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要點第一章 1、地圖的種類包括: 、 和 。自然地圖包括 、 、 、 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 、 、 、 、 等;現代先進地圖如 、 等。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 、 、 和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 ”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 ,背朝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 方向,緯線指示 方向。4、在野外確定地平面方向的的方法: ; ; 和 ; 。5、例尺就是 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 ,內容 ,選用比例尺 ,反之,所畫范圍 ,內容 ,選用比例尺 。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6、比例尺種類: 、 、 。7、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 。通常分為 五種基本類型。7、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米以下。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米以上。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下。盆地:周圍高,中間低。8、高度的表示方法有 和 ,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 、藍色表示 、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 ,等高線稀疏的地方 。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 ,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1、地球是一個 的不規則球體。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同時麥哲倫環球航行第一次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航行。2、赤道就是 緯線,赤道周長約為 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 ,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 平方千米。4、以 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 和 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5、緯度范圍: 為低緯度; 為中緯度; 為高緯度。名稱形 狀長 度指示方向經線 (弧形) 緯線 (極點除外) 6、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7、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經線(經度之和為180°),可以組成一個 。節氣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日期月份北半球季節南半球季節春分赤道 3、4、5 秋季夏至北回歸線 6、7、8 冬季秋分赤道 9、10、11 春季冬至南回歸線 12、1、2 夏季地球運動繞什么轉方向周期產生的自然現象自轉 自西向東 ; 公轉 自西向東一年 ;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 ,海洋面積占 ,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 。(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 ,中國位于 。 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 是面積最大的大洲。10、四大洋分別是: 。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 形; 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最小、最淺的大洋。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 (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12、非洲的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脈。13、海底地形包括 組成。期中大陸架含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和人類關系密切。14、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 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 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 和 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改變地面的形態。15、 是20世紀初由 提出的。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 大板塊組成即 、 、 、 洋 、 和 。其中 幾乎全部是海洋。17、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 ,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18、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上。第四章1、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概念特點 天氣某個地方 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多變氣候某個地方 天氣平均狀況。相對穩定2、在衛星云圖上,白色通常表示 ,藍色表示 , 表示 。3、氣候的兩個要素: 。4、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 月,最冷月出現在 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 (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 。5、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 。6、 是最炎熱的大陸, 是最寒冷的大陸。7、降水形成的條件:1、 .2、 程度。8、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 、 、 。地形雨迎風坡降水 ,背風坡降水 。9、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 。10、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赤道附近降水 ,兩極地區降水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 ,內陸地區降水 ;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 ,大陸西岸降水 11、氣溫年較差= — 1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素有: 、 、 、 、 、 。13、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 。14、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自轉一周的周期是 ,自轉產生 交替現象。15、地球的公轉方向是 ,公轉一周的周期是 ,公轉產生 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 度的夾角不變。16、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 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 上。17、熱帶(23.5°N~23.5°S)有 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 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 明顯。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 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 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2、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3、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 地帶,如 、 、 和南 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 、 ,或是 臨海地帶。4、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 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5、人口的增長應與 相協調,與 發展相適應。6、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 、 、 、 、 、犯罪率上升等。7、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 、 、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 、南北美洲的 和 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布在: 、 、 、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 。8、美洲的土著居民是 和 ,均為 種。9、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 、 、 、 、 、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 ;使用人數最多的是 。10、巴西通用 ,西亞和北非通用 。拉丁美洲除巴西外通用西班牙語。11、世界的三大宗教: :產生于公元1世紀,經典為《 》,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為 。 :產生于公元7世紀,經典為《 》,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為 。 :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筑為 。 是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1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并且由鄉村向城市進行轉換。世界各地的居民有這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 ,又與居民的 密切聯系。第五章發展與合作1、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 多個 a)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 、 、 、 、巴西、澳大利亞。 b)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c) 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 )、土耳其( )、俄羅斯( )、美國( )、巴拿馬(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 水平的差異分為: 國家和 國家(2)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 (澳大利亞、新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 和 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國家與 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國家與 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宗旨:“ ,維護世界和平” 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 中國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