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暨陽初中2020學年第二學期4月月考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卷分值:100分 時間:100分鐘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漏選均不給分。請將選擇題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本大題共20題;共40分。)1.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成功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其中屬于清朝的有( )①昭君出塞 ②實行金瓶掣簽制 ③加固增修長城 ④大規模改土歸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設置臺灣府 B. 實行改土歸流 C. 設立宣政院 D. 設立駐藏大臣3.下列有關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表述錯誤的是( )A. 民間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B. 到松江可采購大量棉布回北京C. 形成了一些人商幫,如徽商、晉商等 D. 中國絲綢、茶葉等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4.歲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并迅速蔓延至全國。下列書籍中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的是( )A. 李時珍---《本草綱目》 B. 宋應星---《天工開物》C. 徐光啟---《農政全書》 D. 魏源---《海國圖志》5.黃宗羲曾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边@反映了他的主張是( )A. 批判君主專制 B. 工商皆本 C. 重農抑商 D. 強調發展工業6.中國古代婦女擇偶一般“悔作商人婦”,而到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寧肯嫁與商人”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 )A.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與發展 B. 商品經濟發展,傳統觀念發生變化C.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傳統社會結構解體 D. 西學東漸,中國受到了西方文明的沖擊7.錢穆曾說:“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內閣學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廳秘書,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職,于是皇帝在法理上變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領袖。”錢穆認為皇帝成為“政府里的真正領袖”是因為 ( )A. 唐朝設政事堂 B. 元朝設中書省 C. 明朝廢除丞相制 D. 清朝設軍機處8.馬克思說,“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下列不是這個帝國被打垮的原因的是( )A. 對外關閉國門,對內“重農抑商” B. 鄙視科學技術,摧殘近代化因素的萌芽C. 思想領域大興文字獄,把文化專制推向頂峰 D. 中國處在外國殖民地的包圍圈中9.下列關于明朝中后期“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就是手工工場②機戶開設“機房”,雇傭幾個至幾十個工人,進行生產③機戶與機工的關系,已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特點④這一現象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文藝復興是一場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對此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A. 開始時間:18世紀 B. 代表人物:伏爾泰C. 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D. 實質: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11.有學者說:“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這種說法的依據在于法國是( )A. 文藝復興的起點 B. 啟蒙運動的中心 C. 科學革命的開端 D. 宗教改革的中心12.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創立于1434年,經營工商業致富后,曾贊助米開朗基羅等一批藝術家。他們這么做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A. 對藝術的熱愛 B. 夢想復興古羅馬文化 C. 對藝術家的欣賞 D. 宣傳資產階級新思想13.有學者認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這里“分水嶺”的含義是( )A. 資產階級革命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B. 世界從封閉走向開放C. 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 D. 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14.十五世紀前期,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一個世紀以后,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這兩大航海壯舉的共同意義是( )A. 加快了殖民擴張的速度 B. 刺激了資本的原始積累C. 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 D. 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15.右圖所示是某航海家的日記,據此可以推斷這位航海家及其船隊的航行( )A. 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B. 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陸”C. 發現了“風暴角”,后命名為“好望角” D. 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16.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已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一個實驗性的示范。“這場革命”和“新學說”指( )A. 法國大革命----人民主權 B. 美國獨立戰爭----三權分立C. “光榮革命”----人民主權 D. 德意志王朝戰爭----三權分立17.下列歷史事件,按照發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②英國“光榮革命” ③美國誕生 ④法國大革命爆發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18.2019年12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并啟動把彈劾案移交參議院審理的程序。這體現了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的原則是( )A. 國會至上 B. 聯邦至上 C. 分權與制約 D. 民主集中制19.“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這個“地理大發現”對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大的作用是( )A. 資產階級人數劇增 B. 雇傭勞動力增加 C. 封建地主階級衰落 D. 資本原始積累速度加快20.1492年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歷時37天,1838年人們乘船從歐洲到美洲僅需19天。這一巨大變化得益于( )A. 工業革命 瓦特 富爾頓 B. 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卡爾·本茨C. 工業革命 瓦特 史蒂芬孫 D. 第二次工業革命 格拉姆 萊特兄弟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一律不給分。本大題共5題;共60分)21.當西方各國陸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并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中國進入了明清時期。在這一時期,有人說是“盛世的繁華背后隱藏磁卡危機”。(1)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明清時期“盛世的繁華”的表現。(6分) (2)從社會、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說說明清時期隱藏的“危機”?(4分) (3)明清的危機對我們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何借鑒意義?(2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國革命和法國革命,這是歐洲范圍內的革命。它們不僅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政治制度的勝利,它們還產生了歐洲社會的新政治制度。這兩次革命開始的標志分別是什么?它們共同的革命任務是什么?(4分)(2)為什么說“這是歐洲范圍內的革命”?(4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 材料二:明史記載:“筑敵臺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康熙帝經過長城時曾作詩:“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材料三: (清朝時期)外國商人入境中國受到嚴格限制。與中國的通商是季節性的,僅限于廣州一處口岸,且管制甚嚴。他們不得進入中國內地,種種規章制度專為限制他們的活動范圍而定。——(美)基辛格《論中國》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思考明朝中央機構與過去比較發生的重大變化是什么 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怎樣的發展趨勢 (3分)“明修長城,清修廟”,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明清兩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別舉一例史實證明。(6分)(3)材料三評述的是清朝時實行的什么政策?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該政策。(7分)24.法治是近現代國家治理的發展主流,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的“光榮革命”大概是我心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和專制的循環,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辦法。材料二: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她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文獻代表著美國的建立。是法國于17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美法聯盟贈送給美國的禮物,177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材料三:美國的建國者從歷代的分權理論和制度中獲得借鑒,把它加以改造、轉化為一種復合的分權和制衡體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奪或壟斷權力,從而保證“有限政府”理念的實現。材料一所說的“政治設計”指的是什么?該設計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材料二中美國自由女神像左手托著的文獻對美國的發展有何進步性意義?(2分)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的建國者”是誰?通過什么文獻實現“對前人的經驗加以轉化”的?(2分)(4)上述文件表達的共同核心內容是什么?它們的發表與頒布對歐美歷史的發展有什么重大影響?(4分)25.某班同學以“近代歐洲的崛起”為主題,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問題。【第一小組研究主題:近代歐洲崛起的時代大背景】 15、16世紀,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一些歐洲人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探索連通世界的新航路,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歐洲歷史由此翻開了新篇章。 14世紀至18世紀末,歐洲經歷了思想文化和科學的深刻變革,是歐洲崛起的新時代。人們仿佛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新航路的開辟為近代歐洲崛起發揮了哪些作用?(4分)請問“思想的牢籠”指的什么?進入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是?(2分)【第二小組研究主題:近代歐洲的崛起——新體制的創立】經濟的發展使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從精神上動搖了專制統治。17、18世紀,英法先后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歐洲文明進入新的篇章。這是一位同亞歷山大和愷撒一樣的天才人物,長于指揮軍隊……還有立法家們具有的才能。幾年后,這位偉人瘋狂了……使得一百萬人的生命毀在戰場上,激起整個歐洲來反對法國。——梯也爾《執政府和帝國的歷史》(3)在這個新時代中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的是?(2分)(4)材料中的“天才人物”是誰?他的立法才能表現及作用?(4分)一、單選題1-5 C A A A A6-10 B C D A C11-15 B D D C A16-20 B A C D A二、材料分析題21.(1)提示:國家鞏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6分)(2)提示: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敗、思想控制嚴密、工業水平落后(4分)(3)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鼓勵人們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行對外開放;等等 (2分)(1)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查理一世為籌集軍費,召開議會,挑起內戰。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4分)(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4分)(1)丞相制度廢除,形成內閣制度;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皇權不斷強化)(3分)(2)明朝實施“防御政策”為主,如修建長城防范蒙古騎兵等;清朝實施“懷柔政策”為主,如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接見少數民族上層人物。(6分)閉關鎖國;①積極: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②消極: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發展,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7分)(1)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利。(4分)(2)是第一部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要求的綱領性文獻,第一部“人權宣言”。(2分)(3)華盛頓、《1787年憲法》。(2分)(4)自由、民主。為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4分)25. (1)作用:資本的積累、(海外)市場的拓展等。(4分)(2)“思想的牢籠”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神學統治,詩人:但丁。(2分)(3)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的是啟蒙運動。(2分)(4)“人物”:拿破侖;立法才能表現:頒布《拿破侖法典》;作用: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戰國。(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