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學試題
答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相對原子量:H:1、C:12、O:16、Na:23、Mg:24、S:32、Cl:35.5、Fe:56、Cu:64
一、單選題(本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
1.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A.HCl B. NH3 C.蔗糖 D.濃硫酸
2.下列變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MnO2 →MnSO4 B.CuO→Cu C.KI →KIO3 D.HNO3→NO
3.實驗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離子全部沉淀出來,適宜用的試劑是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鹽酸 D.氨水
4.給出下列條件,無法確定該物質摩爾質量的是
A.已知氣體在標準狀況時的密度 B.已知物質的體積和質量
C.已知一定量物質的質量和物質的量 D.已知物質一個分子的實際質量
5.從溴水中提取溴單質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萃取 B.沉淀 C.蒸餾 D.過濾
6.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 4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 NA
B.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為0.02 NA
C.通常狀況下,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
D.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為 NA
7.根據下列反應判斷有關物質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H2SO3+I2+H2O=H2SO4+2HI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I- > Fe2+ > H2SO3 > NO B.H2SO3 > I- > Fe2+ > NO
C.Fe2+ > I-> H2SO3 > NO D.NO >Fe2+ > H2SO3 > I-
8.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蒸發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B.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液面以下
C.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
9.下列關于氣體摩爾體積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
A. 22.4 L任何氣體的物質的量均為1 mol
B. 非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氣體不可能占有22.4 L體積
C. 0.5 mol H2和0.5 mol O2組成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D.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所含分子數和原子數都相同
10.從礦物學資料查得一定條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應: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提示:FeS2中S為-1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uSO4是氧化劑,FeS2是還原劑 B.產物中的SO有一部分是氧化產物
C.Cu2S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D.5 mol FeS2發生反應,有10 mol e-轉移
二、雙選題(本題只有兩個最佳答案,2小題,每題4分,共8分,寫1個答案且正確得2分,只要錯答該題為0分)
11.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氫氧化鋇溶液與鹽酸的反應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Ca(OH) 2+2H+=Ca2++2H2O
C.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Ag+=Cu2++Ag
D.碳酸鈣溶于稀鹽酸中CaCO3+2H+=Ca2++H2O+CO2↑
12.對于相同物質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硫元素的質量比為5:4? B.分子數之比為1:1
C.原子總數之比為3:4??? D.質量之比為1:1
三、非選擇題(共62分)
13.(17分)甲學生急需3.0 mol·L-1 稀硫酸做探究性實驗,而此時實驗室只有18.4 mol·L-1 濃硫酸。請你為他配制100 mL 3.0 mol·L-1 稀硫酸。
(1)建議配制過程如下:
計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是 (準確到小數點后一位),量取濃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規格是 (從下列中選用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稀釋。具體操作過程是 。
待上步得到的稀釋液充分冷卻后,借助玻璃棒引流,注入 。 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也注入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勻。
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離容量瓶刻度線1-2cm,改用 加 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將配好的溶液轉移到試劑瓶中,交甲同學使用。
(2)在配制溶液過程中,遇到下列情況時,實際濃度會怎樣?
(填偏高、偏低或不影響)
A.所用的濃硫酸長時間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
C.所用過的燒杯、玻璃棒未洗滌 ?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
14.(14分)(1)(4分)將100.0g Na2CO3和NaHCO3固體混合物充分加熱,使產生的水蒸汽和CO2全部通入足量的Na2O2中充分反應,產生11.2L的氣體(氣體體積已轉算成標準狀況下體積),則混合物中Na2CO3質量分數是 。
(2)(10分)200 mL 2.00 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 mol Al2(SO4)3, Al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含Al3+的物質的量為 ,質量為 。
15.(11分)某河道兩旁有甲、乙兩廠。它們排放的工業廢水中,共含 K+、Ag+、Cu2+、OH-、Cl-和NO3- 六種離子。
(1)甲廠的廢水明顯呈堿性,故甲廠廢水中含有的三種離子分別是 、 、 (填離子符號);
(2)乙廠的廢水中含有另外三種離子。如果加一定量 (選填:活性炭、硫酸亞鐵、鐵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屬 、 、(填寫金屬元素符號)。
(3)另一種設想是將甲廠和乙廠的廢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廢水中的 、 、 、 (填寫離子符號)轉化為沉淀。經過濾后的廢水主要含 (填寫化學式),可用作肥料來澆灌農田。
16.(6分)"比較"是化學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之一,請運用比較法解答下列問題:
已知在一定條件下,過氧化鈉幾乎可與所有的常見氣態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
(1)試分別寫出Na2O2與SO2、S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當1 mol SO3參加反應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mol。
(3)通過比較可知:在氣態非金屬氧化物中,當非金屬元素處于????價時,其氧化物與過氧化鈉反應就有O2 生成。
17. (9分)下列物質之間能夠發生如圖所示的化學反應,合金由兩種金屬組成,取C溶液進行焰色反應則火焰呈黃色。在反應中產生的水均未在圖中標出。其中G→H的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 ?D:????????? ???F:????????? ?
(2)標出下列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B: 、
K→D: 。
18.(5分)氫化亞銅(CuH)是一種難溶物質,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質”在40~50 ℃時反應可生成它。CuH具有的性質有:不穩定,易分解;在氯氣中能燃燒生成氯化銅和氯化氫;Cu+在酸性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是2Cu+===Cu2++Cu。與稀鹽酸反應能生成一種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的氣體;(提示:CuH中H為-1價)
根據以上信息,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質”制CuH的反應中,用氧化還原觀點分析,這“另一物質”在反應中作________(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2)寫出CuH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寫出CuH溶解在稀鹽酸中生成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 。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化學試題答案
13.(17分) 16.3mL B或25mL(1分,其它每空2分) 沿裝有水的燒杯內壁緩緩注入濃硫酸,邊加邊攪拌 100mL容量瓶 膠頭滴管 偏低 不影響 偏低 偏高
14.(14分)(1)、16.0﹪(4分)(2)0.40 4.00mol/l 6.00 mol/l 0.80mol 21.60g(每空2分)
15.(11分,每個1分)(1)OH- K + Cl- (2)鐵粉;Ag、 Cu (3)Ag+ Cl- Cu2+ OH- KNO3
16.(6分)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1分。
(1)SO2+Na2O2=Na2SO4? 2SO3+2Na2O2=2Na2SO4+O2(2)1? (3)最高
17.(9分)化學式每個1分.方程式每個2分,電子轉移2分。
(1)A:Na? D:NaAlO2? F:FeCl2
?
?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歷史試題
答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60分)
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2010年央視春晚成龍深情演唱《國家》,歌曲將國的強大與家的祥和完美呈現,詮釋了國與家的血脈相連,讓億萬中國人在感動之余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古代把“國”與“家”結合起來的制度是
A.王位繼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2.安徽宣城某班同學自編自導了一部歷史短劇,劇中我國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歷史隧道談論起自己的豐功偉績。其中的臺詞有與史實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創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蓋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權,相互監督,確保了我的獨尊地位。”
C.宋太祖:“我設立內閣,感到大權在握的踏實。”
D.雍正帝:“我設置了軍機處,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3.“胡惟庸絕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標,朱元璋要毀滅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個龐然大物。”“那個龐然大物”是指
A.宰相制度 B.內閣制度 C.宦官集團 D.胡惟庸集團
4.北京大學出臺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準選拔人才的制度是
A.世卿世祿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八股取士制
5.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羅馬法精神》中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A.《十二銅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法學總論》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6.四名高一學生參觀上海世博會的英國館時,討論英國與上海世博會,你覺得他們的下列觀點中錯誤的是
A. 英國國王統而不治,是儀式性角色
B.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對上海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C.英國首相和內閣大臣在政治上共進退,對國家事務集體負責
D.在英國,首相掌握行政權,是國家權力的中心
7.華盛頓在其著名的告別演說中,一再告誡“那些領導政府的人們,要謹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憲法范圍內,避免在行使權力時一個部門侵犯其他部門的權力。”華盛頓在此強調的是
A.中央集權原則 B.自由平等原則  
C.分權制衡原則 D.司法獨立原則
8.西方學者評價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是具有革命意義的變革,這是因為
A.無產階級贏得了被選舉權 B.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統治
C.工業資產階級擴大了席位,分享到了政治權力 D.壟斷資本控制了國家政權
9.“德意志民族曾經號稱‘思想家和詩人的民族’,也涌現出了一流的科學家和藝術家。……但是,這個偉大的民族有曾在一個狂人的操縱下進行過最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后者產生的歷史根源是
A.傳統的軍國主義和專制主義殘余的影響 B.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
C.德意志民族性格的雙重性 D.沒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憲法
10.建立近代新制度并非一帆風順,被稱為“各種政體實驗場”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11.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的形式不盡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議會掌握了國家的
A.行政權 B.立法權 C.司法權 D.外交權
12. 1843年3月3日,英國倫敦造幣廠前停著五輛大車,每輛都用四匹馬拉著……每輛車都載著笨重的木箱。里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古怪的錢幣……總額是450萬英鎊,這五車錢幣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五車錢幣有可能來自于
A.《南京條約》規定的賠款 B.《天津條約》規定的賠款
C.《馬關條約》規定的賠款 D.《辛丑條約》規定的賠款
13.1997年離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與割占香港領土有關的不平等條約是
①《南京條約》 ②《天津條約》 ③《北京條約》 ④《馬關條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 近代中國經濟受到帝國主義的制約,《馬關條約》內容中對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阻礙最大的是
A.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B. 增辟通商口岸
C.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D. 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15.《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在社會經濟上的主張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異 C.完全一致 D.互為補充
16.馬克思說:“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從中國)”得到更多的好處。這句話指的是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A. 取得協定關稅特權 B.掠奪圓明園大量珍寶
C.獲取中國大量賠款 D.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17.下列各項中明確地把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聯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滅洋”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C.“外爭主權,內懲國賊”   D.“有田同耕,有飯同食”
18.某一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的20世紀早期一份報紙的一角:(1)罷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2)釋放被捕學生(3)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它反映了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B.五四運動由北京發展到上海
C.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D.學生是五四運動的先鋒
19.中國歷史上曾用過皇帝年號紀年、黃帝紀年、公元紀年、中華民國紀年等。如按中華民國紀年算,公元2012年應是
A.民國100年 B.民國101年 C.民國102年 D.民國103年
20.五四運動在中心轉移到上海后,發展為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這充分說明
A.上海是最早發生工人罷工的城市 B.五四運動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C.五四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D.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21.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 古代希臘的民主與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論。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親自參加選舉和表決……
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由選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來間接參政議政,討論決定國家大事,行使國家主權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這種代表民意的機關就是議會。
——許海山主編《歐洲歷史》
材料二 英國:“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19世紀中期,議會選舉變成兩大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臺組閣。……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是對議會負責。
美國:國會可用2/3的多數推翻總統對國會法案等的否決,可通過法律規定法院的組織與權限。眾議院有權對犯有“背叛、行賄、受賄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惡行”的總統、副總統等提出彈劾……
法國:“憲法規定,立法權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議員由地方參議會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間接選出,……眾議員議員用普選方式選出(婦女、軍人無投票權)……行政權由總統和內閣掌握,……總統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帥……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對議會負責。”
德國:憲法第15條:“由皇帝任命帝國宰相”;第18條:(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第12條:“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
——岳麓版《政治文明歷程》
材料三 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
請回答:
(1)依據所學知識,說說古代雅典為后世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鑒的民主運作方式?(4分)依據材料一,回答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與雅典民主制有何不同?(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四段材料分別出自歐美國家的什么政治文獻?(4分)四國以文獻為標志在近代分別確立了什么政體?(4分)概要指出四國政治體制的相同點。(4分)
(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臨時約法》規定的中華民國的民主共和政體有何特點?(2分)
22.(18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回首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近百年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條并
行前進、交替發展的歷史脈絡:列強發動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戰爭,把中國推向災難的深淵;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奮起,救國救民于苦海……
材料二:“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
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三: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
——胡繩《中國共產黨70年》
材料四: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革命的進步打開
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江澤民在“十五大”的報告
請回答:
(1)1840—1900年間列強發動了哪些大規模的侵華戰爭? (4分)分別對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從1911年10月到1912年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推翻封建專制制度主要進行了哪些重大活動? (3分)
(3)造成材料三中作者這種認識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4分)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歷史試卷答案
21、(22分)
(1)民主運作方式: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4分,每點2分,答對2點即可)
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議制民主(間接民主)。(4分,每點2分)
(2)文獻(8分):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
美國:1787年憲法——聯邦制總統共和制;
法國:1875年憲法——民主共和制;
德國:1871年憲法——聯邦制君主立憲制
相同點:都是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2分);實行議會兩院制(2分);體現三權分立;實行政黨制;以私有制經濟為基礎等(2分。任答2點給4分)
(3)特點: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2分)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試題
答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某人從赤道某地出發,依次向正東、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發點 B.出發點以西 C.出發點以東 D.出發點東北
讀甲、乙圖,回答2-3題。
2.有關甲乙兩地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東半球
B.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
C.甲地位于低緯度,乙地位于中緯度
D.甲地位于熱帶,乙地位于北溫帶
3.甲乙兩區域面積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無法比較
地球上的“對住點”是指地面上經度相同、緯度的度數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兩點。據此回答4-5題。
4.北京(116°E、40°N)“對住點”的地理坐標是
A.116°W、40°N B.116°W、40°S  
C.116°E、40°N D.116°E、40°S
5.對于地球上的“對住點”來說,下列地理現象一定相同的是
A.地方時 B.太陽高度 C.季節 D.晝長
讀下圖,完成6-7題:
6.圖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總星系
7.圖中的各個天體之中,質量最大的是
A.太陽 B.A天體 C.B天體 D.彗星
8.讀右圖,判斷地球公轉軌道相鄰的行星相對位置,①②分別代表的行星是
A.水星、土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金星    D.火星、水星
9.太陽能量的來源是
A.耀斑爆發產生 B.太陽內部核裂變反應
C.黑子活動釋放 D.太陽內部核聚變反應
10.下列現象與太陽無關的是
A.地熱 B.地表水蒸發
C.煤炭、石油的形成 D.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11.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夠看到的太陽大氣層或太陽活動是
A.光球層和日冕層 B.日冕層和色球層
C.色球層和黑子 D.光球層和耀斑
12.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太陽風 D.磁暴
讀太陽黑子與溫帶喬木年輪相關性曲線圖,完成13-14題。
13.圖中年輪寬度與太陽黑子相對數之間的關系是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成反比 D.沒有相關性
14.此圖所反映的問題是
A.太陽活動時,太陽風使兩極地區出現極光,從而影響中、高緯度地區樹木的生長
B.太陽活動發射的電磁波能擾動地球的電離層
C.太陽活動時,拋出的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D.太陽活動能影響地球氣候
15.關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地球各地區出現“極光”? B.地震、水旱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C.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D.會引起“磁暴”,指南針不能夠正確指示方向
16.下列節日,地球公轉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國際勞動節 C.國慶節 D.國際兒童節
17.每年勞動節到國慶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18.關于晨昏線(圈)的敘述,錯誤的是
A.晨昏線(圈)將地球劃分為晝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線(圈)上的太陽高度永遠為0°
C.晨昏線(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東推進
D.晨昏線(圈)任何時候都將地球平分
19.在地球表面上,決定太陽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線的條件是
A.地球的自轉運動??????????????????????B.地球的球體形狀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黃赤交角的大小
20.下列河岸中,沖刷嚴重的是(箭頭表示水流方向)
A.①河岸 B.②河岸 C.③河岸 D.④河岸
21.在下列地點中,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哈爾濱
22.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與太陽同時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儀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23.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北極圈內極晝范圍的變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長的變化:短→長→短
D.地球公轉速度:快→慢→快
24.下圖中陰影部分為夜半球,非陰影部分為晝半球,只顯示昏線的圖是
A.A圖 B.B圖    C.C圖 D.D圖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晝長差(即一年中晝長最大值-晝長最小值)。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25-26題。




晝長差
0
5小時30分
13小時56分
24小時
25.四地中屬于寒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四地所處的緯度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下圖示意某日太陽直射情況,A點為太陽直射點,O點為地心。根據圖中的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回答27-28題。
27.此時的節氣可能是
A.立春 B.春分
C.清明 D.夏至
2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弧線ABC在回歸線上
B. 弧線NDS為晨線
C. B點為18時
D. C點為24時
29.某地地下30千米深處發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附近不遠處的飛鳥和
池塘中的游魚,都會感到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P波,上下顛簸 D.S波,左右搖晃
30.地震波橫波(S波)和縱波(P波)的傳播速度在莫霍界面處發生的顯著變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31.關于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層可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圈層
B.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近地面的大氣密度最小
C.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
D.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生態系統
32.下列關于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地殼中堅硬的巖石組成 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殼部分構成
C.由地殼和上地幔上部構成 D.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的巖石組成
33.大氣對太陽輻射產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34.近地面大氣最主要的、最直接的熱源是
A.地面輻射   B.太陽輻射   C.大氣輻射   D.大氣逆輻射
35.下圖中四地,晝夜溫差最大的是
A.a圖 B.b圖    C.c圖 D.d圖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
36.讀“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①表示________ 輻射;②表示_____ 輻射。
(2)圖中④表示 作用。①、②、③按輻射波長由短到長的排列,順序是 。
(3)由圖可知,大氣對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溫作用,就是因為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同時又以 的形式把熱量歸還給地面的緣故。
37. “地球部分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回答問題。(8分)
(1)據圖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與日期是________。
(2)比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是____________。(單項選擇)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38.下圖為某日部分地區晝夜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回答問題。(12分)
(1)按東、西半球部分,圖上陰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 半球,此時甲地地方時是_____ 點。
(2)按南、北半球劃分,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 半球,太陽直射點的經度是 。
(3)該日乙地的白晝時間長約 小時。
(4)如果晨昏線與甲地所在經線的夾角為,則該日正午時分上海()世博園場館的太陽能電池板與建筑物外墻(墻面與地面垂直)之間最合適的夾角約為 。
2012-2013學年度高一年級12月考試
地理參考答案
(1)太陽;地面;(4分)
(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2分); ①、②、③(2分)。
(3)大氣逆輻射(2分)。
37.(8分)
(1)(180°,23°26′S);(2分)12月22日(2分)。
(2)乙 (2分) (3)D(2分)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試題
答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下列說法中,沒有表達出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基本屬性的是( )
A.貨真價實 B.物美價廉 C.經久耐用 D.優質優價
2、貨幣在商品流通中發揮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 B.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C.貨幣是金銀 D.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3、在香港30%的大學生因濫用信用卡結果負債累累。有報道說,僅僅3年,在香港,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貸款而破產的個案超過100宗。在內地,缺乏經濟自立能力的大學生負債消費同樣驚人。這啟示我們(   )
①信用卡只能發放給有錢人 ②信用卡使用不當,一定程度上會擾亂金融秩序
③信用卡 發放前要考查申請人的資信狀況 ④使用信用卡要以自己的收入為基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讀下表,據此回答第4題
項目
2011年10月13日
2012年11月1日
貨幣(100)
中間價(人民幣)
中間價(人民幣)
美元
638
630
4、這一變化表明( )
A.人民幣匯率跌落,美元貶值 B.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D.美元匯率跌落,人民幣升值
5、人們常說,“優質優價”,“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現實生活也經常會出現“優質不優價”“好貨也便宜”的現象。之所以市場上會出現“優質不優價”“好貨也便宜”的現象,最常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錢不值錢了 B.該商品供不應求 C.該商品供過于求 D.該商品被壟斷
6、下面表格中的①②③④應該填充的內容分別是(  )
賣方市場與買方市場的比較
供求狀況
價格狀況
賣方市場


買方市場


A.供過于求、供不應求、價格較高、價格較低
B.供不應求、供過于求、價格較高、價格較低
C.供過于求、供不應求、價格較低、價格較高
D.供不應求、供過于求、價格較低、價格較高
7、下圖中正確反映兩者關系的是( )
8、2012年9月29日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3.69元/公斤,全國生豬市場震蕩調整比較明顯,部分省市生豬價格下調幅度較大。伴隨豬肉價格下跌,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
①會造成豬肉需求量大幅度飆升 ②牛肉的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③人們會增加豬的飼養量 ④會引起豬飼料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恩格爾系數下降,通常表明該國家或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  )
A.不變 B.降低 C.提高 D.無法判斷
10、有人對“打的”現象做過一個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沒錢也打的,中年人有錢才打的,老年人有錢也不打的。這主要反映了( )
A.消費結構的變化 B.消費觀念的差異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會經濟的發展
11、下列選項中與“消費才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真正推動力”反映的經濟學道理相一致 的是( )
A.數字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視聽效果更完美的產品
B.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C.網上購物方式不僅方便了消費者,而且降低了企業成本
D.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產業迅速發展
12、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帶來了我國農村生產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材料說明發展生產力必須( )
A.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
B.深化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部分
C.徹底否定我國當前的經濟制度
D.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13、我國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因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
①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符合現階段我國的國情
③是由黨和國家的經濟政策決定的 ④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這是江西某股份有限公司的經濟結構
國有經濟股份
集體經濟股份
外資經濟股份
私營經濟股份
個人經濟股份
占55%
占15%
占15%
占10%
占5%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該公司( )
①是國有控股企業 ②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③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質④投資主體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有關外資經濟說法正確的是( )
A.外資經濟的投資人是指外國投資者
B.外國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可以在我國任何地方投資辦廠
C.外資經濟就是指外國投資者依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設立的獨資企業
D.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與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16、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勞動者獲取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是( )
A.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B.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D.自覺履行勞動者的義務
17、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壽險市場前列的大型壽險企業。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根據這兩家公司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者可以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B.后者可以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C.股東在前者參股投資后,可以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D.兩家公司的出資方式都可以是實物的形式。
18.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下列家庭投資理財方式中風險和收益都按照從低到高順序排列的最有可能是( )
A.商業保險 金融債券 股票 B.股票 金融債券 企業債券
C.存款儲蓄 企業債券 股票 D.股票 商業保險 基金
19、股票價格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面對有關影響因素認識正確的是( )
①公司經營不佳,則股票價格上升 ②公司經營狀況好,則股票價格上升
③銀行利率增加,則股票價格上升 ④股票收購量大于拋售量,則股票價格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
20、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僅要實現居民收入的增長,還要實現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下列有利于實現此目標的是 ( )
①合理提高工人最低工資標準? ②禁止高收入者收入的增長
③提高職工收入占企業利潤的比例 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全民收入均等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21、甲乙兩人分一塊蛋糕,由于擔心誰來切都會給自己多切一些,因而兩人為如何公平分配爭執不下。有人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讓一個人切,另一個人先挑選,這樣分蛋糕的公平問就解決了。這個故事啟示我們 (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和基礎 B.要堅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原則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 D.促進公平正義必須依靠合理的機制和政策
22、小王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月工資3200元;周末在一家外資企業做兼職翻譯,每月工資大概有2000元的收入;投資了朋友開的一個飯館,每月分紅2000元;還有他老婆承包了集體土地年收入50000元。這里的3200元、2000元、2000元、50000元分別體現的分配方式是( )
A.按勞分配 個體勞動收入 按資本要素分配 按資本要素分配
B.按勞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 按資本要素分配 按勞分配
C.按勞分配 個體勞動收入 按技術要素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
D.按勞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個體勞動成果分配 按勞分配
23、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是( )
①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   ②同步富裕的共同目標
③我國現階段的收入水平     ④我國的所有制結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4、近來,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的趨勢,企業和政府的收入的比重持續上升。解決這一問題,下列措施正確的是( )
①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財政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二、非選擇題(其中25題26分,26題26分,共計52分)
25、材料一、我國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的變化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鎮居民家庭
37.9%
37.7%
37.1%
37.7%
36.7%
農村居民家庭
47.7%
46.2%
45.6%
47.2%
45.5%
注:一般來說,恩格爾系數高于60%是貧困;60%—50%之間是溫飽;50%—40%之間是小康;40%—20%之間是富裕。
材料二、恩格爾系數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消費水平,十八大仍然強調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并指出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1).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和問題?(4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我國政府該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提出幾條建議?(10分)
(3)結合課本中有關“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知識,談談如何實現社會公平?(12分)26、材料一:、”某企業過去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國有企業,80年代該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90年代該企業確定了多元化經營;國際化戰略;加大對科研的投放力度,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及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體系,現在,該企業還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穩步提高,提升售后服務水平,在國內外用戶心中打造了過硬的品牌,還產品的數量在國內領先,質量和信譽全國聞名。
材料二:某省在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帶動就業”方面做得卓有成效,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促進、增強勞動者的創業意識,鼓勵更多的勞動者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通過制定鼓勵投資農業、農村的優惠政策,推動農民自主創業,引導各種資源要素流向農業、農村,大力推進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和農村企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對返鄉農民工開展科技培訓,使他們學習各種技能,盡快實現再就業。
(1).運用所學經濟學知識知識,談談該企業成功經驗。(12分)
(2).結合材料二中該省解決農民就業的措施,請你為推進農民工就業,提出自己的建議。(14分)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政治答案
②居民的消費水平還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政府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
③物價水平影響居民的消費水平,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
④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的聯系,政府要努力縮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
⑤引導居民樹立正確地消費觀,堅持適度消費。(每小點2分)
(3)①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實現社會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3分)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3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3分)
26(1)①該企業積極進行了公司制改造。該企業通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提高了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3分)②該企業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3分)③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了自己在產品質量、品牌效應方面的競爭優勢。該企業加大對科研的投放力度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在國內外用戶中打造了過硬的品牌。(3分)④該企業堅持誠信經營,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該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升售后服務水平贏得消費者得青睞,形成良好企業形象和信譽(3分)
(2)①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在當地就業。(4分)②要幫助農民工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鼓勵返鄉農民工開展自主創業。(4分)③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科學文化和技術水平。(3分)④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農民工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2分)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已知函數f(x)=lg(x+3)的定義域為M,g(x)=的定義域為N,則M∩N等于 (  )
A.{x|x>-3} B.{x|-3<x<2}
C.{x|x<2} D.{x|-3<x≤2}
2.設θ是第三象限角,且=-cos,則是 (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函數f(x)=(x∈R)的最大值為 (  )
A. B.1 C.0 D.2
4.下列函數中,在其定義域內既是奇函數又是減函數的是 (  )
A.y=-x3,x∈R B.y=sin x,x∈R
C.y=x,x∈R D.y=x,x∈R
5.設x0是函數f(x)=ln x+x-3的零點,則x0在區間 (  )
A.(3,4)內 B.(2,3)內 C.(1,2)內 D.(0,1)內
6.函數y=-ex的圖象 (  )
A.與y=ex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
B.與y=ex的圖象關于坐標原點對稱
C.與y=e-x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
D.與y=e-x的圖象關于坐標原點對稱

7.若α的終邊過點P(2sin 30°,-2cos 30°),則sin α的值為 (  )
A. B.- C.- D.-
8.已知△ABC中,tan A=-,則cos A= (  )
A. B. C.- D.-
9.已知函數f(x)=Asin(ωx+φ)的圖象(部分)如圖,則f(x)的解析式是 (  )

A.f(x)=2sin(x∈R)
B.f(x)=2sin(x∈R)
C.f(x)=2sin(x∈R)
D.f(x)=2sin(x∈R)
10.已知函數f(x)=2sin ωx(ω>0)在區間上的最小值是-2,則ω的最小值等于 (  )
A. B. C.2 D.3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冪函數y=f(x)的圖象經過點,則滿足f(x)=27的x的值
是 ________.
12.設奇函數f(x)的定義域為[-5,5],當x∈[0,5]時,函數y=f(x)的圖象如圖所示,則使函數值y<0的x的取值集合為________.
13.把函數的圖象上的所有點向右平移個單位,再把所有點
的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一半,而把所有點的縱坐標伸長到原來的4倍,所得圖象的表達式是 _____ .
14.已知sin(π-α)-cos(π+α)=,則sin α-cos α= ________.
三.解答題(共6題,總分80分)
15. (本題滿分12分)
(1); (2).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P(,).
(I)寫出、、值;
(II)求的值.
17.(本小題滿分14分)
設函數f(x)=sin(2x+φ)(-π<φ<0),y=f(x)圖象的一條對稱軸是直線x=.
(1)求φ;
(2)求函數y=f(x)的單調增區間.

18. (本小題滿分14分)
某地上年度電價為0.8元,年用電量為1億千瓦時.本年度計劃將電價調至0.55元~0.75元之間,經測算,若電價調至x元,則本年度新增用電量y(億千瓦時)與(x-0.4)元成反比例.又當x=0.65時,y=0.8.
(1)求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若每千瓦時電的成本價為0.3元,則電價調至多少時,本年度電力部門的收益將比上年增加20%?[收益=用電量×(實際電價-成本價)]
19.(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設:函數在R上單調遞減;:函數的圖象與x軸至少有一個交點.如果P與Q有且只有一個正確,求的取值范圍.
20.(本小題滿分14分)
函數f(x)是定義域為R的偶函數,且對任意的x∈R,均有f(x+2)=f(x)成立,當x∈[0,1]時,f(x)=loga(2-x)(a>1).
(1)當x∈[-1,1]時,求f(x)的表達式;
(2)若f(x)的最大值為,解關于x∈[-1,1]的不等式f(x)>.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數學參考答案
二、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1. x=. 12. (-2,0)∪ (2,5).
13. 14. sin α-cos α=.
三.解答題
15. (本題滿分12分)
(1); (2).
16(本小題滿分12分)
17.(本小題滿分14分)
解:(1)令2×+φ=kπ+,k∈Z, ……………………4分
∴φ=kπ+,又-π<φ<0,則-<k<-,
∴k=-1,則φ=-. ……………………… 8分
(2)由(1)得:f(x)=sin,
令-+2kπ≤2x-≤+2kπ ……………………… 10分
可解得+kπ≤x≤+kπ,k∈Z, …………………… 12分
因此y=f(x)的單調增區間為,k∈Z. ……… 14分
(2)根據題意,得·(x-0.3)=1×(0.8-0.3)×(1+20%).……… 8分
整理,得x2-1.1x+0.3=0,解得x1=0.5,x2=0.6 . …………………… 10分
經檢驗x1=0.5,x2=0.6都是所列方程的根.
∵x的取值范圍是0.55~0.75,
故x=0.5不符合題意,應舍去.∴x=0.6. ………………… 13分
答 當電價調至0.6元時,本年度電力部門的收益將比上年度增加20%.… 14分
19.(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設:函數在R上單調遞減;:函數的圖象與x軸至少有一個交點.如果P與Q有且只有一個正確,求的取值范圍.
即. ……………………………………… 6分
(2)若P不正確,Q正確,則
即 ……………………………… 12分
綜上可知,所求的取值范圍是. …………………………… 14分
20.(本小題滿分14分)
函數f(x)是定義域為R的偶函數,且對任意的x∈R,均有f(x+2)=f(x)成立,當x∈[0,1]時,f (x)=loga(2-x)(a>1).
(1)當x∈[-1,-1]時,求f(x)的表達式;
(2)若f(x)的最大值為,解關于x∈[-1,1]的不等式f(x)>.
解:(1)當x∈[-1,0]時,
f(x)=f(-x)=loga[2-(-x)]=loga(2+x),……………………… 4分
所以f(x)=.……………………… 6分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物理試題
答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3分 * 6 = 18分。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甲、乙兩小分隊進行軍事演習,指揮部通過現代通信設備,在屏幕上觀察到兩小分隊的具體行軍路線如圖所示,兩小分隊同時同地由O點出發,最后同時到達A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小分隊行軍路程s甲>s乙
B.小分隊平均速度甲>乙
C.該y-x圖是小分隊行軍的v-t圖
D.該y-x圖是小分隊行軍的s-t圖
2.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是30km/s,我們課間休息10分鐘內,實際上相當于繞太陽運行了( )
A.18000m B. 0 C.300km D. 18000km
3.下列表示時刻的是:( )
A.北京“心靈之聲”之《我想我能行》文娛演出20:40謝幕
B.一節課上了40分鐘
C.汽車從龍川到廣州開了3個小時
D.某運動員100米跑了10秒
4.一個物體從H高處自由下落,經t時間落地。則當它下落t時間下落的高度為 ( )
A. B . C. D.
5.下圖為一個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若v1、a1表示物體在0~t1時間內的速度與加速度,v2、a2表示物體在t1~t2時間內的速度與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1與v2方向相同,a1與a2方向相反
B.v1與v2方向相反,a1與a2方向相同
C.v1與v2方向相反,a1與a2方向相反
D.v1與v2方向相同,a1與a2方向相同
6.如圖3-1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 上的物塊.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將P與小盤相連,小盤內有砝碼,小盤與砝碼的總質量為m,在P運動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關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與相應的施力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繩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繩和桌面
二、雙項選擇題(5分 * 6 = 30分。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7.勻變速直線運動是 ( )
A.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B.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C.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變的直線運動
D.加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8.對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只受重力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
B..在第1 s內、第2秒內、第3秒內位移之比是1∶3∶5
C.在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物體運動規律相同
D.由靜止開始出發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
9. 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相對于同一坐標原點的s-t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乙運動的出發點相距s1
C.乙比甲先出發t1時間
D.乙運動的速率小于甲運動的速率
10.一個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式為:S=5t+5t2 (采用國際單位制),則
A.物體的初速度是5m/s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
C.物體的初速度是10m/s D.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11.三個大小分別為、、的共點力,其合力可能的是( )
A、 B、 C、 D、
12.如圖3-3所示,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若稍微增大水平力F而物體仍保持靜止,則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可能增大
B.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C.物體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D.物體在豎直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三、實驗題(每空4分,共24分)
13.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如圖所示,并在其上面取A、 B、 C、 D、 E、F、G等7個連續的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印點沒有畫出,測得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則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 ,打點計時器打計數點C時紙帶的速度為Vc= ,逐差法求此段紙帶加速度a的表達式為 ,求得加速度a的大小為________。
14.如圖所示,在做“尋找等效力”的實驗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A點上,另一端連接兩根細線,然后通過細線用兩個互成角度的彈簧秤來拉橡皮條,使橡皮條的結點拉到某一點O,記錄兩彈簧秤的讀數和兩細線的方向以及結點O的位置;然后改用一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結點再次拉到O點,記錄彈簧秤的讀數和細線的方向.請問:為什么兩次要將結點拉到同一位置?(  )
A、這樣可以方便作圖
B、其實兩次結點不是拉至同一位置也可以
C、這樣做可保證兩次彈簧的伸長量相同
D、這樣做可保證兩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5.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已知他所用鉤碼的質量每個都是30g,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并記下對應的鉤碼個數,然后將數據填在表格中,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個實驗中,這位同學是以 代替彈簧的彈力的。
四、綜合題:必須有相應的文字說明、相關公式、單位和必要的過程。
16.某物體在水平面上作初速度為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末開始加速度變為零而作勻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在前內的位移 (6分)
(2)作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圖象 (6分)
17.如圖示,傾角為的斜面體固定在水平面上,質量為的方形物塊放在斜面上保持靜止,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求:
(1)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8分)
(2)若對物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作用力,使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剛好為零。這個作用力多大?此時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變為多大?(8分)龍川一中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物理答案
四、綜合題
16. 解:(1)物體在前內的位移為

(2)物體運動的速度圖象如右圖所示
17. 解:(1)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個力作用而保持平衡,根據物體的平衡條件可得:
支持力
摩擦力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試題
答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綠色植物用來制造蛋白質所必需的無機鹽是
A.Ca2+ B.Mg2+ C.PO3-4 D.NO-3
關于動物細胞內蛋白質合成與去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蛋白質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質都運到細胞外
C.合成的蛋白質都不能進入細胞核內 D.合成的蛋白質都用于細胞膜蛋白的更新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A.核糖、堿基和磷酸 B.脫氧核苷酸
C.脫氧核糖、堿基和磷酸 D.核苷酸和磷酸
4.醫生給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靜脈內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給全面營養 B.供給能量 C.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D.供給水分
5.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由1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其分子量約為
A.12800 B.11000 C.11018 D.8800
6.組成腎單位的腎小管細胞發現含有大量的線粒體,這一事實說明與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有關的物質運輸方式是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滲透作用
7.一般海藻細胞內,含K+濃度比海水高得多,若使用適當的藥物,使海藻的呼吸強度大大降低,則細胞中的K+的濃度會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忽高忽低
8.下列哪種情況與蛋白質的功能沒有關系
A.Na+由低濃度的紅細胞進入高濃度的血漿中 B.海帶細胞從海水中富集碘
C.葡萄糖從血漿進入紅細胞 D.O2和CO2在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9.為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的水是
A.溶劑的水 B.自由水 C.結合水 D.以上三項都是
10.白細胞能吞噬綠膿桿菌,與這一現象有關的是
A.主動運輸 B.協助擴散 C.自由擴散 D.細胞膜的流動性
11.生物界在物質組成上的高度一致表現在
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種生物體的核酸基本相同 ③構成核酸的堿基都相同 ④各種生物體的蛋白質相同 ⑤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基本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物質中有幾種屬于氨基酸,若這幾種氨基酸縮合成化合物,則其中含有氨基、羧基、肽鍵的數目依次是
COOH
|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CH2-COOH
NH2 COOH
| |
④NH2-CH-CH2-COOH ⑤NH2-CH-(CH2)4-NH2
A.3、3、2 B.2、2、2 C.4、3、3 D.3、4、2
13.在玉米的根毛細胞中,不可能找到的一組結構是
A.線粒體和液泡 B.中心體和葉綠體
C.內質網和液泡 D.高爾基體和核糖體
14.阻礙蛋白質合成的藥物直接影響下列何種細胞器的功能
A.細胞質 B.細胞核 C.核糖體 D.中心體
15.用化學分析法測得某種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及其含量分別是: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該物質最可能的是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D.核酸
16.關于蛋白質分子結構多樣性原因的錯誤敘述是
A.氨基酸的種類成百上千 B.氨基酸的數目成百上千
C.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肽鏈的折疊方式不同
17.把一小塊生物組織搗碎后進行化學分析,得到水、蛋白質、DNA、糖元、由此可判斷該組織是
A.小麥的 B.家兔的 C.病毒的 D.細菌的
18. 一種細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樣轉移到另一種細胞器的
A.隨著細胞質的流動達到特定部位 B.從高爾基體到內質網
C.從內質網直接到達細胞膜 D.通過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而轉移
19.植物根毛細胞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原因是
①組成細胞壁的纖維素是親水性物質 ②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
③原生質層相當于選擇透過性膜 ④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將一洋蔥表皮細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隨著其質壁分離過程的進行,該細胞的吸水力的大小就會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保持不變 D.不能判斷
21.下圖中曲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的兩種方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方式a運輸
B.與方式a有關的載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轉運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有關
D.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和b的轉運速率均有影響
22.在煮過的和沒煮過的土豆片上分別滴幾滴過氧化氫。在土豆片X上出現泡沫,在土豆片Y上沒有泡沫,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解釋
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只影響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單糖
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在沒煮過的土豆片中的酶使過氧化氫不起作用
土豆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細胞中含有酶,促使H2O2的分解,但酶會在高溫中失效
土豆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23.在反應式ATP 酶 ADP+Pi+能量中
A.物質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質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C.物質可逆,而能量不可逆 D.物質不可逆,而能量可逆
24.現有一瓶摻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收氧氣的體積與放出二氧化碳的體積比為3∶5,這是因為
A.有1/4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25.在3個密閉且等容的錐型瓶中盛有等量的含乳酸菌的葡萄糖溶液,實驗前進行如下處理:①通入空氣,保持25℃;②通入氮氣,保持25℃;③不通入氣體,加溫至70℃。則發酵速度由快到慢的順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6.將小白鼠和青蛙從約25℃的溫室中移至5℃的環境中,兩者的體溫及耗氧量是
小白鼠體溫恒定,耗氧量增加;青蛙體溫升高,耗氧量降低
小白鼠體溫恒定,耗氧量增加;青蛙體溫下降,耗氧量降低
小白鼠體溫降低,耗氧量增加;青蛙體溫下降,耗氧量增加
小白鼠體溫升高,耗氧量增加;青蛙體溫不變,耗氧量不變
27.當洋蔥表皮浸入1mol濃度的KNO3溶液時,能誘發表皮細胞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會自動復原,其原因是
細胞膜主動運輸K+、NO3-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加大
細胞膜主動運輸水分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加大
植物細胞具有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能力
一段時間后這些細胞已死亡
28.將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適量的水混合裝人一容器內,調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鍋內。經過一段時間后,容器內剩余的物質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麥芽糖、胃蛋白酶、多肽 水
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29.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達
C.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30.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者得3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3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RNA
B.只含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
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和RNA
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不是RNA
32.下列處理會破壞生物大分子碳骨架結構的是
A、將唾液加入淀粉溶液中 B、將0.1g/mL的NaOH溶液加入淀粉酶中
C、將胰蛋白酶加入蛋清中 D、將斐林試劑加入淀粉溶液中
33、大分子蛋白質能夠通過的結構或部位有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線粒體膜 D.核膜
34.植物在有氧呼吸時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全過程必須有氧參與,并且始終在線粒體中進行
B.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產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H2O徹底分解成CO2和[H],產生少量的ATP
D.第三階段是[H]和氧結合產生H2O,同時生成大量的ATP
35.用甲基綠吡羅紅染液對人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結果發現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A.甲基綠、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
B.細胞核由DNA構成,細胞質由RNA構成
C.真核細胞中,DNA不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RNA不分布在細胞核中
D.該實驗的結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狀態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36.(9分)細胞內的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聯系。結合下面關于溶酶體(一類含多種水解酶、具有單層膜的囊狀細胞器)發生過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b是剛形成的溶酶體,它起源于細胞器a;e是由膜包裹著衰老細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來源于細胞器c。由圖示可判斷:a是 ,c是 ,d是 。
(2)f表示b與e正在融合,這種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特點。
(3)細胞器a、b、c、d膜結構的主要成分是 和 等。
(4)細胞器膜、 和 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可以模擬生物膜的 功能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
37.(6分)哺乳動物肝細胞內糖代謝的部分過程如下圖所示。
(1)圖中X物質為 。在有氧條件下,該物質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該過程在 中進行。
(2)血糖濃度升高時,葡萄糖進入肝細胞后可合成 ,多余的葡萄糖還可以轉化成 以儲存能量。
(3)胰腺中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調節糖代謝過程,這反映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
(4)用14C標記的葡萄糖研究肝細胞內糖代謝的過程中,發現血漿中的白蛋白亦出現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中,依次出現放射性的細胞器是 。
38.(16分) 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發現它們的含量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下圖)。請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隨培養時間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養液中沒有尿素,推測其是 的產物。
(2)培養液中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過 作用,為細胞提供 。
(3)轉氨酶是肝細胞內參與氨基酸分解與合成的一類酶,正常情況下這類酶不會排出胞外,若在細胞培養液中檢測到該類酶,可能的原因是 。
(4)由(1)和(3)可初步判斷,細胞膜對物質的轉運具有 的特性。
39、(9分)甘薯和馬鈴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來比馬鈴薯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以甘薯和馬鈴薯塊莖為材料,在不同溫度、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處理30min后,測定還原糖含量,結果表明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甘薯的還原糖含量見下表:
處理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還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見,溫度為70℃時甘薯還原糖含量最高,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
(2)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確認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的原因,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選材料與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還原糖),馬鈴薯提取液(去淀粉),甲基綠,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質量分數為3%的淀粉溶液和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等。
實驗步驟: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馬鈴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A管_____________, B管________________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生物試卷答案
36.(9分)
(1)高爾基體 內質網 線粒體
(2)流動性
(3)蛋白質 磷脂
(4)細胞膜 核膜 選擇透過
38. (16分)
(1)降低,增加,細胞代謝(代謝);
(2)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能量(ATP);
(3)肝細胞膜受損(或細胞裂解)
(4)選擇透過(選擇通透)。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產生還原糖“漢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級群公益作品
②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實驗步驟: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斐林試劑
第四步:沸水浴加熱煮沸1—2min
實驗結果:A管磚紅色,B管藍色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英語試題
答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溫馨提示:涂卡時,請按對應題號填涂)
第一部分 聽力(共15小節,每小節2分,滿分30分)
Conversation 1
1. What day is it today?
A. Friday B. Sunday C. Monday
2. What’s the woman’s plan for tomorrow?
A. Rest at home B, Work at home C. Go to a movie
Conversation 2
3. How much weight has the man gained this year?
A. 10 pounds B. 20 pounds C. 30 pounds
4.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Go to the gym B. Celebrate his birthday C. Celebrate his son’s birthday
Conversation 3
5. What did the woman do today?
A. She went to the hospital.
B. She went running with Ann.
C. She went shopping with Ann
6. How did the woman come back?
A. On foot B. By taxi C. By bus
Conversation 4
7. When will the man come back?
A. In two days B. In three days C. In a week
8. What does Lucy usually do at home?
A. Play with her toys B. Watch TV C. Play with her grandma
9. What’s Mary doing now?
A. Working in New York
B. Taking a business trip in Beijing C. Camping in California
Conversation 5
10. What has the woman been doing recently?
A. Starting an organization B. Collecting money C. Making money
11. What did the journalist think people should do?
A. He thought people should save pandas.
B. He thought people should stop killing animals.
C. He thought people should give up saving pandas.
12.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think of the journalist’s idea?
A. He thinks it’s great.
B. He thinks it’s acceptable.
C. He doesn’t think it’s a good idea.
Conversation 6
13. What was Hank Williams?
A. A painter B. A singer C. A writer
14. What caused Hank Williams’ death?
A. A car accident B. Poor treatment C. Heart failure
15. How old is Ann probably now?
A. 5 years old B. 7 years old C. 10 years old
第二部分 語法填空 (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15分)
閱讀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結構的語法性和上下文連貫的要求,在空格處填入一個適當的詞或使用括號中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并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標號為16~25的相應位置上。
More than 220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fire __16__destroyed the Capital Building on February 4th, 1974. The building was finished only a few months __17_ the fire; 18 was Sao Paulo’s newest building. All the 25 floors of the office building were completely destroyed. __19___ fire also destroyed cars which belonged to the people who worked in the building.
Over 500 people were working in the building ___20__ the fire broke out on the 11th floor. No one knows ___21__ the fire started. Perhaps it 22 (start) by an ___23___ (electricity) fire in the ceiling of one of the offices. Office workers tried to put out the fire, _24__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trol it. Soon the whole floor was on fire and it was impossible for people on the floors above ____25___ (escape).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 掌握其大意, 然后從26 ~ 40各題所給的A、B、C和D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Mrs. Jones was very fond of singing. She had a good 26 , except that some of her high notes tended to sound like a gate, which someone had forgotten to 27 . Mrs. Jones was very conscious of this 28 _, and took every 29 she could find to practice these high 30 . As sh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where she could not practice without 31 the rest of the family, she usually went for long walks along the country roads whenever she had time, and practiced her high notes there. Every time she heard a 32 or a person coming along the 33 , she stopped and 34 until she could no longer be heard before she started practicing again, because she was a 35 person, and because she was sensitive about those high notes.
One afternoon, however, a fast, open car came up behind her so 36 and so fast that she did not hear it until it was only a few yards from her. She was singing some of her highest and most 37 notes at the time, and as the car passed her, she saw an anxious 38 suddenly come over its driver’s face. He put his brakes on violently, and as soon as the car stopped, jumped out and began to 39 all his tires carefully.
Mrs. Jones did not dare to tell him what the noise he had heard had really been, so he got back into his car and drove off as 40 as he had been when he stopped.
26. A. voice B. noise C. sound D. note
27. A. close B. open C. repair D. oil
28. A. strength B. sickness C. weakness D. advantage
29. A. time B. chance C. person D. place
30. A. notes B. songs C. signs D. sounds
31. A. preventing B. harming C. disturbing D. damaging
32. A. train B. car C. noise D. driver
33. A. path B. avenue C. street D. road
34. A. waited B. expected C. confused D. puzzled
35. A. brave B. shy C. ordinary D. unique
36. A. slightly B. gently C. quickly D. silently
37. A. beautiful B. exhausting C. difficult D. energetic
38. A. expression B. explanation C. impression D. reaction
39. A. approach B. observe C. repair D. examine
40. A. convinced B. upset C. puzzled D. pleased
第四部分 I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和D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Mr. Harris used to work in Dover, but then he changed his work, and he and his wife moved to another town. They did not have many friends there, but they soon m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and after a few weeks, they often went to dinner or to parties at other people's houses.
  Then Mrs. Harris said to her husband, "We've been to a lot of other people's houses, and now we must invite them to our house, mustn't we?"
  "Yes, certainly," answered her husband, "A big party will be the easiest thing, won't it? Then we can start to invite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next month."
  So Mrs. Harris said, "Yes, I'll invite all our friends here to a big party on 5th December."
  "How many will that be?" Mr. Harris asked. "Don't invite too many."
  Mrs. Harris was beginning to write the invitations when her husband saw that she was writing, "Party: 6:30 to 8:30 p.m."
  "That isn't very nice, is it?" he said. "You're telling our guests that they must go at 8:30." So Mrs. Harris just wrote "Party: 6:30 p.m."
  A lot of guests came, and they all had a good time, so they did not go home at 8:30. In fact they were still there at mid-night when the door bell rang and a policeman arrived. He said, "You must stop making a noise, because someone has complained(抱怨)."
   Mr. Harris said he did not want to quarrel with the policeman, so everyone went home. They were sorry to have to go.
  When Mr. and Mrs. Harris were alone again, she said to him. "That was a surprise, wasn't it? Who complained about the noise?"
  "I did," Mr. Harris answered in a tired voice.
  41. Why did Mr. Harris and his wife move to another town?
   A. Mr. Harris changed his work.
   B. They wanted to make some new friends.
   C. They wanted to me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D. They enjoyed going to parties and visiting other people's houses.
  42 What made Mr. and Mrs. Harris hold a party at their house?
   A. It was easy to hold a big party at home.
   B. They could ask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C. They had gone to other people's parties many times.
   D. They liked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
  43. How long would Mrs. Harris like the party to last?
   A. From the morning till night. B. About two hours.?
   C. About fourteen hours. D. Till midnight
  44. When did the party end that evening?
   A. At about 8:30.
   B. About twelve o'clock..  
C. When the policeman talked with Mr. Harris on the phone.
   D. When someone telephoned the police station.
  45. Why did Mr. Harris telephoned the policeman about the noise?
   A. Because someone rang his door bell many times at mid-night.
   B. He did not want his friends to stay late that night.
   C. His friends had a good time that night and also feel tired.
   D. Because he hated the noise.
B
Forgiving someone who has hurt you or let you down is never an easy thing. Several new studies, however, say that it could have a lot of health benefits. When you think of forgiveness, you probably don’t think of it as being a health or medical problem. Studies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on the other hand, show that something like anger can change your well-being.
When cartoon book characters like the Incredible Hulk get angry, they change colors and often gain special power. In the real world, anger is less obvious(明顯的)and may be more dangerous. That’s why Professor Fred Luskin, founder of the Stanford Forgiveness Project and author of Forgive for Good, says holding on to anger and hatred(仇恨)can harm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wo new studies seem to show the same idea.
The studies find that people who are able to forgive feel less stress, less back pain, and less depression(抑郁). They also have fewer headaches,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fewer problems on sleeping.
So it doesn’t matter if your anger is caused by the traffic or other things. Learning to let it go is important. Techniques such as deep breath or thought can help. Or just ask yourself if it’s worth hurting yourself by staying angry with someone else.
Forgiveness does not mean that you simply accept what happened and say it’s OK. Instead, it’s a way of making peace with yourself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46.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tries to make his view clear__________.
A. by raising his own examples B. by mentioning some studies
C. by mentioning his own experience D. by mentioning some typical patients
47. The example of the cartoon book characters is taken in the passage to__________.
A. support the view that anger and hatred harm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 introduce a famous expert
C. let the reader know the different colors of cartoon faces
D. show how to control one’s temper
48. The underlined phrase “holding on to” in this passage possibly means“__________”.
A. removing B. getting rid of C. keeping up D. learning about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A. People who are able to forgive feel less stress.
B. People who are able to forgive feel less depression.
C. People who are able to forgive have fewer problems on sleeping.
D. People who are able to forgive feel less tired.
50.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probably__________.
A. Forgiveness B. Anger Is Bad for Health
C. A Secret to Keeping Health D. Forgiveness Is Good for Health
C
Very few people were coming to eat at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and its owner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The price was reasonable and the food was of good quality, but nobody seemed to want to eat there.
  ??? Then he did something that changed all that, and in a few weeks his restaurant is always full of men with their lady friends. Whenever a gentleman came in with a lady, a smiling waiter gave each of them a menu(菜單), The menu looked exactly the same on the outside, but there wa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nside. The menu that the waiter gave to the man supplied the correct price for each dish and each bottle of wine, while the menu that he gave to the lady supplied a much higher price! So when the man calmly ordered dish after dish and wine after wine, the lady thought he was much more generous than he really was.
51. Why didn't people come to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to eat at first?
  A. Because the price was high.???? B. Because the food was too cheap.
  C. Because the food was not good.? D. The passage didn't mention.
5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people who eat at this restaurant are mostly _______.
  A. poor old people???????????? B.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C. rich young people D.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
5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enu lie in _______.
  A. the color???? ?B. the shape?????? C.?the food?????? D. the price
5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when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eat at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was paid _______.
 ? A. always by the ladies only??? B. always by the men only
  C. sometimes by the ladies????? D. either by the men or by the ladies
5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_____.
A. 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women??
B. wo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men
  C. women like their men friends to be generous
D. men like their lady friends to be generous
D
Too many people want others to be their friends, but they don’t give friendship back. That is why some friendship don’t last long. To have a friend, you must learn to be one. You must learn to treat your friend the way you want your friend to treat you. Learning to be good friend means learning three rules: be honest; be generous; be understanding.
Honesty is where a good friendship starts. Friends must be able to trust one another. If you do not tell the truth, people usually find out. If a friend finds out that you haven’t been honest, you may lose the friend’s trust. Good friends always count on one another to speak and act honestly.
Generosity means sharing and sharing makes a friendship grow. You do not have to give your lunch money or your clothes. Naturally you will want to share your ideas and feelings. These can be very valuable to friend. They tell your friend what is important to you. By sharing them, you help your friend know better.
Sooner or later everyone needs understanding and help with a problem. Something may go wrong at school.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can make it easier to solve. Turning to a friend can be a first step in solving the problem. So to be a friend you must listen and understand. You must try to put yourself in your friend’s place so you can understand the problem better.
No two friendships are ever exactly alike. But all true friendships have three things in common. If you plan to keep your friends, you must practice honesty, generosity and understanding.
56. Some friendships don’t last very long because_______.
A. some people receive friendship but don’t give friendship back
B.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who want to make friends
C. those who give others friendship receive friendship from others.
D. they don’t know friendship is something serious.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nesty is_________.
A. something countable B. as important as money
C. the base of friendship D.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Always tell your friends the truth.
B. Sharing your mind with your friends is of great value.
C. Discussing your problems with your friends often helps to solve the problem.
D. A friend who gives you his lunch money is a true friend.
59.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_________.
A.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B.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C. How to Be Friends D. Three Important Points in Life
60. What’s the meaning of “count o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 數,點(數) B. 認為 C. 重視 D.期望,依賴
II 信息匹配(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列應用文及相關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請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號的相應選項字母涂黑。 (請注意:選E請同時涂AB,選F同時涂CD)
請閱讀下面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
A English Learning
This book is written for the students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or a second language. The writer — Phillips says it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whoever reads it carefully.
B Self
It is a handbook devoted to women’s overal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very issue (每期) has many usable articles, in which wearable clothes are mixed and matched on non-models and the “Eat-right Road Map”, with tips on how to eat properly.
C Wired
This magazine is designed for leader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cluding top managers and professionals (專業人員)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design and education industries. It often carries articles on how technology changes people’s lives.
D Instyle
It is a guide to the lives and lifestyles of the world’s famous people. The magazine covers the choices people make about their homes, their clothes and their free time activities. With photos and articles, it opens the door to these people’s homes, families, parties and weddings, offering ideas about beauty, fitness and in general, lifestyles.
E Discover
It’s a book devoted to the wonders of modern science, written for the educated readers. It tells many of the same stories professionals read in “Scientific American”.
F History
The book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English-speaking peoples. It says something until the time when the New World was discovered by Christopher Columbus.
請閱讀以下購書者的信息,為他們匹配合適的圖書。
61. Mrs. Green is a housewife and she tries her best to keep pace with the fashion.
62. Mr. Will is the head of a big IT company and he hopes to gain a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his own field as he can.
63. Henry is a French student who considers English a headache but wants to make progress in it.
64. David is a freshman (新生) in Oxford University and he is crazy about the mysteries of nature.
65. Professor King is teaching at a university.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English history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第五部分 I 單詞填空(在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單詞或短語,每節0.5分,共5分)
1.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 held me _______ (entire) in their power.
2.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________(故意)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by myself.
3. When people use words and________ (express) different from the “standard language”, it is called a dialect.
4. Although many Americans move a lot, they still ____________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s dialects.
5. After _________ (graduate) from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
6. She gave me a __________ (determine) look—the kind that said she would not change her mind.
7. People were ________ (shock), but they had to bury the dead bodies for health reasons.
8. This ___________ (frighten) boy whose mother was lost in the disaster is looking for her now.
9. He fought for his country to be free from the UK in a _______ (peace) way.
10. I remembered the beatings and the ______ (cruel) of the guards and my friends who had died.
II 定語從句(填適當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或介詞+關系代詞,一空一詞,每節0.5分,共5分)
1. The reason _____ I got a job was because of my hard work.
2. The reason_______ he gave to me was unconvincing.
3. He was generous with his time, _______ _______ I was grateful.
4. We went to see our teacher _______ husband lost his life in the earthquake.
5. The next day people put up shelters in the open air made with anything ________ they could find.
6. The parts of town ________ _______ they had to live were decided by white people.
7. The time _______ I arrived was the 5th of August.
8. ______ is known to all,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9. Those _____ want to go please sign your names.
10. I’d like to live in a country _______there is plenty of sunshine.
第六部分 寫作(共一節,滿分為15分)
[寫作內容]
請根據以下信息,寫一篇短文介紹《哈利波特》的作者J. K. Rowling的有關情況。
性別

出生年月
1965.9
出生地
英格蘭
生平
1.從小就夢想著當一名作家;
2.中學畢業后她的父母鼓勵她去讀法語,一年后她在巴黎的一所大學畢業并在倫敦工作;
3.1990年她有了寫關于Harry Potter的想法;
4.1997年出版她的第一部Harry Potter.
評價
世界上最受兒童歡迎的作家
[寫作要求]
1、只能使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內容;
2、文中不能出現真實姓名和學校名稱。
[評分標準] 句子結構準確,信息內容完整,篇章結構連貫。
高一年級12月份月考英語試題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聽力(共15小節,每小節2分,滿分30分)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30分)
26-30 ADCBA 31-35 CBDAB 36-40 DCADC
第四部分 I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41-45 ACBBB 46-50 BACDD 51-55 DBDBC 56-60 ACDCD
II 信息匹配(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61-65 DCAEF
第五部分 I 單詞填空(在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單詞或短語,每節0.5分,共5分)
1, entirely 2, on purpose 3, expressions 4, recognize 5, graduating/ graduation
6, determined 7, shocked 8, frightened 9,peaceful 10, cruelty
II 定語從句(填適當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或介詞+關系代詞,一空一詞,每節0.5分,共5分)
1, why 2, that/ which 3, for which 4, whose 5, that
6, in which 7, when 8, As 9, who 10, where
龍川縣新城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
答卷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班級、座號填寫在答題卷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
?A.斗牛之間(dǒu ) 修葺(qí) 雙棲(xī) 外甥(shēng)
?B.水波不興(xīn) 先妣(bǐ) 如晤 (wù) 篤厚(dù)
?C.釃酒臨江(shī) 垣墻(huán) 泠然 (lín) 領銜(xián)
?D.外強中干(gān) 眷屬(juàn) 艷羨(xiàn) 鐫刻(juān)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
A.那邊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往行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B.整整十年,中國足協制造“國奧隊”這一系統工程已被事實證明是“豆腐渣工程”。對于我們納稅人來說,四年耗費幾百萬的國奧隊失敗,則完全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
C.只有戰略正確,細節才會有意義。如果只顧細節,忽視戰略,盲目執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D.汪國新畫馬更具特色,騏驥驊騮,或振鬣奮蹄,或悲嘶怒鳴,多姿多彩,無一雷同,且與戰將渾然一體,交相輝映。
3.下列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
??? A.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和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實現各國的經濟繁榮。
??? B.和大熊貓一樣享有“國寶”之稱的四川鷓鴣近年來不斷減少,目前僅存兩千多只。
??? C.中國電影非常像換季的美人,急于搶占時髦之先,換妝改顏,于是,難免陷入不顧自身條件強行起飛而遭致觀眾白眼的尷尬。
D.在科學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觀物質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經過頑強刻苦的努力才獲得成功的。
4、排列語句順序恰當的是 ( ) ①細胞液是堿性時,花青素呈藍色,堿性較強,就成為藍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②不論是紅花還是紅葉,它們的細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變成的花青素。 ③萬紫千紅,紅藍交輝,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堿反應中顯示出來的。 ④而當細胞液是中性時,則呈紫色。 ⑤當細胞液是酸性時,花青素呈紅色,酸性愈強,顏色愈紅。 A、②③①⑤④ B、②⑤①④③ C、③⑤①④② D、⑤①④②③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頃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絕州郡覲謁,其鄉親張野及周旋人羊松齡、寵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雖不識主人,亦欣然無忤,酣醉便反。未嘗有所造詣,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未嘗有慍喜之色,惟遏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釋:①秫谷,可釀酒。
5.選出對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3分) ( )
A.州郡覲謁 覲:拜見 B.亦欣然無忤,酣醉便反 反:通“返”
C.博學善屬文 屬:通“囑” D.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況:比
6.對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3分) ( )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 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
其鄉親張野及周旋人羊松齡、寵遵等或有酒要之 頃之,征著作郎,不就。
A.兩個“以”相同,兩個“之”不同 B.兩個“以”不同,兩個“之”相同
C.兩個“以”相同,兩個“之”也相同 D.兩個“以”不同,兩個“之”也不同
7.下邊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陶潛“任真自得”的一組是(3分) ( )
①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 ②征著作郎,不就
③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④躬耕自資,遂抱贏疾
⑤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仆 ⑥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
8.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陶淵明深諳音樂,他自己備有一張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撫琴作樂。
B.陶淵明年少心懷高尚,博學多才,性情率真,鄉里人都十分看重他。
C.陶淵明被任用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
D.文中“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句與我們學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都表現了陶淵明悠閑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態。
9.翻譯下面句子 (10分)
(1)素簡貴,不私事上官。(3分)
(2)未嘗有所造詣,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4分)
(3)每一醉,則大適融然。(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7分)
送劍與傅巖叟①
辛棄疾
莫邪②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注:①傅巖叟:稼軒友人。②莫邪:古代名劍。
(1)詩中描寫了怎樣一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請你作簡要分析。(3分)

(2)這首詩突出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這種手法在此詩中的運用。(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三小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       ,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衛風·氓》)
(2)       ,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       。(《歸園田居》)
(3)釘頭磷磷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多于市人之言語。(杜牧《阿房宮賦》)
(4)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       ,       ,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文貴通達(李文海)
眼下,杜撰幾個含糊不清的概念,拼湊一些半古半洋的語句,堆砌成一篇詰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文章,在某些人那里幾乎成了一種時尚。這可以說是當前文風不正的一個突出表現。這種壞風氣也蔓延到研究生教育中。有人說:有的博士論文常常連博士生導師都看不懂。這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現實生活的某種真實反映。 其實,樸實無華,明白曉暢,乃是一篇好文章的頭一個,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關于這一點,老一輩的文學大家們曾經反復強調過。 梁啟超要算是文章高手了。梁啟超創造了一種“新文體”。這種“新文體”不拘一格,俚語、韻語乃至外國語法均可入文,但前提是必須“平易暢達”、“條理明晰”。他說:“為什么要作文章?為的是作給人看。尤其是歷史的文章,為的是作給人看。”文章寫得讓人看不懂,讀來猶如霧里看花,這不但表明作者心目中沒有讀者,而且也失去了作文章的本意。 梁啟超強調好文章首先要做到“詞達”。他說:“若為文章之美,不要多說,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過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刪的有多少,該刪的便刪去。我不主張文章作得古奧,總要詞達,所謂‘詞達而已矣’,達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說話不行而文章技術比說話強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無剩句,句無剩字。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這一段話,把“簡、淺、顯”三個字都包括進去了。“章無剩句,句無剩字”,就是“簡”;“不再求深”,就是“淺”;“詞達”,就是“顯”。 “五四”時期倡導“文學革命”的胡適,也稱贊梁啟超的文章“有很大魔力”,并且對產生這種魔力的原因作了很有意思的分析。他說:“這種魔力的原因約有幾種:(1)文體的解放,打破一切‘義法’‘家法’,打破一切‘古文’‘時文’‘散文’‘駢文’的界限;(2)條理的分明,梁啟超的長篇文章都長于條理,最容易看下去;(3)辭句的淺顯,既容易懂得,又容易模仿;(4)富于刺激性,‘筆鋒常帶情感’。” 胡適對梁啟超文章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自己對文章好壞的判斷標準。他在評價黃遵憲的詩時,跳出所論的具體范圍,談了自己對于“做詩”與“做文”的一般性看法。他指出:“這種詩的長處在于條理清楚,敘述分明。做詩與做文都應該從這一點下手:先做到一個‘通’字,然后可希望做到一個‘好’字。古來的大家,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古來絕沒有一首不通的好詩,也沒有一首看不懂的好詩。金和與黃遵憲的詩的好處就在他們都是先求‘通’,先求達意,先求懂得。”連“通”都做不到,既不能“達意”,又不能讓人“懂得”,哪里談得上是好文章? 對那些文理不通、邏輯混亂、晦澀難懂的文章,最深惡痛絕的大概要算是毛澤東同志了。1958年9月2日,毛澤東同志在一封信里嚴肅批評有些干部不大懂辯證邏輯,也不大懂形式邏輯,不大懂文法學,也不大懂修辭學,所以寫的文章和文件只是將一些觀點湊合起來,聚沙成堆,缺乏邏輯,準確性、鮮明性都有不足,文字又不通順,更無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之態。他呼吁全黨要認真提高寫作水平,改進文風。時間雖然過去了近半個世紀,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論述仍然有著重大的警示意義。
12.根據文意,對梁啟超的觀點理解準確的兩項是( )(5分) A.應該創造出一種不拘一格的新文體,在這種新文體中,俚語、韻語乃至外國語法均可入文。 B.寫文章的本意就是要“平易暢達”、“條理明晰”,否則,只能表明作者心目中并沒有讀者。 C.詞達,是好文章的首要條件;如果文章寫得古奧難懂,讓人如霧里看花,則失卻作文本意。 D.寫文章是給人閱讀的,因此必須做到:無多余的語句,表意要鮮明準確,文字要淺顯易懂。 E.寫詩作文,既要“通”,又要“好”,因為自古以來絕無不通的好詩,也絕無看不懂的好詩。                                  13.對文中“通達”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樸實無華,明白曉暢 B.不拘一格,用語自由 C.條理清楚,敘述分明 D.文通理順,詞達意明 14.本文作者為什么要提倡“文貴通達”?(4分)
答:

15.本文運用了梁啟超、胡適和毛澤東三個材料作論據,試分析這三個論據在論述作用方面的異同。(4分)
答:

四、本大題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18題。
漫步在凋零的樹林
劉湛秋
(1)一個陽光如水的深秋,我在林中漫步。
(2)我為那疏朗和高遠而迷惑了。盛夏所給人的那種局促感和擁擠感頓時消散,目光猶如自由飛翔的小鳥,幾乎碰不到多少屏障。
(3)身邊的樹或曲或直伸向天空。由于抖落了許多葉子,枝兒顯得更清晰了,在湖水般天空的反射下,勾勒出遒勁的線條。從這些線條織出的網紋中看過去,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可捉摸的風韻。
(4)我踏著沙沙響的落葉,偶爾伸出手去接一片在微風中旋轉的枯黃的或暗紅的落葉,體驗著身心的輕快。我仔細地辨別落葉上綣曲的脈絡,聞著那干澀的氣味;而且,隨著腳步的移動,諦聽著落葉發出的聲音。
(5)我望著樹,樹也望著我。我們沒有語言的交流。也許,在這孤獨和靜謐中,我們之間存在著宇宙神秘的信息。
(6)那么,失去春日那么多光彩燦爛、鮮艷嫵媚的綠葉,他會惆悵或悲哀嗎?在颯颯的秋風中,它是否在沉湎于對往昔的回憶?
(7)我踏著沙沙響的落葉,心中猶如飄著森林上空沒有被遮蔽的云,一會兒是晴朗的白云,輕快自如,一會兒又是陰沉的烏云,秤砣般壓迫。
(8)突然,我感到從沙沙響的落葉里,從裸露的枝干上,發出那有如豎琴的柔音:
——可愛的人,你們真奇怪,干嘛為我們落葉而苦惱。
——抱歉,打擾了你、我秋天的興致。其實我也只是一閃念。
——不,你不是為我們樹而苦惱,是苦惱你自己,苦惱你們,苦惱你們的民族。
(9)我像有隱私被揭穿那樣,那聲音繼而像單簧管:
——你們人的生性就是害怕失去,而我們從不懼怕失去!
——有死有生才是大自然!只有凋零才有新的!害怕抖落枯葉就不會滋生新芽!
(10)那聲音突然消失,像音樂戛然而止。我的思維也突然中斷,它需要短暫的休息。
(11)當我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零了許多枯葉。
(12)其實,人也是自然,怎么留戀身上的枯葉也無濟無事,最后會隨著肉體的消亡而消亡。而一個民族或歷史,如果過多地偏愛那一度輝煌的綠葉,枯萎了仍舊一年年地去背負。……
(13)落葉如潮,秋風如夢。此刻,我的心完全恬靜了。我感到我和樹的信息已完全相通。至少,我可以如此處置自己,因失去而快樂,因凋零而發出,魅力。四季就是辯證法而承認卻又痛苦。
(14)我把我心中波涌出的詩句,寫在一片凋零的黃葉上。
選自劉湛秋《憂郁的微笑》
16.閱讀文章前五段,概括作者深秋林中漫步時周圍環境的特點。(4分)(不超過10個字)
答:
17. 第七段“心中”“一會是晴朗的白云,輕快自如,一會兒又是陰沉的烏云,秤砣般壓迫”,作者為什么會這樣說,談談你的理解。(5)
答:

18.請說出本文的行文思路及特點,并結合文章的構思特點概括這篇散文的主旨。(6分)
答: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9. 仿照下面畫線的句子,再寫兩個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6分)
生命是一條綿延而去的長河。有些朋友來了,去了,淡了,遠了,卻是你一輩子的知己和財富。他們也許并不偉大,也不富有。但是,在你委屈的時候,他們會給你安慰;在你煩惱的時候,他們會為你排憂;? ?, ?;……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1) , ;
(2) , ;
20. 學校舉行“我最喜歡的一篇高中語文課文”的推薦活動,請你填寫下面的表格,推薦一篇課文。要求表述簡明連貫,突出課文特點,推薦理由不超過60字。(6分)
課文題目
推薦理由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但當你回頭的時候,在人生這條路上,你能否找到自己的腳印呢?也許很難。你會發現,當你走在沒有人走過的地方,甚至是在泥濘之中行走時,才會留下深深的腳印。成功亦如此。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2—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12月考試
參考答案
參考譯文: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
因為他親人年邁家里貧窮,被任用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鎮軍、建威參軍,對親朋說:“想做個文官,來掙些補貼家用的錢(意譯)。”管這些事的人聽說了,任用他為彭澤令。在縣里,公田全部被陶潛命令用于種秫谷(可釀酒),他說:“讓我一直醉酒就夠了。”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米。向來簡慢貴人,不私下巴結長官。郡里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于是作了《歸去來》。
沒過多少時間,征陶潛去官府里做官,他沒有去。后來他謝絕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見。陶潛的鄉親張野及周旋人羊松齡,寵遵等人有時備了酒邀請他,有時邀請陶潛一起喝酒坐坐。雖然不認識主人,他也很高興絲毫沒有生氣的樣子,喝得暢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過(游歷)別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間家舍和廬山游玩罷了。
他的親朋好友,有時帶著酒菜前往陶潛住處,他也從不推辭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覺很舒適。他不經營生意,家務事都委托給兒子仆人。從沒有生氣的時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時不喝酒,也不停止寫詩詠嘆。他曾經說,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閑時,高臥在北窗之下,清風突然撲面而來,感覺自己象羲皇。陶潛不懂音樂,但卻備有一張琴,琴沒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撫琴和著琴音說:"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勞煩音樂。" 陶潛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傳于人世。

10、(1)詩中描寫了一個欲報國殺敵卻壯志難酬的英雄形象。(1分)他挑燈看劍,雄心振起,卻發現寶劍只能掛在空齋與琴為伴,未可赴邊殺敵,情緒一跌千丈。(2分)
(2)用典。(1分)“莫邪” 是古劍名,相傳為春秋時吳人干將所鑄,典出《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四》,此代指名劍,也暗喻自己才能卓越。 “樓蘭” 為漢時西域古國,事見《漢書·傅介子傳》。此處用典,以“樓蘭” 借指北方的金國,“斬樓蘭”表現了自己為國殺敵的理想。(2分)用典豐富了詩歌的內容,使詩歌含蓄雋永,意味深長。(1分)(指明“用典”,解說意思即可,不必指明典故出。)
【作文題】
  【思路引擎】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行文的關鍵是讀懂材料、理解內涵。
  審題首先應解讀理解材料的意思及主旨,把握好命題的方向。材料三層意思,分別圍繞怎樣才能留下深深的“腳印”展開。理解材料主旨須挖掘“泥濘”“腳印”等詞語的象征義,領會關鍵詞句的意旨,從而把握其中的哲理。
  材料末句畫龍點睛,對整個材料做了拓展、升華,點明主旨:常常走老路,盡管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也未見得會有所收獲;只有敢闖新路、創新求變、在艱難困苦中銳意進取,才會不斷取得成功。審題時可其作為突破口,為思維提供明確的導向,打開行文思路。
  文章在寫作時要努力突出特色和亮點,或以理性感悟表達新時代青年對社會和人類發展、個人奮斗的深刻思考,展示積極上進的人生風貌;或以感性情懷抒發對奮斗的人生、對積極的精神和正氣人格的熱情謳歌。總之,熱情奔放的青春歲月,勇往直前的奮斗歷程,實現自我理想、吹響人生號角的人生進行曲等均為作文出彩之處。
  【現場作文一】
   在夜的縫隙里看見生活
   佚名
  在黑夜里前行/生活依然燦爛如光/在泥濘中前進/生活依然有滋有味
   ——題記
  渴望擁有陽光,期盼黎明時分,等待那一抹彩霞,卻不知陽光的恩賜僅限于黑夜的來臨,成功的背后是無盡的付出。
  “山中音樂夢,腳下風景無限。”劉偉用雙腳詮釋了成功之道。
  命運對他很不公平,一場意外的變故使他失去了雙臂,但是他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從此游泳池中多了一個特別的人。他每天鍛煉,比別人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終于有一天失去雙臂的他,站在了高高的頒獎臺上,看著他臉上洋溢的笑容觀眾十分欣慰。然而,命運總是捉弄人,因為過度勞累,他患病了,從此再也不能下水,對于將游泳視為生命的他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仍然和命運作堅決的斗爭。
  挫折愈發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轉而將目標對準了音樂,用腳彈琴是他唯一的選擇,很多人發出了哀嘆,這根本不可能,但劉偉卻用事實闡釋了我能行,只要努力沒有什么做不到。
  言之有據:
  本文立意實踐了“化大為小”的技巧,詮釋了對奮斗自強的人生是最精彩人生的理解,新穎別致,形象深刻。習作開篇以陽光總是在黑夜之后來臨的思考引出對成功之道的理解,次以劉偉的典型事例來分析論證自己的觀點,內容充實,材料和觀點有機粘連,讓人不禁認同于小作者說理的實實在在。在議論中,還能聯系自身的學習、生活,進一步暢談自己對健康人生的深刻領悟,讓讀者看到了一個“90后”青年對自身的認識,對積極人生的追求,對奮發人格的贊美。語言生動而富有文采,說理具有感染力。
  【現場作文二】
夜幕下,獨舞的薔薇
佚名
  凜冽的寒風趟過廣闊的平原,侵襲著河西走廊的每一寸土地。萬木皆凋零,百花亦殘敗,世間的荒蕪頓時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不留下一絲殘殺。然而,在此片萬籟俱寂的廣袤原野上,有一樹梅,正挽著白雪那濕潤的雙手,伴著蕭瑟的清音,旋轉著。
  在蕭風的漫舞中,那一樹梅的艷麗被世俗看得一清二楚,那一樹梅的清雅被俗人戀得執著熱烈,可是誰曾記得背后肆虐的北風凜冽。
  長年生長在世界屋脊的雪蓮,常常讓世人神往;生長在武夷山之巔的茶葉,往往被世俗記憶。可誰曾明白他們用生命在詮釋:壓力之下的生存才更具有挑戰性,更能顯現出光輝的光芒;每一次艱險中,更能映射出無限的智慧與感動。
  蘇東坡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成熟。于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后世無數文人墨客。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個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會中熠熠生輝,因為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于世,他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透徹清澄。
  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主題鮮明,構思獨到。習作開篇由對萬物凋零季節,唯有一樹雪梅傲然開放的美麗入手,進而引發對“美麗”深層次的思考,自然地引出文章主旨,鮮明深刻,引人警示;接下來列舉了蘇東坡、屈子和司馬遷歷經磨難而終于成就美麗人生的經典事例,有力地論證了主題;最后,復以蠶蛹蛻殼和黑夜獨放的薔薇兩則自然現象照應篇首,再次論證強調了主題。整篇文章,結構嚴謹,敘述開闔自如,說理環環相扣,語言生動形象,文采飛揚,體現了小作者較強的社會觀察力和過硬的行文組織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托里县| 福清市| 霍邱县| 马边| 科技| 太保市| 固阳县| 开平市| 栖霞市| 无棣县| 东乡| 大悟县| 普洱| 十堰市| 稻城县| 台中县| 三河市| 攀枝花市| 太谷县| 丹阳市| 明水县| 讷河市| 通河县| 宝应县| 奎屯市| 千阳县| 牙克石市| 沁源县| 上林县| 洪洞县| 个旧市| 齐河县| 麻阳| 渝北区| 镇巴县| 湾仔区| 博湖县| 托克托县| 绥中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