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主題單元設計主題單元標題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作者姓名所屬單位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郵政編碼學科領域 (在內打 √ 表示主屬學科,打 + 表示相關學科)思想品德 音樂 化學 信息技術 勞動與技術 語文 美術 生物 科學 數學 外語 歷史 社區服務 體育 物理 地理 社會實踐 其他(請列出):適用年級高中二年級所需時間4課時(每周 2 課時,共 4 課時)主題單元概述 (簡述單元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單元的組成情況,解釋專題的劃分和專題之間的關系,主要的學習方式和預期的學習成果,字數300-500)本單元是全書的重點,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全書的落腳點。因為我們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樣”,知道了如何看待我們周圍的世界,目的就是為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服務于我們改造世界的活動。由于第二、第三單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講如何正確看待我們周圍世界、而沒有把如何正確看待社會和人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進行討論。因此第四單元首要講清楚的一個內容就是社會歷史觀。即專題一的內容,專題二是全書的邏輯重點,專門講人生價值的實現。專題三是對這一單元中沒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進行討論,同時也是對價值觀的有關內容進行總結。本單元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并通過案例教學、社會調查和課堂辯論,深化認識。讓學生了解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主題學習目標 (描述該主題學習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知識與技能:1、識記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2、識記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和導向作用,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如何實現人的價值。3、理解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4、理解如何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和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理解過程與方法:1、通過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通過開展收集、制作相關學習資料的活動,體驗信息技術手段在學習中的應用;3、通過對社會歷史的主體理論的學習,形成自覺堅持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4、通過學習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具有自覺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堅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為社會歷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2、堅定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3、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樂于奉獻,在勞動中不斷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回報他人。4、勇敢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與挫折,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對應課標識別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表現,說明價值判斷的意義,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剖析生活實例,說明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領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剖析價值沖突的實例,體驗價值比較、鑒別、選擇的過程,認同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價值標準,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闡明生活的意義,理解只有對社會做出貢獻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主題單元問題設計1、你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嗎?2、你知道社會歷史發展的有關知識嗎?3、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包括哪些知識點?3、你了解人生價值的有關知識嗎?專題劃分專題一:尋覓社會的真諦 ( 2課時) 專題二: 實現人生的價值 ( 2 課時)專題三:研究性學習:堅定理想 鑄就輝煌 (1課時)專題一尋覓社會的真諦所需課時2課時專題一概述 (介紹本專題在整個單元中的作用,以及本專題的主要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和學習成果)本專題屬于社會歷史觀的范圍。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社會歷史觀的基本觀點,目的是為下一專題講人的價值與價值觀、價值判斷與選擇、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作準備。本專題的邏輯結構是:由社會的本質,引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正是人的實踐活動推動了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引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本專題學習目標 (描述本專題學習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1、識記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2、通過對社會歷史的主體理論的學習,形成自覺堅持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3、堅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為社會歷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本專題問題設計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如何理解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基本矛盾?3、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4、為什么說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所需教學材料和資源(在此列出學習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支持資源)信息化資源網絡視頻常規資源教材教學支撐環境多媒體教室其 他學案,學習筆記學習活動設計(描述本專題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專題一第二課時課前準備:1、學生仔細閱讀教材2、全班學生分成4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挑選一名小組長3、各小組根據分工課前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搜集整理有關案例,并制作成4、由小組長組織嘗試提出一些問題,初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學習過程:活動一:觀點爭鳴教師呈現關于“人類社會的歷史到底是誰創造的”這一問題的兩種基本觀點(小組討論交流,代表展示交流成果,生生互評,師引導學生分析人民群眾的具體內涵)活動二:成果展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第一小組利用PPT展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其他小組的同學補充相關資料,生生互動、互評)第二小組代表展示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的相關視頻、文字或圖片資料,其他同學補充相關資料,小組合作交流預設的問題,生生互評。教師引導學生具體分析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的具體體現。第三小組代表展示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小組合作交流,補充相關資料,教師歸納總結)活動三:成果展示(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第四小組代表利用PPT展示近幾年黨和政府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的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問題:1、從哲學的角度思考,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關注民生?2、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3、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有何意義?(其他小組補充相關時政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交流成果,教師歸納升華)活動四:體驗踐行視頻《尋找最美的鄉村教師——為了一句承諾》思考:1、對于鄉村教師林展坤的行為很多人不理解,你能理解他的選擇嗎?請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作以分析。 2、 如果你是林展坤,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教學評價(列舉本專題中要評價的學習要素和所使用的評價工具或方法)可評價的學習要素:1、自主學習效果評價方法:自我檢測評價指標:自測題完成迅速準確2、課堂合作探究 評價方法:評價量表,學生自評+互評評價指標:小組討論交流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觀點正確,思路清晰3、成果展示評價專題二實現人生的價值所需課時2課時專題二概述 (介紹本專題在整個單元中的作用,以及本專題的主要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和學習成果)本專題核心內容是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人生價值。首先介紹什么是價值和人生的價值——價值觀有哪些導向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應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此基礎上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本專題學習目標 (描述本專題學習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1、識記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和導向作用,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如何實現人的價值。2、通過學習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具有自覺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3、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樂于奉獻,在勞動中不斷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回報他人。本專題問題設計什么是價值和價值觀?人生價值的內容?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的價值?如何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所需教學材料和資源(在此列出學習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支持資源)信息化資源視頻“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故事”, 網上查詢、收集、整理的有關資料,PPT課件常規資源教材教學支撐環境多媒體教室其 他學案,學習筆記學習活動設計(描述本專題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專題二第一課時學習策略課前:1、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對課本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2、課前分兩個活動小組,多種途徑(如網絡等媒體、聽身邊人講述等)搜集關于價值觀導向作用的典型事例或名言等。第一小組重點負責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第二小組重點負責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課上:結合菏澤特產的作用,張麗莉的事跡讓學生深入領會價值、人的價值及價值觀道的概念,通過學生的展示讓學生感悟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整個教學設計貫穿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學習過程:情景導入:(課前播放《春江花月夜》)親情、愛情、金錢、健康、地位、技能、請你任選其中三件、并說明原因展示:師:親情、愛情、金錢、健康、地位和技能都是世間美好的事物,我們不可能全部擁有,只能有所取舍,假如讓你選擇其中三件,你如何選擇?情景探究一:價值的含義展示:菏澤特產:牡丹、魯錦等圖片思考:這些特產對我們有什么積極意義(價值)?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價值的含義,并強調:1、哲學上所講的價值指的是一種關系,是對各種具體物的價值的概括和總結,2、物之所以有價值是基于它們的自然屬性。情景探究二:人的價值播放視頻:《瞬間彰顯大愛——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展示主要事跡。問題:1、張麗莉的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2、在我們班級或社會還有哪些樂于奉獻的典型?說來與大家共享,3、從這些感人的故事中,你認為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小組內合作交流,展示交流成果,教師歸納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人生真正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成果展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的學生分別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價值觀對人們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的相關資料,(可以講解或制作PPT)其他同學補充相關資料,教師引領學生分析相關問題。暢所欲言:尋找人生真諦: 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高爾基說: 給比拿更讓人快樂。 周恩來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這是他們的價值追求的具體體現。 請自創或引用名言警句來表達你們在職業觀、幸福觀,家庭觀,愛情觀,義利觀等方面的價值追求。情感升華:(配音朗誦,或學生朗誦)教學評價(列舉本專題中要評價的學習要素和所使用的評價工具或方法)可評價的學習要素:1、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評價方法:使用評價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指標:材料搜集屬實;收集的信息與主題有關;能對信息整合與分類2、課堂展示評價評價方法:現場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評價指標:展示材料是否新穎、典型,問題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