buy Super Clean Toothpaste.” Drink Good Wet Root Beer.” Fill up with Pacific Gas.” Only if you sleep, which is equal to turning the television set off, are you spared the unending cry of "You Need It! Buy It Now!"
The beginning of the ride is comfortable and somewhat exciting, even if you’ve traveled that way before. Usually some things have changed new houses, new buildings, sometimes even a new road. The bus driver has a style of driving and it’s fun to try to figure it out the first hour or so. If the driver is particularly reckless (魯莽的) or daring, the ride can be as thrilling (驚心動魄的) as a suspense story. Will the driver pass the truck in time? Will the driver move into the right or the left hand lane? After a while, of course, the excitement dies down. Sleeping for a while helps pass the middle hours of the ride. Food always makes bus rides more interesting. But you’ve got to be careful of what kind of food you eat. Too much salty food can make you very thirsty between stops.
The end of the ride is somewhat like the beginning. You know it will soon be over and there’s a kind of expectation and excitement in that. The seat of course, has become harder as the hours have passed. By now you’ve sat with your legs crossed, with your hands in your lap, with your hands on the armrests even with your hands crossed behind your head. The end comes just at no more ways to sit.
5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 the passengers usually see when they are on a long bus trip?
A. Advertisements on the billboards. B. Films on television.
C. Buses on the road. D. Gas stations.
57.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A.. To explain how bus trips and television shows differ. B. To persuade you to take a long bus trip.
C. To give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long bus trips D. To describe the billboards along the road.
58.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favor .
A. bus drivers who aren’t reckless B. driving alone
C. no billboards along the road D. a television set on the bus
59.The writer feels long bus rides are like TV shows because .
A. they both have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with commercials in between
B. the commercials both on TV shows and on billboards along the road are fun
C. the drivers are always reckless on TV shows just as they are on buses
D. both traveling and watching TV are not exciting.
60.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end of the ride is somewhat like the beginning because both are .
A. comfortable B. exciting C.tiring D.boring
B
Son’s Help
Mr. Lang worked in a factory. As a driver, he was busy but he was paid much. His wife was an able woman and did all the housework. When he came back, she took good care of him and he never did anything at home. So he had enough time when he had a holiday. A few friends of his liked gambling and he learned it soon. So he was interested in it and hardly forgot anything except gambling. He lost all his money and later he began to sell the television, watches and so on. His wife told him not to do it but he didn’t listen to her. She had to tell the police. He and his friends were punished for it. And he was hardly sent away. After he came out of lockup(拘留所), he hated her very much and the woman had to leave him.
It was New Year’s Day. Mr. Lang didn’t go to work. He felt lonely and wanted to gamble again. He called his friends and they came soon. But they were afraid the police would come. He told his five-year-old son to go to find out if there were the policemen outside. They waited for a long time and didn’t think the police would come and began to gamble. Suddenly opened the door and in came a few policemen.
“I saw there weren’t any policemen outside, daddy,” said the boy, “so I went to the crossing and asked some to come.”
61. Mr. Lang was paid much because _______.
A. he was a driver B. he worked in a factory
C. he had worked there for a long time D. he had a lot of work to do
62. Mrs. Lang did all housework because _______.
A. she thought her husband was tired B. she couldn’t find any work
C. her husband spent all time in gambling D. she wouldn’t stop her husband gambling
63. _______, so he was put into lockup.
A. Mr. Lang was late for work B. Mr. Lang often gambled
C. Mr. Lang didn’t help his wife at home D. Mr. Lang wasn’t polite to the police
64. The woman had to leave Mr. Lang because _______.
A. he wouldn’t stop gambling B. he didn’t love her any longer
C. he had been put into lockup D. he was hardly sent away by the factory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The boy thought his father needed some policemen
B.. The boy hoped his father to be put into lockup again.
C. The boy hoped his father to stop gambling soon.
D. The boy hoped his mother to come back.
C
The porter brings your bags to your room and helpfully explains all you want to know. Then he points to the phone and says, “If there's anything else you need, just call.” All this time you have been thinking one thing, “How much should I tip(付小費) him?” To make your next trip a little easier, here's a guide to tipping across some Asian countries.
Bangkok
In general, the more Westernized the place is, the more likely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leave a tip. Some top-end restaurants will add a 10% service charge to the bill. If not, waiters will appreciate you tacking on(附加) the 10% yourself. However, if you're eating at a lower-end(低檔的) restaurant a tip is not necessary. If you're staying at one of Bangkok's many five-star hotels, expect to tip the porter 20 to 50 baht(泰國貨幣單位), depending on how many bags you have. Taxis are now metered in Bangkok. Local custom is to round the fare(車費) up to the nearest five baht.
Hong Kong
Tipping is customary in this money-mad metropolis(大都市). Most restaurants add a 10% service charge to the bill, but the extra money often ends up in the pocket of the owner. If the service is good, add another 10% to the bill, up to HK $100 in an especially nice restaurant. For HK $10 hotel porters should do it at all but the nicest hotels where a new HK $20 bill may be more acceptable. When in a taxi, round up(湊整數) to the nearest dollar.
Kuala Lumpur
Tipping in Malaysia is limited to the expensive Westernized hotels, which often add a 10% service charge to your meal or hotel room. If you are at a hotel restaurant, expect a 10% service charge. But at local restaurants, there's no need to add a tip. At five-star hotels, one or two ringgit(馬來西亞貨幣單位) will content a porter. At lower-end buildings don't feel you have to tip. Like Bangkok, many taxis are now metered so you can just round up to the nearest ringgit.
Seoul
Tipping is not part of Korean culture, although it has become a matter of course in international hotels where a 10% service charge is often added. If you're at a Korean barbecue joint(燒烤處), there's no need to add anything extra. But a nice Italian restaurant may require a 10% contribution. If you're at a top-end hotel, so expect to pay 500~1 000 won per bag. Taxi drivers don't accept a tip. Keep the change for yourself.
66.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ities is it unnecessary to tip the taxi-drivers?
A. Bangkok. B. Hong Kong. C. Seoul.. D. Kuala Lumpur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unit of money?
A.. Baht B. Charge. C. Won. D. Ringgit.
68. From the text, we can infer tipping comes from _______.
A. the west B. Hong Kong C. Asian countries D. Bangkok
69. If you stay at a five-star hotel in Kuala Lumpur, how much will you pay the porter at least?
A. one ringgit. B.. 10% of service charge C. half a ringgit. D. two ringgit.
70. The writer seems _______.
A. to give the readers some advice on how to tip B. to tell the readers how to travel
C. to ask the readers to go on a travel to Asian cities D. to make the trip more pleasant
D
Joe came to New York from the Middle West, dreaming about painting. Delia came to New York from the South, dreaming about music. Joe and Delia met in a studio. Before long they were good friends and got married.
They had only a small flat to live in, but they were happy. 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y were both interested in art. Everything was fine until one day they found they had spent all their money.
Delia decided to give music lessons. One afternoon she said to her husband:
“Joe, , I’ve found a pupil, a general’s daughter. She is a sweet girl. I’m to give three lessons a week and get $5 a lesson.”
But Joe was not glad.
“But how about me?” he said.” Do you think I’m going to watch you work while I play with my art? No, I want to earn some money too.”
“Joe, , you are silly,” said Delia. “You must keep at your studies. We can live quite happily on $15 a week.”
“Well, perhaps I can sell some of my pictures,” said Joe.
Every day they parted in the morning and met in the evening. A week passed and Delia brought home fifteen dollars, but she looked a little tired.
“Clementina sometimes gets on my nerves. I’m afraid she doesn’t practice enough. But the general is the nicest old man! I wish you could know him, Joe.”
And then Joe took eighteen dollars out of his pocket.
“I’ve sold one of my pictures to a man from Peoria,” he said, “and he has ordered another.”
“I’m so glad,” said Delia. “Thirty-three dollars! We never had so much to spend before. We’ll have a good supper tonight.”
Next week Joe came home and put another eighteen dollars on the table. In half an hour Delia came, her right hand in a bandage.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r hand?” said Joe. Delia laughed and said:
“Oh, a funny thing happened! Clemantina gave me a plate of soup and spilled some of it on my hand. She was very sorry for it. And so was the old general. But why are you looking at me like that, Joe?”
“What time this afternoon did you burn your hand, Delia?”
“Five o’clock, I think. The iron-I mean the soup-was ready about five, Why?”
“Delia, come and sit here,” said Joe. He drew her to the couch and sat beside her.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Delia? Do you really give music lesson? Tell me the truth.”
She began to cry.
“I couldn’t get any pupils,” she said, “So I got a place in a laundry ironing shirts. This afternoon a girl accidentally set down an iron on my hand and I got a bad burn. But tell me, Joe, how did you guess that I wasn’t giving music lessons?”
“It’s very simple,” said Joe. “I knew all about your bandages because I had to send them upstairs to a girl in the laundry who had an accident with a hot iron. You see, I work in the engine-room of the same laundry where you work.”
“And your pictures? Did you sell any to that man from Peoria?”
“Well, your general with his Clemantina is an invention, and so is my man from Peoria.”
And then they both laughed.
71. To support the family, Delia worked as .
A. a tutor B. a music teacher C. a laundry assistant D. an artist
72. It happened that .
A. a man from Peoria liked Joe’s pictures B. Delia earned $15 dollars a week easily
C. Clemantina and the general were kind D. the couple worked at the same laundry
73. Who hurt Delia’s hand?
A. The general B. Clemantina C. A girl D. Herself
74. We can infer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at .
A. Clemantina was an invention of the general
B. Clemantina was an invention of the man from Peoria
C. the general, Clemantina and the man from Peoria were the couple’s clients
D. there were no such men as the general, Clemantina and the man from Peoria
75. The couple’s attitude towards each other is .
A. honest B. faithful C. ashamed D. heartbreaking
第Ⅱ卷
第四部分:閱讀表達。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五個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Joe Templer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After all, he works for a large auto insurance company. It won't hurt to leave the key in the truck this once, he thought, as he filled his gas tank at a self service gas station. But moments later, as he was paying the money, he saw the truck being driven away.
In 1987, 1.6 million motor vehicles were stolen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every 20 seconds. If _________________, experts predict annual vehicle thefts could exceed two million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Vehicle thef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over four million victims a year. The cost is astonishing.
Many police officials blame professional thieves for the high volume of the thefts. It is a major money maker for organized crime. Typically, stolen cars are taken to pieces and the parts sold to individuals. But as many as 200,000 cars are smuggled out of the country every year. Most go to Latin America, the Middle East and Europe.
Only about 15 percent car thefts result in an arrest, because few police departments routinely conduct in depth auto investigations. When thieves are arrested, judges will often sentence them to probation(緩刑), not immediately put them in prison because the prisons are overcrowded with violent criminals.
One exception is a Michigan program that assigns 92 police officers to work full time on the state's 65,000 car theft cases a year. Since 1986, when the effort began, the state's auto theft rate has fallen from second in the nation to ninth.
7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Why do you think Joe Templer should be blamed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Put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suggestions would you give the car owners to prevent the car theft? (Please answer withi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書面表達(滿分30分)
高考在即,你發現班級中有的同學的壓力很大,平時不眠不休拼命做題。請在校英語報上,就此現象,結合自己的經歷,寫一篇100-120個詞的短文,向大家宣傳正確的應試態度和做法。(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字數)
We Should Lesson the Test Anxiety
A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raws near, quite a few of my classmates suffer much pressu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月考英語答案
聽力部分:
答案 1-5 CCBCB 6-10 BCCAC 11-15 BBCBA 16-20 ACBCB
單選;21-25 DACBC 26-30 CDCAD 31-35 BDABA
完型:36-40 CBCAD 41-45 BCDCB 46-50 ACDAC 51-55 BCADB
閱讀:56-60 ACCAB 61-65 DABBA 66-70 CBAAA 71-75 CDCDB
閱讀表達:
76. Car theft in America / Car theft in the United States
解析:該題屬于主旨概括題。本篇文章講述的就是美國的汽車被盜情況。
77. Because he should not have been so sure of himself. / He should have known the situation of car theft.
解析:該題屬于封閉性問題,考查學生根據文章細節進行推測的能力。根據第一段作者的描述可以推測Joe Templer丟了汽車應該怪他自己太大意了。
78. current trends continue / this situation goes on
解析: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判斷,專家們進行預測是建立在這種情形如果持續下去的假設之上的。
79. 竊賊被捕后,法官們只能判他們緩刑而不能立刻把他們關進監獄,因為監獄里因為有很多的兇殘的罪犯而過度擁擠。
解析:原文中沒有給出probation一詞的漢語意思,也可以結合下文中的not immediately put them in prison推測該詞應該是“緩刑”之意。
80. The car owners can install theft-proof or warning system on the car.
該題是開放性試題,考生只要能夠給出符合問題要求的答案即可得分。
書面表達:
We Should Lesson the Test Anxiety
A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raws near, quite a few of my classmates suffer much pressure. Some of them bury themselves in endless homework day and night against the clock, which robs them of happiness and does them harm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lthough pressure, to some extent, can provide motivation, overdue pressure has a serious negative affect. Pressure can destroy a student’s confidence. More seriously it might make some students lose control of their emotions and behaviors.
Considering the great damage of overdue pressure, we should learn how to relieve pressure. First, we should have a right evaluation of ourselves, so it’s to make use of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Second, we’d better squeeze out some time for fun 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 Sometimes even crying is an effcient way to release stress. Finally, if you find pressure is nearly beyond your control, you’d better turn to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guidance. (建議有點多,供大家選擇)
試卷類型:A
山東省德州實驗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語 文 試 題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填涂在答題卡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
第I卷(選擇題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相同的一組是
A.榮膺/贗品 占卜/哺乳期 尋思/循名責實
B.殤逝/濫觴 儒雅/孺子牛 款識/博聞強識
C.忐忑/袒露 趕場/干細胞 寂寥/眼花繚亂
D.超擢/著想 睥睨/庇護所 哮喘/惟妙惟肖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信箋 落寞 綜合征 毀家抒難
B.坐陣 吹拂 策源地 器宇軒昂
C.慪氣 瀏覽 蜂窩煤 扶正祛邪
D.瞭望 寒暄 口頭蟬 優哉游哉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當大多數人在用錢計算生活的時候,“樂價比”則 人們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在心理上是否物超所值。
②作為一名軍旅作家,他對軍隊有著一種本能的難以割舍的 ,部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讓他魂牽夢縈,繼而流淌于筆端。
③為了傾聽和觸摸沙漠,我把我全部的感官都打開到了 ,因此我聽到了不可能再聽到的天籟,看見了不可能再見到的純凈的顏色。
A.提議 情節 極限 B.提倡 情結 極致
C.提議 情節 極致 D.提倡 情結 極限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據悉,“泉城美食節”將于本月底舉行,消息一經披露,“美食家”們聞風而動,爭先恐后地趕到濟南,意欲大快朵頤。
B.“被電腦”的后果,在中學生的書寫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你讓學生寫篇作文,他大筆一揮,龍飛鳳舞,而卷面字跡卻無法辨認。
C.哈爾濱大橋垮塌、山東威海居民樓爆炸、濟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車禍……一個個悲劇如影隨形。人們不禁要問:安全監督部門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職責?
D.改革開放之初,大家都一窮二白,連一輛自行車都是奢侈品,但現在不同了,家用轎車滿街跑,由此我們感受到社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面對央視記者“你幸福嗎?”的隨機采訪,有人直言不諱“我幸福!”,有人則調侃道“我姓曾!”,這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與追捧。
B.深圳南山區前海學校在每班特設兩個心理情報員,搜集同學的心理,定期向老師匯報,以便老師及時掌控學生心理動態。
C.在文學發展的路途上,人們會越來越感覺到,不同文體之間相互借鑒、吸收、融匯與交織的趨勢越來越不可避免地存在著。
D.統計中心數據表明,中國居民儲蓄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用于住房與教育的比例高達65.7%,遠高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劍雄
要考慮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須明確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長期以來,國人認為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豐富燦爛、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實,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評價,或者是就東亞漢語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圍內,與其他文化進行比較,整體上說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產力和交通運輸能力都還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區之間缺少必要的人員和生活必需物資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獨立發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較,也談不上哪種先進,哪種落后。從不同文化的群體開始相互接觸以來,文化的傳播一直有兩種方式——自愿的和強制的。一般來說,對物質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對精神文化的接受則兩者兼而有之。強勢文化往往會依靠武力、權力、財力、人力強制推廣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語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這樣的結果。
在古代中國內部,同樣如此。一方面,自認為居于“天下之中”的華夏諸族對自己文化的優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絕不會向“非我族類”、尚未開化的“蠻夷”推廣,僅給那些“仰慕華風”又具備學習條件的人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蠻夷”歸化以后,就必須接受中國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歸流后,新設置的府、州、縣內就必須辦學校,興科舉,尊孔孟,以儒家學說教化百姓。如民間信仰和宗教一旦對主流文化構成威脅,也會被堅決取締。
時至今日,物質文化的傳播已經不存在障礙。但在大多數人已經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條件下.精神文化的傳播只能以自愿接受為前提。中國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學說再高明玄妙,中國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別指望能取代別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觀念、模式。因此,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由于主觀或客觀的種種原因,中國與世界各國一直缺少人員和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主動走出去,能讓各國人民近距離或直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和獨特魅力,有利于改變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見。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國人走向世界,他們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如果他們普遍具備了優良的素質和文明的舉止,中國文化的地位就能隨之提升。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學習世界文化。我們不能坐等各種文化主動傳入中國,而且通過走出去后的比較借鑒,不同文化優劣立顯,取長補短順理成章。中國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自許,了解和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徑.是向世界提供盡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這也是傳播文化的有效途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文化商品大多還是來樣加工、貼牌生產,外銷商品中的文化含量還很低,文化服務近于空白.發展的余地非常廣闊。
費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處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關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正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節選自《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刪改)
6.關于“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后,通過借鑒比較,更能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優越性。
B.強勢文化往往依靠武力、權力、財力、人力強制推廣自己,中同文化走向世界則是為了抵御外來文化。
C.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為了推廣快速而高效的中國模式,提高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
D.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并學習世界文化,實現各種文明相互促進的愿景。
7.針對“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問題,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正確認識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既要防止盲目崇拜西方,也要避免極端仇視西方的情況出現。
B.中國文化應主動出擊,讓世界近距離或直接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與魅力,以便消解其他文化對中國文化偏見。
C.要想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提供優質的文化商品及優良的文化服務是現實的必然要求。
D.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就需要大批舉止文明的中國人走出去并成為文化傳播者。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國人認為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于中國文化未能與其他文化相融,是國人的自我評價。
B.清朝改土歸流后,辦學校,興科舉,尊孔孟,教化百姓等措施,表明對精神文化的接受,純粹出于自愿。
C.中國文化走出去后,就能通過比較借鑒,發現中國及其他文化的優缺點,以達到取長補缺的目的。
D.要想處理好世界各國文明之間的關系,就要遵循相互欣賞、成人之美、共同繁榮之道。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齊緡王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蘇代自燕來,入齊,見于章華東門。齊王曰:“嘻,善,子來!秦使魏冉致帝①,子以為何如?”對曰:王之問臣也卒,而患之所從來微,愿王受之而勿備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后也。且讓爭帝名,無傷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且天下立兩帝,王以天下為尊齊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釋帝,天下愛齊乎?愛秦乎?”王曰:“愛齊而憎秦。”曰:“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對曰:“夫約鈞,然與秦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釋帝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釋帝以收天下,倍約賓秦,無爭重,而王以其間舉宋。夫有宋,衛之陽地危;有濟西,趙之阿東國危;有淮北,楚之東國危;有陶、平陸,梁門不開。釋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國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聽,此湯武之舉也。敬秦以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謂以卑為尊者也。愿王孰慮之。”于是齊去帝復為王,秦亦去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蘇代為齊謂秦王曰:“韓聶之攻宋,為王也。齊強,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不傷一士,無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韓聶之所求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齊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對曰:“天下國令齊可知乎?齊以攻宋,其知事秦以萬乘之國自輔,不西事秦則宋治不安。中國白頭游敖之士皆積智欲離齊秦之交,伏式結軼②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齊者也;伏式結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則?皆不欲齊秦之合也。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也!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以此決事。”秦王曰:“諾。”于是齊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溫。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并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節選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注釋:①致帝:送來帝號。②伏式結軼(((():形容乘車往來不斷。式,同“軾”,東前橫木;結軼,車轍在路上交錯,軼,通“轍”。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患之所從來微 微:沒有
B.且讓爭帝名,無傷也 傷:妨礙
C.倍約賓秦,無爭重 倍:通“背”,違背
D.齊南割楚之淮北 割:攻占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人齊,見于章華東門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B.王之問臣也卒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C.國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D.故愿王明釋帝以收天下 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11.下列句子中,全都是蘇代勸齊緡王“釋帝”理由的一組是
①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 ②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 ③然與秦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釋帝則天下愛齊而憎秦? ④齊強,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不傷一士,無事而割安邑也 ⑤釋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國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聽⑥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齊兩國國君稱帝后,蘇代從燕國到齊國,為齊王陳述過早稱帝的利害關系,力勸齊王接受“帝號”而不馬上稱帝。
B.齊王認為,如果跟隨秦王后稱帝,不僅可顯示自己的謙讓的品德,還可使秦王受天下人憎恨,并群起討伐之。
C.蘇代認為,“稱帝”不如討伐宋國的暴君,這樣可以收攏天下人心,在戰略上可以形成對衛國、趙國、楚國進攻的有利態勢。
D.當齊國攻打宋國時,秦昭王震怒,蘇代游說秦王,認為齊國攻打宋國恰好是為秦王服務,可坐收魏國割讓城池之利。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后也。(3分)
譯文:
(2)敬秦以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謂以卑為尊者也。(4分)
譯文:
(3)吾患齊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3分)
譯文: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豁然閣
程俱
云霞墮西山,飛帆拂天鏡。
誰開一窗明,納此千頃靜。
寒蟾發淡白,一雨破孤迥①。
時邀竹林交,或盡剡溪興②。
扁舟還北城,隱隱聞鐘磬。
注:①孤迥,借代月亮。②剡溪,晉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瀟灑,全憑興趣雪夜訪戴,使此溪聲名益顯。
(1)本詩一至六句寫作者黃昏出游和登閣所見,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4分)
(2)詩的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表現了怎樣的志趣?(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任選3個小題)
(1)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 ,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2)歌臺暖響, ;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宮賦》)
(3)轉軸撥弦三兩聲, 。弦弦掩抑聲聲思, 。(白居易《琵琶行》)
(4)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
五、(12分)
16.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填入下列句子的橫線處。(只填序號)(4分)
一次,我隨黑壓壓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極頂,守望東海日出。
此時,朝陽、白帆、碧空,把我對遙遠未來的瞻矚與渴盼,帶向廣闊無垠的蒼穹。
①山澗、鳥鳴、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動。
②我透過那濃密的樹梢,遙望到遠方的木船已掛起了潔白的帆——那迎風搖曳的希望之帆,正顫動于朝陽之中。
③黎明的曙光射出萬只金箭,點燃了朝霞,蘇醒的泰山發出錚錚的聲響,從青灰色的霧靄中逐漸顯現出它堅實的輪廓。
④一輪朝陽從海上噴薄而出,圣光充溢,噴涌,流動,一個熠熠發光的世界點亮我的雙眼!
17.根據語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體(畫線部分)的句式,補寫出兩個恰當的喻體。(4分)
年輕是什么?年輕是春日的竹筍、 、出水的芙蓉;年輕是 、遠征的船帆、離弦的利箭:年輕是轟然出山的瀑布、 、大漠風沙中的戰旗;年輕是金, ,年輕是生命中無與倫比的寶貴財富。
18.為下列這條消息擬寫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20個字。
今年8月1日,廣西桂林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的老母親不慎走失,她的四個兒子放下手頭工作四處尋覓已達兩月有余。自9月17起,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征集“桂林失蹤母親”的有關線索。10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欄目中破天荒地播發了一條“尋人啟事”。在重陽前夕,這一非常舉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有關事跡的層層披露,在政務微博、媒體微博及微博意見領袖們的努力下,中央電視臺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攜手5400萬微博網友,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幫助孝子尋找走失母親的愛心接力。
六、(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絕 盜
馮驥才
老城區和租界之間那塊地,是天津衛最野的地界,人頭極雜,邪事橫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這里一處臨街小屋,來了一對青年男女租房結婚。新床新柜,紅壺綠盆,漂漂亮亮裝滿一屋。大門外兩邊墻垛子上還貼了一雙紅喜字。結婚的第二天一早,小兩口就出門上班。鄰居也不知他們姓甚名誰。
事過三天,小兩口出門不久,忽然打東邊飛也似的來了一輛拉貨的平板三輪。蹬車的是個老頭子,骨瘦肉緊,皮黑牙黃,小腿肚子賽兩個鐵球,一望便知是個長年蹬車的車夫。車板上蹲著兩個小子,全是十七八歲,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繩。這爺仨面色都兇,看似來捉冤家。
老頭子把車直蹬到那新婚小兩口的門前,猛一剎車,車上兩小子蹦下來,奔到門前一看,扭頭對那老頭子說:“爹,人不在家,門還鎖著呢!”門板上確是掛著一把大洋鎖。
老頭子登時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腦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車大罵起來:“這不孝的禽獸,不管爹娘,跑到這兒造他媽宮殿來了。小二、小三,給我把門砸開!”
應聲,那兩個小子掄起板斧,把門鎖砸散。門兒大開,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頭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聲大嚇人:“好啊,沒心沒肺的東西!從小疼你抱你喂你寵你,把你這白眼狼養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請大夫吃藥沒錢,你一個子兒不給,弄個小妖精藏到這兒享福來。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著干嘛!把屋里東西全給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們大哥,我就砸折你倆的腿!”
那兩個小子七手八腳,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來,往車上堆。
鄰居們跑出來圍觀,聽這老頭子一通罵,才知道那新婚小兩口的來歷。這種連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沒人出來管。再說那老頭子怒火正旺,人像過年放的火炮,一個勁兒往上躥,誰攔他,他準和誰玩命!
東西搬得差不多了,那兩個小子說:“爹,大家伙抬不動,怎么辦?”
老頭子一聲驚雷落地說:“砸!”跟手一通亂響,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來,這才罷手。老頭子依舊怒氣難消,吼一句:“明兒見面再說!”便揚長而去。
門兒大敞開沒人管,晾了一整天。鄰居們遠遠站著,沒人上前,可誰也沒離開。等著那小兩口回來有戲看。
下晌,新婚的小兩口打西邊有說有笑地回來。到家門口一看,懵了。過去問鄰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鄰居反而紛紛散開。有位大爺出來說話,顯然他對這不盡孝心的年輕人不滿,朝新郎說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們來了,是他們干的。你回你爹媽那兒去看看吧!”
新郎一聽,更懵。忽然禁不住大聲叫道:“我哪還有爹呀!我三歲時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個姐姐嫁到關外去,哪來的兄弟?”
“嘛!”大爺一驚。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時腦筋沒轉過來,還是說:“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兩口趕緊去局子報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沒找到他們那個“爹”。
天津衛的盜案千奇百怪,這一樁卻數第一。偷盜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盜的損失財物不說,反當了“兒子”,而且還叫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若是忍不住跟人說了,招不來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損,多辣,多絕——多邪!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2年第5期)
19. 本文以“絕盜”為題目,根據全文簡要分析“絕”在何處。(4分)


20. 下面的文字,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蹬車的是個老頭子,骨瘦肉緊,皮黑牙黃,小腿肚子賽兩個鐵球,一望便知是個長年蹬車的車夫。


(2)這不孝的禽獸,不管爹娘,跑到這兒造他媽宮殿來了。小二、小三,給我把門砸開!


21. 這篇小說多處設置伏筆,請列舉其中兩處,并分析其作用。(4分)


22. 有人說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刪掉,你覺得呢?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那些抱怨婚姻磨滅理想的,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嘮叨這個體制捆綁下無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領唱的舞臺……大家面對同樣的時代,卻有著千差萬別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騷滿腹的人尋找的種種“借口”,在某些人的眼中卻常常是難得的人生機遇。
請根據自己的感悟,聯系現實,自行立意,自擬標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年級
語文月考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2012.12
一、(15分,每小題3分)
1.B
2.C(A項中“抒”應為“紓”,B項“陣”應為“鎮”,D項“蟬”應為“禪”)
3.D(①提議:商討問題時提出建議供大家討論。提倡:指出事物的優點鼓勵大家使用或實行。根據語境,應選“提倡”。②情節:事情的變化和經過。情結:心中的感情糾葛;深藏心底的感情。由語境,應選“情結”。⑧極限,最高的限度;極致,最高境界,最大程度。前者側重機能與功能,后者側重精神境界,由語境可知,應選“極限”。)
4.A(A項“大快朵頤”,指大飽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處恰當。B項“龍飛鳳舞”:形容書法筆勢舒展活潑,此處褒貶失當。C項“如影隨形”意為“比喻兩人常在一起,十分親密”,不合語境。D項“一窮二白”,形容基礎差,底子薄。多指國家工農業不發達,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5.D(A項句中“這”指代不明,熱捧的對象不清。B項為成分殘缺,缺少“搜集”的賓語中心語,應在“心理”后加“信息”等。C項為句式雜糅,應刪去“地存在著”)
二、(9分,每小題3分)
6.D(A項錯,原文為“與其他文化進行比較。整體上說只能足各有千秋”;B項說“抵御外來文化的入侵”是無中生有;C項錯,“推廣快速而高效的中國模式”違背作者文化交流的觀點)
7.A(原文中無“極端仇視西方”的信息和內容)
8.C(A項有意曲解,原文沒有與其他文化相融之意;B項為主觀臆斷,原文為“‘蠻夷’歸化以后,就必須接受中國的主流文化”;D項中“成人之美”為無中生有)
三、(12分,每小題3分)
9.A(微:隱蔽、不明顯)
10.D(A項“于”分別為“介詞,表處所,在”與“介詞,表被動”;B項“也”分別為“助詞,句中表提頓”與“語氣詞,表商榷語氣”;C項“而”分別為“連詞,表并列關系,”與“連詞,表修飾關系”;D項“以”均為“連詞,表目的關系,用來”)
11.C(①是齊王對蘇代的發問;④是蘇代為齊國進攻宋國游說秦王;⑥是蘇代對秦昭王分析秦齊聯合的大勢,從而側面印證齊國攻打宋國的必要性,均與“釋帝”無關)
12.B(“齊王認為”屬于張冠李戴,且“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為主觀臆斷)
四、(24分)
13.(1)秦國稱帝后,如果天下反映平靜,大王再稱帝,也不算晚。
(注意落實“稱”“安”“后”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3分)
(2)以敬重秦國稱帝為名,然后讓天下人都憎恨它,這就是所說的由卑下變為尊貴的辦法。
(注意落實“以為”“所謂”“以……為”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4分)
(3)我擔心齊國很難看透,一會兒合縱,一會兒連橫,這怎么解釋呢?
(注意落實“患”“從”“衡”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3分)
14.(1)描寫了一幅晚霞飄浮、清風徐吹、帆破湖面、碧浪千頃、風挾云雨、鏡湖碎月的圖景。(答出任意四點即可得4分)
(2)前兩句寫乘舟返城,隱隱流露了作者對豁然閣的依戀之情;(2分)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摒棄世俗、率性而為(1分)、自由恬靜的高雅志趣(1分)。
15.(1)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 (2)春光融融/風雨凄凄
(3)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每句1分,該句有錯別字不得分。共6分)
五、(12分)
16.①③④②(排對前3句得2分,全部排對得4分)
17.答案示例:草原的新綠/初升的太陽/暴風雨中的閃電/年輕是銀(4分)
18.央視(或“《新聞聯播》”)首播尋人啟事,網友微博愛心接力(超出字數扣1分。共4分)
六、(18分)
19. ① 設計的“局”絕; ② 偷盜的人絕; ③ 案件始終未破,成為絕案。(每點2分,答出兩點并作合理分析即可;滿分4分)
20. (1)運用肖像描寫,寫出了老頭子的老辣兇悍。
(2)運用語言描寫,表現了老頭子的演技高超。(每條2分,請酌情賦分;答其他細節描寫言之成理也可)
21. 開頭寫故事發生地“人頭極雜,邪事橫生”,暗示故事沒有看到的那么簡單;開頭寫青年男女剛剛搬來,“鄰居也不知他們姓甚名誰”,為下文鄰居們袖手旁觀埋下了伏筆;老頭子三人“面色都兇”為下文揭示三人身份埋下伏筆。(4分,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
22. 同意刪去(1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議論評價,刪去之后故事結構仍然完整,(2分)而且刪去之后能給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1分)以小兩口沒找到“爹”結尾更具有諷刺意味,更能體現其“絕”。(2分)
不同意刪去(1分)。最后一段與開頭首尾呼應,文章結構更加嚴謹;(2分)加入了作者的議論評價更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傾向,(2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1分)(只表明態度不加分析不給分)
七、(60分)
23.(略)參照2012年山東省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評閱。
【文言參考譯文】
齊緡王三十六年,齊緡王自稱東帝,秦昭王自稱西帝。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拜見齊王。齊王說:“嘿,好啊,您來了!秦國派魏冉送來了帝號,您認為怎么樣?”蘇代回答說:“大王對臣的提問太倉卒了,而禍患的產生常常不明顯。希望大王接受帝號,但不要馬上就準備稱帝。秦國稱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稱帝,也不算晚。況且在爭稱帝名時表示謙讓,也沒什么妨礙。如果秦國稱帝后,天下都憎惡他,大王也就不要稱帝.以此收攏天下人心,這是很大的資本。況且天下并立兩帝,大王認為天下是尊崇齊國呢,還是尊崇秦國呢?”緡王說:“尊崇秦國。”蘇代說:“如果放棄帝號,天下是敬愛齊國呢,還是敬愛秦國呢?”緡王說:“敬愛齊國而憎恨秦國。”蘇代說:“東西兩帝訂立盟約進攻趙國有利,與討伐宋國的暴君,兩個相比哪個有利?”緡王說:“討伐宋國的暴君有利。”蘇代說:“盟約是均等的,可是與秦國一起稱帝,天下只尊崇秦國而輕視齊國,放棄了帝號,天下就會敬愛齊國而憎恨秦國,進攻趙國不如討伐宋國的暴君有利,所以希望大王明確地放棄帝號以收攏天下人心,背棄盟約,歸附秦國,不與秦國爭高低.大王要利用這個時機攻下宋國。占有宋國,衛國的陽地也就危急了;占有濟水以西,趙國的阿地以東一帶就危急了;占有淮水以北,楚國的東部就危急了:占有陶、平陸,魏都大梁的城門就被堵塞了。放棄帝號而用討伐宋國暴君的事代替,這樣,國家地位提高,名聲受人尊崇,燕國、楚國都會因形勢所迫而歸服,天下各國都不敢不聽從齊國,這是像商湯和周武王那樣的義舉呀。以敬重秦國稱帝為名,然后讓天下人都憎恨它,這就是所謂由卑下變為尊貴的辦法。希望大王認真地考慮。”于是齊國放棄帝號,重新稱王,秦國也放棄了帝位。
緡王三十八年,齊國討伐宋國。秦昭王發怒說:“我愛宋國和愛新城、陽晉是一樣的。齊國的韓聶和我是朋友,可是卻進攻我所愛的地方,為什么呢?”蘇代為齊國對秦王說:“韓聶進攻宋國,就是為了大王。齊國強大.再有宋國的輔助。楚魏必然恐慌,恐慌就一定向西侍奉秦國,這樣,大王不用一兵,不傷一卒,不用費事就會使魏國割讓安邑,這就是韓聶告求于大王的。”秦王說:“我擔心齊國很難看透,一會兒合縱,一會兒連橫,這怎么解釋呢?”蘇代回答說:“天下各國的情況能讓齊國都知道嗎?齊國進攻宋國,它知道侍奉秦國應該有萬乘之國的力量輔助自己,不向西侍奉秦國,宋國也就不會安定。中原那些白發的游說之士都絞盡腦汁想離間齊、秦的聯合,那些駕車紛紛向西奔馳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是去談論和齊國交好的;那些駕車紛紛向東奔馳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是去談論同秦國交好的。為什么?因為他們都不想讓齊、秦聯合。為什么三晉與楚那么聰明而齊、秦那么愚蠢呢?三晉與楚聯合一定要商議進攻齊、秦,齊、秦聯合一定要謀劃進攻三晉及楚。請大王根據這種情況決定行事吧!”秦王說:“好吧!”于是齊國就去攻打宋國,宋王出逃,死在溫城。齊國在南方攻占了楚國的淮水以北土地,在西邊侵入了三晉,還打算吞并周室,立為天子。泗水一帶的諸侯如鄒、魯等國的國君都向齊國稱臣,各國諸侯都很恐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伊宁县| 紫金县| 土默特右旗| 玉溪市| 孝昌县| 淮北市| 临武县| 女性| 海林市| 保康县| 梨树县| 温泉县| 屏东市| 紫云| 靖西县| 普陀区| 松桃| 惠东县| 庆安县| 易门县| 辽源市| 平武县| 抚顺县| 大悟县| 当雄县| 怀安县| 东海县| 长泰县| 滨州市| 韶山市| 广东省| 钟山县| 微山县| 开鲁县| 合阳县| 紫金县| 本溪市| 织金县| 贵溪市|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