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京市第四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測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京市第四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測試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北京四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文科地理期中試卷
高三年級地理備課組 責編:王艷欣
【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40題,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圖1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圖”。完成1~2題。
該地可能是 (  )
A.剛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緣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區
僅考慮地球運動,圖示窗戶、屋檐的搭建對室內光熱的影響有(  )
①利于夏季遮陽、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內的日照面積逐漸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陽作用逐漸增強?、芏臎?,利于減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讀圖2 世界海陸分布及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回答3~4題。
在圖示季節中,一位地理學家在e地看到日落正西方,1小時之后下列各地發生的現象是( )
A.a—陽光直射 B.b—夕陽西下 C.c—旭日東升 D.d—午后秋陽
在之后的兩個月中,下列變化規律符合實際的是( )
A.a地白晝逐漸變長 B.a、c兩地氣溫都在下降
C.b地牧草日益茂盛 D.c、d兩地河流水位升高
某市尋找適合布局工廠的地點,該廠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圍內。圖3中“空間資料”是該市地形與河流的空間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 km2(該區面積共16 km2);“屬性資料”是地形和河流的類別資料。根據選址條件,對照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符合條件為“1”,不符合條件為“0”,若同一小方格內有兩種不同屬性類別分布時,為求簡化,占有面積比例較大的屬性作為評估對象。完成5~6題。
下列是四幅“河流”資料的評估值圖,其中正確的是(  )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據地形、河流兩項資料的綜合評估,右圖中適合布局工廠的地點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圖4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區域地形類型中的山脊和山谷,點a、b、c對應的海拔分別為900米、600米、300米。讀圖完成7~8題。
①、②、③、④沿線坡度最平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降落到P點的雨水會向____流動(  )
A.南方 B.東南方 C.西南方 D.北方
讀圖5-“山東煙臺附近某山區村莊某時刻等壓面示意圖”,回答9~10題。
下列關于圖中時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圖中等壓面一般出現在夜晚?、趫D中等壓面一般出現在白天 
③此時風向由Q到P  ④此時風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晴朗的夜晚該谷地上空會出現逆溫現象,逆溫層產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較暖空氣被冷空氣抬升
B.山頂接受的太陽輻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陽輻射少
C.山頂離太陽近,山谷離太陽遠
D.在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某地理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兩個相同規格的玻璃箱(如圖6),甲底部放一層土,乙底部放一層水,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內的氣溫,結果發現甲箱比乙箱的氣溫高了3℃。據此完成11~12題。
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  )
A.大氣的溫室效應 B.大氣環流
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 D.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為地面輻射
甲箱溫度計比乙箱溫度計高的原因是(  )
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 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
C.大氣吸熱強弱差異 D.大氣輻射強弱差異
圖7為“氣壓帶、風帶移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
關于甲圖所示季節各緯度帶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氣流 B.10°N~20°N盛行東南風
C.20°N~30°N盛行西北風 D.30°N~40°N盛行西南風
甲、乙兩圖反映的時間與季節正確的是 (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列四幅天氣圖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氣過程。讀圖回答15~16題。
按照此次寒潮天氣發生的過程,四幅天氣圖由先到后的排序應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據四幅天氣圖判斷,對應城市的天氣狀況接近實際的是(  )
A.a—武漢地區晴朗溫暖 B.b—天津地區大風降溫
C.c—北京地區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區陰雨連綿
讀圖8中的A、B兩幅圖,回答17~18題。
關于圖中近地面的大氣運動,敘述正確的是 (  )
A.B圖的水平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旋轉輻合
B.A圖的水平氣流呈逆時針方向旋轉輻散
C.B圖中南半球水平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旋轉輻散
D.A圖中北半球水平氣流呈逆時針方向旋轉輻合
亞歐大陸主要受B控制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巴西高原正處在旱季 B.印度半島正處在雨季
C.亞平寧半島正處在雨季 D.我國正處在夏季
讀圖9-“亞歐大陸氣候分布模式圖”,回答19~20題。
表示溫帶季風氣候與地中海氣候的代號分別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氣候特征符合終年多雨(濕潤)的代號有(  )
A.甲、丙 B.丙、戊 C.戊、己 D.甲、己
讀圖10,完成21~22題。
根據圖中等水溫線數值分布及彎曲形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區域位于南半球 B.乙圖所示區域位于南半球
C.甲圖洋流為暖流 D.乙圖洋流為寒流
圖中所示區域均位于太平洋,則甲、乙兩圖的洋流名稱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洋流為秘魯寒流 B.乙圖洋流為西澳大利亞寒流
C.甲圖洋流為加利福尼亞寒流 D.乙圖洋流為巴西暖流
讀下列兩幅島嶼圖(圖11),回答23~24題。
下列關于兩圖及兩圖所示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圖的比例尺小于乙圖的比例尺
B. 甲圖區域為正午時,乙圖區域正值日落時刻
C. 甲圖區域位于乙圖區域的東北方向
D. 兩圖區域以東瀕臨同一大洋
下列關于兩區域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島氣候類型呈現南北分異,乙島氣候類型呈現東西分異
B. 甲島東側的洋流為寒流,乙島東側的洋流為暖流
C. 甲島的植被屬亞熱帶類型,乙島的植被屬熱帶類型
D. 甲島河流汛期出現在其夏季,乙島河流汛期出現在其冬季
圖12為“陸地環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圖”。讀圖回答25~26題。
黑龍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關鍵是圖中哪個箭頭所起的作用(  )
A.a B.b C.c D.d
能表示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頭是(  )
A.a B.b C.c D.d
圖13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層示意圖,R河流正值汛期。讀圖回答27~30題。
Q 地海拔可能為(  )
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
此季節,該地區( )
A.溫和多雨
B.山麓落葉闊葉林枝繁葉茂
C.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盛行東南風
關于R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向東 B.此時地下水補給河水
C.北岸泥沙淤積較多 D.河流冰期較長
關于圖示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圖示地貌由內力作用形成
C.②處比①處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處比②處更可能找到石油
圖14中右圖表示巨蟒出山風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200余米,相對高度128米,是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巖石柱。左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31~32題。
形成巨蟒出山風景的巖石屬于左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該景觀形成的地質作用有( )
①巖漿活動 ②地殼運動 ③外力作用 ④變質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安徽黃山山體主要由垂直節理發育的花崗巖構成。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據圖15回答33~34題。
構成黃山山體的花崗巖,其成因類型屬于( )
A.噴出型巖漿巖 B.沉積巖 C.侵入型巖漿巖 D.變質巖
黃山一年中云霧天氣達200多天,特別是冬春季節,常出現大面積的云海。下列對黃山冬春季節多云霧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①黃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空氣濕度大 ②黃山溫泉蒸發量大
③冬春季節黃山冷空氣活動頻繁 ④黃山地區空氣中的凝結核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面積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噴發、湖盆相對下陷而形成的達里諾爾湖,位于我國某省達里諾爾自然保護區。圖16是該湖及周邊的水系圖,據此回答35題。
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該湖泊所處的地理環境的是(  )
A.處于遼寧北部的丘陵地形,為被風化的玄武巖或花崗巖地貌,是淡水湖
B.位于內蒙古的高原地形,為被風化的玄武巖或花崗巖地貌,是咸水湖
C.位于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地表廣泛分布著石灰巖和大理巖,是淡水湖
D.位于河北,太行山麓,地表多鹽堿低洼地,是華北平原面積較大的淡水湖
圖17是Google Earth提供的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的三維地表形態圖,讀圖回答36題。
圖中所示的高原及峽谷,其地貌形態的成因分別是(  )
A.巖漿活動 冰川侵蝕作用 B.地殼抬升 風力侵蝕作用
C.地殼抬升 流水侵蝕作用 D.流水沉積 流水侵蝕作用
圖18是世界某區域農業地帶分布圖。讀圖回答37~38題。
農業地帶沿0°經線變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基礎是(  )
A.水分 B.熱量 C.地形 D.土壤
甲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產區,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源 D.土壤
讀我國某地地形剖面圖(圖19),根據圖中信息判斷39~40題。
該地形剖面圖的走向是( )
A.西南一東北走向 B.東南一西北走向 C.東西走向 D.南北走向
下列各組為圖中a地形區主要農作物的是( )
A.水稻、玉米、甜菜 B.水稻、棉花、油菜
C.小麥、甘蔗、毛竹 D.甘蔗、小麥、油菜
二、綜合題(4大題,共60分)
41.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圖20)和兩個大洲的緯度分布組合示意圖(圖21)

材料二 四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示意圖

(1)材料一圖20表示的是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2分)
(2)材料一圖21中A、B、C、D四地,常年在圖20中⑥帶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氣候類型的名稱為____________,分析該地降水豐富的原因。(5分)
(3)材料二中與材料一圖21中C地的氣候類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圖,該氣候類型的一般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分析上題所述氣候類型在夏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4分)
42.圖22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表1為圖22中甲、乙兩城市的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氣溫(℃)
降水(mm)
氣溫(℃)
降水(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1)圣勞倫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穩定的河流之一,根據圖表資料,分析其原因;并比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異。(7分)
(2)簡述“雪帶”(降雪量明顯多于周邊地區)分布的特點,并解釋原因。(5分)
43.讀下面某區域局部圖(圖23),回答下列問題。(24分)
(1)比較甲、乙兩地在圖示季節氣溫和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
(2)描述圖中南回歸線以南區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3)圖中R區域的兩片沼澤在不同季節會呈現分離或聚合的變化現象,請予以說明。(8分)
44.讀圖24“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24
(1)描述圖中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規律。(3分)
(2)A地氣溫年較差比B地 ;形成亞歐大陸由沿海向內陸自然帶變化的基礎因素是 。(3分)
(3)簡述世界熱帶雨林的破壞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4分)
答題紙
姓名 班級 學號 分數
一、單項選擇題(40題,共40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二、綜合題(60分):
41.(1)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 ______


(3)
(4)

42.(1)原因: 差異:
(2)特點: 成因:

43.(1)差異: 成因:

(2)特征:

(3)

44.(1)
(2)
(3)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C
B
A
A
D
D
A
D
B
D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B
D
B
C
C
A
A
B
C
A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D
B
C
B
C
A
B
二、綜合題(60分):
41.(1)北(2分) (2)B(1分) 溫帶海洋性氣候(1分) 盛行西風從海洋上帶來豐富的暖濕氣流(1分);該地西側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溫增濕作用的影響(1分);位于迎風坡,受地形抬升影響,降水豐富(1分)。 (3)丙(1分) 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2分)
(4)夏季炎熱干燥,光照(1分)和熱量充足(1分),晝夜溫差大(1分),有利于農作物營養物質的積累,但降水少,需引水灌溉(1分)
42.(1)流域內降水的季節變化小(2分),五大湖的調節作用明顯(2分)。
①河段較②河段流速快(1分)、流量小(1分),冰期短(1分)。
(2)分布在湖的東、南岸(2分)。五大湖地區周圍水汽充足(1分),冬季多西風和西北風(1分),冷空氣經過湖面時,遇暖濕空氣使其抬升,水汽凝結形成降雪(1分),出現雪帶。
43.(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2分);甲地氣溫高于乙地(2分)。
甲沿岸有暖流經過(2分);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地處迎風坡)(2分);且海拔比乙地低(2分)。(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經過;為離岸風;且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為主(2分);地勢起伏和緩(2分);海岸線較平直或沿海分布狹窄平原(任答一點2分)。
(3)二片沼澤之間地勢較高(2分);沼澤的補給水源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2分);濕季時,水源補給量大,使沼澤水位上漲而聚合(2分);干季時,水源補給量小且蒸發量大,導致沼澤水位下降而分離(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44.(1)北半球;中高緯度;橫貫大陸東西。(3分) (2)大(1分) 水分(2分)
(3)減少了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的環境調節功能下降;水旱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加劇等。(任答一點給1分,答夠三點給4分)
北京四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題
(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u-64
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8分)
1.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叫可入肺顆粒物,與肺癌、哮喘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是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它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等,下列與PM2.5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大力發展電動車,減少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量
B.開發利用各種新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C.多環芳烴是強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進入人體
D.PM2.5含有的鉛、鎘、鉻、釩、砷等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屬元素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A.次氯酸的結構式: B.CO2的比例模型
C.甲基的電子式: D.油酸的分子式:C18H32O2
3.下表中所示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符合右圖的是
X
Y
Z
A.
鈉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電解質
化合物
純凈物
C.
氫氧化鐵
膠體
分散系
D.
置換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放熱反應

4.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密閉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應后得到NH3分子數為NA
B.一定條件下,2.3g的Na完全與O2反應生成3.6g產物時失去的電子數為0.1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離子數為0.1NA
D.標準狀況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數為NA
5.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 Fe2+、NO3-、SO42-、Na+
B.由水電離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 K+、ClO-、SO42-、SCN-
6.下列除雜操作正確的是
物質
雜質
試劑
提純方法
A

苯酚
溴水
過濾
B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飽和碳酸鈉溶液
洗氣
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氫氧化鈉溶液
混合振蕩、靜置分液
D
硬脂酸鈉
甘油
氯化鈉固體
鹽析
7.在濃鹽酸中H3AsO3與Sn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為:
SnCl2+Cl-+H3AsO3+H+ As+SnCl62-+M
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氧化劑是H3AsO3 B.還原性:Cl->As
C.每生成2molAs,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3mol D.M為OH-
8.右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時,a、b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C.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冷卻結晶法提純a
D. 在t℃時,將a、b的飽和溶液升溫后,溶質的質量分數:a﹥b
9.對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該物質能發生縮聚反應
B.該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上共有7個峰
C.該物質遇FeCl3溶液顯色,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含1mol Br2的溴水發生取代反應
D.1 mol該物質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2:1
10.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類推的思維方法有時會產生錯誤的結論,因此類推的結論最終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其正確與否。下列幾種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①BrCl的化學性質和Cl2相似,Cl2與水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BrCl+H2O=HCl+HBrO也是氧化還原反應
②弱堿性條件下,甲酸乙酯能與氫氧化銅反應,乙酸乙酯也能與氫氧化銅反應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
④Al(OH)3、Cu(OH)2受熱易分解,Fe(OH)3受熱也易分解
⑤37℃時,Fe3+、Cu2+能催化H2O2的分解;80℃時,MnO2、過氧化氫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
A.①②④⑤ B.④⑤ C.②③ D.④
11.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w L,將它均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離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離子完全沉淀。反應中消耗a mol H2SO4、b mol AgNO3。據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為
A.(2b-4a)/w????? B.(b-a)/w?????? C.(2b-2a)/w?????? D.(b-2a)/w
12.將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應產生的x氣體。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產生21.4g沉淀。根據題意推斷氣體x的成分可能是
A.0.3mol NO2 和0.3mol NO B.0.2mol NO2和0.1mol N2O4
C.0.1mol NO、0.2mol NO2和0.05mol N2O4 D.0.6mol NO
13.下列比較項與依據的化學反應事實對應的是
比較項
依據的化學反應事實
A.
比較Cl和S的非金屬性
Na2S + 2HCl=2NaCl + H2S↑
B.
比較Fe2+和Br-的還原性
6FeBr2+ 3Cl2(過量)=2FeCl3+ 4FeBr3
C.
比較氯化銀和碘化銀溶解性
AgCl(s)+I-(aq)=AgI(s)+ Cl-(aq)
D.
比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C6H5ONa + CO2+ H2O=C6H5OH + Na2CO3
14. T℃時,在2 L的密閉容器中,A氣體與B氣體發生可逆反應生成C氣體,
反應過程中A、B、C物質的量變化如下圖(Ⅰ)所示。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
溫度分別為T1和T2時,B的物質的量分數與時間關系如下圖(Ⅱ)所示。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A.2 min內A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
B.在反應達平衡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在反應達平衡時,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A的轉化率增大
D.在T℃時,若A的濃度減少了1 mol/L,則B的濃度會減少3 mol/L,C的濃度會增加2 mol/L
15.下列實驗現象所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實 驗
現 象
離子方程式
A.
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呈藍色
4H+ + 4I- + O2 == 2I2 + 2H2O
B.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紅色
2Fe2+ + Cl2 == 2Fe3+ + 2Cl-
Fe3+ +3SCN- Fe(SCN)3
C.
溶液由黃綠色變為無色
Cl2 + 2OH- == Cl- + ClO- + H2O
D.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Ba2+ + OH- + H+ + SO42-== BaSO4↓+H2O
16.在一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生反應mX(g)nY(g) △H = Q kJ·mol-1。反應達到平衡時,Y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氣體體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體積/L
c(Y)/mol·L-1
溫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 B.Q<0
C.溫度不變,壓強增大,Y的質量分數減少
D.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17.以下實驗:①為檢驗RX是碘代烷,將RX與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實驗室里用無水乙醇和濃硫酸共熱至140℃制乙烯;③用鋅與稀硝酸反應制取氫氣,用排水法收集氫氣;④在試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蕩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熱至沸騰來檢驗醛基⑤為檢驗淀粉已水解,將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其中可能失敗的實驗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18. 已知1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熱量143 kJ,18 g水蒸氣變成液態水放出44kJ的熱量。其它相關數據如下表:
O=O(g)
H-H(g)
H-O(g)
1mol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96
X
463
則表中X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9.已知:2Fe2++Br2===2Fe3++2Br-,
2Fe3++2I-===2Fe2++I2。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物質的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還原性: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質的量為6 mol
C.當通入2 mol Cl2時,溶液中已發生的離子反應可表示為:
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二、填空題(共6道大題,62分)
20.(6分)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用甲烷制取氫氣的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
圖所示:

(1)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第II步為可逆反應。在800℃時,若CO的起始濃度為2.0 mol/L,水蒸氣的起始濃度為3.0 mol/L,達到化學平衡狀態后,測得CO2的濃度為1.2 mol/L,則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CO的平衡轉化率為 。
21.( 9分)氯氣是氯堿工業的主要產品之一,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其消毒原理是與水反應生成了次氯酸:榆林教學資源網 http://www.ylhxjx.com/
Cl2 + H2O HCl + HClO K=4.5×10-4
次氯酸的強氧化性能殺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為自來水消毒是因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較大)。但是,由于氯氣貯運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目前正逐漸被其他性能優越的消毒產品所替代。請回答:
(1)氯堿工業生產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84消毒液與氯氣相比具有貯運方便等優點,用氯氣與燒堿溶液反應制備84消毒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
(3)二氧化氯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廣譜、安全的殺菌、保鮮劑。我國科學家研發了用氯氣氧化亞氯酸鈉(NaClO2)固體制備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學方程式為 。
(4)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套用濃鹽酸和KMnO4固體制取少量氯氣并比較氯氣與碘單質的氧化性強弱的微型裝置(如圖)。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 (填字母序號)。
A. 飽和食鹽水 B. 飽和Na2SO3溶液
C. 飽和NaOH溶液 D. 濃硫酸
②能說明Cl2的氧化性強于I2的實驗現象是 。
③Cl2中含有少量HCl氣體,可用 試劑除去HCl,請用平衡移動的原理解釋原因: 。
22.(9分)某小組同學欲研究SO2的性質。
(1)將相關的含硫物質分為如下表所示3組,第2組中物質X的化學式是 。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S(單質)
SO2、X、Na2SO3、NaHSO3
SO3、H2SO4、Na2SO4、NaHSO4
(2)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研究SO2的性質:
(熔點:SO2 -76.1℃,SO3 16.8℃;沸點:SO2 -10℃,SO3 45℃)
①裝置I模擬工業生產中SO2催化氧化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 。
②甲同學按I、II、III、IV的順序連接裝置,裝置II的作用是 ;裝置III中溶液逐漸褪色,生成Mn2+,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③乙同學按I、II、IV的順序連接裝置,若裝置IV中有40 mL 2.5 mol?L-1 NaOH溶液,反應后增重4.8 g,則裝置IV中發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3.(11分)(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學通過測定該反應發生時溶液變渾濁的時間,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實驗如下(所取溶液體積均為10mL):
實驗編號
實驗溫度/℃
c(Na2S2O3)/mol·L-1
c(H2SO4)/mol·L-1

25
0.1
0.1

25
0.2
0.1

25
0.1
0.2

50
0.2
0.1

50
0.1
0.1
其他條件不變時: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   (填實驗編號);
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        (填實驗編號);
若同時選擇①②③溶液變渾濁的時間,探究     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已知Na2S2O3溶液與Cl2反應時,1mol Na2S2O3轉移8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學性質。
[
(Ⅰ)甲同學設計實驗流程的目的是證明Na2S2O3溶液具有堿性和     性。
(Ⅱ)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的離子方程式是    。
(Ⅲ)乙同學認為應將上述流程中②③所加試劑順序顛倒,你認為甲、乙兩同學的設計更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24.(12分)某同學欲在實驗室中對Fe3+與I-的反應進行探究,實現Fe2+與Fe3+的相互轉化。
(1)該同學最初的實驗操作和現象如下:
編號
操作
現象
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I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 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成紅色;滴加KI溶液后,紅色無明顯變化
①實驗I的現象為 。
②FeCl2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該同學分析了導致實驗II現象的可能原因,并對實驗方案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實驗操作和現象如下:
編號
操作
現象
III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變成黃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成紅色
根據實驗III,甲同學認為Fe3+有可能與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請結合實驗現象用簡明的文字說明他得出上述結論的理由 。
(3)該同學認為需要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根據實驗III中現象得出的結論。請補全下表中的實驗方案。
編號
操作
預期現象及結論
IV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0.1 mol/L FeCl3溶液,



(4)上述實驗結果表明,Fe3+有可能與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查閱資料知,參加反應的Fe3+與I-的物質的量相同。該同學結合上述實驗結論,分析了實驗III中加入KSCN后溶液變紅的原因,認為Fe3+與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寫為
。
25.(15分) 已知:
① 在稀堿溶液中,溴苯難發生水解

現有分子式為C10H10O2Br2的芳香族化合物X,其苯環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其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四個吸收峰,吸收峰的面積比為1:2:6:1,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下述一系列反應,其中C能發生銀鏡反應,E遇FeCl3溶液顯色且能與濃溴水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X中官能的名稱是 。
(2)F→H的反應類型是 。
(3)I的結構簡式為 ;
(4)E不具有的化學性質 (選填序號)
a.取代反應 b.消去反應 c.氧化反應
d.1molE最多能與2molNaHCO3反應
(5)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X與足量稀NaOH溶液共熱的化學方程式: ;
② F→G的化學方程式: ;
(6)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為 。
a.苯環上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種  b.不能發生水解反應
c.遇FeCl3溶液不顯色
d.1molE最多能分別與1molNaOH和2molNa反應

化 學 試 卷 答 案
選擇題(38分)
1. D 2.C 3.B 4.B 5.C 6.D 7. A 8.C 9.B
10.D 11.A 12.C 13.C 14.D 15.D 16.C 17.A
18.C 19.B
二、填空題(共6道大題,62分)
20.(6分)
(1)(2分)CH4(g) + 2H2O(g) = 4H2(g) + CO2(g) ΔH=—136.5 kJ/mol
(2)(2分) 1 (2分)60 %
21.(9分)
(1)2NaCl + 2H2O === 2NaOH + Cl2↑+ H2↑(1分)
(2)Cl2 + 2OH- == Cl- + ClO- + H2O (1分)
(3)Cl2 + 2NaClO2 == 2ClO2 + 2NaCl (2分)
(4)①BC (1分,多選、錯選均無分)
②濕潤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1分)
③飽和食鹽水(1分) 增大Cl- 濃度,Cl2 + H2O HCl + HClO平衡會逆向移動,有效降低Cl2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2分)
22.(9分)(1)H2SO3
(2)①2SO2 + O22SO3 ②使SO3凝結成固體與SO2分離
5SO2 + 2H2O + 2MnO4- 5SO42- + 2Mn2+ + 4H+
③3SO2 + 4NaOH Na2SO3 + 2NaHSO3 + H2O
23.(共11分) (1)①⑤或②④ (1分);①②或①③或④⑤ (1分);比較改變不同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2分)
(2)S2O32- + 4Cl2 + 5H2O = 2SO42- + 8Cl- + 10H+ (2分)
(Ⅰ)還原 (1分) (Ⅱ)SO42- + Ba2+ = BaSO4↓ (1分) (Ⅲ)乙 (1分),可以排除BaS2O3的干擾 (2分)
24.(12分)
(1)① 滴加KSCN后溶液無明顯變化,加入氯水后溶液變成紅色(各1分)
② 2Fe2+ + Cl2 === 2Fe3+ + 2Cl-
(2)溶液變成黃色,推測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3)
編號
操作
預期現象及結論
IV
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或鐵氰化鉀溶液)
(1分)
預期現象:溶液變藍(或溶液分層,下層溶液為紫色;或生成藍色沉淀),結論:Fe3+能與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I2(或Fe2+)
(現象、結論各1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4)2Fe3+ + 2I- 2Fe2+ + I2 (3分,不寫可逆符號扣2分)
25.(15分)(1)(2分)酯基、溴原子
(2)(1分)消去
(3)(2分)
(4)(2分)bd
(5)(2分)①
(2分)②


(6)(2分)4 ;
(2分)
北京四中2012-2013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共48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古書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痹摬牧蠈嵸|上反映了( ?。?  A.各國紛紛變法圖強          B.社會性質發生變革   C.封建宗法制趨于瓦解         D.邊疆諸侯爭霸中原
2.下列不屬于商鞅變法的機遇和條件的是(  )   A.貴族勢力弱,變法阻力小      B.秦孝公參與諸侯爭霸的欲望     C.秦國民風質樸,充斥尚武精神    D.中原士人游說各國,追求建功立業   3.《荀子·君道》稱:“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為達到這種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設立丞相,幫助皇帝處理政事     B.設立太尉,負責管理全國軍務   C.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強地方控制   4.史書曾稱頌北魏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這種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均田制              B.整頓吏治,實行俸祿制   C.實行三長制              D.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5.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評價:“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碧铺诘闹饕冇校ā 。? ?、僦赜萌瞬牛朴诩{諫         ②文德治國,完善科舉    ?、鄄粖Z農時,輕徭薄賦         ④崇尚佛教,敕封活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對王安石變法在教育方面的變革表述錯誤的是(  )   A.廢除了死記硬背的明經諸科     B.太學教科書的內容是儒家經典   C.設明法科,??悸闪睢喟傅取   .嚴格“恩蔭”制,防止壟斷官位   7.史書記載:“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這里的“官”隸屬于(  )   A.中書省        B.行中書省        C.宣政院        D.宣慰司   8.歷史學家錢穆以為古代中國:“皇室的權,總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在逐步降?!毕铝惺穼嶓w現這一觀點的是( ?。? ?、傥鳚h設立中朝              ②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   ③北宋設立樞密院             ④明朝設置內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歷史上經常出現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背離的現象,即所謂“種瓜得豆”。中國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直接反映這一現象的是( ?。?  A.秦朝郡縣制              B.西漢郡國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軍機處   10.右圖中數字代表了康熙帝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捍衛國家主權而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其先后順序應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11.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包括( ?。? ?、俅龠M井田制瓦解                  ②導致地主階級興起    ?、蹚娀酥芡跏业慕y治               ?、芤l改革變法的時代風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墨子》稱:“今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盡力)乎耕稼時藝,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戰國時期( ?。?  A.各國十分重視農業生產              B.戰亂導致農業生產的破壞   C.農民積極性大為提高               D.農民遭受殘酷剝削   13.《新唐書·百官志》載:“兩京諸市署:令一人,從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偽輕重……凡市,日中擊鼓三百以會眾,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而散。”這段材料主要說明唐政府( ?。?  A.對全國各城市實行統一規劃           B.關注各種商品的質量   C.推行官買官賣的壟斷政策            D.重視城市商業的管理   14.王安石變法中的募役法與唐朝的納絹代役相比,在經濟方面表現出的特征是( ?。?  A.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權         B.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C.保證農民的勞動時間,有利于生產    D.使代役租由實物形態向貨幣形態轉化   15.宋高宗說:“廣南市舶,利潤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贝酥I主要強調應(  )   A.重視海外貿易               B.重視官吏選拔       C.減輕人民負擔               D.改變抑商政策   16.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太湖流域開發較早                B.統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敗   17.中國的陶瓷制作技術不斷進步,品種繁多,以下我國陶瓷品種出現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  ①琺瑯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③④⑤①   18.“錦上添花”、“絲絲入扣”等成語都是對中國古代紡織工藝的贊譽。下列對古代紡織業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商周時期絲綢產品遠銷歐洲   B.唐代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   C.明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D.清朝官營手工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19.讀右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業( ?。? ?、賲^域間長途販運貿易比較發達  ?、谟忻黠@的地域性專業生產分工   ③黃淮流域的商業比長江流域繁榮  ?、苻r業生產的商品化程度較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據資料統計,新航路開辟后,從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日后能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直接原因是( ?。?  A.“重農抑商”和“閉關禁海”政策的壓制   B.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不適合工商業發展   C.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的大量外流   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的商品輸出   21.孔子認為作為社會性的人要“仁者愛人”,要“克己復禮”,其思想本質被歷代統治者所重視。這一本質是( ?。?  A.追求天下為公           B.崇尚等級秩序        C.主張“仁政”            D.天人感應   22.戰國時期,法家思想成為各國的統治思想,是因為法家思想包含了( ?。?  A.“兼愛”、“非攻”的主張        B.“民貴君輕”的認識   C.君主集權的理念             D.人定勝天的思想   23.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開始成為統治思想,主要是因為( ?。?  A.道家“無為”思想不能解決現實問題 ?   B.漢武帝急需從“無為”轉向“有為”   C.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儒家思想有利于漢武帝的“大一統”   24.下列主張屬于宋明理學思想中“認識論”范疇的是( ?。?  A.“存天理,滅人欲”         B.“格物”、“格心”   C.“成賢成圣”            D.“齊家平天下”   25.下列思想家的主張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時期時代要求的是( ?。?  A.反對“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B.政治上要“趨時更新”         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6.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現實意義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在得民”  ?、邸疤烊烁袘龣嗌袷凇薄     ?④“人倫者,天理也”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27.20世紀初,歷史學家王國維在證明《史記·殷本紀》時總結研究方法說:“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證據法,唯今日始得為之”。王國維所言“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分別指的是( ?。?  A.文獻記錄與甲骨文字            B.古代書籍與竹木簡牘   C.神話傳說與出土文物             D.前人筆記與碑刻史料   28.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因佛教而發展的藝術有( ?。? ?、僭挶尽       ?②繪畫       ③北方民歌     ④石窟造像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9.繪畫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歷史信息,右圖為宋代《貨郎圖》,此圖可用于直接研究的主題是(  )   A.活躍的商品經濟   B.風俗畫盛行   C.豐富多彩的民俗   D.生動的市井生活   30.文學作品是社會現實的生動反映。下列文學形式與商品經濟發展關系最密切的是( ?。?  A.楚辭與漢賦               B.漢賦與唐詩       C.唐詩與宋詞               D.宋詞與明清小說   31.以下與京劇的形成無關的是( ?。?  A.乾隆末年,為給乾隆祝壽,徽戲班進京   B.道光年間,湖北的漢劇進京   C.同光年間,在京藝人的互相吸收借鑒   D.1905年,拍攝電影京劇《定軍山》   32.我國的四大發明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以下關于四大發明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學   ③促進了西方近代工業化的興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為聯系緊密的整體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龔自珍在擔任禮部主客司主事時曾說:“我朝藩服分二類,其朝貢之事……自朝鮮至琉球,貢有額,朝有期。西洋諸國,貢無定額,無定期?!饼徸哉渌龇从沉水敃r的中國( ?。?  A.已經產生“開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漸看清西洋諸國來華朝貢的實質   C.仍停留于“天朝上國”的政治幻想中   D.對西洋諸國不定期朝貢心存不滿   34.在19世紀后半葉,棉紡織品始終列為中國進口商品中的重要項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間,洋布進口值增長88.4%,洋紗進口值增長將近986.7%。以上現象表明(  )   A.外國商品完全占據中國市場            B.傳統手工業仍有抵制能力   C.中國棉紡織業取得較快發展            D.自然經濟被徹底破壞   35.《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將每戶足夠食用以外的糧食歸入國庫,有婚娶彌月、疾病荒災等開支,全由國庫支給。兒童讀圣書,居民聽教化等則在禮拜堂進行。這可以用來說明太平天國(  )   A.開始向西方學習             B.追求平等的政治生活   C.主張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革         D.滿足了農民最迫切的愿望   36.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計劃用15年完成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清朝官員深為不滿:“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國。以上情況表明(  )   A.統治者反對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守舊觀念阻礙近代人才的培養   C.新式學堂開始在中國出現       D.西方文化傳入動搖了儒家思想地位   37.19世紀70年代末,一位英國人寫道:“一個重慶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辦洋貨,他可以到一個錢莊……押借一筆款項?!ㄈ缓螅⒂嗀泦渭挠杷谏虾5拇砣耍诲X莊經理也通知與他有關系的上海錢莊或其分莊,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國的代理人處付予這筆款項?!笨梢姶藭r的錢莊( ?。?  A.完全淪為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貿易中居于關鍵地位   C.已經轉變為現代銀行           D.在洋貨內銷中具有重要作用   38.右圖為《點石齋畫報·快槍述奇》描繪的洋務企業“金陵機器制造局”試驗武器的情景。圖中三人為:官員郭月樓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圖中文云:“工首……匠心運用,造成快槍?!睆膱D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偻砬骞俑苿友髣哲娛鹿I  ?、谘髣债a品足令洋人為之汗顏   ③“師夷長技”思想的具體實踐    ?、苓~出工業近代化的步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9.鄭觀應在《公法》中說:“公法者,彼此自視其國為萬國之一,可相維系而不可相統屬者也?!薄案鲊畽嗬瑹o論為君主,為民主,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奪。”依據以上言論判斷,鄭觀應主張(  )   A.平等交往     B.學習西方    C.依法治國     D.公平競爭   40.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眾一份公告,文中稱:“……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圖固守以待轉機。”該公告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地點對應正確的是( ?。?  A.鴉片戰爭——香港           B.第二次鴉片戰爭——九龍   C.甲午戰爭——臺灣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北京   41.右圖為19世紀法國《小巴黎人》雜志的一幅漫畫,該漫畫反映的歷史狀況促使( ?。?  A.洋務運動應運而生   B.近代化在艱難中起步   C.在京舉人公車上書   D.百日維新變法開始   42.19世紀末,有人在其著作中這樣寫道:“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瓫_決君主之網羅…… 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該著作應是( ?。?                 A         B        C        D   43.梁啟超在《康有為傳》中寫道:“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下列論述能證明其觀點的有(  )  ?、匍_辟了向西方學習之路,促進近代文教事業的發展  ?、诮议_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成為20世紀民主革命的開端   ③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促進民族意識的覺醒  ?、芙袊氖状嗡枷虢夥懦绷鳎_創新時代風氣  ?、葙Y產階級的改良運動,符合近代中國的發展趨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4.“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笔刮鞣絿业贸鲆陨险J識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抗日戰爭   45.1902年6月創辦于天津的《大公報》曾經登載了這樣一則征婚啟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來游學,此君尚未娶婦,意欲訪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為室。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毋論滿漢新舊,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睂σ陨喜牧辖庾x錯誤的是( ?。?  A.近代報刊的創辦反映了社會風俗的變化   B.受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新婦女觀逐漸被人們接受   C.時人都認識到應廢除纏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   D.該報刊的發行具有宣傳教育、啟迪民眾的作用   46.老北京的象征正陽門是內城九門中最為高大、雄偉的一座城門,俗稱“大前門”。近代一首竹枝詞這樣描述:“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腳跟。為問大家前二載,幾人走過正陽門。”促成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   A.戊戌變法                B.八國聯軍占據北京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47.三峽博物館保存有國家一級文物《大漢四川軍政府示》。內容為:“照得編結毛辮,向非漢制所遺。自從滿清入主,強迫人民為之。現已實行改革,積習自當力除。惟直光復伊始,剪否聽民便宜。衣服暫可仍舊,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漢民族,切勿誤會驚疑?!睆闹锌梢垣@取的正確信息有( ?。? ?、贊M漢矛盾體現為是否剪辮子  ?、隗w現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寬容的態度   ③民國時期的“發型”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  ?、?0世紀初的剪辮子風潮首先從四川地區開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48.下圖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示意圖,屬于造成B段發展趨勢的原因是( ?。?     A.列強放松侵略為其提供發展機會      B.政府的鼓勵政策激發了投資熱情   C.群眾性愛國運動為其贏得市場       D.政治革命為其掃清發展障礙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49題18分,50題18分,51題16分,共計52分。)   49.政治制度的變化是社會變遷的重要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西周滅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今遼寧,南達長江。有的學者認為,由于技術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統治整個國家。在平定了一次嚴重的叛亂后,西周王室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藩建衛”:西周的統治者把統治的權力、權威和責任委任給屬國,屬國反過來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納貢,提供軍事支持。                ——據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先秦卷》、[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齊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等資料整理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與西周推行分封制有關的重要因素。(4分)   滅六國后,針對地方政治制度問題,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辯論。多數大臣贊成恢復分封制,而李斯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材料二: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史記·秦始皇本紀》   (2)結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李斯決定推行郡縣制度的歷史依據。(2分)與分封制相比,該制度具有鮮明的特點。請根據所學簡要概括。(2分)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地方自治的呼聲在社會上驟然興起。   材料三:康有為在1902年指出,歐美、日本等國強盛的原因在于實行地方自治,……中國所以“敗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國之道,“聽地方自治而已”。   梁啟超認為,“抑民權之有無,不徒在議院參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強者,則其民權必盛,否則必衰”。   某留日學生則認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實業必最隆起,其國力必最強盛。地方自治制與實業要有密接之關系”,“吾民族欲自發達其實業……非亟亟趨向于地方自治之規模而進行不可”。                  ——據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第一卷、馬小泉《晚清新式紳商的公民意識與政治參與》等資料整理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以上三人對地方自治問題論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時代背景。(10分)   50.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8分)   材料一: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                             ——[西漢]賈誼《論積貯疏》   材料二: “夫農工商賈者,財之所自來也。農盡力,則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盡巧,則器斯堅而用有余矣。商賈流通,則有無交而貨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雖多不病矣”?!?“農工商賈皆樂其業而安其富,則公家何求而不獲乎?”                                  ——(宋)司馬光  ?。?)依據材料一、二,概括說出兩人的不同觀點。結合所學分析其產生的背景。(6分)   材料三: “即如關稅,洋人僅完厘半,而華人則勒索數成,盤查則洋船不敢誰何,華船則百般恫喝,以至華商人人氣短,而不能自保之勢矣?!?                            ——清·鐘天緯《擴充商務十條》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所反映現象的出現原因以及這種現象的存在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8分)   材料四:甲午戰爭后,……愛國人士要求“振興實業”“設廠自救”。在此壓力之下,20世紀初,清政府先后發布上諭,提出“礦律、路律、商律等類,皆應妥議專條”“通商惠工,為古今經國之要政,急應加意講求……先訂商律,作為則例”。制訂和頒布了《欽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   (3)結合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回答清政府的這些經濟立法有什么積極意義?(4分)   51.從中國古代到近代,“體用”范疇經歷了從哲學概念到政治概念的轉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發”狀態指心之體(或性),以心的“已發”狀態指心之用(或情)。心是性、情的統一。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1)結合所學,指出宋明理學家關注“心之體用”的根本目的。(2分)   材料二:明道存心以為體,經世宰物以為用,則體為真體,用為實用。                            ——(明)李颙《答顧寧人先生》  ?。?)依據材料和所學,概述李颙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4分)   材料三:愚以為在今日又宜曰“鑒諸國”?!缫灾袊畟惓C虨樵?,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來,彼酋之習我語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讀我經史,于我朝章、吏治、輿地、民情類能言之,而我都護以下之于彼國則瞢然無所知,相形之下,能無愧乎?                         ──馮桂芬著《校邠廬抗議》(1861年)   材料四:以康有為為主要代表的維新(派)……打出來的口號仍然是文化的口號,叫做“會通中西”?!麑Α皶ㄖ形鳌敝鲝?,做過一種概括,叫做“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                        ——丁偉志《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的啟思》  ?。?)根據上述兩則材料,比較馮桂芬、康有為看待中西文化態度的異同點。(6分)   (4)結合所學,分析近代“體用”范疇向政治概念轉化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48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C
B
A
D
C
D
B
C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A
C
B
C
B
A
B
C
D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B
A
B
B
D
D
B
C
B
C
B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D
D
A
C
D
C
D
C
C
D
D
B
  解析:   1、材料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周室衰微,諸侯爭霸,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反映的實質是宗法制趨于瓦解。   2、A、C、D三項是商鞅變法的機遇和條件,屬于客觀方面的;B項秦孝公參與諸侯爭霸的欲望,這屬于主觀性質,不符合題意。   3、題干材料直譯過來就是:墻壁外面,眼睛看不到;里門前面,耳朵聽不到;但君主所掌管的,遠的遍及天下,近的國境之內,不可不概略地知道一些。為了“略知”那些官吏,秦始皇設立了監察制度,以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群臣。   4、北魏官吏原來是沒有俸祿的,地方官員任意搜刮百姓,造成吏治腐敗。馮太后主持改革時,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嚴禁官員自籌資金,這些措施使得吏治有所好轉,才出現題干材料描繪的情景。   5、唐太宗沒有敕封活佛,排除④的選項。   6、“嚴格“恩蔭”制,防止壟斷官位”這是慶歷新政內容,不要和王安石變法混淆了。慶歷新政目的主要是以整頓吏治為主,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主。   7、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由帝師兼領。   8、九品中正制容易形成門閥政治,這正好與題干意思相反。   9、西漢初年郡國并行制下,不過三代,分封諸侯勢力坐大,威脅中央,導致了七國之亂。這一政策的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背離。   10、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平息;康熙二十二年,平定臺灣;康熙二十七年,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康熙二十九年烏蘭布通戰役勝利、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戰役勝利,平定噶爾丹叛亂。   11、“強化了周王室的統治”,與史實不符,應該是王室衰微。   12、材料直譯過來就是:農夫之所以早出晚歸,增強種植莊稼的各種技藝,多多的收獲糧食,為什么呢?回答說:他們以為(生產的技藝,能力)強,那么就會富有,不強,就會貧窮,強,就可以吃飽,不強,就會饑餓,所以他們不敢懈怠。這明顯是生產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   13、從材料設置市場官員及其管理職能,以及開市閉市時間限制,可以知道唐朝政府比較重視城市商業的管理。   14、抓住“經濟方面”這一限制條件,即可排除A、C,B是二者共同點。   15、從材料可以看出,宋政府是比較重視海外貿易的,認為“庶蕃商肯來,動得幾十萬緡,皆寬民力”。   16、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17、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   18、商周時期還沒有絲綢之路,絲綢產品如何遠銷歐洲?A錯誤。黃道婆是元代人,B錯誤。從明朝中后期開始,民營手工業就超過官營占據社會主導地位。   19、從南宋開始,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就轉移到了南方,所以③選項的說法不正確,這從圖上也能反映出來。   20、解題時抓住“內在的直接原因”。   21、“克己復禮”,恢復周禮,本質是崇尚等級秩序。   22、法家思想包含君主集權的理念,符合各國君主的要求,遂能夠成為各國的統治思想。   23、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符合漢武帝“大一統”的政治需要,所以能成為統治思想。   24、“存天理,滅人欲”是修養論,“格物”“格心”是認識論,“成賢成圣”是境界論,“齊家平天下”是功名論。   25、李贄反對“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王夫之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主張政治上要“趨時更新”;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是顧炎武;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這四個最早的是李贄,所以本題正確答案是A。   26、儒家文化在當今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強調“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政在得民”。③、④是我們要批判的。   27、紙上材料指的是文獻記錄,地下之新材料指的是甲骨文字。   28、因佛教而發展的藝術有繪畫(佛教畫),石窟造像(云岡石窟)。   29、注意“直接”這一限制詞。   30、宋詞和明清小說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   31、1905年時,京劇已然形成。   32、火藥傳入歐洲,將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運用遠洋航行,促進了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33、龔自珍認為西洋諸國仍為清朝的藩屬之一,說明他仍停留于“天朝上國”的政治幻想中。   34、A項“完全”錯誤,C項材料沒有描述,D項“徹底破壞”錯誤。   35、C項與材料描述吻合。   36、材料與B項符合,不存在難度。   37、內地(重慶)從上海進銷洋貨可以通過錢莊完成付款交易,故可得出錢莊在洋貨內銷中具有重要作用,排除B項;A、C兩項題干不能體現,排除;答案選D項。   38、材料沒有“洋務產品足令洋人為之汗顏”的信息。   39、鄭觀應是19世紀70年代早期維新思想家,伴隨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興起而出現,其主張為“君主立憲”與“商戰”。由題干中“各國之權利……而他人不可侵奪”對應到A選項“平等交往”。   40、材料對應的歷史事件是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所以C符合題意。   41、法國《小巴黎人》雜志的彩色畫片,題為“中國蛋糕”,以漫畫的形式,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大蛋糕,將列強瓜分中國的丑態刻畫得淋漓盡致。畫面反映的歷史狀況就促使維新變法開始。   42、“沖決君主之網羅”的是譚嗣同的《仁學》。   43、抓住“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就不會選到①②了。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主張向西方學習;洋務運動揭開中國近代化序幕。   44、中國地大物博,中國人民具有不屈的斗志,這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展露無遺,所以聯軍統帥瓦德西才說出了“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認為仍然要以華制華。   45、他的征婚條件正好說明不是人人都具有廢除纏足、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否則這也不用列為條件。   46、從“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腳跟。”可以看出已經廢除了帝制,這當然是從辛亥革命開始的   47、《大漢四川軍政府示》并非強迫人人剪辮子,強迫人人學習西方的衣著,這可以看出四川革命者的理性、寬容態度。當然,民國時期的“發型”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   48、B段是1895-1912年,這一階段處于甲午中日戰爭之后,清政府為了籌措賠款,放松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使得此時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正確答案是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49題18分、50題18分、51題16分,共52分)   49.(1)西周疆域遼闊,交通、通訊等技術條件落后;(2分)通過分封諸侯,建立藩屏拱衛王室,維護統治。(2分)  ?。?)歷史依據:春秋戰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混戰不休。(2分)   郡縣制地方官員的任免、遷轉權悉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無自主權,必須服從中央政府的政令。(2分)  ?。?)角度:康有為:地方自治是強國之道,立國之本。(2分)   梁啟超:地方自治是伸張民權的基礎。(2分)   留日學生:地方自治是發展民族工商實業、增強經濟實力的重要保證。(2分)   背景: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嚴重;(1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1分)主張變法強國,(1分)實業救國。(1分)   50.(1)賈誼觀點:主張重農抑商;(1分)背景:秦末戰亂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或西漢初年社會經濟凋敝)。(2分)   司馬光觀點:認為農業、工商業均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國家財富之源。(1分)背景:宋代社會商品經濟的大發展。(2分)  ?。?)原因:鴉片戰爭后,協定關稅的規定使得外國人在華貿易有特權;受中國抑商政策的影響,清政府對中國商人征收重稅。(4分)   影響:削弱了中國對民族經濟的保護作用;沖擊了中國傳統落后的經濟結構,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4分)  ?。?)意義:突破了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有利于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經濟利益。(4分,每點2分,任意兩點即可)   51.(1)規范社會道德,維護社會秩序。(2分)  ?。?)官場黑暗,人心道德淪喪;知識分子醉心四書五經,忽視社會現實問題。(4分)   (3)異:馮桂芬主張中學為主(本、體),西學為輔(末、用);康有為主張中西融會,無分上下。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6分)  ?。?)民族危機、救亡圖存是根本原因,國人對西方文化的先進之處有所認識,經世致用學風的潛移默化。(4分,任意兩點即可)
北京四中2012年—2013年第一學期半期考試高三年級政治  ?。ㄔ嚲頋M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答案填涂在機讀卡上,24×2分=48分)   1.2012年某企業宣布,將在北京上海設立流動專賣店售賣新鮮空氣,每瓶售價4元至5元。這種新鮮空氣將裝在易拉罐中,每一罐的負離子氧相當于醫院的5個氧氣罐,深吸三口馬上就可以感受到心情舒暢、頭腦清醒。這種新鮮空氣具有價格,是因為:   A.新鮮空氣能夠讓人頭腦清醒   B.新鮮空氣具有交換價值   C.制作新鮮空氣耗費了一般人類勞動   D.新鮮空氣對想買的人具有使用價值   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常被用來形容過去的一些昂貴商品現在變成了大眾消費品,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B.大眾消費觀念發生變化   C.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D.商品市場日益繁榮   3.甲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15個單位,乙商品的價格每下降10個單位,需求增加5個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為擴大銷量,甲商品更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跒閿U大銷量,乙商品不適合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  ?、廴绻用袷杖氩粩嘣鲩L,則乙商品的生產規模會降低  ?、苋绻w經濟不景氣,則甲商品的生產會先受到沖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在我國汽車市場上,既有自主品牌的汽車,也有進口汽車和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以下選項中,可能使我國消費者享受到更低汽車價格的因素有   ①人們手中持有的現金增多        ②人民幣升值  ?、燮囀袌鎏幱谫I方市場         ④給予進口汽車國民待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近年來,具有專業技術等級的專業技師因為人們怕累怕臟嚴重短缺,其中,對一級技師的需求量是供給量的3.2倍。上述事實說明   ①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供求結構失衡  ?、趧趧恿κ袌龀霈F了供求總量失衡  ?、壅罅Πl展職業技術教育  ?、苁袌鲇袝r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會失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拉動作用。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平均年增長率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費增長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費增長率低于國民收入增長率的原因,如按凱恩斯學說解釋可能是  ?、龠呺H消費傾向遞減   ②資本邊際效率遞減   ③流動偏好   ④人的心理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 購買股票、債券所得,屬按資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對這一分配形式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它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客觀要求   ②它是資本要素創造價值的結果  ?、鬯怯晌覈兄平Y構決定的  ?、芩怯晌覈F階段生產力決定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等收入者是社會穩定的中堅,是擴大消費的主體。然而過重負擔之下,國內越來越多的中等收入者非但沒有成為“中堅層”反而成為“夾心層”。同時低收入群體也在為難以跨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而焦慮。為此我國應該   A.逐步降低恩格爾系數     B.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礎上   C.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大幅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   9.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政府對不同行業采取了不同措施。如國家繼續大范圍、大幅度減免農業稅,而對部分住房交易全額征收營業稅。對農業和房地產業采取不同措施,是政府在  ?、購浹a市場調節資源的缺陷   ②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③運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   ④利用稅收杠桿調節經濟活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看病難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農村醫療衛生資源短缺,農村每千人的病床數為0.79張,僅為城市的32.9%,鄉鎮衛生院人員中本科畢業生僅占1.6%。解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主要應當   A.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B.健全社會救濟制度   C.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D.健全醫療保險制度   11.據某市藥品食品局的不完全統計,自國家放開大部分藥品的價格以來,本市已有620家藥店的上千種藥品先后降價,平均降幅達到20%,這說明   A.市場機制發揮了作用      B.市場有滯后性的缺陷   C.藥品的使用價值隨供給增多而降低   D.價格要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等   12.有人提出,在新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結果,將更多的體現為“快魚吃慢魚”,而不是“大魚吃小魚”。這一觀點主要是為了說明,企業必須     A.提高自主創新速度        B.建立更為靈活的經營機制   C.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D.把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第一位   13.下列對個人所得稅的正確認識應該是   ①個人所得稅對調節個人收入、增加財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谝婪ɡU納個人所得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勖總€有正當收入的公民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苣缘淖髌穲蟪陸闯~累進稅率征稅,所得越多,納稅越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4.回望十六大以來這10年的改革歷程,2012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安排合計12286.6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約9倍以上。中央財政加大對“三農”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①加強國民經濟的基礎        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劢y籌城鄉發展          ?、芤怨мr,以城促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史記·貨殖列傳》)。從經濟學角度看,這是   A.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B.消費也受主觀因素影響的體現   C.勞動決定價值的體現      D.供求關系對價值影響的體現   16.2011年末,我國開始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改革試點。之所以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是因為增值稅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谟欣诖龠M社會專業分工   ③稅源廣且能有效征收   ④能防止進貨商品的偷稅漏稅行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2年溫家寶總理在廣東視察調研,針對村民反映的地方村委會換屆選舉問題時說到“村里的事務,不是總理做主,也不是村長做主,要堅持由村民做主?!毕铝姓f法正確的有   ①村民可直接投票選舉自己的當家人  ?、诖迕駮h制定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治的基礎  ?、鄞迕駴Q定村民委員會的組成與村支書的任免    ?、苌婕叭宕迕窭娴氖聭纱迕裎瘑T會決定   A.①       B.①②      C.③④      D. ①④   18.從上世紀80年代“省市長熱線”,到今天的我國黨政機構的官員微博、政務微博近2萬個,覆蓋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這種進步主要表現在   ①我國人民的民主權利進一步擴大  ?、诠裥惺拐巫杂蓹嗬耐緩竭M一步拓寬     ③國家機關及其工人員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④公民積極議政,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9.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購買中國釣魚島,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這表明  ?、俟褡杂X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诰S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光榮的權利  ?、畚覈裼袇⑴c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    ?、苤袊磺袡嗔獙儆谌w中國公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0.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在2011年的全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各地根據新修訂的選舉法,注重保障流動人口參選,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保證基層代表和婦女代表的比例有所上升和黨政干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有關這次選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俨捎昧酥苯舆x舉方式,實行普遍的差額選舉  ?、隗w現了縣鄉兩級基層群眾在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塾欣趦灮斫Y構,增強人大代表的民意代表性  ?、荏w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的特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北京農業在借鑒全國農業發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依靠大城市輻射,大力發展生態、觀光和休閑農業,從而走在全國前列。這說明   A. 事物之間都存在必然聯系         B.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   C. 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能成功   22.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雕塑、園林等都講究“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藝術家創作藝術講究意境,體現了   A.主觀和客觀總是能具體歷史的統一   B.物質決定意識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特點   23.一般來說,互聯網對社會發展利大于弊,其積極作用是主流,而對于癡迷網絡的少數青少年來說,則弊大于利。這是由于  ?、倜艿闹饕矫媾c次要方面發生了轉化  ?、谖镔|決定意識   ③具體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特殊性決定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發生轉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4.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就宏觀調控政策答記者問時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慢了不行,那樣就業壓力就會更大,財政收入會減少,許多應該辦的事業就會缺乏資金;經濟發展過快也不行,那樣經濟運行緊張,難以為繼。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溫家寶總理的上述分析體現了  ?、倭孔冑|變辯證關系原理        ?、谖镔|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垡磺幸詴r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5.辨析題:在我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的權利也越多(5分)   26.國家機關一年“三公”消費多少,如何使用?一直以來都備受社會關注。北京市接下了全國省市政府公開的第一棒。2012年北京市政府下屬的76個部門公開了它們去年涉及公費出國、公車運營維護和公務接待的費用,做到了公開時間、格式、說明、口徑的“四個統一”,讓人耳目一新。   請簡要回答政府“三公”信息公開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作用。(6分)   27. “你幸福嗎”是最近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點話題。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詮釋不同。 某農民工的看法是“幸福就是能在大城市里及時找到合適體面的工作,工資不克扣,不墊底,還能年年漲”。   用經濟生活知識,就實現該農民工 “心中的幸?!碧岢龊侠砘ㄗh?(14分)   28.2012年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20周年,也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   材料一:20年來,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根據上表,運用《經濟學常識》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關知識概述我國取得經濟發展成就的主要經驗。(8分)   材料二: 十年砥礪,十年奮進?;仨h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黨和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倡導生態文明。   2002-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     ?。?)分析上圖顯示的經濟信息。(5分)   材料三:為建設生態文明,我國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社會看做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傳統經濟是  “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流程,做到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分析說明循環經濟所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如何體現聯系觀點的。(8分)   材料四:現代著名學者赫伯特·A·西蒙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的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 ?。?)辨析:人為的世界是主觀的。(6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C   2.A   3.D   4.C   5.C   6.C   7.B   8.B     9.D   10.A   11.A   12.A   13.B   14.D   15.A    16.C    17.A   18.B   19.C   20.C   21.B   22.D   23.D   24.C     二.非選擇題   25.(5分)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應影響公民享有權利的多少。   在實際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的程度會影響其實際享有權利的范圍或程度,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公民更充分地享有廣泛權利的重要途徑。   26.(6分)   (1)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為人民依法實行民主監督提供了有利條件。   (2)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公民行使監督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提供了有效途徑,利于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27.(14分)   (1)關于找工作①農民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就業觀,做好就業和創業準備,就業時應堅持自主擇業,競爭就業、職業平等、和多種方式就業 ②國家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2)關于薪酬:勞動者首先要自覺履行勞動義務,簽訂勞動合同,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以合法手段維護權益   企業要自覺增強法治意識,承擔社會責任,尊重勞動者合法權益   國家要完善法規和加強監督力度,建立和諧勞動關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28.(8分)(1)  ?、偻晟粕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趫猿趾屯晟屏斯兄茷橹黧w、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  ?、蹐猿职磩诜峙渑c多種分配方式相結合,健全社會保障制度④加快形成統一的市場體系⑤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2)(5分)   ① 2002—2005年間,我國GDP持續、平穩、高速增長;同期,能源消費總量也高速增長。  ?、趶?002—2003年,能源消費的增長明顯快于GDP的增長。2003—2004年間能源消費的增長率和GDP增長率都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前者的數值遠高于后者的數值。2004—2005年間能源消費增長率下降,同期GDP增長率保持穩定,說明我國經濟發展中單位GDP能耗較高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需要繼續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  ?。?)(8分)  ?、俾撓稻哂衅毡樾?、客觀性,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它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②聯系具有多樣性?!百Y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體現了在不同條件下事物的聯系也不相同,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循環經濟的流程還體現出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垩h經濟表明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4)(6分)   ①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有意識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識的印記,滿足人的需要。   ②人們有意識地改造自然世界,是以自然世界的客觀存在與客觀規律為前提的,這種客觀存在與客觀規律不會因為人們的活動而消失;   ③人的實踐活動本身也具有客觀實在性。因此“人為的世界是主觀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北京四中2012-2013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文)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笇懺诖痤}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 已知集合,,則( ) A. B. C. D. 2. “”是“”的( ) A. 必要不充分條件 B. 充分不必要條件 C. 充分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 是等差數列的前項和,若,則( ) A. 15 B. 18 C. 9 D. 12 4. 設為兩個平面,為兩條直線,且,有如下兩個命題: ①若;②若. 那么( ) A.①是真命題,②是假命題 B.①是假命題,②是真命題 C.①、②都是真命題 D.①、②都是假命題 5. 若是所在平面內的一點,且滿足( BO+OC )?( OC-OA )=0,則一定是( ) A. 等邊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6.將函數的圖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圖象對應的函數解析式是( ) A. B. C. D. 7.已知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則函數的解析式為( ) A. B. C. D. 8. 已知函數,給出下列四個說法: ①若,則; ②的最小正周期是; ③在區間上是增函數; ④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 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為( ) A.1 B.2 C.3 D.4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函數的遞增區間是______. 10. 向量,滿足,且,,則,夾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
11.已知函數的最小正周期是,則正數______. 12.湖面上漂著一個小球,湖水結冰后將球取出,冰面上留下了一個直徑為12 cm,深2 cm的空穴,則該球的半徑是______cm,表面積是______cm2. 13.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該幾何體的體積是______. 14. 如上頁圖,一條螺旋線是用以下方法畫成: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曲線 分別以為圓心,為半徑畫的弧,曲線稱為螺旋線旋轉一圈.然后又以為 圓心為半徑畫弧…,這樣畫到第圈,則所得整條螺旋線的長度______.(用表示即可)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證明過程.) 15.(本小題滿分13分) 在中,,. (Ⅰ)求角; (Ⅱ)設,求的面積. 16.(本小題13分) 已知函數. (Ⅰ)求函數圖象的對稱軸方程; (Ⅱ)求的單調增區間; (Ⅲ)當時,求函數的最大值,最小值. 17.(本小題滿分13分) 如圖,正三棱柱中,D是BC的中點, (Ⅰ)求證:; (Ⅱ)求證:; (Ⅲ)求三棱錐的體積. 18.(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各項都不相等的等差數列的前六項和為60,且的等比中項.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數列的前項和 19.(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處取得極值. (Ⅰ)求的值; (Ⅱ)若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Ⅲ)對任意的是否恒成立?如果成立,給出證明,如果不成立, 請說明理由. 20.(本小題滿分14分) 設數列的首項R),且, (Ⅰ)若; (Ⅱ)若,證明:; (Ⅲ)若,求所有的正整數,使得對于任意,均有成立.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 B 2. B 3. D 4. D 5. C 提示:由題意可知,BC?AC = 0,即BC⊥AC. 6. D 提示:沿向量平移,即先向右平移個單位,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 7. B 8. B 提示:先化簡f(x)可得,f (x)=,再利用它的圖象和性質解決問題.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提示:注意定義域. 10. 120 11. 2 提示:利用圖象的對稱變換,可知該函數的周期為. 12. 10,400π 提示:設球的半徑為r,畫出球與水面的位置關系圖,如圖: 由勾股定理可知,,解得r =10. 13. 14. n (3n+1)π 提示:設第n段弧的弧長為,由弧長公式,可得 … 數列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畫到第n圈,有3n段弧, 故所得整條螺旋線的長度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15.(本小題滿分13分) (Ⅰ)解:由,, 得, 所以 … 3分 6分 且, 故 … 7分 (Ⅱ)解:據正弦定理得,…10分 所以的面積為 ……13分 16. (本小題13分) 解: (I). …3分 令. ∴函數圖象的對稱軸方程是 ……5分 (II) 故的單調增區間為 …8分 (III) , …… 10分 . …… 11分 當時,函數,最小值為. 13分 17.(本小題滿分13分) (Ⅰ)證明:∵ABC—A1B1C1是正三棱柱, ∴BB1⊥平面ABC, ∴BD是B1D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在正△ABC中,∵D是BC的中點, ∴AD⊥BD, 根據三垂線定理得,AD⊥B1D (Ⅱ)解:連接A1B,設A1B∩AB1 = E,連接DE. ∵AA1=AB ∴四邊形A1ABB1是正方形, ∴E是A1B的中點, 又D是BC的中點, ∴DE∥A1C. ………………………… 7分 ∵DE平面AB1D,A1C平面AB1D, ∴A1C∥平面AB1D. ……………………9分 (Ⅲ) ……13分 18.(本小題滿分13分) 解: (Ⅰ)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則 …………1分 又 …………2分 解得 …………4分 . …………5分 …………6分 (Ⅱ)由 …………9分 …………13分 19.(本小題滿分14分) 解: (Ⅰ)∵f(x)=x3-x2+bx+c, ∴f′(x)=3x2-x+b. ……2分 ∵f(x)在x=1處取得極值, ∴f′(1)=3-1+b=0. ∴b=-2. ……3分 經檢驗,符合題意. ……4分 (Ⅱ)f(x)=x3-x2-2x+c. ∵f′(x)=3x2-x-2=(3x+2)(x-1), …5分
 x

 
 
 
1
(1,2)
2
f′(x)
 
+
0

0
+
 
f(x)
 

 

 

 
……7分 ∴當x=-時,f(x)有極大值+c. 又 ∴x∈[-1,2]時,f(x)最大值為f(2)=2+c. ……8分 ∴c2>2+c. ∴c<-1或c>2. …………10分 (Ⅲ)對任意的恒成立. 由(Ⅱ)可知,當x=1時,f(x)有極小值. 又 …12分 ∴x∈[-1,2]時,f(x)最小值為. ,故結論成立. ……14分 20.(本小題滿分14分) (Ⅰ)解:因為 所以a2=-a1+4=-a+4,且a2∈(3,4) 所以a3=a2-3=-a+1,且a3∈(0,1) 所以a4=-a3+4=a+3,且a4∈(3,4) 所以a5=a4-3=a ……4分 (Ⅱ)證明:當 所以, ……6分 ②當 所以, 綜上, ……8分 (Ⅲ)解:①若 因此,當k=4m(m∈N*)時,對所有的n∈N*,成立 …10分 ②若 因此,當k=2m(m∈N*)時,對所有的n∈N*,成立 …12分 ③若, 因此k=m(m∈N*)時,對所有的n∈N*,成立 ……13分 綜上,若0北京四中2012-2013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中數學測試及答案(理)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笇懺诖痤}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40分.請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1. 已知集合,,則( )   A.   B.    C.   D.   2. 函數的定義域為(  )   A.   B.  C.   D.   3.下列命題中是假命題的是(  )   A.都不是偶函數   B.有零點   C.   D.上遞減   4.邊長為的三角形的最大角與最小角的和是(  )   A.    B.    C.    D.   5. 已知數列,若利用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計算該數列的第10項,則判斷框內的條件是(  )   A.   B.        C.    D.                                  6.已知函數的圖象如圖所示則函數的圖象是(  )                                     7.函數 的圖象與x軸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為(  )   A.        B. 1         C. 2       D.   8.定義在R上的函數滿足,當時,,則(  )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30分.請把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9.設為虛數單位,則______.   10.正項等比數列中,若,則等于______.   11. 已知的最小值是5,則z的最大值是______.   12. 設函數______.    13. 已知函數,給出下列四個說法:  ?、偃簦瑒t;  ②的最小正周期是;  ?、墼趨^間上是增函數;  ④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   其中正確說法的序號是______.   14.定義一種運算,令,且, 則函數的最大值是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計80分.請在答題紙指定區域內作答,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本小題滿分13分)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軸為始邊作兩個銳角,它們的終邊分別與單位圓交于兩點.已知的橫坐標分別為.   (1)求的值;  ?。?)求的值.   16.(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求函數圖象的對稱軸方程;  ?。?)求的單調增區間.   (3)當時,求函數的最大值,最小值.   17.(本小題滿分13分)   設等差數列的首項及公差d都為整數,前n項和為Sn.  ?。?)若,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若 求所有可能的數列的通項公式.   18.(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1)若,試確定函數的單調區間;  ?。?)若函數在其圖象上任意一點處切線的斜率都小于,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3)若,求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樽匀粚档牡讛担? ?。?)求的最小值;  ?。?)設不等式的解集為,若,且,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3)已知,且,是否存在等差數列和首項為公比大于0的等比 數列,使得?若存在,請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0.(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A(,),B(,)是函數的圖象上的任意兩點(可以重合),點M在 直線上,且.   (1)求+的值及+的值  ?。?)已知,當時,+++,求;   (3)在(2)的條件下,設=,為數列{}的前項和,若存在正整數、, 使得不等式成立,求和的值.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 B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提示:由題意可知,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且周期為2,故可畫出它的大致圖象,如圖所示:   ∵且   而函數在是減函數,   ∴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i   10. 16.   11. 10   12.   13. ③④   14. 1   提示:令,則      ∴由運算定義可知,      ∴當,即時,該函數取得最大值.   由圖象變換可知,   所求函數的最大值與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大值相同.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15.(本小題滿分13分)   解:  ?。á瘢┯梢阎茫海?     ∵為銳角      ∴.      ∴ .       ∴.--------------------6分  ?。á颍?     ∴.       為銳角,      ∴,      ∴.          -----------13分   16. (本小題滿分13分)   解:  ?。↖).  …3分      令.      ∴函數圖象的對稱軸方程是  ……5分  ?。↖I)            故的單調增區間為     …8分   (III) ,    …… 10分           .  ……  11分       當時,函數的最大值為1,最小值為.  …  13分   17.(本小題滿分13分)   解:   (Ⅰ)由      又      故解得      因此,的通項公式是1,2,3,…,      (Ⅱ)由 得      即      由①+②得-7d<11,即      由①+③得, 即,      于是 又,故.      將4代入①②得      又,故      所以,所有可能的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1,2,3,….   18.(本小題滿分13分)  ?。á瘢┙猓寒敃r,,所以,      由,解得,      由,解得或,      所以函數的單調增區間為,減區間為和.   ?。á颍┙猓阂驗?,      由題意得:對任意恒成立,      即對任意恒成立,       設,所以,       所以當時,有最大值為,       因為對任意,恒成立,       所以,解得或,       所以,實數的取值范圍為或.  ?。↖II).   19.(本小題滿分14分)   解:  ?。?)       由當;當            (2),      有解      由即上有解       令,      上減,在[1,2]上增      又,且                (3)設存在公差為的等差數列和公比首項為的等比數列,使        ……10分              又時,      故      ②-①×2得,解得(舍)      故 ,此時      滿足      存在滿足條件的數列 …… 14分   20.(本小題滿分14分)   解:  ?。á瘢唿cM在直線x=上,設M.      又=,即,,      ∴+=1.     ?、?當=時,=,+=;     ?、?當時,,      +=+===      綜合①②得,+.  ?。á颍┯桑á瘢┲?,當+=1時, +      ∴,k=.      n≥2時,+++ ,      ①       ,     ?、?    ?、伲诘?,2=-2(n-1),則=1-n.        當n=1時,=0滿足=1-n. ∴=1-n.  ?。á螅?=,=1++=.      .      =2-,=-2+=2-,      ∴,、m為正整數,∴c=1,      當c=1時,,      ∴1<<3,      ∴m=1.
北京四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物體受到幾個恒力的作用而作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撤掉其中的一個力而其他幾個力保持不變,則( )
A.物體的運動方向一定不變 B.物體的動能一定不變
C.物體的速度的變化率一定不變 D.物體的動量的變化率一定不變
2.三段不可伸長的細繩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均為200N,它們共同懸掛一重物,如圖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θ=300。則O點懸掛的重物G不能超過( )
A.100N B.173N C.346N D.200N
3.某同學站在觀光電梯地板上,用加速度傳感器記錄了電梯由靜止開始運動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情況,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根據圖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5s~15s內,觀光電梯在加速上升,該同學處于超重狀態
B.在15s~25s內,觀光電梯停了下來,該同學處于平衡狀態
C.在25s~35s內,觀光電梯在減速上升,該同學處于失重狀態
D.在t=35s時,電梯的速度為0
4.物體在勻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來的風,若風速越大,則物體( )
A.下落的時間越短 B.下落的時間越長
C.落地時的速度越小 D.落地時速度越大
5. 如圖所示,在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過程中,衛星首先進入橢圓軌道I,然后在Q點通過改變衛星速度,讓衛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Ⅱ,則( )
A.該衛星的發射速度必定大于11. 2 km/s
B.衛星在同步軌道II上的運行速度大于7. 9 km/s
C.在橢圓軌道I上,衛星在P點的速度大于在Q點的速度
D.衛星在Q點通過加速實現由軌道I進入軌道II
6.在地面上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如果考慮空氣的阻力,并認為空氣阻力恒定。設上升和下降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分別為P1,P2,經過同一個點時(不是最高點)的空氣阻力的功率大小分別為P3和P4,那么( )
A.P1>P2 B.P1P4 D.P37.矩形滑塊由不同材料的上、下兩層粘合在一起組成,將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塊.若射擊下層,子彈剛好不射出,若射擊上層,則子彈剛好能射穿一半厚度,如圖。上述兩種情況相比較( )
A.子彈對滑塊做功一樣多 B.子彈對滑塊做的功不一樣多
C.系統產生的熱量一樣多 D.系統產生熱量不一樣多
8.如圖所示,分別用恒力F1、F2將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沿相同的、固定、粗糙斜面由底端推到頂端,F1沿斜面向上,F2沿水平方向。已知兩次所用時間相等,則在兩個過程中( )
A.物體加速度相同
B.物體機械能增量相同
C.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D.恒力F1、F2對物體做功相同

9.如圖軌道是由一直軌道和一半圓軌道組成,一個小滑塊從距軌道最低點B為h的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滑塊質量為m,不計一切摩擦。則( )
A.若滑塊能通過圓軌道最高點D,h最小為2.5R
B.若h=2R,當滑塊到達與圓心等高的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3mg
C.若h=2R,滑塊會從C、D之間的某個位置離開圓軌道做斜拋運動
D.若要使滑塊能返回到A點,則h≤R
10.如圖,在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質量分別為m和2m的A、B兩個物塊,現用外力緩慢向左推B使彈簧壓縮,此過程中推力做功W。然后撤去外力,則( )
A.從開始到A離開墻面的過程中,墻對A的沖量為0
B.當A離開墻面時,B的動量大小為
C.A離開墻面后,A的最大速度為
D.A離開墻面后,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1.如圖所示,質量為50g的小球以12m/s的水平速度拋出,恰好與傾角為37o的斜面垂直碰撞,則此過程中重力的功為 J,重力的沖量為 N·s。
12.兩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運行線速度之比是v1:v2=1:2,它們運行的軌道半徑之比為__________;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__________。
1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A以速率v0向右運動時跟靜止的小球B發生碰撞,碰后A球以的速率反向彈回,而B球以的速率向右運動,則B的質量mB=_______;碰撞過程中,B對A做功為 。
14.摩托車手在水平地面轉彎時為了保證安全,將身體及車身傾斜,車輪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車手與車身總質量為M,轉彎半徑為R。為不產生側滑,轉彎時速度應不大于 ;設轉彎、不側滑時的車速為v ,則地面受到摩托車的作用力大小為 。
三、簡答題(本題共4小題,17題8分,18題、19題、20題各12分,共4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15.在勇氣號火星探測器著陸的最后階段,著陸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經過多次彈跳才停下來。假設著陸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彈起后,到達最高點時高度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為v0。已知火星的一個衛星的圓軌道的半徑為r,周期為T?;鹦强梢暈榘霃綖镽的均勻球體。求:
(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求衛星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時速度的大小,不計火星大氣阻力。
16.雜技中的“頂竿”由兩個演員共同表演,站在地面上的演員肩部頂住一根長竹竿,另一演員爬至竹竿頂端完成各種動作后下滑。若竿上演員自竿頂由靜止開始下滑,滑到竿底時速度正好為零。已知有一傳感器記錄了竿上演員下滑時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竿上演員質量為m1=40kg,長竹竿質量m2=10kg,g =l0 m/s2。
(1)求下滑過程中,竿上演員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求下滑過程中,竿上演員受到的摩擦力;
(3)請畫出地面上的演員肩部承受的壓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不用寫計算過程,但要標出相關數據。
17.如圖,傳送帶AB總長為l=10m,與一個半徑為R=0.4m的光滑1/4圓軌道BC相切于B點。傳送帶速度恒為v=6m/s,方向向右?,F有一個滑塊以一定初速度v0從A點水平沖上傳送帶,滑塊質量為m=10kg,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已知滑塊運動到B端時,剛好與傳送帶共速。求
(1)v0;
(2)滑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3)求滑塊第二次在傳送帶上滑行時,滑塊和傳送帶系統產生的內能。
18.如圖所示,一平板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均為m的物體A、B分別以2v和v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線同時從小車兩端相向水平滑上小車.設兩物體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小車質量也為m,最終物體A、B都停在小車上(若A、B相碰,碰后一定粘在一起).求:
(1)最終小車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怎樣?
(2)要想使物體A、B不相碰,平板車的長度至少為多長?
(3)接(2)問,求平板車達到(1)問最終速度前的位移?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A
C
D
D
CD
A
C
A
C
A
B
A
C
D
C
D
二、填空題
11. 6.4 J, 0.8 N·s; 12. __4:1___;__ 1:16___。
13.4.5m ; 3mv02/8 ; 14. ;。
三、簡答題(注意畫情景圖、受力分析圖)
15.(1)g= 4分 (2) 4分
16. (1)4800J 4分
(2)f1=360N,f2=380N 4分
(3) 4分

17.(1)v0=4m/s或m/s 4分
(2)1.8m 4分
(3)220J 4分
18.(1)v/3 4分
(2)7v2/(3μg)? 4分
(3)v2/(6μg) 4分
北京四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生物試題
(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100min)
說明:單項選擇題按照題號填涂在機讀卡上
非選擇題答在答題紙上
一、單項選擇題(50分,每題1分)
1.下列有關生物體中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含有C、H、O、N元素的有機物屬于生物大分子
B.DNA分子解旋后,空間結構改變,將失去其功能
C.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氧化分解時都能釋放出能量
D.動物激素是基因表達的直接產物,可調節生命活動
2.下列有關高等植物細胞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中均能發生基因的表達
B.細胞中膜蛋白的形成與內質網無關
C.葉綠體產生的ATP可以為細胞各種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D.吡羅紅和甲基綠混合染色劑使細胞質區域染成紅色
3.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碼子,又是肽鏈合成的起始密碼子,但人體血清白蛋
白的第一個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轉運甲硫氨酸的tRNA其反密碼子為AUG
B.血清白蛋白和線粒體中的蛋白質修飾加工的場所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C.血清白蛋白中一定不含甲硫氨酸
D.編碼血清白蛋白的基因突變可能不影響血清白蛋白的功能
4.右圖為生物膜與人工脂雙層膜對多種物質的透性值,
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K+透過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
B.K+透過人工膜的速度比Cl-快
C.CO2過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D.Na+過人工膜的方式是協助擴散
5.只有在細胞保持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
質或結構的實驗是
①用黑藻觀察細胞質流動
②用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
③用健那綠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
④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觀察洋蔥細胞中的DNA和RNA
⑤用洋蔥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6.右圖所示脂質體是一種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A.磷脂分子在水介質中可自動形成該脂質體
B.該脂質體可用作轉基因研究
C.該脂質體表面交聯抗體,能靶向給藥治療癌癥
D.該脂質體交聯膽固醇分子,可增強膜的流動性
7.正常情況下,圖甲細胞和圖乙細胞均能完成的生命活動是
①增殖 ②DNA復制 ③形成[H]
④出現染色體結構 ⑤有mRNA經核孔進入細胞質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⑤ D.①②④
8.下表列出某動物肝細胞和胰腺外分泌細胞的膜結構相對含量(%),下列說
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甲呼吸強度大于細胞乙
B.細胞乙為胰腺外分泌細胞
C.甲乙細胞基因相同,但表達基因都不相同
D.肝細胞內質網面積小于胰腺外分泌細胞
9.下圖為某種高等植物的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細胞無葉綠體,此種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這是一種需氧型生物,但此細胞也可進行無氧呼吸
C.該細胞內的細胞器與細胞膜、核膜共同構成了生物膜系統
D.該細胞已經高度分化,不再進行細胞分裂
10.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內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B.動物細胞的形態主要由細胞骨架決定
C.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質
D.細胞液又稱細胞溶膠,主要成分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等
11.下圖是人體內的某種細胞,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酶體的產生與甲無直接關系
B.溶酶體與細胞內消化和細胞凋亡有關
C.該細胞吞噬細菌需要質膜上蛋白質的參與
D.乙的體積變大,數目減少代表細胞呼吸增強
12.下圖表示某種酶在不同處理條件(a、b、c)下催化化學反應時,反應
物的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以下關于此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A.a、b、c表示溫度,則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則c﹥b﹥a
C.a、b、c表示酶的濃度,則a﹥b﹥c
D.a、b、c表示溫度,則不可能是c﹥b﹥a
13.某研究組獲得了水稻的胡蘿卜素缺失突變體。對其葉片進行紅光照射,光吸
收值測定和色素層析條帶分析(從上至下),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果是
A.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1條
B.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C.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D.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4條
14.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將葉片打出若干圓片,圓片
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甲組立即烘干處理并測得圓片干重為A,乙組保持濕
潤且置于一個黑暗密閉裝置內,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并給予適宜
強度的光照。乙組和丙組其他條件一致,一小時后,測得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B,
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減A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真光合速率
B.C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凈光合速率
C.A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呼吸速率
D.實驗過程中,乙組圓片葉肉細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15.某小組開展多種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的探究活動。下表為實驗測得的數據,其中 A、 B 、 C 、 D 、 E 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 CO2 濃度下,馬鈴薯吸收( + )或釋放(—)CO2速率( mg/h)隨溫度變化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是40℃
B.依據表格數據,光合速率最低的條件是:弱光、CO2 濃度0.03%、40℃
C.實際生產中欲使大棚中馬鈴薯長勢最佳所需的條件是:全光照、CO2 濃度
1.22%、30℃
D.全光照、CO2 濃度0.03%、10℃條件下,馬鈴薯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速率
2倍
16.右圖表示某綠色植物在15℃和25℃條件下,光照強度和氧氣釋放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光照強度等于0時,該植物在25℃時比15℃
多吸收氧氣10毫升/小時
B.當光照強度等于5千勒克司時,該植物在兩種
溫度下制造有機物的量相等
C.當光照強度小于5千勒克司時,適當地降低溫
度有利于溫室內該植物的增產
D.當光照強度超過8千勒克司時,15℃下該植
物光合作用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碳(暗)反應
17.下圖表示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與植物周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關系。圖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強度后測得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植物體鮮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強度的重要指標
B.出現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溫度
C.葉綠體內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點時大于B點
D.在E點后再次增大光照強度,曲線有可能為EG
18.下圖所示生物體部分代謝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過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線粒體內
B.過程②和④不能在同一細胞中同時進行
C.能進行過程③的生物和能進行過程①的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相同
D.過程②④產生的[H]參與了ATP的合成
19.右圖為人體某細胞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①~⑦為不同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①相比,②③④的分化能力減弱
B.⑤⑥⑦的mRNA種類完全不同
C.b過程異常,細胞可能發生癌變
D.進入c過程的細胞,細胞核體積變大,酶活性降低
20.取自同種生物不同類型的正常體細胞,檢測其基因表達,結果如圖所示。關
于此圖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基因1~8中只有一個是控制核糖體蛋白質合成
的基因,則該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B.圖中7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是相同的
C.圖中7種細胞理論上都具有全能性,經合適條件誘導可在生物體內實現全能性
D.此圖可用于說明細胞分化的本質
21.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凋亡發生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分化發生在整個生命過程中
B.多細胞生物個體衰老過程中,既有細胞的衰老死亡,也有大量新細胞經分
裂產生并發生細胞分化,所以個體衰老和細胞衰老無直接關系
C.細胞分化是永久性的變化,一般不可逆轉
D.放療、化療方法通過抑制癌細胞DNA復制和誘導癌細胞突變成正常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
22.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對數的變化曲線?;蛑亟M最可能發生在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23.右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Dd的某動物正在分裂的細胞,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此細胞不可能發生基因重組過程
B.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導致的
C.①②③可組成一個染色體組,④⑤⑥為另一個染色體組
D.若①、④是性染色體,只能是X染色體或是Y染色體中的一種
24.下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圖像,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甲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8
B.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甲、乙、丙細胞,且乙細胞中的①和②同屬一個染色
體組
C.如果P為X染色體,則Q一定是Y染色體
D.染色體P和Q 上的基因,在親子代傳遞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5.1952年“噬菌體小組”的赫爾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在侵染細菌過程中的功能,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標記的噬菌體還沒有侵染細菌或由于侵染時間過長,部分子代噬菌體從細菌中釋放出來
B.實驗結果表明當攪拌時間足夠長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別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80%和30%
C.圖中被侵染細菌的存活率始終保持在100%,說明細菌沒有裂解
D.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時間要適宜,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會使細胞外32P含量增高
26.下圖為DNA分子部分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DNA的穩定性與⑤有關,生物體內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
合酶、逆轉錄酶等可以斷開⑤鍵
B.④是一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DNA連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鍵形成
D.A鏈、B鏈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脫氧核糖
27.下列關于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在細菌中DNA的復制只發生在擬核 ②不同組織細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進行表達 ③不同核糖體中可能翻譯出相同的多肽 ④識別并轉運氨基酸的tRNA由3個核糖核苷酸組成 ⑤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所表達的蛋白質結構發生改變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8.甲、乙圖示真核細胞內兩種物質的合成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所示過程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合成的產物是雙鏈核酸分子
B.甲所示過程在細胞核內進行,乙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C.DNA分子解旋時,甲所示過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點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29.假設未來發現某種外星生物其遺傳物質的結構模式與作用原理與地球上的生物相同。若這種生物氨基酸只有14種,其DNA和RNA的堿基只有A、T和U三種。則該生物的一個密碼子最少有幾個堿基組成
A.4個 B.3個 C.5個 D.6個
30.下圖為真核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上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可組合成64種密碼子,代表20種氨基酸
B.若①中有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的結構將發生改變
C.①上的一個密碼子只決定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運
D.起始密碼子在①的右端
3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現型也不同
C.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D.孟德爾設計的測交方法能用于檢測F1產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32.孟德爾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利用“假說-演繹法”成功提出基因分離定律,他做出的“演繹”是
A.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等位基因發生分離
B.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
C.兩對相對性狀雜合子產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
33.現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雜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現為黑色直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家兔性狀的遺傳只受遺傳物質控制,與環境條件無關
②假設后代的數量足夠多,可以判斷黑色對白色為顯性,直毛對卷毛為顯性 
③根據上述雜交實驗可判斷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34.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規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同學的實驗只模擬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
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量和小球總數都必須相等
C.甲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Dd和AB組合的概率約為1/2和1/4
35.以下有關研究方法的運用,敘述正確的是
A.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過程
B.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假說—演繹法
C.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復制方式
D.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36.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于下圖中哪個過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
37.將純合的野鼠色小鼠與棕色小鼠雜交,F1代全部表現為野鼠色。F1個體間相互交配,F2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野鼠色:黃色:黑色:棕色=9:3:3:1。若M、N為控制相關代謝途徑的顯性基因,據此推測最合理的代謝途徑是
38.種植基因型為AA和Aa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1∶3。自然狀態下(假設結實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為AA、Aa、aa的數量之比為
A.7∶6∶3 B.5∶2∶1 C.3∶2∶1 D.1∶2∶1
39.某生物個體減數分裂產生的雌雄配子種類和比例均為Ab∶aB∶AB∶ab= 3∶3∶2∶2,若該生物進行自交,其后代出現純合體的概率是
A.1/4 B.1/16 C.26/100 D.1/100
40.如果小偃麥早熟(A)對晚熟(a)是顯性,抗干熱(B)對不抗干熱(b)是顯性,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在研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以某親本與雙隱性純合子雜交,如果F1代只有一種表現型,此親本基因型可能有幾種
A.1 B.2 C.3 D.4
41.某鯉魚種群體色遺傳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鯉魚(簡稱黑鯉)和紅色鯉魚(簡
稱紅鯉)雜交,F1皆表現為黑鯉,F1自交結果如下表所示
取樣地點
取樣總數
F2性狀分離情況
黑鯉
紅鯉
黑鯉∶紅鯉
1號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號池
62
58
4
14.50∶1
某中學科技小組為測得黑鯉的基因型,用1號池中的純合黑鯉和純合紅鯉雜交獲得F1,再用F1與紅鯉雜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是
A.1 :1:1:1 B.3:1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對
42.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為探究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規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右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涉及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
B.F1測交后代三角形果實:卵圓形果實=3:1
C.三角形果實的兩個親本雜交, F1和F2的性狀表現及比例不能與圖中結果相同
D.圖中F2三角形果實薺菜中,有7/15的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現型仍然為三角形果實
43.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分別用Aa、Bb表示),且BB對生物個體有致死作用。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魚雜交,F1代有兩種表現型,野生型鱗魚占50%,單列鱗魚占50%;選取F1中的單列鱗的魚進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種表現型,這4種表現型的比例為6∶3∶2∶1,則F1的親本基因型組合是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44.下列有關紅綠色盲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紅綠色盲癥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紅綠色盲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紅綠色盲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近親結婚導致紅綠色盲癥的發病率升高
45.下圖為某家族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Ⅱ6的基因型為BbXAXa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則表現完全正常
C.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為紅綠色盲癥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發病率高達2/3
46.核電站泄漏的高濃度放射性物質可能導致高等生物產生變異,由此原因導致的變異類型最不可能包括
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數目變異
47.某生物興趣小組抽樣調查的200人中,各種基因型和人數情況如下表所示,則這200人中,Xb的基因頻率為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數
78
14
8
70
30
A.85%     B.30%    C.20%     D.15%
48.實驗小組在對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進行研究時,繪制出下圖所示圖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此果蠅體內除精子外,其余細胞內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體上找到相應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蠅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DX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
的基因型為DY,dX,dY
D.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
49.克氏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Ⅲ-13的染色體組成為44+XXY,甲病、乙病均是單基因遺傳病。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來自Ⅱ-8,請據圖回答導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綜合征的原因是
A.他的父親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B.他的母親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C.他的父親在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D.他的母親在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不分離
50.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相關基因用B、b表示),一位研究者檢驗了東非某人群中290個兒童的血樣。在這個人群中瘧疾和鐮刀型貧血癥都流行,調查結果見下表
基因型
患瘧疾
不患瘧疾
總數
Bb、bb
12
31
43
BB
113
134
247
總數
125
165
290
對此現象合理解釋是
A.雜合子不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易感染瘧疾
B.雜合子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不易感染瘧疾
C.雜合子不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也不易感染瘧疾
D.雜合子易感染瘧疾,顯性純合子也易感染瘧疾
二、非選擇題(50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51.(12分,每空1分)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1)如圖1所示,ATP合成酶廣泛分布于真核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膜上,參與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質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合成ATP。ATP合成酶分子結構由突出于膜外的F1親水頭部和嵌入膜內的Fo____________________尾部組成。
(2)如圖2所示,此膜的名稱為___________,該場所反應的產物為__________
①如圖2所示,葉綠素a (P680和P700)接受光的照射后被激發,釋放勢能高的電子,_______釋放的電子沿電子傳遞鏈傳遞的過程中將H+由_____泵到_______構建跨膜質子動力勢,質子動力勢的另一個來源是_____________,ATP合成酶在跨膜質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合成ATP。
②__________釋放的勢能高的電子參與NADPH的形成,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取 P680和P700所用試劑為______________, P680和P700能否用層析法分離___________
52.(9分,每空1分)分析實驗,回答問題
中學實驗室所做 “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 實驗,在顯微鏡下觀察只能看到染色體數目的增加,但增加的具體數目不容易確定。為了確定染色體的增加數目,有人對該實驗的實驗步驟進行改進,補充實驗步驟并分析回答問題。
實驗步驟:
(1)生根:將洋蔥放在廣口瓶上,瓶內裝滿清水,讓洋蔥的底部接觸到瓶內的水面,把這個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注意經常換水。
(2)分組:待不定根長到2cm左右,實驗分為2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在室溫下繼續培養,一組轉到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處理2天??梢妼嶒灲M根尖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材并酶解:分別剪取上述2種條件下培養的根尖2—3mm,將其浸入一定濃度的 酶溶液中,處理3h,去掉細胞壁。此時若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呈 形。
(4)低滲處理:倒去酶液后水洗根尖2~3次,用蒸餾水浸泡30min,目的是使細胞 ,染色體分散。
(5)固定后制備懸浮液:將低滲處理的根尖放在卡諾氏固定液中固定后,用機械方法磨碎根尖,制成根尖細胞懸浮液。
(6)染色、制片:吸取細胞懸浮液滴在載玻片上,在酒精燈火焰上烤1分鐘,然后用石炭酸—品紅試劑染色,制成臨時裝片并觀察?;鹂镜哪康某藢⒓毎潭ㄔ谳d玻片上外,還能__________,利于染色。使用的石炭酸—品紅試劑是___(酸或堿)性試劑。
(7)觀察:在顯微鏡下看到結果如下圖1和圖2。
①只能在實驗組中觀察到的圖像是_____________
②一位同學在實驗組的觀察中,視野中既有圖1的細胞又有圖2的細胞,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11分,每空1分) 分析下列遺傳學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1.1928年,英國科學家Griffith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結果發現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體內分離到S型細菌;后來科研工作者重復上述實驗,并測定了小鼠體內S型和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
(1)Griffith認為S型細菌“復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曲線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是否有關______(是或
否),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2.人類對遺傳物質作用機理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請根據下列科學史實回答問題
科學家發現細胞中有三類RNA,一類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一類能與特定的氨基酸結合,還有一類合成后幾小時就會降解,其中哪一類是將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的“信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觀點:核糖體RNA是“信使”——不同核糖體RNA編碼不同的蛋白質,簡稱“一個核糖體一種蛋白質”。1961年,Jacob和Brenner對這個假說進行了檢驗,實驗過程如圖2所示。
(1)該實驗中,若核糖體上出現放射性,說明該核糖體正在
(2)已知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細菌的蛋白質合成立即停止,轉而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因此如果核糖體RNA是信使,那么實驗結果將會 ; 如果核糖體RNA不是信使,那么實驗結果將會是 。最終Brenner的實驗結果證明核糖體RNA不是“信使”。
(3)RNA的合成過程叫作 ,在此過程中,DNA (全部/部分)解螺旋,由 酶催化完成。如果某基因中含有30%的A,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
54.(11分,每空1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基因(A和a,B和b)
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現色素,AA和Aa的效應相同),該色素隨
細胞液PH降低而顏色變淺。其基因型與表現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
基因型
A—Bb
A—bb
A—BB aa___
表現型
粉色
紅色
白色
(1)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可能位于________上,該蛋白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B和Bb的效應________________。
(2)純合白色植株和純合紅色植株作親本雜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親本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探究兩對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課
題小組選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實驗。
①實驗步驟: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可能的結果(不考慮交叉互換)及相應的結論:
a.若子代植株花色為粉色:白色=1:1,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A圖中圖示。
b.若子代植株花色為_____,則兩對基因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在B圖中圖示。
c.若子代植株花色為_____,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C圖中圖示。
豎線(|)表示相關染色體,請用點(·)表示相關基因位置,在下圖圓圈中畫出a、b、c三種情況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4)若上述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
55.(7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果蠅是遺傳學的好材料,分析下列實驗
(1)果蠅的灰身和黃身是一對相對性狀,若要確定灰身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還是在常染色體上,可將灰身純合子和黃身純合子進行________________,若 ________________,則可確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種群中控制體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種。
(2)若已知灰身是顯性(基因用A表示),可通過一代雜交就可判斷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則可確定灰身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寫出該遺傳圖解。
2013屆高三第一學期生物學科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D
D
D
C
D
C
C
B
B
D
C
A
C
D
B
D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
B
C
C
C
D
C
A
D
B
D
A
D
D
D
D
D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A
D
A
A
C
D
D
C
C
D
C
A
C
D
D
A
51.(12分,每空1分)
(1)線粒體內膜 、類囊體膜 疏水
(2)類囊體膜 ATP、 NADPH、 O2
① P680 葉綠體基質 類囊體腔 水的光解
② P700 還原和供能 ③酒精或丙酮 否
52.(9分,每空1分)
(2)膨大 秋水仙素誘導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使多倍體器官增大
(3)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圓形 (4)滲透吸水
(6)改變膜的透性 堿
(7)①圖1 ②加入秋水仙素時,圖2細胞已經過了分裂前期
53.(11分,每空1分)
資料1.
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可能存在轉化因子將R轉化為S
(2)因為部分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所消滅
(3)是 S型細菌將小鼠免疫系統破壞后,R型細菌數量上升
資料2.
(1)合成蛋白質
(2)輕核糖體有放射性,重核糖體無 重核糖體有放射性(輕、重核糖體均有放射性)
(3)轉錄 部分 RNA聚合酶 不確定
54.(11分,每空1分)
(1)液泡膜 將H+運輸進液泡 不同 (2)AABB×AAbb  aaBB×AAbb
(3)①觀察并統計子代植株花的顏色和比例
②b粉色:紅色:白色=6:3:7 c 粉色:紅色:白色=2:1:1

(4)5
55.(7分,每空1分,遺傳圖解2分)
(1)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結果不同 5
(2)雌性黃身純合子×雄性灰身純合子  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黃身
(3)遺傳圖解

北京市四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英語試題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三節,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一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或獨白后,你將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一遍。
1.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meeting?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c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most probably do tonight?
A. Go to the theater. B. Stay at home. C. Make some plans.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is a big fan of chocolate.
B. He doesn’t want any chocolate cake.
C. He has already tried some of the chocolate.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pair shop.
B. In a camera store.
C. In a photography studio.
5. Why does the man say sorry?
A. The house is in disorder.
B. The plates and cups are broken.
C. He has been away for a long time.
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聽下面4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每小題。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你將聽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en to have a holiday.
B. Whether to go on a holiday.
C. Where to spend their holiday.
7. Where do the speakers live?
A. In England. B. In France. C. In Spain.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o is Dave?
A. A police officer. B. A victim. C. A thief.
9.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Dave’s end?
A. Satisfied. B. Surprised. C. Sad.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A. Do too much work.
B.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C. Finish lots of work in a short time.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good at Asian culture.
B. He went to China a long time ago.
C. He can’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woman.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Write the research project for her.
B. Search the information online.
C. Have a talk with the professor.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題。
13. What did the woman do last week?
A. She had an argument with the man.
B. She bought a present for her mother.
C. She went to an expensive restaurant.
14. What day is today?
A. Tuesday. B. Thursday. C. Sunday.
15.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A. Asking for help.
B. Making a budget.
C. Choosing a cheaper restaurant.
第三節(共5小題; 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的一段對話,完成第16至20五道小題,每小題僅填寫一個詞,聽對話前,你將有20秒鐘的時間閱讀試題,聽完后你將有60秒鐘的作答時間,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A Story Competition
Title
Holiday Adventure
Content
About a difficult but 16. journey anywhere in the world
Length
Between 17. and 1,000 words
Deadline
18. 15th
Extra requirement
Being original
No more than one story
With your full name and 19. on the back of each page of the story
Address
Up For It, radio Nova, 33-41 Saxon Court, London EC2 4AW
Prize
A trip across 20.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應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 B, C, 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She is _____ newcomer to _____chemistry but she has already made some important discoveries.
A. the; the B. the; / C. a; /   D. a; the
22. — Shall we go and have a picnic at the weekend?
— ______.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there might be a cold front by then.
A. Why not B. We can wait C. No, let's not   D. It depends
23. — Isn’t it hard to drive downtown to work?
—Yeah, that’s why I ______ to work by train.
A. have gone B. have been going C. was going  D. will have gone
24. This ticket _____ one adult and one child to the show.
A. promises B. enters C. admits   D. includes
25. He failed in the exams and only then _____ how much time he had wasted.
A. he realized B. did he realize
C. he had realized   D. had he realized
26. —Where _____ Mary have put the empty bottles?
— She _____ them away. They must be somewhere.
A. can; can’t have thrown B. must; needn’t
C. must; must have thrown D. can; mustn’t have thrown
27. — They have discussed the problem for hours.
— Have they come to any_____?
A. end B. result C. opinion D. conclusion
28. _____, the worse I seem to feel.
A. When I take more medicine B. The more medicine I take
C. Taking more of the medicine D. More medicine taken
29. _____ their hats into the air, the fans of the winning team let out loud shouts of victory.
A. To throw B. Thrown C. Being thrown D. Throwing
30. You are saying that everyone is equal, _____ is _____ I disagree.
A. that; what B. which; what C. that; where D. which; where
31. — David, your application for a loan has _____.
—Thank goodness! I badly need it now.
A. gone through B. pulled through C. gone over D. signed over
32. The little girl sat at the door with her legs _____ and kept her eyes _____at the planes flying in the sky.
A. crossed; looking B. crossing; looking
C. crossed; looked   D. crossing; looked
33. — 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
— _____.
A. No problem B. Think nothing of it
C. Not at all D. It doesn’t matter
34. — Did a letter come for me this morning?
— Yes. _____ came for you.
A. That B. It C. One D. The letter
35. _____ you didn’t know the rules won’t be an excuse for your failure to report.
A. That B. What C. Because D. How
第二節 完形填空 (共20小題; 每小題 1. 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My l4-year-old son, John, and I spotted the coat which was hanging at a secondhand clothing store in Northampton Mass. While the other coats drooped(低垂), this one looked as if it were 36 itself up. The coat had beautiful tailoring, a Fifth Avenue label and a(an) 37 price of $28, which was popular just then with 38 , but could cost several hundred dollars new. This coat was even better, bearing that 39 of classic elegance. John tried it on and the fit was perfect.
John 40 the coat to school the next day and came home wearing a big smile "Did the kids like your coat?" I asked. "They loved it," he said, 41 folding it over the back of a chair and smoothing it flat.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a 42 came over John. Agreement replaced contrariness(作對)and reasoned discussion replaced fierce 43 . He became more mannerly and 44 , eager to please. He would generously loan his younger brother his tapes and lecture him 45 his behavior.
When I mentioned this incident to his teacher and 46 what caused the changes, she said laughing. "It 47 be his coat!" Another teacher told him she was giving him a good 48 not only because he had earned 49 but because she liked his coat. At the library, we ran into a friend “Could this be John?" he asked surprisingly, 50 John's new height, assessing the cut of his coat and extending his hand, one gentleman to another.
John and I both know we should never 51 a person's clothes for the real person within them. 52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wearing a standard of excellence for the world to see and for 53 what is on the inside to what is on the outside.
For John it is a time when it is as easy to try o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54 as it is to try on a coat.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future is stretched out ahead, a vast landscape 55 all the doors are open. And he could picture himself walking through those doors wearing his wonderful, magical coat.
36. A. turning B. holding C. showing D. hanging
37. A. unreasonable B. expected C. unbelievable D. acceptable
38. A. teenagers B. adults C. women D. strangers
39. A. color B. price C. style D. size
40. A. sent B. carried C. lent D. wore
41. A. casually B. comfortably C. carefully D. quickly
42. A. happiness B. change C. smile D. matter
43. A. doubt B. fight C. argument D. war
44. A. thoughtful B. handsome C. hopeful D. curious
45. A. of B. on C. with D. at
46. A. wondered B. confirmed C. concluded D. discovered
47. A. can B. must C. will D. should
48. A. present B. mark C. word D. result
49. A. this B. them C. it D. one
50.A. looking up at B. looking down to C. checking up D. taking up
51. A. trust B. mistake C. exchange D. regard
52. A. But B. Though C. Since D. So
53. A. attaching B. connecting C. relating D. matching
54. A. career B. life C. study D. success
55. A. where B. why C. how D. when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 然后從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A
Telepathy: Mind-to-mind Contact
Telepathy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out the use of the five senses (sight, hearing, touch, smell, taste). It’s an instinct (本能) which can be woken up in times of emergency or need. When we feel that something is happening or about to happen by instinct, we’re using resources within the unconscious mind. When the resources of two persons’ unconscious minds link together into the same frequency, we call it Telepathy.
We can either send or receive Telepathy. If you know who is calling before you answer the ringing phone, you are probably a good receiver. If you think of a person and he/she calls you, you are most likely to be better at sending.
You can easily put your abilities to the test. Think of somebody and will him or her to contact you. Be patient. The other person may not be a good receiver, but they should contact you much earlier than would normally be expected. Or whenever the phones rings, but try “feeling” who is contacting you. Don’t guess, but try to feel it with your mind. However, if neither of these work for you, that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no ability of telepathy. As mentioned earlier, telepathy is most likely to turn up in case of emergency.
Telepathy dreams often contain telepathic messages. Two people may both dream of the other and find that their dreams had a clear connection. These people are probably linking to each other’s unconscious mind.
Telepathy & Relationships. The more people spend time together,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 able to link up to the other’s mind, specially when separated.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is. One is that they understand the other’s mind through time spent together; the other is that there is usually a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 A mother will often sense that her child is in danger. This is due to the child’s eagerly wanting his or her mother, knowing that this person who would always want to be there for them, and the mother’s deep desire to protect her child from harm.
56. Telepathy turns up when we ____.
A. sense a close friend in danger
B. use the five senses together
C. recall things from our memory
D. think of a stranger
57. You’re better at sending than receiving Telepathy if you ____.
A. can feel your mom is in danger
B. receive a friend’s call as you wish
C. can tell who knocks at your door
D. dream of a friend dreaming of you
58. Which is not the way to help people gain Telepathy?
A. Help them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
B. Separate them all the time.
C. Help them link up their unconscious minds.
D. Let them spend much time together.
B

59. What does Passage① tell us about the boy?
A. He was injured in the head when he was 14.
B. He has waited for the payout for a long time.
C. He has lived the same place since the accident.
D. He was run over by a taxi when riding on the pavement.
6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Lee and Collier counties from Passage②?
A. They both became safe places.
B. They won the same place in a race.
C. They had the same number of accidents.
D. They joined hands in reducing accidents.
61. Which passage would giv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road accidents?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In only two decades Asian Americans have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U. S. minority. As their children began moving up through the nation schools, it became clear that a new class of academic achievers was emerging. Their achievements are reflected in the nation’s best universities, where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have taken on a decidedly Asian character. This special liking for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s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Asian-American students who began their education abroad arrived in the U. S. with a solid grounding in mathematics but little or no knowledge of English.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romise of a good job after college. Asians feel there will be less unfair treatment in areas lik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because they will be judged more objectively. And the return on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more immediate in something like engineering than with an arts degree.
Most Asian-American students owe their success to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who are determined that their childre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wh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has to offer.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parental attention is homework. Asian parents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than American parents do, and it helps. Many researchers also believe there is something in Asian culture that breeds success, such as ideals that stress family values and emphasize education.
Both explanations for academic success worry Asian Americans because of fears that they feed a typical racial image. Many can remember when Chinese, Japanese and Filipino immigrants were the victims of social isolation. Indeed, it was not until 1952 that laws were laid down giving all Asian immigrants the right to citizenship.
62. While making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t college, Asian-American students .
A. feel they are mistreated because of limited knowledge of English
B. are afraid that their academic successes bear a strong Asian character
C. till worry about unfair treatment in society
D. generally feel it a shame to have to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63. What ar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Asian Americans?
A. A solid foundation in basic mathematics and Asian culture.
B. Hard work and intelligence.
C. Parents’ help and a limited knowledge of English.
D. Asian culture and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
64. Few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major in human sciences mainly because .
A. their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
B. they are afraid they might meet with unfair judgment in these areas
C. there is a wide difference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cultures
D. they know little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65. Why do “both explanations” (Para. 3) worry Asian Americans?
A. They are afraid that they will again be isolated from American society in general.
B. People will think that Asian students rely on their parents for success.
C. Asian Americans will be a threat to other minorities.
D. American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taken on too strong an Asian character.
D
The Board Meeting had come to an end. Bob started to stand up and knocked into the table, spilling his coffee over his notes. “How embarrassing! I am getting so clumsy in my old age.”
Everyone had a good laugh, and soon we were all telling stories of our most embarrassing moments. It came around to Frank who sat quietl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Someone said, “Come on, Frank. Tell us your most embarrassing moment.”
Frank laughed and began to tell us of his childhood. “I grew up in San Pedro. My Dad was a fisherman, and he loved the sea. He had his own boat, but it was hard making a living on the sea. He worked hard and would stay out until he caught enough to feed the family. Not just enough for our family, but also for his Mom and Dad and the other kids that were still at home.”
He looked at us and said, “I wish you could have met my Dad. He was a big man, and he was strong from pulling the nets and fighting the seas for his catch. When you got close to him, he smelled like the ocean. He would wear his old canvas, foul-weather coat and his bibbed overalls. His rain hat would be pulled down over his brow. No matter how much my mother washed them, they would still smell of the sea and of fish.”
Frank’s voice dropped a bit. “When the weather was bad he would drive me to school. He had this old truck that he used in his fishing business. That truck was older than he was. It would wheeze and rattle down the road. You could hear it coming for blocks. As he would drive toward the school, I would shrink (畏縮) down into the seat hoping to disappear. Half the time, he would slam to a stop and the old truck would belch (噴出) a cloud of smoke. He would pull right up in front, and it seemed like everybody would be standing around and watching. Then he would lean over and give me a big kiss on the cheek and tell me to be a good boy. It was so embarrassing for me. Here, I was twelve years old, and my Dad would lean over and kiss me goodbye!”
He paused and then went on, “I remember the day I decided I was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When we got to the school and came to a stop, he had his usual big smile. He started to lean toward me, but I put my hand up and said, “No, Dad.”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ever talked to him that way, and he had this surprised look on his face. I said, “Dad, I’m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I’m too old for any kind of kiss.” My Dad looked at me 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his eyes started to tear up. Then he turned and looked out the windshield. “ You’re right,” he said. “ You are a big boy....a man. I won’t kiss you anymore.”
Frank got a funny look on his face, and the tears began to well up in his eyes, as he spoke. “It wasn’t long after that when my Dad went to sea and never came back. It was a day when most of the fleet (船隊) stayed in, but not Dad. He had a big family to feed. They found his boat adrift with its nets half in and half out. He must have gotten into a strong wind and was trying to save the nets and the floats.”
I looked at Frank and saw that tears were running down his cheeks. Frank spoke again. “Guys, you don’t know what I would give to have my Dad give me just one more kiss on the cheek…to feel his rough old face… to smell the ocean on him… to feel his arm around my neck. I wish I had been a man then. If I had been a man, I would never have told my Dad I was too old for a goodbye kiss.”
66. When his father drove him to the school, Frank would shrink down into the seat hoping to disappear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s ashamed of his father’s old truck
B. he thought he wa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alone
C. he didn’t want his schoolmates to see his father
D. he hated the way his schoolmates stared at his father
67. In Frank’s eyes, when his father said “You are a big boy… a man.”, he probably felt ________.
A. disappointed B. hurt C. excited D. proud
68. According to the story we can conclude that Frank’s father ________.
A. was quite confident in his skills in fishing
B. loved his children but hardly expressed it
C. seldom gave up faced with challenges
D. was full of devotion to his family
69. By saying the sentence “I wish I had been a man then…”, Frank meant ________.
A. he was fed up with his father kissing him goodbye
B. he deeply regretted what he had done to his father
C. he was then too young to refuse a goodbye kiss
D. he hoped that his father would forgive him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Smell of the Ocean B. We All Need Love
C. A Goodbye Kiss D. Father’s Embarrassment
第二節(共5小題 ;每小題2分,共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七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71 Scientists and experts have proved the uniqueness of finger-prints and discovered that no exactly similar pattern is passed o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though nobody knows why this is the case.
The ridge (隆起) structure on a person's fingers does not change with growth and is not affected by surface injuries. Burns, cuts and other damage to the outer part of the skin will be replaced in time by new one, which bears a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pattern. 72 Some criminals make use of this fact to remove their own finger-prints but this is a dangerous and rare step to take.
Finger-prints can be made very easily with printer's ink. They can by be recorded easily. 73 Because of the simplicity and economy of this system, finger-prints have often been used as a method of solving criminal case. A suspected man may deny a charge but this may be in vain. 74 . When a suspect leaves finger-prints behind at the scene of a crime, they are difficult to detect with the naked eye. 75 Some of the marks found are incomplete but identification is possible if a print of a quarter of an inch square can be obtained.
A. Speci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velop" them.
B. A fingerprint is an impression of the friction ridges of all part of the finger.
C. It is only when the inner skin is injured that the arrangement will be destroyed.
D. With special methods, identification can be achieved successfully within a short time.
E. A latent print is the chance reproduction of the friction ridge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n item.
F. His finger-prints can prove who he is even if his appearance has been changed by age or accident.
G. Every human being has a unique arrangement of the skin on his fingers and this arrangement is unchangeable.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兩節,35分)
第一節 情景作文(20分)
請根據下面四幅圖畫內容,寫一篇短文,記述昨天發生在你叔叔身上的事情。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 第二幅圖上面的句子是“No… no problem.”
3.詞匯:吊銷駕照 ?revoke a driving license
第二節 開放作文(15分)
請根據下面提示,寫一篇短文。詞數不少于60詞。


答案:
聽力:
1-5 CABBA 6-10 CACAC 11-15 CBBAB
16. exciting 17. 800 18. October 19. Number 20. Europe
單選:
21-25 CDBCB 26-30 ADBDD 31-35 ACBCA
完形:
36-40 BCACD 41-45 CBCAB 46-50 ABBCA 51-55 BADBA
閱讀:
56-60 ABBBC 61-65 DCABA 66-70 ABDBC 71-75 GCDFA
北京四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題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請將1—19題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其余各題在答題紙上作答)
一、基礎知識(每題2分,共1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憮然(w?)   弄巧成拙(zhu?)  進升   噤若寒蟬
B.潛(qián)伏  萬馬齊喑(yān)   棟梁 山青水秀
C.掙(zhēng)揣  劣跡昭彰(liè)   驚蟄   聞過飾非
D.扒(pá)竊   曲肱而枕(gōng)   裨益   得魚忘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遼寧省的岫巖縣在遼代時被稱為大寧鎮,其采玉的歷史可以
到漢代以前。
? ②如果沒有一種創新精神,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道路上,我們就邁不開前進的 。
③美感和快感不同,快感起于實際要求的滿足,而美感則與實用活動無關,是 功利的。
? ④校園流行語,各個時期都有,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不適用于正式 。
?? A. 回溯 步伐 淡泊 場所
?? B. 上溯 步伐 淡泊 場合
?? C. 回溯 步子 淡薄 場所
?? D. 上溯 步子 淡薄 場合
3.下列語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插隊時,由我們選出的管家并不是一個從長計議的人,常常就把我們下一周的口糧提前消耗掉了。
??B.初春的篝火晚會上,大家陶醉在這春意闌珊的氛圍中,有的在唱著,有的在跳著,歡樂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C.來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做,忙得頭昏眼花。已經過了下班的時間,我還在七手八腳地忙乎著。
?? D.木船在風浪中劇烈地搖晃著,但是他就像一個身懷絕技的騎士,騎在一匹桀驁不馴的野馬上。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有人認為科學家終日埋頭科研,不問家事,有點兒不近人情,然而事實卻是對這種偏見的最好說明。
??B.侵入我國的寒潮的路徑,不是每一次都一樣的,這要看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我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所決定的。
C.黃昏時分,站在山頂遠遠望去,只見水天相接處一片燈光閃爍,那里就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水鄉古鎮東平莊。
D.在這次民族聯歡節中,舉行了各種民族體育比賽,主要有賽馬、摔跤、搶花炮、賽歌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受到來賓的熱烈歡迎。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關漢卿的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和《牡丹亭》等。后人習慣將他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
B.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得到了柳宗元、歐陽修、范仲淹、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的響應。后人稱他們為“唐宋八大家”。
C.《楚辭》收集了屈原等人的作品,具有楚地的語言特色和神話色彩,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與《詩經》并稱“風騷”。
D.《漢書》繼承了《史記》的紀傳體體例,是我國第二部紀傳體通史,后人將班固與司馬遷并稱“班馬”。 二、課內文言文(每題2分,共20分)
6.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 抵:拜謁
B.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 ?。嚎拷?br/> C.始舍于其址 址:山腳
D.兼仗父兄之烈 烈:英名
7.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遂使之行成于吳 (議和) ②周以繚垣 (環繞)
③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通曉) ④遂而雞豚(于是)
⑤無物以相之(幫助) ⑥當大逆無道 (應當)
⑦測知寒暑風雨乖與順于此(不順)
⑧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輔助)
A.①②⑤⑦⑧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⑥⑦
8.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若被重錦 B. 余船以次俱進
蒙公子露覆,澤被發膚 秦伯素服郊次
C. 操軍不利,引次江北 D. 名我固當
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9.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B. 此罪甚于解殺之
而余亦悔其隨之 皆以美于徐公
C.此則寡人之罪也 D.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今之君子則不然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10.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早織而縷 B.之二蟲又何知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C.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D.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然后乃求謀臣
1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都相同的一項是
A.諸公以故嚴重之/明日,徐公來
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以疲敝之卒御狐疑之眾
D.妾受生氣已久,當不復畏/若不過焉則不及
12.下列句中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三年釋其政 B. 五萬兵難卒合
以軀借交報仇 徐公來,孰視之
C.鄉師而哭 D. 君子生非異也
早實以蕃 或師焉,或不焉
13.與例句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A.果有白楊,烏巢其顛
B.吾從而師之
C.面刺寡人之過者
D.必蹶上將軍
14.下列語句句式特點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亮見權于柴桑
B.居邑屋至不見敬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15.下列語句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豫州今欲何至
A.凌萬頃之茫然
B.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C.而莫之夭閼者
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三、課外文言文(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
扶風馬先生,名鈞,巧思絕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為巧也。為博士,居貧,乃思綾機之變,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先生為給事中,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爭論于朝,言及指南車,二子謂古無指南車,記言之虛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虛爭空言,不如試之易效也?!庇谑嵌铀煲园酌鞯郏t先生作之,而指南車成。此一異也。居京都,城內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灌之,乃作翻車,令童兒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此二異也。其后人有上百戲者,能設而不能動也。帝以問先生:“可動否?”對曰:“可動。”帝曰:“其巧可益否?”對曰:“可益。”受詔作之。以大木雕構,使其形若輪,平地施之,潛以水發焉。設為女樂舞象,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纟亙 倒立,出入自在。此三異也。先生見諸葛亮連弩,曰:“巧則巧矣,未盡善也?!毖宰髦闪罴游灞?。有裴子者,聞而哂之。乃難先生,先生口屈不對。裴子自以為難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謂裴子曰:“子所長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馬氏所長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長,擊彼所短,則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難彼所長,則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難之不已,其相擊刺,必已遠矣。心乖于內,口屈于外,此馬氏所以不對也?!?br/>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巧思絕世 絕:杜絕
B.乃皆易以十二躡 易:交換
C.不如試之易效也 效:驗證
D.患無水以灌之 患:憎惡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惑而不從師
B. 其巧百倍于常
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
C. 帝以問先生:“可動否?”
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D. 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自知其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靈手巧
B.令童兒轉之——讓兒童轉動翻車
C.子所長者言也——您擅長的是言辭
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細微的事情
19.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做成了指南車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馬鈞是個能工巧匠。
B.馬鈞改進了織綾機、連弩,做出了指南車、翻車和能活動的木人。
C.馬鈞不回答裴子問難,原因之一是他認為裴子不明白他的巧思。
D.傅子認為應當以己之長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這一點。
四、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0.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文。(請選擇10空填寫)
⑴吾視其轍亂, ,故逐之。(《曹劌論戰》)
⑵ ,非諸侯而何?(《論語?侍坐》)
⑶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⑷過蒙拔擢, ,豈敢盤桓,有所希冀?(李密《陳情表》)
⑸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⑹ ,亦崎嶇而經丘。(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⑺ 仰觀宇宙之大, 。(王羲之《蘭亭集序 》)
⑻ ,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⑼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杜牧《阿房宮賦》)
⑽ ,幽咽泉流冰下難。(白居易《琵琶行》)
⑾明月樓高休獨倚, ,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⑿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定風波》)
五、古詩詞鑒賞(共6分)
2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金陵懷古
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 玉樹:指陳后主所制樂曲《玉樹后庭花》。 景陽:陳朝宮殿名,陳后主宴飲作樂之地。 ②松楸:墳墓上的樹木。 ③石燕:傳說中的一種有靈性的石燕,遇風雨則飛翔,風雨停則復還為石。江豚:傳說每于浪間跳躍,風輒起。
(1)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首句從陳后主專事游宴以致亡國的史事說起,以“玉樹歌殘”點染出陳后主的悲劇命運,字里行間隱含惋惜之情。
B.首聯第二句一“合”一“空”二字,前者寫隋朝大軍的攻勢凌厲,兵臨城下;后者寫陳的不堪一擊,土崩瓦解。
C.第二聯寫金陵的衰敗景象:六朝以來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華的宮殿也已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懷古,觸目傷情。
D.“拂云”寫石燕掠雨穿云的狀態,“吹浪”表現江豚行風鼓浪的氣勢,頸聯寄寓了作者面對歷史滄桑變化的感慨。
E.全詩寄慨言志,格調高昂,手法高妙,借對六朝覆滅的哀嘆,表現出對唐朝江山風雨飄搖、日益衰敗的深沉憂思。
(2)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與李白《蘇臺覽古》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陸游《楚城》中“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概括以上三句在寫法和主題上的共同點。(2分)
六、現代文閱讀(共32分)
(一)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22—24題。(共7分)
  詩產生于西周的禮樂政治活動而非原始宗教儀式,是政壇言說的產物,與歌并不同源,但卻有著歌的一些元素。不過,它們的聯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樂。在西周,詩的言說主體的身份為朝廷官員,言說對象為君臣,言說內容自然也不能脫離政治,故“詩”一開始就承擔著政治言說的特殊功能。《國語·周語上》載厲王時的邵公說:“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笨梢娫娫谖髦軙r期的功能是補察時政。周代的禮樂政治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禮樂教化向臣民灌輸禮樂倫理道德觀念,所以周代設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一工作。《禮記·孔子閑居》載孔子說:“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笨梢?,在周代,戰國以前的人將詩看作是禮樂的一部分,詩所承載的是禮樂道德的價值取向。
  歌則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質是音樂,適合抒情而不適合言事。歌是一種大眾表達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專門用來表達和傳播禮樂倫理道德,不可能用來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顯然已不能滿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詩”這一專門用于朝廷政治文體的產生和“歌”向“詩”的轉變。
  這一轉變,在“歌”之外確立了一種新的韻文形態,即詩的形態。這一形態與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質不再是音樂而是“文學”。二是詩一產生就被賦予了政壇君臣關系政治言說的性質。這一性質,除決定“詩”最初的作者主要應是朝廷的官員外,還確立了“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性。因而,詩的言說主體的身份是朝廷官員而非普通百姓,言說的內容為政治而非個體的情感。三是詩多非即時即事的言說,多先為文字創作。且由于政治演說性質具有一定的規定性,故詩句式齊整,口語成分和雜言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樂,音樂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著愉悅作用,所以,適應著禮樂政治而產生的“詩”,很自然地繼承了宗教禮樂儀式之歌“音樂+語言”這一形式。詩歌與音樂結合,有助于提高詩的地位。另外,當時的書寫工具不發達,借助音樂可以使詩便于傳播,更廣泛地發揮教化作用。詩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有利于承擔禮樂政治的職能。
  不過,即使是詩用文字與音樂結合這一形式,詩也與歌不一樣。歌的語言和音樂的融合是原生態的存在。歌產生時,音樂與語言是相伴相隨的,沒有音樂不能謂之歌。詩則是先有文字,后來配樂用于儀式的演唱。由于詩納入了周代“樂”的系統,音樂和詩的對接才被固定下來,但配詩之樂是后來附加的。
   (選自趙輝《歌與詩的起源及原始功能異同》,有刪改)
22. 下列有關先秦“詩”與“歌”的比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
  A. 詩是政壇言說的產物并為西周的禮樂政治服務,而早期的歌是大眾表達情感意愿的形式。
  B. 詩與歌雖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詩卻有歌的一些元素,它們的聯系不在文字而在音樂。
  C.“歌”向“詩”的轉變,是因為原有的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滿足通過禮樂教化臣民的需要。
D. 詩是先有文字,后來配樂用于儀式的演唱,而歌產生是先有音樂,后來才有語言的。
23.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達,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
  A. 詩在西周言說主體的身份是朝廷官員,所以詩就具有了政壇君臣關系政治言說的性質。
  B.從周代到戰國以前,人們把詩看作是禮樂的一部分,詩承載了禮樂道德的價值取向。
  C. 早期的歌適合于抒發個體的情感,借助音樂可以使歌便于傳播,更廣泛地發揮教化的作用。
D. “詩”在繼承了宗教禮樂儀式之歌“音樂+語言”這一形式后,詩與音樂就開始結合起來。
24. 請結合文本,簡述“詩”在西周的作用。(3分)
(二)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25—29題。(共25分)
蘆溝曉月①
王統照
“蒼涼自是長安日,嗚咽原非瀧頭水”,這是清代詩人詠蘆溝橋的佳句。原非瀧頭水,是不錯的,這橋下面的湯湯流水,原是桑乾與渾河的合流。橋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時代,也不開始于蒙古人的占據北平。金人與南宋南北相爭時,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將這河上的木橋換了,用石料造成,這是見之于金代的詔書,據說:“明昌二年三月橋成,敕命名廣利,并建東西廊以便旅客。”
馬可波羅來游中國,服官于元代初年時,他已看見這雄偉的工程,曾在他的游記里贊美過。
經過元明兩代都有重修,但以正統九年的加工比較偉大,橋上的石欄、石獅,大約都是這一次重修的成績。清代對此橋的大工役也有數次。乾隆十七年與五十年兩次的動工確為此橋增色不少。
“東西長六十六丈,南北寬二丈四尺,兩欄寬二尺四寸,石欄一百四十,橋孔十有一,第六孔適當河之中流。”
按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統計,對此橋的長短大小有此說明,使人(沒有到過的)可以想象它的雄偉。
從前以北平左近的縣分屬順天府,也就是所謂京兆區。經過名人題詠的,京兆區內有八種勝景,例如西山霽雪,居庸疊翠,玉泉垂虹等,都是很美的山川風物。蘆溝橋不過有一道大橋,卻居然也與西山居庸關一樣列入八景之一,便是極富詩意的“蘆溝曉月”。
本來,“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最容易引動從前旅人的感喟與欣賞的凌晨早發的光景;何況在遠來的巨流上有一道雄偉的壯麗的石橋;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多少官吏、士人、商賈、農工,為了事業,為了生活,為了游覽,他們不能不到這名利所萃的京城,也不能不在夕陽返照,或天方未明時打從這古代的橋上經過。你想,在交通工具還沒有如今迅速便利的時候,車馬、擔簦、來往奔馳,再加上每個行人誰沒有憂、喜、欣、戚的真感橫在心頭,誰不為“生之活動”在精神上負一份重擔?盛景當前,把一片壯美的感覺移入滲化于自己的憂喜欣戚之中,無論他是有怎樣的觀照,由于時間與空間的變化錯綜,而對著這個具有崇高美的壓迫力的建筑物,行人如非白癡,自然以其鑒賞力的差別,與環境的相異,生發出種種觸感。于是留在他們心中,或留在藉文字繪畫表達出的作品中,對于蘆溝橋三字真是有很多的酬報。
不過,單以“曉月”形容蘆溝橋之美,據傳是另有原因:每當舊歷的月盡頭(晦日)天快曉時,下弦的鉤月在別處還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橋上,他偏先得清光。這俗傳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實,蘆溝橋也不過高起一些,難道同一時間在西山山頂,或北平城內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曉的月亮,會比蘆溝橋不如?不過,話還是不這么拘板說為妙,用“曉月”陪襯蘆溝橋的實在是一位善于想象而又身經的藝術家的妙語,本來不預備后人去作科學的測驗。你想:“一日之計在于晨”,何況是行人的早發,潮氣清濛,烘托出那鉤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橋。京城的雉堞若隱若現,西山的云翳似近似遠,大野無邊,黃流激奔……這樣光,這樣色彩,這樣地點與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曉,景物雖然隨時有變,但如無雨雪的降臨,每月末五更頭的月亮、白石橋、大野、黃流,總可湊成一幅佳畫,渲染飄浮于行旅者的心靈深處,發生出多少樣反射的美感。
你說,偏以這“曉月”陪襯這“碧草蘆溝”(清劉履芬的《鷗夢詞》中有《長亭怨》一闋,起語是:嘆銷春間關輪鐵,碧草蘆溝,短長程接),不是最相稱的“妙境”么?
無論你是否身經其地,現在,你對于這名標歷史的勝跡,大約不止于“發思古之幽情”罷?其實,即以思古而論也盡夠你深思詠嘆,有無窮的興趣!何況,血痕染過那些石獅的鬈鬣,白骨在橋上的輪跡里腐化,漠漠風沙,嗚咽河流,自然會造成一篇悲壯的史詩,就是萬古長存的“曉月”也必定對你慘笑,對你冷覷,不是昔日的溫柔幽麗,只引動你的“清念”。
橋下的黃流,日夜嗚咽,泛挹著青空的灝氣,伴守著沉默的郊野……
他們都等待著有明光大來與洪濤沖蕩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曉。
①本文作于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之后,有刪節。“蘆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引發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日的民族解放戰爭。
2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作者起筆引用清人的詩句,奠定了全文悲戚、憤懣的感情基調。
歷史上,國內的民族矛盾與戰爭并不能阻斷中華文明的沿傳與發展。
金人用石料造橋,并建東西廊以便旅客;乾隆年間兩次重修添增勝景。
以“曉月”狀蘆溝橋之美,是因其呈現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妙境。
蘆溝橋可使人“發思古之幽情”,更能讓炎黃子孫不忘國恥,同仇敵愾。
26.請闡釋下面語句的深刻含意。(4分)
血痕染過那些石獅的鬈鬣,白骨在橋上的輪跡里腐化,漠漠風沙,嗚咽河流,自然會造成一篇悲壯的史詩。

27.為什么說京都八景之一的“蘆溝曉月”極富詩意?(4分)
28.概括作者寫《蘆溝曉月》的目的。(3分)
29.蘆溝曉月是京都勝景,它不僅具有非同尋常的妙境,而且牽人情思。請結合自我體驗,再舉京城其他一處勝景,描寫它的獨特景致,并抒發自我獨特感觸。不少于200字。(10分)
七、作文(60分)
3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發現,是一種與眾不同,是一種深刻透辟。發現,需要靈感,需要眼光,需要思想。日常生活是發現的百寶箱,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許多發現吧!
請以“生活中的發現”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立意自定。
參考答案
一、
1.D(A項,拙zhuō,晉升。B項,喑yīn,山清水秀。C項,掙zhèng,文過飾非。)
2.B(回溯:回憶。上溯:從現在往上推。 步伐:行走的步子。步子:腳步,口語。 淡?。焊星榕d趣不濃厚。淡泊:不追求名利。 場合:一定的時間、地點、情況。場所:活動的處所。)
3.D(A項從長計議指的是事情。B項春意闌珊指春天到了盡頭。C項七手八腳是指眾多人。)
4.C(A項“事實是……說明”搭配不當。B項句式雜糅,“看……最低”或“由……所決定”。D項并列不當,“賽歌”不是體育活動。)
5.C(A項《牡丹亭》作者是湯顯祖。B項“唐宋八大家”沒有范仲淹。D項《漢書》是斷代史)。
二、
6.D(烈:功業。)
7.A(通:普遍。遂:喂養、養大。當:判罪。)
8.D(名:命名。被:披著;覆蓋、惠及。次:順序;停駐。引:后退;帶領。)
9.C(則:是,就是;卻。其:第一人稱代詞。于:比。以:因為。)
10.B(之:指示代詞,這。而:第二人稱代詞,你們的;連詞,并且。雖:即使;雖然。乃:乃至;才。)
11.C(嚴重:非常敬重。明天:第二天。博學:廣泛地學習。至于:到了。生氣:活人的氣息。不過:不是過多。)
12.C(“政”通“征”,“借”通“藉”,“卒”通“猝”,“孰”通“熟”,“鄉”通“向”,“生”通“性”,“不”通“否”)
13.D(例句和D項是使動用法,A項是名詞做動詞,B項是意動用法,C項是名詞做狀語)
14.A(A項是狀語后置,其他三項都是被動句)
15.C(例句與C項是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都是定語后置句)
三、
16.C( A項:絕,超過?!敖^世”,即冠絕當世;B項:易,改變、更改;D項:患,擔心。)
17.D(表原因/表憑借)
18.D( “微”在這里表示深奧,微妙)
19.C
四、
20.⑴望其旗靡
⑵宗廟會同
⑶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⑷寵命優渥
⑸不隨以止也
⑹既窈窕以尋壑
⑺俯察品類之盛
⑻潦水盡而寒潭清
⑼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⑽間關鶯語花底滑
⑾酒入愁腸
⑿何妨吟嘯且徐行
五、
21.(1)A、E(A項“隱含惋惜之情”不正確;E項“格調高昂”,對整體風格分析錯誤)
(2)都用襯托(反襯)【1分】的手法,都表達了以不變的客觀事實、自然景物襯托多變的人間萬事,歷史興衰的主題。【1分,核心是以不變襯變。】
六、
22. D(“歌產生時,音樂與語言是相伴相隨的?!保?br/>23. C(“歌是一種大眾表達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專門用來表達和傳播禮樂倫理道德,不可能用來教化百姓?!保?br/>24.詩是西周禮樂政治活動的產物,承擔著政治言說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補察時政,另一方面通過禮樂教化向臣民灌輸禮樂倫理道德觀念,是國家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
25.A、D(A項1段中的詩句“原非瀧頭水,是不錯的,這橋下面的湯湯流水,原是桑乾與渾河的合流”,只是為了引出蘆溝橋下的流水的名稱。D項“蘆溝曉月”在位置與景觀上有自己獨到的“妙境”,而并非只是重現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景觀。)
26.愛國軍人為抗擊日寇在蘆溝橋上喋血捐軀,蘆溝橋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抵御外侮的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歷史見證。(意思對即可)
27.①它所處的位置能夠與往來行旅的內心世界發生契合與碰撞。(或:遠來的旅人在雄偉壯麗的石橋上臨曉風,看殘月,最易引動感喟。)
②它的景色能夠構成一幅佳畫,“反射”多少美感。(或:每月末五更頭的月亮、白石橋、大橋、黃流,構成一幅佳畫,使行旅者各自在心靈深處產生美感。)
28.作者介紹了蘆溝橋的來歷、歷史上的蘆溝橋狀況(1分)、蘆溝曉月
的妙境以及抒發了現今的蘆溝曉月牽人“清念”(1分),人們企盼著抗戰
的全面爆發,取得勝利的思想感情(1分)。
或:作者對蘆溝橋歷史沿革的考證(1分),對“蘆溝曉月”勝景的贊美(1分),都是為了激發、增強全國各族同胞的愛國熱情和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1分)。(意思對即可)
29.(能夠描繪出獨特景致,4分;抒發了自我感觸,4分;語言表達,2分。)參考譯文
扶風人馬鈞先生,字德衡,(他的)奇巧妙想冠絕當世。(他)年輕時過著游樂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有巧思天賦。 (他)當了博士,生活貧困,于是想改進織綾機,沒有刻意宣揚什么,人們已經知道他的技術巧妙了。舊式的織綾機,五十綜的用五十個躡,六十綜的用六十個躡,馬先生認為有費力費時的缺點,于是他改進機械,全都改用十二個躡。 先生任給事中官職時,(有一次)和散騎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在朝廷上爭論關于指南車的事。那兩人說,古代根本沒有指南車,記載上的說法是虛假的。先生說:“古代是有指南車的,(我們)沒有想到它罷了,哪是什么遙遠的事呢。講空話,瞎爭論,還不如試一試以驗證?!庇谑莾扇税堰@事報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來,后來,他就把指南車造成了。這是第一件奇異的事情。 (他)住在京師,城里有地可以種植蔬菜,(但)發愁的是近旁沒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車,叫小孩子轉動它,汲來的水自己傾流到地里,翻車里外轉動,效率超過平常水車一百倍。這是第二件奇異的事情。 后來有人進貢一套百戲的雜技模型,只能作擺設不能活動?;实勰茫ㄟ@件事)問先生:“(你)能使得它們動起來嗎?”回答說:“可以(使它們)動?!被实壅f:“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嗎?”回答說:“可以更好?!保ㄋ停┙邮芑拭谱髁?。(他)用大木頭又雕又削,做成輪子的形狀,放在地上,下面用流水使它旋轉。上面制作了女藝人舞蹈的偶像,還有木偶打鼓、吹簫;還做成山的樣子,讓木偶在其中投木球、擲劍、攀繩索、翻筋斗,行走動作靈活。這是第三件奇異的事情。 先生看到諸葛亮設計的連弩,說:“這東西巧是很巧,但還不夠完善?!彼f,他可以做出一種連弩,發箭的數量能增加五倍。有位裴先生,聽到這件事就譏笑先生。他向先生發難,先生不善言辭,干脆不回答。裴先生自以為其詰難擊中了對方要害,滔滔議論不停。傅先生對裴先生說:“您的長處是會講話,短處是沒有巧思。馬先生的長處是有巧思,短處是不會講話。用您的長處,攻他的短處,當然他只能委屈而不答了;但用你的短處,去較量他的長處,那您一定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機巧之類,是天下極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卻還要不停地攻擊,那攻擊的內容一定離題萬里了。他內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說不過,這就是馬先生不回答您的原因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临高县| 饶平县| 阳新县| 永吉县| 海盐县| 石阡县| 泗水县| 北票市| 石林| 龙州县| 健康| 红河县| 邢台市| 湛江市| 宁国市| 治多县| 南投县| 额尔古纳市| 镇沅| 论坛| 嘉黎县| 绵竹市| 霍山县| 武陟县| 屏东市| 治县。| 陈巴尔虎旗| 新晃| 内乡县| 同德县| 长宁区| 大姚县| 鸡东县| 武鸣县| 龙陵县| 白河县| 邵阳县| 镇江市| 迭部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