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化學試卷
本試卷分I卷(選擇題)和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時間10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Cl:35.5
第I卷(選擇題,共44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宏觀物體對外不顯電性,是因為它們的組成微粒都是電中性的原子或分子
B.利用化學方法,我們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C.“低碳經濟”就是要提倡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D.“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
2.食鹽、蔗糖、醋酸、純堿、汽油、“84消毒液”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質,下列有關說法或表示正確的是
A.食鹽中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B.蔗糖與醋酸的最簡式相同
C.純堿與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D.“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電子式為:
3.除去下列括號內雜質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A.HNO3溶液(H2SO4),適量BaCl2溶液,過濾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濃硫酸,洗氣
C.KNO3晶體(NaCl),蒸餾水,結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餾
4.近年來高鐵酸鉀(K2FeO4)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水處理方面,高鐵酸鉀的氧化性超過高錳酸鉀,是一種集氧化、吸附、凝聚、殺菌于一體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干燥的高鐵酸鉀在198℃以下是穩定的,受熱易分解。高鐵酸鉀在水處理過程中涉及到的變化過程有( )
① 蛋白質的變性 ② 蛋白質的鹽析 ③ 膠體聚沉
④ 鹽類水解 ⑤ 焰色反應 ⑥ 氧化還原反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5.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A.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推出與水反應產物也完全相同
B.SO2和濕潤的Cl2都有漂白性,推出二者混合后漂白性更強
C.H2CO3的酸性比HClO強,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D.根據常溫下銅與濃硝酸可以制取NO2,推出常溫下鐵與濃硝酸也可以制取NO2
6.下列實驗過程中,始終無明顯現象的是
A.NH3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AlCl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7.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分子數為NA的CO、C2H4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L,質量為28g
B.常溫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NH4+和NO3-總數為0.2 NA
C.標準狀況下,4. 48L重水(D2O)含有的中子數為2 NA
D.1mol甲基(-CH3)所含電子數為9NA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只有紫紅色固體析出
B.過氧化鈉投入硫酸亞鐵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
C.氨水滴入氯化鋁溶液中先出現白色沉淀后溶解
D.飽和氯化鈣溶液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9.雌黃與濃硝酸反應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化產物只有H2SO4   
B.1mol As2S3發生反應,有28mol電子轉移
C.該反應中As2S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As2S3不可能與氧氣反應
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SO2+2H2O 2Mn2+ +5SO42-+ 4H+
B.將Na2CO3溶液滴入等濃度等體積的鹽酸中:CO32-+H+ HCO3-
C.過氧化鈉固體與水反應:2O22-+2H2O 4OH-+O2↑
D.硫化鈉水溶液呈堿性的原因:S2-+2H2O H2S+2OH-
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4分)
11.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完全正確的組合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銀、水煤氣 ②電解質:明礬、冰醋酸、純堿、硫酸鋇、膽礬 ③酸性氧化物:CO2、CO、SO3、N2O5、SO2、P2O5 ④同位素:1H2、2H2、3H2
⑤同素異形體:C60、金剛石、石墨 ⑥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⑦液氨、液氯、液態氯化氫都是非電解質 ⑧化合物:CaCl2、燒堿、HD(D為重氫原子)
A.②⑤⑥ B.②④⑤⑦⑧ C.②⑤⑥⑦⑧ D.全部正確
12.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1的溶液中:HCO3-、Na+、NH3?H2O、NO3-
B.醋酸溶液中:K+、Cu2+、Na+、Cl-、SO42-
C.常溫下,c(H+)/c(OH-)=10-12的溶液中:NH4+、 Fe2+、SO42-、ClO-
D.在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中:Al3+、Na+、S2-、Br-
1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裝置:可用來證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
B.乙裝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順利流下
C.丙裝置:用圖示的方法不能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D.丁裝置:先從①口進氣集滿二氧化碳,再從②口進氣,可收集一氧化氮
14.下列現象或反應的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現象或反應
原理解釋
A
反應Na2CO3+SiO2CO2↑+Na2SiO3能發生
硅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B
合成氨反應需在高溫條件下進行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該溶液中可能含有Fe2+
D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溶液的紅色變淺
BaCl2溶液呈酸性
15.某溶液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種離子,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1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有氣泡產生,且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變(不考慮水的電離和離子的水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的質量為72g
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產生的氣體遇空氣能變成紅棕色
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顯血紅色
D.該溶液中所含的離子是:Fe2+、Na+、SO42-、NO3-
16.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 )
A.向相同濃度的NaCl、NaI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先出現黃色沉淀,說明KSP (AgI)>KSP (AgCl)
B.某稀醋酸溶液的pH=a,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pH=b,則a>b
C.FeCl3與KSCN反應達到平衡時,向其中滴加KCl溶液,則溶液顏色變深
D.把相同物質的量的CuSO4、FeCl3和Zn置于水中充分反應,所得溶液中含有 Zn2+、Cu2+、Fe2+
17.36.5g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ml,質量分數為ω,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個HCl分子
C.36.5gHCl氣體占有的體積為22.4L
D.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ω=36.5c/(1000ρ)
18.CuS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關制備途徑及性質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途徑①所用混酸中H2SO4與HNO3物質的量之比最好為3:2
B.相對于途徑①、③,途徑②更好地體現了綠色化學思想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氣體X中O2可能為0.75mol
D.Y可能是葡萄糖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6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6分)
19.(6分)在氯氧化法處理含CN-的廢水過程中,液氯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將氰化物氧化成氰酸鹽(其毒性僅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鹽進一步被氧化為無毒物質。
(1)某廠廢水中含KCN,其濃度為650mg / L。現用氯氧化法處理,發生如下反應(其中N均為-3價):KCN+2KOH+Cl2 → KOCN+2KCl+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 。
(2)投入過量液氯,可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為氮氣。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 KOCN+ KOH+ Cl2 → CO2 + N2 + KCl + H2O
(3)若處理上述廢水20L,使KCN完全轉化為無毒物質,至少需液氯 g
20.(10分)X、Y、Z、W都是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X、Y、Z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中的H2O已略去)。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若X可用于自來水消毒,W為金屬單質,且W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若加熱蒸干Y的溶液沒有得到Y的鹽,則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
(2)X常用作制冷劑,Y和W為空氣的主要成分,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
(3)W為氯堿工業的重要產品,Y有兩性,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可以是 。
通過氯堿工業制取W的離子方程式為 。
(4)若X、Z、W都是常見氣體,Z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12分)實驗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與過量氨水反應制備MgAl2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為使Mg2+、Al3+同時生成沉淀,應先向沉淀反應器中加入 (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應物。
(2)判斷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是 。若不考慮過程中的損失,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溶質MgCl2與AlCl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3)無水AlCl3(183℃升華)遇潮濕空氣即產生大量白霧,實驗室可用下列裝置制備。
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為 。用一件儀器裝填適當試劑后可起到F和G的雙重作用,所裝填的試劑為: _。
(4)該裝置存在一個可造成事故的缺點是: 。
22. (14分)純堿、燒堿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間接證明二氧化碳與燒堿溶液發生了反應:將A與B連接,打開止水夾,將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擠入燒瓶,此時的實驗現象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_。
(2)向100 mL2 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應后將溶液在一定條件下蒸發結晶,得到少量的白色固體。試設計實驗確認該白色固體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該白色固體為NaOH和Na2CO3;
假設2:該白色固體為只有Na2CO3;
假設3:該白色固體為只有NaHCO3;
假設4:該白色固體為________ ____。
②基于假設1,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證明固體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請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及預期現象和結論。(步驟可不填滿也可增加)
限選實驗試劑及儀器: 1moL·L–1HCl溶液、1mol·L–1 MgCl2溶液、0.5moL·L–1BaCl2溶液、1mol·L–1 Ba(OH)2溶液、甲基橙試液、酚酞試液、試管、膠頭滴管、過濾裝置。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23.(14分)某實驗小組用工業上廢棄固體(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銅和Fe2(SO4)3晶體,設計的操作流程如下:
(1)除酒精燈和鐵架臺或三腳架外,①中所需的容器和夾持儀器分別為 、
,①和⑥中都用到的儀器為 ;
(2)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儀器除量筒外,還有 。
(a) 玻璃棒 (b) 燒杯 (c) 燒瓶 (d)容量瓶
(3)x與溶液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某同學取少量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某種強氧化劑,再滴加KSCN溶液,發現溶液變紅色,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褪色,該同學猜測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SCN- 被過量的氧化劑氧化所致。
現給出以下試劑:1.0 mol·L-1 硫酸、1.0 mol·L-1 NaOH溶液、0.1 mol·L-1 Fe2(SO4)3溶液、20%KSCN溶液、蒸餾水。
請你設計合理實驗驗證該同學的猜測是否合理。簡要說明實驗步驟和現象 ;
(5)某同學用實驗制得的Fe2(SO4)3 晶體配制0.1 mol·L-1 的Fe2(SO4)3 溶液,在稱量出Fe2(SO4)3 晶體后,溶解該晶體的具體操作為 。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10題為2分,11-18題為3分,共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C
B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B
C
C
A
D
D
C
二.填空題(共56分)
19.(共6分) (1)碳(或C)(1分)
(2) (3分)(3)35.5(2分)
20. (每空2分,共10分) (1)2Fe2++ Cl2=2Fe3+ +2 Cl- (2)4NH3 + 6NO5N2+ 6H2O
(3)Al3++3[Al(OH)4]-=4Al(OH)3↓ 2NaCl+2H2O2NaOH+H2↑+Cl2↑
(4)2H2S+SO2=3S+2H2O
21.(每空2分,共12分) (1)B, (2)取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若不產生沉淀,則沉淀洗滌干凈;否則沒有洗滌干凈; 1:2 (3)飽和氯化鈉溶液;堿石灰 (4)D、E之間的導管可能被堵塞而導致實驗不安全
22.(14分) (1)水沿導管由廣口瓶進入燒瓶(或:水倒吸進入燒瓶)(2分)
2OH–+CO2=CO32–+H2O(或OH–+CO2=HCO3–)(2分)
(2)Na2CO3 和NaHCO3(2分)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再加0.5moL·L–1BaCl2溶液至過量(2分)
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固體中含有Na2CO3;
(2分)
步驟2:過濾,取少量濾液(或:靜置,用膠頭滴管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2分)
溶液變紅色,說明固體中含有NaOH(2分)
23、(14分) (1)坩堝、坩堝鉗(2分),玻璃棒(2分) (2)ab(2分)
(3)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2分)
(4)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試管中(1分),逐滴加入過量的20%KSCN溶液(1分),如溶液變紅色(1分),說明乙同學的猜測是合理的,如不變紅色,說明猜測不合理。(或滴加過量的0.1 mol·L-1 Fe2(SO4)3溶液,如溶液不變紅色,說明合理,若變紅色,說明猜測不合理)
(5)將稱量的晶體置于燒杯中(1分),加入適量的稀硫酸(1分)和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1分)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20小題共50分)
1、劉文瑞教授在《中國政治制度史縱論》一書中寫道:“秦漢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員明顯具有皇帝家仆性質;……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揮六部,把家族.式統治擴大到整個國家機器。”依據材料的觀點,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鮮明特點應該是
A.建立了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政權組織 B.削除了皇帝“家仆”對皇權的戚脅
C.皇權專制得到進一步強化 D.中央集權的統治進一步鞏固
2、考古資料顯示:西周某國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處呈拱衛之勢。由該資料可以推論
①該國應是諸侯封國 ②七鼎墓主人應是卿大夫
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 ④墓葬考證是獲得西周歷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圖是我國某一時期的部分行政區域圖,這一時期管理A區域的機構是
A.宣政院 B.中書省
C.行中書省 D.樞密院
4、鴉片戰爭后,在列強的要求下,清廷在禮部、理藩院之外設置了專門的機構辦理對外交涉,1861年又成立了專門同外國打交道的機構“總理衙門”。從時代發展潮流看,這些外交機構的成立
A.適應了列強統治的需要 B.說明中國平等步入國際社會
C.標志國家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推動了中國外交近代化
5、縱觀整個歷史,每逢較弱的社會受到較強的、好戰的社會威脅時會產生兩種反應:一種是割斷同入侵勢力的一切聯系,撤回到與世隔絕的境地中,在傳統的信念和習慣中尋求安慰;另一種卻是力圖采納外國社會的許多特別吸引人的東西,作為以平等地位對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屬于第一種反應的是
A.洋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 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6、1911年底,孫中山從海外歸來,被南方“獨立”各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臨時”從本質上體現了
A.革命黨對袁世凱爭奪總統權力的退讓 B.革命黨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孫中山不計較個人名利的高尚品質 D.中華民國政權的不穩定
7、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歸綏(歸順、平定之意)改為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迪化(開導、教化之意)改為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牧場);這說明新中國
A.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B.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D.貫徹各民族平等的原則
8、1978年12月,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重提民主:“當前這個時期,特別需要強調民主。因為在過去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民主集中制沒有真正實行,離開民主講集中,民主太少。”在這里,鄧小平強調
A.平反冤假錯案的緊迫性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C.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要性 D.反對個人崇拜的重要性
9、甲同學根據材料一“唐文宗開成年間(836-840年)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斷。’(《唐會要》卷八十六)”得出唐代未出現夜市的結論;乙同學根據材料二“(長安崇仁坊)‘一街輻輳,遂傾兩市,盡夜喧呼,燈火不絕。’(《長安志》卷八)”得出唐朝政府鼓勵夜市發展的結論。下列說法中最為合理的是
A.兩位同學的結論都能成立
B.兩位同學的結論都不能成立
C.甲同學的結論成立,乙同學的結論不能成立
D.甲同學的結論不成立,乙同學的結論能成立
10、明朝時“北土廣樹藝而昧于織,南土精織而寡于藝,故棉則方舟而鬻于南,布則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名大布商,你會選擇以下哪些經營方式?
①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輪船進行海運
②和同鄉布商結伴北上販棉,南下購布
③為了節省成本和獲取更多利潤,將棉花直接交給松江織戶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貨物在國內異地銷售,大部分貨物雇船運往東南亞銷售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數百畝”, 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園“長里許……臨河造屋一百間,世人呼之為百間屋”。這反映了
A.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 B.土地集中阻礙了經濟發展
C.傳統觀念阻礙了明清商業的發展 D.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經濟發展
12、1956年底,毛澤東說:“現在我國的自由市場,基本性質仍是資本主義的,它與國家市場成雙成對。……要使它成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廠做的衣服褲腿一長一短,扣子沒眼,質量差。最好開私營工廠,同地上的作對……這叫新經濟政策。我懷疑俄國新經濟政策結束得早了,只搞了兩年退卻就轉為進政,到現在社會物資還不充足。”這表明毛澤東認為
A.私營經濟能保留競爭機制,增加社會的物質財富
B.俄國新經濟政策體現不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C.需要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全面的社會主義改造
D.發展自由市場、限制國家市場才有益于國計民生
13、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用”,不要浪費。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鞅主張開辟荒地,制定阡陌。對于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三者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
B.三者都是基于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C.三者都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慮
D.三者都是以重視發展商品經濟做考慮
14、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明遺民陳忱托名雁宕山樵作了一部《后水滸傳》。他說:‘宋江死了以后,余下的同志,尚為宋御金,后無功,李俊率眾浮海到暹羅做了國王。’”陳忱此舉反映了
A.《水滸傳》故事的完整 B.清初知識分子的抗清思想
C.宋朝真實的歷史 D.清初知識分子的高尚民族氣節
15、2011年5月22日,第四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布宣言,決定三國將在今年完成中日 韓自貿區聯合研究。一旦達成自貿區協議,這將會
①帶動東亞乃至亞太經濟一體化總體進程 ②對經濟全球化起推動作用
③體現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趨勢 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歷史學家黃安年曾經評價道:“他的經濟改革,沖擊了舊有的模式,具有開創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經驗和教訓、創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糾正某些偏差,是在維持原有結構基礎上的局部改革。我們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異端,也不能視為劃時代的創舉。”有關材料中的“他的經濟改革”不正確的是
A.以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口
B.削減農業稅,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
C.地方權力有所擴大
D.推行“新經濟體制”,以工業改革為重點
17、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東亞戰爭的起因》中說“當時各國形成了各自的經濟區……蘇聯有蘇聯的區域,美國也建立了自己的區域,設置很高的關稅壁壘。當時就是在這種情況,世界各國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展開貿易,形成排斥他國的地區經濟。基于當時的情況,日本不得不關注滿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舉侵華的一個客觀背景是
A.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使得經濟出現區域集團化
B.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和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場
C.社會主義蘇聯利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搶占世界市場
D.經濟危機導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進行激烈的經濟貿易戰
18、關于《世界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發展圖》,理解正確的是
①a處對應的歷史時期,電話、電報等通訊工具發展迅速
②a處對應的歷史時期,英國主要的工業能源是煤
③b處對應的歷史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了
④b處對應的歷史時期,石油作為新能源得到運用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表是1956—1964年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示意圖。根據該表,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956年以后工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基本確立
B.“左”傾錯誤是導致農業產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八字方針”實施使工農業比例趨于平衡
D.優先發展農業使1961年后農業產值增加
20、《人民日報》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澤東在1962年發表的一份講話:“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來說,經濟建設工作中間的許多問題,還不懂得……工業、商業,我就不大懂。對于農業,我懂得一點,但是也只是比較地懂,還是懂得不多……至于生產力方面,我的知識很少。”當時刊登這份講話的真實用意是
A.展現了毛澤東敢于自我批評的高尚品質
B.打破個人崇拜,促進思想解放
C.展示毛澤東的不足之處,為否定毛澤東做思想準備
D.重新調整經濟政策,實行改革開放
21、讀中國進出口總額發展變化圖(下圖),影響新時期中國進出口總額變化的最主要因素

A.經濟全球化的推動 B.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C.經濟區域化的結果 D.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
22、宋代的溫州地區“地不宜桑而織紉工,不宜漆而器用備”,溫州成為當時著名的紡織品和漆器生產中心,下列對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溫州成為手工業專業化生產中心之一
B.手工業的發展突破了原料產地的限制
C.商業的發展推動了溫州的手工業的區域分工
D.手工業的發展和布局受自然資源的分布的影響較大
23、1904年,商部頭等顧問張謇上書商部,提出劃定捕魚區建議,并區別近海和遠洋,主張“以內外漁界,定新舊漁業行漁范圍”,保護中國近海“本國自主之權”。后清政府繪制了《江海漁界全圖》。這一史實
A.推動了中國近代海軍的發展
B.遏制了列強對漁業資源的掠奪
C.有利于發展實業與維護海權
D.收回了帝國主義在華侵略權益
24、著名作家龍應臺寫道:“全球化跟國際化這樣子排山倒海而來的時候,它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個鐵軌跟鐵軌銜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東方,現代跟傳統,舊的跟新的,銜接的那個點。然后找到那個點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來的那個全球化的大浪里頭,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這里,龍應臺主張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轉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區域化 D.全球化要實現西方化
25、有人稱蘇俄新經濟政策是“布爾什維克轉向資本主義”,有人說羅斯福新政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兩種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沒有從政策實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問題
②沒有看到政策調整并未涉及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現象,不看本質
④沒有從發展的、辯證的角度看問題
A.①④ B.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閱讀下列材料:26題20分,27題16分,28題14分
26、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論語·顏淵》
材料二 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 萬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為君須仁,為臣須敬,為子須孝,為父須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語類》卷18
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茶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
——王陽明《王文成公全書》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關于道德規范的核心思想。(4分)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準則的出發點及根本目的。(4分)
(3)材料三中,朱熹對道德規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見解?分析其產生的歷史影響。(8分)
(4)據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
27、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還沒有散盡,來自45個國家的300多名代表就聚集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結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種混亂的國際經濟秩序,尋求國際貨幣合作的新方式。圍繞著這個問題,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和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史稱“凱恩斯與懷特之爭”。
凱恩斯與懷特二人雖然私交甚好,但在談判桌上都為捍衛本國利益而努力。……凱恩斯主張由債務國和債權國共同對國際收支的不平衡承擔責任,成立一個專門的國際機構,發行300億美元的貨幣,無償地提供給各成員國,用于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結算。懷特計劃的核心精神是“黃金規則”。即“誰有黃金,誰來制定合作規則”。目的是由美國來重整國際貨幣體系,強調國際貨幣應以黃金為基礎,以保持其幣值的穩定。
由于這兩個計劃是針鋒相對的,因而凱恩斯與懷特之間的討價還價也異常地激烈。最后布雷頓森林會議以懷特方案為基礎,以凱恩斯計劃為參照,形成了一個折衷的貨幣合作協定,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摘編自蕭國亮、隋福民《世界經濟史》
結合所學知識評述材料中“凱恩斯與懷特之爭”。(16分)
要求:內容應圍繞“凱恩斯與懷特之爭”的背景、實質、結果、影響展開評述。答題應成文,無需羅列材料,限180字以內。
28、材料一 從獨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權逐漸削弱,這既是我國集權體制下政治制度發展變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權與相權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資政通鑒·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英國“光榮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
——楊小凱《中國政治隨想錄》
材料三 無產階級政權應是巴黎公社式的國家管理機構……代議機構依然存在,然而作為特殊制度的議會制,作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議員們享有特權的議會制,在這里是不存在的。
——列寧《國家與革命》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獨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現。(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的“完美”之處。英國找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有哪些?(6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列寧心目中無產階級政權的特點。(2分)
歷史試卷參考答案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5O分)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旳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讀圖甲某區域七月平均等溫線圖,完成第1題。
1.圖甲中10℃等溫線彎曲的原因是
A.受到洋流的影響 B.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C.緯度的差異 D.地形和地勢的影響
圖乙為“美國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時等溫線圖”。
2.O、P兩點的溫差最大可超過
A.4℃ B.3℃ C.2℃ D.1℃
下圖表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氣壓狀況。讀圖回答3~4題。
3. A、D的氣壓值可能分別是
A. 1016、496 B. 1024、496 C. 1016、554 D. 1024、554
4.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近地面大氣由A向B運動 B. 高空大氣由C向D運動
C. A處可能為陰雨天氣 D. 近地面風向左偏
下圖為某區域洋流環流簡圖,右側箭頭為相應風帶的盛行風。讀圖完成5~6題。
5.假如上圖的環流位于大西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洋流的名稱是巴西暖流 B.b洋流屬于寒流
C.c洋流對沿岸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 D.a和d兩條洋流交匯形成紐芬蘭漁場
6.下列四幅圖中,表示a海區水溫變化的曲線是( )
下圖為“我國某地地質剖面與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示地區的地質構造主要有( )
A.褶皺和斷層 B.斷層和裂谷 C.裂谷和斷塊山 D.斷塊山和褶皺
8.關于該地區水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
A.屬于海陸間循環 B.水汽輸送量常年穩定
C.可促使①處的巖石轉化為②處巖石 D.③處與④處相比大氣降水下滲較少
圖9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氣系統的垂直剖面圖”,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兩地點。讀圖完成9-10 題。
9.圖10能正確表示控制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是
10.甲、乙兩地在此天氣系統影響下,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A.甲地炎熱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氣溫日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氣溫較低;乙地多狂風暴雨
C.甲地此時多西南風;乙地此時多東北風
D.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乙地陰雨連綿
讀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某河段示意圖,回答11,12題。
11.該河段的主航道應位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僅從自然因素考慮,該河段航運量最少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讀“巖石圈物質循環圖”,回答13 ,14題。
13.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為沉積巖 B.C為巖漿巖 C.D為變質巖 D.E為巖漿
14.圖中各個數碼對應的地質作用,正確的是(  )
A.①為冷卻凝固作用 B.③為重熔再生作用
C.⑤為外力作用 D.⑥為變質作用
讀圖,回答15~16題。
15.如圖OP、OM分別為某地二至日正午樹影,一年中正午樹影指向P側時間是指向M側時間的1/3。O地的緯度位置為
A.11°43′N B.11°43′S
C.7°45′N D.7°45′S
16.該地樹影最長時,日出日落的方向為
A.東北升、西北落 B.東北升、西南落
C.東南升、西南落 D.東南升、西北落
讀某區域示意圖,回答17~19題。
17.某工程隊擬在下列等高線圖中A,B兩地間修建一座橋梁,橋面與其下方谷底的M相對高度可能為
A.50m B.100m
C.150m D.200m
18.野外科考隊員夜晚在A地觀測到北極星在B方向的上空,A地在M地的
A.東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
19.若該區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該流域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可能是
A.地震 B.火山 C.洪澇 D.泥石流
下圖為某山脈某段的植被帶垂直分布橫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與圖示植被帶垂直分布相符的山脈可能是
A.喜馬拉雅山 B.天山 C.阿爾卑斯山 D.安第斯山
21.該山脈雪線東坡低,西坡高的原因是
A.東坡氣溫比西坡低 B.東坡降水比西坡多
C.東坡降水比西坡少 D.東坡地勢比西坡陡峻
“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系數(被撫養人口與勞動人口的百分比)比較低,人口條件對經濟發展有利,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若少兒撫養系數和老人撫養系數總和超過50%,則人口紅利消失。讀我國撫養系數(含預測)圖,完成22—23題。
22.圖中顯示我國“人口紅利”持續
A.10年左右 B.30年左右 C.50年左右 D.60年左右
23.“人口紅利”期是我國人口轉型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我國“人口紅利”期開始時,推測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高—高—高”模式
讀“部分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均國民收入圖”,回答24—25題。
24. 下列國家經濟發達,收人高,但人口增長最慢的是
A .美國 B.法國 C.日本 D .中國
25. 由圖示內容可歸納為
①人口增長迅速,經濟發展快 ②人口增長緩慢,經濟發達
③發達國家經濟發達,人口增長緩慢 ④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后,人口增長較快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6.(13分)如圖為“我國南方某地區簡圖”,圖中的比例尺是1∶2 000 000,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可能會形成沖積扇平原的地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請根據圖中等高線與等潛水位線的特征,分別說明甲、乙兩處的河流特征。(8分)
判斷圖中A區地形,并列舉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3分)
27讀斯里蘭卡相關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該國從中世紀起,這里就有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享有盛譽的斯里蘭卡寶石,便是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主要農作物有茶葉、橡膠、椰子和稻米。工業主要有紡織、服裝、皮革、食品、飲料、煙草、造紙、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膠、塑料和金屬加工及機器裝配等工業。主要礦藏資源有石墨、寶石、鈦鐵、鋯石、云母等。石墨、寶石、云母等已開采,漁業、林業和水力資源豐富。
、概括斯里蘭卡地理位置特征(區域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3分)
、概括斯里蘭卡地形地勢特征,說明判斷理由。(4分)
、分析說明該國P城與Q城降水的分布差異。(3分)
28.(13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下圖中甲地濕地面積從2000年的150多公頃減少到目前的不足100萬公頃,仍然面臨著被開墾和圍墾的威脅。
寫出甲、乙兩地的農業類型,圖中甲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6分)
(2)據材料一,用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分析甲濕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說明甲地濕地面積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7分)
2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我國局部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地縫合線: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使原來分離的兩塊大陸縫合起來,叫地縫合線。
材料三? 西藏面積廣袤,但適合人類定居的范圍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有一連串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氣溫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約300~500mm。
從地質地貌方面分析雅魯藏布江東西向發育的原因。(2分)
分析藏南谷地成為西藏主要城鎮聚落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自然原因。(6分)
(3)描述甲區域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6分)
地理試卷參考答案
1 B 2 A 3 C 4 C 5 C 6 A 7 A 8 B 9 B 10 D
11.D
12.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河流。
10.③④位于河流曲流處,根據河流凹岸沖刷,凸岸沉積的原理,主航道應為③;①②處主要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圖示面對河流流向,北半球的河流水流應向右偏,故②岸沖刷嚴重,而①岸泥沙淤積,故主航道為②。
11.該河流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故河流流量受季風性降水的影響,冬季降水量最少,故河流流量小,則航運量小。
13.B
14.A
【解析】本題考查地質循環。
13.圖示根據沉積物形成的D表示沉積巖,則沉積巖發生變質作用,可形成E表示變質巖;變質巖經歷重熔再生形成A為巖漿,巖漿生成B為侵入巖,C噴出巖。
14.結合上題結論,①為巖漿生產巖漿巖的冷凝作用;③表示形成沉積物的風化、侵蝕作用;⑤表示形成變質巖的變質作用;⑥表示形成巖漿的冷凝作用。
15 16
17 18 19
20.
21.
B 23.B 24.C 25.C
【解析】第24題,從圖中可知,美國、日本、法國經濟發達,但人口增長最低的是日本。第25題,印度、巴西等人口增長迅速,但經濟落后;中國目前人口增長緩慢,但經濟欠發達,故①、②均錯。
綜合題:
26.(13分)
(1)B (2分) (2)甲: 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緩,是地上河,無支流匯入;(4分)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支流多,水量大。(4分)
(3)湖泊或洼地。(1分)作用:分洪、蓄洪。(2分) 
【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分析。(1)河流堆積地貌一般是在河流的出山口和河流的入海口,圖中四點中,②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易形成沖積扇平原,③④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的侵蝕作用大于堆積作用。(2)甲、乙兩地由于所處地形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存在較大差異。(3)A為湖泊,對河流徑流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27(10分)
28.(13分)
(1)甲:種植業  乙:畜牧業 (2分)條件:耕地集中連片,有利于機械化操作;土壤肥沃;地廣人稀;(4分,任答兩點即可)
(2)甲濕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較多,氣候濕潤;河流多,水量大;緯度高,蒸發較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凍土廣布,地表水不易下滲;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分條件好。(4分,任答四點即可)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有:氣候變干、徑流減少,對河流的調蓄作用減弱;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土壤鹽堿化加劇等。(3分)
29.(14分)
(1)雅魯藏布江位于東西向地縫合線附近,巖層破碎,易發育河流(1分);受河流兩側東西走向山地約束,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自西向東流(1分)。
(2)高原地勢高,氣候寒冷,而發育在這里的深切河谷地勢較低(海拔3500米左右),氣候相對較溫暖,降水較多(2分);兩岸泥沙淤積而成的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2分);
河流水資源豐富,可供灌溉之用(發展種植業的條件優越)(2分);山坡與山麓有良好牧場,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優越(2分)。(任答3點,得6分)
(3)山河相間,山高谷深(地形必答2分);氣候、植被、土壤垂直分異明顯(氣候、植被、自然帶2分必答);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域面積狹窄(2分);地殼運動強烈,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2分);生物多樣性豐富(2分)。(任答3點,得6分)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政治試題
本卷分第1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
第1卷(選擇題 60分)
本卷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一噸價值千元的小麥,經過多次轉化循環可增值數倍。”這是淮北天宏集團依靠現代科技,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一噸價值千元的小麥,經過多次轉化循環可增值數倍”中的“增值”是指
A.單位商品價值量提高 B.商品的附加值提高
C.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 D.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
2、某火鍋店,為了招攬顧客,在每買一箱60元的啤酒時,送2瓶啤酒。每一箱空啤酒瓶,可換得4瓶啤酒,但不換現金。由于花120元買2箱啤酒,通過購買、送和換等方式可獲得一箱啤酒的實惠,所以消費者非常多,在此過程中出現的行為有
①現金結算 ②物物交換 ③制定正確的經營理念 ④流通手段 ⑤商品流通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2011年某商品價格為400元,到了2012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一倍,與此同時
A.某公司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50%,其他條件不變,則2012年該商品的價格為200元
B.某公司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50%,其他條件不變,則2012年該商品的價值總量增加50%
C.流通中貨幣數量減少40%,其他條件不變,2012年該商品價格為160元
D.紙幣發行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則2012年該商品價格為200元
4、甲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15個單位;乙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5個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彈性大,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則更適合擴大甲商品的生產
④如果整體經濟不景氣,則乙商品的生產會先受到沖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1年6月20日,《廣州市水務管理條例(草案)》提請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廣州調整水價,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等多種用水類別。對于實行階梯水價的原因,相關部門認為,一是水價偏低,二是為了培養全社會的節水意識。價格是市場的信號燈,價格變化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深遠影響。在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與需求、價格與供給的關系可以用圖1和圖2表示。讀圖完成第5--7題。

圖1 需求曲線    圖2 供給曲線
5、由圖可以看出
①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對這種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可以增加這種商品的供給 ③供給與需求之間沒有任何關系 ④一種商品價格的高低根本上取決于該商品的供給和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6、圖1需求曲線對生產者的啟示是
A.企業要減少商品生產,控制需求,從而獲得高額價格
B.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和價格,擴大市場份額
C.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高質量的商品
D.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7、圖2供給曲線突出反映了市場價格的變化,可以影響或引導
A.居民的消費水平 B.居民的消費結構
C.居民的消費時機 D.企業投資方向
8、2012年7月18日,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主辦方貿易發展局對出版業者及讀者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隨著互聯網及移動通信設備的日益普及,電子閱讀已成為香港及內地讀者的新寵。這說明
A.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B.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C.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D.消費拉動經濟發展
9、甲、乙、丙三人分別以資金(60萬元)、土地(50萬元)、設備(30萬元)共同成立了一家服裝公司,三人對這家服裝公司承擔責任的方式是
A.以個人所有財產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B.以個人所有財產承擔連帶責任
C.以個人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D.以個人認購股份為限承擔責任
10、加快推進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母公司層面的股份制改革,是2011年國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推進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
①目的是讓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②有利于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和控制力 ③有利于增強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的主體地位 ④有利于擴大國有資本的支配范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1年11月12日,華東有色地勘局(ECE)與澳大利亞全球金屬與礦業公司(以下簡稱GLOBE礦業公司)正式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華東有色地勘局以0.345澳元/股的價格收購GLOBE 礦業公司約51%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這意味著
①ECE是GLOBE的股東   ②ECE是GLOBE的債權人 
③ECE是GLOBE的所有者 ④ECE可以參與GLOBE的重大決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下面內容為甲乙兩位同學對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前提和原因的辯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現實的生產力狀況是實行按勞分配的根本原因 ②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③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④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3、“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十二五”期間,黨和國家將“民富”目標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
①堅持公平優先,完善分配制度 ②增加貨幣供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③促進經濟增長,增加社會財富 ④提高工資標準,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近年來國企高管與普通員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加大了人們對于部分國企,尤其是壟斷行業高管“高薪”的質疑和不滿。為此,財政部對央企發出高管“限薪令”。這一舉措的依據在于
A.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B.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C.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D.“限薪”是解決社會收入差距過大的根本辦法
15、從2012年1月1日起,我國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逐步改為征收增值稅。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
①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 ②有利于促進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 ③有效解決重復征稅問題,實現社會公平 ④直接減少國家稅收收入,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將目前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這項改革體現了稅收的
A.稅率的調整 B.納稅人的改變
C.征稅對象的變化 D.征稅主體的變更
17、2012年6月,受經濟增長趨緩、價格漲幅回落、企業利潤下降等因素影響,全國財政收入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增幅較小。這說明
①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 ②商品價格下降,國家財政收入必然相應降低 ③我國應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主要手段加強宏觀調控,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創造條件 ④企業利潤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客觀上
①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③加速了各國的現代化進程 ④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當地時間2012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企業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征收的懲罰性關稅為31.14%--249.96%。5月24日,我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公布了對于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貿易壁壘調查的初步結論。結果顯示,美國6項被調查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對正常貿易造成了扭曲。此次公告表明了中國執行貿易公平的立場,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內企業的利益.這表明我國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
①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②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③堅持貿易雙方地位平等 ④積極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繼西方國家施壓之后,2011年7月IMF發布了中國經濟的年度評估報告,稱人民幣最多被低估23%,以此施壓人民幣升值。面對這一壓力,我國政府應該
A.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對其不予理睬
B.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按照西方國家要求進行改革
C.以市場為基本調節手段,建立完全市場化的匯率制度
D.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在合作中尋找解決方法
2011至2012年,全國縣鄉人大進行換屆選舉,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據此回答21~22題
21、這次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采取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這種選舉方式
①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③可以防止出現虛假宣傳或賄選 ④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某校高三學生小雪參加所在x區人大代表選舉,社區領導告知一定要選本社區的現任領導。小雪同學將此事反映給上級人大部門得到了滿意地解決。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基本政治權利是
A.知情權和表達權 B.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檢舉權和控告權 D.言論自由和參與權
23、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淮北市政府通過網絡征集百姓關于城市文化建設,園林綠化,城市交通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公民可以
①投票表達自己對“創城”措施的態度,行使表決權 ②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行使決策權 ③向有關部門提出批評、建議,行使監督權 ④要求召開聽證會,參與民主管理
A.②③??? B.①②③④ ? C.③???? D.①④
24、淮北市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征集市民意見,有利于決策者
A.推動決策的實施,提高落實決策的自主性
B.增強對決策的理解,提高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C.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消除腐敗現象
D.充分發揚民主,廣泛集中民智
25、山東省鄒平縣出臺規定,將每月5日定為村民“民主議政日”,對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討論決定。凡遇重大事項,比如評議村干部、招投標等,黨員群眾就在“民主議政日”上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民主議政日”活動有利于
①完善基層政權組織,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②村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③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④ 確立村民的國家主人翁地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公民行使監督權,實行民主監督,有多種合法的渠道。其中能為公民行使監督權提供切實保障的是
A.信訪舉報制度 B.輿論監督制度
C.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D.專家咨詢制度
27、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認為,事物和狀態不過是我們的心靈所采取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
A.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
B.認為物質依賴于意識,是唯心主義觀點
C.認為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D.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28、我國的城市青少年所用手機功能越來越完善。在手機上可以上網玩《魔獸世界》《夢幻西游》《網絡偷菜》等游戲。可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還不夠成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把虛擬想象的世界當作真實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和學業的發展。這說明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對人的思想和行動有重大影響 ②把虛擬世界當作客觀世界是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③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 ④必須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2012年以來,全國新聞界積極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大批編輯作者深 入基層蹲點調研、采訪寫作,在了解基層實際、反映群眾意愿、樹立良好形象、推動具體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這說明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認識的發展是一種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C.深入群眾實踐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D.主觀與客觀應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0、下列觀點中屬于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④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他細心地收集起滿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數量級分類,由此發現不同的重量級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系,這一發現對恢復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產生了明顯效果。這啟示我們
①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②意外和失誤是產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點
③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轉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2、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只是因為它是和謬誤以及虛偽對立的。”這句話告訴我們
A.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
C.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具體性、條件性
D.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33、南大生命科學院課題組新發現:稻米中一些微小RNA(核糖核酸)經過烹飪、咀嚼、消化后,仍能“活著”進入動物體內,它可以調控人類的基因,從而改變人類的生理功能,讓人更容易得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這說明了
A.世界是變化的 B.發展是普遍的 C.聯系是多樣的 D.真理是永恒的
34、早在2009年4月14日的時候微軟就宣布將會停止對Windows XP以及IE6的主流支持,最新的IE9也并不支持Windows XP系統,并且微軟計劃于2014年4月8日中斷對Windows XP的所有擴展支持。然而即使真到了那時候,Windows XP可能仍將占據著20%的市場份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  )
A.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需要一個過程 B.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C.事物總處在不顯著的變化之中 D.必須通過質變完成事物的發展
35、 一位不知名的畫家向著名畫家門采爾訴苦說:“為什么我畫一幅畫只需要一天工夫,而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門采爾很嚴肅地說:“倒過來試試吧,親愛的!”這啟示我們,藝術創作要
A.深入調查研究,改變成才規律 B.堅持群眾路線,實現人生價值
C.重視量的積累,促進質的飛躍 D.承襲前人成果,轉變角色定位
36、下列選項中,體現矛盾雙方具有“同一性”的是
①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②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④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盡管微博簡短和情緒化的表達方式容易成為謠言滋生的溫床,給公眾與社會和諧帶來不少困擾,但如果能加強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微博可以為人們“參政議政”提供一個更便捷有效的通道。這說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辯證統一 B.主次矛盾是辯證統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辯證統一的
38、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但地溝油問題要得到真正徹底的根除,更要在源頭“管控”的同時大力疏導,即創造合法產業鏈,利用市場機制處理廚房廢油,提煉燃料,讓“地溝油”變廢為寶。這強調了
A.“廢”與“寶”的關系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B.“廢”與“寶”的轉化是需要條件的
C.“廢”與“寶”的轉化是對“廢”的辯證否定
D.“廢”與“寶”的轉化取決于人們對物的態度
39、舒婷在《人心的法則》中寫道:“為一個諾言而信守終生?為一次奉獻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應當隨意揮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則”。這段詩所包含的哲理是
A.價值實現取決于人們的選擇 B.人的價值是永恒的
C.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 D.價值選擇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40、成都城區某中學教師胡忠、謝曉君夫婦,扎根藏區十二年,為當地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也被感動中國組委員會授予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他們的事跡體現了
①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②實現人生價值要求放棄個人利益
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客觀條件 ④在實踐中實現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II卷(非選擇題40分)
41、(9分)進入2012年8月,國內最引人注目的經濟現象莫過于京東、蘇寧、國美的家電價格戰。8月14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發微博稱“從今天起,京東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這一消息引發了眾多消費者與業內人士的強烈關注。蘇寧、國美分別表態應戰。8月15日上午9:00,以京東、蘇寧、國美為三大主角的價格“三國殺”正式上演。
結合材料,分析“價格戰”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
42、(8分)“十二五”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期。“十二五”過程中我們必將面臨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轉變:中國將從出口大國向進口大國轉變,從組裝等低端環節,向研發和營銷高端邁進,從過度依賴出口到內外需協調拉動經濟發展,從世界投資中國到中國投資世界。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談談如何保證上述轉變如期實現。
43、(8分)“十一五”時期,我省的民主政治建設逐步走向深入。在編制“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這是發揚人民民主的體現。
有人認為,“只要充分發揚人民民主,就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請你對該觀點進行簡要評析。
44、(15分)材料一 跨省河流一直存在著省域之間怎樣共同預防和治理污染以保持共同發展的難題。本著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浙江、安徽兩省圍繞新安江的生態補償問題進行了多年醞釀,但“游戲規則”的形成過程一波三折。2012年2月,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正式進入試點實施階段,為全國跨省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材料二 浙皖兩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新安江現狀和兩省的實際需求簽訂了水源保護協議,確定了雙方需要達到的水源標準,如果安徽省做到了,浙江省就給予獎勵,反之亦然。“新安江模式”堅持“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原則,在妥協中謀求共贏,為浙皖兩省科學發展、造福后代奠定了基礎。
結合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的相關知識回答:
(1)簡要分析材料一蘊含的唯物辯證法道理。(9分)
(2)運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分析“新安江模式”給我國生態治理帶來的啟示。(6分)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2-2013學年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11月)政治試卷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40題,共60分)
二、非選擇題(4題,共40分)
②專政是民主的保障。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除了充分發揚人民民主,還必須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2分)
③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2分)
④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還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2分)
44、(1)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浙皖兩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本著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合作治理新安江生態問題;(3分)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盡管一波三折,但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最終仍得以形成并實施;(3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進入試點實施,將為全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3分)
(2)①物質決定意識,我國生態治理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分)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我國的生態治理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2分)③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我國生態治理要按規律辦事,堅持科學發展。(2分)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數學試卷(理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集合,集合Q=,則P與Q的關系是( )
A.P=Q??????? B.PQ???????? C.?????? D.
2.“”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已知,則的值為( )
A. B. C. D.
4.若函數在其定義域內的一個子區間(k-1,k+1)內不是單調函數,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
A.[1,2) B.[1,) C. [1,+∞) D.[,2)
5. 已知函數在一個周期內的圖象如圖所示.則的圖象可由函數y=cosx的圖象(縱坐標不變)( )
A. 先把各點的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倍,再向左平移個單位
B. 先把各點的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倍,再向右平移個單位
C. 先把各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再向左平移個單位
D.先把各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再向右平移個單位
6.已知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當時,,且,則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 B. ∪
C. ∪ D. ∪
7.已知向量滿足,若向量共線,則的最小值為( )
A、1 B、 C、 D、2
8.設S n是公差為d(d≠0)的無窮等差數列{a n}的前n項和,則下列命題錯誤的是( )
A.若d<0,則數列{S n}有最大項
B.若數列{S n}有最大項,則d<0
C.若數列{S n}是遞增數列,則對任意的nN*,均有S n>0
D.若對任意的nN*,均有S n>0,則數列{S n}是遞增數列
9.已知定義在上的函數滿足:,當時,.下列四個不等關系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10.設定義在R上的函數f(x)是最小正周期為2π的偶函數,是f(x)的導函數,當時,0<f(x)<1;當x∈(0,π) 且x≠時 ,,則函數y=f(x)-sinx 在[-2π,2π] 上的零點個數為( )
A .2 B .4 C.5 D. 8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若,則= .
12.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 Asin B=sin2C,且滿足ab=4,則該三角形的面積為_______。
13.已知,若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14.設函數的定義域為,若對于任意且,恒有,則稱點為函數圖象的對稱中心. ,記函數的導函數為,的導函數為,則有。
研究并利用函數的對稱中心,
可得 。
15. 以下命題:
①若則∥;
② 在方向上的投影為;
③若△中,則;
④若非零向量、滿足,則.
⑤已知△ABC中,則向量所在直線必過N點。其中所有真命題的序號是 .
三、解答題
16.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1)求的最小正周期和單調遞增區間;
(2)將按向量平移后圖像關于原點對稱,求當最小時的。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已知
(1) 求證:
(2) 若,求△ABC的面積.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三棱柱的底面ABC為正三角形,側棱,E為中點,F為BC中點,
(Ⅰ)求證:直線
(Ⅱ)求與平面ABC所成
銳二面角的余弦值.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數列是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證:.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1)討論函數的單調性;
(2)當恒成立,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3)證明: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其中是自然對數的底.
(1)若在處取得極值,求的值;
(2)求的單調區間;
(3)設,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數學試卷(理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B
C
B
C
D
B
11. - 12.
13. -415. ①②④⑤
所以
(2) 由(1)及可得,又
所以, 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積

18.解:取的中點,以FA、FB、FN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3分
(Ⅰ)設平面的法向量為,則,
取z=1,故………………..4分
。……….6分
(Ⅱ)易得平面的法向量為,…………..7分
,n>.…………..10分
與平面ABC所成銳二面角的余弦值為.…………..12分
20.
21.解: (1) . 由已知, 解得.
經檢驗, 符合題意. …………………………………………………………4分
(2) .
當時,在上是減函數.
2)當時,.
① 若,即, 則在上是減函數,在上是增函數;
②若 ,即,則在上是減函數.綜上所述,當時,的減區間是,當時,的減區間是,增區間是. ……… 9分
(3)當時,由(2)知的最小值為,
易知在上的最大值為

∴由題設知 解得。
故: 的取值范圍為。………………………………………………14分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物理試題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如圖所示:木板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動,小木塊B從木板的左端沿粗糙表面向右滑動,兩個物體初速度大小相等,木板A的質量大于小木塊B的質量,木塊始終沒有滑出木板。下面是描述兩個物體的速度隨時閭變化的v-t圖像,取向右為速度正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
2.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木塊A、B,用輕彈簧連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開始彈簧處于自然狀態,現用水平恒力F推木塊A,則彈簧在第一次被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 ( )
A.當A、B速度相同時,加速度aA= aB
B.當A、B速度相同時,加速度aA> aB
C.當A、B加速度相同時,速度vA<vB
D.當A、B加速度相同時,速度vA>vB
3.圖(a)中彈丸以一定的初始速度在光滑碗內做復雜的曲線運動,圖(b)中的運動員在蹦床上越跳越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圖(a)彈丸在上升的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
(B)圖(a)彈丸在上升的過程中,動能保持不變
(C)圖(b)中的運動員多次跳躍后,機械能增大
(D)圖(b)中的運動員多次跳躍后,機械能不變
4.已知近地衛星線速度大小為v1、向心加速度大小為a1,地球同步衛星線速度大小為v2、向心加速度大小為a2。設近地衛星距地面高度不計,同步衛星距地面高度約為地球半徑的6倍。則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
A. B. C. D.
5.一個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從開始運動到發生第一個水平位移為s的時間內,在豎直方向的位移為dl;緊接著物體在發生第二個水平位移s的時間內,它在豎直方向的位移為d2.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不可表示為 ( )
A. B. C. D.
6.如圖豎直環A半徑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檔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運動,在環的最低點靜放有一小球C,A. B.C的質量均為m。給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時速度V,小球會在環內側做圓周運動,為保證小球能通過環的最高點,且不會使環在豎直方向上跳起,(不計小球與環的摩擦阻力),瞬時速度必須滿足 (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7.如圖所示,擋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塊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擱在擋板與弧形滑塊上,一切摩擦均不計,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塊,使球與滑塊均靜止.現將滑塊平行于斜面向上拉過一較小的距離,球仍擱在擋板與滑塊上且處于靜止狀態,則與原來相比
A.擋板對球的彈力增大
B.滑塊對球的彈力一定增大
C.斜面對滑塊的彈力不變
D.拉力F減小
8.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楔形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頂角為90°,兩底角為和。a、b為兩個位于斜面上的質量均為m的小木塊,已知所有的接觸面都是光滑的,現發現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塊不動,這時楔形木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 ) A. B. C. D.
9、如圖所示,木箱高為L,其底部有一個小物體Q(質點),現用力豎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變,經過時間t,木箱達到最大速度,這時讓木箱突然停止,小物體會繼續向上運動,且恰能到達木箱頂端.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①、木箱的最大速度 ②、時間t內木箱上升的高度③、時間t內拉力的功率④、木箱和小物體的質量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0、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動能Ek0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已知上升過程中受到阻力f作用,如圖所示,圖中兩條圖線分別表示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重力勢能中的某一個與其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以地面為零勢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圖上坐標數據中的k為常數且滿足0<k<1)則由圖可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①、②分別表示的是動能、重力勢能隨上升高度的圖象
B.上升過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kmg
C.上升高度h=h0/2時,重力勢能和動能相等
D、當小球落回地面時動能為
二、填空題(13分,本大題共2小題,不要求寫出演算過程。)
11、(1) (4分)如圖11所示為一種游標卡尺,它的游標尺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總長度為19 mm.用它測量某物 體長度時,游標卡尺示數如圖所示,則該物體的長度 ① 是______ cm.
②該游標卡尺讀數=_______________ cm
(2)(9分)在驗證牛頓運動定律的實驗中有如圖8(a)所示的裝置,小車放在斜面上,車前端拴有不可伸長的細線,跨過固定在斜面邊緣的小滑輪與重物相連,小車后面與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開始時,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離小于小車到滑輪的距離.啟動計時器,釋放重物,小車在重物牽引下,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運動,重物落地后,小車會繼續向上運動一段距離.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 圖8(b)中a、b、c是小車運動紙帶上的三段,紙帶運動方向如圖箭頭所示.
①根據所提供的紙帶和數據,計算打c段紙帶時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 打a段紙帶時,小車的加速度是2.5m/s2,請根據加速度的情況,判斷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現在b段紙帶中的 兩點之間.
③ 若重力加速度取,由紙帶數據可推算出重物m與小車的質量M比為m:M= .
三、計算題:
12.(10分)
如圖所示,靜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的紙帶,其上有一質量為m=1.0 kg的鐵塊,它與紙帶右端的距離為L=0.5 m,鐵塊與紙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現用力F水平向左將紙帶從鐵塊下抽出,當紙帶全部抽出時鐵塊恰好到達桌面邊緣,鐵塊拋出后落地點離拋出點的水平距離為x=0.8 m.已知g=10 m/s2,
桌面高度為H=0.8 m,不計紙帶質量,不計鐵塊
大小,鐵塊不翻滾.求:
(1)鐵塊拋出時速度大小;
(2)紙帶從鐵塊下抽出所用時間.
13.(10分)如圖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金屬軌道ABC,其中AB長s1=1m, BC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α=37°,一小物塊放在A處,小物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25,現在給小物塊一個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3m/s。小物塊經過B處時無機械能損失(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物塊第一次到達B處的速度大小;
(2)小物塊在BC段向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3)若小物塊剛好能滑到C處,求BC長s2。
14、(12分)一彈簧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70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質量m1=4 kg的物塊P,Q為一重物 已知Q的質量m2=8kg,彈簧的質量不計,勁度系數k=600N/m,系統處于靜止,如圖所示。現給Q施加一個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他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已知在前0.2s時間內,F為変力,0.2s以后,F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與最小值。(sin37°=0.6,g=10m/s2)
15.(15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MN上放兩相同小物塊A、B,左端擋板處有一彈射裝置P,右端N處與水平傳送帶理想連接,傳送帶水平部分長度L=8m,沿逆時針方向以恒定速度v=6 m/s勻速轉動.物塊A、B(大小不計)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物塊A、B質量mA=mB=1 kg.開始時A、B靜止,A、B間有一壓縮輕質彈簧處于鎖定狀態,貯有彈性勢能Ep=16 J.現解除彈簧鎖定,彈開A、B,同時迅速撤走彈簧.求:
(1)物塊B沿傳送帶向右滑動的最遠距離;
(2)物塊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
(3)若物體B返回水平面MN后與被彈射裝置P彈回的A在水平面上相碰,且A、B碰后互換速度,則彈射裝置P必須給A做多少功才能讓AB碰后B能從Q端滑出.
物理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二、實驗題:紙帶抽出時,鐵塊的速度v=a1t1 ④
聯立③④兩式解得:t1=2 s.
答案:(1)2 m/s (2)2 s
13.(10分)
(1)小物塊從A運動到B,由動能定理
代入數據解得
(2)小物塊從B到C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

代入數據解得 a2=8m/s2
(3)小物塊以初速vB沿斜面向上運動至速度為零的過程中,經過的位移為s2,由動能定理

代入數據解得 s2=0.25m
14、(12分)
解析 從受力角度看,兩物體分離的條件是兩物體間的正壓力為0.從運動學角度看,一起運動的兩物體恰好分離時,兩物體在沿斜面方向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仍相等.
設剛開始時彈簧壓縮量為x0
則(m1+m2)gsin θ=kx0 ①
因為在前0.2 s時間內,F為變力,0.2 s以后,F為恒力,所以在0.2 s時,P對Q的作用力為0,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kx1-m1gsin θ=m1a ②
前0.2 s時間內P、Q向上運動的距離為
x0-x1=at2 ③
①②③式聯立解得a=3 m/s2
當P、Q開始運動時拉力最小,此時有
Fmin=(m1+m2)a=36 N
當P、Q分離時拉力最大,此時有
Fmax=m2(a+gsin θ)=72 N.
15.(略)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生物試卷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1.與水綿相比,藍藻細胞( )
A.只含有一種核酸,即DNA或RNA
B. mRNA完成合成前可與核糖體結合
C.光合色素分布于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D.沒有細胞壁,屬于單細胞生物
2.如圖為翻譯過程,所示的哪一種物質或結構徹底水解后產物種類最多(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有關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有關問題錯誤的是( )
A.視野中一草履蟲向右游動,可向右移動裝片進行追蹤
B.如果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4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大于0.5cm
C.當用低倍鏡看清物像后,轉換成高倍鏡后卻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中央
D.若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和轉動物鏡后異物不動,則異物應位于目鏡上
4.層粘連蛋白是由一條重鏈(A鏈)和兩條輕鏈(B1、B2鏈) 構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為細胞結構成分,含有多個結合位點并保持細胞間粘連及對細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層粘連蛋白結構示意圖如下,若該蛋白由m個氨基酸構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帶斜線的圓圈表示多糖位置)( )
A.該層粘連蛋白含有肽鍵數為m-3
B.該蛋白在細胞識別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細胞膜表面層粘連蛋白減少
D.該物質的合成只需核糖體即可完成
5.在水稻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動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質 ④K+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⑤染色質—染色體 ⑥ ⑦ ⑧滲透作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 ②③⑥⑧
6.菠菜是很好的實驗材料,在中學生物多個實驗中被利用。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色素的提取實驗中應選取新鮮的菠菜綠葉,研磨時加入碳酸鈣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
B.取新鮮的菠菜綠葉的下表皮制作臨時裝片是顯微觀察葉綠體的理想材料
C.新鮮的菠菜綠葉不適合用來觀察線粒體,因為健那綠染液使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D.可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菠菜根細胞進行染色,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7.下圖表示神經元中生物膜某部分的亞顯微結構,其中①②③表示構成生物膜的結構,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元興奮時Na+跨膜移動方式及方向都如a所示,此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此圖表示神經元的細胞膜,識別神經遞質的結構是①
C.b可表示神經元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或排除二氧化碳
D.該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與②有關,與③無關
8.五個大小相同的馬鈴薯幼根與物種A的幼根分別放入甲~戊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過多會導致死亡),數小時后,取出稱重,重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結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種A比馬鈴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適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時間,其中的馬鈴薯幼根細胞液濃度將減小
C.物種A在與馬鈴薯根細胞液等滲的完全培養液中不能正常生長
D.當馬鈴薯根細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發生變化時,滲透作用依然進行
9.下圖一表示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示意圖,圖二的實線表示在溫度為a的情況下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則當溫度增加一倍時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是 ( )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10.ATP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能源物質,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MP可以作為合成ADP及mRNA的原料
B.甲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還原或細胞分裂
C.丁過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是光能、化學能、熱能
D.催化乙過程和丙過程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種酶
11.下圖表示有氧呼吸過程,下列關于有氧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有氧呼吸Ⅱ階段在線粒體基質進行,該階段產生的[H]遠遠多于Ⅰ階段
B.③、⑥代表的物質是水,①②④代表能量,其中能量數值最大的是②
C.圖中各階段所示酶都參與有氧呼吸,因此都應該是同一種酶
D.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不能在線粒體內膜進行Ⅲ階段,因此有氧呼吸只有Ⅰ、Ⅱ階段
12.將一株植物置于密閉鐘罩內,在某一光照強度下,測得密閉鐘罩內CO2變化量為零(不考慮微生物的呼吸)。由此不能說明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與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相等
B.同一葉肉細胞內線粒體消耗的CO2與葉綠體釋放的CO2量相等
C.若是農田中的作物處于該光照強度下不能正常生長
D.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過程中從密閉鐘罩內吸收了一部分CO2
13.飲茶可以降低癌癥的發病率。研究發現,茶葉中的茶多酚不僅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還可以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而發揮抗腫瘤效應。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B.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導致物質運輸功能降低并使免疫細胞無法識別
C.茶多酚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與腫瘤細胞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
D.受茶多酚誘導而凋亡的腫瘤細胞的細胞周期變短
14.二倍體結球甘藍的葉子有紫色和綠色兩種,該性狀的遺傳與兩對等位基因有關。為探究二倍體結球甘藍葉色的遺傳規律,進行了如圖所示的雜交實驗。F2紫色葉結球甘藍中,自交后代全為紫色葉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A.5/8 B.5/16 C.7/16 D.7/15
15.如圖為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細胞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4個染色體組
B.該細胞正在進行旺盛的轉錄和翻譯
C.該動物的睪丸中不能觀察到此細胞
D.該細胞中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16.某致病基因a和正常基因A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經EcoRI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甲,bp表示堿基對),據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乙為某家庭該病的遺傳系譜,已知I-1的基因診斷中只出現102bp和44bp兩個片段。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
B.a基因特定序列中EcoRI酶切位點消失了
C.II-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46bp、102bp和44bp三個片段的概率為1/4 
D.II-3的丈夫表現型正常,其兒子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02bp和44bp片段的概率為3/4
17.FX174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單鏈DNA,感染宿主細胞時,先形成復制型的雙鏈DNA分子(其中母鏈稱為正鏈DNA,子鏈稱為負鏈DNA)。轉錄時以負鏈DNA作為模板合成mRNA。下圖為FX174噬菌體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導合成的蛋白質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FX174噬菌體的不同基因之間可以相互重疊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B.假設正鏈中(A+G)/(T+C)=m,則負鏈中(A+G)I(T+C)=l/m
C.基因D、E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mRNA上的終止密碼分別是UAA、UGA
D.基因D、E重疊部分的堿基序列指導合成的蛋白質中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18.豌豆的圓粒和皺粒產生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皺粒豌豆的產生,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性狀的原理
B.插入外來DNA序列導致皺粒豌豆的產生屬于基因重組
C.插入外來DNA序列導致基因的結構發生改變,成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D.控制豌豆的圓粒和皺粒性狀的基因同時控制豌豆的甜和非甜,說明一對基因可控制多個性狀
19.二倍體生物如果某一對同源染色體多出一條染色體,則稱之為“三體”。三體在減數分離第一次分裂聯會時,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2條隨意配對聯會正常分離,另1條同源染色體不能配對,隨機地移向細胞的任何一極。某基因型為AaBb的二倍體番茄(A、a位于5號染色體,B、b位于6號染色體),自交后代中出現一株基因型為AaBbb的三體(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此三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確定該三體是其親本減數第一次分裂時6號染色體出錯,產生了ABb或aBb型配子而形成的
B.該三體減數分裂產生花粉的基因型為AB、Ab、Abb、ABb、aB、abb、ab、aBb八種
C.三體的出現豐富了生物的遺傳多樣性,但還不是一個新的物種
D.三體的形成屬于染色體變異,可用顯微鏡觀察其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進行辨別
20.下列關于內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內環境的滲透壓下降會刺激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內環境是一個主要由H2PO4- /HPO42- 構成的緩沖體系
C.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
D.內環境的變化會引起機體自動地調節器官和系統的活動
21.下列關于人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體液免疫過程中,漿細胞的產生需要抗原和T細胞的共同刺激
B.記憶B細胞再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細胞周期變短,代謝增強
C.在抗原侵入宿主細胞之前,細胞免疫過程就已被激活
D.HIV在人體內的大量增殖會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下降
22.為探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取若干相同長度、去除尖端的燕麥胚芽鞘切段,分別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并培養相同時間,然后逐一測量其長度,實驗先后進行了兩次(實驗一、實驗二),結果如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生長素濃度為0.1mg/L時兩組數據偏差較大,
對推導實驗結論有干擾,應該舍棄
B.兩次實驗結果有明顯差異,原因是生長素對燕麥
胚芽鞘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當濃度大于10 mg/L時,生長素會抑制燕麥胚芽鞘的生長且抑制越來越強
D.要確定促進燕麥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應在0.1?10mg/L之間減小濃度梯度繼續分組實驗
23.如圖中甲、乙、丙三個有關的指標,其中甲的變化引起乙、丙的變化,下列四個選項中甲、乙、丙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 光照強度、五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
B. 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程度、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能力
C. 血糖、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D. 物種豐富度、抵抗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
24.為了研究某降水充沛、氣溫較高的山區群落演替規律,生態學家利用“把同一時間內的不同群落當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階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叢、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等4個群落的相關特征,結果如下表。(注: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片總面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其葉面積指數逐漸減小
B.植被干物質的量只與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關
C.四個群落中灌草叢和常綠闊葉林有垂直結構,其余兩個群落則沒有
D.該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前期的干物質量增長迅速,后期增長緩慢
25.下圖表示動物利用食物的過程。正確的分析是(   )
A.大氣中的氣體X是指CO2和CO
B.完成①過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過程提供的
C.丁經⑤⑥⑦過程獲得的能量占甲、乙、丙總能量的10%~20%
D.丙處在第三營養級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10分)右圖表示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在[ ]中填標號,在 上填文字,標號與文字全對才給分)
(1)細胞很微小,大多數細胞的直徑在微米水平。細胞體積越小,相對表面積越大,則有利于____________。
(2)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應選取人體或其他哺乳動物的    做實驗材料。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 膜,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取決于膜上的   。
(3)氨基酸在[ ]______上被利用合成胰島素,合成的胰島素再經過[ ]     的運輸和[ ]    的加工再分泌出細胞。此過程的順利進行還需要[ ]   來提供能量。要分離得到這些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4)圖甲中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是 (填標號)
27.(11分)蘆薈具有一種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CO2轉化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分解釋放CO2參與光合作用,如圖一、圖二。芥蘭的CO2利用過程如圖三,請據圖回答問題:
(1)蘆薈夜晚不能合成C6H12O6,原因是缺少暗反應必需的 。白天蘆薈和芥蘭進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的來源區別在于 。
(2)在白天10:00點時,突然升高環境中CO2的濃度,短時間內蘆薈和芥蘭細胞中C3酸含量的變化分別是 、 。若白天在某時刻忽然發現蘆薈植物細胞中C6H12O6含量增加,則可能是由于 (環境因素)造成的。
(3)蘆薈氣孔開、閉的特點是對環境的適應,推測其生活環境的特點是 。從進化角度看,這種特點的形成是 的結果。
(4)科學家研究了芥蘭在某溫度下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并繪制成曲線,圖中OD段表示在一個單位時間內光照強度從零開始均速增加并達到光飽和點,圖中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積,請用圖中的S1、S2、S3回答以下問題:
① 一個單位時間內芥蘭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總量是 。
② 一個單位時間內芥蘭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總量是 。
28.(10分)在生物實驗中,實驗時間的控制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實驗結果。請依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如圖為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
該同學經多次實驗發現: 在第 2 次低倍鏡下觀察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導致實驗失敗,其原因是 。
(2) 1864 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 然后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成功地證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同時產生了淀粉。若實驗中觀察到遮光處也呈藍色,原因可能是: ①葉片在暗處放置時間過短, ; ②曝光時間過長, 。
(3)在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 P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時,經保溫后,再攪拌、離心,結果發現上清液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 ①保溫時間過短, ; ②保溫時間過長, 。
29.(8分)小狗的毛皮顏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種表現型,黑色(A_B_)、褐色(aaB_)、紅色(A_bb)和黃色(aabb)。如圖是小狗的一個系譜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I2的基因型是 。
欲使III1產下褐色的小狗,應讓其與表現型為 的雄狗交配。
如果III2和III6交配,產下的小狗是紅色雄性的概率是 。
讓顯性基因D控制的某性狀的雄狗與正常雌狗雜交,得到了足夠多的F1個體。
①如果F1中出現了該新性狀,且顯性基因D位于X染色體上,則F1個體的性狀表現為:

②如果F1中出現了該新性狀,且顯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1個體的性狀表現為:

(11分)圖甲是突觸結構模式圖,圖乙表示神經纖維上膜電位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分析回答:
(1)結構1的形成與細胞內的 (填細胞器名稱)有關。在圖甲的結構中,當神經沖動傳到末梢時,結構1中的神經遞質通過 方式被釋放到結構2處,2處的液體屬于 。結構3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它對遞質的識別起著重要作用。神經調節中神經遞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離體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適當刺激時,受刺激部位細胞膜兩側會出現暫時性的電位變化,產生神經沖動。圖乙表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兩側電位差的變化。據圖可知 a線段表示________電位;b點膜兩側的電位差為________mV,此時Na+ (內流、外流或進出平衡)。如果神經纖維膜對Na+通透性降低,動作電位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
(3)神經是由許多神經纖維集中在一起,外面包裹著結締組織膜構成。某同學用靈敏電流計先測某神經纖維膜的電位變化如下圖所示。
當該同學增大刺激強度時該神經纖維興奮強度并不增加,但當將兩極置于該神經纖維所在神經表面時,卻發現隨刺激強度增大,所測興奮強度不斷增加,直到某一最大值(注:神經外面包裹著結締組織膜不影響電位變化),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生物試卷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D
D
B
B
C
B
C
A
B
C
D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A
D
A
D
B
D
C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10分,每空1分)
(1)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
(2)紅細胞 選擇透過性 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
(3)[ ⑥ ] 核糖體 [⑨]內質網 [③ ]高爾基體 [② ]線粒體 差速離心
(4)②⑥
27.(11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ATP、[H] 白天蘆薈進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一部分來源蘋果酸分解;
(2)蘆薈基本不變 芥蘭上升 溫度更接近最適溫度或光照增加
(3)炎熱干旱 自然選擇
(4)① S1+S3 ② S2-S1
28.(10分 ,每空2分 )
(1)細胞長時間處于 0.3g/mL 的蔗糖高滲溶液中,導致過度失水而死亡
(2)①淀粉未耗盡 ②有機物發生了轉移。
(3)部分噬菌體尚未侵染 部分被侵染的大腸桿菌已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
29.(8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AaBb
(2)黑色或褐色
(3)1/12(2分)
(4)①F1所有雌性個體表現該新性狀,所有雄性個體表現正常性狀(2分)
②F1部分雌雄個體表現該新性狀,部分雌雄個體表現正常性狀或F1個體的性狀均為新性狀(2分,其他合理表述也可得分)
30.(共11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高爾基體 胞吐 組織液 糖蛋白(或蛋白質) 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
(2)靜息電位 0 內流 變小
(3)組成神經的各神經纖維興奮(或產生動作電位)所需的刺激強度不同(2分,或各神經纖維的興奮性不同,答案合理即可)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英語試題
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時間:120分鐘 總分:150分
第I卷(選擇題 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shop. B. In a theatre. C. In a restaurant.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Sports B. Food. C. Whether.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lassmates. B. Friends. C. Strangers.
4. Why does the woman dislike the apartment?A. She thinks it too large.
B. She thinks it too expensive.
C. She has to share it with other people.
5. How old is Anna now?A .Twenty. B. Twenty-one. C. Twenty-five.第二節 (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每段對話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7小題6.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not going to Shanghai?A .Disappointed. B. Delighted. C. Surprised.7.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Have dinner with his boss. B. Have a meeting. C. Go to a party.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8-9小題8. Where is the man working now? A. In Maryland.
B. In Harvard University.C. In the National Motors Factory.9.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A doctor. B. A manager. C. A teacher.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0-12小題10. What shows does the club have tonight? A. Dance shows. B. Music shows. C. Talk shows.
11. What special food does the club serve? A. French food. B. Japanese food. C. Italian food.12. When will the man come to the club? A. At 8:00. B. At 9:00. C. At 11:00.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3-16小題13.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The Tokyo. B. The Main Station. C. The Tokyo Art Museum.14. How much is the train ticket? A. 130 yen. B. 140 yen. C. 150 yen.
15. How often do the trains come around? A. Every five minutes. B. Every ten minutes.C. Every fifteen minutes.16. Which language is the sign written in at the Main Street? A .English. B. French. C. Japanese.
聽下面一段材料, 回答第17-20小題
17. Where did the housewives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ucky customer? A. From the notice. B. From the newspaper. C. From the radio.
18. When did Mrs Edwards become the lucky customer? A. One Wednesday morning. B. One Friday morning. C. One Friday afternoon.19. What did Mrs Edwards get for free on her lucky day? A .Cupboards.
B. Clothes.
C. Tea.
20. How did Mrs Edwards go to the supermarket? A .By car.
B. By bus.
C. On foot.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選擇(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 The driver was at ___ loss when ____ word came that he was forbidden to drive for speeding.
A. /;the B. a; the C. /; / D. a; /
22.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top students who ____ admitt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 was B. were C. have been D. has been
23. Cheer up, dear! You can also enjoy ____ you have been dreaming of, if you don’t lose heart.
A. as a convenient life as B. as convenient a life as
C. as a life convenient as D. convenient as a life as
24. Not only ____ saving material and resources but ____ trying to save water and energy.
A. all factories are; most of the families are
B. all factories are; are most of the families
C. are all factories; are most of the families
D. are all factories; most of the families are
25.______your opinions are worth ____, the president finds it unwise to place too much importance on them.
A. As; to be considered B. Since; of being considered
C. When; being considered D. While; considering
26.We all hope that the measures to help those poor students in that area, ________have been take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be successful.
A. which B. that C. who D. where
27. I looked up and noticed a snake _____ its way up the tree to catch its breakfast.
A. to wind B. wind C. winding D. wound
28. The scenery in the sout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_____ of the northwest, with its rolling mountains and plains.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the one
29. Finally we decided to fly to France for the winter holiday on our first stop, ________ we planned to stay for three days.
A. when B. there C. which D. where
30. The college students must study hard to have a good ______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oncern B. identity C. principle D. command
31. The old man has two sons, and both of _____work as doctors, ______makes him very proud.
A. which; which B. whom; that C. them; which D. who; what
32. —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After the long walk, my legs _________ and I couldn’t go any further. A. gave out B. gave off C. gave in D. gave up33. ____ as the most excellent student in her college, as most classmates had expected, made her parents very happy. A. Mary being chosen B. Mary’ s being chosen
C. That Mary is chosen D. Mary was chosen
34. The Great Wall is such a good place ______ many foreign people come to visit.
A.as B.that C.what D.which
35. ---So you missed the English class this morning?
---________. I arrived 20 minutes after it started.
A. Not necessarily B. Not exactly C. So what D. How come?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閱讀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Have you ever got such moment that when you read passages about families or partners, smiles occur on your face? I myself do. Every time I think of _36__, I should __37_my sweet memories being with my loving siblings, my elder sister and my two brothers. A pile of warmth fills my _38__.
The story begins that our cat gave birth to two babies in a shelf, secretly. One was yellow and _39__ was black. We were very happy with a little sadness, because we loved cats but we already had got two and mum told us she was looking for someone to _40__ the coming baby cats. We were unwilling to send them out, _41__ were we brave enough to annoy mum by _42__ her. So what? We were good teammates and we chose to _43__the truth! Luckily we got a very large porch that our parents seldom went up there. We kept a shelf there to support the kittens. And all of us tended to take care of them. We made them a warm bed with cotton and made sure the shelf strong enough to _44__ wind or rain. We made an _45__ to tell mum that from then on we did the cleaning jobs and mentioned nothing about the kitten things to anyone. We were so proud of being their guidance though with a little _46__.
_47__, one day, my mum _48__ visited the porch to do some cleaning and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e catty mum with her babies right sleeping in a nice _49__! She was so curious and we were so worried. My elder sister had gone to school and we three found nothing to _50__ but telling mum the _51__. We were so sad and begging mum to keep them stay. We promised not to _52__ mum again and should study harder. Luckily, dad and mum _53__ our thoughts so much, so we won at last and got the right to keep our cats. All we learnt in this lesson is that it’s right to help _54__ and struggle for the things we love, but we ought to tell the truth, always, and in another way, we should learn to _55__ first.
36. A. sadness B. happiness C. experience D. emotions
37. A. sink into B. get into C. look into D. walk into
38. A. brain B. mind C. heart D. chest
39.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s
40. A. adapt B. afford C. affect D. adopt
41. A. either B. all C. nor D. also
42. A. opposing B. annoying C. discussing D. consulting
43. A. tell B. ignore C. cover D. recover
44. A. insist B. resist C. persist D. assist
45. A. agreement B. lie C. argument D. conclusion
46. A. worry B. relief C. sorrow D. pressure
47. A. Therefore B. But C. Moreover D. However
48. A. gradually B. eventually C. purposely D. accidently
49. A. box B. shelf C. suitcase D. backpack
50. A. explain B. complain C. express D. talk
51. A. idea B. suggestion C. truth D. excuse
52. A. tell B. cheat C. hide D. avoid
53. A. received B. refused C. cared D. understood
54. A. the weak B. the loved C. the poor D. the homeless
55. A. do B. rush C. communicate D. lie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Grown-ups are often surprised by how well they remember something they learned as children but have never practiced ever since. A man who has not had a chance to go swimming for years can still swim as well as ever when he gets back in the water. He can get on a bicycle after many years and still ride away. He can play catch and hit a ball as well as his son. A mother who has not thought about the words for years can teach her daughter the poem that begins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or remember the story of Cinderella or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One explanation is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which can be stated as follows: Once we have learned something, additional learning trials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ime we will remember it.
In childhood we usually continue to practice such skills as swimming, bicycle riding, and playing baseball long after we have learned them. We continue to listen to and remind ourselves of words such as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and childhood tales such as Cinderella and Goldilocks. We not only learn but overlearn.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s(乘法口訣表)are an exception to the general rule that we forget rather quickly the things that we learn in school, because they are another of the things we overlearn in childhood.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explains why cramming(突擊學習)for an examination, though it may result in a passing grade, is not a satisfactory way to learn a school course. By cramming, a student may learn the subject well enough to get by on the examination, but he is likely soon to forget almost everything he learned. A little over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really necessary for one's future development.
56.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1?
A. People remember well what they learned in childhood.
B. Children have a better memory than grown-ups.
C. Poem reading is a good way to learn words.“
D. Stories for children are easy to remember.
57.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by
A. pres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B. setting down general rules
C. making a comparison D. using examples
5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being able to use multiplication tables is
A. a result of overlearning B. a special case of cramming
C. a skill to deal with math problems D. a basic step towards advanced studies
59.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cramming?
A. It leads to failure in college exams.
B. It's helpful only in a limited way.
C. It's possible to result in poor memory.
D. It increases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B
Ray Charles was born on September 23rd, 1930 into a poor family in Georgia, U.S.A. His father was a railwayman who had to travel a lot, so Ray was brought up mainly by his mother, who, though not very well educated, was full of common sense. When he went blind after a serious sickness at the age of seven, it was his mother who helped him to face up to the situation. She told him he was blind, not stupid, and that he had lost his eyes but not his mind, she made him sweep floors and chop wood to show him he was by no means helpless. She used to tell him that some day she would not be there to help him, and that then he would have to look after himself.
Soon after he went blind, Ray began to take an interest in music. A neighbour showed him how to play simple tunes on the piano, and he had a love for the music he heard, played and sung in the local church. In the blind school the schoolteachers encouraged him to study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Then, one more blow came. His mother died suddenly, and Ray, who loved her deeply, was so shocked that for two weeks he was unable to eat. It was another neighbour who finally managed to persuade him that his mother would have wanted him to go on, and reminded him of how she had believed in him. When his father died a year later, Ray knew he was strong enough to keep going on his own.
Between the ages of fifteen and seventeen, Ray worked with bands in Florida, but in 1948, while still only seventeen, he decided that there wasn’t much future for him there and decided to go to Seattl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U.S.A.
Ray arrived in Seattle and went to a small hotel to sleep. When he woke up, he was hungry. It was two o’ 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everywhere was closed. Ray managed to find a small club and knocked on the door. A man on the door said they had no food, but “we’ve got a talent night on here,” he added. Ray saw his chance and told the man he could play the piano and sing. The man tried to discourage him, but he was finally guided to the piano and sang a song. As he came off the stand, a man stopped him and said, “I’m from the Elks Club. I think you’ve got a weekend job.” That was Tuesday. By Friday he was working regularly, and after that he never looked back.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his climb to stardom.
60.Although he was blind, Ray’s mother made him sweep floors and chop wood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him ____.
A.helpless B.independent C.encouraged D.useful
61.What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Ray’s life?
A.His interest and talent in music.
B.His work with bands in Florida.
C.His neighbours’ help and his teachers’ encouragement.
D.His mother’s training.
62. What happened that made him extremely sad when he was a teenager?
A. He was blind. B. He lost his mother.
C. He became fatherless. D. The man tried to discourage him.
63.Ray got his big opportunity to success .
A.in Georgia B.in the blind school
C.in Florida D.in Seattle
C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birds sing? Maybe you thought that they were just happy. After all, you probably sing or whistle when you are happy.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birds do sing some of the time just because they are happy. However, they sing most of the time for a very different reason. Their singing is actually a warning to other birds to stay out of their territory.
Do you know what a “territory” is? A territory is an area that an animal, usually the male, claims as its own. Only he and his family are welcome there. No other families of the same species are welcome. Your yard and house are your territory where only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welcome. If a stranger should enter your territory and threaten you, you might shout, Probably this would be enough to frighten him away.
If so, you have actually scared the stranger away without having to fight him. A bird does the same thing. But he expects an outsider almost any time, especially at nesting season. So he’s screaming all the time, whether he can see an outsider or not. This screaming is what we call a bird’s song, and it is usually enough to keep an outsider away.
Birds sing loudest in the spring when they are trying to attract a mate and warn others not to enter the territory of theirs. You can see that birds have a language of their own. Most of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attracting mates and setting up territories.
64.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 time birds’ singing is actually_______
A. an expression of happiness. B. a way of warning
C. an expression of anger D. a language of their own.
65. what’s a bird’s territory?
A . A place where a bird may shout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B. A place where other bird families are not accepted.
C. an area for which birds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D an area which a bird considers to be its own.
66. Why do birds keep on singing at nesting season?
A. 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frighten outsiders away
B. 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get rid of their fears.
C. Because they want to find outsiders around.
D Because they want to invite more bird friends.
67. How does the writer explain birds’ singing?
A. By comparing birds with human beings.
B. By repor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C. By describing birds’ daily life
D. By telling a bird’s story.
D
New research says thirty-five percent of all child deaths worldwide are caused by under nutrition-hunger. The Lancet just published a series of five studies. The answer, they suggest, is greater investment in nutritional services and improvements to health systems.
The research involved poor to middle-income countries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Robert Black, lead author of the series, says more than three and one-half million mother and children under five die in poor countries each year because of under nutrition. He says more than two million children die from underdevelopment, either before or after birth, or from severe wasting. And those who survive face a lifetime of disabilities or early deaths.
And the efforts are not just physical. Poor brain development from poor nutrition can limit economic success as children become adults. Then the cycle of poverty and under nutrition often repeats for their children.
Doctor Black says under nutrition children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have conditions like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 as adults. He says the studied show that nutrition programs need to place greater importance o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life. Under-nutritioned children can suffer permanent damage by age two.
The research say mothers should be urged to breastfeed and taught how to breastfeed correctly. Also, diets should include foods rich in vitamin A and the mineral zinc. The researchers say early interventions like these could reduce child deaths by twenty-five percent.
68. For what purpose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the percentage of child deaths worldwide in Paragraph 1?
A.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 of the new research.
B. To support the author’s point by concrete statistics.
C. To show the severe case to call on people’s attention.
D. To make you understand the problem we’re facing now.
69. From Paragraph 3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
A. Poverty will be a lasting problem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B .Physical problem limits one’s development in future little.
C. Business failure all roots in one’s under nutrition.
D. Adult will not be disturbed by under nutrition.
70. What advice is given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Mother should breastfeed children correctly and feed them rich diets.
B. Mother should discover their children’s lack as early as possible.
C. Mother should furnish the child with vitamins as much as she can.
D. Mother should feed their child with vitamin A rather than mineral zinc.
71. The passage may be adapted from ______.
A. encyclopedia B. biographies C. journal D. guide
E
New coins are coming out all the time. And did you know that the United States Mint makes some coins to collect rather than spend? One collecting kind is called “commemorative”—coins that honor famous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If you have coins to spend, those are called “circulating” coins.
2008 American Bald Eagle Coins celebrate an American success story: the bald eagle . Congress passed an act to recognize the eagle, its importance as a national symbol, and its return from near extinction in the lower 48 states.?The series celebrates the eagle’s recovery as well as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of 1973, which has helped in the recovery.
The Founding Fathers chose the bald eagle for 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in 1782.? Ever since, this bird has represented the spirit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eagle also appears on the seals of many branches and depart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The bald eagle is a major symbol of democracy, standing for American values like freedom, courage, and strength.? It has appeared in American art, music, histor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o, the bald eagl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This once-endangered species, unique to North America, is now making a gradual comeback.? Classified as “endangered” in 1973 under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this eagle was later moved to the less endangered “threatened” list thanks to the law and to car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The bald eagle will probably be removed from the “threatened species” list, but the eagle won’t be “out of the woods” just yet. Wildlife agencies will need to keep an eye on the eagle for at least 5 years after it’s taken off the list. Part of the surcharge (額外費) on the bald eagle coins can be used to help this work.
72. 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alk about?
A. The United States Mint.
B. American commemorative coins.
C. The bald eagle coins and the bald eagle.
D. The living habits of the bald eagle.
73. According to the text, commemorative coins are ______.
A. mainly made to spend
B. used to remember the bald eagle
C. often in honor of an event
D. popular with collectors
74.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A. The bald eagle has a great effect on Americans.
B. The bald eagle is unique to the United States.
C. The bald eagle is still near extinction.
D. The bald eagle will soon be out of people’s sight.
75. The underlined words “this work”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 to ______.
A. the surcharge on the bald eagle coins
B. removing the bald eagle from the “threatened species” list
C. Wildlife agencies’ care on the eagle
D. the sale of 2008 American Bald Eagle Coins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任務型讀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閱讀短文,根據所讀內容在文后表格中填上適當的單詞,并將答案轉寫到答題卡上。
注意:每空只填一個單詞。
There are some very good things about open education. This way of teaching allow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in many subjects.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education. Some students do badly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 open classroom may allow them to enjoy learning. Some students will be happier in an open education school. They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grades or rules.
But many students will not do well in an open classroom. For some students, there are too few rules. These students will do little in school. They will not make good use of open education. Because open education is so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se students may have a problem of getting used to making so many choices. For many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 rules in the classroom. They worry about the rules even when there are no rules. Even a few rules will help this kind of students. The last point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at some traditional teachers do not like it. Many teachers do not believe in open education. Teachers who want to have an open classroom may have many problems at their school.
You now know what open education is. Some of its good points and bad points have been explained. You may hav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open education. The writer thinks that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but only in theory. In actual fact, it may not work very well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most students, but of course not all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They want and need to have some rules. In some cases, they must be made to study some subjects. Many students are pleased to find subjects they have to study interesting. They would not study those subjects if they did not have to.
Title: Open Education
Definition
Open education is a way of teaching which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what they are (77)______________ in without many rules.
Advantages
Open education enables students to realize they are learning for
(78) _______________, not for others.
In open classrooms, many students don’t need to be (79) _________of grades or rules.
Some students find (80) _________ happiness in open classroom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s.
Disadvantages
Many students cannot prove themselves as (81)__________ in open classrooms as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re are so many choices for students to (82) _________ that they can’t use open education properly.
Some teachers are not in (83) _________ of such way of teaching
The writer’s
(76) __________
to open education
Open education is just (84) in____________, but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it is not so good.
The (85) __________ of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目前,許多學校對學生采取封閉管理,學生對此看法不一。請根據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字數:100-120左右)
有的同學認為
有的同學認為
你的看法
1. 學校限制我們的自由;
2. 學生和社會接觸少;
3. 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因此……
1. 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2. 學生應該安心在學校里學習;
3. 學生缺乏自覺性,離開了老師,可能會……
……
注意:1. 不要逐字翻譯。 2. 短文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Nowadays a lot of schools keep their students in school all day long.




英語試卷答案:
安徽省懷遠中學2013屆高三12月月考
語文試卷
第Ⅰ卷(閱讀題 共66分)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l~3題。(9分,每小題3分)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禮非封禪莫屬。封禪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禮,是宣示天地認可帝王執政合法性的儀式。秦漢時期,在封禪的理論中,都是以泰山作為封禪地點的。在泰山上筑壇祭天叫作封,辟場祀地叫作禪。泰山成為封禪的圣地,不僅僅因為它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禪泰山的原因或許非常復雜,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東方關于封禪泰山的理論和文化,不管是語焉不詳的傳說還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證明一種強大的思想文化傳統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禪理論的支持者,他認為泰山只能接受魯國國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細節都無法證明,即使所有禮儀都無法施行,但是,要封禪就只能到泰山。面對傳統,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頭妥協。
秦始皇封禪之時,距離傳說中的封禪已相去太久,封禪之禮,幾乎無人能知。學者認為,秦始皇封禪泰山之前,只有封禪理論而沒有封禪實踐,也是很有道理的。漢武帝封禪,情形幾乎雷同。但是,他們都還是請來眾多儒生,認真討論,直到最后討論沒有結果。主張封禪者,多來自東方,不僅有魯國的儒生,也有濱海的方士。這種討論雖然沒有結果,但起碼可以證明:來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統治者,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為東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長生必然無果而終,但是封禪泰山卻是可以成功的。泰山封禪,終于走出了傳說的迷霧,變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禪大典,幾乎就是一種歷史創造。因為封禪不能隨時進行,封禪的條件常常難以具備,所以古代帝王無數,而真正封禪成功者寥寥無幾。
泰山封禪,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禮制化的一個具體表現。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禮制中提煉出精神,把禮樂化為一種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體系。經過春秋戰國時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體系由精神光芒的閃耀向可以操作的禮制轉化。
在儒家思想的傳播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禪理論,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秦始皇封禪泰山,漢高祖祭祀孔子,漢武帝設五經博士,這個思想傳播的過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禪泰山為代表的儒家禮制思想,因為與天地祭祀有關,與帝王的合法性證明有關,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統治當局的青睞,而這正是儒家獲得獨尊地位的開始。
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禮典,封禪終于成為事實,而泰山幾乎永久地獨占了這個榮耀。可以說,自從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獨尊地位才真正確立下來。泰山地位的提升,與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發展同步進行,泰山于是成為一種文化象征與符號。中國文化,如果用一個人來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來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與封禪》)
1.下列與“封禪”有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封禪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禮,是筑壇祭天、辟場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執政得到了天地認可的盛大儀式。
B.封禪泰山,與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關,更與它的文化高度有關,它代表了一種強大的思想文化傳統。
C.傳說中的泰山封禪禮儀不詳,一些學者認為,從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禪的實踐,而漢武帝封禪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漢武帝泰山封禪,昭示一個事實,即來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統治者,都為東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對“儒家思想”與“封禪泰山”二者的關系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雖然孔子支持封禪泰山,但是他并未明確可以操作的封禪禮制,因此封禪泰山直到秦始皇時代才真正成為了事實。
B.儒家思想能夠獲得獨尊地位并最終成為國家意識形態,與封禪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睞是分不開的。
C.封禪代表了儒家禮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歷代帝王登基后首先進行封禪。
D.儒家思想因為泰山封禪理論而成為了一種國家意識形態,泰山因為儒家思想而確立了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獨尊地位。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創立了泰山封禪的理論,他認為只有魯國國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從而確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傳統。
B.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泰山封禪之前,都曾請來諸多儒生,試圖商討出封禪大典可操作的禮制,但討論均無果而終。
C.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禮的封禪終于在秦漢時期成為事實,說明當時儒家思想已轉化為可操作的禮制。
D.如果說建筑了儒家思想體系的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幾乎永久地獨占封禪榮耀的泰山,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二.古詩文閱讀(3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楊業,并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于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猶用鷹犬逐雉兔爾。”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師還,授鄭州刺史。帝以業老于邊事,復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云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云、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未幾,詔遷四州之民于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領眾十余萬,復陷寰州。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監軍王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業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陳家谷口曰:“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美即與侁領麾下兵陣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 ??張 :埋伏
B.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 購 :購買
C.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緣 :沿著
D.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 引 :掉轉
5.下列能表明楊業驍勇善戰或老于邊事善用兵法的一項是( )(3分)
①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 ②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
③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 ④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
⑤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⑥乃不食,三日死。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楊業擔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勸漢主劉繼元投降北宋。
B.楊業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騎馬射箭,諳用兵法,用鷹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獵所獲得的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
C.楊業敗至谷口卻不見埋伏的援軍,自知必死無疑,卻仍不投降;力戰至被俘,絕食而死。
D.楊業不主張正面與遼軍作戰,但是王侁懷疑他另有圖謀,楊業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決定首先出戰。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8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8.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任選六處,補寫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⑵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_______。(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⑶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 。 (蘇試《前赤壁賦》)⑷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__________________ 。 (王羲之《蘭亭集序》)
⑸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隱《錦瑟》)
⑹??__________________?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4小題,共24分)
永遠的巴金
王蒙
在這個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設想一下近百年來最受歡迎和影響最大的一部長篇小說,我想應該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閱讀的時候,我寧愿讀《滅亡》和《新生》,因為這兩本書里寫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寫了犧牲,寫了被壓迫者的苦難和統治者的罪惡。我也讀過巴金寫的與譯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還有《寒夜》《憩園》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熱烈的情思,哪怕這種情是用無望的寒冷色調來表現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寫什么都是那樣的充沛、細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書永遠像火炬一樣地燃燒,巴金的心永遠為青春、為愛、為人民而淌血。
作為一個作家他太老實,太樸實無華,對不起,我要說是太呆氣啦。
他在關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書寫:“青春是美麗的。”所以他特別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壓迫人性、敵視文學藝術、維護封建道統的頑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應該不幸的人卻遭到了不幸,他充滿了感情的郁積。
巴金的作品其實一向直言不諱,擁護什么,同情什么,反對什么,都清晰強烈。一個愛國主義,一個人道主義,是他終身的信仰——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會的時候說的。他甚至于講得有點極端,因為在另一個場合他曾經說自己不是文學家,他拿起筆來只是為了呼喚光明與驅逐黑暗。他喜歡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描寫過的俄羅斯民間故事,有一個英雄叫丹柯,他為了率領人們走出黑暗的樹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臟,作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輩子說是要把心交給讀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個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來寫作,來做人的人。所以提起歷史教訓來他永遠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歷史的代價了,他不希望看到歷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議下,世界一流的現代文學館終于建成了,這是“五四”以來的現代文學的豐碑,也永遠是巴金老人的紀念館。沒有巴金就沒有現代文學館。他還想紀念與記住一些遠為沉重的東西,那樣的記憶已經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隨想錄》里,把記憶和反思鐫刻在人們的心底了。
“我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但是我并不悲觀,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這樣說。他像老母雞一樣地用自己的翅膀庇護著年輕人。他與女兒李小林主編的《收獲》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創新、尊重傳統、推舉新秀的園地。“要多寫,要多寫一點……”他一次又一次地對我說。在他還能行動的時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總要邊叮囑邊站立著……走出房門相送,而當我緊張勸阻的時候,他與女兒小林都解釋說他也需要活動活動。我們握手,他的手常常冰涼,小林說他的習慣是體溫維持較低,然而他的心永遠火燙。他不怎么笑,有時候想說兩句笑話,如說到張潔的一篇荒誕諷刺小說,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認真而且苦澀、無奈。他總是那樣誠實、謙虛、質樸、無私。他永遠踏踏實實地活在中國的土地上。他提倡講真話提倡了一生,卻遭到過詆毀,曰:“真話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話更接近真理。現在,這種雄辯的嚼舌已經不怎么行時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誠的真實的與真摯的文學對于假大空偽文學的勝出。想一想他,我們剛剛有一點懈怠輕狂,迅速變成了汗流浹背。
(有刪節)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讀過了許多巴金寫的譯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這些作品中都蘊含著強烈的激情、力量和犧牲精神。
B.巴金喜歡關于高爾基筆下英雄丹柯的民間故事,表現了巴金愿意為人間呼喚光明、驅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沒有巴金就沒有現代文學館,沉重的建館歷史已經收錄在他晚年巨著《隨想錄》里,并銘刻在人們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茍言笑,即使聽到笑話也是表情苦澀無奈,這體現了他的誠實、謙虛、質樸、無私。
E.“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誠的真實的與真摯的文學在人民心中及文學史的崇高地位,是對巴金的高度贊譽。
12.巴金先生在關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書寫“青春是美麗的”,這句話中包含幾層含義,請分點概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優秀品質?請簡要分析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結尾處說“想一想他,我們剛剛有一點懈怠輕狂,迅速變成了汗流浹背”,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得到的啟示。(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A.執拗niù?? ? 崔嵬wéi??????? ?耄耋之年dié?????? 吆五喝六hè??
B.嫉(jí)妒?? 銀翹qiáo??? 久假不歸jià????? 不揣冒昧chuǎi?
?C.岑寂cén???? ?裹挾xiá?? 返璞(pú)歸真 ? 曲(qū)突徙薪??
?D.熾熱zhì?? ?懵懂měng??? ?渾渾噩噩hún???? ?百舸爭流gě?
16.下列詞語中,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活性炭 坐鎮 墨守成規 融會貫通
B. 諧奏曲 博弈 鳩占鵲巢 毋庸置疑
C. 威懾力 披覽 班師回朝 暇不掩瑜
D. 笑瞇瞇 延襲 察言觀色 鞭辟入里
17.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我們一定堅持海納百川的作風,從善如流,將各位專家的意見建議轉化成實際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斷提升我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B.他們認為藝術關系到國魂,應該把藝術作為喚醒民眾的重要手段,革除畫壇上陳陳相因、了無生氣的積弊,大膽吸收外來營養。
C.今天的中國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青年人應該放開手腳,勇敢地去闖蕩一番,不要因為世俗的約束,就遲疑猶豫,裹足不前。
D.一些人的散文不僅僅是形散而且神更散,以至于把一個好端端的文學體裁搞得沒有一點文學的味道,讀之味同嚼蠟,不忍卒讀。
18.下面一段文字,在用詞和語序等方面都有一些錯誤,請找出來并加以改正。(4分)
?①反映孔子言行的《論語》是我國第一部倫理著作。②從孟子、荀子直到近代許多文人、學者,都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傾注在倫理問題的研究上,③因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完整的封建思想體系,④使中國成為歷史上世界最富有倫理研究傳統的國家,⑤一個倫理道德觀念最為深刻的國家。⑥盡管其中的愚昧與保守是深刻的,但是也有其可供吸收借鑒的因素。
(1)????????????????????????????????????????????????????????????
(2)????????????????????????????????????????????????????????????
(3)????????????????????????????????????????????????????????????
(4)????????????????????????????????????????????????????????????
19.根據文意,再舉兩個例子,句式與例句相同(5分)。
有勤,才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佳話,也才有了孔子是世界文化史上大名人的美譽;
有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紹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學說及代表人物,請用不超過50字的一句話概括(6分)。
中國何時進入封建社會,爭論了幾十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落成時,“中國通史陳列”按照從戰國時期進入封建社會的觀點布展。在這個問題上,范文瀾、翦伯贊表現出豁達的態度,對擴大這一學說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贊在撰寫《中國史綱要》教材時,曾有過猶豫和為難,甚至準備采用郭沫若的學說,以使教材表述與“中國通史陳列”體系相一致。后來,上級部門鼓勵翦伯贊按照他們素所主張的觀點來寫,于是中國從西周時期進入封建社會的學說寫進了教材。但尚鉞的學說一直不受重視,曾遭重點批判。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位權威學者仍將“魏晉封建論”與其他兩論并列,實屬難能可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根據你對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語文試卷答案
1. C。“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表述不對,文中說“漢武帝封禪,情形幾乎雷同”,是說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都不知“封禪之禮”。
2. B。A項,封禪直到秦始皇時代才成為事實,這與孔子未明確封禪禮制沒有因果關系。C項,“歷代帝王登基后首先進行封禪”不對,“歷代帝王”不對,屬于以偏概全;“首先進行封禪”,無中生有。D項,“泰山因為儒家思想而確立了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獨尊地位”不對,這種概括性表述不確切,它們不是因果關系;見文章最后一段。
3.A。孔子是泰山封禪理論的“支持者”而非“創立者”
4、B. “購”為“懸賞征求”之意
5、A. ①說明楊業愛護百姓。④說王侁貪功。⑥說楊業有節操。
6、C 。 A項楊業并沒有擔心自己的安危 ;B項 “用鷹犬逐雉兔”只是楊業比喻;D項楊業出戰并不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勇敢。
7、(1)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現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他們交戰,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解析】(“素”“逗撓”“得非……乎”各1分,句意通暢2分)
(2)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討伐敵人、保衛邊疆來報答皇恩,卻反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軍隊慘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求生呢!
【解析】(“厚”“以”“為所”各1分,句意通暢2分)
文言譯文:
楊業是并州太原人。父親楊信,擔任后漢麟州刺史。楊業少年時性格豪爽,不拘小節,喜歡仗義行俠,善于騎馬射箭,喜愛打獵。每次打獵,所得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楊業曾對他的同伴說:“我以后當將軍領兵打仗,也會像(打獵時)用鷹犬去追逐野雞和兔子一樣。”他青年時代奉事北漢皇帝劉崇,擔任保衛指揮使,并憑勇猛矯健而聞名。經過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在戰爭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戰必勝,北漢人都稱他為“楊無敵”。
宋太宗親征北漢至太原,平日早就聽說楊業的名聲,曾經出重金想購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軍的包圍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勢危在旦夕,楊業勸北漢主劉繼元主動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生命。劉繼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宮中的使者召見楊業,十分高興,讓楊業擔任右領軍衛大將軍。(出征北漢的)大軍凱旋回朝后,又加授楊業鄭州刺史之職。宋太宗認為楊業在邊防事務方面富有經驗,又升任他為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當時契丹軍隊侵入雁門關,楊業率領部下數千騎兵從代州北面的西陘寨出發,從小路遷到雁門關的北口,由北向南從契丹軍隊的背后發動攻擊契丹,將契丹軍隊打得一敗涂地。因立有戰功,楊業被升為云州觀察使,仍兼管鄭州、代州之事。從此,契丹軍隊一看見楊業的軍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軍隊開始了對契丹的大舉征伐,任用忠武軍節度使潘美擔任云、應路行營都部署,命令楊業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詔書,要將云、應、寰、朔四州的居民遷往內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領部下的軍隊護送這些居民。這時,契丹皇太后蕭氏與她的大臣一起率領十幾萬軍隊重新攻陷寰州。楊業對潘美等人說:“現在遼國軍隊正處在士氣最旺盛的時候,不能同他們交戰。”然而,監軍王侁說:“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怎么現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他們交戰呢?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楊業說:“我并非貪生怕死,只因為現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現在您拿不愿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
臨出兵前,楊業流著眼淚對潘美說:“這次出兵必定失敗。”于是,楊業指著(代州西北的)陳家谷口說:“請各位將軍在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準備支援。等我戰敗退到這里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軍救援我。不然的話,只怕我會全軍覆滅,不剩一人了!”潘美就與王侁帶領部下士兵在陳家谷口排好陣式。從寅時一直守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臺了望前面戰場,以為契丹軍隊被楊業打敗逃走,就想與楊業爭功,馬上帶領軍隊離開陳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擋,于是他(帶領軍隊)沿著交河向西南前進了二十里。不久,聽到了楊業兵敗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揮軍隊退卻。楊業奮力戰斗,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達了谷口。望見谷口無救兵,就捶胸悲慟。只能接著率部下兵士奮力作戰,受傷達幾十處,士兵們也幾乎全部戰死,楊業還親手斬殺了百十來個敵人。后來因為戰馬受了重傷,無法前進,于是被契丹軍隊俘虜。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斗中犧牲。楊業于是仰天長嘆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可以討伐敵人、保衛邊疆來報答皇恩,誰知卻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軍隊遭慘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活下來呢!”于是絕食三天而死。
8.“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9. 該詩后四句情景交融(關系)。寫出了綠竹青翠、紅蓮花謝,炊煙四起,人們采菱而歸的清新之景(景),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閑適之情(情)。
10. 答案:⑴樓船夜雪瓜洲渡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⑶ 渺滄海之一粟??? 羨長江之無窮(4)亦足以暢敘幽情 ⑸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⑹今宵酒醒何處
11.B、E(A、文中只寫讀《滅亡》和《新生》感到犧牲精神。C、“沉重的建館歷史已經收錄在他晚年巨著《隨想錄》里”與文章內容不符。D、前后沒有必然聯系,內容也與文章不符。兩個都答對得5分,答對一項給3分)?
12.①他的心永遠為青春、為愛、為人民而淌血。②保護青年,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壓迫人性的行為,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每點3分)
13.①情感熱烈,熱愛青春。巴金的作品書寫青春,充滿感情的郁積。②愛憎分明、直言不諱。愛國和人道是他終身的信仰。③熱愛祖國、憂國憂民。晚年巨著《隨想錄》來表現歷史反思。④誠實、質樸、謙虛、無私。說到笑話,神情仍然嚴肅。⑤堅持真理,敢講真話。一輩子提倡講真話,甚至受到過詆毀。(每點1分)
14.觀點參考:①理解:這句話飽含著作者對巴金的崇敬和對自己的鞭策。(2分)作為后來人,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有時會懈怠輕狂,但相對于巴金先生的偉大人格和卓越成就,就會為自己的輕狂表現感到愧疚和自責。(2分)②啟示:面對著巴金對文學和社會這樣真摯的態度,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憂國憂民,真誠質樸。(2分)巴金作為百年中國文學大家,一生對國家和人民保持熱烈的感情,以筆為武器,刺破黑暗的現實;建國后,發揮自己的作用,反思文革教訓,建成現代文學館,主編《收獲》雜志,提攜文學后生。巴金用一生表明了奮斗不止的生命風采。(聯系文章2分)?
15.選?A.B?假jiǎ?C挾xié?D熾熱?chì
16選A. B項諧奏曲應為協奏曲, C項暇不掩瑜應為瑕不掩瑜, D項延襲應為沿襲。
17.D(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悲慘動人。A項 從善如流:形容樂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B項 陳陳相因:沿襲老一套,沒有創新;C項 裹足不前:比喻停步不前。)
18.(1)②處“精神”改為 “精力”? (2)③處“因而”改為“以至”或“進而”(表示進層)(3)④處“歷史上世界”改為“世界歷史上” (4)⑥處“深刻”改為“嚴重”(“深刻”與“愚昧與保守”不能搭配)
19。(有勤,)才有祖逛“聞雞起舞”的美談,也才有了他雄才大展北伐報國的偉業;(有勤,)才有了曹雪芹的“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壯舉,也才有了世界文學史上不朽名著《紅樓夢》的問世。
20答案為:關于“古代史分期”,范文瀾、翦伯贊持“西周封建論”,郭沫若持“戰國封建論”,尚鉞持“魏晉封建論”。
21[思路點撥] 立意的角度可以有多種:
?角度一:正面立意,同意材料中的觀點,走在最前與最后是痛苦的。因為走在最前的人要面臨各種從未見過的艱難險阻,他們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承受著壓力,他們是痛苦的。走在最后面的人則要面對別人鄙棄的眼光,而對強者欺凌的危險,他們也是痛苦的。要舉事例,分析要言之有理。
角度二:從反面立意,即不贊成材料中的觀點。走在最前面的人和最后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幸福的。他們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們是偉大的人。可贊頌他們的開創精神。他們發現了真理,創造了歷史,改變了世界。可贊其在后方為前面的人做好后盾,同樣可貴。
角度三:辯證立意。可辯證分析,多贊頌他們是物質上的最后者,卻是精神上的最前者。他們有痛苦的一面,但最主要的是享受快樂。
角度四:走在最前面和走在最后面的人,都是痛苦的,只有走在中間的人最幸福,因為他們不用承受那些痛苦。前面的人開拓道路,后面的人為其斷后,中間的人簡單而幸福。
角度五:心態決定一切,走在最前面和走在最后面的人覺得痛苦,主要是由心態決定的。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精神,無論走在最前還是走在最后,我們都會感覺到幸福。
當然,說到底,高考作文是一種驗證,驗證學生對社會人生認識的層次和水準,驗證學生面對考題的機智與沉穩。態度決定高度,思想決定出路。同樣,創新決定分數。高考作文的本質是炫示和吸引,高考作文的重心是制造亮點,高考作文的基礎是模仿和借鑒,高考作文的關鍵是考場表現。在特定條件下,在有限時間內,考生如何審題,如何選材,如何構思,如何撰寫,如何調動已有的生活積累,如何借鑒讀過的文章,如何大題化小,如何勾連與論說,如何控制字數,如何安排段落,如何盡力炫示,含英咀華,高屋建瓴,只有在滿分作文中梳理獲得滿分的規律,才能破解它們獲取成功的密碼。明辨之,慎思之,筆端定會洋溢一片芬芳。
放好心的位置
痛苦與幸福是對立的,但他們的差別就在于你是否能放好自己的心的位置。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后面的人。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他們不懂得如何放好自己心的位置,以致于產生這種片面見解。放好心的位置,你會發現最前與最后都是很美的,很幸福的。
愛迪生——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一生發明上千種東西,他可謂是在這些領域走在最前的人。但是他卻不感到痛苦,在他千百次失敗后,他依然面帶笑容地去全身心地研究。當他看到世界上第一盞電燈亮起來的時候,他忘記了自己的失敗的痛苦,臉上洋溢的是成功后幸福的微笑。這就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他們不以自己走在最前面而痛苦,相反他們感到的卻是欣慰幸福的微笑。他們能為人類作出貢獻,他們以自己是最勇敢的先鋒而感到驕傲而體會到幸福。他們放對了自己的心的位置。
在中國古代作戰中時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在他們撤退時有一部分人在后面阻擋敵人,讓大部隊撤退。這一部分軍人便是走在最后面的人。然而,他們不為他們是最后的隊伍而感到痛苦。他們認為將軍讓他們在后面阻擋是對他們的一種信任。曾經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的確他們感到很幸福,他們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保護大部隊安全撤離。他們以自己勝利完成任務而感到幸福。因為他們也學會了如何放置自己的心,如何讓心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人走在最前面,也必然會有人走在最后面。我們不應該因為位置的好壞而去衡量自己的利害得失。我們應該為我們能夠處在這兩個特殊的位置而感到欣慰,而不是所謂的痛苦。我們不能純粹地用眼去衡量這個世界,而應該學會用心去衡量它。
領頭雁為自己是隊伍的領軍者而幸福;雄鷹為自己是墊后者而欣慰。我們人類同樣要學會去正確看待它。我們要放好自己心的位置,洗去那痛苦的愁容,煥發出幸福的微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河东区| 泊头市| 江永县| 宁化县| 天镇县| 山东省| 万州区| 余庆县| 九寨沟县| 南和县| 太仓市| 黄浦区| 林西县| 怀安县| 江口县| 樟树市| 大兴区| 施秉县| 溧水县| 蒙自县| 方山县| 鄄城县| 比如县| 仙桃市| 延庆县| 辽阳县| 舞阳县| 南部县| 康定县| 福贡县| 曲沃县| 屏东县| 沙湾县| 荃湾区| 和静县| 济宁市| 景泰县| 竹溪县| 宁陕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