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試題

資源簡介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第I卷(51分)
一、 選擇題(每小題僅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51分)
1、下列過程中△H<0的是 ( )
A. 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B. 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氨氣
C.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 D.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
2、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
是( )
A . 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 . 向水中加人少量固體NaCl,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
D . 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 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生反應
C. 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放熱還是吸熱
D. 吸熱反應只有在加熱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
4、反應4NH3(g)+5O2(g)=4NO(g)+6H2O(g)在兩升密閉容器中進行1分鐘后,NH3減少了0.12 mol,則平均每秒鐘濃度變化正確的是 ( )
A.NO:0.001 mol·L-1 B.H2O:0.002 mol·L-1
C.NH3:0.002 mol·L-1 D.O2:0.0025 mol·L-1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95 ℃純水的pH<7,說明加熱可導致水呈酸性
B.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釋至10倍后pH = 4
C.0.2 mol·L-1的鹽酸,與等體積水混合后pH = 1
D.pH = 3的醋酸溶液,與pH = 11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 = 7
6、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N2(g)+3H2(g) 2NH3 (g) 達到平衡狀態標志的是 ( )
A . A、B、C的分子數之比為1:3:2
B. 單位時間內生成amol N2,同時生成amolNH3
C. 每斷裂1molN≡N,同時斷裂3molH-H
D. 每生成1mol N≡N,同時生成6molN-H
7、有一支25mL的酸式滴式管,盛裝溶液時液面恰好在10.00mL處。若將管內液體全部放出,用量筒接取,所得溶液的體積為 ( )
A、10mL B、大于10mL C、15mL D、大于15mL

8、已知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C(s)+O2(g)==CO2(g) △H = -393.5kJ/mol
    2H2(g)+O2(g)==2H2O(g) △H = -483.6kJ/mol
現有0.2mol炭粉和H2組成懸浮氣,使其在O2中完全燃燒,共放出63.53kJ的熱量,則炭粉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2:3     D.3:2
9、反應2X(g)+Y(g)2Z(g);在不同溫度(T1和T2)及壓強(P1和P2)下,產物Z的物質的量n(z)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B.T1P2
C.T1>T2,P1>P2
D.T1>T2,P110、下列關于鹽酸與醋酸兩種稀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相同濃度的兩溶液中c(H+)相同
B. 100mL 0.1mol/L的兩溶液能中和等物質的量的氫氧化鈉
C. pH=3的兩溶液稀釋100倍,pH都為5
D. PH相同時,物質的量濃度鹽酸大一些
11、在一個6 L的密閉容器中放入3 L X氣體和2 L Y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下列反應:4X(g)+3Y(g) 2Q(g)+nR(g)當反應達平衡后,容器內溫度不變,混合氣體的壓強比原來增大5%,X的濃度減小,則該反應式中n的值為( )
A.3 B.4 C.5 D.6
12、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A(g)+B(g)2C(g)。若經2 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 mol·L-1,現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平均速率為0.3 mol·L-1·s-1
②、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 mol·L-1·s-1
③、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70%
④、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 mol·L-1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為1×10—12mol/L,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K+、Na+、SO42—、NO3— B.Na+、K+、ClO—、CO32—
C.Fe2+、Mg2+、Cl—、SO42— D.NH4+、Cl—、K+、SO32—
15、 把Ca(OH)2放入蒸餾水中,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Ca(OH)2(s) Ca2++2O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恒溫下向溶液中加CaO,溶液的pH升高
B.給溶液加熱,溶液的pH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體質量增加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Ca(OH)2固體質量不變
16、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 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B. pH=3的鹽酸和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17、根據右表提供的數據,判斷在等濃度的、混合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第II卷(49分)
二、填空題(共49分)
18、(11分)(1)向等體積PH=3的醋酸和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鋅粒,起始
放出H2的速率前者比后者___(填“快” 、“慢” 或“相等”)(1分)。
(2)AlCl3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如果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則會產生明顯的現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如果將AlCl3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最終得到的固體是 。
(3)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2,可先加適量新制氯水,后可加入過量下列物質
中的( )
a、NaOH b、CuO c、Cu(OH)2 d、Na2CO3 e、CuCO3
(4)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
①CH3COOH(l) + 2O2 (g)= 2CO2 (g)+ 2H2O(l) △H=-870.3kJ∕mol
②C(S) + O2 (g)= CO2 (g) △H=-393.5kJ∕mo
③2C(S) + 2H2 (g) + O2 (g)= CH3COOH(l) △H=-488.3kJ∕mol
請寫出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
19、(14分)在2L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
已知:>,則該反應是 熱反應。
(2)右圖中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 ;
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 ;
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是 。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NO)=2v正(O2) 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4)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及時分離除NO2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20、(14分)常溫下有下列四種溶液:




溶液
pH=4的NH4Cl
pH=4的鹽酸
0.1 mol·L-1的醋酸
0.1 mol·L-1的NaOH
已知該溫度下醋酸的電離平稀常數Ka=1.8×10-5。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④的標準液滴定③宜選用 (填“石蕊”、“酚酞”或“甲基橙”)作為指示劑;①②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之比為 。
(2)將②③④三種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倍,pH變化最小的是 (用序號表示),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
(3)都是0.1mol/L的①NH4Cl、②NH4HCO3、③CH3COONH4、④NH4HSO4的溶液中NH4+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 。(用序號填寫)
(4)取適量溶液③滴定20 mL溶液④,
滴定曲線如右圖所示,則a點時溶液中
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
若b點時消耗③的體積為V mL,
則V 20(填“>”、“<”或“=”)。
21、(10分)為了證明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甲、乙、丙三名學生分別選用下列試劑進行實驗:0.10mol/L的氨水、0.10mol/L的NH4Cl溶液、CH3COONH4晶體、酚酞試液、pH試紙、蒸餾水;已知CH3COOH和一水合氨的電離程度幾乎相同。
(1)甲學生用pH試紙測出0.10mol/L的氨水的pH為10,則認定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你認為這一方法是否正確? (填“是”或“否”),
并說明理由: 。
(2)乙學生取出10mL0.10mol/L的氨水,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a,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再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b,若要確認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則a、b應滿足的關系(用含a、b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
(3)丙學生取出10mL0.10mol/L的氨水,滴入2滴酚酞試液,顯粉紅色,再加入少量CH3COONH4晶體,氨水的顏色變(填“深”或“淺”) ;你認為這一方法 (填“能”或 “否”)證明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
答題卷 第II卷(49分)
二、填空題(共49分)
18、(11分)18、(11分)(1) (填“快” 、“慢” 或“相等”)(1分)。
(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
最終得到的固體是 。(3)可加入過量下列物質中的( )
(4)請寫出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
19、(14分)(1)平衡常數表達式:K= 。
該反應是 熱反應。
(2) ;v= ; 。
(3) 。(4) 。
20、(14分)(1)宜選用 ;①②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之比為 。
(2)pH變化最小的是 (用序號表示),操作方法是

(3)NH4+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 。(用序號填寫)
(4)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則V 20
21、(10分)
(1) (填“是”或“否”),并說明理由:

(2): 。
(3)(填“深”或“淺”) ;這一方法 (填“能”或 “否”)證明。
寧國中學高二年級第一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第I卷(51分)
選擇題(每小題僅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D
B
C
A
C
D
D
A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D
B
A
D
C
C
A
第II卷(49分)
二、填空題(共49分)
18、(11分) (1) 相等(1分)
(2) Al3+ + 3H2OAl(OH)3+H3+
2Al3+ +3CO32-+ 3H2O=2Al(OH)3↓+3CO2↑
Al2O3
(3) b c e
(4)H2 (g) +1/2 O2 (g)= H2O(l) △H=-285.8kJ∕mol
19、(14分) (1)K= c2(NO2) / c2(NO)﹒c(O2) 放熱
(2)b 1.5×10-3mol·L-1·s-1 65% (3)bc (4)c
20、(14分)(1)酚酞;106:1
(2)③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3)④>①>③>②
(4)c(Na) >c(OH-)>c(CH3COO-)>c(H+)
21、(10分)(1) 是 pH為10,則c(OH-)為0.0001 mol L-1.若是強電解質,則0.10 mol L-1氨水溶液中[OH-]應為0.10 mol L-(其他合理說法也可以)
a-b<2
淺  能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先秦某思想家主張:“明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這位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韓非子 D.墨子
2.2012年春運期間,江蘇太倉市民楊紅權自掏萬元,每天給排隊買車票的陌生人送早餐。據悉,楊紅權的送早餐行動一直持續到春節。楊紅權這一舉動最能體現哪種思想( )
A.仁 B.仁政 C.兼愛 D.有教無類
3.《史記》記載,漢景帝時,太后“好黃老之言,不說(悅)儒術”,景帝“讀黃帝、老子,尊其術”。但武帝即位后,便罷百家,尊儒術。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漢武帝的個人愛好 B.漢武帝雄才大略
C.秦二世而亡的教訓 D.漢朝國力的強盛
4.江都(今揚州)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驕橫好勝,不太聽命于中央。漢武帝為教育、引導劉非,任命董仲舒為江都相。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董仲舒用以引導劉非的學說主要是( )
A.“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B.“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
5.唐朝時期“詩佛”王維亦官亦隱,白居易既學煉丹又虔誠禮佛,柳宗元公開宣揚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經歷,這說明唐朝時期( )
A.儒學出現危機 B.出現三教合一趨勢 C.佛教取得統治地位 D.道教的發展迅速
6.雍正所作朱批上諭,責備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說話,總說“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問心可以無愧的么?”這說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個重要標準是( )
A.“存天理,滅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7.下列對這兩位思想家的共同之處分析正確的是( )
A.都批判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B.都是工業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識領域的反映
C.都主張通過改革推翻君主制 D.都促成本國不久爆發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
8.鄭績在《人物畫論·肖品》中評論道:“寫其人不徒寫其貌,要肖其品。何謂肖品?繪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質也。”下列與鄭績所評論的繪畫風格一致的是( )
A.“振筆直遂”,“追其所見” B.“胸有成竹”,“差之絲毫而失千里”
C.“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 D.“鉤勒工細,良工苦心”,“九朽一罷”
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這是郭沫若為紀念一位著名詞人所作的楹聯。這位詞人是( )
A.蘇軾 B.陸游 C.李清照 D.辛棄疾
10.清人李斗在《揚州畫舫錄》記載:“迨長生還四川,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兩腔,名其班曰‘三慶’”。材料反映的是( )
A.徽商聚集經商 B.桐城學派講學 C.安徽士子求學 D.徽班進京唱戲
11.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西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這里的“物質文化”的展開主要有( )
①紙幣的流通 ②火器在軍事上廣泛使用 ③指南針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2年9月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特種郵票《里耶秦簡》,右圖所示為其中一枚郵票,其字體可能是( )
A.楷書 B.行書 C.小篆 D.草書
13.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 )
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
A.中國古代科技一直領先于西方?
B.公元前后中國科技達到最高峰 ?
C.公元前后開始中國科技走向衰落 D.15世紀中西方科技發展趨勢出現逆轉
14.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蕭功秦指出,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并不是人權與自由的啟蒙意識,而是這種為民族生存而激發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意識。“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識 B.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C.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主張 D.新文化運動的“民主與科學”思想
15.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下列各項與這一主張最為相近的是( )
A.“以忠信為甲胄,以禮義為干櫓”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
D.“發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16.20世紀初,梁啟超曾特意對“中國舊思想、歐洲新思想”作過比較:(中國舊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歐洲新思想)全國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雖君主亦不能違公定之國憲。梁啟超作此比較的目的是( )
A.批判歐洲模式為清朝統治辯護 B.借鑒歐洲先進制度維護君主專制
C.學習歐洲制度實現中國政治民主 D.借鑒歐洲制度實現中國民主共和
17.陳獨秀認為:“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若是
決計守舊,一切都應該采用中國的老法子”,“若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為新舊兩種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斷斷不有相容”。下列說法中最符合題意的是( )
A.陳獨秀倡導使用新法 B.陳獨秀提倡民主與科學
C.陳獨秀認為新法優于舊法 D.陳獨秀未能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
18.下圖所示為1904年駐日大使楊樞的一則奏折(部分),造成該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戰爭后,國人的救國思潮由物質層面轉向制度層面
B.甲午戰敗后,國人救國求速成,學習文科較易入門
C.日本近代化起步時間短,科技不如歐美發達
D.中國儒家文化傳統一向重道輕器,重人倫輕科技
19.下列圖片反映了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尋找“出路”的軌跡,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上海輪船招商局 ②中華民國成立 ③《新學偽經考》 ④《新青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20. “盡管流于詭辯,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學的領域,使其不僅包括物理學和形而上學,還包括倫理學和政治學。正如羅馬時代的西塞羅所言,……‘把哲學從天國帶到人間’。”文中省略處應為( )
A.智者學派 B.蘇格拉底 C.康德 D.伏爾泰
21.“凡真正知道善惡對錯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惡者皆因無知。”該名言最可能出自( )A.普羅泰格拉 B.蘇格拉底 C.亞里士多德 D.柏拉圖
22.恩格斯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培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C.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D.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淡薄
23.“他打破了對權威的信仰,是因為他樹立兩人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神職人員)變成了俗人,是因為他把俗人變成了僧侶。”下列對宗教改革的相關評述,不正確的是( )
A.試圖清除宗教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B.樹立信仰本身為權威
C.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對話 D.動搖了羅馬天主教會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24.“這是一個多彩多姿而變化萬千的時代,和中國的戰國時代最可相比擬。在這個時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顯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為這時期所特有。這個時期上承中世,下啟近代,同時也自成一個時代,充滿了強烈的政治、社會和思想的活動。”下列時代特征與此描述吻合的是( ) A.宗教改革運動??? B.文藝復興運動?? C.啟蒙運動?? D.新文化運動
25.在法國大革命巾淪為階下囚的國王路易十六讀完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長嘆:“這兩個人毀了法國。”這說明了啟蒙思想( )
A.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徹底解放 B.導致了法國的政教分離
C.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動員作用 D.否定了法國的等級制度
26.2012年農歷八月十八日,央視直播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海寧觀潮節時,有觀眾在網上賦詩稱贊道:“一線濤頭滾滾來,勢如萬馬奔騰回。石塘平處是潮漲,晴雪卷時因月催。”下列哪位科學家的理論可用來解釋海寧錢塘潮的壯觀景象( )
A.伽利略運自由落體定律
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C.普朗克的量子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7.19世紀初,一位學者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肯定了環境對物種變化的影響:經常使用的器官就會發達,不用就會退化;后天獲得的特性有可能遺傳下去。這位學者是( )
A.胡克 B.施萊登 C.拉馬克 D.達爾文
28.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被譽為“震撼世界的十本書之一”,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主要是因為它( )
A.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
B.深化了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開創了分子生物學
C.進一步證明了“上帝造人說”的合理性
D.改變了人對自身與環境的看法,動搖了對上帝的信仰
29.《西游記》中多次出現“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幻想,在他的理論中,卻變成了科學的真實。他是( )
A.達爾文 B.牛頓 C.普郎克 D.愛因斯坦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文主義者歌頌世俗,蔑視天堂,攻擊禁欲主義,背棄來世觀念,放眼現實世界。
——劉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紀卷》
材料二 十八世紀,牛頓的學說通過伏爾泰傳播到了法國,從而使法國人首次感受到牛頓思維的優勢。牛頓的學說證實了在對客觀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頓的理性精神對法國的人文及其它眾多學科產生了巨大沖擊。
——《牛頓引力理論給法國帶來的沖擊》
材料三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對一個問題的回答:什么是啟蒙?》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法國啟蒙運動興起的條件。(4分)
(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啟蒙思想家對未來社會的政治構想。(4分)這些構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闡述的哪一觀點的體現?(3分)這表明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期,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發展到了怎樣的新高度?(3分)
32.(26分)近代以來,中學與西學、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和斗爭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變化一 從“夷務”到“洋務”
傳統文化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周圍各國如“夷”,即未開化的野人,必須向中國臣服。資本主義列強剛剛闖進中國時,中國沿用了“夷”的稱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廣之,凡是和外國事務有關的交涉,也統統稱為“夷務”。19世紀60年代起,“天朝”與“夷”的對稱變為“中國”與“西洋各國”“泰西各國”的對稱,“夷務”也就演變為“洋務”。
(1)依據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識和外交理念發生了什么變化?(4分)
變化二 從“淫巧”到“長技”
鴉片戰爭以前,人們對西方的科學技術多半投以鄙視的目光,當時一般人視之為“奇技淫巧”,皆“恥言西學,有談者則詆為漢奸,不齒士類。”19世紀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識之士提出“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隨之掀起了學習西學、翻譯西書的浪潮。
(2)人們對西學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使人們態度變化的原因。(8分)
變化三 從“臣民”到“國民”
19世紀的報刊、揭帖中,對民眾多以“臣民”“子民”相稱。進入20世紀,“國民”“權力”話語逐漸取代了“臣民”“子民”話語。
(3)結合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20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6分)
(4)從社會轉型的角度指出上述三個變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2分)全球史觀認為,自19世紀中期開始,中國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概括指出上述三個變化與“世界潮流”的關系。(6分)
寧國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第二次段考
歷 史 答 題 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1小題2分,滿分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40分)
31.(14分)
答:
32.(26分)
答:
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B
D
A
C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B
C
D
A
B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B
C
B
C
D
D
C
二、非選擇題
31.(1)條件:人文主義者批判封建神學(或強調人性);牛頓的物理學證實理性的重要性。(4分,條件要從材料中歸納)
(2)構想:天賦人權、人民主權、三權分立、君主立憲、社會契約等。(4分,2個即可)觀點: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言論。(3分)新高度:從對人的尊重發展到對理性的推崇(或從肯定人性、尊重人的價值發展到提倡科學與自由平等)。(3分)
32.(1)統治者拋棄“天朝上國”意識,學習西方,逐漸形成國家平等(近代國家)的世界意識和平等對外交往的理念。(4分)
(2)變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
原因: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先進中國人學習西方,開眼看世界;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西學東漸”。(6分,任意3點即可)
(3)戊戌變法傳播了啟蒙思想,促進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確立了共和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宣傳民主與科學,進一步促進了思想解放。(6分)
(4)發展趨勢: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近代化)。(2分)
關系:從“夷務”到“洋務”反映了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中外聯系的加強;從“淫巧”到“長技”反映了工業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從“臣民”到“國民”體現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對中國的影響。(6分)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總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1~3題。
1、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 擴大了糧食播種面積 B. 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
C. 改進了農田水利設施 D. 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
2、改革開放以來,下列糧食主產區在全國商品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下降最為顯著的是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江漢平原 D. 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龍江省都是我國產糧大省。兩省相比,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A. 耕地面積廣 B. 生產規模大 C. 人口較少 D. 機械化水平高
氣候生產潛力是指一個地區光、熱、水等要素的數量及其配合協調程度。圖1 示意中國東北地區玉米作物氣候生產潛力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4~5題。

4、影響甲處等值線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大氣環流 C.地形因素 D.海陸分布
圖2
6、該圖的制作與應用借助于
A.遙感技術獲取道路網信息,測定監測點分布
B.全球定位系統確定事故的位置,預測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統查詢事故頻次,分析出警最優路徑
D.數字地球技術,實現道路與監測點的互換
7、根據圖中交通網絡,可以推斷該城區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務區所在地 B.乙地適宜建大型地面停車場
C.對外聯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業網點密度東部大于西部
表1為我國某區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圖3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8~9題。

土地覆被類型
面積/萬hm2
沙 地
468. 7
草 地
58. 8
鹽堿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澤地
10. 7
建設用地
1. 4

表1
8、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首先應
A. 治理鹽堿地 B. 退耕還草 C. 保護沼澤地 D. 植樹造林
9、該區域可能位于
A. 云貴高原東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黃土高原中部 D. 內蒙古高原西部
圖4為亞馬孫河流域朗多尼亞地區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關系圖。讀圖完成10~11題。
10、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面積的關系是
A.正相關 B.負相關 C.零相關 D.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
11、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減少直接導致的后果是
A.中緯度地區降水增加
B.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
C.碳氧平衡受到破壞,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D.產生厄爾尼諾現象,亞馬孫平原形成洪澇災害
圖5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完成12~13題。
12、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
A.單位GDP能源消費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費量2007年開始下降
C.能源消費與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單位GDP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
13、能源與GDP增長的關系是
A.能源消費增長會減緩GDP增長
B.GDP增長速度取決于地區能源儲量大小
C.GDP增長是影響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D.我國能源豐富,可以滿足GDP高速增長的需要
圖6顯示我國四個省2005年三種常規能源生產的相對比例(均已折算成標準煤)。讀圖完成14~15題。
14、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氣
B.天然氣、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氣、石油
D.石油、天然氣、煤炭
15、 M省可能是
A.山東 B.貴州
C.新疆 D.河北
圖6
流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系統,它以水系為紐帶,將系統內各自然地理要素連結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流域已成為區域人地關系十分敏感而復雜的地理單元。圖7是某時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圖,圖8是10年后該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圖,圖9是該地區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與圖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不相符的是
A.流量季節變化大   B.河流結冰期長
C.汛期河水含沙量大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17、下列關于B、C兩支流的開發利用方向,敘述正確的是
A.B支流可重點發展航運
B.B支流可重點開發水能和發展旅游
C.C支流可重點開發水能
D.C支流流經地區可發展山地探險旅游
18、圖7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對湖泊和下游環境的影響
①河道淤塞 ②洪災威脅加重 ③生物多樣性減少 ④水土流失嚴重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圖10為江蘇省部分資源人均占有量與全國比較圖,讀圖完成19~21題。
19、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圖示中江蘇人均資源最多和最少的分別是
A.耕地和森林 B.淡水和森林
C.森林和耕地 D.淡水和煤炭
20、對江蘇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的工程是
A.西電東送 B.西部開發
C.南水北調 D.青藏鐵路
21、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依據此圖說明江蘇目前應重點發展產業是
A.高新技術產業 B.第一產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 D.資源密集型產業
設城市化水平為U ,工業化水平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較,可以判斷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滯后/協調/超前)。讀山東省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表,完成22~23題。
指標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22、關于山東省城市化和工業化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與工業化同步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B.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偏差呈現縮小的趨勢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業化,帶來了一系列城市問題
D.城市化一直滯后于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3、資料所體現的城市化發展特點,對山東省的影響有
A.造成了城市建設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C.加快了農村人口的職業轉換 D.限制了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振興東北要從發展現代農業開始”。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糧食總產登上1000億斤新臺階,糧食商品量達到800億斤。今后黑龍江墾區將圍繞“糧、牧、企”的結構模式對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盡早實現從“北大荒”走向“北大倉”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構想。據此完成24~26題。
24、下列糧食作物屬于黑龍江墾區的是
A.冬小麥和高粱 B.春小麥和玉米 C.油菜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
25、與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不符合的是
A.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 B.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生態農業
C.山區發展柑橘、紅木等特色經濟林業 D.加強人工草場建設發展舍飼畜牧業
26、對黑龍江墾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糧、牧、企”結構模式中的“ 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
B.從“北大荒”走向“北大倉”的過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倉”要走向“北大商”必須依靠擴大耕地面積
D.產業結構調整必須面向國際和國內市場,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群之一。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的增長示意圖(圖11)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人口比重增長情況示意圖(圖12),讀圖回答27~28題。
圖11 圖12
27.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1979~1990年為第一個階段,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B.1979~1990年為第一個階段,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
C.1990年以后為第二個階段,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D.1990年以后為第二個階段,以資金密集型產業為主
28.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對城市化的促進作用,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80年代以前,珠三角地區城市化已經進入加速階段
B.80年到95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90年以后,珠三角地區城市化勻速增加
D.2000年城市化水平達7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圖13為我國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29~30題。
29、西氣東輸管道線路的走向所考慮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A.地形類型 B.工業基礎
C.城市分布 D.交通線路
30、西氣東輸經過的地形區有
①河西走廊 ②寧夏平原 ③黃土高原
④渭河平原 ⑤四川盆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寧國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第二次段考
地理試題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選項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選項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40分)
31、(20分)讀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成本變化圖(圖14)和某區域風能資源分布圖(圖15),完成下列各題。
圖14 圖15
(1)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圖說明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變化特點,并從礦物能源供需狀況、技術和環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2)從自然和市場條件分析甲地建設風力發電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3)分析乙地風能資源貧乏的原因。該地正在開發的可再生常規能源是什么?(6分)
32.(2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加拿大地廣人稀,西南部地區地形復雜,歐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產地。根據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區示意圖(圖16),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
圖16
(1)維多利亞所在地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位于草原地區的梅迪辛哈特氣候類型是 。(4分)
(2)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優質葡萄,成熟后在樹上經自然冰凍,再采摘釀造而成。歐肯那根河谷是這種自然冰凍葡萄的產地,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3)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區歷史上由于過度開墾與放牧,加上連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壞,土地資源退化。為應對這種危機,當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政治試題
本試卷分為I卷和II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被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回答1~2題。
1.富蘭克林撞上門框,獲得了哲學啟迪,這一事例說明的道理是(  )
A.人們在實踐活動中都能形成哲學智慧 B.哲學是一門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學問
C.認識世界、辦好事情,都需要哲學智慧 D.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富蘭克林的經歷告訴我們,低姿態是一種哲學智慧,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成就自己。這啟示我們(  )
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B.任何哲學都給人以智慧,使人更聰明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不懂哲學的人,就無法生存和工作
3.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
B.“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
C.“氣者,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4. 從遠古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關于“天問”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運動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靜既含動,動不舍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眼光看,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屬于(  )
A.懷疑論、相對主義、辯證法 B.唯心主義、詭辯論、辯證法
C.唯心主義、辯證法、二元論 D.形而上學、宿命論、詭辯論
6.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惠施的觀點。同時代的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從哲學觀點看,他們(  ) ①夸大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夸大了運動的絕對性和連續性??
②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即否認了運動的間斷性???????
③符合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運動的觀點 ④否認了事物質的規定性,把事物看成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論觀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表述能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回答的是(  )
A.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B.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C.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8. 下圖是某股票2012年8月13日的行情,該股票漲跌變化的情況表明(  )
①股市變化有時沒有規律的,有時有規律  ②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相互轉化 
③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④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朱憙《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詩中蘊含的哲理是( )
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 ②規律是客觀的,人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中國共產黨自從“進京趕考”以來,就一直經受著嚴峻考驗和錘煉。但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大旗始終未倒,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可動搖。為什么呢?其中重要方面,就是因為我們黨有統一的思想基石,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所說的我們的信念自信、道路自信。這表明意識(  )
A.能夠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B.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C.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D.能使人們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1. “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的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B.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
C.意識活動具有生動形象性 D.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12.基于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準確判斷,國務院決定2012年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體現了政府在決策中做到了(  )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要不失時機促成質變 
③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④堅持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有人學習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認為愚公真“愚”,為什么移山不用炸藥炸,用挖土機挖,用車運呢?這種觀點主要錯誤在否認了(  )
A.實踐的歷史性?????B.實踐的能動性 C.實踐的客觀性???? D.實踐的社會性
14.“造燭為照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所獲。”這是在強調(  )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認識是實踐的唯一來源??????????????? D.認識對實踐有促進作用
15.真理,沒有不被懷疑和突破的特權。從根本上是因為(  )??????????????????????????????????????
A.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 B.人能認識世界,但認識總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 D.客觀世界與實踐都是無限變化發展的
16.隨著我國人口狀況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的人口政策將發生很大轉變。人口問題已不僅僅是“人數”問題,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問題,要更加重視提高人口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國家人口思想的變化說明認識具有(  )
A.直線上升性 B.主觀隨意性 C.循環往復性 D.反復性和無限性
17.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社會,這是在總結長期實踐經驗教訓后作出的戰略選擇。為此,必須強化全民族的環保意識、低碳意識、健康意識,以建設幸福家園。這表明(  )
①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②意識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從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的縱向來看,生態文明將成為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第三種文明;從社會現實存在的橫向來看,生態文明是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種形式。生態文明的提出和實施,是人類對長期以來發展模式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發展觀的一次飛躍,是人類文明理念的一次創新。這表明(  )
A.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文化的發展 B.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理念創新
C.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 D.理念創新源于人們的深刻反思
19.幸福指數是用來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的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的,即人們的幸福感。除了幸福指數,我國還將推出人的全面發展指數、地區創新指數以及社會和諧指數等新的統計內容,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民生方面的要求。這蘊涵的哲理是(  )
①要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②要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質變 ③要把一切從實際出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④想問題、辦事情要立足整體,統籌兼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電影《2012》描述了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來臨的場面,而全球不斷發生的許多奇異的災難現象也讓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懷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勸慰這些人,你可以對他們說 ( )?
A.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觀精神并非是唯一實在?
B.現實世界僅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而已,它是不會滅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這些現象只是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現?
D.聯系具有客觀性,不能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處,主觀臆造不存在的聯系
21.地鐵從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到運營,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地鐵經濟可為地產、機械、建材、通訊、廣告等30多個相關產業帶來發展機遇。這表明(  )
①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③事物的聯系是人為的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黨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嚴峻形勢,深刻認識當前反腐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黨對反腐倡廉工作的認識反映了(  )
①真理具有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意識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樂曲,那么痛苦則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其中驟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說人生是湛藍的天空,那么失意則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們可以從這首小詩中領悟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B.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D.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6. “馬特萊法則”(又稱80:20法則),把80:20作為確定值,說明我們不應該面面俱到,而應側重于關鍵的20%,再以少數的20%帶動多數的80%。 “馬特萊法則”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 要在矛盾特殊性指導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帶動次要矛盾的解決
C. 要先試驗后推廣,從事物的個性中概括抽象出共性?????????????
D. 要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性中把握雙方的斗爭性
27.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59%。它告訴我們,一項工作做到90%已經很不錯了,但經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后,“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控制效應。它啟示我們(  )
①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要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8. 我們常說:“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句話體現的主要哲學原理是( )
①物質決定意識 ? ②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③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右邊漫畫啟示我們應堅持(  )
①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②肯定與否定的辯證關系
③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④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30.近幾年,高校自主招生備受人們關注,“鼓勵中學生不斷擴展知識面、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多關注社會和天下大事”成為自主招生的一個方向。這啟示當代中學生應該(  )
①堅持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②堅持揚棄的思想,不斷發展進步 ③要培育科學問題意識,探尋科學發展的新思路 ④堅持聯系的觀點,將個人發展與社會、國家的發展聯系起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選擇題 4題共40分)
31.2012年11月8日,我們迎來了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63年前,毛澤東把執掌政權比作“進京趕考”,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推動民族復興大業不斷前進;十三屆三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成功推向21世紀;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60多年來,“趕考”路上變化巨大,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1)結合材料列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4分)
(2)中國共產黨60多年的“趕考”路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什么道理?(6分)
32.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21世紀地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亂砍亂伐導致森林破壞,水土流失;過度耕種放牧導致土地沙化,沙塵肆虐;過度消費加劇空氣污染,物種退化。
結合材料,試運用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談談如何認識對待生態問題?(10分)
33.2012年1月3日,某省社科院發布《2012經濟發展藍皮書》,該書提出,作為開放型經濟省份,外貿依存度已達74%左右,面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際市場需求相對疲軟的形勢,2012年經濟發展動力應由外源動力向內源動力轉變,通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重點應放在增加收入改善民生方面。
結合材料分析該省社科院對經濟發展形勢的認識是如何堅持唯物辯證法思想的?(10分)
34.【綜合探究】安徽省皖南某名校每年12月份都要舉行文化藝術節活動。每班同學對此的態度和做法不一:有的熱情不高或過高,有的行動盲然沒有設計,有的只看形式不切實際,有的不分時間場合影響學習;而有的能很好地兼顧活動與學習,既提升了能力,又激發了學習熱情。
試結合班情和自己的感受,談談辦好文化藝術節應如何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10分)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數學(文)試題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雙曲線的焦距為(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是( )
A. B.
C.若,則 D.若,則
3.常數,焦點在軸上的橢圓的長軸長是短軸長的3倍,則的值為( )
A.3 B. C. D.
4.若拋物線的焦點與橢圓的右焦點重合,則的值為( ).
A. B. C. D.
5.設,則“函數在上為增函數”是“函數在上為減函數”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且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已知拋物線上一點到軸的距離為4,則點到其焦點的距離為( )
A.4 B. 6 C. 8 D. 12
7.已知: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如果“”
是真命題,“”也是真命題,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8.若雙曲線的焦點到其漸近線的距離等于其實軸長,則該雙曲線的離心率是( )
A. B. C. D.
9.已知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已知雙曲線上一點到左焦點的距離為5,則點到右焦點的距離為( )
A. 1 B. 9 C. 1或9 D.3或7
10.如圖,三個圖中的多邊形都是正多邊形,是所在邊的中點,橢圓以圖中的為焦點,設圖①、圖②、圖③中橢圓的離心率分別是、、,則、、 的值分別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
11.命題“對于任意的,使得”的否定是 .
12.已知拋物線: ()上一點到其焦點的距離為7,則拋物線的以點為中點的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 .
13.已知圓的方程為: 及定點,動點在圓上運動,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交圓的半徑于點,設點的軌跡為曲線,則曲線的方程是 .
14.設點為直線與橢圓在第一象限內的交點,點是橢圓的右焦點,若垂直于軸,則橢圓的離心率 .
15.點在雙曲線 的右支上,若點到左焦點的距離等于,則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給定命題:對于任意實數都有恒成立;命題:關于的方程有實根;如果與中有且只有一個為真命題,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7.(本小題滿分12分)
(Ⅰ)求以點分別為左右焦點,且經過點的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求與雙曲線有相同漸近線,且經過點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一個頂點到其左、右兩個焦點、的距離分別為5和1;點是橢圓上一點,且在軸上方,直線的斜率為.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求△的面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雙曲線經過點,對稱軸為坐標軸,焦點、在軸上,離心率。
(Ⅰ)求雙曲線的方程;
(Ⅱ)求的角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定點,動圓經過點且與直線相切,記動圓的圓心的軌跡為.
(Ⅰ)求軌跡的方程;
(Ⅱ)過點作傾斜角為的直線與軌跡交于()兩點,為坐標原點,點為軌跡上一點, 若向量,求的值.
寧國中學高二年級第二次段考
數學(文)答題卷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 . 12 .
13 . 14 .
15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給定命題:對于任意實數都有恒成立;命題:關于的方程有實根;如果與中有且只有一個為真命題,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7.(本小題滿分12分)
(Ⅰ)求以點分別為左右焦點,且經過點的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求與雙曲線有相同漸近線,且經過點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一個頂點到其左、右兩個焦點、的距離分別為5和1;點是橢圓上一點,且在軸上方,直線的斜率為.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求△的面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雙曲線經過點,對稱軸為坐標軸,焦點、在軸上,離心率。
(Ⅰ)求雙曲線的方程;
(Ⅱ)求的角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定點,動圓經過點且與直線相切,記動圓的圓心的軌跡為.
(Ⅰ)求軌跡的方程;
(Ⅱ)過點作傾斜角為的直線與軌跡交于()兩點,為坐標原點,點為軌跡上一點, 若向量,求的值.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定點,,及定點,定直線,不在軸上的動點到定點的距離是它到定直線的距離的倍.設點的軌跡為,點是軌跡上的任一點,直線與分別交直線于點.
(Ⅰ)求點的軌跡的方程;
(Ⅱ)試判斷以線段為直徑的圓是否經過定點,
并說明理由.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物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點電荷A和B,分別帶正電和負電,電量分別為4Q和Q,在AB連線上,如圖所示,電場強度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間 B.A右側
C.B左側 D.A的右側及B的左側
2.在電場中,把一個50倍于電子電量的負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了1500eV的負功,則A、B兩點的電勢差UAB為:
A.1500V B.-1500 V C. 30V D.-30V
3.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一個極板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C相連接.電子以速度v0垂直于電場線方向射入并穿過平行板間的電場.在保證電子還能穿出平行板間電場的情況下,若使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C上移,則關于電容器極板上所帶電荷量Q和電子穿越平行板所需的時間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荷量Q增大,時間t也增大
B.電荷量Q不變,時間t增大
C.電荷量Q增大,時間t不變
D.電荷量Q不變,時間t也不變
4.如圖所示,實線為不知方向的三條電場線,從電場中M點以相同速度垂直于電場線方向飛出a、b兩個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A.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B.a的加速度將增加,b的加速度將減小
C.a的電勢能將減小,b的電勢能也將減小
D.兩個粒子的動能,一個增加一個減小
5.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都保持一定,在外電路的電阻逐漸變小的過程中,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路端電壓一定逐漸變小 B.電源的輸出功率一定逐漸減小
C.電源內部消耗的電功率一定逐漸變大 D.電源的輸出電流一定變大
6.用多用電表探測圖甲所示黑箱發現:用直流電壓擋測量,E、G兩點間和F、G
兩點間均有電壓,E、F兩點間無電壓;用歐姆表測量,黑表筆(接“-”插孔)接E點,紅表筆(接“+”插孔)接F點,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該黑箱內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圖乙中:
7. 如圖所示,當電鍵k閉合時,正確的判斷是:
A.電壓表的讀數變小
B.電流表的讀數變大
C.R1消耗的功率減小
D.電源的效率增大
8.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水平放置著一根長直導線,電流方向垂直紙面向外,a、 b、c、d是以直導線為圓心的同一圓周上的四點,在這四點中:
A.a、b兩點磁感應強度相同 B.c、d兩點磁感應強度相同
C.a點磁感應強度最大 D.b點磁感應強度最大
9.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形線圈共有n匝,其中心位置處半徑為r的虛線范圍內有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線圈平面.若磁感應強度為B,則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
A.πBR2    B.πBr2 C.nπBR2 D.nπBr2
10關于磁感應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小段通電導線放在B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的磁場力也一定為零
B.通電導線所受的磁場力為零,該處的磁感應強度也一定為零
C.放置在磁場中1 m長的通電導線,通過1 A的電流,受到的磁場力為1 N,則該處的磁感應強度就是1 T
D.磁場中某處的B的方向跟電流在該處受到的磁場力F的方向相同
11.如圖,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根條形磁鐵,磁鐵中央正上方用絕緣彈簧懸掛一水平直導線,并與磁鐵垂直.當直導線中通入圖中所示方向的電流時,可以判斷出:
A.彈簧的拉力增大,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B.彈簧的拉力減小,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C.彈簧的拉力增大,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
D.彈簧的拉力減小,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
12.質量為m的通電細桿置于傾角為θ的導軌上,導軌的寬度為d,桿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有垂直于紙面向里的電流通過桿,桿恰好靜止于導軌上.在如圖所示的A、B、C、D四個圖中,桿與導軌間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的是:
A.① ② B. ① ③ C.② ④ D. ③ ④
二、填空題(本題共 4小題。13、14每小題4分,15、16每小題6分,共20分。)
13.如圖所示,將一個電流表G和另一個電阻連接可以改裝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則甲圖對應的是 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應使R1 (填“增大”或“減小”);乙圖是
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應使R2 (填“增大”或“減小”)。
第13題圖 第14題圖
14.如圖所示,直線A是電源的路端電壓U 與電流I的關系圖象,直線B是電阻R兩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圖象,把該電源與電阻R組成閉合電路,則電源的輸出 W,電源的電動勢 V,電源的內電阻 Ω,外電阻 Ω。
15.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用米尺測出金屬絲的長度L,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5 Ω,先用伏安法測出金屬絲的電阻R,然后根據電阻定律計算出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1)從圖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___mm.
(2)為此取來兩節新的干電池、電鍵和若干導線及下列器材:
A.電壓表0~3 V,內阻10 kΩ B.電壓表0~15 V,內阻50 kΩ
C.電流表0~0.6 A,內阻0.05 Ω D.電流表0~3 A,內阻0.01 Ω
E.滑動變阻器,0~10 Ω F.滑動變阻器,0~100 Ω
①要求較準確地測出其阻值,電壓表應選_______,電流表應選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________.(填序號)
②實驗中某同學的實物接線如圖所示,請指出該同學實物接 線中的兩處明顯錯誤.
錯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除標有“6 V 1.5 W”字樣的小電珠、導線和開關外,還有下列器材:
A.直流電源(6 V,內阻不計);
B.直流電流表(量程為3 A,內阻0.1 Ω以下);
C.直流電流表(量程為300 mA,內阻約為5 Ω);
D.直流電壓表(量程為10 V,內阻約為15 kΩ);
E.滑動變阻器(10 Ω,2 A); F.滑動變阻器(1 kΩ,0.5 A).
實驗要求小電珠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變化并能進行多次測量.
(1)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均用序號表示)
(2)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3)試將如圖所示的器材連成實物電路.
18.(10分)如圖,水平放置的光滑的金屬導軌M、N平行地置于勻強磁場中,間距為d,磁場的磁感強度大小為B,方向與導軌平面夾為α ,金屬棒ab的質量為m,放在導軌上且與導軌垂直。棒的中點用絕緣細繩經輕滑輪與物體c相連。電源電動勢為E,定值電阻為R,其余部分電阻不計。當電鍵調閉合時金屬棒ab恰能靜止。求:
(1)棒ab受到軌道的支持力大小
(2)物體c的質量大小
19.(12分) 如圖,ABC為絕緣軌道,AB部分是半徑R=40cm的光滑半圓軌道,P 是半圓軌道的中點,BC部分水平,整個軌道處于E=1×103V/m的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有一小滑塊質量m=40g,帶電量q=1×10—4C,它與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g取10m/s2,求:
(1)若滑塊恰能沿軌道運動到A點,滑塊應在BC軌道上離B多遠處靜止釋放?
(2)在上述情況中,小滑塊通過P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多少?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數學(理)試題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橢圓的焦距為( )
A. B. C. D.
2.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是( )
A. B.
C.若,則 D.若,則
3.常數,橢圓的長軸長是短軸長的3倍,則的值為( )
A.3 B. C. D.
4.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為,則的值為( )
A. 1 B. 2 C. 3 D.4
5.設,則“函數在上為增函數”是“函數在上為減函數”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且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兩點,且,則拋物線的方程為( )
A. B. C. D.
7.已知命題: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命題:.如果“”是真命題,“”也是真命題,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8. 如圖,三個圖中的多邊形都是正多邊形,是所在邊的中點,雙曲線以圖中的為焦點,則離心率分別是( )
A. B.
C. D.
10.已知直線和直線,則拋物線上一動點到直線和到直線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
11.已知命題:,,則是 .
12.已知定點與以點為圓心的圓的方程為 ,動點在圓上運動,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于點,則動點的軌跡方程是 .
13.已知拋物線: ()上一點到其焦點的距離為7,則拋物線的以點為中點的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 .
14.已知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已知雙曲線上一點到左焦點的距離為5,則點到右焦點的距離為 .
15.如圖,橢圓的四個頂點分別為,兩個焦點分別為.若以線段為直徑的圓內切于菱形,
切點分別為、、、.則
(1)橢圓的離心率 ;
(2)菱形的面積與矩形的
面積的比值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命題:關于的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正根;命題:關于的方程無實根;如果為真命題,為假命題,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7.(本小題滿分12分)
(Ⅰ)求以點分別為左右焦點,且經過點的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求中心在原點,焦點在坐標軸上,離心率為,且經過點的雙曲線的方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一個頂點到其左、右兩個焦點、的距離分別為5和1;點是橢圓上一點,且在軸上方,直線的斜率為.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求△的面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分別是雙曲線()的左,右焦點,過點作軸的垂線交雙曲線的上半部分于點,
過點作直線的垂線交直線于點,
若點的坐標為.
(Ⅰ)求雙曲線的方程為;
(Ⅱ)求的角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平面內一動點到定點的距離與點到軸的距離的差等于2.
(Ⅰ)求動點的軌跡的方程;
(Ⅱ)過點作傾斜角為的直線與軌跡交于()兩點,為坐標原點,點為軌跡上一點, 若向量,求的值.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焦距為;若以為圓心,為半徑作圓,過橢圓上任一點作此圓的切線,切點為,且的最小值不小于.
(Ⅰ)證明:的最小值為;
(Ⅱ)求橢圓的離心率的取值范圍;
(Ⅲ)若橢圓的短半軸長為1,圓與軸的右交點為,過點作斜率為2的直線與橢圓交于、兩點,若,求橢圓的方程.
寧國中學高二年級第二次段考
數學(理)答題卷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 . 12 .
13 . 14 .
15 (1) ;(2)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命題:關于的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正根;命題:關于的方程無實根;如果為真命題,為假命題,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7.(本小題滿分12分)
(Ⅰ)求以點分別為左右焦點,且經過點的橢圓的標準方程;
(Ⅱ)求中心在原點,焦點在坐標軸上,離心率為,且經過點的雙曲線的方程.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的一個頂點到其左、右兩個焦點、的距離分別為5和1;點是橢圓上一點,且在軸上方,直線的斜率為.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求△的面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分別是雙曲線()的左,右焦點,過點作軸的垂線交雙曲線
的上半部分于點,過點作直線的垂線交
直線于點,若點的坐標為.
(Ⅰ)求雙曲線的方程為;
(Ⅱ)求的角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方程.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平面內一動點到定點的距離與點到軸的距離的差等于2.
(Ⅰ)求動點的軌跡的方程;
(Ⅱ)過點作傾斜角為的直線與軌跡交于()兩點,為坐標原點,點為軌跡上一點, 若向量,求的值.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焦距為;若以為圓心,為半徑作圓,過橢圓上任一點作此圓的切線,切點為,且的最小值不小于.
(Ⅰ)證明:的最小值為;
(Ⅱ)求橢圓的離心率的取值范圍;
(Ⅲ)設橢圓的短半軸長為1,圓與軸的右交點
為,過點作斜率為2的直線與橢圓交于、兩點,若,求橢圓的方程.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某同學在上體育課時進行劇烈運動,此時需要通過一定機制來維持內環境的穩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產熱增多使體溫升高,通過神經調節以維持體溫穩定
B.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并釋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緩沖物質中和以維持酸堿平衡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濃度降低,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進行調節
D.大量流汗導致失水過多,通過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進行調節
2.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內環境,下列的各種變化中,發生在內環境中的是
①抗體與抗原結合 ②消化道中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氣在人體內的運輸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⑥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3.切除老鼠體內的甲狀腺,10d后將其同沒有切除甲狀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狀腺的老鼠的代謝能力明顯下降,并且無法檢驗出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切除5d后,將溶解于某溶劑的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給老鼠連續注射5d,過10d后觀察,其物質代謝能力沒有下降。由此可推測:甲狀腺激素能增強物質的代謝能力。為了證明這一推論,有必要進行其他幾組對比實驗,以作觀察比較。你認為下列哪項為最適宜的對比實驗組(  )
A.既沒有切除甲狀腺,又未注射甲狀腺激素的實驗組
B.增加甲狀腺激素的注射量后進行切除手術,過5d后再移植甲狀腺的實驗組 
C.從進行切除后的第5d開始,只注射用于該實驗的溶劑的實驗組
D.將溶解于另一種溶劑的(與上述溶液不同)甲狀腺激素注射到剛做完切除手術的實驗組
4.如圖為血糖的生理調節過程,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血糖升高刺激胰腺分泌C,使血糖降低的過程屬于體液調節
B.分泌物C與D表現為拮抗作用
C.神經–體液調節共同參與血糖調節過程
D.如果分泌物C不足,導致糖尿病,患者多尿是因為體內血糖濃度高,導致口渴,水喝得多尿量就增多
5.根據下面的人體神經元結構模式圖,分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若抑制該細胞的呼吸作用,將會影響神經興奮的傳導
B.若刺激A點,圖中電流計B將出現方向相反的2次偏轉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則該致病基因來自其外祖母
D.該神經元興奮時,將④中的物質釋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6.如圖表示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用以研究興奮在神經元上的傳導和神經元間的傳遞方向,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共顯示了四個完整的突觸
B.?a可能與效應器相連
C.?興奮在兩個神經元間的傳遞是雙向的
D.?a、c均可能與感受器相連
7.果實生長發育和成熟受多種激素調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分裂素在果實生長中起促進作用
B. 生長素對果實的發育和成熟沒有影響
C. 乙烯在果實生長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 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促進細胞分裂和果實脫落
8.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可利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多種激素是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
③使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濃度一定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狀態下植物激素不能進行極性運輸,根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
9.如圖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纖維上的電流表。當在A、B點分別給以能引起興奮的刺激,甲、乙電流表的指針發生的變化情況是( )
A.相同,兩次刺激后甲、乙都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不同,刺激A點時甲發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刺激B點時甲、乙均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不同,刺激A點時甲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不偏轉,刺激B點時甲、乙均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D.相同,刺激A點甲不偏轉,乙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刺激B點時乙不偏轉,甲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10.關于如圖(右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表示體液免疫過程
B.細菌、病毒都可能成為1
C.丁可保持對1的記憶功能力
D.與2的產生有關的細胞結構有: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等
11.如下圖表示人體內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和某種免疫過程,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細胞為漿細胞;② 過程需要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參與
B.④ ⑤ 過程是細胞的分裂與分化,⑥ 過程是抗原與抗體的結合
C.由造血干細胞形成的a、b、c細胞內蛋白質的種類有所不同
D.與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關的膜性細胞器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12.下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
A.病毒抗原誘導B細胞分化的作用 B.漿細胞產生杭體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 D.效應T細胞的作用
13.如下圖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體后發生免疫反應的圖解,圖中A、B為有關物質。各種分析正確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體后,T細胞細胞周期變短
B.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依賴B物質,B物質的化學本質是脂質
C.T細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體免疫應答中具有識別、呈遞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質為抗體,最終將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14.下圖中的甲、乙、丙分別代表人體液中物質交換、食物網中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示意圖。據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甲圖D與B間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D與A之間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B.因捕食關系而建立的食物鏈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圖中的B所處的營養級
C.乙圖中B從上一營養級獲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為a。B體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為y,則:y=20ax+5x
D.從研究內容來看,甲和乙、丙分別屬于生命系統的個體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15.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演替是原有物種的恢復
B.如果時間允許,棄耕農田總能形成樹林
C.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最先出現的動物是植食性動物
D.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壽命較短
16.下列敘述中符合種群密度概念的是 ( )
A.某地區灰倉鼠每年新增的個體數 B.某湖泊每立方米水中鯽魚的數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 D.一畝水稻的年產量
17.如右圖表示有限環境中某一種群增長的曲線。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①K值又稱環境容納量
②化學防治病蟲害本質上是降低了其K值
③假設這是魚的種群,當種群達到K值時可進行大量捕撈,
持續獲得高產量
④B點:出生率>死亡率,C點:出生率=死亡率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右圖表示兩個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的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災后森林中進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通常比乙快、歷時短
C.甲中①、②處的物種組成相同
D.若氣候條件適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19.右圖所示為生活在同一培養缸中的兩個物種A和B的種群密度變化曲線,下列對曲線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A以B為食
B.B以A為食
C.A與B互利共生
D.A與B之間沒有信息交流
20.關于下圖中種群數量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種群“J”型曲線只有在理想條件下才能出現
B.種群呈“S”型增長過程中,在達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長
C.自然狀態下種群數量達到600時,種群的增長率為0
D.環境條件變化時,種群的K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22.下圖是某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流向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X1過程的完成必須依賴于一種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B.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
C.當該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時,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
D.X1、X2、X3、……過程提供的有機物中的碳將全部轉變為Z過程釋放的CO2中的碳
23.如圖是一個生態農業模式圖,關于該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沼氣池中的微生物是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B.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該系統的能量利用效率
C.微生物不能利用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
D.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使物質能夠循環利用
24.科學家對生活在某生態系統的一個蜘蛛種群的能量進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經這種肉食動物的有關數據如下所示(能量以種群的質量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鏈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營養級 ③圖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據圖中的數據不能算出獵物種群和蜘蛛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25.我國北方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森林生態系統,其碳素循環如下圖所示,箭頭和字母分別表示碳素傳遞方向和轉移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夏季,a>b+c+e
B.秋季,e+f C.春季,g=b+e+f
D.冬季,d>c+f
26.某湖泊生態系統的食物網關系如右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丙和丁存在著競爭關系 ②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③ 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則體內DDT濃度最高的生物是甲
④此食物網中占有三個營養級的生物是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下圖曲線表示某生態系統中三個不同種群的生長繁衍情況。已知種群C是自養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簡單食物鏈可表示為C→B→A
B.種群B在第3~7年時間內個體數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減少
C .B和A的存在能加快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D.一定自然區域內,A、B、C三個種群中全部的生物構成生物群落
28.在下圖所示的食物網中,如果每個營養級能量傳遞效率圴為20%,且下一營養級從上一營養級各種生物中獲得的能量相等。虎要獲得1KJ能量,則需要消耗草的能量為
A.150KJ B.125 KJ
C.100 KJ D.75 KJ
29.某水塘內有一條由三種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鏈:硅藻→蝦→小魚。圖中的曲線分別表示該食物鏈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狀況。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該食物鏈中物種C表示小魚,該種群營養級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硅藻、蝦、小魚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
C.物種B的數量突增,短時間內C的數量會增加
D.物種A、B、C之間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30.下圖為某人工松林18年間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統計(單位略),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能量Q”是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B.無需人工投入該松林就可維持其穩定性
C.18年間該松林中分解者獲取總能量是285×1010
D.動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質循環
31.右圖是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圖中不同陰影的面積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個體數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所含的食物鏈為捕食食物鏈
B.這些生物的種群數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
C.旅鼠的種群數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調節的
D.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的數量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
32.某校園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樹林,下列關于這兩個群落中動物分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草坪和樹林中的動物都沒有分層現象
B.只有草坪和樹林混雜在一起時動物才具有分層現象
C.草坪中的動物沒有分層現象,而樹林中的動物具有分層現象
D.草坪和樹林中的動物都具有分層現象
33. 蛙的神經元內、外Na+濃度分別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轉變為內正外負過程中有Na+流入細胞,膜電位恢復過程中有Na+排出細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動運輸
B.Na+流入是主動運輸,排出是被動運輸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動運輸
D.Na+流入是被動運輸,排出是主動運輸
34.正常人體內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這三類物質都是
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B.由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C.在特定分子結合后起作用 D.在發揮作用后還能保持活性
35.給實驗鼠靜脈注射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測得血糖的補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隨著曲線a的下降,非糖物質向葡萄糖轉化的速率加快
B.曲線b的上升是胰島素作用于肝臟、肌肉等細胞的結果
C.當胰島素濃度為40時,在較長時間內血糖濃度會維持相對穩定
D.高濃度胰島素條件下,下丘腦中控制胰島A細胞分泌的神經中樞處于抑制狀態
36.下圖表示的是四種不同種群中不同年齡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其中種群密度可能會越來越小的是( )
37.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下列哪項措施不能促使能量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
A.合理確定草場載畜量,才能確保草場的產品持續高產
B.在果樹開花較多時,利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適當疏花疏果,可以提高果實產量
C.利用生物防治原理,可以大大減輕林業害蟲對森林的危害作用,以提高木材蓄積量
D.玉米田里的玉米種得越密集,產量越高
38.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的兩個種群(a, b)的
數量變化如右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 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 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D. 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的制約
39.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與羊,噬菌體侵染的細菌,地衣是真菌和藻類構成的植物體。以上4種種間關系分別依次為( )
A.競爭、捕食、寄生、共生 B.競爭、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競爭、捕食 D.共生、寄生、競爭、捕食
40.假定當年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λ倍,如圖表示λ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0~a年,種群數量不變,其年齡組成是穩定型
B.a~b年,種群數量下降,其年齡組成是衰退型
C.b~c年,種群數量增加,種群呈“S”型增長
D.c~d年,種群數量增加,種群呈“J”型增長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題,40分
1.(10分)下圖1是某反射相關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3是人體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m、n代表人體內不同激素。請分析回答:
(1)圖1中,f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圖2表示的結構 ,興奮在其中的傳遞方向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圖中字母表示)。
(3)圖3中,如果人體內激素②水平升高,則耗氧量將___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在寒冷環境中,分泌量增加的同時______(填“m”或“n”)的分泌量也增加,兩種激素共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二者關系表現為____________作用。若激素②的分泌量增加則激素①和③分泌量 ,其調節機制是 。
(4)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當取指血化驗時,針刺破手指皮膚,但我們并未將手指縮回,這說明 (2分)。
2.(10分)下圖所示為某種免疫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左圖所示為________免疫過程,圖中所示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中都發揮作用的是_ __________。
(2)c細胞為________,其發育成熟場所是________,在機體中d細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來的。
(3)右圖中的②細胞是 ,該細胞具有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識別能力。
(4)右圖中⑦與④功能上的區別是 (2分)。③的過程表示

3.(10分)下圖l表示生態系統中各成分之間的聯系,圖2為一定時間內某一生態系統中的幾個種群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在圖1的各個字母中,不參與構成群落的是 (填字母)。
(2)圖l中主要體現出生態系統的 功能。
(3)F的糞便被分解者分解,也就是表示 (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某地區因環境污染造成E中出現部分白化苗,對F、D數量的影響是F 、D 。
(5)圖2中丙曲線bc段下降的原因是 (2分) 。
(6)若圖l是一農業生態系統,某校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其進行考察發現:秸稈當作燃料使用,糞便、廢水作為肥料直接施入農田,由此造成 (答出l點即可)等不良后果。針對這一現象,該小組向有關部門建議,利用秸稈生產再生纖維素共混膜作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出現的問題。此膜可在自然條件下由圖1中的 (填字母)產生的
催化降解。
4.(10分)在某魚塘中有A、B、C、D四種魚,其營養結構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魚塘只有C種,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如圖I所示,池塘的承載量(K值)是
;若該魚塘中只有A和D兩種魚,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 所示;若該魚塘中只有A和B兩種魚(假設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種藻類),兩種魚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 所示 。
(2)科研人員對該魚塘由浮游藻類、A和D三個環節組成的食物鏈進行了能量流動分析,得到下表相關數據。NP(凈同化量)=GP(總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鏈環節
I
II
III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62.8%
99.7%
①III所表的生物是 ,就呼吸產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
②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的凈同化量與總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2分)。
③該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該數據不在10%~20%這一范圍,原因是 (2分)。
生物參考答案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英語試卷
( 總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2012年 12月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y did the man shout at the woman??
A. Because she came home late this morning. B. Because she didn’t finish her work.
C.??Because she misunderstood him.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will work in Shanghai soon. B. She is going to Shanghai on business.
C. She wants to visit Shanghai someday.
3.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Go to the woman’s home. B. Send an e-mail to the woman.
C. Spell his e-mail address to the woman .
4. When can the woman possibly talk to the man?
A. This week. B. Next week. C. Two weeks later.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ill pick the woman up at six.?? B. The woman likes football much these days. ?????
C. There will be a football match tomorrow evening.
?第二節:聽下面一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表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6和7題。
6. 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
????A. Students.?????????B. Teachers.?????????C. Clerks
7. What seems to be the two speakers’ problems?
A. They can’t concentrate. ???? B. They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
C. They don’t have places to hold meetings..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8和9題。
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project?
A. It goes quite well.??????? ???B. She doesn’t like to do it. ????
C. She has to complete it in a fortnight.
9. What’s the topic of the man’s project?
A. People’s attitudes to the amount of violence on TV. ?
B.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city. ??? C. The influence of TV on children.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0至第12題。
10.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start their journey?
A. On Saturday morning.???????????B. On Saturday afternoon.
C. On Sunday morning.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A. Scotland.???????????B. London. C. Hampstead.
12.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there?
By car. B. By bus. C. By train.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3 至16 題。
13.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during the man’s vacation?
A. Fine.???????B. Rainy. ?????C. Cloudy.
14. What did the man’s children do in the evening?
A. They did homework. B. They watched TV. C. They played games.
15. Why does the man say they were lucky?
A. Because they met their old friends from New York. ???????????????
B. Because an old couple helped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C. Because another couple shared children minding duties with them.
1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enjoyed her vacation too. B. The man’s children didn’t seem to have fun.
C. The man’s family went to the seaside for vacation.
聽下面一段獨白,回答第17至第20題。
17. How many children does the woman have?
A. Five.??????B. Four.?? ?C. Three.
18.What’s the woman’s opinion on smoking?
A. It should be banned in all public places, including the street.
B. It should be banned in all public places except the street.
? C. She doesn’t care much about smoking; it’s the smoker’s business.
19.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
A. A host. B. A waiter. C. A researcher.
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thinks it may be hard to ban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
B. The woman is an office worker and she doesn’t smoke. ?
C.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now.?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over and having a look at your new garden? My little son’s curious about those roses you grow.
—________.You are welcome.
A.Yes, I do B.Never mind C.Yes, please D.Not at all
22. ---- Have you _________?
---- No. I had the wrong number.
A. got in B. got away C. got off D. got through
23. Smell the flowers before you go to sleep, and you may just _______ sweet dreams.
A. keep up with B. put up with C. end up with D. catch up with
24. ---- Pity you missed the lecture on nuclear pollution.
---- I _________ it, but was busy preparing for a job interview.
A. would have attended B. had attended C. would attend D. attended
25. We have to realize: boys share activities, _________ girls share feelings.
A. while B. when C. as D. since
26. ________ theme of the Shanghai Expo wa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It sent _____ message to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care about the places where they live.
A./…a B.The…a C.A…the D./…the
27. The speech ____________ by Professor Smith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the students talked about it all that day.
A. to be delivered B. to be given C. being delivered D. delivered
28. Unfortunately, the research was limited __________ increasing economic profits, _________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 to; other than B. by; rather than C. to; rather than D. by; more than
29.He got up late and hurried to his office, ______ the breakfast untouched.
A. left B. to leave C. leaving D. having left
30. __________ to the left at the crossroads, and you will see the railway station on your right.
A. Turning B. If you turn C. Turn D. Having turned
31. Wu Juping, ______ the most beautiful mother, is also popular with foreigners for her saving the baby _________ off the high building.
A. honored; falling B. honoring; falling C. honored; fallen D. honoring; fallen
32. He works as an engineer now, but he _____ on a farm for three years.
A. has worked B. worked C. was working D. had worked
33. There is ___________ as a free lunch.
A. not such thing B. no such a thing C. no such thing D. such no thing
34. We laugh at jokes, but seldom __________ about how they work.
A. we think B. think we C. we do think D. do we think
35. No matter how bright a talker you are, there are times when it’s better ______ silent.
A. remain B. be remaining C. to remain D. having remained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l.5分?,滿分30分)
When I began planning to move to Auckland to study,my mother was worried about a lack of job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gnoring these 36 ,I got there in July, 2010. 37 I arrived,I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a job 38 my living experience. Determined to do this __39__ ,I spent several weeks going door-to-door for a job,but found __40__ response(回應).
One afternoon,I walked into a building to ask _41__ there were my job opportunities. The people there advised me not to continue my job search in that __42__ .As I was about to_43__,a man who had been listening approached me and asked me to wait outside __44__.Nearly ten minutes later,he __45__.He asked me about my plans and encouraged me to stay __46__.Then he offered to take me to Royal Oak to __47__ a job.
I was a little surprised,but had a __48__ feeling about him. Along the way,I realized that I had __49__ resumes(簡歷).Seeing this,the man __50__ at his business partner’s office to make me fifteen __51__ copies. He also gave me some __52__ on dressing and speaking. I handed out my resumes and went home feeling very __53__ .The following day,I received a __54__from a store in Royal Oak offering me a job.
It seems that the world always __55__ to you when you need it. And this time,it was a complete stranger who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blessing.
36.A. doubts
B. concerns
C. instructions
D. reasons
37.A. Even if
B. Every time
C. Now that
D. Soon after
38.A.of
B. at
C. for
D. with
39.A.on my own
B. on my way
C. by any chance
D. by the day
40.A. any
B. much
C. some
D. little
41.A. why
B. wherever
C. whether
D. whenever
42.A. direction
B. attitude
C. language
D. manner
43.A.answer
B. work
C. leave
D. refuse
44.A.for ever
B. at any time
C. as usual
D. for a while
45.A.returned
B. hesitated
C. passed
D. regretted
46.A.silent
B. busy
C. positive
D. comfortable
47.A.pick out
B. search for
C. take on
D. give up
48.A.dull
B. good
C. guilty
D. general
49.A.made use of
B. taken care of
C. run out of
D. become tired of
50.A.stopped
B.knocked
C.glanced
D. appeared
51.A.right
B.more
C.former
D. different
52.A.pressures
B.agreements
C.impressions
D. suggestions
53.A.lonely
B.funny
C.disappointed
D. satisfied
54.A.call
B.tip
C.present
D. report
55.A.turns off
B.goes over
C.gives back
D. looks up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I can remember the day my father came home from the war. As he walked up the front path of our home, he saw Mum and me and he dropped the suitcase.
I was only five years old so Dad made a fuss of me, then began making an even bigger fuss of my mother. This left me free to examine all the stuff lying around the broken suitcase, and I was quick to notice a newspaper advertisement displaying a new piano. When Dad saw me holding up the newspaper cutting, he smiled.
“Yes, that’s right,” he said. “I bought your mum a piano for ten pounds down and two pounds a week.”
A few moments later, a horse pulled a cart with a piano on top. Soon we all stared at it in our small lounger room. Mum had never been close to a piano before, except at the kindergarten I attended, and she used to say how wonderful it would be if the teachers could teach her to play.
After tea that night, Mum began to teach herself to play. She plinked the keys for about two hours and drove everybody in the street mad, until Dad gently said, “Enough is enough.”
From that day on, she would plink between doing the cooking and housework. Three months went by and Mum was now a skilled pianist, holding parties with all the neighbors gathering around to sing.
Although we were poor, Mum felt like a princess and was delighted at all the attention she was receiving.
At the height of Mum’s happiness, I began to notice that Dad was looking increasingly worried. It turned out that since returning from the war, he’d been unable to find a job. Then, a few weeks later, I observed two men taking Mum’s piano away. Mum sobbed in the kitchen. Suddenly, it all became clear to me: no job, no money, no piano.
Dad finally got a job. Mum was happy again as if he’d just win the lottery(彩票). Dad had to study to qualify as an account. Every night after dinner he’d place a stack of books on the kitchen table and study late into the night. Mum didn’t say much but I could tell she was proud of Dad.
Two years later, Dad bought Mum another piano. This time he paid cash for it.
56. How did the author’s Dad buy the piano for his mum?
A. He paid part of the bill regularly.
B. He earned it by winning a bet.
C. He paid cash for it.
D. He bought it as a big bargain.
57. By saying “Enough is enough”, the author’s dad meant_______.
A. practice makes perfect
B. it was time to stop practicing
C. he couldn’t bear being troubled
D. his wife played the piano well enough
58. What happened to the author’s mum’s first piano?
A. It was lost.
B. It was broken by one neighbor.
C. It was sold by his dad.
D. It was taken away.
59. What made the author’s mum proud of his dad?
A. His dad’s willingness to help cook.
B. His dad’s winning the lottery luckily.
C. His dad’s loyalty to his motherland.
D. His dad’s determination to rebuild his life.
B
Cities need to put efforts to deal with pollution and clear the air.
Chinese cities will need to put efforts to clear up the sky when a new department to improve regional air quality is set up by 2015,according to the latest plan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Besides the existing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 for CO2,regional emission caps(區域排放上限) for other certain chemicals will be established in the three key air polluting areas—the Yangtze River Delta,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Beijing-Tianjin- Hebei region. Coal-consumption caps will also be tried out in some areas,according to the plan.
The plan is aimed at dealing with regional air pollution—such as acid rain and smog—which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obviou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caused a severe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Zhang Lijun,viceminis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aid in an interview on Monday.
The air quality in a city affects the areas nearby because pollutants can travel in the sky,said Chai Fahe,vice-director of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o efforts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in a single city,targeting a certain pollutant(污染物) will not be enough,” Chai said.
Zhang said the country’s major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Yangtze River Delta,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have recorded more than 100 misty days annually in recent years.
These three regions,home to at least 200 million people,occupy only 6.3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area but consume 4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coal and produce half of its steel,according to official figures.
Studies also show that the visibility(能見度) in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has dropped by 7 to 15 km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early 1960s,as a result of air pollution.
Liaoning province,the Shandong Peninsula,Wuhan in Hubei provinc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region in Hunan province,the Chengdu-Chongqing region,and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re also listed as areas to carry out such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according to the plan.
The new plan also requires an improved air quality system,which will measure the pollution levels. “The current system,which only measures some major pollutants,cannot reflect the_true picture.” said Chai.
60.It will not be enough to reduce air pollution in a single city because ________.
A.air pollution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B.air pollution like acid rain and smog is threatening people’s health
C.air pollutants in a city can travel in the sky and affect nearby areas
D.air pollutants stay in fixed places over the cities
61.Suppose the visibility in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was 130 km in the early 1960s,the visibility there nowadays is ________.
A.123 to 115 km B.137 to 145 km
C.123 to 145 km D.115 to 137 km
62.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to inform readers of the damage caused by air pollution
B.to introduce the new plan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C.to provide official figures of air pollution levels
D.to point out the regions affected by air pollution
63.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true pictur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The major pollutants.
B.The key polluted areas.
C.The major polluted cities.
D.The pollution levels.
C
Today, Friday, December 14
JAZZ with the Mike Thomas Jazz Band at The Derby Arms. Upper Richmond Road West, Sheen.
DISCO Satin Sounds Disco. Free at The Lord Napier, Mort lake High St., from 8 am. to 8 pm. Tel: 682-158.
Saturday, December 15
JAZZ Lysis at The Bull's Head, Barnes. Admission 60p.
MUSICAL HALL at The Star and Garter, Lower Richmond Road, Putney, provided by the Aba Daba Music Hall company. Good food and entertainment fair price. Tel: 789-749.
FAMILY night out? Join the sing-along at The Black Horse. Sheen Road, Richmond.
JAZZ The John Bennett Big Band at The Bull's Head, Barnes. Admission 80p.
THE DERBY ARMS, Upper Richmond Road West, give you Joe on the electric accordion(手風琴). Tel: 789-536
Sunday, December 16
DISCO Satin Sounds Disco, free at The Lord Napier, Mort Lake High Street, from 8 am to 8 pm.
FOLK MUSIC at The Derby Arms. The Short Stuff and residents the Norman Chop Trio. Non-remembers 70p. Tel: 688-626.
HEAVY MUSIC with Tony Simon at The Bull, Upper Richmond Road West, East Sheen.
THE DERBY ARMS, Upper Richmond Road West, give you Joe on the electric accordion.
64. Where and when can you hear the Norman Chop Trio?
A. At the Derby Arms on Sunday.
B. At the Bull's Head on Sunday.
C. At the Bull on Saturday.
D. At the Black Horse on Saturday.
65. Where and when can you hear the Mike Thomas Jazz Band?
A. At the Black Horse on Friday.
B. At the Derby Arms on Friday.
C. At the Star and Garter on Saturday.
D. At the Derby Arms on Sunday.
66. Which telephone number do you have to ring if you want to enjoy the electric accordion on Saturday. ?
A. 789-749. B. 688-626. C.682-158 D.789-536
67. Where should you go if you want to spend the Saturday by joining the entertainment with your family.?
A. Disco at The Lord Napier.
B. The sing-along at The Black Horse.
C. The electric accordion at The Derby Arms.
D. Jazz at The Bull's Head.
D
“Get out of the plane!” Justin shouted. Teddy and he dropped to the ground,….
When Kathy and Victor reached the edge of the grassland, flames(火焰)were shooting more than five meters into the air.
Kathy couldn’t believe what she was seeing. One glance told her they needed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 She questioned Justin, “ Is there anyone in the plane?”
“No,” he said.
“Where are you able to radio for help?”
“There was no time.”
“ I’m a distance runner.” Kathy said, “I’ll go for help.” Looking at the seriously injured men, she said, “It may take me several hours to get out.” She started out.
When she was 23, Kathy set a women’s-course record in a Marathon. She had run 42 kilometers. But now she was running the race of her life. She had nearly 30 kilometers of hard wilderness to cover to get help.
Kathy had been running for two hours. This was far back into the wilderness. The trail(小徑) grew unclear. She stopped to take a quick compass(指南針) reading. She had run for more than 20 kilometers. Her heart fell, her muscle(肌肉) aching. Finally she saw her car in the distance.
She jumped into the car and sped away. She reached a holiday house and called the police.
During the wait she walked around, relaxing her legs and drinking water. It took almost two hours for a helicopter to reach her. They needed her for one more task.
68. “Now, she was running the race of her life” means that ________________.
she would set up a new record
she was running for the lives of others
she would run a race without others
she couldn’t rely on Victor this time
Why did Kathy stopped to have a look at her compass?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she didn’t trust her memory B she had lost her way
C. The trail grew vague D. Of the wilderness
Why did she walk around, relax her legs and drink water?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She was too tired B. she felt thirsty
C. she wanted to regain lost energy D. nothing else could be done then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final task was?
A. Giving the injured food and drinks. B. Taking them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C. To show the police where the injured was. D. To go back to put out the big fire.
E
It is not only experts in China who are arguing over whether women should work after marriage or not. Worldwide this question is being discussed as an interestingly large number of married women enter the workplace. Take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 Since 1960, the percentage of married women in the work force has jumped from 31.9 per cent to 59.4 per cent.
American women first moved into the paid labour force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when men left their jobs to fight. In the last fifty years, more and more women have worked outside the home. And over these years of developing, Americans have changed their social values as a result. In 1975, women aged 35 and above made up half of all working women. And by 1980, 60 per cent were women at the age of 45 and above.
Now in Japan, women’s work group is M-shaped with middle-aged women and those aged 20-25 at the two peak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統計), 37.7 per cent of Japanese women at childbearing age(25-29) still engaged themselves in work in 1980. and the number reached 50 per cent the next year.
Being a housewife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graceful occupation” in Japan. Some young Japanese women believe it is good to be a “ professional housewife”. However, old attitudes have been changing everywhere, and sometimes just out of economic necessary. In recent years, a great number of city housewives have poured out of homes to take part time jobs. Even the UN has given its support.. The 34th Congress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79 put forward the decision for formal agreement on the getting rid of discrimination(歧視) against women.
So far, most UN members have agreed on it, but some still haven’t,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72. From the first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experts encourage women to take paying jobs . B. men encourage women to take paying jobs
C. government encourage women to take paying jobs.
D.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care about women’s life
73. In the United States _________________.
married women are lazier than their husbands. B. Husbands are lazier than their wives
C. Few married women used to work outside D. More married women used to work outside
Married women in Japan________________.
A, all work outside their homes B. seldom work outside their homes
C.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ir working outside D. all do housework at their homes
75. More and more women have taken jobs outside for the reason that ____________.
A. they have no children to take care of B. they have no housework to do
C. they want to make more friends D. they want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任務型讀寫:
Stephen Covey’s book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is very popular among business people who want to improve their careers, but its rules can be applied to any area of life. For example, Covey’s rule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or to improve the way you manage your time.
Covey begins by discussing habits and effectiveness, and why they are both important to success. According to Covey, for an action to become a habit, you must know what to do and why should do it. However, you also must want to do it. On the other hand, effectiveness means having a balance between success an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ople around you.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you must have habits that make you able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others and your own personal life.
Next, Covey introduces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The first three habits focus on personal growth. The next three habits are about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The seventh habit shows how to achieve physical,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Covey includes exercises to help you analyse your life. He challenges you to decide what you want to contribute to society in your lifetime. He does this by asking you to think about what people to say about you after you die. Your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will help you make better decisions about how to spend your time. In this way, you can challenge yourself to make your dreams and ambitions come true.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ally improve your life.
Introduction
This book can help you improve your career and your 76 relationship and manage your time better.
For success
Habits: you must know what to do and why should do it. You also must want to do it.
77 .You should achieve a 78 between success an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ople around you.
The seven
79
The first three habits focus on personal 80 . The next three habits are about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The seventh habit shows how to achieve physical, emotional and 81 health.
Exercises
They help you 82 your life.
Decide what 83 you want to make in your lifetime.
Challenge yourself to 84 your dreams and ambitions.
85
The book has the potential to really improve your life.
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 書面表達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定你是我校英語報的小記者;以下漫畫內容是你的所見所聞,請根據要求寫一篇英語短文投稿。
內容要求:
1.描述漫畫內容; 2.發表個人感想。

Mind Your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Last Sunday, I went sightseeing with my friends in the Fairy Lake Park.___________________
Mind Your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Last Sunday, I went sightseeing with my friends in the Fairy Lake Park.___________________
任務型讀寫:(每空1詞)
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語?2012年12月????
聽力:
1-5 CABBB ???????6-10 BACAB ???????11-15CBABC ?????16-20 CCBAA
單選:
21-25 DDCAA????26-30 BDCCC????????31-35ABCDC
?
完型:
36-40 BDCAD??? 41-45 CDCDA ??????46-50CBBCA ????51-55 BDDAC
?
閱讀:ABDD CABD ABDB BACC DCCD
76. family 77 .Effectiveness 78.balance 79.habits 80. growth
81. mental 82. analyse 83. contributions 84.realize 85 .Conclusion
書面表達
參考范文 Mind Your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Last Sunday, I went sightseeing with my friends in the Fairy Lake Park. The park was full of freshness and beauty of spring, with the sun shining and birds singing. When I was enjoying the fantastic scenery around, something unpleasant caught my eye. A young couple in a boat were eating, talking and laughing loudly as if they were the only people in the world. What's worse, they spat and even threw rubbish into the lake, totally ignoring the noticeable sign "No Littering" nearby. What a shame!
Such behavior left me deep in thought. If all visitors to the Fairy Lake Park do as the couple did, the lake will be severely polluted and soon turned into a huge dustbin. I think all of us should mind our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ive in mor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surroundings.
安徽省南門山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段考
語文試題
第Ⅰ卷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微小說”,文學下一站?
崔樂
首部“微博小說”《圍脖時期的愛情》正式出版后,關于“微小說”的討論進一步被提上臺面。褒揚者盛贊其“以小搏大”,以區區百余字試圖和動輒上萬言的傳統小說分庭抗禮;同時,批評者表示悲觀,認為“微小說”不過是網絡上諸多新鮮嘗試的一種,在潮流過后必將走向衰落。
“微小說”以“微博”這一新興社交網站為載體,起初只是微博用戶的獨立創作,處于基本無聲的狀態。直到2010年年末,坐擁微博市場半壁江山的新浪舉辦了“微小說大賽”,獲得了公眾的廣泛參與。“微小說”因為這項賽事一度被推向了話題中心。
以《圍脖時期的愛情》為例,可以看出“微小說”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情節跌宕起伏。大部分的創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以新奇取勝,在最后一刻達到了故事的反轉。二、讀者對創作過程進行了高度參與。《圍脖時期的愛情》這一連載的“微小說”在這一點上更為突出:除了男女主角的愛情主線,其他分支內容大部分由讀者提供,根據他們的真人真事進行改編。三、反映當下事件的時效性。 “微小說”處于具體的時間序列之中,無論是政治時事、經濟民生,還是網絡評論、娛樂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納,或者化為情節元素,或者進行二次傳播,或者褒貶調侃。
“微小說”的流行究竟出自何種原因?有諸多網友表示,在網絡時代,“微小說”應該也被納入參量之中,這一民間的呼聲與王國維先生早年所說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有不謀而合之感。 對于“微小說”的價值判斷和前景預測,歸根結底還不能脫離當下:“微小說”實際上是應“碎片化”的時代特征而生,緊張繁忙的快節奏生活讓人不堪重負,清茶一杯、手不釋卷的悠然已經是現代社會不可多得的奢侈。我們行走于都市喧囂之中,連貫閱讀的可能性被消解,于是,“微小說”、“短信小說”、“手機報”等新形式應時而生。區別于“手機報”的單一媒體特性和“短信小說”的喃喃自語,“微小說”兼有文學和媒體功能,又同時滿足了現代人的電子社交需求,其興盛也就順理成章。
“微小說”似乎是一場廣場式的文學狂歡。文學走下了高高的殿堂,“與民同樂”。但是在興盛背后,也暗藏了不可回避的危機:文字的零碎和短小固然輕便快捷,但同時對情節的構思也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圍脖時期的愛情》區別于其他的“微小說”,關鍵在于它實際上是數百條“微小說”的集合體,才訴說了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而這一類別中的大多數,還局限于每條之間的“各自為政”。 為了在寥寥數字之間博人眼球,“高度復制”的危險已經初見端倪——曾經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微小說大賽”有相當數量的作品“非腐即鬼”。再者,“高度參與”是社交媒體的固有屬性,“微小說”的傳播廣度也仰仗于此,但是,眾聲喧嘩的環境下,作者的主體性何在?尤其在創作連載性的作品時,讀者們過多地“指點江山”對于作者會是一次次周而復始的干擾過程,是讓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隨意沉浮,還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術,是“微小說”創作者的必修課。
(選自2011年08月19日《人民日報》,有刪節)
1.從原文看,下列對“微小說”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無論是政治時事、經濟民生,還是網絡評論、娛樂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納,有反映當下事件的時效性。
B.創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在最后一刻達到了故事的反轉,使得微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以新奇取勝。
C.讀者對創作過程進行了高度參與,使得微小說傳播廣泛,似乎成為廣場式的文學狂歡。
D.微小說之微,是就其長度而言。一般說來,一篇微小說,也就百余字。作者的騰挪跌宕功夫,全在這百余字中施展。
2.下列對原文結構和內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二段介紹了“微小說”興起緣由和公眾對“微小說”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并指出由于新浪的 “微小說大賽“,微小說”已由獨立創作走向了市場。
B.第三段作者分析了“微小說”的三個特點,認為《圍脖時期的愛情》的最大的特點是除了男女主角的愛情主線外,其余內容均由讀者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
C.第四段介紹了“微小說”流行的原因,“微小說” 兼有文學和媒體功能,又同時滿足了現代人的電子社交需求,可謂是新時代全能傳媒載體,其興盛自不待言。
D.文章最后一段總結上文,從創作的情節構思和作者主體性的角度,談了“微小說”在興盛背后隱藏的危機,提出 “微小說”的創作應避免“高度復制”和注重平衡。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面對讀者們過多的評論,是讓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隨意沉浮,還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術,是“微小說”創造者的必修課。
B.微小說需要在寥寥數字之間博人眼球,這樣,就需要作者在構思方面精益求精,防止自覺或不自覺地滑向“高度復制”的泥潭。
C.坐擁微博市場半壁江山的新浪舉辦“微小說大賽”,獲得了公眾的廣泛參與,說明“微小說”是一場廣場式的文學狂歡。
D.微小說以區區百余字試圖和動輒上萬言的傳統小說分庭抗禮,與“微小說”在潮流過后必將走向衰落,是“微小說”討論中兩種不同的聲音。
二、古詩文閱讀
???閱讀文言文,完成第4-6題。(每小題3分,共9分)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劉祥道巡行關內,勃上書自陳。祥道表于朝,對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數獻頌闕下。沛王聞其名,召署府修撰,論次①《平臺秘略》。書成,王愛重之。是時,諸王斗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怒曰:“是且交構。”斥出府。
勃既廢,客劍南②。嘗登葛憒山曠望,慨然思諸葛亮之功,賦詩見情。聞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倚才陵藉,為僚吏共嫉。官奴曹達抵罪,匿勃所,懼事泄,輒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參軍坐勃故左遷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④不辭。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輒報。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語。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尤喜著書。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門人甚眾。嘗起漢、魏盡晉作書百二十篇,以續古《尚書》,后亡其序,有錄無書者十篇。勃補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時長安曹元有秘術,勃從之游,盡得其要。嘗讀《易》,夜夢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極,子勉思之。”寤而作《易發揮》數篇,至《晉卦》,會病止。作《唐家千歲歷》。
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初唐四杰。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議者謂然。
(選自《新唐書?列傳?文藝上》,有刪節)
注:①論次:評定編次。②唐道名。以地區在劍閣之南得名。宋陸游曾留蜀約十年,喜蜀道風土,因題其生平所為詩曰《劍南詩稿》,后人因以“劍南”稱之。③痵:同“悸”,因受驚嚇心跳加速。④泛然:漫不經心,隨意。⑤更衣:如廁。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揭發,挑出 B.勃戲為文檄英王雞 檄: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聲討的文書 C.是且交構 交構,相互構陷 D.不易一字 易:改動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王勃才華的一組是 ①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諸王斗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 ③聞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 ④匿勃所,懼事泄,輒殺之 ⑤公矍然曰:“天才也!” ⑥勃補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王勃年幼時就表現出才華,后來在麟德初年給到關內巡查的劉祥道獻上文章表露才華,并在朝廷的策試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并被授予官職。 B.由于王勃倚仗才華常常傲視同僚下屬,為他們所共嫉妒,所以在后來他窩藏、殺死官奴并被判處死刑后,同僚們都高興不已。 C.王勃在滕王閣聚會上恃才不羈,客人沒能為滕王閣聚會寫出序言,他毫不推辭,他的才華初現便令已經起身去了廁所的都督閻公欣賞贊嘆。 D.王勃既才華橫溢,又喜歡著書立說,曾給祖父王通撰寫的《尚書》中的殘缺內容補出二十五篇。后又寫出《易發揮》、《唐家千歲歷》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官奴曹達抵罪,匿勃所,懼事泄,輒殺之。(4分)
(2)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議者謂然。(3分)
(3)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3分)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8-9題)。(8分)
《古意》①
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②。
注釋:①《古意》,托古以詠今的擬古之作。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獨不見》,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 。《樂府解題》說:“傷思而不得見也。”內容多寫離別及閨情怨思。②流黃,褐黃色的物品。
8、頷聯“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中的“木葉”為何不用“樹葉”呢?說說理由。(4分)
9、前人評說:“‘盧家少婦’首尾溫麗。”你是否贊成?請結合文本分析。(4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滕王閣序》)
⑵ _________________,鳥倦飛而知還。 (《歸去來兮辭》)
⑶聊乘化以歸盡, 。(《歸去來兮辭》)
⑷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
⑸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陳情表》)
⑹ ,知來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1—14題 (22分)
會唱歌的墻
莫言
不要在此流連,關于“雪集”,我會在一部長篇小說里再次對你說起,非常的詳細。下面,請你注意那條狗。那條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在本文開篇時為這條狗下了一個定語: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為瞎眼;正因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實它追逐著的,僅僅是野兔的氣味和聲音。但它最終總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了德國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說《香水》,那里邊有一個怪人,通過對氣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這個世界。日本的盲音樂家宮城道雄寫道:“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卻展現出無限復雜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彌補了我因為不能接觸顏色造成的孤寂。”這位天才還聽到了聲音的顏色,他說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聲音,黑色的聲音,紅色的聲音,黃色的聲音,等等,也許還有一個天才,能聽出聲音的氣味來。
就不去西南方向的沼澤地了吧?也不去東北方向的大河入海處了吧?那兒的沙灘上有著碩果累累的葡萄園。也不去逐個地游覽高密東北鄉版圖上那些大小村鎮了吧?那兒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燒酒大鍋、染布的作坊、孵小雞的暖房、訓老鷹的老人、紡線的老婦、熟皮子的工匠、談鬼的書場等等等等都沉積在歷史的巖層中,跑不了的。請看,那條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著,獻給它的主人,高壽的門老頭兒。他已經九十九歲。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東北鄉最東南的邊緣上,孤零零的。出了他的門,往前走兩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墻壁,墻里是我們的家鄉,墻外是別人的土地。
門老頭兒身材高大,年輕時也許是個了不起的漢子。他的故事至今還在高密東北鄉流傳。我最親近他捉鬼的故事。說他趕集回來,遇到一個鬼,是個女鬼,要他背著走。他就背著她走。到了村頭時鬼要下來,他不理睬,一直將那個鬼背到了家中。他將那個女鬼背到家中,放下一看,原來是個……這個孤獨的老人,曾經給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當過馬夫。據說他還是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他就住在遠離我們村子的地方。小時候我經常吃到他托人捎來的兔子肉或是野鳥的肉。他用一種紅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鮮美無比,宛如動聽的音樂,至今還繚繞在我的唇邊耳畔。但別人找不到這種草。前幾年,聽村子里的老人說,門老頭兒到處收集酒瓶子,問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說。終于發現他在用廢舊的酒瓶子壘一道把高密東北鄉和外界分割開來的墻。但這道墻剛剛砌了二十米,老頭兒就坐在墻根上,無疾而終了。
這道墻是由幾十萬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著北。只要是刮起北風,幾十萬只酒瓶子就會發出聲音各異的呼嘯,這些聲音匯合在一起,便成了亙古未有的音樂。在北風呼嘯的夜晚,我們躺在被窩里,聽著來自東南方向變幻莫測、五彩繽紛、五味雜陳的聲音,眼睛里往往飽含著淚水,心中常懷著對祖先的崇拜,對大自然的敬畏,對未來的憧憬,對神的感謝。
你什么都可以忘記,但不要忘記這道墻發出的聲音。因為它是大自然的聲音,是鬼與神的合唱。
會唱歌的墻昨天倒了,千萬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閃爍清冷的光芒繼續歌唱,但較之以前的高唱,現在已經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慶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滲透到了我們高密東北鄉人的靈魂里,并且會世代流傳著的。 
(選自莫言《會說話的墻》有刪節)
注釋:①莫言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
②宮城道雄既為日本音樂界尊稱為日本傳統音樂“樂圣”式的人物,同時,也是世界知名、杰出的日本民族音樂家。
11.莫言說“我覺得寫人實際上是文學的最根本的任務。”在本文中作者刻畫了一個怎樣的門老頭兒的形象?(4分)
12.解釋下列語句的含意。(6分)
①.這位天才還聽到了聲音的顏色,他說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聲音,黑色的聲音,紅色的聲音,黃色的聲音,等等。
②.他用一種紅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鮮美無比,宛如動聽的音樂,至今還繚繞在我的唇邊耳畔。
 
13.莫言憑借他的想象力,賦于萬物以靈性,讓事物充滿神秘感,傳神地寫出世界的神秘性。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特色的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14.文中墻發出的聲音具有怎樣的特點?墻發出的聲音為什么會滲透到高密東北鄉人的靈魂里呢?結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16、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山西省治標辦要求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觀念,在治理內容上堅決做到源頭路面并重,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利益的做法是錯誤的。
B、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C、邢東的畫注重畫面的意境和文化內涵,特別是他的畫里有一定的禪意,這在中國畫創作中是難能可貴的?他的畫不落言筌者也在此。
D、這番話不免啰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涵義通常不很好。
17、下列選項最連貫的一項是( ) (3分)
①詩歌的欣賞活動更是一種確切意義上的再創造。
②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
③想象不僅對于詩人的創作是一種必要,對于讀者的欣賞也是一種必要。
④從根本上說,文學的欣賞活動,憑借語言這種無所不在的符號來進行,從符號再返回豐富的世界中來,這是一種再創造。
⑤譬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了解了這首詩的時代背景,開始進入對詩的本身的理解,這時,在眼前展示的是詩的形象,這是詩人想象的產物。
⑥可以認為,詩人通過想象創造出了詩的形象,讀者通過想象正確地把握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并且豐富地再現詩人創造的形象。
A、④②③①⑥⑤ B、④①②③⑥⑤ C、④①②③⑤⑥ D、④②③①⑤⑥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處語病,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法國工人在大罷工了一個星期后,法國社會經濟運轉出現嚴重遲緩。馬賽街頭垃圾堆積如山,煉油廠工人封堵油庫使法國幾乎斷油,交通也大受影響……
②由于遭遇近5年來最強冷空氣襲擊,中國北方多地出現大風降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這股冷空氣將繼續南下,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
③從國際社會的發展經驗看,社會轉型期一般是黃金發展期,但也容易變成矛盾凸現期;而我國目前的矛盾凸顯,主要是因為一些政府部門的不作為造成的。
④夜郎國是我國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它的歷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戰國至西漢成帝河平年間,存在約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無定論。
⑤天津市積極開展便民活動,為大部分農民工辦理了銀行卡,建立工資“月支付,季結算”,維護了廣大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19、仿照劃線句子,補寫。(4分)
平常心,它不是仰視,不是俯視,而是平視——平淡、平等、平凡、平靜地看問題。平常心要以知識為底蘊,無知是不能擁有平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新聞評論題。(5分)
11月29日華西都市報震撼發布主榜單“中國作家富豪榜”,今年鄭淵潔、莫言和楊紅櫻成為作家“前三富”的消息也成為熱議話題。截至12月1號,百度上關于2012中國作家富豪榜的搜索量達到空前的320萬條(2011年是280萬條),新浪微博上關于今年作家富豪榜引發的各種話題共計24772個,而轉發總數也突破50萬條。
對“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發布,你是如何評價?要求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字數100字左右。
五、作文(60分)
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以“___________,無處不在”為題,寫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寧國中學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試卷答案

平常心要以慎獨為追求,浮華是不敢擁有平常心的。
20、可以肯定:閱讀和寫作改變人生,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反應全民閱讀的潮流走向,反映當今文壇的生存狀態;
也可以否定:文化商業化、功利化;貧窮的出版界、日益衰微的出版業。
21,作文:要緊扣“無處不在”展開為文,可以寫自然景物,可以寫愛、美、幸福等。此外,負面的詞也可填入,只要觀點積極。
參考譯文: 王勃,字子安,是絳州龍門人。六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九歲那一年,讀到了(大儒)顏師古注解的《漢書》,就作了一篇《漢書指瑕》來挑出它錯誤。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員劉祥道奉旨巡行關內,王勃給劉祥道寫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學。劉祥道上表給朝廷,策試成績優秀。當時他還不滿二十歲,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職,多次獻上精美的頌文給皇帝。皇子沛王聽說了他的名氣,就把王勃請到自己的府中,擔任專門的著作工作,評定編次《平臺秘略》一書。書寫成以后,沛王對王勃更加寵愛信任。當時,皇 子們喜歡玩斗雞游戲,王勃開玩笑寫了一篇檄文聲討英王的斗雞,高宗皇帝大怒道: “這么下去將會挑起皇子之間的矛盾。”把王勃轟出了王府。 王勃被轟走后,游歷到四川劍南。曾登上葛憒山遠望,慷慨地懷念起三國諸葛亮的功績,寫下詩篇展露情懷。他聽說虢州盛產草藥,求托門路弄了個虢州參軍的小官(便于研究醫學)。他倚仗自己的才華,傲視同僚下屬,被他們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達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殺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該問死罪,正好趕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職名。父親王福畤,為雍州司功參軍,因為王勃的緣故降職至交阯縣令。王勃前往交阯探望父親,渡海時溺水,驚悸而死,享年二十九歲。 當年,王勃路過鐘陵,正趕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閣大宴賓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賓客夸耀,于是拿出紙筆遍請賓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擔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經心地接過筆來,也不推辭。都督大怒,起身假裝上廁所,暗中派遣下屬窺探王勃的文章,隨時匯報。匯報了一兩次之后,文章的語言越來越奇妙,都督興奮地說:“這真是個天才!”連忙請他將文章全部寫完,賓主盡歡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時候,剛開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數升墨汁,然后大量飲酒,拉過一床被子蒙頭而臥,等醒來之后,拿過筆來就寫完全篇,一字不改,當時的人稱王勃為“腹中寫稿”。 王勃還特別喜歡著書立說。當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養了很多門客。曾經創 作了從漢魏至晉時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來當做古《尚書》的續篇,后來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錄,沒有文章,王勃將缺失的地方補充完 整,最終定稿二十五篇。他又認為,做為一個人,不能不懂醫學,當時長安名醫曹元有秘密的醫術,王勃跟他行醫學習,全都掌握了曹元的醫學精華。他曾經讀《易經》,晚上夢中仿佛有人告訴他:“《易經》中有個太極,你要好好思考!”醒來后便寫作《易發揮》,一連寫了好幾篇,寫到了《晉卦》,恰逢生病,這件事就中止了。王勃作了一部《唐家千歲歷》。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都憑文章齊名,天下稱為“初唐四杰”。楊炯曾說:“我慚愧排在盧前,而對排在王后面感到羞恥。”當時的評議者也認為是這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高碑店市| 铜梁县| 锦州市| 大渡口区| 宝应县| 沂源县| 贵溪市| 长沙县| 安远县| 吉木乃县| 花莲市| 封丘县| 临夏县| 天祝| 梓潼县| 双流县| 乌鲁木齐县| 水富县| 贡觉县| 丰原市| 礼泉县| 梁平县| 象山县| 靖安县| 沁源县| 旬阳县| 封丘县| 四平市| 毕节市| 永兴县| 时尚| 东方市| 阳高县| 永丰县| 南丰县| 句容市| 城市| 赤峰市| 岢岚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