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堅持新發展理念【標 題】高中政治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三課 第一框《堅持新發展理念》【教學時間】2課時(1課時40分鐘)【課 型】新授課【教材版本】2019統編版【課標要求】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闡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黨和政府重視民生的實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認識到新發展理念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理念,進一步相信黨和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分析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涵和具體要求,明白新發展理念是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科學地認識和理解新發展理念。【教學重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涵【教學難點】創新的原因、五個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教學策略】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課前預習相關知識【教學安排】一、組織教學:師生互問好!二、導入新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9年,擁有14億人民的中國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接下來,面臨我們的有兩種發展結果,一種是接著發展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一種是停滯不前甚至還會倒退,即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行首先提出的一個概念,指一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階段)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式轉變,導致新的增長動力特別是內生動力不足,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同時,快速發展中積聚的問題集中爆發,造成貧富分化加劇、產業升級艱難、城市化進程受阻、社會矛盾凸顯等。以拉美巴西等國家為例,他們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中國彼時才開始改革開放,直到2007年,這些國家仍然是中等收入國家。中國應該如何避免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呢?這就要求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堅持新發展理念》。三、新課講授板書:3.1堅持新發展理念本框包含2個內容:1、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貫徹新發展理念板書: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究與分享播放《牽掛》視頻,思考:(1)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人是誰?(2)最牽掛的“心事”是什么?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擺脫貧困、實現人民幸福那么什么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呢?板書:1、核心要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意:人民≠公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板書:2、具體內容①發展為了人民(為了誰)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發展依靠人民(依靠誰)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③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由誰共享)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顯制度優勢。板書:3、重要意義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探究與分享進入新時代,面臨新問題,遭受新挑戰2000-2020年我國GDP增速趨勢圖材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東中西部發展不協調,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問題:解決新時代我國發展遇到的上述問題,我們應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板書:二、貫徹新發展理念1、內容: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探究三:播放視頻分析我們為什么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板書:2、原因(1)理念和實踐的關系: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2)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探究與分享2012年至2017年,我國創新驅動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課件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功不斷涌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000多戶增加到1.6萬多戶。結合材料,說明創新是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板書:3、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動力原因: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探究與分享人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習近平指出,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創新的人才需要教育的培養。教育對于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自身發展,談談青年人如何成長為創新型人才。板書:4、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不平衡原因: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要求: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探究與分享20世紀90年代,某村憑借山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石灰石開采區,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石礦被村民稱作“錢袋子”。然而,“錢袋子”鼓起來的代價,是灰蒙蒙的天、渾濁的水、塵土飛揚的山。從2005年開始,村里重新調整發展規劃,封山護水,把全村劃分為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陸續完成污水處理、垃圾清理、山塘水庫修復、廠區拆遷、道路“三化”、河道整治等工程。如今,該村青山環繞、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鳥語花香,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轉變,逐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河道漂流、戶外拓展、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的休閑旅游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該村的可喜變化,受益于什么樣的發展理念?結合材料,說明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板書:5、綠色發展注重解決的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要求: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板書:6、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內外聯動原因:開放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求: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討論】播放視頻“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體現我國怎樣的發展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共享發展的發展理念板書:7、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的問題:社會公平正義原因: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名詞解析: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恩格爾系數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3.新發展理念的地位和內在聯系(1)地位: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2)內在聯系: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4.如何從整體上把握新發展理念我們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一貫穿、一構建、一轉變、三變革、一實現)注意:創新是核心,是發展的動力所在;協調是關鍵,是補齊短板、實現全面小康的重點所在;綠水是基礎,綠色化的新型發展才是出路;開放是保障,我國經濟既然深度融合世界經濟,就不可能獨善其身;共享是根本,讓人民共建共享,才能匯聚14億多人民的磅礴之力。四、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