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數學文試題
2012年11月
本試卷共4頁,21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請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位號按要求寫在答題卷上。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
相關信息。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復數(i是虛數單位)的實部是
A. - B.- C. D.
2. 已知a、b為實數,集合M=,N={a,0},f:x→x表示把M中的元素x映射到集合N中仍為x,則a+b等于
A.-1 B.0 C.1 D.±1
3. 如圖,A、B兩點在河的兩岸,一測量者在A的同側,在所在的河岸邊選定一點C,測出AC的距離為50m,∠ ACB=45°,∠CAB=105°后,就可以計算出A、B兩點的距離為
A. m B. m C.m D.m
4. 下列有關命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若為假命題,則均為假命題
B.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則”
C. 若命題使得,則均有
D. “”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5.下列函數中,在其定義域內既是奇函數又是減函數的是
A.y=x,x∈R B.y=sin x,x∈R C.y=-x3,x∈R D.y=x,x∈R
6. 函數y=x2㏑x的單調遞減區間為
A. B. C. D.
7. 若a>b>0,則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 B. C. lna>lnb D.
8. 函數y=a|x|(a>1)的圖象是(  )
9. 將函數的圖象按順序作以下兩種變換:⑴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⑵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倍,縱坐標不變。所得到的曲線對應的函數解析式是
A. B. C. D.
10. 函數f(x)=2x+3x的零點所在的一個區間是
A.(-2,-1) B.(-1,0) C.(0,1) D.(1,2)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考生作答4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0分.本大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
(一)必做題(11~13題)
11. 函數的定義域為_ _______.
12. 若運行右圖程序后輸出的y值為,則輸入的x= .
13. 過曲線()上橫坐標為1的點的切線方程為 .
(二)選做題(14~15題,考生只能從中選做一題)
1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做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曲線和的參數方程分別為(為參數,)和(為參數),則曲線與交點的直角坐標為________.
15.(幾何證明選做題)如圖4,過圓外一點分別作圓的切線和割線交圓于,,,是圓上一點,且,, 則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80分. 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某日用品按行業質量標準分成五個等級,等級系數X依次為1,2,3,4,5.現從一批該日用品中隨機抽取20件,對其等級系數進行統計分析,得到頻率分布表如下:
X
1
2
3
4
5
f
a
0.2
0.45
b
c
(1)若所抽取的20件日用品中,等級系數為4的恰有3件,等級系數為5的恰有2件,求a,b,c的值;
(2)在(1)的條件下,將等級系數為4的3件日用品記為x1,x2,x3,等級系數為5的2件日用品記為y1,y2.現從x1,x2,x3,y1,y2這5件日用品中任取兩件(假定每件日用品被取出的可能性相同),寫出所有可能的結果,并求這兩件日用品的等級系數恰好相等的概率.
17.(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分別為三個內角,,的對邊, 且.(1)求; (2)若=2,的面積為,求,.
18.(本小題滿分14分)等比數列中,已知.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分別為等差數列的第4項和第16項,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
19.(本小題滿分14分)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其垂足落在直線上.
(1)求證:;
(2)若,,為的中點,求三棱錐的體積.
20.(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二次函數()
的導函數的圖象如右圖所示:
(1)求、;
(2)令,求在上的最大值.
21.(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等于,拋物線:的焦點在橢圓的頂點上。
(1)求拋物線的方程;
(2)過的直線與拋物線交于、兩點,分別過、作拋物線的切線、,當 時,求直線的方程。

所以a=0.1,b=0.15,c=0.1. ········4分
(2)從日用品x1,x2,x3,y1,y2中任取兩件,所有可能的結果為:{x1,x2},{x1,x3},{x1,y1},
18.解:(1)設的公比為,由已知得,解得.
又平面,平面,,平面····5分
又平面, ········7分
由,得 ·········4分
(2)
則 ········2分
(法一)
①若,即時,,∴在上是增函數,
故. ········4分
②若,即,
當時, ,此時單調遞減;
當時,,此時單調遞增;
21.解:(1)已知橢圓的長半軸為2,半焦距為
因此 ········2分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數學理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考生號”處填涂考生號,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 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 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 考試結束,將答題卡交回,試卷不用上交.
5、不可以使用計算器.
參考公式:回歸直線,其中.
錐體的體積公式:,其中S表示底面積,h表示高.
乘法公式:.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復數的虛部記作,則
A. B. C. D.
2.已知全集,,則集合
A. B. C. D.
3.設隨機變量服從正態分布,若,則的值為
A. B. C.5 D.3
4.已知函數,則的最小值為
A. B. C. D.
5.已知,是的導函數,即,,…,,,則
A. B. C. D.
6.一條光線沿直線入射到直線后反射,則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A. B. C. D.
7.三個共面向量、、兩兩所成的角相等,且,,,則 等于
A. B.6 C.或6 D.3或6
8.正方形的邊長為2,點、分別在邊、上,且,,將此正方形沿、折起,使點、重合于點,則三棱錐的體積是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考生作答6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30分.
(一)必做題(9~13題)
9.已知函數,若函數圖象上的一個對稱中心到對稱軸的距離的最小值為,則的值為 .
10.已知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當時,,則當時,的解析式為 .
11.若,則 的值為 .
12.如圖1為某質點在4秒鐘內作直線運動時,速度函數的圖象,則該質點運動的總路程 厘米.
13.將正整數12分解成兩個正整數的乘積有,,三種,其中是這三種分解中,兩數差的絕對值最小的,我們稱為12的最佳分解.當是正整數的最佳分解時,我們規定函數,例如.
關于函數有下列敘述:①,②,③,④.其中正確的序號為 (填入所有正確的序號).
(二)選做題(14~15題,考生只能從中選做一題)
14.(幾何證明選講選做題)在梯形中,,,,點、分別在、上,且,若,則的長為 .
15.(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做題)設點的極坐標為,直線過點且與極軸所成的角為,則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80分.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2,漁船甲位于島嶼的南偏西方向的處,且與島嶼相距12海里,漁船乙以10海里/小時的速度從島嶼出發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漁船甲同時從處出發沿北偏東的方向追趕漁船乙,剛好用2小時追上.
(1)求漁船甲的速度;
(2)求的值.
17.(本小題滿分12分)
某地區對12歲兒童瞬時記憶能力進行調查.瞬時記憶能力包括聽覺記憶能力與視覺記憶能力.某班學甲、乙兩人參加一次英語口語考試,已知在備選的10道試題中,甲能答對其中的6題,乙能答對其中的8題.規定每次考試都從備選題中隨機抽出3題進行測試,至少答對2題才算合格.
(Ⅰ)求甲、乙兩人考試均合格的概率;
(Ⅱ)求甲答對試題數的概率分布及數學期望.
18.(本小題滿分14分)
一個幾何體是由圓柱和三棱錐組合而成,點、、在圓的圓周上,其正(主)視圖、側(左)視圖的面積分別為10和12,如圖3所示,其中,,,.
(1)求證:;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
19.(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且.
(1)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
(2)令,是否存在(),使得、、成等比數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0.(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雙曲線:和圓:(其中原點為圓心),過雙曲線上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
(1)若雙曲線上存在點,使得,求雙曲線離心率的取值范圍;
(2)求直線的方程;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的圖象在點(為自然對數的底數)處的切線斜率為3.
(1)求實數的值;
(2)若,且對任意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汕頭四中2013屆高三級第三次月考
數學(理科)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說明:1.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指出了每道題要考查的主要知識和能力,并給出了一種或幾種解法供參考,如果考生的解法與參考答案不同,可根據試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比照評分標準給以相應的分數.
2.對解答題中的計算題,當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現錯誤時,如果后繼部分的解答未改變該題的內容和難度,可視影響的程度決定后繼部分的得分,但所給分數不得超過該部分正確解答應得分數的一半;如果后繼部分的解答有較嚴重的錯誤,就不再給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數,表示考生正確做到這一步應得的累加分數.
4.只給整數分數,選擇題和填空題不給中間分.
由正弦定理,得.……………………………………………………………………9分
即.
答:的值為.………………………………………………………………………………12分
17.(本小題滿分12分)
甲答對試題數ξ的概率分布如下:
ξ
0
1
2
3
P
甲答對試題數ξ的數學期望
. ……………………12分
18.(本小題滿分14分)
(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線線、線面關系,二面角,三視圖等知識,考查化歸與轉化數學思想方法,以及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
方法1:(1)證明:因為,,所以,即.
由,解得.
以點為原點,、所在的射線分別為軸、軸建立如圖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為.………………………………………………………14分
方法3:(1)證明:因為,,所以,即.
又因為,,所以平面.
因為,
所以.…………………………………………………………………………………………4分
,,,,,,.
19.(本小題滿分14分)
(本小題主要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和不等式等基礎知識,考查運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函數與方程、化歸與轉化等數學思想.)
所以.………………………5分
因為,符合的表達式.…………………………………………………………………………6分
20.(本小題滿分14分)
(本小題主要考查圓、雙曲線、直線方程和不等式等基礎知識,考查運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以及數形結合、分類討論思想和創新意識等.)
因為圓與圓兩圓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即為直線,……………………………………………8分
所以聯立方程組…………………………………………10分
消去,,即得直線的方程為.…………………………………………14分
方法2:設,已知點,
則,.
則,.
因為函數的圖像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3,
所以,即.
所以. ………………………………………………4分
(2)解:由(1)知,,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文綜試題
2012年11月
本試卷共15頁,41題,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請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位號按要求寫在答題卷上。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
相關信息。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表示不同地點6月22日的日落時刻與日照時數(陽光實際照射地面時數)之間的關系,回答1-2題。
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日照時數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因素???? B.天氣狀況?????? C.晝夜長短???? D.海陸位置?????
讀甲圖(鋒面)與乙圖(鋒面氣旋),回答3-4題。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圖中的四地均存在連續性降水???? ??B.乙圖中的城市(陰影部分)多雨 
C.甲圖中的④地未來受暖氣團控制???? D.甲圖中④地氣溫最高?
4.乙圖中下雨的地點是( )
A. ab B. ad C. cd D. cb
  下圖為19世紀中葉以來每10年全球表面氣溫距平變化統計,讀圖回答5-7題。
A.19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波動下降
B.19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直線上升
C.20世紀50年代,全球氣溫較1961—1990年平均氣溫高
D.20世紀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顯變暖
6. 近幾十年,全球氣溫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量關系密切,是因為溫室氣體( )
A.強烈吸收太陽輻射 B.強烈吸收地面輻射
C.強烈反射地面輻射 D.強烈反射太陽輻射
7.下列各項人類活動中,會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的是
( )????????????????????
A.植樹造林和修建水庫
B.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清潔能源使用量
C.破壞熱帶雨林
D.將溫帶農耕區的農田全部變為牧場
讀右邊我國某區域圖,回答8-9題。
8.不屬于P平原沼澤地多的原因的是 ( )
A.地勢低洼 B.蒸發微弱
C.凍土廣布  D.降水較少
9.國家在P平原興建了許多大規模機械化農場,從事商品糧生產,在這里生產糧食,不利的自然條件是 ( )
A.熱量條件  B.土壤條件
C.降水條件    D.光照條件
溫州市是浙江省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城市,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溫州和全國的統計數據表”,回答10-11題。
溫州
全國
人口總數
912.21萬
13.7億
比2000年增長
20.69%
5.84%
年齡
構成
0—14歲
14.31%
16.60%
15—59歲
74.64%
70.14%
60歲以上
11.05%
13.26%
城市人口比重
66.02%
49.68%
10.下列關于溫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壯年人口遷入多 B.人口自然增長率比全國高
C.人口老齡化比全國嚴重 D.城市化水平明顯低于全國
11.勞動集約度是指在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人工勞動數量。造成我國東北平原地區糧食生產勞動集約度低于東南丘陵地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均耕地 B.交通運輸 C.水源 D.光照
12.中世紀的西歐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國王把土地分封賞賜給貴族,貴族再分封給自己的附庸,層層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級。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的這一封建制度類似于中國古代的(  )
A.中央集權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世襲制
13.1775年一位英國作者寫的《中國旅行者》中對某制度的優越性有這樣的描述:“年輕人總是毀于游手好閑、懶懶散散,而持續不斷的工作可使他們避免誤入歧途;……第三,能人為官……;第四,既然官職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無能之輩。”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祿制 B.三公九卿制
C.科舉制 D.內閣制
14.希臘多山多島的地理環境對希臘歷史發展產生的最大政治影響是(  )
A.促進古希臘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B.港灣眾多,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
C.人多地少成為其海外擴張的一個因素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
1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載:“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起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材料表明(  )
A.在古羅馬婦女沒有任何人權
B.羅馬法歧視婦女,說明了它的局限性
C.說明《查士丁尼民法大會》未給人民帶來任何好處
D.說明羅馬法竭力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16.中新網報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國女王聞訊十分震驚,特別向日本天皇表達哀悼。英國政府隨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對此,下列說法準確的一項(  )
A.英國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為
B.英國女王履行了國家元首的職責
C.英國政府是英國國家的實際決策機構
D.英國女王的哀悼行為與國家無關
17.學者白雪峰認為,美國聯邦憲法長壽的秘訣在于“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和平衡”。“美國的建國史是先有各州,后有聯邦,憲法就不得不尊重各州已有的權力。除憲法明確授予聯邦政府的權力(如外交權、宣戰權、管理州際貿易和對外貿易權、貨幣發行權等)和明確禁止各州擁有的權力(如外交、鑄幣等權力)外,其余權力皆由各州保留”。這段材料所說的是(  )
A.聯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制衡 B.地方(州)和中央(聯邦)的制衡
C.聯邦內各地區和社會利益集團的制衡 D.聯邦內各個社會階級和階層利益的平衡
18.1854年英國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說:“自從條約締結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在擴展有限而感到的許多失望……屆時我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修訂。”話中“自從條約締結以來”指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19.義和團領袖于棟成在布告中寫道:“若輩洋人,借通商與傳教以掠奪國人之土地、糧食與衣服,不僅污蔑我們的圣教,尚以鴉片毒害我們,以淫邪污辱我們。自道光以來,……焚燒我們的宮殿,消滅我們的屬國;占據上海,蹂躪臺灣,強迫開放膠州,而現在又想來瓜分中國。”由此看義和團運動(  )
A.使清廷成為“洋人的朝廷” B.起因是八國聯軍侵華
C.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D.形成了現代民族意識
20.英國著名思想家卡爾·波普爾認為:“馬克思試圖用所謂‘階級境況的邏輯’來解釋工業體系的制度運行,盡管有一定的夸張成分,也忽視了這種境況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來……至少他對工業體系的那個階級所作的社會學分析,是令人欽佩的。”這表明(  )
A.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學說持肯定態度
B.馬克思主義學說是工業社會產生的結果
C.實事求是的態度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核心
D.馬克思主義學說在與時俱進中不斷完善
21.下列是同學在網上搜到的一個歷史事件的關鍵詞“列寧”“四月提綱”“攻打冬宮”,這個歷史事件應該是(  )
A.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統治 D.俄國十月革命
22.法里德·扎卡里亞在《后美國時代》一書認為:“……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群雄競起”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世界政治格局出現權力真空 B.資本在世界范圍內新一輪擴張
C.美國失去對全球事務主導作用 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23.1954年12月,緬甸總理吳努應周恩來邀請回訪中國時表示“中國好比大象,緬甸好比羔羊,大象會不會發怒,無疑會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膽。……很坦率地講,我們對大國是很恐懼的。但是周恩來訪問緬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緬甸人這種恐懼。”緬甸消除這種恐懼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國( )
A.奉行“一邊倒”,捍衛社會主義陣營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加強同亞非各國聯系
C.倡導多邊外交,建立新型區域合作組織
D.重申“和平共處原則”,發展與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關系
24、央行特為上海世博會發行了600萬張面額為10元的世博會紀念鈔,與現行流通人民幣具有相同職能。紀念鈔問世僅3天,就已升值100倍。對世博會紀念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紀念鈔是法定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B.它只具有貯藏手段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職能
C.紀念鈔可直接用于購買商品 D.紀念鈔的實際購買力是由國家規定的
25、下列曲線圖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相交于E點。若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普遍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引起E點向E’點方向移動。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曲線圖是( )
26、蘋果公司的產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尖端,從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劃時代的觸屏手機iphone,再到先聲奪人的平板電腦ipad,蘋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人帶來驚喜。蘋果品牌以其時尚、創新、精致吸引著全球無數粉絲。蘋果公司的成功說明( )
①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走跨國生產和經營之路
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提高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
③公司的成功經營需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④企業盈利水平高低取決于是否擁有核心技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11年7月7日,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關于央行加息,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A、加息一定會使儲戶的實際收益增加
B、加息會減輕企業的負擔,從而使企業減少投資,抑制通貨膨脹
C、發放貸款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加息有利于增加銀行的利潤
D、加息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
28、2011 年 9 月 9 日,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指出,中央財政資金將通過直接投資創業企業、參股創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培育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這一做法( )
①說明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表明加強宏觀調控,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③說明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④體現了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中國科學院2011年7月29日發布的一份關注中國GDP發展質量報告稱,與以前的綠色GDP相比,中國GDP質量指數并非只側重考慮資源與環境代價(自然資本),也平行考慮社會和諧與民生幸福(社會資本),還考慮發展觀念與管理水平(行政資本)。這表明( )
①GDP的增長,就是國家財富的增加和居民幸福指數的提高
②中國GDP質量指數比中國綠色GDP指數更科學合理
③我國更關注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幸福
④中國GDP質量指數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30、浙江萬通鋁業有限公司以9 000多萬元收購意大利豪華游艇品牌“DALLA PIETA”。寧波裕人針織機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購國際上第三大電腦橫機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團,這些事例邁開浙商海外并購步伐。在這諸多案例中我們體會到跨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喜悅,但依然會面臨許多未知的課題。這(   )
①表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就是合作共贏 
②說明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 
③需要不斷創新“走出去”的形式以趨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就是“走出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今年,很多省份都進行了階梯電價、水價聽證會,依照法定程序產生的消費者代表積極發表意見。這體現了我國( )
①公民積極參與民主決策 ②公民積極參與民主監督
③民主具有階級性 ④民主具有真實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我國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建設,構建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平臺。截止2011年底,全國共 建成社區服務中心1.4萬個、社區服務站4.9萬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8.5萬個,全國社區志愿者組織達28.9 萬個。社區建設的實踐表明( )
A.推進城鄉社區建設是實現基層群眾自治的重要途徑
B.社區建設有利于保障基層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
C.構建基層社會管理平臺是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需要
D.構建基層社會管理平臺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
33、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行政強制法,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情況緊急的除外。不得對居民采取斷水、斷電、斷氣等方式強制執行,公民受到行政強制權侵害時可獲救濟。這說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要做到( )
①加強司法機關隊伍建設 ②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③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④堅持以人為本,對人民負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某市120余個政府機構集體入駐微博,打造政務微博群,其中7個官方微博粉絲已超過十萬。該市的做法( )
A.創新了政府的社會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權
B.轉變了政府的職能,擴大了公民的自由權
C.有利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擴大政府的職能范圍
D.既有利于強化政府的職能,也方便人民群眾的監督
35、實踐證明,隨著民眾對政務微博的新鮮感消失,只有那些貼近民生、值得關注的微博,才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民眾追捧;而那些依然官腔官調、華而不實的政務微博,則難逃被網友“取消關注”的命運。下列對被“取消關注”政府官員的建議正確的是( )
A.要堅持以民主和法制的方式來約束政府權力
B.要堅持依法行政,努力改革行政管理體制
C.要提高工作效率,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D.要樹立求真務實、切實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160分。
36、(30分)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不斷增加 ,1978年我國職工工資總額為568.9億元 ,2009年達到40288.2億元;職工平均工資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 在我國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收入分配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
2009年,我國的最低工資是我國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為58%;我國最低工資是我國平均工資的21%,世界平均為50%
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別如圖8、圖9所示

(2)根據材料一,結合經濟生活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11分)
材料二 最近幾年,中央財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長幅度遠高于中央財政預算的增長幅度。根據2012年財政部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2011年中央財政實際支出比上年增長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27.5%,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7.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長52.8% ,在2012年的中央財政預算中,中央財政支出增長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6.4%,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6.4︿%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1.9% ,住房保障支出增長23.1%
(3)結合材料二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財政預算中的比例(12分)
37、(22分)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綱要》)描繪了安徽省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某校市政學習小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發展”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
材料一:在討論《綱要》中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時,同學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
(1)同學們圍繞表中目標紛紛發表意見,請你談談提出上述目標的經濟學依據。(12分)
材料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國公民在行動:
——在創建“低碳城市”的活動中,市民甲建議政府將一定區域劃定為管制區域,除公交、工程搶險車以及特種車輛外,其他機動車一律禁行;并發展公共自行車系統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
——市民乙在當地環保局網站上查閱了國家環保總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辦法》和《某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由于找不到汽車尾氣排放的監控數據,他直接打電話向環保局索要相關的信息,并要求環保局及時公開這些信息。
——市民丙在網上留言說:我們每個人要用自己的行動對國家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我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將在不遠的將來獲得回報,即使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后,也會留下深深的足跡。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說明我國公民如何進行“政治參與”?(10分)
38、學歷史,有比較,就會有感悟。觀察下面四幅關于國家中央行政管理體制示意圖,分析
(1)圖一的政治體制形成于古代中國的哪一封建王朝?圖二的政治體制出現于古代希臘的哪一著名城邦?這兩種政治體制有何顯著區別?(8分)

(2)美國政治體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議體制,它是依據哪一著名憲法而建立的?從圖三中可以看出其權力結構最主要體現了哪一基本原則?(6分)
(3)圖四中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4分)

(4)從西方、中國政治體制的變化中,我們能得到什么認識?(4分)
39、從人類歷史的總體趨勢來看,某一時刻的變革(創新)或者革命,往往能夠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30分)
材料1:
材料2:羅馬法是古羅馬人的一種偉大創造,是留給世界的政治文明財富。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材料3:1832年改革法案規定,取消人口不滿2 000人的56個“衰敗地區”議席……空出的143個席位中,65個給了新興大工業城市。1867年法案還降低了選民財產資格……(在)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滿30歲的婦女以選舉權。……1928年,又將婦女選舉權的年齡限制降為21歲……
材料4:以下是三個人針對同一事件寫的書信
越來越強大的漢族人已不堪忍受滿清朝廷的壓迫,想要建立自治政府。所以我經常能夠聽到——“要建立一個新的共和國”。 ——美國人那愛德寫給姐姐的家書
“夫男兒在世,若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斗而死,亦大樂也。” ——方聲洞寫給父親
“故殺死滿人恩銘后,欲殺端方、鐵良、良弼等滿賊。”
——念念不忘排滿興漢的徐錫麟就義前的遺書
材料5: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議決,此次全國大會亦通過此議決。
——《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 (1923年6月)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材料1體現的是什么政治制度?(2分)該制度推行有何意義?(4分)
(2)據材料2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6分)
(3)據材料3指出英國在選舉方面發生的變化。(6分)這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怎樣的發展趨勢?(2分)
(4)據材料4判斷以上書信提及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分)從信中分析他們對該事件的定性有何不同?(6分)
(5)據材料5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上述決議產生的直接結果。(2分)
40.讀北半球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8分)
(1)寫出圖中河流所屬的水循環的類型是:?????????????? ,②、③地貌都為流水沉積形成,②、③地貌名稱分別為:????? , 。(6分)??????????????????????????????????????????????????????????????????????????????? (2)該地的氣候類型可能為?????????????? 。(2分) (3)煤礦透水事故是指礦井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過裂隙、斷層、塌陷區等各種通道無法控制地涌入礦井工作面,造成作業人員傷亡或礦井財產損失的水災事故。若圖中甲、乙兩處為地下采煤礦區,請寫出易發生透水事故的地區????? ? ,并說明原因:????????????????????? 。甲處的地質構造是??????????? ? ,形成的地形(構造地貌)?是??????????????? 。(8分)
(4)若圖中丙、丁兩地是地震高發區,根據自然災害的關聯性特點,分別寫出⑤、⑥兩地極易誘發的自然災害分別為:??????????????????????,?????????????? 。? (4分)?????????????????????????????????????? (5)由于人口增長,圖中①、④兩處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擴大的耕地所取代。簡述這一現象的發生對當地氣候或河流水文特征產生的影響。(8分)
41.(28分)西遼河流域面積約13萬km2,平均年降水量為375mm。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農牧業的發展,其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西遼河流域在全國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圖。
材料二:1995~2005年西遼河流域各土地利用類型數量的變化。
(1)西遼河屬于 (內、外)流河。西遼河流域處于半濕潤區與 區、溫帶森林帶與溫帶 帶的過渡地帶,自然帶的分布規律屬于從
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因素是 。(10分)
(2)西遼河流域地處我國“三北”防護林生態工程的地帶,該工程植被對改善環境最顯著的作用是 。(2分)
(3)監測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RS、GIS、GPS選一個)。1995~2005年,西遼河流域數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數量減少的最多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造成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8分)
(4)分析西遼河流域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過度砍伐,森林破壞,造成 ,土壤肥力下降;過度放牧,破壞草原;過度開墾,破壞植被,造成 ;不合理灌溉,造成 ;人口增多、農業用水量增大,造成 。(8分)
第三次月考參考答案
【地理】參考答案
【歷史】參考答案
谷里或海島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眾多的小國紛紛建立,為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條件。B屬經濟范疇;C是對外關系;D主要是經濟和文化等,后三項均不符合“最
答案:C
20、解析: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學說持基本否定的態度,雖然材料中的觀點也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合理成分,因此,A項錯誤;材料明確地指出了馬克思主義與工業革命之間的關系,B項正確;C、D兩項與材料沒有關系。
答案:B
21、解析:本題主要對俄國十月革命中相關重大歷史現象的考查。“四月提綱”“攻打冬宮”是十月革命中重大歷史事件。
答案:D
2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當今時代“群雄競起”反映的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這一實質問題。
答案:D
23、答案:D
38.(22分)
(1)秦朝(2分)雅典(2分)秦朝實行君主專制,雅典則是民主政治(4分)
(2)1787年憲法(3分)分權與制衡(3分)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4分)
(4)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主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民主化程度越來越高;民主政治的模式因國而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真正的人民民主(以上答案任答兩點即可)(4分)
39.(30分)
(1)制度:分封制。(2分)意義:擴大了疆域,鞏固了西周的統治。(4分)
(2)平等;人權;理性;法律至上;正義。(6分)
(3)變化:財產和年齡限制逐漸降低;婦女取得選舉權;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6分)趨勢:民主的主體范圍不斷擴大。(2分)
(4)事件:辛亥革命。(2分)定性:反專制的資產階級革命;救亡圖存運動;排滿運動(言之成理同等給分)等。(6分)
(5)結果:國共合作實現(或國民革命運動興起)。(2分)
國家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分)
國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1分)
②市民乙打電話向環保局反映自己的意見和要求,說明公民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監督權。(3分)
③公民丙網上留言:“用自己的行動對國家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同時會得到回報”,說明公民的政治參與要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4分)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理綜試題
本試卷共14頁,36題,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請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位號按要求寫在答題卷上。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
相關信息。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化合物中,不含無機鹽的是( )
A.葉綠素 B.ATP C.血紅蛋白 D.糖原
2.以下各項中,不能構成圖中關系的是( )
A.①代表年齡組成、②代表種群數量特征
B.①代表細胞核體積增大、②代表細胞衰老的特征
C.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質
D.①代表生產者、②代表生態系統
3.右圖示某雄性二倍體生物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敘述正確
的是( )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別位于①和⑤上,則一定是基
因突變的結果
B.該細胞有2個染色體組,其中①②③④為一組
C.該細胞分裂后直接產生兩個精子?
D.細胞在圖示分裂過程中實現了基因重組
4.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可促進愈傷組織的再分化
B.無籽番茄的生產過程是:去雄,然后在雌蕊上涂抹一定濃度的脫落酸
C.植物激素是由專門器官產生的
D.“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這種氣體指的是 CO2
5.下面有關圖甲和圖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乙表示正在進行的某個生理過程,則可能是圖甲中a過程
B.HIV(艾滋病病毒)的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途徑有d過程
C.RNA聚合酶作用于c過程,在核糖體上完成
D.圖乙中①②③表示一個鳥嘌呤核糖核苷酸
6.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這一實驗表明細胞膜的蛋白質和磷脂是可以運動的
B.兩種細胞的融合可以用滅活的病毒誘導
C.細胞膜的內側有一層糖被
D.人細胞和鼠細胞的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烷和乙醇均能發生取代反應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溴乙烷與NaOH水溶液共熱生成乙烯
D.油脂和纖維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8.設NA代表阿佛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5molNO2與足量的H2O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
B.1 L 0.1 mol ·L-1NH4Cl溶液含有0.1 NA個NH4+
C.28克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2NA(N—14)
D.在標準狀況下,0.5NA個氯氣分子所占體積是11.2L
9.滴加新制氯水后,下列各組離子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Fe3+、Al3+、Cl-、SO42- B.K+、Na+、I-、SO42-
C.Ag+、Ca2+、NH4+、NO3- D.Na+、Ba2+、CO32-、SO42-
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裝置甲可防止鐵釘生銹 ②裝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③裝置丙可驗證HCl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 ④裝置丁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裝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氣體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
1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NH4Cl僅由非金屬元素組成,所以它是共價化合物
B.Al2O3是兩性氧化物,它能溶于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
C.明礬水解形成的A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物,可用于水的凈化
D.在海輪外殼上鑲入鋅塊,可減緩船體的腐蝕速率
12.電解NaCl溶液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過程中NaCl溶液的pH下降
B.溶液中Na+ 向石墨電極方向移動
C.通電一段時間后,可看到石墨電極附近溶液變紅
D.通電一段時間后,可看到裝有碘化鉀淀粉溶液的試管中溶液變藍
13.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力具有獨立性,可以離開物體獨立存在
B.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C.一個力的作用,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D.重力是物體本來就有的,沒有施力物體,卻有受力物體
14. 圖中重物的質量為m,輕細線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時AO是水平的,B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A.F1=mgsinθ B.F1=mgtanθ C.F2=mgsinθ D.F2=mg/sinθ
15.如右圖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從接觸豎直放置的彈簧開始到彈簧的壓縮量最大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及所受合外力的變化情況是( )
A.合力變小,速度變小  B.合力變小,速度變大
C.合力先變小后變大,速度先變大后變小
D.合力先變大后變小,速度先變小后為大
16.汽車通過拱橋頂點的速度為10m/s時,車對橋頂的壓力為車重的3/4,如果要使汽車在粗糙的橋面行駛經過橋頂時不受摩擦力作用,則汽車經過橋頂的速度應為( )
A.15m/s B.20m/s C.25m/s D.30m/s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9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選對得6分,只選1個且正確得3分,錯選、不選得0分。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該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數發生衰變需要的時間
B.同一元素的兩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質量數
C.中子與質子結合成氘核時要吸收能量
D.分別用綠光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屬表面都能發生光電效應,逸出的光電子的動能可能相等
18.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經歷某過程后,溫度升高了.則根據熱力學定律可以斷定:
A. 該理想氣體系統在此過程中可能吸了熱.
B. 在此過程中外界對該理想氣體系統做了正功.
C. 該理想氣體系統的內能增加了.
D. 在此過程中理想氣體系統一定從外界吸了熱,又對外做了正功
19.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A用輕繩通過光滑定滑輪連接另一物體,并處于靜止,這時A受地面的支持力為FN,摩擦力為Ff,若把A向右移動一些后,A仍靜止,則 ( )
A.物體受合力將增大 B.輕繩拉力將減小
C.FN將增大 D.Ff將增大
20.“神舟”六號載人飛船2005年10月12日升空,在太空環繞地球飛行77圈后于10月17日順利返回,這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又邁上一個新臺階。假定正常運行的“神舟”六號飛船和通訊衛星(同步衛星)做的都是勻速圓周運動,且“神舟”六號飛船運行的軌道半徑比通訊衛星的軌道半徑要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神舟”六號飛船的線速度比通訊衛星的線速度小
B.“神舟”六號飛船的角速度比通訊衛星的角速度小
C.“神舟”六號飛船的運行周期比通訊衛星的運行周期小
D.“神舟”六號飛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訊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21.如圖,卷揚機的繩索通過定滑輪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動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勢能
D.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強堿等體積混合:c(OH-) = c(H+)
B.等濃度的CH3COOH與KOH以任意比混合:
c(K+) +c(H+) =c(OH-) +c(CH3COO-)
C.中和物質的量濃度與體積都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消耗鹽酸的量一樣多
D.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H2CO3)>(OH-)>c(H+)
23.X、Y、W、R是四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R與Y處于同一族,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R>W>Y>X
B.生產中通過電解熔融W的氯化物得到單質W
C.元素Y、R分別與氫氣反應形成的氫化物的熱穩定性:Y> R
D.Y元素與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原子個數比一定為1:2
24.下面有關實驗和實驗方法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滴加斐林試劑會立刻出現磚紅色沉淀
B.葉綠體色素能用紙層析法分離的原理是它們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C.“生物體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中”屬于孟德爾的假說內容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5.下面有關圖甲、圖乙、圖丙的敘述正確的是
圖甲(藍藻細胞) 圖乙(蠶豆種子萌發) 圖丙(人體胰腺細胞)
A.圖乙的根細胞無葉綠體而圖甲細胞有
B.圖乙顯示了根具有向地性,這是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的體現
C.圖丙細胞也含有人體血紅蛋白基因
D.圖甲細胞含有4種核苷酸,圖丙細胞含有8種核苷酸
三、非選擇題:滿分為64分。本大題包括4個小題。
26.(14分)下圖所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請觀察后據圖回答:
(1)促進芽生長的生長素最適濃度是 molL-1,生長素的這一濃度對根的生長效應是 。
(2)A點所對應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 。
(3)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 。
(4)由此可見,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影響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 。
(5)從生長素的濃度在10-10 mol/L~10-1 mol/L范圍內,對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出,生長素對生長的作用特點是 。
27.(16分)最近科學家從甘藍型油菜中克隆到一個耐熱性基因“TR1”,該基因已通過轉基因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下圖(一)所示(對照實驗在30℃進行),圖(二)為植物A葉肉細胞中的部分代謝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當溫度超過 ℃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會受抑制;這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導入了TR1基因的是 。
(2)基因表達載體通常由啟動子、終止子、目的基因和 等四部分組成。在構建過程中,所需工具酶是 。
(3)圖(二)中C、D(均為細胞器)增加膜面積的方式有何不同:

(4)圖(二)中的物質A是 ,物質A在C內徹底氧化分解需要的物質是 。
(5)增施農家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原因是 。
28. (14分) .下圖甲表示動物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部分過程,圖中字母代表激素;圖乙表示的是運動神經纖維末梢和骨骼肌細胞之間的聯系。請據圖回答:
(1)當血液中B含量增加時,能引起的生理反應有( )
①細胞代謝加快,產熱量增加 ②垂體、下丘腦分泌的所有激素減少
③體溫一定升高 ④神經系統興奮性加強 ⑤胰島素分泌減少
(2)A、B激素對垂體的作用效應分別是 。
(3)D代表的激素是 ,影響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經支配,運動神經末梢和骨骼肌之間靠Ach(乙酰膽堿)傳遞信息,Ach是一種興奮型遞質,在沒有神經沖動傳過來時, Ach存在于圖乙中 中。當神經沖動傳到軸突末梢時,Ach進入③中,然后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在Ach進入③的過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層數是 。
(5)研究表明,不少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導,導致肌無力。在免疫學上此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 病。
29.(一)(12分)回答下列小麥雜交育種的問題:
設小麥的高產與低產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為高產,Aa為中產,aa為低產。抗銹病與不抗銹病受另—對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個B基因就表現為抗病。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有高產不抗銹病與低產抗銹病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產生Fl,F1自交得F2.
(1) F2的表現型有 種,其中能穩定遺傳的高產抗銹病個體的基因型為 ,占F2的比例為 。
(2)選出F2中抗銹病的品系自交的F3.請在下表中寫F3各種基因型的頻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頻率
BB
Bb
bb
F3
(二)(8分)
某學生將a、b兩種植物,分成①、②、③、④四組,種植在成分相同的完全培養液內,以探究影響這兩種植物的可能原因。處理方法如下圖所示:
(1)如果①為對照組,②為實驗組,一段時間后,若②中a正常生長,b生長不良,可能的原因是 ,由此推測a、 b的關系是
(2)若想了解光對植物的影響,應該選擇 組合進行研究,因變量為 。
(3)若以①為對照組,④為實驗組研究“影響a與b這兩種植物的可能原因”,是不科學的。簡要說明原因

30.(16分)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甲是一種常用的光敏高分子材料,其結構簡式為:
按下圖可以合成甲:
已知:
A的化學式為C2H5OCl,A含有2個官能團且連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C的化學式為C4H7OCl。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官能團名稱是 ,A的結構簡式為 。
(2)A→B的反應類型是 ,B→C的反應類型是 。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
② 。
(4)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水解產物有兩種,一種能使溴水褪色,另一種在滴加飽和溴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
31.(16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利用反應:6NO2+8NH37N2+12 H2O 可以處理硝酸生產中的NO2 ,消除尾氣污染。上述反應中,每當轉移1.2mol電子時,消耗的NO2在標準狀況下是
L。
(2)已知:2SO2(g) + O2(g)2SO3(g) ΔH= —196.6 kJ·mol―1
2NO(g) + O2(g)2NO2(g) ΔH= —113.0 kJ·mol―1
則反應: NO2(g) +SO2(g)SO3(g)+NO(g) 的ΔH= kJ·mol-1。
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序號)。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 molNO2的同時生成1 mol SO3
當測得上述反應達平衡時NO2與SO2體積比為1:6, 則平衡常數K= 。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1所示。該反應ΔH 0(填“>”或“ <”)。實際生產條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選擇此條件的理由是 。
32.(16分)蛇紋石因其花紋似蛇皮而得名,某地蛇紋石大約含MgO38%,另外除了含SiO2外,還含有CaO、Fe2O3、Al2O3等氧化物,由蛇紋石礦制備MgO的工藝流程如下。
(1)寫出酸浸過程中的一個離子方程式
若在實驗室進行酸浸過程,必需的儀器有燒杯、 。
(2)沉淀I的成分是 (寫化學式)。寫出它的一個用途 。
(3)沉淀II的成分是 。
(4)從濾液中能回收的物質有 。
(5)寫出堿式碳酸鎂700 ℃煅燒產生氧化鎂的化學方程式 。
33.(16分)文獻資料顯示某地區的酸雨主要為硫酸型和鹽酸型酸雨。某興趣小組對酸雨進行實驗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設:該酸雨中的溶質除H2SO4、HCl外,該小組同學根據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預測主要溶質還一定有 。
(2)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以上假設。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
限選試劑及儀器:鹽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試液、品紅溶液、燒杯、試管、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酸雨于A、B兩支潔凈試管中,待用。
步驟2: 往A試管中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靜置,過濾。
步驟3:取少量步驟2得到的濾渣加入鹽酸。
步驟4:
步驟5:
(3)酸雨部分組成測定:(提示:SO2 + I2 +2H2O=SO42- + 2I- +4H+)
滴定:準確量取25.00 mL該酸雨于錐形瓶中,加入幾滴淀粉溶液,將0.02000mol/L碘水裝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其終點現象為 ,記錄數據,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 mL。
②計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只列出算式,不做運算)。
34.(18分)
(一)小球作直線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已知頻閃頻率f=10Hz,小球相鄰位置間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別為 OA = 9.76cm,AB = 8.39cm,BC = 7.05 cm,CD = 5.70 cm,DE = 4.34 cm,EF = 3.00 cm.
小球在位置 A時速度大小 vA =__________m/s;
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字)
(二)圖1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可忽略不計;電流表具有一定的內阻,電壓表的內阻不是無限大,S為單刀雙擲開關,R為待測電阻.當S向電壓表一側閉合時,電壓表讀數為U1,電流表讀數為I1;當S向R一側閉合時,電流表讀數為I2.
①根據已知條件與測量數據,可以得出待測電阻R= .
②根據圖1所給出的電路,在圖2的各器件實物圖之間畫出連接的導線.
35.(18分)如圖13,小車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廂內用OA、OB兩細繩系住一個質量為2kg的物體,OA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37°,OB是水平的。后來小車改做勻減速運動,經8m的位移停下來(運動過程OB拉力不為0)。
求 :(1)車在勻速運動的過程中,兩繩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sin37o=0.6)
(2)車在勻減速運動的過程中,兩繩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g取10m/s2)
36.(18分) 如圖所示,軌道ABCD的AB段為一半徑R=0.2的光滑1/4圓形軌道,BC段為高為h=5的豎直軌道,CD段為水平軌道。一質量為0.1的小球由A點從靜止開始下滑到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2/s,離開B點做平拋運動(g取10/s2),求:
①小球離開B點后,在CD軌道上的落地點到C的水平距離;
②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大小?
③如果在BCD軌道上放置一個傾角=45°的斜面(如圖中虛線所示),那么小球離開B點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汕頭四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級第三次月考
理綜試卷答案    
生物試題答案
1.D 2.C 3.B 4.A 5.B 6.C 24. AD 25. BC
26. (14分)【答案】(1)10-8 抑制生長 (2)促進生長 (3)既不促進也不抑制生長
(4)不同 不同 (5)較低濃度促進生長,較高濃度抑制生長
27.(16分)
(1)50℃ 植物A
(2)標記基因 限制酶、DNA連接酶
(3)C(線粒體)是通過內膜折疊形成嵴來增大膜面積,D(葉綠體)是通過形成基粒來增加膜面積。
(4)丙酮酸; H2O、O2
(5)增加CO2濃度或補充必需礦質元素(答對其一即可)
(14分) 【答案】(1)①④ (2)促進 抑制 (3)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濃度變化 (4)① 0 (5)自身免疫
29.(一)(12分)
(1)6 AABB 1/16 (2)BB=1/2 Bb=l/3 bb=l/6
(二)(8分)
(1)a、b對環境中礦質營養吸收和利用的能力不同 競爭(1分)
(2)①和③或②和④ 植物生長的差異(1分)
(3) 因為存在是否遮光和是否分開種植(1分),有兩種自變量(或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1分))
化學參考答案
7
8
9
10
11
12
22
23
A
B
A
B
A
D
BC
BC
32.(16分)
(1)MgO+2H+=Mg2++H2O;或CaO+2H+=Ca2++H2O; 或Fe2O3+6H+=2Fe3++3H2O;
或Al2O3+6H+=2Al3++3H2O(任寫一個,2分) 玻璃棒 (2分)
(2)SiO2 (2分) 制取(水)玻璃、光纖等(2分)
(3)CaCO3、Fe(OH)3、Al(OH)3;或Ca、Fe、Al等的堿或碳酸鹽沉淀(3分)
(4)NaCl、Na2CO3、NaHCO3(各1分,共3分)
(5)Mg2(OH)2CO32MgO+CO2↑+H2O↑
或aMgCO3·bMg(OH)2(a+b)MgO+aCO2↑+bH2O↑(2分)
33.(16分)
物理答案:
選擇題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
D
C
B
AD
AC
CD
CD
CD
非選擇題
34.(1)0.91(4分); 1.35(4分).
(2)①(5分).
②連線如圖(5分)
35.(18分)解:(1)勻速運動時:
水平方向:TA sinθ=TB ① …………………(2分)
豎直方向:TAcosθ= mg ② …………………(2分)
得TA=25N …………………(2分)
TB=15N …………………(2分)
(2)勻減速時:
已知V0=4m/s,Vt=0,S=8m,設經過時間t停下來,加速度為a
由運動學知識有: 2as= Vt2- V02 …………………(2分)
得加速度 a=-1/s2 …………………(2分)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
水平方向: TB- TA sinθ=ma …………………(2分)
豎直方向:TAcosθ= mg …………………(2分)
可得:TA =25N, TA=13N …………………(2分)
36 (18分)
解: ⑴設小球離開B點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為t1,落地點到C點距離為s
由h =gt12 …………………(2分)
s = vB·t1 …………………(2分)
可得:s = 2 m ……………………(2分)

⑵小球達B受重力G和向上的彈力F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2分)
解得F=3N …………………(2分)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球對B的壓力,即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N,方向豎直向下。………………………(2分)
⑶如圖,斜面BEC的傾角θ=45°,CE長d = h = 5m
因為d > s,所以小球離開B點后能落在斜面上 ……………………(1分)
(說明:其它解釋合理的同樣給分。)
假設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點,BF長
為L,小球從B點到F點的時間為t2

Lcosθ= vBt2 ① …………(1分)
Lsinθ=gt22 ② …………(1分)
聯立①、②兩式得
t2 = 0.4s …………(1分)
L ==m = 0.8m = 1.13m ……………………(2分)
說明:關于F點的位置,其它表達正確的同樣給分。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英語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請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位號按要求寫在答題卷上。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
相關信息。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一部分 語言知識及應用 (共兩節,滿分 45 分)
第一節 完形填空 (共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滿分 30 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 1—15 各題所給的 A、B、C 和 D 項中,選出最佳 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There once was a King who offered a prize to the artist who would paint the best picture of peace. Many artists _____1_____. The King looked at all the pictures, but there were only two he ____2_____
liked and he had to choose between them.
One picture was of a ___3___ lake. The lake was a perfect mirror for peaceful towering ___4____ were all around it. Overhead was a blue sky with fluffy white clouds. All who saw this picture thought that it was a _____5_____ picture of peace.
The other picture had mountains too. But there were rugged and ____6____. Above was an ____7____ sky from which rain fell, in which lightening ____8____. Down the side of the mountain tumbled a foaming waterfall. This did not look ____9____at all.
But when the King looked, he saw behind the waterfall a tiny ____10____growing in a crack in the rock. In the bush a mother bird had built her ____11____. There, in the midst of the rush of angry water, ____12____ the mother bird on her nest…perfect peace.
Which picture do you think won the prize?
The King ____13____ the second picture.
Do you know why?
“Because,” explained the king, “peace does not mean to be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noise, ___14___, or hard work. Peace means to be in the midst of all those things and still be calm in your ____15___. That is the real meaning of peace.”
1. A. tied
B. tried
C. died
D. mined
2. A. probably
B. generally
C. really
D. finally
3. A. calm
B. clean
C. clear
D. beautiful
4. A. houses
B. mountains
C. fields
D. deserts
5. A. awful
B. fearful
C. terrible
D. perfect
6. A. bare
B. thick
C. strong
D. handsome
7. A. sunny
B. happy
C. angry
D. kind
8. A. predicted
B. drowned
C. expected
D. played
9. A. dreadful
B. peaceful
C. grateful
D. respectful
10. A. tree
B. grass
C. bush
D. flower
11. A. room
B. kitchen
C. toilet
D. nest
12. A. sat
B. trembled
C. shook
D. strained
13. A. removed
B. chose
C. abandoned
D. postponed
14. A. excitement
B. happiness
C. trouble
D. joy
15. A. hand
B. mouth
C. stomach
D. heart
第二節 語法填空 (共 10 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15 分)
閱讀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結構的語法性和上下文連貫的要求,在空格處填入一個適當的 詞或使用括號中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并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標號為 16 -25 的相應位置上。
I am now a good student in my class.But you don’t know that 16 I started senior English
in the beginning,I found ___17_____ difficult and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we had learned in junior school.Now I still remember a teacher who taught me at that time. ___18__ teacher is a good teacher because she always tries her best to be the one _19___ classes are more active and lively with some stories and examples.
__20_ the help of my teacher, I realized the 21 (important) of English,so I was 22 (determine) to learn English well. My teacher suggested that we __23_____(read) more if we want to improve our English, so every day I would do some English reading. She also 24 (tell) us lessons learned in classes could help us deal with exams, but even more valuable were the lessons learn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school.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
Now I have made 25 great progress in my English study that I am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than before.
第二部分 閱讀 (滿分50分)
第一節:閱讀理解 (每題2分,滿分40分)
A
I found out one time that doing a favor for someone could get you into a lot of trouble. I was in the eighth grade at the time, and we were having a final test. During the test, the girl sitting next to me whispered something, but I didn’t understand. So I leaned over her way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 trying to ask me if I had an extra pen. She showed me that hers was out of ink and would not write. I happened to have an extra one, so I took it out of my pocket and put it on her desk.
Later, after the test papers had been turned in,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stay in the room w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ere dismissed. As soon as we were alone she began to talk to me about what it meant to grow up; she talked about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stand on your own two feet and be responsible (負責任) for your own acts. For a long time, she talked about honesty and emphasized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do something dishonest, they are really cheating themselves. She made me promise that I would think seriously about all the things she had said, and then she told me I could leave. I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ondering why she had chosen to talk to me about all those things.
Later on, I found out that she though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When she saw me lean over to talk to the girl next to me, it looked as if I was copying answers from the girl’s test paper. I tried to explain about the pen, but all she could say was it seemed very very strange to her that I hadn’t talked of anything about the pen the day she talked to me right after the test. Even if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I was just doing the girl a favor by letting her use my pen, I am sure she continued to believe tha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26. The story took place exactly ____ .
A. in the teacher’s office B. in an exam room
C. in the school D. in the language lab
27. The girl wanted to borrow a pen, because ____ .
A. she had not brought a pen with her
B. she had lost her own on her way to school
C.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pen
D. her own had been taken away by someone
28. The teacher saw all this, so she asked the boy ____ .
A. to go on writing his paper B. to stop whispering
C. to leave the room immediately D. to stay behind after the exam
29. The thing(s) emphasized in the teacher’s talk was (were) ____ .
A. honesty B. sense of duty C. seriousness D. all of the above
30. The boy knew everything ____ .
A. the moment he was asked to stay behind
B. when the teacher started talking about honesty
C. only some time later D. when he was walking out of the room
B
America is a mobile society.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an be close and real, yet disappear soon if situations change. Neither side feels hurt by this. Both may exchange Christmas greetings for a year or two, perhaps a few letters for a while — then no more. If the same two people meet again by chance, even years later, they pick up the friendship. This can be quite difficul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s between us flower more slowly but then may become lifelong feelings, extending (延伸) sometimes deeply into both families.
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
Another difficult poin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Americans is that although they include us warmly in their personal everyday lives, they don’t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us if it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s is usually the opposite of th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where we may be generous with our time. Sometimes, we, as hosts, will appear at airports 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meet a friend. We may take days off to act as guides to our foreign friends. The Americans, however, express their welcome usually at homes, but truly can not manage the time to do a great deal with a visitor outside their daily routine. They will probably expect us to get ourselves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own hotel by bus. And they expect that we will phone them from there. Once we arrive at their homes, the welcome will be full, warm and real. 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
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
31.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must be ______.
A. an American B. a Chinese
C. a professor D. a student
3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extend deeply into their families.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last for all their lives.
C. Americans always show their warmth even if they are very busy.
D. Americans will continue their friendships again even after a long break.
33.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learn that when we arrive in America to visit an American friend, we will probably be ______.
A. warmly welcomed at the airport
B. offered a ride to his home
C. treated hospitably at his home
D. treated to dinner in a restaurant
34. The underlined words “generous with our time”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______.
A. strict with time B. serious with time
C. careful with time D. willing to spend time
35. A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be “______”.
A. Friendships between Chinese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 Americans’ hospitality D. Americans’ and Chinese’s views of friendships
C
Susan Sontag (1933 ------ 2004) was 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figures in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For more than 40 years she made it morally necessary to know everything----- to read every book worth reading, to see every movie worth seeing. When she was still in her early 30s, publishing essays in such important magazines as Partisan Review, she appeared as the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e life, trying hard to follow every new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film and art. With great effort and serious judgment, Sontag walked at the latest edges of world culture.
Seriousness was one of Sontag’s lifelong watchwords (格言), but at a time when 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well-educated and the poorly-educated were obvious, she argued for a true openness to the pleasure of pop culture. In Notes Camp, the 1964 essay that first made her name, she explained what was then a little-known set of difficult understandings, through which she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amous. Notes on Camp, she wrote, represents “a victory of ‘form’ over ‘content’, ‘beauty’ over ‘morals’”.
By conviction she was a sensualist (感覺論者), but by nature she was a moralist, and in the works she publishe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it was the latter side of her that came forward. In Illness as Metaphor ------published in 1978, after she suffered cancer ------ she argued against the idea that cancer was somehow a special problem of repressed (被壓抑的) personalities, a concept that effectively blamed the victim for the disease. In fact, re-examining old positions was her lifelong habit.
In America, her story of a 19th century Polish actress who set up a perfect society in California,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in 2000. But it was as a tireless, all-purpose cultural view that she made her lasting fame.
“Sometimes,” she once said, “I feel that, in the end, all I am really defending… is the idea of seriousness, of true seriousness.” And in the end, she made us take it seriously too.
36. It is implied but not stat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Sontag _________.
A. was a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al life
B. developed world literature, film and art
C. published many essays about world culture
D. kept pace with the newest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37. She first won her name through _________.
A. publishing essays in magazines like Partisan Review B. her story of a Polish actress
C. her explanation of a set of difficult understandings D. her book Illness as Metaphor
38. From the works Susan publishe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
A. she was more of a moralist than a sensualist
B. she was more of a sensualist than a moralist
C. she believed repressed personalities mainly led to illness
D. she would like to re-examine old positions
3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usan Sontag would agree to the ideas except _________.
A. We should try hard to follow every new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film and art.
B. Cancer can be defeated because it is a special problem of repressed personalities.
C. ‘Form’ should be over ‘content’, ‘beauty’ should be over ‘morals.
D. We should defend the idea of seriousness, of true seriousness.
40.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A lifelong watchword: seriousness B. Susan Sontag is the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e
C. How Susan Sontag became famous D. An introduction to Susan Sontag and her watchword
D
Many cities have subways and undergrou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take locals and tourists alike rapidly around the city.However, there’s something different about riding a London subway.It may not look different, but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one of England’s most popular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is enough to make riding the subway a must when visiting London.With a little under 300 different stations, the subway can take you almost anywhere you need to go.
Riding a London subway, a person from other countries will notice one major difference: in London, people do not look at each other.In fact, eye contact is avoided at all times.That’s not rudeness―people are just too busy to bother looking.
Busy doing what, you ask? Well, they’re certainly not using the time for a moment of quiet thinking.Nor are they reading a book.New technology has replaced quiet habits.Today the only acceptable form of book o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is an e-book.
Apple must earn a fortune from London commuters(使用月票上下班者).Since the launch of the iPhone in 2007, over 40,000―yes, that’s 40,000 “apps” have been designed.
Commuters love them because they are the perfect time-fillers.One “app”, called iShoot, is a game that features tanks.Another one, Tube Exits, tells passengers where to sit on the train to be closest to the exit of their destination.iSteam clouds the iPhone screen when you breathe into the microphone.You can then write in the “steam” on your phone screen.
For those without an iPhone, another Apple product, the iPod, may be the distraction(消遣)of choice.It’s not just teenagers who “plug in” to their music-iPods are a popular way to pass the time for all ages.
And if games, e-books and music aren’t enough to keep you occupied, then perhaps you would prefer a film? The development of palm DVD technology means many commuters watch their favorite TV shows or films on the way to work.With all these distractions, it’s amazing that people still remember to get off the train.
41.Those who want to save time to reach where they go can download ______ to their iPhones.
A.iShoot B.iPod C.iSteam D.Tube Exits
42.People in London do not make eye contact on the subway because ______.
A.they are going to work and have no tim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they are busy playing games, reading e-books, listening to music or watching film
C.they feel sleepy because of getting up early
D.they love reading books and do not want to be disturbed
43.The underlined word “apps”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eans ______.
A.computers B.fortune from London commuters
C.computer companies D.programs downloaded for the iPhone
44. Which word best describe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commuters’ behaviors ?
A.for B.neutral C.against D.hateful
45.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
A.London commuters are unfriendly to strangers
B.technology is changing how London commuters spend their traveling time
C.Apple has earned a lot of money from selling 40,000 apps
D.riding a London subway is a must when visiting London
第二節 信息匹配(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Cathy、Jason、Kate、Wayne和Frank各自打算訂一份雜志。第46一50題是他們的個人情況介紹。閱讀下面六種雜志的簡介(A、B、C、D、E和F),選出符合各人需要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紙上將該選項標號涂黑。選項中有一項是多余選項。
(注意:若答案為 E 請涂AB ;若答案為F,請涂 CD)。
46. A young mother raising her first child, Cathy tries to spend as much time as she can playing with her baby girl. She is eager to get more knowledg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young children look at the world.
47. Jason is a successful young businessman. He travels widely and enjoys adventures and challenges. Having been to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Jason is still looking for new places to visit. His biggest dream is to see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before he retires.
48. Smart and pretty, Kate is very popular among her friends. She takes great care of how she looks and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fashion and the lifestyle of famous people. Besides, she also enjoys reading articles written especially for young girls.
49. Wayne teaches science in a middle school. He not only wants his stu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modern science, but also tries hard to develop a curiosity about nature among his students. He is gathering materials for his students to read.
50. Frank is the father of a 10-year-old boy. He believes that in this fast-developing world parents should prepare their children fro lifelong learning at an early age. Therefore, in his opinion,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for children to learn is to discover things on their own. He is looking for a magazine for his son.
A
Seventeen
Seventeen provides advice and encouragement for masses of young girls. Although its primary
focus is fashion and famous people, this teen magazine offers more. Mixed among the latest styles, you’ll find short but interesting articles. Topics range from beauty to the risks of drinking.
Price: $22.95 ($3.83/issue)
B
Muse
Muse seeks to stimulate, delight, and challenge every curious child between the ages of 13 and 16. Produced by the editors and publishers of Cricket, Muse features articles on space,
genetics, lasers, rain forests, computers, physics, math, earth sciences, and almost everything else
in the universe.
Price: $32.97 ($3.66/issue)
C
WONDERTIME
WONERTIME is a new magazine from the editors of FamilyFun, devoted to helping parents develop children’s love of learning. A blend of how and why, WONDERTIME inspires parents to 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their children. WONDERTIME mixes playful activities with scientific knowledge about how children develop physically, socially, intellectually, creatively, and emotionally.
D
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r
A new magazine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r is intended for a generation of active men and women who seek new & challenging ways to explore and experience the world. The magazine offers an exciting mix of great photography and interesting articles. Features focus on best adventure stories, travel destinations, sports and more.
Price: $14.95 ($1.50/issue)
E
Familyfun
What does family fun mean to you? Crafts? Recipes? Party ideas? Familyfun magazine dishes up these and more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n over 180 colorful pages. Aimed at par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this energetic magazine promises to enrich the lives of families. Reviews of computer games, books, videos, and DVDs, written by experts, help parents feel up to the minute.
Price: $9.95 ($0.99/issue)
F
Kids Discover
To help children aged 6 to 12 become lifelong learners, each issue of Kids Discover looks into a single topic in science or social studies which children of this age group have a great interest in. The combination of exciting color photography, lovely pictures and informative kid-friendly text engages readers with attractive content.
Price: $26.95 ($2.25/issue)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基礎寫作(共1小題,滿分15分)
你是校報記者,最近進行了一次采訪。以下是這次采訪的情況:
時間
上周末
對象
學生會的志愿者
主題
合理使用二手課本
基本情況
開學初,給新生贈送二手課本
原因
節約資源,幫助困難學生
激勵使用這些書的同學加倍努力
結果
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將用過的書送給需要的人
無形中加強了互助的精神
【寫作內容】
采訪的時間、對象和主題;
學生會志愿者贈送二手課本的基本情況和原因;
志愿者工作所帶來的結果。
【寫作要求】只能用5個句子表達全部內容
第二節 讀寫任務 (共1小題,滿分25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寫一篇150詞左右的英語短文。
The elephant and the fly
An elephant was standing and picking leaves from a tree. A small fly came,flying and buzzing (嗡嗡叫) near his ear. The elephant waved it away with his long ears. Then the fly came again, and the elephant waved it away once more.
This was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en the elephant asked the fly, “Why are you so restless and noisy? Why can’t you stay for a while in one place? ”
The fly answered, “I am attracted to whatever I see, hear or smell. My five senses pull me constantly in all directions and I cannot resist them.What is your secret? How can you stay so calm and still?”
The elephant stopped eating and said, “My five senses do not rule my attention. Whatever I do, I get involved in it. Now that I am eating, I am completely absorbed in eating. In this way I can enjoy my food and chew it better. I rule and control my attention, and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So when you are in charge of your five senses and attention, your mind will become calm too.”
【寫作內容】
1. 以約30個詞概括短文的內容;
2. 然后以約120個詞就“專注”這一主題發表你的看法,并包括以下要點:
(1)大象和蒼蠅的故事給你的啟示;
(2)講述你(或你朋友)因為太多干擾而受到影響的經歷;
(3)你打算上高三后怎樣保持專注、專心。
2012--2013年度汕頭四中英語科第三次月考答案
讀寫任務
An elephant was constantly disturbed by a restless fly, who asked the elephant about the secret of remaining calm. The elephant revealed that calmness would be obtained when one’s senses and attention were focused.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I was inspired by what the elephant said. The ability to focus one’s atten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doing anything. Just like the fly, a person who is easily distracted by the surroundings will feel restless and tired, unable to achieve his success.
This reminds me of what happened when I entered high school as a Senior One student.
廣東省汕頭聯合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10頁,24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請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位號按要求寫在答題卷上。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相關信息。
2.選擇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答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羈絆/稽查 戲謔/虐待 縫紉/縫隙 B.衣袂/嫵媚 沼澤/迢遠 慰藉/狼藉
C.干涸/隔閡 聳立/慫恿 籠屜/籠罩 D.瀕危/摒棄 垂涎/誕生 殷紅/殷切
2、下列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8月14日清晨,隨著幾聲槍響,惡貫滿盈的殺人魔王周克華在重慶街頭被擊斃。據悉,數千名全副武裝的民警和武警參與了對周克華的的追捕行動,此外,成都軍區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連日來,如此大張旗鼓地采取行動對付一個劫匪,為近年來少有,凸顯出當局除惡務盡的決心。聽到周克華被擊斃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A.惡貫滿盈 B.凸顯 C.除惡務盡 D.彈冠相慶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在剛剛落幕的倫敦奧運會上,中國的金牌總數盡管跟北京奧運會相比有明顯差距,中國體育代表團仍然贏得了全國人民的肯定和贊揚。
B.近年來,隨著中國移民的不斷增加,中餐館在美國遍地開花,現在在美國,無論是大城市還是邊遠小鎮,都能找到地地道道的中餐館。
C.由于朝鮮前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突然逝世,使朝鮮和韓國關系的走向問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國際社會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D.本著“傳承優良傳統、體現時代精神”為原則,部分專家學者在廣泛征集的基礎上提煉出鮮明、精辟、簡潔、通俗的“廣東精神”表述語。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我們會過得快樂嗎? 。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駱駝, , 。之所以說是生活目標而不是人生目標, ,而我們很多人短時間內實在弄不明白一輩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標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標 。
①迷茫和絕望會充滿了心田
②快樂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標
③不再給快樂留下絲毫的空間
④但是我們想清楚一年之內到底想干什么還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⑤是因為人生目標是一輩子的事情
A.⑤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②③④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時,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中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進學文淵閣,與修《太祖實錄》。授刑部主事,復與重修《實錄》。書成,改翰林侍讀。
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十九年,三殿災,詔求直言。條上時務十五事。成祖決計都北京,而時勉言營建之非,忤帝意。尋被讒下獄。歲余得釋,楊榮薦復職。
洪熙元年復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幾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慮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錦衣衛獄。時勉于錦衣千戶某有恩,千戶適蒞獄,密召醫,療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漸②,謂夏原吉曰:“時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時勉得罪先帝狀。帝震怒,命使者:“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已,又令王指揮即縛斬西市,毋入見。王指揮出端西旁門,而前使者已縛時勉從端東旁門入,不相值。帝遙見罵曰:“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時勉叩頭曰:“臣言諒陰③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帝聞言,色稍霽。徐數至六事止。帝令盡陳之。對曰:“臣惶懼不能悉記。”帝意益解,曰:“是第難言耳,草安在?”對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稱時勉忠,立赦之,復官侍讀。比王指揮詣獄還,則時勉已襲冠帶立階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實錄》成,遷侍讀學士。帝幸史館,撒金錢賜諸學士。皆俯取,時勉獨正立。帝乃出余錢賜之。正統三年以《宣宗實錄》成,進學士,掌院事兼經筵官。六年代貝泰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請。朝臣及國子生餞都門外者幾三千人,或遠送至登舟,候舟發乃去。
英宗北狩時勉日夜悲慟遣其孫驥詣闕上書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迎還車駕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時勉卒矣年七十七謚文毅。(選自《明史》,有刪節)
[注]①成童:十五歲以上。②大漸:病重。③諒陰:居喪。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千戶適蒞獄 適:恰好,剛 B.或言時勉得罪先帝狀 狀:情形,狀態
C.朕親鞫,必殺之 鞫:審問 D.比王指揮詣獄還 比:比照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 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
B. 而時勉言營建之非 而時勉卒矣
C. 十二年春乃得請。 帝乃出余錢賜之
D.而時勉言營建之非 疏何語?趣言之
7.下列各組句子中,都能說明李時勉“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一組是( )
①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 ②條上時務十五事
③時勉言營建之非 ④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
⑤時勉獨正立 ⑥諒陰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時勉性格剛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諫屢次觸怒龍顏;其忠誠終被宣宗發現,因此受到了重用。
B.楊榮被人誣陷下獄,一年多才得以釋放,后來李時勉舉薦楊榮,楊榮才官復原職。
C.李時勉被關入錦衣衛監獄時幾乎死去,恰巧碰到一位自己曾經幫助過的錦衣衛千戶,此人請來醫生治好他。
D.李時勉待人平和寬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學生敬重。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4分)
英宗北狩時勉日夜悲慟遣其孫驥詣闕上書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迎還車駕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時勉卒矣年七十七謚文毅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命武士撲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幾死。(3分)
②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3分)
10.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 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
最羨漁竿客, 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4分)
(2) 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3分)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1)山不厭高,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 ,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3)羈鳥戀舊林, 。開荒南野際, 。(陶淵明《歸園田居》)
(4)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 !《琵琶行》白居易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題。
中華燦爛文明的復興 國家文化主權的張揚(節選)
藝 衡
①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模式還主要是一種經濟模式。我們能否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樹,能否向世界提供一種具有普遍價值的道德和文化理念,這是對我們目前正在開展的中華文明偉大復興運動的嚴峻考驗。因為中國現代化如果沒有能夠在文化上為21世紀世界新的文明樣式注入全新的價值理念,中國文化沒有能夠在普遍性文化意義上提供嶄新的文化經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可能落空,我們的現代化就不能說是成功的。這一深遠的歷史任務其實是我們中華民族具有真正的精神生命力的內在要求。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文化責任和文化自信。
②文化的創新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通過現代化來解決中國文化傳統問題。所謂通過現代化來解決中國文化傳統問題,有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是通過積極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價值的思想理念,不斷激發中國文化傳統中活的因子,通過創造性轉化形成新的中國文化傳統;其次是通過對傳統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從傳統文化的內在理路來重新詮釋傳統文化,復活傳統文化中最具文明價值的思想因子。所以我們現在談到中華文化的時候,既要把儒家文化作為當代中國文化向前推進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資源,又要充分觀照到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對于今天的意義不能因為重提傳統文化而否定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給我們帶來了科學、民主、人權、法治這些成果,在今天仍然是我們制度與精神的文明形態,而且它們恰恰是我們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中所缺乏的。
③中國儒家文化是一種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基本共識。“人文”的內涵很復雜,涉及到對“人文”、“人文主義”以及“人文精神”理解。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價值訴求,但是中西方文化在表述上是不同的,對“人文”的理解也是有差異的。“人文”一詞,中國古已有之,與“天文”相對應。《周易·賁·彖》指出:“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國哲學中的“人文”,即是指“以文明之道(倫理道德)來教化天下”。在西方哲學中,“人文”相對應的英文則是“humanism”,它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興起的一種人文主義思潮,主張思想啟蒙,倡導自由和個性解放,以“人道”、“人本”來與西方中世紀以來的“神本”的神學主義思想相抗衡,“人道”相對“神道”,“人本”相對“神本”,“人權”相對“君權”。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正是在“人文主義”理念的指引下,高舉“人道主義”的旗幟,呼吁“自由”、“平等”、“博愛”,張揚個性,倡導人權,推進了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
④由此看來,儒家文化中的“人文”與西方文化中的“人文”可以說是大異其趣,論域不同,涵義也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分別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生長起來的價值理念。但是,儒家因其對人的關切,其人文內涵和意蘊非常深厚。正如張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以‘人’為中心,這是儒家的特點,因為儒學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居于主導地位,所以也成為傳統文化的特點。
⑤儒家思想,歷朝歷代都在談,我們認為人是儒學的原點。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的自覺。仁義禮智信就是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價值。儒家以人為本位,必然有人的自覺。張岱年先生指出,“仁”的根本意義是承認別人與自己是同類,在通常的情況下要對別人有同情心,這種古代的人道主義在反對暴政方面有其積極的意義;“義”的根本意義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包含尊重人們的所有權的意義,也包括尊重人的獨立人格;“禮”的根本意義是人與人的相互交往應遵守一定的規矩;“智”的根本意義是肯定是非善惡的分別,代表了人的道德覺悟;“信”的意義是對別人應當遵守諾言,信與誠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的基本原則。
⑥從以上我們的解讀可以看出,這五個字結合在一起,就是大寫的整全的“人”字!這五個字凝聚在一起,就是大寫的“和”字!這就是我們對儒家文化進行重新發掘,特別是對傳統文化人文價值重新發掘得出的結論。
⑦中華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在國際關系的理論中有“文化中國圈”的地緣政治概念。中華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綿延不斷,她有自強的力量、兼容的氣度和通達的智慧。我們應當與時俱進,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的優長,以發展中國的文化,同時我們也要非常珍惜、發揚中華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傳統,在中國經濟崛起、政治影響擴大的背景中,重新認識和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挖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促進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將傳統的文化資源轉化成中國現實的軟實力,在進一步與全球普世價值的融合中,不斷增進中國的文化認同,通過國家文化主權,逐漸擴展中國文化的對外影響,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價值體系的主導的地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文為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文學本一書代序,見2010-09-15《深圳商報》)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內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不符合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價值的兩項是(5分)( )( )
A.黑皮膚跟白皮膚一樣美。
B.同性戀與異性戀沒有本質區別。
C.跟政敵在新年晚會上握手是種恥辱。
D.為好朋友幫忙,無論干什么都不過分。
E.市場價格雖下跌了,仍需按合同價格成交。
1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中華文明能否復興關鍵看經濟能否搞上去。
B.中華文化的創新主要靠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價值的思想理念。
C.要振興儒家傳統文化,就必須否定五四新文化運動。
D.海外“文化中國圈”仍屬于中華傳統文化。
14.為什么說儒家文化中的“人文”與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是大異其趣?(4分)
15.今天復興中華燦爛文化有何現實意義?(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用2B黑色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與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畢淑敏
①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頓生氣餒,這輩子是沒的指望了,和誰路遇和誰接踵,和誰相親和誰反目,都是命定,掙扎不出。特別想到我今世從醫,和無數病患咫尺對視。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經治,每日查房問詢,執腕把脈,相互間凝望的頻率更是不可勝數,如有來世,將必定與他們相逢,賴不脫躲不掉的。于是這一部分只有作罷,認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卻留了可以掌握的機緣。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屢屢矚目,就埋了一個下輩子擦肩而過的伏筆,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厲地追索和廝守。
②今世,我將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終認為高山是地球上最無遮掩的奇跡。一個渾圓的球,有不屈的堅硬的骨骼隆起,離太陽更近,離平原更遠,它是這顆星球最勇敢最孤獨的犄角。它經歷了最殘酷的折疊,也贏得了最高聳的榮譽。它有誕生也有消亡,它將被颶風撫平,它將被酸雨沖刷,它將把潰敗的肌體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將在柔和的平坦中溫習偉大。我不喜歡任何關于征服高山的言論,以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視。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個瞬間,寬容地接納了登山者,讓你在它頭頂歇息片刻,給你一窺真顏的恩賜。如同一只鳥在樹梢啼叫,它敢說自己把大樹征服了嗎?山的存在,讓我們永保謙遜和恭敬的姿態,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須仰視。
③今世,我將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綠色。我少年戍邊,有10年的時間面對的是皚皚冰雪,看到綠色的時間已經比他人少了許多。若是因為這份不屬于我選擇的怠慢,罰我下輩子少見綠色,豈不冤枉死了?記得在千百個與綠色隔絕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侖山,在新疆葉城突然看到遼闊的幽深綠色之后,第一反應竟是悚然,震驚中緊閉了雙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閃電。眼神荒疏了忘卻了這人間最滋潤的色彩,以為是虛妄的夢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綠色。這是最美麗的歸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興旺。常常聽到說地球上的綠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為了人類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禱告。
④今世,我將一萬次目不轉睛地注視人群。如果有來生,我期望還將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動物或是植物。盡管我知道人類有那么多可怕的弱點和缺陷,我還是為這個物種的智慧和勇敢而贊嘆。我做過一次人類了,我知道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門長久的功課,當我們剛剛學會了最初的運算,教科書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搶卷的鈴聲就響了,豈不遺憾?
⑤把自己喜歡的事一一想來,我還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運動員,看睿智的科學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歡快的少女,當然還有無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樹看人群吧,以求個來世的擦肩而過。這樣一路地看下去,來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時光可就白白荒廢了。于是決定,從此不再東張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當前。
⑥不為虛緲的擦肩而過,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歡山所表達的精神,就游歷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廣博,期望自己也變得如許堅強。喜歡綠色和生命,喜愛人的豐饒和寶貴,就愛惜資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16.第一段在“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后展開議論,這些議論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4分)
17.第四段中:“做人是一門長久的功課,當我們剛剛學會了最初的運算,教科書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搶卷的鈴聲就響了,豈不遺憾?”句子中的“最初的運算”含義是什么?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這樣寫有什么作用?(5分)
18.從五百次回眸到決定不再東張西望,作者的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文本聯系實際談談你對這一變化的看法。(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程硯秋:一曲清歌動九城
章詒和
①程硯秋有幾個嗜好。
②他喜歡酒,也愛抽煙。前面說,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導演吳祖光曾說:“唱了一輩子旦角的程硯秋卻有著典型的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派。這也表現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煙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煙,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飲必豪飲。”
③程硯秋最喜歡看電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從不錯過。他外出喜歡穿中國長袍,這與經常西服筆挺的梅蘭芳,大不相同。所以,人們看見他是長袍一襲,手提一只公文包進電影院。程硯秋多半是坐在樓上后排,有人懷疑他是遠視,也有人認為他是怕別人認出自己。
④程硯秋的另一個愛好是打太極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極有研究。看過《春閨夢》的觀眾,就能從那段表現夢中情景的動作里,領略他的太極功夫。舉手投足之妙,與今天電影的“慢鏡頭”一般無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氣,不出汗。這憑什么呀?就是憑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極功力了。
⑤說到程硯秋的男子漢血性,就一定要講他和日本人的斗爭。1937年,日軍進城,北平淪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園公會,要其組織藝人為捐獻飛機唱義務戲。程硯秋:“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我一個人不唱,難道就有死的罪過?誰愿意去唱誰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蘭芳隱居香港,余叔巖沉疴難挽,楊小樓病逝。程硯秋繼續支撐著舞臺直到1942年,他不與偽政權合作,不唱義務戲,不去滿洲國,劇場不留“官座”,這引起了當局的不滿,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硯秋聰穎過人,也堅毅過人。1943年的8月,當得知金仲蓀夫妻患病又遇房東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電話里勸金先生不要太悲觀,說:“好戲還在后頭,墨索里尼暫時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為時恐也不遠了。”
⑥面對種種非難,他決定息影務農。1943年3月,程硯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龍橋物色鄉居房屋,棄藝務農。緊張耕作,閑來讀史臨帖,這是程硯秋務農時期的日常生活內容。應該說歸隱西山,在程硯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戲的時候,就曾請老畫師湯定之作《御霜圖》,預示著入山隱退之意。詩人周今覺為《御霜圖》題詩四首。其中的一首是這樣寫的:“一曲清歌動九城,紅氍毹襯舞身輕。鉛華洗盡君知否?枯木寒巖了此生。”在他心里,息影舞臺、安于農事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歸宿。用他自己話來說,就是:“所謂好花看到半開時,何況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復雜的,在以耕讀為業的同時,他并未忘懷舞臺。“不唱可惜呀!”這話傳到程硯秋耳朵,又頗感欣慰,覺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練習。他時常對梨園界朋友折簡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縱談藝術,其樂陶陶。劇作家翁偶虹是他鄉村居所的常客。程硯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請多留心,遇到適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編寫為劇。為此,他解釋道:“我現在雖然不登舞臺,但是倉庫里的后備物資,不能漠然視之。有朝一日,陰云消盡,我還是要為京劇服務。”
⑦程硯秋歸隱西山時,曾將自己喂養的鴿子分贈好友,一年后,一只鴿子忽然飛回程家,這令他驚喜又感慨。有朋友說:鴿子歸巢,說明他謝絕舞臺的日子快結束了。果然,日本投降后他搬回城里,立刻著手恢復演出的事宜。
選自《中華讀書報·伶人往事》
19、作者為什么從程硯秋的幾個嗜好寫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20、“一曲清歌”既寫出了程硯秋動人的歌聲,也寫出了他如歌的人生。請結合全文,概括程硯秋這位藝術家的特點。(5分)
21、請結合文本并聯系實際談談程硯秋等老一輩藝術家給你的人生啟迪。(6分)
五、語言表達。(12分)
22.模仿例句的句式和修辭手法,另選兩個陳述對象,再寫一組句子。 (6分)
例句:藍天有深邃的靈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頭顱,才能俯視原野。
23.把下面關于“科學發展觀”概述的長單句改為三個短句。(6分) 科學發展觀是在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統籌兼顧的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
六、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這樣一個電視節目片段:山間小學通往外界的唯一的一座石橋被洪水漫沒,老師帶領孩子們扶著欄桿挪過石橋,但孩子們看著腳下肆虐的洪水,驚恐得無法邁步。老師要求“抬起頭,望著藍天”,孩子暫時看到了藍天白云,忘卻了驚恐,勇敢地通過了石橋。
  其實,生活中的險境有時無法回避,與其悲觀地停滯哭泣,不如豪邁地歡歌前行。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準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8.B(是李時勉被人誣陷下獄,一年多才得以釋放,經楊榮舉薦,李時勉才官復原職。)
9.(1)英宗北狩/時勉日夜悲慟/遣其孫驥詣闕上書/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迎還然而李時勉卻說了許多營建北京的不利之處,違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時勉被讒陷下獄。一年多才得以釋放,經楊榮舉薦,李時勉才官復原職。
⑵①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1分)②詩的前兩聯,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的人事,從而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1分)詩的后兩聯,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1分)
備注:不要過分拘泥于答案,意思接近即可。
11、(1)水不厭深 天下歸心 (2)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3)池魚思故淵 守拙歸園田 (4)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12.C D(C項不符“禮”,D項不符“智”。)(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5分)
23、①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2分)②它的總體要求是實行統籌兼顧(2分)。③它的前提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2分)
六、寫作(60分)
題解:本題難度不大,關鍵點是要抓住材料中的第二段文字“其實,生活中的險境有時無法回避,與其悲觀地停滯哭泣,不如豪邁地歡歌前行。”從中可知,文題的情感基調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以一種豪邁、灑脫、勇敢的精神來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挫折和艱難。控分在37—39分。
評分方法:
按照作文等級評分標準操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潼关县| 长春市| 丰顺县| 图片| 建昌县| 泉州市| 罗甸县| 莲花县| 托克逊县| 民乐县| 富裕县| 钟祥市| 龙井市| 新源县| 黄梅县| 赫章县| 湖北省| 北辰区| 延边| 高阳县| 阜新| 贵定县| 汕尾市| 敦化市| 开阳县| 余姚市| 正宁县| 乐业县| 马公市| 哈尔滨市| 辽中县| 莲花县| 来凤县| 大埔区| 武清区| 台中县| 乡城县| 射洪县| 天等县|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