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孤獨的牧羊人》教案【教材解析】《音樂之聲》是美國好萊塢的一部音樂劇,敘述了一個發生于1938年奧地利的真實故事。一個退役的海軍軍官,家中有七個調皮的孩子,因喪偶而疏于教育。為了調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師。女教師能歌善舞,并喜愛這些孩子。女教師通過音樂及生動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們進行啟發和熏陶,終于使七個孩子對她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時也贏得了男主人公的愛情。此后,他們一家組成家庭合唱團,在被納粹德國統治下的奧地利,以巡回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的形式,與納粹分子進行斗爭和周旋。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是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與影片的內容并無直接關系。它是以“戲中戲”的方式出現的。女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做木偶戲表演,歌曲為表演時所唱,使用了約德爾唱法。歌曲的節奏緊促歡快,旋律活潑跳躍,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頻頻出現,使歌曲顯得十分輕松,充滿活力。【教學目標】聆聽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風趣、幽默的風格特點初步了解“約德爾”唱法,并能跟琴模唱【教學重難點】1.重點:能在襯詞“來伊噢都”處按制定節奏拍手。2.難點:唱好歌曲襯詞部分【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欣賞美國音樂劇《音樂之聲》插曲《哆來咪》。2.介紹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二、新課教學1.初次聆聽并回答歌曲帶來怎樣的感受2.再次聆聽并思考歌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你認為牧羊人真的孤獨嗎?3.第三次聆聽歌曲并找出歌曲中出現的最多的一句歌詞4. 介紹約德爾唱法5. 再次聆聽并在“來伊噢都”出現時隨節奏拍手6. 跟琴模唱“來伊噢都”的旋律三、拓展探究1 .模唱歌曲前半部分2.師生合作:教師唱襯詞部分,學生唱歌詞后交換。也可以角色扮演,王子、農夫、餐桌旁邊的人們、喝啤酒的男人們、穿粉紅衣服的小姑娘,可以互換角色。3.欣賞《音樂之聲》著名插曲《雪絨花》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歌曲《孤獨的牧羊人》,學習了用指定節奏來表現襯詞“來伊噢都”,了解了“約德爾”唱法,感受了外國音樂的風格,并體會了這首歌曲中的幽默情緒。同學們課下可以再去搜集一些約德爾調的歌曲來欣賞,提高自己音樂的聽賞水平。(共15張PPT)歡迎來到音樂課堂《音樂之聲》是一部美國好菜塢音樂劇,敘述了一個退役的海軍軍官,家中有七個調皮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修女為家庭女教師,她用音樂和孩子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的故事。這首《哆來咪》就是女教師對孩子們的音樂啟蒙。孤獨的牧羊人人音版3年級下冊第6單元第2課時初次聆聽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詼諧有趣、活潑歡快......再次聆聽1、歌曲描繪了怎樣的場景?牧羊人在唱歌,他的歌聲吸引了很多人。2、你認為牧羊人孤獨嗎?牧羊人一個人在山頂放養,沒有人陪伴他,但唱歌能驅散他的孤寂,所以他的內心并不孤獨。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動聽的歌聲表達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由此感染了一大群人,有王子、農夫、喝啤酒的人等等......再次聆聽歌曲中出現得最多的一句歌詞是什么?來咿奧都 來咿奧都 來咿奧“約德爾唱法”知識庫約德爾是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種特殊唱法。在山里牧人們常常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呼喚他們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來傳達各種信息。“約德爾唱法”再次聆聽請在“來咿奧都”出現時拍手模唱5 5 5 5 5 5 5 5 丨5 6 5丨———————— ———————— ——————————— ————————· · · · · · ·來 咿 奧 都 來 咿 奧 都 來 咿 奧5 5 5 5 6 5 6 7 丨 1 —丨———————— ———————— ——————————— ————————· · · · · · ·來 咿 奧 都 來 咿 奧 都 嘍師生合作高高的牧羊人在山頂上來咿奧都 來咿奧都 來咿奧孤獨的牧羊人歌聲嘹亮來咿奧都 來咿奧都 嘍城里的人們在遠處聽到來咿奧都 來咿奧都 來咿奧牧羊人清晰活潑地歌聲來咿奧都 來咿奧都 來咿奧跟電影哼唱卓同教育藝術部謝謝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年級下冊第6單元第2課時《孤獨的牧羊人》PPT.pptx 3年級下冊第6單元第2課時《孤獨的牧羊人》教案.doc 哆來咪.mp4 孤獨的牧羊人電影原聲.mp4 獨唱:孤獨的牧羊人(中文).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