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創意筆筒我設計勞動教育北師大版《勞動實踐指導手冊》五年級活動13第一課時了解筆筒筆筒是一種常見的置筆用具。筆筒的材質多樣,有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等,它是中國古代除筆、墨、紙、硯外重要的文房用具。從古至今,筆筒一直陪伴著人們的學習生活。親手設計并制作一個個性化的筆筒,既有意義又低碳環保,將它放在桌面上裝上各種筆吧。觀察筆筒(1)觀察筆筒,說一說它的特點(材質/形狀/結構等)。(2)制作筆筒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3)準備通過什么方法解決問題?觀察筆筒勞動準備1.材料大木片、小木片、木板、細木條、白乳膠細木條小木片木板大木片白乳膠觀察筆筒勞動準備2.工具木挫、小手鋸、美工刀、尺子、鉛筆、剪刀、砂紙尺子小手據美工刀木挫鉛筆砂紙觀察筆筒工具使用小貼士握鋸時一般以右手為主,握住鋸柄,加壓力并向前推鋸;以左手為輔,扶正鋸弓。加工材料時,可以做直線式或上下擺動式的往復運動,向前推鋸時應均勻用力,向后 拉鋸時雙手自然放松。快要將材料鋸斷時,應注意輕輕用力。。觀察筆筒工具使用小貼士木挫是用來挫削木料、修整工件表面的工具,有粗挫和細挫兩種。木挫按挫的形狀可分為半圓挫、扁挫和圓挫, 最常用的是扁挫。挫削要順著木紋方向,否則會越挫越毛。使用木挫時,挫削推進速度不宜過大,用力不能過猛。用木挫加工工件時,先用粗挫,當接近要求尺寸后,改用細挫。制作筆筒使用小貼士1、正確規范操作,注意安全。2、制作完成后,及時收拾桌面、整理工具。3、完成用難度時,可組織小組合作完成。合理安排分工。制作筆筒1.制作筒身①取4塊寬6厘米、厚1厘米的 木板,量出11厘米的高度,用鉛筆畫好線。②用小手鋸沿線鋸下 長度一樣的4塊木板。③木鏗分別在木板的鋸口和邊緣挫削,再用砂紙打磨④在木板長邊涂上膠水,再按互相垂直的方式把4塊木板黏合成一個長寬7厘米,高11厘米的長方體筒身。制作筆筒2.制作底座①在大木片上畫一個邊長8厘米的大正方形,4條邊同時往中心縮0.7厘米, 再畫一個小正方形。②用小手鋸鋸出大正方形,然后用砂紙把邊緣打磨光滑。制作筆筒3.制作裝飾條①截取8根7.2厘米長的木條。④用小手據據下小木片。②然后在每根細木條的兩端用 美工刀各切出一個45度角。③截取4根長8厘米的小木片,然后在小木片兩端按45度角畫好線。⑤用砂紙打磨細木條和小木片。制作筆筒4.組裝底座和筒口①分別給兩根細木條涂上膠水,然后粘在底座上的小正方形外側。③黏合筒口裝飾條。②黏合底座、筒身及其他細木條。制作筆筒5.美化筆筒勞動收獲小結:要制作出一個筆筒,有哪些步驟或者注意事項呢?從今天的勞動實踐當中,你有什么收獲?原則: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大為小四會:會構思、會替代、會借用、會美化勞動評價評價內容 我的勛章畫線尺寸精確手鋸、木健使用方法正確膠合牢固外形裝飾美觀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勞動日記在制作筆筒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有哪些收獲?記錄下來吧!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設計《創意筆筒我設計》(第一課時)一、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一)教學內容:《創意筆筒我設計》是《深圳市勞動實踐指導手冊》五年級當中的內容。本次勞動實踐課程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筆筒入手,通過模仿學習、構思設計、設計制作等勞動內容的學習和實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節約資源的意識,鍛煉其動手能力。了解設計和制作的一些基本原則,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生活。(二)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設計制作經驗,同時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剪、畫、編、折等等,這都為創意筆筒的制作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制作筆筒的過程當中,還涉及到一些切割、新工具的使用問題,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之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學習和使用。二、教學設計思路本課要學生掌握筆筒設計的思路、筆筒制作的方法最終實現筆筒創意性的創造。本課的學習共分為兩個二課時,第一課時解決筆筒的認知(包括歷史和意義)和簡單方法的掌握。從認知層面為學生的打好基礎。第二課時通過實物的展示和動手實踐,發揮想象力,采用廢舊材料進行創新性創作,將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此課時為第一課時,學生通過視頻的方式了解筆筒的歷史和意義,進行知識層面的了解與掌握。通過觀察筆筒,思考并嘗試歸納筆筒制作的步驟(思考、設計、準備和實踐)。然后通過實例分解教學,讓學生細致掌握方法和注意事項,讓筆筒制作成為人人可操作的活動。為第二課時奠定基礎和做好鋪墊。三、 教學目標(一) 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嘗試自己動手制作簡單的學習生活用具,樹立不怕吃苦的意識,培養動手實踐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筆筒制作的方法和裝飾筆筒的方法。培養積極的勞動精神學生能夠在勞動的過程當中體會勞動的樂趣,積累勞動經驗。在今后的生活當中能夠積極嘗試,勇于探索,樂于動手,敢于分享。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養成自己動手的勞動習慣、勤于思考的勞動品質。四、 教學重難點(一) 教學重點:筆筒的設計和制作方法的掌握。教學難點:筆筒設計的樂趣體會,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學策略講授教學:播放學習視頻和講解制作方法。演示教學:展示制作過程,分解各個步驟。探究教學:思考交流制作方法。六、 課時分配1課時, 40分鐘七、 教學過程(一) 講解說明。教師活動:播放《百家講壇》關于筆筒歷史的視頻。學生活動:觀看視頻,了解筆筒的歷史和意義。教師活動:根據視頻內容,講解筆筒的相關知識。學生活動:了解有關筆筒的內容,知曉筆筒的不同材質、造型和其功能性。【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的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掌握相關的知識,引入話題。教師講解,清晰明了的了解相關內容,進行知識積累,強調其重要性和可用性,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二)淬煉操作。教師活動:展示筆筒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并總結制作步驟。學生活動:通過觀察、思考、交流與總結,構思筆筒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師活動:整理歸納勞動準備。學生活動:根據前期觀察總結所學的材料和工具,并能夠簡單了解相關用法。教師活動:提示個別新工具的用法,用語言、動作進行解釋或演示。學生活動:了解掌握新工具的使用方法,用肢體動作進行訓練和鞏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理總結筆筒制作的步驟,從構思到準備,再到注意事項,為學生的實踐操作打好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提前準備的習慣和養成安全意識。項目實踐。教師活動:講解筆筒制作的過程。學生活動:掌握筆筒制作的方法和過程,在學習過程當中嘗試進行方法的總結。【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動手制作的樂趣,了解和學習他人的經驗,增強其自我實踐的信心,也為自我的設計提供思路。反思交流。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筆筒的方法和步驟。學生活動:歸納總結創筆筒制作的方法和步驟,復述筆筒制作的過程。【設計意圖】在實踐過后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知識認知和經驗,指導今后的生活實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能夠更全面的、更寬維度地進行創意性設計和制作。榜樣激勵 。教師活動:展示勞動評價表。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勞動評價,進行自我評價,查漏補缺。教師活動:布置勞動日記,提示完成內容和方法。學生活動:完成勞動日記,進行勞動收獲的記錄。【設計意圖】通過評價表的評價,將激勵措施運用到課堂,延伸學生后續學習的熱情。勞動日記的布置和完成是對知識的打結,既是總結也是深化,加入學生自己的感悟,將勞動的觀念和意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八、教學反思本課時主要是圍繞課題“創意筆筒我設計”對學生進行思想層面和認知層面的建構。通過視頻了解筆筒的歷史,功能性和傳承性的了解增強學生的重視程度。雖然筆筒常見,但是筆筒的制作并不常見,也不簡單。因此用實例展示和過程的學習,學生積累了經驗。整個過程當中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觀察到總結,一步一步的引導。伴隨新工具的使用強調其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項,并且提供克難小妙招,大大方便了學習和技能的掌握。再次過程當中體驗到勞動的樂趣,為今后的勞動習慣的養成做好鋪墊。方法的總結、評價的細化和反思總結都是對學生運用于實踐生活的無形的督促和鼓勵。整節課清晰明了,結構分明。當然,如果在課堂上增加學生間的釋疑環節,讓生生互助更加突出,讓學生的問題學生解決,能夠更加高效,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活動13《創意筆筒我設計》第一課時(教案).docx 活動13《創意筆筒我設計》第一課時(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