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化學必修1模塊試卷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0道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40分)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將采用下列何種方法分離A.過濾 B.蒸餾 C.分液 D.萃取2.科學家已發現一種新型氫分子,其化學式為H3,在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數 B.分子數 C.體積 D.物質的量3.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1 NAB.標準狀況下 , 1.06g Na2CO3含有的Na+數為0.02 NAC.通常狀況下,1 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D.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為1 NA4.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 Na2CO3+CaCl2=CaCO3↓+2NaClB. Fe+CuSO4=Cu+FeSO4C. 2NaHCO3Na2CO3+CO2↑+H2OD. CaO+H2O=Ca(OH)25.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CO2的反應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應 C.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應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應6.有關氧化還原反應實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是否有原子的電子轉移 B. 是否有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C. 是否有氧元素的參加 D. 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組合7.實驗中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用試管取出試劑瓶中的Na2CO3溶液,發現取量過多,,又把過量的試劑倒入試劑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將含有Ba(NO3)2 的廢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C.用蒸發方法使NaCl 從溶液中析出時,應將蒸發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熱蒸干D.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時,濃硫酸溶于水后,應冷卻至室溫才能轉移到容量瓶中8.不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A.氫氧化鋇溶液與鹽酸的反應 OH(+H+ = H2OB.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 + 2H+ = Ca2+ + 2H2O C.鐵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 Fe + Cu2+ = Fe2+ + CuD.碳酸鈣溶于稀鹽酸中 CaCO3+2H+=Ca2++H2O+CO2(9.下列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與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是A. 75 mL 2 mol·L-1 的NH4Cl B. 150 mL 1 mol·L-1 的NaClC.75 mL 3 mol·L-1 的CaCl2 D.150 mL 3 mol·L-1 的KCl 10.過濾后的食鹽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雜質,通過如下幾個實驗步驟,可制得純凈的食鹽水:① 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過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生;⑤ 過濾。不正確的操作順序是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⑤④ D.③①②⑤④11.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物質的量濃度為C1 mol·L-1的稀硫酸加熱蒸發掉一定量水,使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2a%,此時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2 mol·L-1,C1和 C2的關系是A. C2=2 C1 B. C2﹤2 C1 C. C2﹥2 C1 D. C1=2 C212.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確的方法是① 將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② 將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③ 將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釋至100 ml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3.等體積的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分別與等體積等物質和量濃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是A.1:2:3 B.3:2:1 C.6:3:2 D.1:1:114.某實驗小組測定未知液中離子成分的結果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A.Na+、Al3+、Cl-、SO42- B.Cu2+、Cl-、NO3-、OH- C.Ca2+、Na+、CO32-、NO3- D.H+、SO42-、NO3-、OH-15.氫化鈣可以作為生氫劑(其中CaH2中氫元素為-1價),反應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 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 B. 是氧化劑C. 是還原劑 D. 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16.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4+、Cl-、Mg2+、Ba2+、CO32-、SO42-,現取三份各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無沉淀產生,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3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變為2.33g。 根據上述實驗,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 K+一定不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D.Cl-可能存在17.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造成實驗結果偏低的是A.定容時觀察液面仰視B.將準確稱量的NaOH固體溶于水后,立即轉移入容量瓶內,再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C.溶液從燒杯轉移到容量瓶后,洗滌燒杯了3次D.容量瓶中原來有少量蒸餾水18.標準狀況下,32 g某氣體的分子數與9 gH2O的分子數相同,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為A.32 B.32 g·mol-1 C.64 g·mol-1 D.6419.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強堿反應 B.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和堿反應20.關于膠體和溶液的區別,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溶液呈電中性,膠體帶有電荷B.溶液中溶質微粒一定不帶電,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帶有電荷C.溶液中分散質微粒能透過濾紙,膠體中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濾紙D.溶液中通過一束光線沒有特殊現象,膠體中通過一束光線出現明亮的光帶 第II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4道小題,共38分)21.(6分)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永遠值得炎黃子孫驕傲,也永遠會激勵著我們去奮發圖強。黑火藥在發生爆炸時,發生如下的反應: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還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劑是 ,還原劑是 ,氧化產物是 ,還原產物是 。22.(5分)按不同的分類方法,下列每組中都有一種物質與其他物質不同,試分析每組中物質的組成規律,將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質的物質找出來。(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 _______。(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 ______。(4)空氣、N2、HCl氣體、CuSO4·5H2O_____________。(5)銅、金、汞、鈉_________ ___________。23.(14分,每空2分)現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溶液。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下圖表示:(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 、A ___ 、 B ⑵上述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填化學式)雜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學式),之后若要獲得固體NaNO3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24.(13分)某河道兩旁有甲乙兩廠。它們排放的工業廢水中,共含K+、Ag+、Fe3+、C1(、OH( 、NO3( 六種離子。甲廠的廢水明顯呈堿性,故甲廠廢水中所含的三種離子 、 、 。乙廠的廢水中含有另外三種離子。對于該兩廠的廢水,可采取下列兩種方法來處理。(1)如果在廢水中加一定量 (選填:活性炭或鐵粉),可以發生 反應,離子方程式是 ,并且能夠回收其中的金屬 (填寫金屬元素符號)。(2)將甲廠和乙廠的廢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廢水中的某些離子轉化為沉淀,寫出兩個離子方程式: ; 。經過濾后的廢水主要含 ,可用來澆灌農田。三、實驗題(本題包括1道小題,共12分)25.(12分)下面是用98%的濃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ml的操作,實驗操作如下, 請把正確操作步驟的序號填入( ),并填空 ( 1 )將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 2 )蓋好容量瓶塞,反復顛倒搖勻; ( 3 )用量筒量取 ml的98% 的濃硫酸; ( 4 )將 沿燒杯內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 的燒杯中; ( 5 )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并將洗滌液也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 ( 6 )將已冷卻至室溫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___________; ( 7 )改用_____ ______ 逐滴加蒸餾水,使溶液的____________ 正好跟刻度相平。 ( 8 )繼續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 若在操作中沒有把少量洗滌燒杯的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會使稀硫酸溶液的濃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5mol/L,配制成稀H2SO4時若加蒸餾水超過了刻度線,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蒸餾水到刻度線,會使稀硫酸溶液的濃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5mol/L.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道小題,共10分)26.常溫下,在30.6g水中溶解15g CuSO4·5H2O恰好達到飽和,該溶液的密度為1.2g/cm-3,求:(1)該溶液中陰陽離子的總物質的量(2)該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取出20mL 該溶液,配成濃度為0.2 mol?L-1的稀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多少毫升?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化學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化學答題卡一、選擇題(請把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在相應的空格內,每小題2分,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簡答題(38分)21題、(每空1分,共6分) 22題、(每空1分,共5分) 23題、(每空2分,共14分) 24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三、實驗題(12分)25題、(4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四、計算題26題、(10分)26.常溫下,在30.6g水中溶解15g CuSO4·5H2O恰好達到飽和,該溶液的密度為1.2g/cm-3,求:(1)該溶液中陰陽離子的總物質的量(2)該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取出20mL 該溶液,配成濃度為0.2 mol?L-1的稀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多少毫升?高一化學參考答案1.C 2.A 3.B 4.B 5.C 6.A 7.D 8.B 9. D 10.B11.C 12.B 13.C 14.A 15.B 16.D 17.A 18.C 19.A 20.D21.N、S, C, KNO3和S, C, CO2, K2S和NO222.(1)NaClO(或BaCl2) (2)Cl2 (3)HCl(或H4SiO4) (4)空氣(或CuSO4·5H2O) (5)鈉(或汞)23.⑴ BaCl2、BaSO4、AgCl ⑵ 除去過量的BaCl2和AgNO3 ⑶ Na2CO3、HCl、蒸發24.OH(、C1(、K+;(1)鐵粉、置換、Fe+2Ag+=2Ag+Fe2+;Ag(或銀(;(2)Ag++C1(=AgC1↓ 、Fe3++3OH(=Fe(OH)3↓; KNO325.(3)(4)(6)(5)(8)(7)(2)(1) 13.6 、(2)、 濃硫酸、 水、 (4)、 (3)、容量瓶 、(6)、膠頭滴管、 凹液面、 (5)、 小于、小于。26.(1) M(CuSO4·5H2O)=(64+32+16×4+ 5×18) g·mol-1= 250 g·mol-1n(CuSO4·5H2O)=m/M = 15g/250g·mol-1 = 0.06 mol溶液中陰陽離子的總物質的量= n (Cu2+) + n (SO42-) = 0.06 mol + 0.06 mol =0.12 mol溶液中陰陽離子的總物質的量為0.12 mol (2 ) 溶液的體積 V= m(溶液)/ ρ =(30.6+15)g /1.2g/cm-3 = 38 cm3=0.038LC(CuSO4)=n/V=0.06 mol/0.038L =1.6 mol·L-1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1.6 mol·L-1(3) 設原溶液、稀釋后的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分別為 C1 、V1 、 C2 、V2則 C1 V1= C2 V21.6 mol·L-1 × 20 mL = 0.2 mol·L-1 ×V2V2 =160 mL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160 mL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歷史必修一模塊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25*2=50(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1.西周貴族集團的等級序列正確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一諸侯C.周王—卿—諸侯—士 D.周王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2.央視二頻道《詠樂匯》節目中,國際巨星成龍在回答一現場觀眾有關其子房祖名為何姓“房”卻不隨父姓這一問題時,解釋說: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原來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認祖歸宗才改姓“房”。這一“改姓”現象的產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國的A.分封制 B.郡縣制 C.察舉制 D.宗法制3.西周時期,一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再娶了一個妾,為他生了大兒子,后來妻子又為他生了二兒子,妾為他生了三兒子,當該諸侯王死后,繼承他王位的應是 ()A.女兒 B.大兒子 C.二兒子 D.三兒子 4.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5.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內閣制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6.中央集權中始終貫穿著的兩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與地方割據勢力 ②君權與相權 ③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 ④漢族與少數民族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7.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按制度規定其運作程序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工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8.宋朝時,設三司使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強中央的權力 B.分散地方的權力 C.監督朝中大臣 D.分割宰相的財權9.明太祖為加強君權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項措施是 A.廢除丞相 B.廢除行省 C.八股取士 D.地方設三司10.清朝加強皇權的主要措施是: A.大興文字獄 B.廢除丞相C.增設軍機處 D.采用三省六部制11.“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相始也。”這句話中的“高皇帝”應該是指 ( )A.漢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12.“我們全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臘。”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這句話強調的是A.英國人都是古代希臘人的后裔 B.英國沒有自己的文化 C.希臘文明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學與宗教之間存在內在聯系13.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這一世界體壇盛會起源于古代的希臘。據說古希臘奧運會是為祭祀宙斯神而舉辦的,運動會期間希臘各邦都必須停戰,優勝者將被看做是英雄而受到熱烈歡迎。古希臘還規定參加運動會的每個競技者必須是純希臘血統、未受過任何刑罰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婦女參加和觀看運動會。對上述材料理解有誤的是 A.古希臘人十分重視奧林匹克運動會 B.古希臘奧運會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C.古代希臘存在著對婦女、奴隸和移民的歧視 D.由于奧運會的存在,希臘各邦之間不再發生戰爭14.雅典“公民”是指( )A.全體國民 B.全體成年國民 C.祖籍本邦、有一定財產,能自備武裝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D.所有的成年男子15.羅馬帝國的維系主要依靠兩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二是( )A.博大而縝密的羅馬法律 B.杰出的歷史人物C.典型的民主政治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6.羅馬法制定和實施的主要目的是: A.對外擴張的需要 B.鎮壓平民和奴隸的反抗 C.保護平民的利益 D.維系和穩固帝國的統治17.羅馬法律中,促進社會穩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法律體系是A.習慣法 B.《十二銅表法》 C.萬民法 D.公民法18.香港回歸時,英國王儲查爾斯代表英國參加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這說明A.英國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權力 B.英國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英國王室可以取代內閣和首相 D.英國王室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19.英國《權利法案》的歷史作用主要表現在( )A.保障了資產階級獨掌共和國大權 B.使議會獲得了自由選舉國王的權力C.廢除了英國的君主制度 D.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20.2008年11月,轟轟烈烈的美國總統大選終于落下帷幕,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誕生,奧巴馬順利當選。而在英國,2007年6月卻很平靜地更換了首相,布朗接替布萊爾成為英國首相。在美國當選總統和在英國就任首相的不同點在 A.美國總統議會選舉產生,而英國首相民選產生 B.美國總統民選產生,而英國首相議會選舉產生 C.兩國總統和首相皆為民選產生 D.兩國總統和首相皆為議會選舉產生21.美國兩黨制中的兩黨是指( )A.共和黨和保守黨 B.民主黨和保守黨 C.自由黨和保守黨 D.民主黨和共和黨22.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中央政治權力 B.協調當時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C.遏制農民起義 D.確保國家擺脫殖民統治 23.《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姆斯·弗里德曼說:“美國成功的秘密不在于華爾街和硅谷,不在于空軍和海軍,不在于言論自由和自由市場,美國成功在于長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的“制度”是A.君主立憲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專制 D.兩黨制24.在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經歷了資產階級與封建復辟勢力、共和派與保皇派的多次斗爭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25.俾斯麥因為與德皇意見不和被罷免,德皇的做法( ) A.合法 B.不合法 C.說不清 D.屠戮功臣第II卷(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26.(10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確立、完善和加強,反映了封建專制制度發展的軌跡。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以唐、明兩代為例,說說該制度是如何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的?(5分) (2)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 (5分)27.(2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端,內陸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有大規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天然的廣闊內陸有利于政治上的整合,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肥沃的土地、豐富的內陸資源,為相對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本經濟提供了天然基礎。 人民版《歷史I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領土狹小的城市國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這些國家中,鄉居的公民進城參加公民大會可以朝出暮歸,人們相互間比較熟悉,一國政務比較簡單,易于在公民大會中討論和表決。在領土廣闊的國家,這些條件是全不具備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兩者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的。 ——顧準《希臘城邦制度——讀希臘史筆記》材料三:黑格爾在提到希臘自然環境時說:“希臘全境滿是千形萬態的海灣。這地方普遍的特質便是劃分為許多小的區域,同時各區域間的關系和聯系又靠大海來溝通。我們在這個地方碰見的是山嶺、狹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這里沒有大江巨川,沒有開闊的‘平原流域’;這里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歷史哲學》)這種自然環境導致多種經濟形態并存,生產、生活方式多樣,航海交通和商業貿易發展。 ——岳麓版《歷史I》回答:(1)從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來看,古代中國和希臘分別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4分)(2)據材料一,從地理環境、經濟形態方面分析古代中國實行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4分)(3)據材料二、三,從政治前提、地理環境、經濟形態三個方面歸納古希臘實行該政治制度的原因。(12分)28.閱讀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招募或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等。材料二: 皇帝任命帝國首相;皇帝任命帝國官吏;皇帝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并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的全部陸軍組成一支統一的軍隊,在戰時、平時均由皇帝統率;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以及使議會延期結束。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請回答:(1)材料一出自英國的什么文件?(2分)英國頒布此文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出自德國的什么文件?(3分)它體現出什么特征?(3分)(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體有什么異同?(6分)(4)結合所學知識依據材料三分析英美兩國元首與各自議會(或國會)之間關系的差異。(3分)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歷史必修一模塊試題答題卡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26題、(1)答:(2)答:27題、(1)答:(2)答:(3)答:28題、(1)答:(2)答:(3)答:(4)答:高一歷史期中參考答案選擇題12345678910DDCCCCBDAC11121314151617181920DCDCADCDDB2122232425DABBA26.(10分)(1)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使丞相權力一分為三,中央機構更加完善,從而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明朝廢除丞相,權分六部,從而加強了皇權,地方上廢除行省,設三司,三司互不統屬,互相牽制。(5分)(2)積極影響:它在維護國家統一、防止分裂割據、抵御外來侵略、組織公共工程建設、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社會經濟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消極影響:它畢竟是以個人專制為特征的封建制度,權力的高度集中容易導致獨裁和暴政,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成為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原因。(5分)27.(20分)(1)中國實行中央集權制度(2分),古希臘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為代表的民主制度(或直接民主制度)(2分)。(2)地理環境:廣闊的內陸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2分)???? 經濟形態:自給自足的農本經濟需要中央集權。(2分)(3)政治前提:形成小國寡民的城邦,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參與政治。(4分,答出城邦制度即給4分)地理環境:環海,縱橫的山嶺和交錯的河流,把希臘人分割在彼此相對孤立的山谷和海島上。(4分)? 經濟形態:多種經濟形態并存,商業外貿發達,形成追求自由、平等、進取的精神。(4分)28.(20分)(1)《權利法案》(2分); 限制王權,擴大議會的權力。(3分)(2)《德意志帝國憲法》(3分); 體現出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3分)(3)同:都是君主立憲制。(2分)異:英國的君主“統而不治”,實權掌握在議會手中;德國皇帝擁有大權,議會權力有限。(4分)(4)英王是世襲的,不是議會選舉產生,但受議會限制;美國總統由全民選舉,與國會既分權又制衡。(3分)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地理必修1模塊試題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銀河系 B.總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2.太陽能量來源于( ) A.核裂變 B.核聚變 C.其它恒星 D.銀河系中心我國古書記載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據此完成3-5題。3.記載中所說的“黑氣”是指( ) A.耀斑 B.X射線 C.紫外線 D.黑子4.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的( )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內部 5.這種現象增多時,對地球的影響表現為( ) A.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中斷B.使地球氣候異常,從而產生“磁暴”現象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產生極光現象D.使地球高空大氣高速散逸到宇宙空間6.下列四幅圖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 A B C D7.我國北方住宅區的樓房間距理論上應比南方寬,理由是( )A.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小 B.北方冬季白晝時間比南方短C.南方氣候比北方潮濕 D.北方平原比南方開闊8.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A B C D9.國慶節這天,太陽直射點(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動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動10.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現象的地區范圍有( )A.只有在赤道上 B.只有在回歸線上C.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 D.回歸線與極圈之間的地區11.某地一年中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 ,又有兩次晝夜等長現象,該地在( ) A 赤道上 B 赤道與回歸線之間 C 回歸線上 D 回歸線與極圈之間12.下面四幅圖中,表示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射點移動狀況的是( )A B C D13.地球上一年內晝夜變化幅度最大的地區是(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歸線之間 C.南北極圈以內 D.回歸線與極圈之間14.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是 A.24小時 B.一個恒星日 C.一個太陽日 D.一個恒星年15.下面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的是(圖中虛線箭頭表示原來的運動方向,實線箭頭表示偏轉的方向)( )A B C D 16.下列各地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 B.上海 C.東京 D.莫斯科17.當地球公轉到近日點附近時 A.公轉速度較快 B.公轉速度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18.北京和廣州兩地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相比較,正確的敘述是 A.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相同C.兩地的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廣州大于北京 D.兩地的角速度不相同,線速度相同19.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C.世界各地晝夜交替現象 D.世界各地季節的變化 20.由于地球公轉而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晝夜的更替 B.海洋中洋流運動產生有規律的偏向 C.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D.地球的赤道半徑略長于極半徑21.關于晨昏線與經線圈關系的正確敘述是(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兩者重合 C.晨昏線與經線圈永不重合 D.只有冬至和夏至這兩天兩者重合22. 按照氣候統計來劃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時間應是( ) A. 4、5、6三個月 B. 5、6、7三個月 C. 6、7、8三個月 D. 7、8、9三個月23.當地球公轉到了遠日點附近時,悉尼的季節應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4. 舊金山(西8區)4月30日20時飛機起飛經18小時到達北京(東8區),飛機降落時當地的區時是 A.5月1日6時 B.5月2日12時 C.5月1日12時 D.5月2日6時25.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質鉆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層和化石 D.實地考察26.目前認為巖漿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 A.地殼 B.下地幔 C.軟流層 D.地核27.巖石圈是指 A.地殼 B.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C.地殼和地幔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的部分28.下列地區中,地殼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東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29.如果某日某時刻120°E與晨昏線的一部分重合,則該日可能是 A.秋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任一天30. 同一條經線上 A.自轉線速度相同 B.地方時相同 C.日出時刻相同 D.自轉角速度相同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地理必修1模塊試題答題卷選擇題答題卡(共60分)二.非選擇題 (5個大題,共40分)31.讀圖完成下列要求:(9分)(1)用箭頭在地球公轉軌道上表示出地球的公轉方向。(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天體名稱:A ,B ,C ,D 。(3)圖中共包括 級天體系統,其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它之所以成為中心天體的原因是 。(4)據圖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之一是 。32.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此圖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1分)(2)圖中A點的時刻為 ,D點的晝長為 ,這一天C點的晝長是 。(3)圖中A、C、D三點中,太陽高度小于00的是 , 等于00的是 。 (4)圖中A、B、C、D四點中,此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晝長由短到長的順序是 。33.右圖為地球某日日照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該圖表示的是每年___________(北半球節氣)日的情況。此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______________。(2)圖中,甲、乙兩地均位于晨昏線中的_____________線(晨、昏)上。(3)此日我國南極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長_____________小時。(4)圖示所示日期,下列地點中正午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最大值的是(雙選)( ) A.北京 B.廣州 C.甲地 D.乙地 (5)該日甲地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34.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圖中A、B、C、D四點的節氣(北半球)是A、 B、 C、 D、 ;(2)當地球位于C點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是 ,北京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3)地球公轉至 點時,我國東部地區出現高溫多雨的天氣。(4)從D到A太陽直射點將向 (南或北)移動,到A點時,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的地區是 。(5) 地球公轉至A、B、C、D四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點時,南北半球晝夜平分。35.讀“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在左圖中填上地震波代號。P:縱波 S:橫波。(2)無論縱波還是橫波在經過a界面時,速度都明顯加快,a為__________界面;橫波經過 b界面時消失,縱波速度突然減緩,b為________界面。(3)寫出地殼內部三大圈層的名稱。A為________ __B為__ _____C為_____ ___高一年級地理必修1模塊試題答案選擇題答題卡(共60分)CBDAAAACDCCCCBBAACCCBCDDBCBAAB二.非選擇題 (5個大題,共40分)31.(1)逆時針方向 (2)地球 彗星 小行星帶 天王星 (3)2 太陽 質量最大,引力最大 (4)地球附近的行星際空間,大、小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繞日公轉軌道面幾乎在一個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之中。32.(1)12 22 (2)12時 12小時 4小時(3)D C (4)A>D>B>C C<D<A<B33.(1)夏至 23°26′N, (2)晨 (3)24 (4)A、D(5)66°34′ 34.(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3)A (4)北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 南半球(5)B D 35.(1)略(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3)地殼 地幔 地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政治必修一模塊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寫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國外有人將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鳥鳴等聲音錄下來,復制出錄音帶高價在城里出售,賣“聲音”賣出了財路。錄制的聲音之所以能成為商品,是因為( )A.它凝結了人類勞動并用于交換 B.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為商品出售C.它是人類勞動的產物 D.它能給人以精神享受2.近期海南天氣太冷了,暖棚菜供不上,所以 黃瓜零售價是4塊5一斤,很多市民都表示太貴“買不起”。這里貨幣執行的職能與下列選項中貨幣執行的職能相一致的是( )A.交房租460元 B.付購物定金460元 C.一件上衣標價460元 D.用460元買一件大衣3.由于天氣等原因,我國多處地方新鮮蔬菜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購買者爭相購買。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新鮮蔬菜價格可能會下降 ②新鮮蔬菜價格可能會提高③會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 ④此時會形成買方市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2010年我國城鄉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5%和41%,2020年有望下降到30%和40%以下。隨著我國家庭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說明( )①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②我國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金額不斷減少 ③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改善 ④我國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下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考試前,甲同學購買黑色簽字筆支付現金2元,同時交給商家上次賒欠的筆記本錢3元。這里,貨幣先后執行的職能是 ( )A.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價值尺度和支付手段6.某高一政治學習小組在調查中發現: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場出售,其價格有時高有時低;不同商品在同一市場出售,其價格有高有低。這是因為 ( )A、前者因為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后者因為價值決定價格B、前者因為價值決定價格,后者因為供求關系影響價格C、二者都是受供求關系影響D、二者都是由于價值決定價格7.據新華網消息,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走紅后,各網站競相推出《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下載鈴音,一般為2元每首。下載的彩鈴是( )A.商品,因為它既有使用價值,又能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B.非商品,因為它盡管是勞動產品,但沒有用于交換C.商品,因為它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 D.非商品,因為它盡管有使用價值,但沒有價值8.商品的價格變動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下列消費品的消費量受價格影響較小的是( )A.糧食、蔬菜、雞蛋等 B.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C.化妝品、裝飾品等 D.家庭轎車9.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A.生產資料公有制 B.國有經濟 C.集體經濟 D.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10.貨幣的本質是( )A.一般等價物 B.商品 C.金銀 D.人類勞動11.在我國外匯市場上,下列情況屬于外匯匯率升高的是 ( )A.100歐元兌換的人民幣由原來的999元到1001元B.100美元兌換的人民幣由原來的827.30元到826元C.100元人民幣能夠兌換更多的日元D.人民幣幣值上升,外國貨幣幣值下降12.當前,部分中學生在日常生活消費中出現了追求名牌的風氣。針對這種現象,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①摒棄盲目攀比,但不反對名牌②名牌現代、前衛,崇尚名牌合情合理③反對盲目攀比,摒棄名牌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對待名牌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假定某國待售商品量2 000億件,平均每件商品價格為10元,貨幣每年平均流通4次;當年該國流通中需要貨幣量是________億元。當年該國政府實際發行了10 000億元紙幣,這時的1元相當于________元,就會________ ( ) A.5 000 0.25 使紙幣購買力下降 B.5 000 0.5 引發通貨膨脹C.5 000 0.5 使紙幣購買力提高 D.20 000 2 使紙幣升值14.“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投資需求是中間需求,只有最終需求旺了,經濟才能真正地啟動起來。”這里強調的是 ( )A.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 B.消費對生產的決定作用C.消費與生產互相決定 D.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15.下列四組關系中,正確的一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經過挑揀、清洗、消毒、保鮮、包裝等一系列工序后,青椒、豆角、金針菇等普通蔬菜的價格往往能夠增加不少,其根本原因在于這些蔬菜的( )A.使用價值量增加了 B.價值量增加了C.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D.質量提高了17.李先生最近升職為公司總經理,年薪25萬,其妻子也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于是他們通過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現已拿到房子的鑰匙,徹底改變了租房的歷史。今年期間,他們還隨旅行社到上海參觀了世博會。對李先生家的消費類型可作以下認識( )A.從產品類型看,購房屬于有形商品消費,旅游屬于享受資料消費B.從交易方式看,租房屬于租賃消費,現在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商品房屬于貸款消費C.從交易方式看,租房屬于生存資料消費,現在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商品房屬于發展資料消費D.從消費目的看,旅游屬于生存資料消費18.如果有幸你到上海觀看世博會,除了隨身攜帶的零花錢,你的最佳選擇是帶上( )A.大量現金 B.信用卡 C.支票 D.外匯19.右圖是近年來我國汽車的市場價格波動圖。B點比A點價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A.供不應求 B.價格政策C.勞動生產率提高 D.商品質量下降20.生產同樣一只茶杯,甲耗費了3小時勞動時間,乙耗費了4小時勞動時間,丙耗費了2小時勞動時間,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場上出售,這時( )A.甲生產的茶杯價值量大 B.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大.C.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大 D.甲、乙、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一樣大21.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貨幣數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需要的貨幣數量 ( )①與貨幣價值成正比 ②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③與商品價格水平成反比 ④與流通中的商品數量成正比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這就是說( ) ①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多少紙幣是由國家決定的②紙幣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國家決定的③每種面值的紙幣各發行多少是由國家決定的④每種面值的紙幣各代表多大價值是由國家決定的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3.在罐裝液化氣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許多家庭買了電磁爐來做飯。這說明( ) A.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必然導致該商品需求量的急劇減少B.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必然導致其替代品價格下降C.供求關系能直接決定商品的價格D.當某種商品的價格較高時消費者會積極尋找其替代品24.在人們消費中,消費者擁有某種商品一定時期的使用權,但不擁有該商品的所有權,具有這種特點的消費是( )A.錢貨兩清消費 B.貸款消費 C.租賃消費 D.綠色消費25.20世紀70年代人們吃的是“溫飽”;80年代吃的是“口味”;90年代吃的是“花樣”;現在,人們吃的是“健康”。不同的時代,消費的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主要說明了( ) ①家庭消費從低級逐步向高級發展 ②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恩格爾系數不斷提高 ③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取代了生存資料消費 ④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消費結構的變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第II卷(非選擇題)二、簡答題:請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相關知識,簡要回答問題。(共50分)26.( 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田先生一家三口人。田先生是民營企業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某企業的主管,女兒是一家公司的技術顧問,收入也很高。他們在一著名小區通過一次性付款的方式購買復式住房一套。在節假日,一家三口常雇傭一輛舒適的旅游車在導游的引導下觀光旅游,家中一切雜務由保姆處理。請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1)結合材料分析,田先生一家的消費水平受什么因素的影響?(4分)除此之外,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還有哪些因素? (4分)(2)分析田先生一家購房、雇傭旅游車、雇傭保姆各屬于什么消費類型?(7分)27.( 21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綠色無公害蔬菜出現熱銷局面,且其價格比普通蔬菜價格高于30%-40%。與此相反,隨著生產技術的日趨完善,我國小汽車的價格每年呈現現約15%的下跌趨勢。(1)運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綠色無公害蔬菜價格上漲和汽車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12分)( 2)簡要分析價格變動對于生產經營者的影響。(9分)28.(14分)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一代被稱為“80后”。他們經歷了市場經濟、全球化、互聯網進程的洗禮,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呈現出鮮明的消費特征:追求時尚、個性——標榜“我就喜歡”,崇尚“我有我風格,我的地盤我做主”,喜歡追隨時尚、新鮮、前沿的消費潮流。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檔,講究排場,相互攀比。傾向超前消費——敢于“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許多人雖然經濟能力不強,但敢于貸款買車、買房。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1).結合上述材料簡要概括“80后”的消費特征所體現的消費心理。(6分)(2).針對“80后”的消費現象,如果讓你就“做理性的消費者”寫一份倡議書,請列出提綱要點。(8分)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政治必修一模塊試題答題卡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2131415答案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簡答題:請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相關知識,簡要回答問題。(共50分)26.(1)(2)27. (1)(2)28.(1)(2)高一政治試卷參考答案1-5 ACCBB 6-10 ACAAA 11-15 AABDB 16-20 BBBCD 21-25 CDDCD26.(本題15分)(1)居民消費水平的高低,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田先生一家收入水平高,決定了其消費水平高。(4分)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因素還有:物價水平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家庭的人口數量;居民的消費觀念等(4分) (2)①田先生一家一次性購買住房屬于錢貨兩清的消費,從產品類型看屬于對有形商品消費,從消費目的看屬于生存資料消費。(3分)②田先生一家雇傭旅游車觀光屬于享受性資料消費。雇傭保姆消費屬于勞務消費。(4分)27.(本題21分)(1)①價值決定價格,并受供求關系影響。生產無公害蔬菜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價值量大。同時市場需求量大,供應量小,所以無公害蔬菜價格高。(6分)②汽車降價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價值量發生了變化。隨著汽車生產技術的日趨完善,商品生產者普遍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致使汽車價格下降。(6分)(2)①調節生產規模。②提高勞動生產率。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每點3分)28.(本題14分)(1)追隨時尚、新鮮、前沿的消費潮流,體現了從眾消費心理(2分);追求個性、與眾不同體現了求異消費心理(2分);追求享受和品牌、講究排場體現了攀比消費心理(2分)。(2)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跟風隨大流消費、情緒化消費和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增強可持續性消費理念;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戒奢從儉,反對鋪張浪費。(每點2分)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物理必修1模塊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48分每題正確的不止一項,選對得4分,漏選得2分,錯選得0分)1.以下的計時數據指時間間隔的是( )A.我們下午3點20分出發,不要遲到;B.我校的百米跑記錄是12秒8 ;C.1997年7月1日零時我國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D.世界杯足球決賽在今晚8時開始。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下列物體中可以當作質點處理的是( )A.研究飛機從北京到上海的時間,可以把飛機當作質點;B.確定輪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時,可以把它當作質點來處理;C.作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D.研究火車通過路旁一根電線桿的時間時,火車可以當作質點來處理。3.關于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參考系可以任選B.研究物體的運動時,應先確定參考系C.參考系必須選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不動的其他物體D..實際選取參考系的原則是對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4.甲乙兩個質點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 )A.乙比甲運動的快B.乙的速度變化率為零C.第2 s末乙追上甲D.它們相遇時甲乙都走了40m的位移5.給滑塊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當滑塊速度大小減為時,所用時間可能是 ( )A. B. C. D. 6.在變速直線運動中,下面關于速度和加速度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與速度無必然聯系B.速度減小時,加速度也一定減小C.速度為零,加速度也一定為零D.速度增大時,加速度也一定增大7.如圖是一物體的s—t圖象,則該物體在6s內的位移是 A.0 B.2m C.4m D.12m8.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出發沿同一直線運動時的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除出發點外甲、乙還會相遇兩次。B.甲、乙兩次相遇的時刻分別是1s末和4s末。C.乙在前2s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s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D.0-2s內甲、乙運動方向相同,2-6s內甲、乙運動方向相反。9.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3s內通過的位移是3 m,則 ( )A.前3s的位移是6 m B.3s末的速度是3.6 m/sC.3s內的平均速度是2 m/s D.第5s內的平均速度是5.4 m/s10.下列關于位移與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B.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的路徑C.質點通過的路程不為零,但位移可能為零D.只有質點做直線運動時,它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大小11.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加速度、速度、時間 B.速度、力、時間、平均速度C.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D.速度、質量、加速度、路程12.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幾天,通向汶川的公路還真是難走,這不,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經4s停在巨石前。則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等于1:2B.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v1:v2等于2:1C.加速、減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D.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之比a1:a2等于1:1二、實驗題(每空3分)13.(12分)某同學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本圖中沒有畫出),如下圖所示,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分別為AB=3.80 cm,BC=4.60 cm,CD=5.40 cm,DE=6.20 cm,EF=7.00 cm,FG=7.80 cm。 (1)試根據紙帶上的距離,計算出打下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D=______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3)根據上圖中的v-t圖線,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一位有效數字)(4)計算出打下G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____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三、計算題(題型注釋)14.(8分)一子彈擊中木板的速度是600 m / s ,歷時0.02 s 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時的速度為300 m/s ,則子彈穿過木板時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15.(10分)一質點從A點靜止開始以1m/s2的加速度勻加速運動,經5s后達B作勻速運動,最后2秒的時間使質點從C點勻減速到D點速度為零,則:(1).質點勻速運動的速度是多大?(2).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是多大?16.(10分)飛機著陸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著陸速度為60 m/s,求: (1)它著陸后12 s內滑行的位移x;(4分) (2)整個減速過程的平均速度;(3分) (3)靜止前4 s內飛機滑行的位移x′(3分).17.(12分)某人騎自行車以4m/s的速度勻速前進,某時刻在其前面7m處以10m/s速度同向運行的汽車開始關閉發動機,以2m/s2的加速度減速前進,求:(1).此人追上汽車之前落后于汽車的最大距離?(2).此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汽車?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物理必修1模塊試題答題卡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實驗題13. (1)試根據紙帶上的距離,計算出打下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D=______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3)根據上圖中的v-t圖線,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一位有效數字)(4)計算出打下G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____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三.計算題1415.16.17.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物理必修1模塊試題參考答案1.B 2.AB 3.ABD 4.D 5.BC 6.A 7.A 8.AC 9.BD 10.BC 11.C 12.AC13.(1) 0.58(3) 0.8 ;(4) 0.82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問題。;;14.m/s2 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大小為m/s2 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15.本題考查加速度的概念,注意要規定正方向(1).5m/s(2).2.5 m/s2【解析】略16. (1)300 m (2)30 m/s (3)48 m【解析】(1)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有a=-6 m/s2 飛機在地面滑行最長時間t== s=10 s 所以飛機12 s內滑行的位移等于10 s內滑行的位移 由v2-v=2ax可得x== m=300 m. (2)法一 v== m/s=30 m/s 法二 v== m/s=30 m/s. (3)可看成反向的勻加速 x′=at2=×6×42 m=48 m. 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而應用,先規定正方向,由公式t=可求得運動時間為10s,所以飛機減速10s就已經靜止了,由公式v2-v=2ax可求得滑行長度,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2問,把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看做反方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計算比較簡單17.(1).16m(2).8S【解析】(1)當自行車與汽車同速時二者距離最遠。對汽車:t=X汽=對自行車:x自=V自·t=4m/s×3s=12m△xmax=x汽+x0-x自=21m+7m-12m=16m(2)當自行車追上汽車時: X自=x汽+x0 V自t=v汽·t- 即t2-6t-7=0 解之得t1=7s t2=-1s(舍去)又因為t=7s時,汽車已經停止運動。對汽車X汽=25m故相遇時間:t=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模塊試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散文的“散”與“文”(節選)?? 朱向前?? ⑴為什么叫“散文”?——先哲有言:“散文就是和友人松散地聊天”,“散文就是思想的散步”,“散文就是散漫的文體”,“散文就是自由”云云。種種說法,多不離一個“散”字。在我看來,這個“散”字強調的是一個散文家的本色的輕松自然的流露。因為散文既沒有詩歌的韻律和節奏,也少有小說的情節和故事,它主要不依靠“行頭”來支撐和夸張自己——不要堂皇氣派的西裝革履,也不要珠光寶氣的晚禮服,它只是身著泳裝松散隨便地走向海灘,在陽光下裸露真實的胴體,正所謂“是大英雄自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⑵如此說來,一篇散文的好壞和它的形式技巧的干系反倒不大了,而主要取決于它是否有一個天生麗質的“真身”,有則嬉笑怒罵皆成佳構,無則扭捏作態終是廢話。只是這“真身”涵蓋甚廣,它包括一個人的才情、學養、個性、氣質和人生歷練乃至一個人的全面展示,一個散文家的修煉過程,也就是一個“人”的修煉過程。人生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大容易做出真散文來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同意這樣一種說法的:詩歌是屬于青年的,而散文更屬于中老年。因為前者需要一種如火的激情,而后者則需要一種如水的心境。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入世漸深,經歷了幾番人世滄桑之后,開始把很多事物推遠了,看輕了,看淡了,進入了一種散淡如菊,我心悠然的淡泊與超脫的境地,才有可能獲得一副審美的心情與眼光,從而寫出真正的耐得咀嚼的韻味悠長的美文。?? ⑶就像大自然,春天的繁華熱鬧,夏天的炎熱躁動,才能迎來秋天的清淡寧靜;亦如太極高手,內心深厚卻從容不迫,沒有了虎氣,沒有了獅吼,只剩得了鶴步的悠閑。故而,我們讀中年以后的林語堂、周作人、梁實秋,就更能體會“愈老的姜愈辣”這句話的內涵了。就以當前文壇論,幾把做散文的好手也大都是年屆不惑之后才更見出爐火純青的火候的,無論是余秋雨的底蘊豐厚,還是張承志的沉郁蒼涼,也無論是賈平凹的清淡古稚,還是周濤的氣勢恢宏,莫不可作如是觀。從此一角度看,散文對于青少年來說,倒未覺得是一種十分相宜的文體。 (原載2009年5月24日《光明日報》)??1.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表述與第⑴段中劃線句子含意不太接近的是( )??(3分) A、散文的好壞和它的形式技巧的關系不是太大。?? B、散文主要不依靠“行頭”來支撐和夸張自己。?? C、散文是一種散漫的文體,是一種自由的文體。?? D、散文是一個散文家的本色的輕松自然的流露。?? 2.下列說法中,能說明“散文更屬于中老年”的一組是( )(3分)①中老年在才情、學養等方面有優勢;②中老年在寫作形式、技巧方面日趨成熟;③中老年進入了淡泊、超脫的境地;④中老年有一副審美的心情與眼光;⑤中老年有秋天般的清淡寧靜;⑥中老年對人生充滿激情與思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②④⑤⑥ 3.下列各句都是從文章中提取出來的,最能體現文章主旨的一項是( )(3分)?? A、“散”字強調的是一個散文家的本色的輕松自然的流露。?? B、人生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大容易做出真散文來的。?? C、詩歌是屬于青年的,而散文更屬于中老年。?? D、散文對于青少午來說,倒未覺得是一種十分相宜的文體。??? 二、古代詩歌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夜縋而出?????????? 縋: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B. 敢以煩執事????????? 執事:辦事的官吏C.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攜帶的物品D.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闕:使……缺,損害5.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①是寡國之過也。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③行李之往來。④朝濟而夕設版焉。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⑥唯君圖之。⑦共其乏困。?A.②③⑤⑦?? B.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⑦⑧????? D.④⑤⑥⑦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的是( )(3分)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說明不滅鄭對秦國有利。 B.“夜縋而出”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見秦君,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的義勇精神。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說明秦、晉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益沖突。D.“朝濟而夕設版焉”,是說晉文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計好了防御工事。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詩歌閱讀(10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10題。鄉 愁 ———余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8.詩中“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各有什么含義?(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詩人是如何來抒發內心的鄉愁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詩四小節,每小節都有形容詞,如“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三小題作答,共6分)(1)鷹擊長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2)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的心頭蕩漾。(徐志摩《再別康橋》)(3)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與,不知;__________ _不武。(4)又前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____。(《荊軻刺秦王》)(5).__________________,大禮不辭小讓。_________________,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9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9分)又見荷塘月色吳兆民?? ①今晚上,我終于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 ②荷塘邊隨風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昏黃的路燈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今晚雖不是滿月,但它的清輝似乎不減當年,把眼前的荷塘盡情傾灑。?? ③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于人們的頭腦里:我已從想像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這滿塘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里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在那里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 ④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水里的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 ⑤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凄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展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前面豎立著一塊碑石,記載著近春園歷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顯得有些靜穆。月光在靜靜往這里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彩,我也被其細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邀遠、透亮而圣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 ⑥75年前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一人來到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里傾瀉,一生操守在這里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受不住磨難變節了,經受不住誘惑茍且了,經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那夜,你一人在這里的默想和表白,說不上莊嚴,充其量只是幾天后以《荷塘月色》藝術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卻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實踐。沒有哪一個要求你去這樣做,也沒有哪一個去監督你這樣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覺、意志、風范。你雖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俄死也不領美援面粉,成了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的人。也許有人不屑,也確實有人不屑,但這反而襯托出你的崇高,因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類。?? ⑦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回轉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⑧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 ⑨社會發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代文明民族還要不要氣節?現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雖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凈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作為領受現代文明熏陶的人,為什么就不能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不斷溫習、時時記取75年前那份富有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復我們人本性的一劑良藥。?? ⑩荷塘上的清風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選自2008年8月《人民日報》有刪改)??(1)第③段中加點的兩個詞語“根植”與“移植”能不能互換?請說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分條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中“不能釋懷”的內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第⑨段中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的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說這是“陳舊而永恒的人生命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從追尋朱自清的足跡寫起,接著結合史實評價了他的高潔人格,最后聯系現實,深化了文章主題。?? B、文章第②段中的劃線句子寫楊柳迎風飄拂,其目的是引起對朱自清先生的懷念,“情意眷眷”用詞貼切。?? C、第③段中,作者描寫了眼前所見的月下荷塘的美景,空靈灑脫,與朱自清先生的描寫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第⑥段采用第二人稱的手法,有利于作者宣泄內心的情感,表達對朱自清崇高氣節的贊美之情。?? E、本文運用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既高度評價了朱自清,又探求了發人深思的人生命題。 四、語言文字運用??(17)13.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3分)A.作揖(yī) 狂吠(fèi) 血泊(pō) 彈冠相慶(guān)B.浩劫 (hào)叱罵(chì) 教誨(huǐ) 綠草如茵(yīn)C.拍攝(shè) 租賃(lìn) 解剖(pāo) 罄竹難書(qìng)D.修葺(qì) 舔舐(shì ) 創傷(chuāng) 怙惡不悛(quān)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外交行事綿里藏針,柔中帶剛,在關鍵時刻展露外交鋒芒已成為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的外交風格。B.他的所作所為誰都看在眼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們也不必為他掩飾了。C.到了基層如果不能深入下去開展調查研究,那么對情況的了解只能如霧里看花,終究會隔著一層。D.伴著落日的余暉,詩人緩步登上了江邊的這座歷史名樓,極目遠眺,晚霞盡染,鴻雁南飛,江河日下,詩意油然而生。 1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A.第十八屆全國書博會在鄭州舉行,廣東參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種以上,其中《王蒙自傳》、《我在央視》等一批精品備受讀者青睞。?B.福建土樓具有防匪防盜、防震防潮、冬暖夏涼、生活方便,雖經百年風雨或戰爭硝煙,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東方古城堡”之美譽。?C.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把農業放到國民經濟大格局中統籌謀劃。?D.新教材在練習題的設計上用力甚多、改動頗大,因為練習題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徑.16.看下面的漫畫,先簡要說明漫畫內容,再揭示漫畫的寓意。(8分)? (1)說明漫畫的內容。(不超過75個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漫畫的寓意。(不超過15個字)(3分) 五、寫作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40分)一個美國在華投資人說:“我們美國人吃香蕉是從尾巴上剝,中國人總是從尖頭上剝,差別很大,但是沒有誰一定要改變誰的必要吧?”其實,阻礙我們改變剝香蕉方式的原因,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弱智與近視。遇事,先試試換個角度去想想。香蕉是可以從兩頭吃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沿襲某種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一定的習慣,由此而影響著對事物的看法與行為效果。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改變一下思維和行為方式,可能會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而有遠見。請以“人們需要經常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2.立意自定。3.除詩歌外文體自選。4.題目自擬。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襲。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一模塊試題答題卡題號123456131415答案 7. (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0.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三小題作答,共6分)(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2.(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16. (1)說明漫畫的內容。(不超過75個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漫畫的寓意。(不超過15個字)(3分) 17.作文(40分)高一期中語文試卷答案1.C2.B(好的散文與它的形式技巧的干系反倒不大,故②錯;激情屬于詩歌,故⑥錯)3.B4.CA解析:國:今義“國家”,文中指“國都”。東道主:今義“請客的主人”,文中指“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行李: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文中指“出使的人”。乏困:今義“疲勞”,文中指“食宿”(古代“行而無資謂之乏,居而無食謂之困”)。夫人: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文中指“那人”,即秦穆公。D項,從文中可知是晉惠公。(1)越過別國(晉國)而把遠地當做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實力就相對削弱了。(2)如果你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經過,(鄭國可以為他們)供應缺乏的東西。這對你來說,也沒有害處。8.“郵票”的含義是指“我”在書信中傾吐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船票”是“我”屢次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明證;而“墳墓”是表達“我”失去親人的絕望和痛苦;“海峽”則是抒發對祖國大陸深切的思念和期盼。9.(1)時間的順序: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表明鄉愁的連續不斷和綿綿悠長,感情真摯濃烈。(2)空間感覺:郵票的兩頭,船票的兩頭、墳墓的內外及海峽天各一方,空間可以隔開親人,卻隔不斷無盡的思念,令人讀后意味深長。10.加上這些形容詞,是形成一種對比。“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從空間角度看,都是很小的,不大的物體,但正是在這些小東西和小物體上,凝聚了幾代人不盡的憂愁和思念。這種對比感是強烈的,越發襯出了詩人內心鄉愁之綿長悠遠,表達了詩人幾十年來的內心傷痛,令人為之震憾感慨。11.(1)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2)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3)因人之力而敝之,以亂易整(4)風蕭蕭兮易水寒,發盡上指冠(5)大行不顧細謹,如今人方為刀俎(1)不能互換。根植”是說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優美景色已在讀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移植”是說“我”對“荷塘月色”的意境作了別具匠心的處理。12.(2)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實踐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領受現代文明熏陶的人應該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融入現代文明的現代社會還需要堅持操守與氣節。12.(3)自覺固守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舊時代的人要面對這一問題,新時代的人同樣要面對并回復這一問題。12.(4)CE(C中朱自清描寫荷塘的美景采取的是實寫,而本文作者描寫荷塘的美景采取的是虛寫;E中“說明”的表達方式在文章中沒有明顯的運用)答案:C。解析:C項“剖”應讀成pōu。其余幾項有些字要防止誤讀,A項莫把“揖(yī)”誤讀成“輯”(jí)。D項“創傷”念chuāng,不念chuàng。“怙”念hù,“悛”不念jùn。D,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15.D 解析:A.不合邏輯,同時用“至少”與“以上”矛盾,應刪去其中一個。B.成分殘缺,缺少了與“具有”搭配的賓語中心詞。c項,“站在”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小康”后加“的高度”;16.(1)漫畫的標題為《小祖宗在軍訓》。圖中烈日下有兩個孩子身穿軍裝正在齊步走,一個孩子揮汗如雨;另一個孩子腳下卻有陰涼,原來,他的母親正隔著籬笆為他撐傘。?(2)諷刺了家長溺愛子女的現象。五、寫作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40分)一個美國在華投資人說:“我們美國人吃香蕉是從尾巴上剝,中國人總是從尖頭上剝,差別很大,但是沒有誰一定要改變誰的必要吧?”其實,阻礙我們改變剝香蕉方式的原因,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弱智與近視。遇事,先試試換個角度去想想。香蕉是可以從兩頭吃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沿襲某種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一定的習慣,由此而影響著對事物的看法與行為效果。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改變一下思維和行為方式,可能會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而有遠見。請以“人們需要經常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2.立意自定。3.除詩歌外文體自選。4.題目自擬。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doc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doc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doc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doc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doc 甘肅省威武市涼州區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