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

資源簡介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化學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O:16 Na:23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 48分。)
1.下列關于金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常溫下所有的金屬都是固態
B.金屬硬度都很高
C.金屬元素的原子只有還原性,離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屬元素大多數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中
2.在實驗室中,通常將金屬鈉保存在( )
A.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
3.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合金的是( )
A. 硬鋁 B.黃銅 C. 鋼鐵 D.金箔
4.下列物質中既能跟稀H2SO4反應, 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③Al(OH)3 ④Al ( )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5.下列關于Na和Na+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它們相差一個電子層 B.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C.鈉原子,鈉離子均為同一元素 D.灼燒時,它們的焰色反應都呈黃色
6.除去Na2CO3 固體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適量鹽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熱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7.鎂、鋁、銅三種金屬粉末混合物, 加入過量鹽酸充分反應, 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燒堿溶液, 再過濾, 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
A.AlO2- B.Cu2+ C.Al3+ D.Mg2+
8.少量的金屬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它的最終產物是( )
A.NaOH B. 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9. 只用一種試劑可區別Na 2SO4 MgCl2 FeCl2 Al2(SO4)3 ( NH4) 2SO4五種溶液, 這種試劑是( )
A.Ba(OH)2 B.H2SO4 C.NaOH D.AgNO3
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e與S混合加熱生成FeS
B.白磷在空氣中加熱到一定溫度能轉化成紅磷
C.過量的銅與濃硫酸反應有一氧化氮生成
D.NaHCO3的熱穩定性大于Na2CO3
11.下列變化不可能通過一步實驗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 → Al2O3 B.Al2O3 → Al(OH)3
C.Al → AlO2- D. Al3+ → Al(OH)3
12.將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應,如Fe有剩余,則容器中只能有( )
A.Cu、Fe3+ B.Fe2+、Fe3+ C.Cu、Cu2+、Fe D.Cu、Fe2+、Fe
13.將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和有氣泡產生
C. 溶液變紅 D.無變化
1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鋁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Fe3++ Fe =2Fe2+
D.FeCl2溶液跟Cl2反應:2Fe2++Cl2=2Fe3++2Cl-
15 某溶液能溶解Al(OH)3,則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Mg2+ 、Cl-、Na+、NO3- B.K+、Na+、NO3-、HCO3-
C.Na+、Ba2+、Cl-、NO3- D.Fe3+、Na+、AlO2-、SO42-
16.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圖象中, 能正確表示上述反應的是(橫坐標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 縱坐標表示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 ( )
二.簡答題:(本題共52分)
17 (1)鑒別KCl溶液和K2CO3的試劑是     ,離子方程式為為 。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雜質的試劑是    ,離子方程式為         .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雜質用      方法,化學方程式為           .
(4)明礬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是 ,明礬的用途 。
18.某氧化鋁樣品中含有氧化鐵和二氧化硅(一種酸性氧化物)雜質,現欲制取純凈的氧化鋁,某同學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沉淀A的化學式是 濾液B的成分除水外是 (2)步驟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在操作②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19.已知有以下物質相互轉化
試回答:
(1)寫出B的化學式 ,D的化學式 。
(2)寫出由E轉變成F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用KSCN鑒別G溶液的離子方程式 ;向G溶液加入A的有關離子反應方程式 。
20.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它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在潛水艇中用作制氧劑,供人類呼吸之用.它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某學生為了驗證這一實驗,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鹽酸和1.95g過氧化鈉樣品為原料,制取O2,設計出如下實驗裝置:
(1)A中制取CO2 的裝置,應從下列圖①、②、③中選哪個圖:

B裝置的作用是 ,C裝置內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為了檢驗E中收集到的氣體,在取出集氣瓶后,方法是 。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現出現輕微白色渾濁,請說明原因: 。
(3)若D中的1.95g過氧化鈉樣品接近反應完畢時,你預測E裝置內有何現象?

(4)反應完畢時,若測得E中的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為250mL,又知氧氣的密度為1.43g/L,當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的情況下,實際收集到的氧氣體積比理論計算值 (答大或小),相差約 mL(取整數值,所用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實驗室中需要11.2L(標準狀況)二氧化碳,現用含碳酸鈣90.1%的石灰石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該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問:
(1)至少需要含碳酸鈣90.0%的石灰石多少克?
(2)生成的氯化鈣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參考答案:
選擇題:DBDDB CACCA BDBDCD
二17(1)(2)
(4)
18. (1) SiO2 NaAlO2、NaCl、NaOH
(2) CO2+2H2O+AlO2-═HCO3-+Al(OH)3↓
(3) 漏斗、玻璃棒、燒杯
19
20
21解:設至少需要含碳酸鈣90.0%的石灰石的質量為x,生成的氯化鈣的物質的量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 22.4 90%x y 11.2L x=55. 6g y=0.5mol 答:(1)至少需要含碳酸鈣90.0%的石灰石55.6g (2)生成的氯化鈣的物質的量是0.5mol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一共有40個小題,每一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題卡上。40×1.5=60)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魯國國君 C.卿大夫 D.士
2.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始皇為解決上述問題“求其寧息”的措施是
A.焚書坑儒  B.推行郡縣制  C.修長城  D.統一文字
3.清代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加強的突出特點是
A.廢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B.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高于內閣和六部
C.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三衙分權
D.設置了直屬皇帝的具有傳達性質的中央機構
4. 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下列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
B. 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間接統治
C.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經濟上是半封建
D. “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的國家獨立自主權
5.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慶一家報紙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謎面,要求打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當時謎底有兩個:屈原(原子彈)、蘇(蘇聯)武。對這兩個謎底認識正確的是
A.以上兩個謎底正確,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兩個謎底正確,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兩個謎底沒有反映出中國人民為抗戰所付出的代價和所起的作用
6.全面抗戰開始后,中國共產黨和國民政府的總后方分別位于
A.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B.西北地區、東南地區 
  C.西北地區、西南地區   D.西南地區、華東地區
7.《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絕對平均主義性質,因為它規定
A.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B.通過圣庫制度平均分配所有農副產品
C.鰥寡孤獨廢疾者由國庫供養 D.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8.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因為這次革命
A.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B.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
C.給與了人民充分的民主與自由權利 D.結束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
9.決定中國民主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據是
A.共產國際的指示  B.蘇俄的革命經驗 C.中國的特殊國情  D.毛澤東思想
10.政治權力的“傳賢”演化為“傳子”,這一現象不是
A.私有制發展的結果 B.階級對立的產物 C.鞏固部落聯盟的需要 D.歷史的進步
11.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晚期消極因素逐漸增大,主要在于它
A.皇權專制具有個人獨斷性和隨意性,難免決策失誤
B.大小官吏唯上是從,助長了官場的因循守舊之風
C.官僚機構的膨脹導致官僚主義和貪污腐化之風盛行
D.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12.1840年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半殖民地的體現是
A.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到破壞 B.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C.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D.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
13.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是指太平天國
A.缺乏科學理論指導 B.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眾 D.沒有徹底的革命精神
14.太平天國運動遇到了中國歷史上任何農民戰爭不曾遇到的新情況,這就是
A.清軍同地主武裝聯合進攻     B.內部變亂導致分裂
C.敵人長期圍困封鎖        D.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15.武昌起義后,黎元洪被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導致這種局面的根源在于
A.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B.起義士兵的幼稚無知
C.革命黨人認為有“資歷”的人才能號召群眾
D.在特定條件下,革命黨人群龍無首
16.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最主要的依據是
A.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口號 B.受十月革命的影響
C.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D.無產階級開始擔負起革命的領導任務
1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A.是中國近代百年來反抗殖民統治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B.標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C.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
D.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結果


18.下列選項與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不相符合的是
A.男女公民政治權利一律平等 B.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C.五百人會議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D.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監察機關
1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前,議會和國王的關系表明了
A.英國不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 B.議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權
C.議會擁有完整的立法權力 D.議會實際上是英國最高權力機關
20.美國 《1787 年憲法》 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內容中最能體現出這一性質的是
A. 三權分立 B.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C.允許奴隸制存在 D.人民有言論、出版、集會和信仰自由
21.《南京條約》對中國造成的最嚴重的后果是 
A.外國列強從此相繼入侵         B.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C.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析  D.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權
22.《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其危害有 ① 帝國主義向中國輸出資本,嚴重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大舉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 ③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的內地 ④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進士,先后做過蘇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為參知政事。以下對王安石仕途中職位的描述,錯誤的是
A.通判負責監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設置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參知政事行使地方監察權
24.圖一是北京天安門東側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為太廟。圖二是民間祭祀祖宗的場所,稱為祠堂。這種現象源于我國早期的一項政治制度。其特點不包括

圖一 太廟 圖二 祠堂
A.嫡長子繼承制 B.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C.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結合 D.“國”與“家”結合
25.下列詩句中反映古代選官制度的是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B.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C.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D.金多眾中為上客,夜夜算緡眠獨遲
26.15世紀中國出現的內閣制和18世紀英國形成的內閣制的相同之處是
A.都制約了君主的權力 B.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成長
C.都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D.都起到了鞏固政權的作用
27.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對英國人民說:“我無法領導你們作戰,我不能賦予你們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 有①代表國家對外宣戰、媾和 ②任命議會中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③決定英國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內閣大臣和高級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美國1787年憲法與法國1875年憲法的相同之處是 ①都確立了民主共和制 ②都實行兩院制 ③都實行責任內閣制 ④都賦予總統解散眾議院的權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9. 假設英國議會因為英國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的處理不當,而對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內閣的選擇是
A.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職務 B.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散議會
C.要么宣布解散議會,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職務 D. 要么下臺,要么宣布由國王裁決
30.某中學一歷史研究小組對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進行研究,有同學提出“為什么說德意志帝國的君主憲制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對這一問題,有四位同學產生了爭議,你認為最正確的回答是
A.甲同學:皇帝和帝國宰相掌握行政大權
B.乙同學:聯邦議會權力較大,帝國議會權力較小
C.丙同學:行政機構權力大,立法機構權力小
D.丁同學:行政機構控制了立法機構
31.口號和標語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下列標語、口號最有可能出現在武漢街頭的是
A.熱烈祝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軍政府都督! B.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萬歲!
C.熱烈慶祝湖北軍政府誕生!    D.滿清已經滅亡,漢人從此翻身!
32.民國二年,某地農村百姓家的春聯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該春聯反映的歷史本質是
A.辛亥革命脫離農民階級,反封建不徹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農民懷念清王朝
C.袁世凱稱帝,資產階級反對,農民卻擁護
D.信息閉塞,中華民國成立的消息未達到農村
33.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你認為戰勝國“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戰爭賠款太少 B.外國商品滯銷 C.清政府的抵制 D.鴉片仍然不能輸入
34.鴉片戰爭中,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乘船從倫敦出發,途中還在孟買逗留了十天,到達澳門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員琦善與奕山從北京緊急南下,到達廣州分別用時56天、57天。這說明?①中國在戰爭中實際上喪失了應有地利??? ②英國官員在戰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③交通技術在近代戰爭中作用漸居首位??? ④工業文明在近代戰爭中取得了優勢地位
? ?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35.《劍橋中華民國史》說:“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選擇單獨作戰而不與國民黨聯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較早地為最后的決裂做好準備,它也許會干得更好。”對此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1922年中共決定與中國國民黨合作? B.與“國民黨聯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來
? ?C.中共犯了右傾錯誤導致“最后的決裂”D.中共較早準備決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務
36.克利斯提尼根據地區原則劃分阿提卡的基層組織。阿提卡被分成三個區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內陸中央地帶:(三)沿海地區。每個區域分為十個部分,名為三分區。三個區域的一個三分區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部落,這種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連的地帶的部落,而是跨三個區域的一種人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會表決期間才能集合起來。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消滅貴族特權產生的基礎?????? B.擴大公民大會的權力
? ??C.為十將軍的產生布局選區??? ?? ?D.壯大工商業奴隸主的力量
37.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說:“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第一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貫徹,現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應運而生”。下列說法,最符合此觀點的是??①聯邦政府內部分權制衡???②立法權的再度分割?③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間分權制衡??? ④南方與北方的分權制衡
? ??A.①??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38.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的基礎,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新的工業。從中可以看出
???A.資本流動造成了資本主義文明的衰落 B.資本流動促進了近代工業在全球的發展
? C.資本流動催生了古老的民族工業 D.資本流動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特有現象
39.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寫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據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以下解釋最確切的是
? ??A.婦女地位低下,屬于奴隸階層,無權參政
? ??B.全體男性皆為公民,他們擁有國家管理的權利
?? ?C.男人參軍,保家衛國,確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權力,承擔社會義務
40.1801年,美國總統麥迪遜在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再也不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新東西了……”之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孟德斯鳩認為共和國只能在一小片領土上生存的理論是錯誤的。”麥迪遜所謂“新東西”主要指
? ??A.疆域遼闊、人口眾多? ?????????B.民族形成、贏得獨立
C.邦聯國家、地方自治??? ???????D.聯邦體制、三權分立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兩小題,第41題18分,第42題22分)
4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19世紀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連鎖反應……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 “中國連綿不斷的起義已延續了十年之久,現在已經匯成了一個強大的革命”,“可以大膽預言,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代工業體系的即將爆發的地雷上,使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爆發”。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 “運動一開始就帶著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給予民眾的驚慌比給予老統治者們的驚慌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自己是用丑惡萬狀的破壞與停滯對立”。
——馬克思《中國紀事》1862年
材料四 燒了毛子樓,滅了耶穌教,殺了東洋鬼,再跟大清鬧。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使中國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災難的戰爭”分別指什么?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的農民階級進行了怎樣的斗爭? (6分)
(2)材料二、三體現了馬克思對該農民運動的評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請為馬克思的評價提供歷史依據。 (6分)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農民運動的進步性。這兩次農民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6分)
42: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人民摧毀舊制度的同時也進行了創建資本主義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英、法、美等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前后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獻,確立了不同形式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對人類政治文明歷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簡要概括指出,英國《權利法案》和法蘭西共和國憲法的核心內容有哪些?它們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5分)
(2)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哪些重要原則?試概括說明其主要表現。(4分)
(3)結合所掌握的相關知識指出,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文明發展歷程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4)分別列出三國幾經探索后形成的最終的政治體制形式及標志政體形成的法律文獻。(3分)
(5)德意志歷史發展過程中政治體制的變化與其他三國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
新縣高中2012-2013學年高一12月份月考
歷史試卷 答題卷
4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19世紀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連鎖反應……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 “中國連綿不斷的起義已延續了十年之久,現在已經匯成了一個強大的革命”,“可以大膽預言,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代工業體系的即將爆發的地雷上,使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爆發”。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 “運動一開始就帶著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給予民眾的驚慌比給予老統治者們的驚慌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自己是用丑惡萬狀的破壞與停滯對立”。
——馬克思《中國紀事》1862年
材料四 燒了毛子樓,滅了耶穌教,殺了東洋鬼,再跟大清鬧。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使中國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災難的戰爭”分別指什么?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的農民階級進行了怎樣的斗爭? (6分)
(2)材料二、三體現了馬克思對該農民運動的評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請為馬克思的評價提供歷史依據。 (6分)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農民運動的進步性。這兩次農民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6分)

42: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人民摧毀舊制度的同時也進行了創建資本主義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英、法、美等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前后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獻,確立了不同形式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對人類政治文明歷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簡要概括指出,英國《權利法案》和法蘭西共和國憲法的核心內容有哪些?它們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5分)
(2)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哪些重要原則?試概括說明其主要表現。(4分)
(3)結合所掌握的相關知識指出,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文明發展歷程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4)分別列出三國幾經探索后形成的最終的政治體制形式及標志政體形成的法律文獻。(3分)
(5)德意志歷史發展過程中政治體制的變化與其他三國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

歷史試題 答案
選擇題:
1—— 10: BBDCD CBACC 11——20: DAADA DCABB
21——30: DBDBA DAABD 31——40: CABBB ABBDD
第41題:
(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 (6分)
(2)從贊成到否定。 贊揚的依據:掃蕩封建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的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提出了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施政方案《資政新篇》。否定依據:利用宗教發動起義,沒有先進理論作指導,定都天京之后 領導者的進取心減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長,領導集團發生嚴重內訌,農民起義只是高朝換代的工具。 (6分)
(3)進步性:反對帝國主義,具有樸素的愛國思想。 原因:農民階級不是新生產力的代表,不能提出新的科學的革命理論,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6分)
第42題:
(1)《權利法案》以限制國王權力、確立議會主權為核心內容,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5分)
(2)中央集權原則,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大權;分權制衡原則,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民主原則,如總統和議院都由選舉產生。 (4分)
(3)作用:從政治體制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調節和緩解了社會矛盾;穩定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秩序;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利益。(4分)
(4)政體及文獻:英國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美國,共和政體,1787年憲法;法國,共和政體,1875年憲法。 (3分)
(5)相同之處:都屬于資本主義的政治體制。不同:英法美政治民主化程度高,德國專制主義色彩濃厚。原因:英法美通過激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他們對舊制度的打擊和改造比較徹底,民主化程度較高;德國是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余,因而專制主義色彩濃厚。(6分)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地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仰望天空,我們看到下列哪些物體屬于天體 ( )
①北極星;②隕石;③飛行的飛機;④彗星、流星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有關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月球繞地球有規律的運動
D.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且幾乎在同一個平面
3、太陽的能量來源于 ( )
A.太陽黑子和耀斑的強烈活動 B.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C.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D氦原子裂變過程中釋放的能量
4、促進地球上的大氣、水、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 ( )
A.日、月引力能 B.重力能
C.太陽輻射能 D.地球內部熱能
5、關于晨昏線(圈)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晨昏線(圈)將地球劃分為晝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線(圈)上的太陽高度永遠為0°
C.晨昏線(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東推進
D.晨昏線(圈)任何時候都將地球平分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6~7題。
6.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有縱波(S波)和橫波(P波)之分
B.縱波傳播速度較快,但只能通過固體
C.橫波傳播速度較慢,但可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D.地震波傳播速度發生變化,說明傳播介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7.某地地下30千米深處發生地震,這時附近池塘中的游魚會感到 (  )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P波,上下顛簸
D.S波,左右搖晃
8、哈爾濱和海口兩地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比較 ( )
A、線速度相同,角速度哈爾濱大于海口
B、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海口大于哈爾濱
D、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9、在北京,6月1日22時看到星空,再次看到同樣星空的時間是 ( )
A 、6月2日22時 B、6月2日21時56分4秒
C、6月2日22時3分56秒 D、6月2日22時56分4秒
10、地球同步衛星與地球赤道上的某一點相比 ( )
A.角速度大于赤道上的點 B.線速度小于赤道上的點
C.角速度小于赤道上的點 D.線速度大于赤道上的點
11、下列各地中,每年兩次受到太陽直射的是 ( )
A、20°N,30°E B、25°N,25°E
C、23.5°S,60°W D、40°S,120°W
地球上的“對住點”是指地面上經度相同、緯度的度數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兩點。據此回答12-13題。
12、北京(116°E、40°N)“對住點”的地理坐標是 ( )
A.116°W、40°N B.116°W、40°S  
C.116°E、40°N D.116°E、40°S
13、對于地球上的“對住點”來說,下列地理現象一定相同的是 ( )
A.地方時 B.太陽高度
C.同時日出 D.地轉偏向力的方向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順利升空。2012年6月18日約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點00分安全返回,回答14—17題
14、下列不屬于“神舟九號飛船”飛行領域的是 ( )
A.地月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總星系
15、“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時,居住在倫敦(中時區)的華僑,收看電視直播實況的當地時間是( )
A.6月15日10時37分      B.6月16日10時37分   
C.6月17日10時37分     D.6月16日11時37分
16“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時到安全返回期間地球公轉的速度(  )
A.逐漸變慢 B.逐漸變快 C.最快 D.最慢
17.“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時到安全返回期間,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
A.在南半球先向南再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C.在北半球先向北再向南移動 D.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18、一架飛機于當地時間2005年12月10日11時起飛,5分鐘后過了180度經線,此時飛機所在地的區時不可能是 (  )
A.10日11時5分 B.11日11時5分
C.9日11時5分 D.10日10時5分
19. 下圖表示我國北方的一條河流,圖中陰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積而成的沙島,該沙島最后將可能 ( )
A. 與 M岸相連 B. 與M、N兩岸相連而消失
C. 與N岸相連 D. 沙島將保持原來的位置不變
20、依此原理,長江入海口的南岸 ( )
A.以泥沙沉積為主 B.適合修建海水浴場
C.將與江心沙島相連 D.適合建設港口
讀南半球某區域經緯網圖,回答21---22題。
21、①地的地理坐標是( )
A.20°S,20°E B.20°S,20°W
C.20°S,60°E D.20°N,40°E
22、關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兩地的地方時相差1小時
B.③地位于⑤地的東北方
C.③、④兩地的地方時相差80分鐘
D.①②兩點間距離等于②③兩點間距離
23、下面是以北極為中心的圖形圖,斜線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新縣為3月22日5時的應是( )
24、如果新縣為星期一的早上6:00,那么在全球范圍內所處的日期( )
A.星期日的范圍大于星期一
B.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二
C.星期二的范圍大于星期一
D.星期一的范圍大于星期日
25、國家主席胡錦濤2012年9月6日下午3:30乘坐專機離京前往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中符拉迪沃斯托克經緯度為:北緯43°09’ 經度東經131°53’,飛機飛行了2小時30分鐘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問胡錦濤主席到達當地區時為 ( )
A 9月6日18:00 B 9月6日7:00
C 9月6日17:00 D 9月6日19:00
讀圖,回答26---27題:
26.圖中的M天體可能是(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7.與地球相比,天體M沒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液態水 ②沒有堅硬的地表
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  ④體積和質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下列對太陽大氣的結構及其活動敘述正確的是 ( )
A.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B.日常肉眼觀察到的太陽大氣層為色球層
C.光球層表面有時出現局部區域突然增亮的現象,叫耀斑
D.耀斑有時與太陽黑子同時出現,但兩者的活動周期并不相同
29.下列現象,可能是太陽活動影響造成的是 ( )
A.有線電話突然中斷 B.氣溫異常升高
C.指南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D.山體發生滑坡
30.北半球夏季長于冬季是由于 ( )
A.季節劃分就這么規定的 B.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時快時慢
C.黃赤交角的存在 D.地軸是傾斜的
二、綜合題(每空2分,共40分)
3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12分)
(1) 寫出①②③④點的節氣名稱。
① ② ③ ④
(2)圖中冬至日到夏至日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變化規律為
(3)當地球公轉速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時,它剛好位于公轉軌道上的 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4分)
(1)該圖所示節氣為
(2)圖中C點所在地的經度位置是 .
C點在A點的 方向。??
(3)A、B、C、D四點中,地球自轉線速度相等的是________ 地方時相同的是
(4)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
(5)圖中A B C D 四點中在春分日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33.讀“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4分)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面以上的C代表    。
(3)圖中F處,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繼續往深處傳播。這說明F面以上的E物質狀態為    態,以下的G物質狀態為    態。
參考答案
1—10 BCBCC DCCBD
11—20 ADACB ACDCD
21—30 ACBAB BCACB
31(1)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 角速度不變 線速度先變快后變慢
(3) C
32 (1) 冬至
(2)西經60 東北
(3)AC AB
(4) 南緯23.5 西經120
(5)C
33 (1) 橫波 縱波
(2) 地殼
(3)消失 降低 固 液
注:選擇題部分每空2分,共計60分。填空題部分每空2分,共計40分。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政治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25×2﹦50分)
1.某國2012年第一季度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3萬億元,第二季度由于生產發展,貨幣需求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紙幣量達到了5萬億元,此時貨幣貶值了(  )
A 20% B 28% C 60% D 72%
2.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意味著( )
①人民幣匯率上漲 ②美元對人民幣外匯匯率下跌
③有利于適當擴大我國出口 ④有利于適當擴大我國的進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一些本來只有少數人有能力購買的高檔商品,過了 一段時間后,其價格會逐漸降低,成為尋常百姓都買得起的普通商品。這是由于( )
A.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
B.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減少
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
D.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減少
4.近幾年來,微機市場日新月異,微機不斷升級換代,而價格卻在不斷下跌。微機價格不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  )
A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
B 市場供給超過市場需求
C 通貨膨脹得到抑制,紙幣增值
D 企業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
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補品。如果市場上甲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上升,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時(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蘋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5在國內市場上的售價高達萬元,即使這樣,“果粉”們仍然趨之若鶩。對此,一些“果粉”們表示能在第一時間用上iPhone5很有面子,這是促使他們購買iPhone5的主要原因。這些“果粉”的行為(  )
A 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響的結果
B 主要是受求異心理影響的結果
C 表明價格對需求具有調節作用
D 促使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
7. “農家樂”旅游休閑方式是適應城市人回歸自然的心態而形成的。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大量的都市人選擇了到山野村莊過農家生活,鄉村農戶也適時推出了更多的“農家樂”服務項目接待城里人。這表明(  )
A 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B 消費者要樹立綠色消費觀念
C 我國城鄉差別正在逐步縮小
D 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具有導向作用
8.中國改革成功靠的是“靠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格局,國企做大做強做優;另一條腿就是非國有經濟。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 我國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地位平等、公平競爭
B 股份制改革是所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必經之路
C 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D 我國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9.2012年5月25日,國資委下發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引入民間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現代產權制度,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轉變發展方式。這樣做的意義是(  )
①有利于國有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②有利于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作用
③有利于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④有利于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王老吉原先的廣告詞是“健康家庭,永遠相伴”,沒有讓銷售有多大起色。后來,王老吉提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廣告語,專業定位于“消火”,銷量猛增。由此可見(  )
A 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注重企業形象
B 優美的廣告語是企業經營成敗的決定因素
C 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D 成功的企業經營離不開正確的經營戰略
11.亞當?斯密說過:“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這句話強調的 是( )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協調人們的利益關系
②分配不合理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③分配方式有時對生產起決定作用
④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農民王某把自己的3畝集體承包地轉租給張某,每年得到900元的租費;張某則以這種方式共承包了村中的土地20畝,每年經營收入超過10萬。王某和張某的收入分別屬于( )
A 按生產要素分配和按勞分配
B 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C 按生產要素分配和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D 按勞分配和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13.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大多實行年薪制。上市銀行的高管年薪都超過了百萬。這種薪酬制度(   )
A 表明國有企業的生產資料歸企業負責人所有
B 擴大了貧富差距,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C 違背了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原則
D 承認了管理水平等生產要素在創造財富中的重大作用
2012年8月17日,國家財政部宣布在香港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國債,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儀式并啟動發行。這是財政部第三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超過了上兩次的總和。據此回答14—15題。
14.居民投資債券獲得的收入屬于( )
① 按勞分配獲得的收入② 按生產要素分配獲得的收入③ 合法的勞動收入④合法的非勞動收入⑤財產性收入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5.在港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 )
① 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② 是國家財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③ 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支持,將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財政金融合作④體現了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6.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開店和購物,但不少人利用網上無憑證的便利不交稅款。網上經營者不向國家繳稅的行為,屬于( )
A 騙稅 B 欠稅 C 偷稅 D 抗稅
17.從201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新個稅法實施后,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大部分低收入人群賦稅減少。下列不屬于個人所得稅的作用的是(  )
A 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B 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C 有利于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
D 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18.按照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月收人5500元的小王每月要交個人所得稅,而小王認為工資是自己的勞動所得,為什么還交稅,認為國家應取消此稅種。如果請你說服小王,你可以采用的理由有(  )
①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應自覺誠信納稅
②個人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
③國家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是稅收,國家職能的實現要以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每個公民應自覺參與稅收的征管和監督稅款的使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19.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各省市無權自行調整其扣除標準,必須按規定征收。這主要表明(  )
A 稅收具有強制性??? B 稅收具有無償性
C 稅收具有固定性??? D 稅率一旦確定就不能改變
20. 繼《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出臺后,財政部又緊鑼密鼓的研究并于2012年試點開征房產稅。下列關于開征房產稅的意義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B 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擠壓樓市泡沫
C 調節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
D 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21.下列對財政支出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①它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的過程 ②通過它,國家的各種職能方得以實現 ③財政支出只能用于國家行政開支 ④它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 ⑤財政支出一定要小于或等于財政收入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22.根據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為刺激社會需求,財政支出的重點轉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上來,與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相適應。這表明(   )
①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起決定作用
②財政支出的重點是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為依據的
③要堅持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
④國家的政策可以通過財政支出體現出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3.當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應(  )
①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 ②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
③減少財政支出    ④減少稅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一些地方的少數魚類養殖、經營戶非法使用化學制劑“孔雀石綠”,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24. 少數魚類養殖、經營戶非法使用化學制劑“孔雀石綠”,主要體現了市場調節的( )
A 自發性 B 盲目性 C 滯后性 D 靈敏性
25.2011年,“瘦肉精”、“染色饅頭”、“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發國人對食品安全的憂思。對此,政府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強市場監管,防患于未然 ②發揮國家宏觀調控在市場調節中的基礎作用
③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規則 ④誡信經營,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 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中,2009—2011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3.60%、37.30%、51.60%。
(注:2011年,美國、歐盟、日本的消費率分別為87.7%、80.7%、78.6%,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為67%左右,而我國消費率僅為49.6%。)
材料二:按照國際經驗估算,我國文化消費支出總量應該在4萬億元以上,而實際上由于國民文化消費動力不足,實際文化消費只有1.15萬億元左右,缺口達3萬億元。我國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消費僅占城鄉居民消費總額的10%左右,而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居民文化消費占總消費額的30%以上。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經濟信息。(4分)
(2)運用《經濟生活》生產、消費的知識,說明應如何提高我國的文化消費水平?(6分)
27.(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統一,圍繞改善民生謀發展,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持久動力,著眼維護公平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材料三:我國2007-2011年基尼系數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系數
0.47
0.496
0.48
0.469
接近0.5
注:基尼系數用于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基尼系數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
(1)結合材料一說明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有何意義? (4分)
(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怎樣才能促進收入分配公平?(12分)
28.(14分)觀察漫畫(追星族), 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
(2)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漫畫中明星的行為是錯誤的。(8分)
(3)我們中學生在履行依法納稅義務方面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4分)
29.(10分)中廣網北京2012年9月12日消息,針對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收購地溝油煉制、銷售食用油問題,公安部統一指揮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公安機關歷時4個月,成功破獲了一起特大食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案件,這也是全國公安機關首次全環節偵破非法收購地溝油煉制食用油,并通過糧油公司銷售給群眾的案件。相關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上述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4分)
(2)構建“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是廣大消費者的企盼,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的責任。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就如何構建“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提出建議(6分)
12月月考政治答案
選擇題
BCCAB  ADCAD  DADCA  CCACD  CDCAC
26(1)(4分)近年來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但相對于發達國家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而言,國內消費需求仍顯不足,因此,必須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以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2)(6分)①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提高我國的文化消費水平,政府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文化消費熱點
②文化企業要不斷注重文化產品創新,引導和擴大文化消費
③文化消費者要轉變,更新消費觀念,改善消費結構,增加文化消費的比重,提升文化消費的水平和質量
27(1)(4分)①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②這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 (12分)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證;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之所占比重更加合理;③調節過高收入,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完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28 (1)(2分)漫畫反映了個別高收入者存在從偷稅等違法行為。或者個別明星未能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
 (2)(8分)①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如果像漫畫中的明星那樣,那么國家會因喪失財政收入而無法實現其職能。②稅收具有強制性。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上述明星行為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制裁。③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明星高收入,應該自覺多繳稅,利于建立和諧社會。④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3)(4分)①自覺增強依法納稅意識。我們人人都是消費者,都是實際的負稅人,都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做出了貢獻。②消費、購物時,要主動索要發票。③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D、對偷稅等違法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等。
29 (1)(4分)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的弊端,某些生產經營者違背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行業規范等市場規則的不健全。(2)(6分)政府:加強調節和監管。 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
消費者:學習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利益。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數學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 B. C. D.
2. 左面的三視圖所示的幾何體是( )
A. 六棱臺 B. 六棱柱 C. 六棱錐 D. 六邊形
3. 已知函數的圖象恒過定點,則點 的坐標是
A. B. C. D.
4. 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 與是同一函數 B. 是函數
C. 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 D. 函數是建立在兩個非空數集上的映射
5. 已知,且,則
A. B. C. D.
6. 將一個邊長為a的正方體,切成27個全等的小正方體,則表面積增加了( )
A. B.12a2 C.18a2 D.24a2
7. 已知 a, b是異面直線,下面四個命題:
①過a至少有一個平面平行于b; ②過a至少有一個平面垂直于b;
③至多有一條直線與a,b都垂直; ④至少有一個平面與a,b都平行。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是(   )
A, 0   B, 1   C, 2   D, 3
8. 設奇函數的定義域為,若當時,的圖象如右圖,則不等式
的解集為
A. B.
C. D.
9. 函數的零點所在的一個區間是
A. B. C. D.
10. 如正方體中,異面直線
所成角為 ( )
A.300 B.450 C.600 D. 900
11. 當時,函數和的圖象只可能是
12. 對于集合,定義,設 則
A. B.
C. D.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已知用斜二側畫法,畫得的正方形的直觀圖面積為,則原正方形的面積為 14. 設函數,若,則實數= .
15.已知各頂點都在一個球面上的正四棱柱(其底面是正方形,且側棱垂直于底面)高為,體積為,則這個球的表面積是
16. 已知函數滿足: 對任意實數,,且,請寫出一個滿足條件的函數= .( 注:只需寫出一個函數即可).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化簡下列各式:
(I) (II)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
(I)求函數的解析式;
(II)用單調性定義證明函數在上是增函數.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長方體中,,點
為的中點。
(1)求證:直線∥平面;
(2)求證:平面平面;
20.(本小題滿分12分)
一個三棱柱的底面是3的正三角形,側棱垂直于底面,它的三視圖如圖所示,.
(1)請畫出它的直觀圖;(2)求這個三棱柱的表面積和體積.
21.(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河流航線AC段長40公里,工廠上;位于碼頭C正北30公里處,原來工廠B所需原料需由碼頭A裝船沿水路到碼頭C后,再改陸路運到工廠B,由于水運太長,運費太高,工廠B與航運局協商在AC段上另建一碼頭D,并由碼頭D到工廠B修一條新公路,原料改為按由A到D再到B的路線運輸.設=公里(0≤≤40),每10噸貨物總運費為y元,已知每10噸貨物每公里運費,水路為l元,公路為2元.
(1)寫出y關于的函數關系式;(2)要使運費最省,碼頭D應建在何處?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其中為常數且)的圖象經過點.
(I)求的解析式;
(II)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高一數學月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CCDDA BCBCC B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 14. 或15. 16. )(滿足底數的指數函數即可)
三、解答題:
解: (I)
…………5分
(II)原式
…………10分
18.(本小題滿分12分)
解: (I)∵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2分
故,所以, ………4分
所以 . ………5分
(II) 設,, ………6分

………8分
∵ ∴ , ………10分
∴ 而 ∴ ………11分
∴在上是增函數. ………12分
19.(本小題滿分12分)
證明:(1)設AC和BD交于點O,連PO,
由P,O分別是,BD的中點,故PO//,
所以直線∥平面--------------------------------------------------------------------5分
(2)長方體中,,
底面ABCD是正方形,則ACBD 又面ABCD,則AC,
所以AC面,則平面平面 -------------------------12分
20.(本小題滿分12分)
解:(1)略;(2)S=27+;V=.
21.(本小題滿分14分)
解:
22 (本小題滿分12分)
解:(I)由題意得…………2分
…………4分
(II)設,…………5分
則在上為減函數.(可以不證明)…………7分
當時,…………9分
因為在上恒成立,…………10分
即,…………11分
即的取值范圍為:.…………12分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物 理 試 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1.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才有慣性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才有慣性
C.物體的運動方向改變時才有慣性 D.物體在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
2.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運動 B.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比如說行駛中的汽車,只要把發動機關閉,車馬上就停下了 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3.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分別為6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 )
A.1N B.3N    C.13 D.15N 
4.關于力,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因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總有受力物體.比如,一個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沒有受力物體
C.因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也不論怎樣運動,受到的重力都一樣
5.關于摩擦力,下面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B.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重力成正比
C.靜摩擦力隨著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有一個最大值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6.下列運動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A.物體的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反而減小
B.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反而不為零
C.物理的加速度不為零且始終不變,速度也始終不變
D.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速度逐漸增大
7.下列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說法中,正確是( )
A.物體沿豎直方向下落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B.物體初速度為零、加速度9.8m/s2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C.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D.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8.圖1中,一個質量均勻的球放在互成120°的兩塊光滑平面上,保持靜止,OA是水平的.關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彈力
B.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彈力
C.平面OA對球的彈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對球的彈力,方向豎直向上
9.如圖4所示,a,b,C三根繩子完全相同,其中b繩水平,C繩下掛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則這三根繩子中最先斷的是 ( )
A.a繩 B.b繩  C.c繩 D.無法確定
10. 如圖:a、b、c三個物塊之間和與桌面接觸處均有摩擦,但摩擦因數不同。當b受一水平力F作用時,a、c隨b一起保持相對靜止向右作勻速運動,此時:( )
A.b對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b對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a、b間的摩擦力和b、c間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桌面對c的摩擦力小于F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實驗題 (本題共有2小題,每空3分,共計15分)
11.(9分)某學生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小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他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50 Hz的交流電源上,實驗時得到一條紙帶。他在紙帶上便于測量的地方選取第一個計時點,在這點下標明A,第六個點下標明B,第十一個點下標明C,第十六個點下標明D,第二十一個點下標明E。測量時發現B點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測得AC長為14.56 cm、CD長為11.15 cm,DE長為13.73 cm,則打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大小為________m/s2,AB的距離應為_______cm。(每空都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2.(6分)(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里作用效果是指 (  )
A.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被拉長
B.固定橡皮條的圖釘受拉力產生形變
C.細繩套受拉力產生形變
D.使橡皮條在同一方向上伸長到同一長度
(2)如圖實-2-7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若用F表示兩個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則可以判斷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學的實驗結果是符合事實的.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只有最終結果的不得分)
13.(10分)如右圖所示,用輕繩AC和BC懸掛一重物,繩與水平天花板的夾角分別為60(和30(,已知C下面吊的重物100 N。求繩 AC和BC的拉力。
14 .(10分)重量G=100 N的物體置于水平面上,給物體施加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0(的拉力F,F=20 N,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求地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各是多少。
15.(12分)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20N,A與B、B與地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體B用細繩系住,當水平力F=?32N時,才能將A勻速拉出,求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16 .(13分)一輛大貨車長18米,貨車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綠燈亮起時,它以3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恰在此時,一輛自行車以6m/s的速度并肩駛出。試求:
(1)貨車追上自行車之前,兩車之間的最大距離。
(2)何時貨車追上自行車?追上時貨車的速度多大?
答案: 1.D 2.D 3.BC 4.D 5.C 6.ABD 7.C 8.BD 9.A 10.A 12.甲
15. 解:以A物體為研究對象,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則物體B對其壓力 FN 2=GB=20N,
地面對A的支持力 FN 1=GA+ GB =60N,
因此A受B的滑動摩擦力 Ff 2=FN 2=20,
A受地面的摩擦力 Ff 1=FN 1 =60,
又由題意得:F= Ff 1+ Ff 2=60+20=80,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英 語
第I卷(選擇題 共11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做題時,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park?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t.
2. What is the picture of?
A. A city. B. A farm. C. A pet.
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
A. Having a meeting. B. Having a meal. C. Working.
4. Which city did the man visit before?
A. Shanghai. B. Beijing. C. Hangzhou.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new film star?
A. He is 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
B. He isn’t a good actor.
C. He is handsome.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個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Who is Suzie?
A. Tom’s secretary. B. Mr. Walker’s secretary. C. Mr. Walker’s wife.
7. Why does the woman feel upset?
A. She feels useless. B. She is late for work. C. Tom is angry with her.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man?
A. Her back hurts. B. Her head aches. C. Her hand is painful.
9. What day is today?
A. Tuesday. B. Wednesday. C. Thursday.
10.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Take an examination. B. Take her blood pressure. C. Get some medicin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 When did the speakers plan to travel to Michigan?
A. Tomorrow. B. Next week. C. Early next month.
12. 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A. To cancel the trip.
B. To change the time of the trip.
C. To ask about the opinions of Jack and Jane.
13. What will the man do?
A. Deal with his family emergency.
B. Get the air tickets.
C. Call Jack and Jan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題。
14. What did the teachers do after Tim got into trouble?
A. They always punished him.
B. They talked to his parents.
C. They often laughed at him.
15. Why did Tim lie down with his bike on top of him?
A. To get away from school.
B. To make his mother angry.
C. To play a joke on his mother.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im?
A. He used to sit on his own at school.
B. He was often absent from school.
C. He often played jokes on his teachers.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ere are the two rooms located?
A. On the second floor. B. On the fourth floor.
C. On the fifth floor.
18. How much will Peter pay for one room each night?
A. $200. B. $400. C. $600.
19. What kind of payment is NOT accepted?
A. Cash. B. Credit card. C. Check.
20. When will Peter arrive at the hotel?
A. August 10. B. August 12. C. August 20.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黑。
21. Hearing the______ news, we all felt_______.
A. relaxed; relaxing B. relaxed; relaxed
C. relaxing; relaxing D. relaxing; relaxed
22. After years of war, the people in that country were eager to live in_________.
A. peace B. public C. silence D. trouble
23. They complained________ the boss ______ the food, but he didn’t take notice of it.
A. for;to B. to; about C. about D. to; for
24. Hurry up. I_____ for Korea to visit my uncle; The plane_____ at 10:00.
A. am leaving; will leave B. leaves; is leaving
C. am leaving; leaves D .will leave; is leaving
25. Joh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dinner, and with his work______, he gladly accepted it.
A. finished B. finishing C. having finished D. was finishing
26. The computer was used in teaching. As a result, not only______, but students became more interested in lessons.
A. saved was teachers’ energy B. was teachers’ energy saved
C. teachers’ energy was saved D. was saved teachers’ energy
27. The boy was very sick, but he managed to ______.
A. pull off B. pull out C. pull through D. pull up
28. AIDS is said ________the biggest health challenge to both men and women in that area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 that it is B. to be C. that it has been D. to have been
29. They were surprised that a child should work out the problem____ they themselves could not.
A. once B. unless C. while D. if
30. It is one of the funniest things____ on the Internet so far this year.
A. finding B. being found C. to find D. found
31. Had I known about this computer program, a huge amount of time and engery _______
A. would have been saved B. had been saved
C. will be saved D. was saved
32. They _______have arrived at lunchtime but their flight was delayed.
A. will B. can C. must D. should
33. I suggest that she ____ the “painted skin”, ____ leading actress is Zhouxun.
A. see; its B. sees ; its C. see; whose D. sees; which
34. Jane was asked a lot of questions, but she didn’t answer ____ of them.
A. other B. any C. none D. some
35.—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Qingdao, Joanna?
—_____________.
A. Oh, wonderful indeed. B. I went there alone.
C. First by train and then by ship D. A guide showed me the way
第二節 完形填空 (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Terry was a middle-aged businessman. He was 36 in career and often complained that he had been fooled(欺騙) by others. One day he told his wife he was 37 disappointed with the city that he had to 38 .
So his family moved to another city. It was Saturday39. When Terry and his wife were busily putting their things in their new home, the lights suddenly 40 and they were forced to stop work. Terry was sorry to have 41 to bring along some candles. Just then he heard light 42 on his door.
“Who is it?” he wondered. Terry knew 43 else in the new city, and this was the moment he especially hated to be 44. He opened the door impatiently (不耐煩地).At the door was a little 45, shyly asking, “Sir, do you have 46? I’m your neighbor.” “No,” answered Terry angrily. He shut the door 47.
After a while the door was knocked again. He opened it and48 the same little girl outside. But this time she was 49 two candles radiating (放光) red light. She said, “My grandma told me the 50 neighbor downstairs might need candles. She sent me here to 51you these.”
At that moment Terry suddenly realized what 52 his failure in life. It was his indifference (冷漠) and 53 to other people. The person who had fooled him in life was actually nobody else 54 himself, for his eyes had been covered by his 55 mind.
36. A. experienced B. unlucky C. unsuccessful D.interested
37. A. rather B. very C. so D.such
38. A. leave B. travel C. stay D.choose
39. A. morning B. afternoon C. evening D. noon
40. A. went out B. went down C. went by D. went on
41. A. wanted B. forgotten C. decided D. remembered
42. A. sounds B. calls C. strikes D. knocks
43. A. nobody B. anybody C. somebody D. everybody
44. A. liked B. followed C. troubled D. learned
45. A. boy B. girl C. postman D. shopper
46. A. candies B. toys C. lights D. candles
47. A. easily B. heavily C. happily D. worriedly
48. A. met B. found C. touched D. knew
49. A. holding B. seeing C. bringing D. drawing
50. A. poor B. kind C. new D. young
51. A. buy B. give C. borrow D. sell
52. A. made B. developed C. caused D. stopped
53. A. laziness B. unkindness C. sadness D. unhappiness
54. A. besides B. except C. but D. than
55. A. open B. right C. warm D. col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第一節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A
Studies show that children who eat breakfast do better in school. It doesn’t take much further thought to know that adults will feel better and do better at work as well. Whether you work at home, on the farm, at the office, at school, or on the road, it is not a good idea to have no breakfast.
If we have no breakfast, we are likely to become tired when our brains and bodies run low on fuel (食物). By mid-morning, a lot of us grab a cup of coffee or eat a sugary candy bar to wake up again. This might work for a few minutes, but by lunch time we are hungry. Eating a good breakfast sets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Having no breakfast is a popular way to lose weight, but not a smart one.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will lose weight if they have no meals, but that just isn’t true; the body expects to be refueled a few times a day, starting with a healthy breakfast. Eating breakfast is good for losing weight. In fact, people who eat breakfast are more likely to keep a healthy weight.
A healthy breakfast should have some protein (蛋白質) and some fiber (纖維). Protein can come from low fat meats, eggs, or beans. Fiber can be found in whole grains, vegetables and fruits. A good example of a healthy breakfast might be something simple like a hard boiled egg, an orange, and a bowl of whole grain cereal with low fat milk. Stay away from sugary foods and white bread because they are digested (消化) quickly and will leave you hungry and tired in several hours. Protein and fiber will keep you feeling full until lunch time.
56.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
A.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good breakfast every day
B. many adults are too busy to have breakfast every day
C. many adults go to work without having breakfast
D. many children go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feel tired at work probably because __.
A. we need to have a cup of coffee B. we don’t have a good breakfast
C. our brains don’t work any longer D. we don’t have enough sleep at night
5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mean?
A. Having a good breakfast can help you to finish your work.
B. Eating a good breakfast is enough for the whole day.
C. Breakfast is really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in a day.
D. You will be happier if you have a good breakfast.
59. 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_.
A. it is healthy only to have beans and eggs for your breakfast
B. you mustn’t have meat for your breakfast
C. you should eat sugary foods if you feel hungry
D. you should eat something which has protein and fiber for breakfast
B
Three high students become heroes after their act of saving a baby’s life.
Andrew Willis, 15, his brother Chris, 13, and friend Reece Galea, 14, were walking along Swallow Drive on their way to school on May 23, when Nicholle Price ran out of her house, shouting for help. Her six-month-old son Corey had swallowed (吞下) an earring (耳環) and the young mother couldn’t ring for help because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 phone. The three teenagers rushed to the aid of Ms Price, called an ambulance (救護車), calmed her down and waited with her until the ambulance arrived before heading to school.
Ms Price, Corey and his grandmother Joyce Finnie visited the school last Thursday to thank the boys for their kind action. “It’s good to know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good people who will stop and help,” Ms Price said. “While I was shouting for help, a woman walking her dog went straight past, without stopping. I don’t know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se boys had not stopped.”
The teenagers were shocked at the attention they received at school for their heroic act but admitted that the incident was nerve-racking(刺激神經的). “We heard her shouting so we knew something wasn’t right,” Andrew said. “We thought someone had died. It was scary (驚慌的) but we just did what we had to do.”
Just as proud as the boys’ parents is their principal, Tim McCallum.
After two days in hospital, Corey has now fully recovered. “He’s got two new teeth to show,” Ms Price said. “I have to keep a closer eye on him. He’s into everything now and grabs whatever he finds to put it straight into his mouth.”
60. The three high students were _____ when a woman ran out of her house shouting for help.
A. playing near the house B. on their way to school
C. walking their dogs nearby D. on their way back from school
61. Ms Price spoke of a woman walking her dog without stopping to show _____.
A. how dangerous the case was B. how brave the three boys were
C. why the three teenagers’ action was heroic D. how clever the three boys were
62.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4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
A. they didn’t expect they would be given so much praise
B. they felt excited to have become so famous after the incident
C. they were supposed to receive so many prizes for their good deed
D. they were proud of the attention they received at school for their heroic deed
63. Which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How a baby was saved after swallowing an earring
B. Why the mother shouted for help
C. Baby life saved: teenage heroes earn high praise
D. A mother came to school to thank 3 teenagers
C
It is well known that Einstein was the father of the famous Theory of Relativity. But do you know it owes a great deal to Marits, Einstein’s former wife?
In 1896, 17-year-old Einstein went to Zurich to study physics. There he met a girl from Hungary. They studied in the same class. The same interest brought the two together and the young man fell in love with Marits. In 1903, when Einstein was 24 years old, he married Marits, who was 4 years older than he.
After their marriage, Einstein devoted himself to the research of the great theory. To give her husband more help, Marits gave up her own work, and became a good wife and assistant. She tried her best to encourage him whenever possible and she was sure that her husband would succeed. They often discussed the theory while walking outside or sitting together in the room. They even discussed it in their letters when one of them was away from home.
In 1914, the Einstein moved to Berlin and settled there. At that time, Einstein’s theory proved to be correct and he had beco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Marits was very proud of him and his success. But it was not long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broke out. Marits as well as her two sons, who were all on holidays in Switzerland, couldn’t come back to Berlin. The war not only stopped Einstein’s work but broke up the warm, happy family. In 1919, Einstein and Marits had to get divorced.
Einstein himself, however, later said that Marits was really an outstanding woman.
64. Einstein fell in love with Marits mainly because they ________.
A. were in the same school B. wanted to do research together
C. had the same interest D. ca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65. By the year of 1914, Einstein had _________________.
A. beco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B. been proud of his success
C. suffered from the 1st World War D. lost touch with Marits
66. Einstein and Marits got divorced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
A. they no longer loved each other B. the 1st World War broke out
C. Marits went away with the children D. Einstein had become famous
D
Everybody has had at least one experience from which he knows the meaning of life. This time, which took place several years ago, but seems as if it just happened.
On an afternoon several years ago, my brother-in-law opened the bottom drawer of my sister’s dress and picked out a beautiful skirt. “Jan bought this the first time we went to New York, at least 8 or 9 years ago. She never wore it. She was saving it for a special occasion.” he said. I guess this was the occasion: it was the funeral(葬禮) of my sister, after her unexpected death.
He took the shirt and put it on bed, with the other clothes we were taking to the funeral. Then he closed the drawer and turned to me, “Don’t ever save anything for a special occasion. Every day you’re alive is a special occasion.”
I’m thinking about his words, and they’ve changed the way I live my life. I’m spending more time with my family and friends and less time in committee meetings. Whenever possible, life should be a kind of experience to enjoy, not to suffer. “Someday” and “one of these days” are losing their importance on my vocabulary. If it’s worth seeing or hearing or doing I want to see and hear and do it now.
Ever since that day, I have been trying very hard not to put off, hold hack or save anything that would add laughter and color to our lives. Every morning when I open my eyes, I tell myself that every day, every minute, every breath, truly is a gift. So cherish every day and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your life.
67. Why did Jan buy the beautiful skirt but didn’t wear it?
A. She waited for a special occasion to wear it on.
B. She wanted to keep it for someone else.
C. She saved it till she grew up.
D. She would give it to herself as a gift some day.
6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herish” mean?
A. Treasure. B. Waste. C. Own. D. Save.
69. From his experience, the author learns that .
A. everybody can have a happy life through efforts
B. every day in our lives is worth cherishing
C. enjoying ourselv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ur lives
D. everybody will have some things left to do after his death
70.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What Is the Meaningful Life Like? B. My Sister Jan
C. Every Day Is a Gift D. The Most Important Time in Your Life
第二節 (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E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As we know, sport is very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People who usually compete in sport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Why so many people love sports? __71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do sports, such a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swimming, badminton, and so on. __72__ I have taken the swimming course this term, since I didn’t know how to swim. I find that swimming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has many benefits for our bodies. On one hand, it can make our blood circulatory system run regular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muscles of our bodies can be massaged(按摩) under the pressure of water. All these are positively advantageous to our health.
__73__ It is known to us that some sports are team sports that involve several players or even more. When playing with others, people must face the situation of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Through the sport games, strangers may go easily with others and mak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__74__ If you don’t know what to do, doing exercises may be a good idea because you can share the time and the fun with your friends.
Some people may say it is easy to hurt while having sports. __75__Yes, that’s right. But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 are more than its disadvantages. We should follow the lead of sports athletes, as sport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our life. Plenty of physical exercise will help you keep fit.
A. I think I love the sports deeply.
B. Just take swimming for example.
C.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D. I like the sports, which is interesting.
E. Besides, sport is also a way of communication.
F. Some people may say it is easy to be hurt while having sports.
G. What’s more, they can get satisfaction from the competitive sports.
高一年級12月份月考英語試題答案
第一部分 1-5ABBAC 6-10BABCC 11-15 ABAAC 16-20 ACACA
21-25DABCA 26-30BCDCD 31-35ADCBA
36-40CCACA 41-45BDACB 46-50DBBAC 51-55BCBCD
第二部分 A篇ABCD B篇 BCAC C篇 CAB D篇AABC
E篇CBEGF
改錯:
Dear Mum and Dad,
How are you? Everything goes good with me here. I like the new school and I
well
was getting on well with my classmates. The teachers here are so kindly to us that
am kind
they look like our own parents, especially the English teacher, who is about thirty year
years
old. She always tries her best to find an unusual ways to make her lessons lively and
去掉an
interested, so nobody feels sleepy in his class. We practice a lot of in and after class,
interesting her 去掉of
and my spoken English has improved. Every morning we run around the playground
or go back to study in the classroom. On Saturdays we often see a film and we
and
enjoyed a happy life here.
enjoy Yours,
Lily
作文:
Nowadys,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ke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such as Christmas and April Fool’s Day. In my opinion,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is a good wa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many Western festivals are very interesting.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of celebrating Western festivals. For example, some students simply do it because Western festivals are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In fact, they know no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Western festivals. In some cases, students don’t want to celebrate our own traditional festivals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re out of date.
I think we can combine them in a proper way.
河南省羅山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
語 文
第I卷(請將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4小題,共42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隕落(yǔn) 帷裳(chánɡ)
B.處理(chù) 顫栗(zhàn) 霎時(shà) 蓊蓊郁郁(wěnɡ)
C.混沌(dùn) 落蕊(ruǐ) 房檁(lǐn) 揠苗助長(yà)
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羈鳥(jī) 樊籠(fá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爾卜爾噬 夙興夜寐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
B.鷙鳥不群 芳澤雜揉 屈心抑志 欲蓋彌彰
C.躑躅不前 情投意和 窈窕無雙 藕斷絲聯
D.同心離居 越陌度阡 譬如朝露 守拙田園
3.下列各句空格處應填入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 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舊讓________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靜 品嘗 軟弱     B.幽僻 品嘗 柔弱
C.幽僻 賞玩 柔弱 D.幽靜 賞玩 軟弱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現在的家具市場魚目混珠的現象很多,有的廠家從意大利引進生產線在國內生產家具,卻號稱“純進口家具”。
B.在“落地完稅”政策實施一個月之余,昔日車商云集的車城已經十室九空,幾乎淪為一座空城。
C.中國國家足球隊0:1敗北,小組出線希望渺茫。觀察員分析失利原因之一是國足領隊往往越俎代庖。
D.身為派出所所長的常征在辦案過程中不止一次收到恐嚇短信,不過他對此從來都是不以為意,置之一笑。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綠領巾”事件和“紅校服”事件都應引起教育部門的反思,教育應該圍繞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成才”。
B.一個個食品安全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元兇在于食品問題涉及多方利益,單一突擊哪一方都不能有效解決,必須具備綜合的“社會治理”觀念。
C.針對小悅悅被碾軋事件,大學教授郭巍青指出,在都市社會的復雜條件下,人的情感與本能已被扭曲,社會救助力量正在被削弱甚至遭到毀壞。
D.奧巴馬在給喬布斯的悼詞中說:“喬布斯將互聯網裝進了我們的口袋里,他讓人們不但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為了繼續鼓勵創新,中國政府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目前我們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等領域的應用
②努力掌握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
③不斷加強前沿技術研究
④把發展能源、水資源和資源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
⑤立足于基礎科學研究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⑤②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③④②①
閱讀文本選段,完成第7—11題。
孔雀東南飛(節選)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恨恨那可論       恨恨:憤恨到極點
B.作計乃爾立 乃爾:就這樣
C.葉葉相交通 交通:交錯相通
D.多謝后世人 多謝:十分感謝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因求假暫歸 ②于今無會因
B.①躡履相逢迎 ②悵然遙相望
C.①以我應他人 ②足以榮汝身
D.①黃泉下相見 ②漸見愁煎迫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同是被逼迫           B.為仲卿母所遣
C.漸見愁煎迫           D.仕宦于臺閣
10.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愛情”的一項是 (  )
①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②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③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④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⑤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⑥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這兩句既寫了焦仲卿因“聞此變”而摧折心肝的悲傷心情,也寫到焦仲卿當時所騎的馬的哀鳴,從而為下文渲染了一種凄愴的氛圍。
B.“賀卿得高遷!”一句表面上表現了焦仲卿對劉蘭芝的譏諷,但實際上卻反映了焦仲卿對劉蘭芝的愛戀。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種頑固保守的封建等級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的原因。
D.“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這四句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表明劉蘭芝和焦仲卿雙雙殉情的愛情故事終于感動上蒼,讓他們兩人化作鴛鴦鳥而結為夫婦。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20世紀末,散文創作空前繁榮。其中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呈兩極化發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謂“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隨筆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軟化、細化趨向,即所謂“小散文”,特點是側重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學的審美性,而呈現出一種所謂“散文的消費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歸納成一種模式——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給那些在快節奏、重功利、輕人情的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一種廉價的撫慰。同樣屬于這一類型的,還有所謂“明星寫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于成名的期待與想象而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不過,就整個發展趨勢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寫作”也好,轟動的熱潮都不會維持很久。相反的,那些體現著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著審美意識與歷史感,深入人的心靈境域,抵達人性深處的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倒是有著長久的文學生命力。它們或者采用平實、自然的語體風格,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使人感受到冬天爐邊閑話、夏日豆棚啜茗的藝術氛圍;或者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流露著一種濃釅的文化鄉愁;或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達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文化散文的興起,有其現實的、社會的根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的主體意識、探索意識、批判意識、超越意識大大增強,審美趣味發生變化,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革,文學藝術的含義與功能隨之也發生了轉換。文學觀念趨向多樣與寬容,各種文學話語、理論話語逐步呈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放棄以往散文創作過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擺脫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對文學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終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了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由于文學環境的寬松、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也好,讀者也好,存在著回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這構成了今日散文繁榮興盛的基礎。
(節選自王充閭《文學創作與生命體驗》,有刪改)
12.下列關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軟化、細化的趨向,其特點是側重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
B.“小散文”雖然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它同時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學的審美性。
C.“小散文”的“消費性格”表現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D.“小散文”能給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帶來廉價的撫慰,但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它和“明星寫作”一樣,所引起的轟動熱潮不會維持太久。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盡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點的“大散文”是20世紀末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卻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寫作”那樣能引起轟動的熱潮。
B.“明星寫作”能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既是因為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又是因為它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于成名的期待與想象。
C.“大散文”選材多樣,可以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可以表現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達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D.因文學環境的寬松、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和讀者中都存在著回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
1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長久的文學生命力,是因為它們體現著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著審美意識與歷史感,能深入人的心靈境域,抵達人性深處。
B.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們審美趣味、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的變化等都對文化散文的興起產生了影響。
C.以往的散文創作追求過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受到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創作已擺脫了這些影響。
D.對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
第II卷(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
二、古詩文閱讀理解(21分)
15、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謇朝誶而夕替。

(2)、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3)、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1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7分)。
醉歌(其九)
汪元量①
注:①汪元量:南宋詩人。②萬年枝:冬青樹。③北人:這里指元朝士兵。
(1).前兩句詩描寫了一種什么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在第四句集中寫一個細節,有何深意?請簡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7、將下列語句補充完整(5分)
(1)、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2)、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氓》)
(3)、戶庭無塵雜, 。 ,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三、現代文閱讀理解(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超山的梅花
郁達夫
①凡到杭州來游的人,因為交通的便利,總只在西湖一帶,登山望水,漫游兩三日,便買些土產,如竹籃紙傘之類,匆匆回去。而離杭城三五十里稍東偏北的一帶山水,現在簡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樣子。
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的好游的,總沒有一個不留戀西溪,也沒有一個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那時候杭州和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徑都是水道。舟入塘棲,兩岸就看得到山影;到這里,自杭州去他處的人,漸有離鄉去國之感,因而塘棲鎮和超山、獨山等處,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對杭州的記憶的中心。
③超山是在塘棲鎮南,據說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黃鶴之外,故名。超山腳下,塘棲附近的居民,因為住近水鄉,阡陌不廣之故,所靠以謀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所以超山一帶的梅林,成千成萬;由我們過路的外鄉人看來,只以為是鄉民趣味的高尚,個個都在學林和靖的終身不娶,殊不知實際上他們卻是正靠此而養活妻孥的哩!
④超山的梅花,向來是開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極粗極大,枝叉離披四散,五步一叢,十步一坂,每個梅林,總有千株內外,一株的花朵,又有萬顆左右;故而開的時候,香氣遠傳到十里之外的臨平山麓,登高而遠望下來,自然自成一個雪海;近年來雖說梅株減少了一點,但我想比到羅浮的仙境,總也只有過之,不會不及。
⑤從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車路上,過臨平山后,兩旁已經有一處一處的梅林在迎送了,而匯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勝地,大抵總在汽車站西南,超山東北麓,報慈寺大明堂前頭,梅花叢里有一個周夢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圍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⑥大明寺前的所謂宋梅,是一棵曲屈蒼老,根腳邊只剩了兩條樹皮圍拱,中間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樹。因為怕有人折,樹外面全部是用一鐵絲網罩住的。樹當然是一株老樹,起碼也要比我的年紀大一兩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卻不敢斷定。去年秋天,曾在天臺山國清寺的伽藍殿前,看見過一株所謂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臨平山下安隱寺里看見過一枝所謂唐梅;但所謂隋,所謂唐,所謂宋等等,我想也不過“所謂”而已,究竟如何,還得去問問植物考古的專家才行。
⑦出大明堂,從梅花林里穿過,西面從吳昌碩的墳旁一條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頂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許多同夢也似的疏林,一株兩株如被遺忘了似的紅白梅花,不少的墳園,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邊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為超,就有點感覺得到了;從這里向東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無數的果樹,不斷的低崗,還有塘的兩面的點點的人家,這便算是塘棲一帶的水鄉全景的鳥瞰。
⑧從中圣殿再沿石級上去。走過黑龍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頂,第一要使你駭一跳的,是沒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門。到了這里,你才曉得超山的奇特,才曉得志上所說的“山有石魚石筍等,他石多異形,如人獸狀”。諸記載的不虛。實實在在,超山的好處,是在山頭一堆石,山下萬梅花,至若東瞻大海,南眺錢江,田疇如井,河道如腸,桑麻遍地,云樹連天等形容詞,則凡在杭州東面的高處,如臨平山黃鶴峰上都用得著的,并非是超山獨一無二的絕景。
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則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棲鎮上,不可不去一到。塘棲鎮跨在一條水的兩岸,水南屬杭州,水北屬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眾多,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鎮集,但比起有些縣城來,怕還要鬧熱幾分。所以游過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黃米飯的人,盡可以上塘棲鎮上去痛飲大嚼;從山腳下走回汽車路去坐汽車上塘棲,原也很方便,但這一段路,總以走走路坐坐船更為合適。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
(原文有刪節)
18文章①②段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請從修辭和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文章第④段的內容。(6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請探究文章的結尾為什么要寫塘棲鎮。(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現代漢語表達應用(10分)
21、請仿照《光陰》一詩首節的形式,從夏、秋、冬三個季節中任選一個,再寫一節。(6分)
無人能描繪它的面容

卻能聞到清新的氣息
枯黃的大地
便披上翠綠的新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2.閱讀下面的材料,請概括該提案提出的建議及目的,不超過15個字。(4分)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許皞在提案中表示:目前中國的退休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59歲之間人口)的比例約為19∶100,而到了2030年這個比例會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則會高達64∶100。屆時100個勞動力要供養64個退休人口。這意味著20年后中國的青壯勞動力不僅要參與生產創造財富,還要分出相當比例的人員侍奉巨大數量的老人,屆時青壯勞動力短缺將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按照現行的學制,國家人才培養的周期偏長,一個7歲入學的孩子,正常情況下,高中畢業19周歲,再讀4年大學,等到畢業出來找工作時,年齡顯得偏大。繼續攻讀的優秀人才,讀完研究生、博士,差不多30歲了。如果到60歲退休,僅有30年的有效勞動時間。再加上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時間,有效工作時間會更短。因此建議將中小學階段教育學制由12年縮短為9年,促進適齡勞動人口早日踏入社會。(摘自2012年3月9日《燕趙都市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屈原在汨羅江邊的縱身一跳,喚醒了多少有骨氣的文人,這一跳,為他們樹立了堅守的榜樣;劉蘭芝“舉身赴清池”的一躍,警醒了多少固執己見的家長,這一躍,讓他們明白了堅守愛情的力量;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這“守拙”二字,讓多少人明白了堅守品節的高尚。
請以“堅守”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文體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新縣高中2012—2013學年高一年級12月份調研考試試題
語文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只收回機讀卡和答題紙。
第I卷(請將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2小題,共36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隕落(yǔn) 帷裳(chánɡ)
B.處理(chù) 顫栗(zhàn) 霎時(shà) 蓊蓊郁郁(wěnɡ)
C.混沌(dùn) 落蕊(ruǐ) 房檁(lǐn) 揠苗助長(yà)
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羈鳥(jī) 樊籠(fán)
解析:A.“愆”應讀qiān;B.“處”應讀作chǔ;D.“掇”應讀duo。
答案:C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爾卜爾噬 夙興夜寐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
B.鷙鳥不群 芳澤雜揉 屈心抑志 欲蓋彌彰
C.躑躅不前 情投意和 窈窕無雙 藕斷絲聯
D.同心離后 越陌度阡 譬如朝露 守拙田園
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聯—連。
答案:D
3.下列各句空格處應填入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 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舊讓________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靜 品嘗 軟弱     B.幽僻 品嘗 柔弱
C.幽僻 賞玩 柔弱 D.幽靜 賞玩 軟弱
解析:“幽僻”指幽靜偏僻,用在①句中更貼切;②句用“賞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相照應;“軟弱”的對象常常指人,所以③句用“柔弱”更貼切。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現在的家具市場魚目混珠的現象很多,有的廠家從意大利引進生產線在國內生產家具,卻號稱“純進口家具”。
B.在“落地完稅”政策實施一個月之余,昔日車商云集的車城已經十室九空,幾乎淪為一座空城。
C.中國國家足球隊0:1敗北,小組出線希望渺茫。觀察員分析失利原因之一是國足領隊往往越俎代庖。
D.身為派出所所長的常征在辦案過程中不止一次收到恐嚇短信,不過他對此從來都是不以為意,置之一笑。
解析:B.十室九空:十戶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災人禍使得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此處屬望文生義。A.魚目混珠: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C.越俎代庖:一般用來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D.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綠領巾”事件和“紅校服”事件都應引起教育部門的反思,教育應該圍繞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成才”。
B.一個個食品安全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元兇在于食品問題涉及多方利益,單一突擊哪一方都不能有效解決,必須具備綜合的“社會治理”觀念。
C.針對小悅悅被碾軋事件,大學教授郭巍青指出,在都市社會的復雜條件下,人的情感與本能已被扭曲,社會救助力量正在被削弱甚至遭到毀壞。
D.奧巴馬在給喬布斯的悼詞中說:“喬布斯將互聯網裝進了我們的口袋里,他讓人們不但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解析:A.句式雜糅,應改為“以……為中心”或去掉“為中心”。C.搭配不當,“力量”不能與“毀壞”搭配。D.語序不當,應把“不但”放在“讓人們”前面。
答案:B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為了繼續鼓勵創新,中國政府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目前我們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等領域的應用
②努力掌握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
③不斷加強前沿技術研究
④把發展能源、水資源和資源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
⑤立足于基礎科學研究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⑤②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③④②①
答案:D
閱讀文本選段,完成第6—9題。
孔雀東南飛(節選)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恨恨那可論       恨恨:憤恨到極點
B.作計乃爾立 乃爾:就這樣
C.葉葉相交通 交通:交錯相通
D.多謝后世人 多謝:十分感謝
解析:D項,“多謝”的意思是“忠告”。
答案:D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因求假暫歸 ②于今無會因
B.①躡履相逢迎 ②悵然遙相望
C.①以我應他人 ②足以榮汝身
D.①黃泉下相見 ②漸見愁煎迫
解析:A項, “因”,①副詞,于是、就;②名詞,緣由。B項,“相”都是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可譯作“他”。C項,“以”,①介詞,把;②連詞,用來。D項,“見”,①動詞,見面;②表被動。
答案:B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同是被逼迫           B.為仲卿母所遣
C.漸見愁煎迫           D.仕宦于臺閣
答案:D
10.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愛情”的一項是 (  )
①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②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③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④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⑤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⑥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解析:③寫兩人的告別情況,④寫仲卿與焦母的訣別。排除這兩句即可。
答案:D
11.下列對原文有關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這兩句既寫了焦仲卿因“聞此變”而摧折心肝的悲傷心情,也寫到焦仲卿當時所騎的馬的哀鳴,從而為下文渲染了一種凄愴的氛圍。
B.“賀卿得高遷!”一句表面上表現了焦仲卿對劉蘭芝的譏諷,但實際上卻反映了焦仲卿對劉蘭芝的愛戀。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種頑固保守的封建等級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的原因。
D.“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這四句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表明劉蘭芝和焦仲卿雙雙殉情的愛情故事終于感動上蒼,讓他們兩人化作鴛鴦鳥而結為夫婦。
解析:D項,寫鴛鴦的和鳴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綿綿不絕,“感動上蒼,讓他們兩人化作鴛鴦鳥而結為夫婦”沒有依據。
答案:D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20世紀末,散文創作空前繁榮。其中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呈兩極化發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謂“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隨筆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軟化、細化趨向,即所謂“小散文”,特點是側重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學的審美性,而呈現出一種所謂“散文的消費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歸納成一種模式——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給那些在快節奏、重功利、輕人情的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一種廉價的撫慰。同樣屬于這一類型的,還有所謂“明星寫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于成名的期待與想象而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不過,就整個發展趨勢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寫作”也好,轟動的熱潮都不會維持很久。相反的,那些體現著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著審美意識與歷史感,深入人的心靈境域,抵達人性深處的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倒是有著長久的文學生命力。它們或者采用平實、自然的語體風格,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使人感受到冬天爐邊閑話、夏日豆棚啜茗的藝術氛圍;或者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流露著一種濃釅的文化鄉愁;或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達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文化散文的興起,有其現實的、社會的根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的主體意識、探索意識、批判意識、超越意識大大增強,審美趣味發生變化,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革,文學藝術的含義與功能隨之也發生了轉換。文學觀念趨向多樣與寬容,各種文學話語、理論話語逐步呈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放棄以往散文創作過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擺脫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對文學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終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了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由于文學環境的寬松、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也好,讀者也好,存在著回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這構成了今日散文繁榮興盛的基礎。
(節選自王充閭《文學創作與生命體驗》,有刪改)
12.下列關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軟化、細化的趨向,其特點是側重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
B.“小散文”雖然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它同時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學的審美性。
C.“小散文”的“消費性格”表現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D.“小散文”能給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帶來廉價的撫慰,但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它和“明星寫作”一樣,所引起的轟動熱潮不會維持太久。
解析:以偏概全,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
答案:B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盡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點的“大散文”是20世紀末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卻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寫作”那樣能引起轟動的熱潮。
B.“明星寫作”能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既是因為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又是因為它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于成名的期待與想象。
C.“大散文”選材多樣,可以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可以表現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達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D.因文學環境的寬松、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和讀者中都存在著回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
解析:說“大散文”“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寫作’那樣能引起轟動的熱潮”于文無據。
答案:A
1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長久的文學生命力,是因為它們體現著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著審美意識與歷史感,能深入人的心靈境域,抵達人性深處。
B.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們審美趣味、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的變化等都對文化散文的興起產生了影響。
C.以往的散文創作追求過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受到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創作已擺脫了這些影響。
D.對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
解析:說法過于絕對,原文中“逐步呈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意味著散文還沒能完全擺脫外在影響,達到徹底的自覺,所以說“今日的散文創作已擺脫了這些影響”過于絕對。
答案:C
第II卷(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
二、古詩文閱讀理解(22分)
1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謇朝誶而夕替。

(2)、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3)、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醉歌(其九)
汪元量①
注:①汪元量:南宋詩人。②萬年枝:冬青樹。③北人:這里指元朝士兵。
(1).前兩句詩描寫了一種什么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寫出了南宋宮廷園林一派蕭條沒落的景象(2分),表達了詩人的亡國之痛(1分)。
(2).詩人在第四句集中寫一個細節,有何深意?請簡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一是表現元兵的無知和可笑;二是告訴人們宮苑易主,山河巨變,南宋政權已經淪亡;三是寫這場人世巨變顛倒了世間的一切美丑、善惡。(答出兩點得4分,答出三點5分)
15、將下列語句補充完整(5分)
(1)、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
(2)、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3)、戶庭無塵雜, 。 ,復得返自然。
三、現代文閱讀理解(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超山的梅花
郁達夫
①凡到杭州來游的人,因為交通的便利,總只在西湖一帶,登山望水,漫游兩三日,便買些土產,如竹籃紙傘之類,匆匆回去。而離杭城三五十里稍東偏北的一帶山水,現在簡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樣子。
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的好游的,總沒有一個不留戀西溪,也沒有一個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那時候杭州和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徑都是水道。舟入塘棲,兩岸就看得到山影;到這里,自杭州去他處的人,漸有離鄉去國之感,因而塘棲鎮和超山、獨山等處,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對杭州的記憶的中心。
③超山是在塘棲鎮南,據說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黃鶴之外,故名。超山腳下,塘棲附近的居民,因為住近水鄉,阡陌不廣之故,所靠以謀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所以超山一帶的梅林,成千成萬;由我們過路的外鄉人看來,只以為是鄉民趣味的高尚,個個都在學林和靖的終身不娶,殊不知實際上他們卻是正靠此而養活妻孥的哩!
④超山的梅花,向來是開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極粗極大,枝叉離披四散,五步一叢,十步一坂,每個梅林,總有千株內外,一株的花朵,又有萬顆左右;故而開的時候,香氣遠傳到十里之外的臨平山麓,登高而遠望下來,自然自成一個雪海;近年來雖說梅株減少了一點,但我想比到羅浮的仙境,總也只有過之,不會不及。
⑤從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車路上,過臨平山后,兩旁已經有一處一處的梅林在迎送了,而匯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勝地,大抵總在汽車站西南,超山東北麓,報慈寺大明堂前頭,梅花叢里有一個周夢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圍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⑥大明寺前的所謂宋梅,是一棵曲屈蒼老,根腳邊只剩了兩條樹皮圍拱,中間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樹。因為怕有人折,樹外面全部是用一鐵絲網罩住的。樹當然是一株老樹,起碼也要比我的年紀大一兩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卻不敢斷定。去年秋天,曾在天臺山國清寺的伽藍殿前,看見過一株所謂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臨平山下安隱寺里看見過一枝所謂唐梅;但所謂隋,所謂唐,所謂宋等等,我想也不過“所謂”而已,究竟如何,還得去問問植物考古的專家才行。
⑦出大明堂,從梅花林里穿過,西面從吳昌碩的墳旁一條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頂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許多同夢也似的疏林,一株兩株如被遺忘了似的紅白梅花,不少的墳園,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邊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為超,就有點感覺得到了;從這里向東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無數的果樹,不斷的低崗,還有塘的兩面的點點的人家,這便算是塘棲一帶的水鄉全景的鳥瞰。
⑧從中圣殿再沿石級上去。走過黑龍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頂,第一要使你駭一跳的,是沒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門。到了這里,你才曉得超山的奇特,才曉得志上所說的“山有石魚石筍等,他石多異形,如人獸狀”。諸記載的不虛。實實在在,超山的好處,是在山頭一堆石,山下萬梅花,至若東瞻大海,南眺錢江,田疇如井,河道如腸,桑麻遍地,云樹連天等形容詞,則凡在杭州東面的高處,如臨平山黃鶴峰上都用得著的,并非是超山獨一無二的絕景。
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則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棲鎮上,不可不去一到。塘棲鎮跨在一條水的兩岸,水南屬杭州,水北屬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眾多,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鎮集,但比起有些縣城來,怕還要鬧熱幾分。所以游過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黃米飯的人,盡可以上塘棲鎮上去痛飲大嚼;從山腳下走回汽車路去坐汽車上塘棲,原也很方便,但這一段路,總以走走路坐坐船更為合適。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
(原文有刪節)
1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文章以游蹤為線索,把超山的梅花、超山的地理位置和超山的風土人情一一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使人有如臨其境之感。
B.塘棲地處水鄉,耕地不多,因而鄉民多種果樹以謀生,故而才會有如此多的梅林,并非鄉民趣味高尚,學林和靖梅妻鶴子的緣故。
C.文章字里行間處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以及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D.文章先敘述后議論,或虛或實,喚起了你的遐想,引起了你的共鳴,使你也想去超山作一次探梅訪古的游覽。
E.文章筆觸清麗而又飽含深情,語調悠閑而能敘事狀物,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然后令人掩卷難忘。
解析:C項“處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錯,文中并不是“處處”都有體現,如“因為怕有人折,樹外面全部是用一鐵絲網罩住的”;D項“先敘述后議論”錯,應是“寫景抒情結合”。
答案:CD
17.文章①②段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把超山今昔不同的地位進行對比,既是讓讀者對超山的歷史有個全面的了解,也為下文具體寫超山的梅花作鋪墊。
18.請從修辭和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文章第④段的內容。(6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如“一株的花朵,又有萬顆左右”,寫出了超山的梅花之多;(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如:“自然自成一個雪海”,寫出了超山的梅花之白、之多;(3)使用對比的表現手法,如“比到羅浮的仙境,總也只有過之,不會不及”,突出了超山的梅花之美。
19.請探究文章的結尾為什么要寫塘棲鎮。(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結構上,和前文內容呼應;(2)在內容上,是超山的梅花給塘棲鎮的人們帶來了富庶安定的生活,意在提醒鎮上的人們也應盡心盡力地維護和愛護梅花,揭示出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四、現代漢語表達應用(10分)
20、請仿照《光陰》一詩首節的形式,從夏、秋、冬三個季節中任選一個,再寫一節。(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仿寫的能力。仿句一般應從三個角度考慮:仿寫的對象要明確,內容要前后連貫,修辭手法要與例句保持一致。題干要求從夏、秋、冬三個對象中任選一個,考生要寫出所選季節的特點,采用“無人能……,季節,卻能……,……的……,便……”的形式,修辭手法為比喻和對比。此外還要注意仿句前后內容的連貫,語言的清新。
答案:無人能聽到它的聲音

卻能感受熾熱的陽光
遼闊的田野
便蕩漾沁人的麥香
21.閱讀下面的材料,請概括該提案提出的建議及目的,不超過15個字。(4分)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許皞在提案中表示:目前中國的退休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59歲之間人口)的比例約為19∶100,而到了2030年這個比例會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則會高達64∶100。屆時100個勞動力要供養64個退休人口。這意味著20年后中國的青壯勞動力不僅要參與生產創造財富,還要分出相當比例的人員侍奉巨大數量的老人,屆時青壯勞動力短缺將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按照現行的學制,國家人才培養的周期偏長,一個7歲入學的孩子,正常情況下,高中畢業19周歲,再讀4年大學,等到畢業出來找工作時,年齡顯得偏大。繼續攻讀的優秀人才,讀完研究生、博士,差不多30歲了。如果到60歲退休,僅有30年的有效勞動時間。再加上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時間,有效工作時間會更短。因此建議將中小學階段教育學制由12年縮短為9年,促進適齡勞動人口早日踏入社會。(摘自2012年3月9日《燕趙都市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縮短中小學學制 以應對勞動力短缺
②縮短中小學學制 應對未來挑戰(或“應對人口老化”)
五、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屈原在汨羅江邊的縱身一跳,喚醒了多少有骨氣的文人,這一跳,為他們樹立了堅守的榜樣;劉蘭芝“舉身赴清池”的一躍,警醒了多少固執己見的家長,這一躍,讓他們明白了堅守愛情的力量;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這“守拙”二字,讓多少人明白了堅守品節的高尚。
請以“堅守”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文體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迁西县| 措勤县| 梨树县| 太湖县| 沁源县| 光泽县| 临桂县| 左贡县| 麟游县| 武威市| 贵德县| 多伦县| 七台河市| 东阳市| 泾源县| 泰安市| 共和县| 罗源县| 天水市| 于都县| 迭部县| 广安市| 华阴市| 潞城市| 偏关县| 安泽县| 永年县| 凤山市| 萨迦县| 惠来县| 平湖市| 句容市| 论坛| 巴林右旗| 房产| 天台县| 罗山县| 铜梁县| 东兰县|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