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要點1、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圖幅相同的地圖,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大。4、比例尺有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5、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生活中哪些自然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球形的?(1)在海邊看到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3)登高望遠,(4)地球的衛星照片,(5)環球航行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航行沒有經過北冰洋6、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北極點是90°N,南極點是90°S。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東經)和W(西經)表示。7、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8、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9、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北回歸線的度數是:23.5°N,南回歸線是:23.5°S.北極圈的度數是:66.5°N, 南極圈是:66.5°S10、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面對赤道),面對北極是逆時針,面對南極是順時針。自傳周期是一天。11、地球自傳的產生的現象是:晝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12、地球上一點它的東邊是東半球,西邊是西半球,南邊是南半球,北邊是北半球,這點坐標是(200W,0)。 13、經緯網的用途?(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上某一地點的位置。因此,在軍事、航海、航空、通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14、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名稱形 狀長 度指示方向經線半圓(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緯線都是圓(極點除外)有長有短東西方向15、 地球的公轉中心是:太陽。公轉的時間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四季的劃分,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6、判斷東經(E)和西經(W)方法:度數向東增加是東經E,向西增加是西經W。判斷北緯(N)和南緯(S)方法:度數向北增加是北緯N,向南增加是南緯S。17、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亞洲和歐洲部分是一個整體,稱作亞歐大陸。18、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19、赤道穿過的大陸是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赤道穿過的大洲是: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20、四大洋: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是面積最小的大洋,并且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之間。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21、亞洲非洲之間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22、亞洲、歐洲之間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索山、土耳其海峽。23、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即“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2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平原:海拔較低,海拔低于200米,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海拔高于500米;山地:海拔較高,海拔高于500米,坡陡谷深;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小于200米;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26、分層設色地形圖著色規律: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淺的黃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等高線: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27、同一幅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8、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 等高線中常用的山部位的名稱: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學會識別它們不同的表現形狀。29、魏格納 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所說的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30、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31、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的結果。環太平洋地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這里處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處于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結合處。32、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增長率較低,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高。 非洲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33、世界人口2011年10月突破70億,世界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教育條件差、醫療衛生條件差等問題,另外還會帶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環境污染等環境問題。34、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是。人口少、增長慢,會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所以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35、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亞洲的東部、亞洲的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的東部)。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人口更為集中。(不能用人口遷移的方法使世界各地人口平均分布。)36、根據體質特征,人類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于黃色人種。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西亞和北非。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37、當今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總人數過12億。 英語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38、世界三大宗教為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發源于西亞的巴勒斯坦,經典為《圣經》。伊斯蘭教發源于西亞的沙特阿拉伯,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經典為《古蘭經》;佛教發源于南亞的古印度。39、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在不同聚落之間出現的人口流動,農村遷移到城市原因?(城里生活條件好,就業機會多,教育醫療條件好)。給遷入地帶來了哪些問題?(帶來的問題有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犯罪率上升、垃圾污染等。)40、世界各地的民居有著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些傳統的聚落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一、認識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二、世界海陸分布規律三、六大板塊41、天氣和氣候的區別:概念特點 天氣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短時間、多變化氣候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包括兩個要素:氣溫、降水較長時間、較穩定42、在衛星云圖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P68圖4-3記住主要的天氣符號)43、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44、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因為太陽輻射熱量的不同。緯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上氣溫低,陸地上氣溫高,冬季相反。海拔高的地方氣溫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45、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46、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地形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47、氣溫的測量在離地面約1.5米的陰影處,通常一天進行4次,時間是:2、8、14、20點,4次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4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城市熱島效應。49、節氣 太陽直射 日期 北半球 春分 赤道 3月21日 晝夜相等 夏至 北回歸線 6月22日 晝最長夜最短 正午太陽高度最高 北極圈內為極晝秋分 赤道 9月23日 晝夜相等 冬至 南回歸線 12月22日 晝最短夜最長 正午太陽高度最低 北極圈內為極夜50、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與公轉軌道平面夾角為66.5。傾斜的角度和方向保持不變,北極一端指向北極星。51、劃分五帶的依據是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5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非常重要,注意它們的典型特征、分布區域,會根據氣溫降水量圖判斷它們屬于那種氣候類型)熱帶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于赤道附近,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等,熱帶雨林號稱地球之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荒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熱帶沙漠)亞熱帶的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的顯著特征,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區) 溫帶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徐州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突出的優點:雨熱同期;突出的缺點:水旱災害頻繁)、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常年濕潤)、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的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53、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54、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南北差距:國際上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叫南北差距。南北對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問題商談。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55、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56、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貿易組織)57、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58、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體育組織)59、奧運會的會旗上有五個不同的顏色的環,象征著五大洲,其中藍色代表歐洲、草綠色代表大洋洲,紅色代表美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五環緊緊相連,象征世界各國運動員和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