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關愛老年人關愛老人:中國人盛行的是:“百善孝為先”,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先不管不論,但是中國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于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就是因為中國人關愛老人愛護孩童。內容:①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②老年人的喜好是什么?③老年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樣的? 老人們的需求 需求:老人,情感仍是第一需求。目前,我國有1.2億老年人,其中60歲以上喪偶的老年人有4500萬,而且這個數字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不斷增大。由于各種原因,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不盡人意,一些老年人為避免家庭沖突,隱忍自己的感情,一個人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雖子孫滿堂,但晚景凄涼。 讓老年人度過幸福的晚年,不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還應該讓他們愉快起來,其中老人的情感世界不可忽視。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點,解決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對穩定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健康長壽有很重要的意義。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1、健康需求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2、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3、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子女的孝順,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4、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鄰居關系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5、安靜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些老年人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子女、兒孫都來了,亂哄哄地度過一天,對老年人來說,這樣的星期天是“苦惱的星期天”。6、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于年老后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7、尊敬需求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愿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郁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老人們的喜好 喜好:休閑是老年人幸福而安詳的生活狀態。然而,這種狀態并不是無所事事,它是老年人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做愿意做、喜愛做、能做的事。前不久,一項關于老年人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的調查問卷活動,在北京市豐盛街道、月壇街道等街道展開。活動共收回調查問卷968份。在問卷中,老年人選擇看電視的有92.0%,聽廣播的有60.6%,看書報雜志的有56.21%,種花草與養小動物的有53.3%,做保健操的有24.8%,打太極拳的有12.5%,打麻將打牌下棋的有21.6%。調查顯示,逛公園是老年人最喜愛的休閑興趣活動,有66.3%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選擇此項活動。因旅游受到經濟實力和身體條件的雙重限制,故選擇旅游的老人有17.7%。集郵、收藏等一些需要一定專業知識與經濟實力的興趣愛好,老人選擇的也不多,僅有9.0%。經濟實力、文化水平及身體狀況是老年人在選擇自身的興趣愛好必須考慮的前提。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逛公園,這些簡單、方便、低成本的興趣愛好是老年人休閑文化活動的首選。當前,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書畫、集郵、收藏、旅游等興趣活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可。有關人士表示,老年人在休閑中的興趣愛好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這有助于調劑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休閑文化是老年人對不同興趣愛好的自由選擇,在這種興趣愛好的活動中,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平衡,實現自身精神的滿足,獲得最大限度的精神快樂。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包含了學習和鍛煉、休養和愉悅兩層意思。 老人們一天的生活 爺爺奶奶一天的生活:(活動)早晨五六點起床,適當散步鍛煉一會兒,七點到八點之間用早點,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看書報或者散步,中午十二點吃午餐,一點鐘午睡,下午和朋友聊聊天,打一會兒太極或者下下棋,晚六點吃晚餐,然后看新聞節目,晚七點左右出門散步,回來看一會兒電視,十點左右睡覺。 老人們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要好好珍惜關愛老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