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一、八下歷史學什么?八下歷史·整體感知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也是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歷史。1.概念:中國現(當)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一、八下歷史學什么?八下歷史·整體感知2.內容——宏觀看歷史特征1840年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三大改造完成『文革』開始『文革』結束中共八大十一屆三中全會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或艱難曲折的)探索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徘徊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或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性質中國現代史分期改革開放后改革開放前2017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一、八下歷史學什么?八下歷史·整體感知2.內容——宏觀看歷史特征時間界限:一條主線:兩大階段:一條道路:四個時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探索史與成就史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十年文革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前三個單元以通史為主,時序性更強要對全部內容及線索有一個總體把握。注意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單元與課之間的邏輯關系。目錄1.認知教材體例、結構,綜合使用教材后三個單元以專題史為主,主題性更強事件時間有交叉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單元導言是對該單元的內容的概括,勾勒歷史發展線索并提示學習重點,引起思考。課前導言結合課文內容要點,以問題設置為主,激發學習興趣。子目標題及其所屬內容解釋整節課的大標題。子目之間的邏輯關系一般有并列、遞進和因果三種。“相關史事”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史事,補充說明正文相關內容。“知識拓展”介紹與課文相關的知識,拓展知識面。“問題思考”和“課后活動”通過簡答題、材料題、選擇題等形式促進獨立思考,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認知水平。“材料研讀”提供文獻材料,以設問的形式補充史實、加深對某一問題的理解正文導言其他欄目標題正文敘述子目的主要內容,往往涵蓋某一事件的背景、經過結果、意義(影響、作用、地位)。需要進行條理分析。1.認知教材體例、結構,綜合使用教材會預習——能夠從“結合自主預習問題梳理課文內容”到“結合歷史事件基本要素(背景、時間、主要人物、經過、結果、影響、意義、作用等)自主梳理課文內容”,從中尋找和提出問題,初步形成對某一課內容的初步印象和看法。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2.認真仔細做好學習的各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會上課——做到“情、聽、思、問、記”結合。“情”:每一個人都是課堂氛圍的制造者。對待歷史事件時要具有“了解之同情”,寄身心于歷史時空之中。“聽”時要注意歷史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學會分析和綜合;注意教師語言的語氣、節奏的變化;注意教師反復強調的內容。“思”、“問”:產生疑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對待事件要多想多問,要敢于質疑,學會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最后解決問題。“記”:手腦并用加強記憶效果,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得記,次要問題、易懂之處、書上有的不記,不要為記而記。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2.認真仔細做好學習的各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會復習——定期定量結合教材、知識點總結等復習。會訓練——保質完成作業,選擇題完成要“大題化”,會分析題干和選項;大題養成答題規范,精準把握題目要求,學會分析材料,提取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作答。會使用“工具”:能夠使用學科思維導圖、時間軸、大事年表、歷史地圖、歷史卡片等工具梳理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2.認真仔細做好學習的各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會延伸——通過閱讀課外書,看紀錄片、紀實電影,聽講座,參觀博物館等場所,訪問老人等方式拉近與歷史之間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加深對中國現代史的理解與認知。二、八下歷史怎么學?八下歷史·學法指導2.認真仔細做好學習的各個環節課前課中課后課外部編版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學習目標:知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意義,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初步認識中國的政治制度;知道開國大典的盛況,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提高歷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過程和重要意義。一、新中國成立前夕,人民解放軍已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勝利,國民黨反動政府被推翻,成立新政權的條件成熟1921年中共成立1927年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1946年國共全面內戰爆發1948年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渡江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產物溫故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背景二、建國是有準備的1.理論準備: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人民民主專政理論2.會議準備: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實現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確定了新中國的大政方針和一系列基本政策,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充分準備。召集政治協商會議和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一切條件,均已成熟。——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溫故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背景溫故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背景二、建國是有準備的1949年毛澤東于北平西郊檢閱部隊《解放報》 中共中央遷往北平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出發時,毛澤東回過頭來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答應:“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誰來籌建新中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構成特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662名代表構成會議代表具有廣泛性和民主性,能夠代表和反映全國人民的意志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怎樣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想一想:如果大家是政協代表,需要從哪些方面籌建一個新國家新政權?(一個新國家新政權的成立需要哪些條件?)制度機構(運行制度的人員)國家形象(國家的標識)……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怎樣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1.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屬于人民,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國體(國家性質)政體和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地位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怎樣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2.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中共)朱德(中共)劉少奇(中共)宋慶齡(無黨派人士)李濟深(民革)張瀾(民盟)高崗(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怎樣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3.會議確定了首都、代國歌、國旗、采用公元紀年(詳細內容見“知識拓展”)《義勇軍進行曲》作者田漢、聶耳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怎樣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4.會議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1949年9月9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立1946年 解放戰爭1919年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 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時期籌建新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三、籌成新中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與意義1.職能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選舉權和決議權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主要職能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2.意義(1)這是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作了充分的準備;(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拓展延伸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國——開國大典一、成立新中國的典禮流程14時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召開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國家領導人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成立新中國——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15時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15時3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式18時35分至21點30分群眾游行和慶祝活動一、成立新中國的典禮流程成立新中國——開國大典二、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社會性質新: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情景帶入:如果你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對比建國前后的狀況,你的感受是什么?國家地位新: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人民地位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從此站起來了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國內成立新中國——開國大典二、新中國成立的意義國際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時,人民解放戰爭還沒有完全地結束。人民解放軍繼續圍剿國民黨殘余勢力,解放全國。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949年10月19日,深圳解放;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5月1日,海口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一、為何不放棄西藏?1.歷史: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唐歷史證據12清3元唐太宗: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唐中宗:金城公主嫁尺帶珠丹唐穆宗:唐蕃會盟碑設置宣政院管轄,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順治帝,冊封達賴康熙帝,冊封班禪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乾隆帝,金瓶掣簽制你用所學的歷史知識進行說明嗎?2.現實:英美制造“西藏獨立”的陰謀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二、如何解放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1.和平解放西藏的可能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二、如何解放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2.中央政府的兩手準備: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和平解放西藏發出談判通知11950年1月,中央政府正式通知西藏地方當局“派出代表到北京談判西藏和平解放”。被迫武力解決2當時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攝政大扎·阿旺松饒等人,在某些外國勢力的支持下,在西藏東部昌都一線調集藏軍主力,布兵設防,企圖以武力對抗。中央政府于1950年10月命令人民解放軍渡過金沙江,解放了昌都。再次發出談判通知昌都解放后,中央政府再次敦促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來北京談判。以阿沛·阿旺晉美為代表的愛國上層人士力主和談,提前親政的十四世達賴喇嘛接受了進行和平談判的意見。3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二、如何解放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3.西藏和平解放的實現1951年4月22日1951年5月23日鞏固新中國——西藏和平解放二、如何解放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的過程3.西藏和平解放的實現西藏駐軍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三、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歷史回響(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緬懷革命先烈,繼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繼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3)中國革命的勝利,證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是正確的。因此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應該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新中國的成立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知識梳理中考鏈接知名人士徐鑄成回憶:“問想起那時。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濟濟一堂,各抒己見。共商建國大計……到了民主的滋味。”與此相關的會議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D.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C中考鏈接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關于新中國的成立表述有誤的是( )A.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B.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C.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C4.(2021·貴州銅仁·17)中考鏈接某班同學創作了以“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的主題板報,分為以下板塊:“開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關、中流砥柱、鐘山風雨、當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選“當家作主”板塊的是( )A.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B4.(2021·貴州銅仁·17)中考鏈接對以下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和首都30萬軍民隆重舉行開國典禮。②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A.①屬于歷史結論 B.①標志著我國已經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②屬于歷史史實 D.②肯定了新中國成立的重要世界歷史意義4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1.mp4 media2~1.mp4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